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公司融资渠道分析

城投公司融资渠道分析
城投公司融资渠道分析

一、城投公司融资渠道分析

(一)财政资金支持

基于城投公司的发展背景原因,财政资金支持是城投公司发展之初的资金主要来源,尤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上都源自于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城投公司的设立初衷本身也是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财政资金支持自然成了城投公司的融资来源的重要渠道。

( 二) 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城投公司目前主要的资金的重要补充形式,城投公司利用自身的政府信用背书可以协调当地商业银行给予城投公司数额可观的银行贷款,通过该种方式进行融资程序清晰,流程简单,可操性强,成为当前城投公司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渠道。但随着国家加大对城投公司和地方政府债务的管控,已经负债严重的城投公司将难以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

( 三) 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是城投公司融资的另一主要方式,相比银行贷款和财政资金而言,债券融资更加主动和灵活,但需要的审批手续和流程也更多,审批其优点则是可以募集的资金量较大,资金使用周期较长,约束性也较少。城投债的发行可以帮助地方政府缓解资金压力,但这也给地方债务添加了一些隐性债务,国家对城投公司发行债券也有着严格的限制要求。

( 四) 土地开发融资

土地开发融资是将土地作为信用抵押以获取资金维持经营的一种模式,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支撑,设立城投公司,作为投融资的平台,将土地、国有资产、国债收入、其他资产资源等资产注入公司,土地开发融资对土地依赖性较大,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到一定规模的资金,成为城投公司发展初期设立启动资金的重要来源。

( 五) 其他融资方式

城投公司融资的其他还是还包括股权融资、BOT、信托融资、PPP 融资和境外融资等融资方式,这些融资方式也为城投公司的资金来源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筹资金额以及运用的次数较少,规模也比前面几种方法的要小一些。

二、城投公司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渠道单一,融资成本增加

当前我国城投公司多数以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贷款以长短期贷款结合,经常面临举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从业务领域来说,城投公司主要承担政府城市基础设施或者公益性、保障性的项目为主,基建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回笼资金慢,常常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相比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其他非银行贷款融资渠道而言,银行贷款融资的步骤相对较少,筹资效率高,利息也适中,最为关键的是城投可以利用自身的政府背景优势与银行较快地达成融资活动,渠道的单一性导致其议价能力不足,随着对城投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也逐渐上升。

( 二) 业绩下降,融资能力不足

当前城投公司的主要任务还是配合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为主,城投公司具有较强的政府背景特色,属于国有资产范畴内,一些城投公司由政府职能部门分管负责,没有形成统筹规划,多数人认为公共基础是免费使用,即使收费,价格也处于较低水平,致使城投公司的业绩水平呈下降趋势,毛利率也较低,有些城投企业甚至出现亏损的状况。城投公司一般都具备政府背景,一些城投公司的在产

权界限上还不是很明确,市场化运营程度不高,在近些年的国企改革过程中,一些城投公司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类,不能很好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资产负债不匹配,融资能力大打折扣。

( 三) 政企不分,融资自主性较差

城投企业是地方政府的投资与融资平台,政府与城投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些城投企业高管甚至就是地方政府编制序列的一员,使得城投企业与一般的公司有着显著的不同,这种政企不分的特殊性,也使得城投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城投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按照地方政府的建设规划进行投资,甚至一些资金使用安排也必须通过地方政府的审批,城投企业难以按照企业自身的节奏去进行市场化运营,融资方式、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在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城投公司监管越来越严格的状况下,单纯依靠地方政府信用背书进行银行贷款融资已难以支撑未来城投公司的资金发展需要。

三、城投公司融资问题的路径探析

( 一) 积极拓展融资方式,创新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改变当前城投公司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方式,创新拓展多种融资方式,一是利用特许经营吸引民间资本,运用BOT 模式来改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较为主流的资本运作方式,该种模式一方面可以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来,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政府的负债,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

二是可以利用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所谓产业投资基金,也称为风险投资基金,如果城投公司未上市,则可利用该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在运用该种方式融资时城投公司应更注重风险防控,根据不同的类别设计不同的防范措施,规范体系,分段投资,建立良好的托管制度,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是充分利用证券市场,推动城投公司上市融资。当前A股市场中对城投类公司还占少数,股权融资在城投公司中还没充分利用,主要原因还是城投公司自身尚未达到股票市场的上市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应予充分的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上市环境,积极鼓励城投公司进行上市融资。

( 二) 提升企业业绩,优化企业融资管理

融资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需要企业自身做大做强,只有企业自身实力雄厚了,融资的规模才会更大,渠道也会更多,因此城投公司

应当立足自身公司实际,着眼企业发展,找准自身的企业定位,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业绩水平,将公司做大做强。在融资管理上要利用资产匹配、工具使用和风险控制等手段进行优化。例如对于一些纯公益性资产和项目可考虑更多的借助财政资金,准公益类、具有经营性质的资产则考虑与政府实现市场化契约; 工具使用上城投公司应充分使用城投债、美元债、资产证券化ABS 等多种工具,降低和分散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

风险控制作为城投平台投融资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业务类型和发展规模的不同,可建立包括防火墙隔离、压力测试等不同层级的风险控制和应急预案,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不会出现重大财务风险。

( 三) 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强化企业自主经营

城投公司应当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以及职工大会等制度,要加强地方政府合规举债的意识,逐渐剥离城投公司的政府融资功能,强化城投公司的自主经营权,加大对城投公司办理的政府隐性债务的化解力度,协调省级专项债券等用于提前归还债务,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对历史债务按照计划进行清理,使城投公司“轻装上阵”,从而独立自主经营企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