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技术论文

移动互联网技术论文
移动互联网技术论文

移动互联网技术论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论文题目:

姓名:朱强

专业:2013级物联网工程

班级:1班

学号:

联系电话:

摘要

,的分析师团队结合科学发展的理论认为,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发展与趋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目录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即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移动互联网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比如dropbox,uDrop这类应用就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促进了移动网络宽带化的深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发展趋势及相关联之处。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传统的桌面互联网相比较,移动互联网具有几个鲜明的特性:

1. 便捷性和便携性。

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网络是一张立体的网络,GPRS、3G、4G和WLAN或WIFI 构成的无缝覆盖,使得移动终端具有通过上述任何形式方便联通网络的特性;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载体是移动终端。顾名思义,这些移动终端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有可能是智能眼镜、手表、服装、饰品等各类随身物品。它们属于人体穿戴的一部分,随时随地都可使用。

2. 即时性和精确性。

由于有了上述便捷性和便利性,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工作中的碎片化时间,接受和处理互联网的各类信息。不再担心有任何重要信息、时效信息被错过了。无论是什么样的移动终端,其个性化程度都相当高。尤其是智能手机,每一个电话号码都精确的指向了一个明确的个体。是的移动互联网能够针对不同的个体,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3. 感触性和定向性。

这一点不仅仅是体现在移动终端屏幕的感触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照相、摄像、二维码扫描,以及重力感应、磁场感应、移动感应,温度、湿度感应等无

所不及的感触功能。而基于LBS的位置服务,不仅能够定位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甚至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趋向性,确定下一步可能去往的位置。使得相关服务具有可靠的定位性和定向性。

以上这三大特性,构成了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生态。移动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方方面面了。

三、用户感受

1. 相对封闭的网络体系。

的网络不是自由开放的平台,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体系。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从第一天就是有管控能力,用户也知道它是有管控能力,用户使用的态度非常不同。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互联网上,用户收到,用户也不满意,但是用户知道互联网是自由开放的,没有管控,所以用户随了删除,只能隐忍。移动互联网上,用户收到,用户是需要运营商进行管理。

2. 庞大的自下而上的用户群。

的用户群是从上而下,最早的用户群是有知识的人,有钱人,年龄也相对较大。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群是一个很不同的用户群,最早使用移动互联网,有非常高传染性和粘着度的是三低人群,低学历、低年龄、低收入。这个人群正是因为手机学习门槛较低,价格也较低,也有通信工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手机有非常大的。对于很多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来说,他们需要交流、沟通、帮助,他们需要爱,需要正常的性生活。把他们和世界联系起来的唯一工具就是手机。智能手机让他们拥有了了解世界的更多机会。因此,他们是最有粘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3. 广域的。

在社会生活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双向交流的网络存在,从前不可想象,同时也创造了巨大机会。即使是互联网的时代,随时随地、如影随形这件事是不可能想象的,广域的泛在网就让随时随地、如影随形成为可能。这也让大量需

要即时的业务和通讯成为可能。今天几乎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可能被马上发到微博上,每一个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这就是广域泛在网的作用。

4. 强制性。

我们被强制携带了手机,我们被信息。今天手机远不是一个通信工具,它已经从通信工具,转变为我们社会关系的全部。手机带着我们的体温,已经成为我们身体一个器官,成为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每时每刻必须携带的手机,我们依赖它,同时我也对它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挑剔。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容忍屏幕上的广告,屏幕大,对于我们的干扰度低,我们不开电脑,广告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智能手机的时代,我们被强制携带了手机,只要铃声一响,我们必须要看手机,提醒度很高,强制力也很强。如果大量的广告通过智能手机传输,用户会不胜其烦。

5. 永远在线。

智能手机已经做到了可以24小时在线。以前的服务,除了电话和短信可以做到永远在线,没有一个互联网的服务可以做到永远在线,永远不关电脑,这件事不可能做到。永远不关手机,这已经成为一种可能。通信的即时,互联网再好的即时工具不能做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永远在线正在悄悄改变这一格局,QQ再强,它不能让用户关了电脑还能接收到信息。微信却是收到就可以提醒。

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互联网与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激情碰撞,一个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移动互联网新世界就此诞生。

移动互联网第一次把互联网放到人们的手中,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信息社会许给人类最大的承诺——随时随地随身查找资讯、处理工作、保持沟通、进行娱乐,从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正如中国移动一句广告语所说的那样——“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用餐、出行、工作时,都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查找位置、分享感受、协同工作……数以亿计的用户登录移动互联网,在上面停留数十分钟乃至十多个小时,他们在上面生活、工作、交易、交友……这些崭新的人类行为,如同魔术师的手杖,变幻出数不清的商业机会,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推动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技术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视频节目、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达到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这让企业级用户意识到移动应用的必要性,纷纷开始规划和摸索进入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加快了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

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

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分析

曾几何时,移动互联网还仅仅被人们视作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传统互联网和电信业巨头采取的种种战略转型举措早已深刻说明,移动互联网不单是一种时髦应用,更是一股席卷ICT领域的破坏式的创新浪潮。移动互联网时代摧毁沾沾自喜的领先者、淘汰麻木不仁的守旧者的速度,比当年互联网兴起时对落后者的淘汰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个人电脑和桌面软件掀起了信息产业的第一次浪潮,PC走进了人类的办公室。进入90年代后,互联网掀起了信息产业的第二次浪潮,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一大批固守传统生存法则的老牌企业为其对科技变革的漠视与迟钝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们要么饱受经营下滑之苦,要么就此告别历史舞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移动数据流量的井喷,推动移动网络的升级换代。

人民网研究院29日发布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认为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它仍处在发展的早期,“变化”仍是它的主要特征,革新是它的主要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

1. 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

有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早期形态,移动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PC机只是互联网的终端之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已经成为重要终端,电视机、车载设备正在成为终端,冰箱、微波炉、抽油烟机、照相机,甚至眼镜、手表等穿戴之物,都可能成为泛终端。

2.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催生新的应用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平台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一方面可以作为业务推广的一种手段,如食品、餐饮、娱乐、航空、汽车、金融、家电等传统行业的APP和企业推广平台,另一方面也重构了移动端的业务模式,如医疗、教育、旅游、交通、传媒等领域的业务改造。

3. 不同终端的用户体验更受重视。

终端的支持是业务推广的生命线,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升温,移动终端解决方案也不断增多。2011年,主流的智能手机屏幕是英寸,2012年发展到英寸,而平板电脑却以mini型为时髦。但是,不同大小屏幕的移动终端,其用户体验是不一样的,适应小屏幕的智能手机的网页应该轻便、轻质化,它承载的广告也必需适应这一要求。而目前,大量互联网业务迁移到手机上,为适应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不同操作系统,开发了不同的APP,HTML5的自适应较好地解决了阅读体验问题,但是,还远未实现轻便、轻质、人性化,缺乏良好的用户体验。

4.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样化。

成功的业务,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支持。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新特点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终端、用户等方面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不盈利的情况已开始改变,移动互联网已融入主流生活与商业社会,货币化浪潮即将到来。移动游戏、移动广告、移动电子商务、移动视频等业务模式流量变现能力快速提升。

六、总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积极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市场竞争中。

随着移动带宽技术的迅速提升,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接入网络,加之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中国移动互联网也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目前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仍然是以位置的精准营销为主,但未来随着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数据挖掘的不断深入,针对用户个性化定制的应用服务和营销方式将成为发展趋势,它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另一片蓝海。

参考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技术张宏科,苏伟人民邮电出版社

[3]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徐学禹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4] 移动互联网改变商业未来雷源人民邮电出版社

[5] 互联网的未来东方出版社

软件工程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方向)

软件工程 专业属性:理科(工) 移动互联网方向分析 分享人:成都东软学院13级软件工程-133********-秦欢 软件工程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方向)专业介绍 【培养定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软件系统的分析、建模和设计方法,掌握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移动信息处理设备硬件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一定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开发技术,具有移动终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维护、单元测试能力,能够根据设计的要求开发移动设备软件和移动Web应用,具有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在软件公司从事移动互联网W AP平台搭建、移动应用软件、移动Web应用和移动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适应未来软件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型软件人才。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专业设置特色】 根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重视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工程训练,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着重培养学生从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和企业级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要求学生熟悉电子邮件应用、短信平台应用软件及移动网络软件的开发,同时会搭建移动互联网WAP平台应用以及移动搜索引擎开发技术。 在工程训练上注重学生移动应用软件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的开发与测试、软件质量控制与项目管理及移动信息工程设备硬件系统分析、维护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与IBM、Microsoft、Google、M otorola等国际性大企业接轨,重点学习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移动应用软件的开发设计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技术,并能熟练使用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和最流行的商用软件工具以及开源软件工具高质量地开发移动软件项目,使学生有着深厚的专业能力和宽广的就业范围。 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培养目前在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会需求在迅速增加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YG-074 赛项名称: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 英语翻译: Mobile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电子信息大类 二、竞赛目的 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竞赛,培养高职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产品开发意识和用户体验设计能力,激发其对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其软件编程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此外,通过本次大赛,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提升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能力素质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吻合度,将行业资源、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相整合,引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方向。同时,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三、竞赛内容 竞赛采用实际操作形式,考查参赛选手对技术掌握的程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主办方安装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并将赛题需求文档、所需素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及视频文件等)以及sdk帮助文档等 参考资料事先装入指定目录。 竞赛项目重点体现对了软件从业人员的核心技能(系统设计能力、功能编码能力及缺陷修改能力)的考核,反映当前移动互联网的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竞赛项目包含以下内容: 1.“程序排错”:程序排错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代码阅读能力及缺陷修改能力,比赛时由竞赛组委会提供部分智能农业项目代码及3个缺陷报告单。参赛选手根据缺陷报告单中所描述的缺陷现象,定位该问题所处的代码位置并修改代码以实现正确的功能。 2.“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模块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系统设计能力,比赛时由竞赛组委会给每位参赛选手提供完整的《联想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说明书》及需要进行系统详细设计的功能模块清单。参赛选手完成清单中所述模块的概要及详细功能设计并根据所给模板 要求输出设计文档。 3.“功能模块编码”:功能模块编码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代码编写能力。比赛时由竞赛组委会给每位参赛选手提供《联想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说明书》及相应App框架代码,参赛选手根据试题要求,

2017年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开发论文

题目: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开发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 2017年2月25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开发 作者单位: 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1.绪论 (4)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5) 2.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需求分析 (6) 2.1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6) 2.2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的运行环境 (6) 2.3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的功能需求 (6) 2.3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的性能需求 (7) 2.4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的验收标准 (7) 2.5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的详细需求 (7) 3.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界面展示及系统设计 (8) 3.1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界面 (8) 3.2移动互联网社交类系统设计(编码) (11) 4.总结与展望 (11) 4.1总结 (11) 4.2展望 (12) 5.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开发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大热的2017年,各类App应用也呈现出井喷之势,已经从最初的游戏领域拓展至社交应用(微信、陌陌)、O2O应用(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电商应用(淘宝、京东、蘑菇街)等多个领域。 面对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App应用,商家也开始急切希望了解自己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开发的App,其效果如何?在同类App中的排名如何?甚至在整个App 生态系统中属于领先者还是追随者?在推动公司产品服务销售方面有作用吗?以社交类App为例,用户在使用以熟人社交为主的App和以陌生人社交为主的App中所呈现出的有趣现象。1、熟人社交是“必需品”,陌生人交友是“调味品”,一超多强是格局。在整个即时社交类App的活跃用户量上,腾讯旗下的微信和QQ分列第一和第二,陌陌则位列第三,其次为旺信、飞信等,而随后的大军中排列着知乎、小恩爱、微视、比邻、微爱等。可见对于多数人而言,通过微信、飞信等以熟人社交为主的App来和熟人沟通交流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而通过陌陌等以陌生人社交为主的App来与陌生人交流则是少数人寻求新鲜感的“调味品”;整个市场结构呈现一超(腾讯,微信+QQ产品)多强(陌陌、旺信、飞信等)竞争局面。 本课题的目的是开发一个基于iOS操作系统的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软件。课题以iOS作为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完成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 该软件可以让用户连接微信,微博,QQ,同时新增俱乐部功能,主要面向广大足球爱好者的社交类软件,丰富当下社交类软件的选择,适应智能移动端设备发展的潮流需要,满足球迷们以及广大用户随时随地了解足球讯息,与朋友互动,发微博,发心情的需求。 关键字:社交,移动互联网,俱乐部,IOS Mobile Internet social class APP development Abstract: In the mobile Internet hot 2015, all kinds of app also showed potential of the blowout, has from the first game in the field to expand the social applications (micro channel, unfamiliar street), o2o application (public comment, taxi drops), application providers (Taobao, Jingdong, mushroom Street) in multiple areas. Faced with such a dazzling App applications, businesses have begun to eager to understand

2015高职 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 试题F(赛项赛卷)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联想杯”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 竞赛赛题F卷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 中国·潍坊 2015年6月 工位号:

赛题说明 一、竞赛内容 本试卷适用于Android 4.3或Win 7平台,共一套综合题,其中包含1道系统设计题、3道改错题和10道编程题,编码实现各题,试卷满分100分。 二、竞赛时间 竞赛时间:共计240分钟。 三、竞赛事项要求 1.参赛选手不得携带通信设备等物品进入赛场,违反者按作弊处理。 2.请根据大赛所提供的比赛环境,检查所列的硬件设备、软件清单、材料清单是否齐全,计算机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 3.竞赛结束前,将各试题代码整合,部署到竞赛所提供的设备上,并提交一个完整的项目工程(服务端和客户端)代码到大赛组委会提供的U盘中,目录格式如图1所示。 图1 模块提交目录格式 4.竞赛结束时,请将U盘、试卷和答题纸统一提交。禁止将比赛所用的所有物品(包括试卷和稿纸)带离赛场。 5.裁判以各参赛队部署到竞赛设备上的APP运行结果为评分依据。严禁在程序及运行结果中任何位置标注竞赛队的任何信息,否则按照作弊处理。

项目背景 智能农业是通过光照、温度、湿度等无线传感器,对农作物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CO2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如远程控制浇灌、开关卷帘等)。用户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观察现场情况、查看现场温湿度等数据和控制远程智能调节指定设备。现场采集的数据,为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系统以联想实验机作为数据采集器,并与沙盘的单片机板通过串口相连,用于采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同时,联想实验机作为服务器与客户端APP进行通讯,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实时发送到客户端APP进行显示,并根据设置的阈值打开和关闭沙盘中的报警装置,用于实现对农业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本试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设计题,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信息,按照软件工程编写模块系统设计说明书来编写设计文档。第二部分为改错题,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错误信息,基于给定的工程代码定位故障位置,并修改为正确信息。第三部分为编程题,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需求,并参阅U盘中的辅助文档,自行设计,编码实现。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联合起来的一种技术。而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超过3.6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超过1亿。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现在出现的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2010年的5.17电信日显得格外让人瞩目。虽然世界电信日已经走到了第42届,但是真正让普通消费者感觉无穷威力的,恐怕要从今年开始;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从2010年开始,已经彻底从神坛走向了生活。 2000年9月19日,中国移动和国内百家ICP首次坐在了一起,探讨商业合作模式。随后时任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部长张跃率团去日本NTTDoCoMo公司I-mode取经,“移动梦网”雏形初现。

2000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移动梦网”计划是2001年初中国通信、互联网业最让人瞩目的事件。 2001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的“移动梦网”正式开通。当时官方的宣传称手机用户可通过“移动梦网”享受到移动游戏、信息点播、掌上理财、旅行服务、移动办公等服务。 随后的几年,依托电信运营商的无线概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百万、亿万富翁,有媒体说,中国最好赚钱的年代有两拨,一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另外一拨则是大小SP们,可惜好景总是不长。 2006年9月,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投诉突出的情况,信产部猛力推出新的电信服务规范,严格要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执行。新规范将包括: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二次确认;IVR、彩铃、WAP等非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按键确认;点播类业务 强制执行全网付费提醒。这三项主要规定均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的投诉焦点。由于三项新规涵盖了“黑”SP的所有违规利润来源,因此将对国内违规SP形成封杀之势。 萌芽 如果说创建于2004年3月16日的3G门户开创的是中国FREE WAP 的另外一种模式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在中国移动互联网长河里,仅仅是萌芽的开始。 在这个萌芽时期,先后冒出了搜索、音乐、阅读、游戏等领域的多种无线企业,不过,整个行业都处在混沌之中,因为没有人能够讲得清楚未来是什么,商业模式之争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建设 1.2.5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6.核心课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东莞理工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项目建设小组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定位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计算机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课程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导向,注重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同时遵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国家工信部通信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技能认证析考核要求,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信息管理及生产管理三方面需求为导向,详述移动互联网热点技术的应用,大量的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环境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课程中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2、课程任务 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国家关于软件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关键性的软件开发与应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力求达到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 二、职业活动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既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又保证学生能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了多个实际企业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具体案例,每个案例都能覆盖本课程的知识点,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和容易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达到社会相应岗位群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下: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本文在对移动互联网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E3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加快。移动互联网满足上下班途中、外出旅行时间、等候时间及户外休闲娱乐时间便捷享受互联网的服务,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现状、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的介绍,进一步增进业界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相对于固定互联网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方便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应用的个性化,互联网内容/应用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博客、聚合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 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3.1、Web 2.0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移动互联网应用最早让人们接受的方式,则是从短消息服务开始的。 近几年来,移动通信市场的特点是短信业务出现持续大幅度增长。据估计,全球每月发送的短消息约达150亿条。由于短消息业务还具有“同发”优势,即可对多个用户同时发送相同信息,为一些具有广播性质的信息服务开辟了新的途径。它作为移动数据通信的主要业务,正向多种信息服务领域发展。 中国移动通过“移动梦网”的实践和创新,带动移动互联网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促进移动互联网市场不断壮大,推动通信走向繁荣。在中国移动统一号召和监管下,各个服务提供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了众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短信应用。 资讯 以新闻定制为代表的媒体短信服务,是许多普通用户最早的也是大规模使用的短信服务。对于像搜狐、新浪这样的网站而言,新闻短信几乎是零成本,他们几乎可以提供国内最好的媒体短信服务。这种资讯定制服务已经从新闻走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股票、天气、商场、保险等。

沟通 移动QQ帮助腾讯登上了“移动梦网”第一信息发送商的宝座。通过“移动QQ”和QQ信使服务,使手机用户和QQ用户实现双向交流,一下子将两项通信业务极大地增值了。 娱乐 娱乐短信业务现在已经被作为最为看好的业务方向,世界杯期间各大SP推出的短信娱乐产品深受用户的欢迎,使用量狂增。原因很简单,娱乐短信业务是最能发挥手机移动特征的业务。 移动梦网的进一步发展将和数字娱乐紧密结合,而数字娱乐产业是体验经济的最核心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MMS的传送将给短信用户带来更多更新的娱乐体验。 手机上网业务 手机上网主要提供两种接入方式: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移动电话用户通过数据套件,将手机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后,拨打接入号,笔记本电脑即可通过移动交换机的网络互联模块IWF,接入移动互联网。 WAP手机上网 WAP是移动信息化建设中最具有诱人前景的业务之一,是最具个人化特色的电子商务工具。在WAP业务覆盖的城市,移动用户通过使用WAP手机的菜单提示,可直接通过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日渐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据统计1,2014年我国汽车的销量已达2349万辆,位列全球第一,遥遥领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时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5亿辆,预测这个数据将会在未来五年里增加到4亿辆。在我国车险中的交强险属于强制保险,因此这一汽车数量的上 亿 长。但由于法律建设滞后、行业自律缺乏和市场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车险中面临着理赔难、销售渠道价格不统一等难题,并侵害了消费者利益。 (一)我国车险销售渠道分析 1数据来源于Mark Lines。

目前,国内大部分车险公司的营销策略还是依靠营销人员实行人海战术进行直销,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电(网)销、4S店等代理机构和保险公司营业网点(如表1所示)。 表1 车险主要销售方式比较 67.27%,增速迅猛。电话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14.65%,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网络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 10.85%,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占比达到25.5%,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 相对于传统渠道,电话、网络销售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管控和地域覆盖广等优势,被视为保险行业近几年来最具成长性的营

销渠道。分析发现,其最具竞争力之处是低于传统渠道15%的价格水平。由于价格仍是当前车险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电销产品的出现恰好是顺应了目前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充分说明,费率改革的走向将直接决定车险市场竞争的走势。 2.代理机构 一部分车主通过代理人、4S店购买保险。中国保监会规定车险 在很大的差距。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汽车出险时,车主首先需要及时记录对方的车牌号、对方车主的家庭住址、名字、联系电话以及对方车险的具体情况,然后现场拍照。同时车主也需要记录日期、时间和事故地点;另外如有可能,留下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最后只需要在保险公司网上或者实体店中填写索赔申请,保险公司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尤其是一些新型的网络技术的出现,人们越来越重视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目前,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传统的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研究的深入,一些运动子网络,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得到信息,所以,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进行研究是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研究高新移动互联网络技术是现在的主要任务。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 1.新型移动互联网络需要更为先进的理论与协议的支撑 传统互联网络技术是以数据通信作为最初设计,这种网络理论与协议都能符合互联网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对网络协议适应性、可靠性和变化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互联网络理论与协议已经无法满足新型移动互联网络的需求。因此,新型移动互联网络需要更为先进的理论与协议的支撑。传统的路由协议的基础是以最长前缀匹配为原则,一旦运动主体发生位置变化,IP包就会出现错误投递。在此条件下,传统的路由协议与理论不能胜任移动网络数据传输的要求。 2.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特点需要新的路由协议与理论

现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其接入方式、链路形式和通信与应用模式等与传统的固定网络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移动互联网的拓扑结构一般更加稳定,并且承载的无线链路也比较多。一旦某一段子网络受到制约,就会形成更加稳定的运动主体。因此,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特点需要新的路由协议与理论,而不能照搬传统的互联网协议和理论。 3.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需要对运动网络动态连接的支持 为了有效地防止传统移动网络在路由效率、地址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现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需要对运动网络动态连接的支持。尤其是代理技术和隧道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终端运动问题,但是无法达到整个网络动态的要求。通过移动IP的应用,各运动子网中都设立了主机路由。由于移动IP的拓扑结构更加稳定,并且其只对传统互联网进行拓展,而不会影响现有的协议。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网络的动态变化,变革路由协议与理论是大势所趋。 4.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的研究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在对互联网络进行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主机集合与互联网之间的分组路由机制与理论、连接运动子网与主机集合到互联网的无线技术和主机集合的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等。但是,主机集合与互联网之间的分组路由机制与理论更加具有研究空间,并且有相关的技术支撑。然而,另外两种要素通过现代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因此,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的研究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开发

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那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开发?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业务移动化,开发任务就是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等前端APP开发,对移动APP提供支撑的平台开发,以及针对手机用户行为分析、流量分析等的移动业务数据分析则属于移动互联后端的开发。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

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简单说就是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移动网络中,开发任务就是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等前端APP开发,实现移动上网。 对移动APP提供支撑的平台开发,以及针对手机用户行为分析、流量分析等的移动业务数据分析则属于移动互联后端的开发。主要涉及的有计算机网络及移动网络的知识。 移动平台应用开发是目前软件和互联网领域的热门技术,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机以苹果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手机为主,各种游戏和应用不断涌现,手机应用平台已经成为继Windows和Web平台后又一个主流的软件技术平台。 汇桔网精选全国专业开发公司,寻求互联网前沿技术+专业开发技术,上汇桔网查看最专业的开发外包公司,让互联网商业变得更简单,您的需求,我们全力满足,点击进入汇桔网咨询。

十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十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就在此文撰写的过程中,3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移动获得TD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过有点晚。3G就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舞女,不过这次不是羞涩,而是一脸的哀怨,直到年老色衰才被获准出来表演。既然上台了,那就好好表演,把自己的拿手绝活都拿出来,怎么着也得证明自己比那些半路出家的村姑强吧?下面就来看看这个过气的舞女到底有哪些绝活可以拿得出手。可以说,3G时代就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准确的说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也许移动互联网的腾飞还在4G。3G从根本上实现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也催生出很多新的产业机会,以及让原有的移动应用和互联网应用有了新的市场空间。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未来几年的十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1、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将是未来3G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当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在2G时代手机主要用来打电话、发短信,2.5G时代可以上W AP、玩彩信,在3G时代,不光是可以“玩”,还可以“用”,不光是可以“获取信息”,还可以“达成交易”——在手机上可以订票,可以买卖股票,也可以拍卖东西,手机真正成为万能军刀。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较为成熟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威力已经开始展现:2007 年,电子商务市场收入占日本无线增值服务市场收入的63% ,并且增长迅速,较上年增长 29% 之多。 谷歌已经将移动google 定位成“随身万事通”,为客户提供基

于“位置”的本地化信息服务,而未来,google 必将更进一步,将“支付”和“物流”整合进来,提供全程的电子商务服务。 2 、手机游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游戏,难怪游戏那么受欢迎。从街边的电子游戏,到电视游戏,再到PC 游戏,无不证明了游戏的强大生命力,在手机上同样如此!手机游戏的市场空间将不亚于电脑游戏,因为手机虽然操作和展现能力不及电脑(这些可以通过游戏的设计来尽量弱化),但它最大的好处则在于随身,用户玩游戏往往就是因为无聊,手机当然就成为玩游戏的首选。 个人认为,手机上游戏会走PC 游戏的老路,先是单机游戏兴起,再是网络游戏的繁荣。目前虽然单机游戏占大头,但手机网游的崛起也就是一两年的事。 3 、手机音乐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有人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明星,带来了一群又一群的歌迷,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如随身听时代的sony ,mp3 时代的IPOD 。互联网的出现,让音乐的生产和销售变得更为容易,也让音乐盈利模式更为多元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音乐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用户携带音乐变得容易,由冲动变成拥有(音乐)变得更加便捷,有共同音乐兴趣的人交流更为方便——音乐将变得无处不在! 虽然终端性能和资费等在一定程度会限制着手机移动的发展,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一旦手机音乐找到了属于它的商业模式,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简介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本课程针对Android工程师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Android平台下应用程序开发技能,通过完成学习性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软件设计和编码能力,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在Android平台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性质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为软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课,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定位 本课程面向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件测试三个岗位,在《3G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测试Android项目,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为软件专业高职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页面美化》、《使用Java理解程序逻辑》、《数据结构》、《使用JSP开发Web应用系统》、《Java面向对象编程》及《3G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依据 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1]、教高[2006]16号[2]、教高厅函[2007]47号[3]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模块化设置,以便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教学内容。 在课程职业技能培养上,要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标准)的考核项目与要求纳入到专业课程标准之中,为学生就业服务。 在课程教学组织设计上,要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积极推广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情境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以“REACT”设计情境教学,以“3P”和“ARCS”模式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 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突出学习包教学标准建设和借助教学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服务学习、学长计划、过程资历认可(RPL)的实施。 2.具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软件技术专业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

移动互联网的推广现状

本期极客攻略由OAKMIKEOAK撰写。 在上期极客活动“百万级应用是怎样炼成的”上,多家百万级应用的拥有者和助力军分享了自己眼中百万级应用的炼就过程。 那么对于实际开发者来说,如何才能在众多的应用中脱颖而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呢?本期极客观察问您解惑。 1.平台 目前,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包括 iOS,Android,Palm,Blackberry,webOS,Windows Mobile六大平台。上线时间都是在08或09年,最早的是08年7月上线的Apple 的iOS。 2.市场

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看,由于“历史原因”,Symbian 和Blackberry 拥有数量庞大的智能机,市场份额相对来说有一定优势,但格局正在改变,以Apple 和Android 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机正在迅速缩小和两大巨头之间的差距。 3.开发成本

各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开发“标准”,而这必定会影响到开发成本,进而影响到开发者的平台选择,现在的状况是,Android 相对便宜,而Apple 和Microsoft 相对昂贵,当然,各个开发平台的成熟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1.应用商店 应用商店作为应用的“栖息地”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同时也是应用推广的第一步,作为应用信息的第一来源,在应用描述方面要保证真实而有创意,能够吸引挑选者的眼球,另外,把握好应用的更新及分类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更新真实吸引力 2.论坛 论坛有两大类,第一类的大部分成员由“小白”组成,内容则主要以提问及分享为主,所以在这类论坛做推广更多的是要采用间接推广法,明目张胆的推广往往不很理想;第二类论坛则是专业人员的集散地,例如CocoaChina,在这类论坛做推广反而 应该明目张胆,越显眼越好,当然,发码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间接直接发码 3.PR 通过PR 做推广效率一般不高,可变因素过多而且不易掌控。 关键词:不靠谱 4.促销 促销推广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逢年过节是促销的“旺季”,同时,免费版的推出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推广方法,毕竟,低价和免费永远是最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方式。 关键词:低价免费节日 5.代理(Publisher)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演进趋势的预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

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从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终端和移动子网、接入网络、核心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2], 图2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

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WebApp课程教案

授课题 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1课jQuery Mobile介绍 与开发工具 授课学时2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实训机房 教学目的熟悉jQuery Mobile,快速开发一个手机网站程序教学重点jQuery Mobile文档的查看方法 教学难点jQuery Mobile文档的查看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演示、学生实践 教学准备教学ppt、预先做好的案例、互联网上的官方资源的引用、相关开发软件的提供 教学步骤、内容、时间分配(分钟)一、本课程安排、要求和成绩组成(10分钟) 二、HTML5的特性介绍(15分钟) 三、jQuery Mobile正课教学(20分钟+45分钟) 3.1 jQuery Mobile的基础知识、版本介绍 3.2 Sencha Touch(ExtJS)介绍 3.3 如何引入jQuery 文件 3.4 利用开发环境(IDE)的提示工具简化开发 3.5 如何查看官方文档 3.6 把jQuery Mobile项目部署到IIS或者Apache上面供手机浏览器调试 讨论、作 业题、思 考题 为什么我们要用jQuery Mobile或者sencha开发手机网站?课后小结

授课题 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2课jQuery Mobile控件介绍 授课学时2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实训机房 教学目的了解jQuery Mobile有哪些常用组件以及如何它们如何使用教学重点jQuery Mobile文档的查看方法 教学难点jQuery Mobile如何动态获取数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演示、学生实践 教学准备教学ppt、互联网上的官方资源 教学步骤、内容、时间分配(分钟)一、Page元素、Header控件、Footer控件(15分钟) 二、button控件、Dialog控件(10分钟) 三、ListView控件(30分钟) 四、checkboxradio控件(10分钟) 五、NavBar控件(5分钟) 六、slider控件(5分钟) 七、collapsible控件(5分钟) 八、icon图标系列(5分钟) 九、theme主题(5分钟) 十、历史版本(10分钟) 讨论、作 业题、思 考题 如果决定jQuery Mobile的官方样式不够好看,怎么办?课后小结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

1.简述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1)双协议栈技术 (2)隧道技术 (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2. 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3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3-2=6个子网。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子网号为10.32.0.0,主机号范围为10.32.0.1-10.63.255.254 子网号为10.64.0.0,主机号范围为10.64.0.1-10.95.255.254 子网号为10.96.0.0,主机号范围为10.96.0.1-10.127.255.254 子网号为10.128.0.0,主机号范围为10.128.0.1-10.159.255.254 子网号为10.160.0.0,主机号范围为10.160.0.1-10.191.255.254 子网号为10.192.0.0,主机号范围为10.192.0.1-10.223.255.254 3.什么是多径效应? 移动通讯电波传播最具特色的现象是多径衰落,或称多径效应。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地形、地物的影响而产生反射、绕射、散射等,从而使电波沿着各种不同的路径传播,这称为多径传播。由于多径传播使得部分电波不能到达接收端。而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也是在幅度、相位、频率和到达时间上都不尽相同的多条路径上信号的合成信号,因而会产生信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时延扩展等现象,这些被称为多径衰落或多径效应。 4.为什么CDMA称为绿色手机? 普通的手机(GSM和模拟手机)功率一般能控制在600mW以下,CDMA系统发射功率最高只有200mW,普通通话功率可控制在零点几毫瓦,其辐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手机发射功率的降低,讲延长手机的通话时间,意味着电池,话机的寿命长了,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故称之为“绿色手机”。 5.移动IPV6数据包选路过程? (1)当移动节点在家乡链路上时,它们就像任何固定节点一样收发数据包。 (2)知道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的通信软件伙伴可以利用IPv6选路报头直接将数据包发送给移动节点,这些包不需要经过移动节点的家乡代练,它们将经过从始发 点到移动节点的一条优化路由。在移动IPv6中,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是一个非 常好的中间目的节点。因为转交地址和移动节点总是配置在一起的。因此。通 信伙伴将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作为选路报头中唯一的中间目的节点,以便数据 包直接路由到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上。 (3)如果通信伙伴不知道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那么它就像其他任何固定节点发送数据包那样向移动节点发送数据包。这时,通信伙伴只是将移动节点的家乡地 址(也是它知道的唯一地址)放入目的IPv6地址域中,并将它自己的地址放在 源IPv6地址域中,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这样发送的一个数据包将被送往移动节 点的家乡链路,在家乡链路上,家乡代理截获这个数据包,并将它通过隧道送 往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移动节点将送过来的包拆封,发现内层数据包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