刑罚裁量,酌定量刑情节

刑罚裁量,酌定量刑情节
一、基本要求
1、理解量刑概念、原则,从重、从轻、减轻与免除处罚的基本含义,酌定量刑情节,量刑情节的适用,累犯、自首、坦白、立功、数罪并罚、缓刑。
2、熟悉并能够运用:累犯、自首、坦白、立功、缓刑的成立条件及其法律效果,数罪并罚的具体运用。
二、司考历年真题详解
1、王某多次吸毒,某日下午在市区超市门口与同居女友沈某发生争吵。沈某欲离开,王某将其按倒在地,用菜刀砍死。后查明:王某案发时因吸毒出现精神病性障碍,导致辨认控制能力减弱。关于本案的刑罚裁量,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7年司考卷二第10题)
A.王某是偶犯,可酌情从轻处罚
B.王某刑事责任能力降低,可从轻处罚
C.王某在公众场合持刀行凶,社会影响恶劣,可从重处罚
D.王某与被害人存在特殊身份关系,可酌情从轻处罚
【参考答案】 B
【考点】 酌定量刑情节

【详解】对于偶犯,在司法实务上一般均会酌情从 轻处罚。A项正确。犯罪的场所,犯罪的社会影响也是的定量刑情节。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切实贤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认为,特定的犯罪对象和场所也反映社会危害性的不同,如针对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或在公其场所实施的杀人、伤害,就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以上犯罪动机卑劣,或者犯罪手段残忍,或者犯罪后果严重,或者针对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作案等情节恶劣的,又无其他法定或酌定从轻情节的应当依法从重判处。
王某在公众场合持刀行凶,社会影响恶劣,可从重处罚。C项正确。
加害人与被害人存在特殊身份关系的犯罪属于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没有这种特殊身份关系的犯罪往往是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前者的处罚一般轻于后者。因此,在司法实务上,特殊身份关系是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之一。D项正确。
虽然王某案发时因吸毒出现精神病性障碍,导致辨认控制能力减弱,但是,在是否吸毒这一问题上, 王某可自由作出选择。即便王某作案时在事实上辨认控制能力减弱,但在法律评价上应将其评价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B项错误。


2、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特殊情况,经 核准,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人,如有特殊情况,经 核准,实际执行未达13年的,可以假释;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由 核准,执行死刑;犯罪已经经过20年,如果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 核准。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

匹配?(2012年司考卷二第13题)
A.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参考答案】 D

【考点】刑罚裁量

【解析】广义上的刑罚政量权(量刑、减刑及假释的裁量权、死刑核准权)由法院行使。《刑法》第63条规定犯罪分子没 有法定减轻处罚情"但根捌案件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在法定州以下判处刑罚,《刑法》第81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人如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实际执行未达13年的,可以假释。《刑法》第50条第1款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刑法》第87条第4项规定,犯罪已经经过20年,如果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这是因为对犯罪的追诉,是启动刑事程序的权力,属于广义的求刑权的内容,应该由检察机关核准或者决定。因此,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