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本试题共1页,第1页

试题编号:423 试题名称:物理学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15分)

1. 动量 2.磁场 3.偏振 4.波粒二象性 5.核物理

二. 简答题(每小题 10分,共30分)

1. 简述麦克斯韦对物理学的贡献及其理论对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2. 简述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3. 简述量子物理学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 计算题(每小题 15分,共 105分)

1.湖中有一小船,岸上有人用绳跨过定滑轮拉船靠岸,设滑轮距水面高度为H ,滑轮到原船位置的绳长为L ,试求:当人以匀速V 拉绳时,船运动的速度V 为多少?

2. 质量为M 的人手里拿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此人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速率V 0向前跳去,当他达到最高点时,他将物体以相对于人为u 的水平速率向后抛出。问:由于人抛出物体,他跳跃的距离增加了多少?(假设人为质点)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BCDA 的循环过程,其中AB 和CD 是等压过程,BC 和DA 是绝热过程。已知B 点温度T B =T 1,C 点温度T C =T 2。(1)证明该热机的效率为1-T 2/T 1;(2)这个循环是卡诺循环吗?

4. 边长为a 的立方体,其表面分别平行于xy 、yz 和zx 平面,立方体的一个顶点为坐标原点。现将立方体置于电场强度j E i kx E E 21)(++=的非均匀电场中,求电场对立方体各表面及整个立方体表面的电场强度通量。

5.两线输电线,其导线半径为3.2mm ,两线中心相距0.50m ,线位于地面上空很高处,因而大地影响可以忽略。求输电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6. 用波长为589.3nm 的纳黄光观察牛顿环,测得某一明环的半径为1mm ,而其外第四个明环的半径为3mm ,求平凸透镜凸面的曲率半径。

7. 两条无限长平行直导线相距5cm ,各通以30A 的电流。求一条导线上每单位长度受的磁力为多大?如果导线中没有正离子,只有电子在定向运动,那么电流都是30A 的一条导线的每单位长度受另一条导线的电力多大?电子的定向运动速度为1mm/s.

一、 成果简介 -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一、成果简介 1.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承担着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驱动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很低,主要表现在: 1)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研究生规模很小。由于海外交流成本很高,所以受众面很小,出国交流人数占研究生总人数比例很低。 2)研究生校园国际化交流氛围不浓厚。研究生绝大部分为中国本土学生,难以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园氛围。 3)研究生课程国际化程度不高。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缺乏国际化理念,全英文课程建设不成体系。 4)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制度机制不完善。学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国际化运作机制不成熟。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在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理念为引领,突破传统的“小规模、贵族式”国际化教育方式,积极探索新路径,在理念、形式和内容上做出转变,探索“大规模、大众化”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主要经验有: 1)首创研究生选派机制,提高选派学生质量,多形式多渠道不断扩大研究生出国学术交流规模。 2)开创以研究生为主导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提升留学生招生规模和培养水平,营造校园国际交流氛围,搭建研究生国际化交流平台。 3)建设研究生全英文课程体系,为国际化教育提供支撑。 3. 创新点 1)创新研究生选派机制,研究生出国质量和规模逐年扩大,全面拓宽了研究生国际视野;首创直博生全英文论坛、国外访学新模式。 2)开创以研究生为主导的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农林学科海外影响力,为农林高校研究生打开了国际交流窗口。 3)建立与世界接轨、体现农林院校特色的全英文课程体系,在兄弟院校中示范推广。构建了科学、规范、长效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4.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4年(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成绩 各位同学: 开始做试卷前, 务必填写好你的姓名、班级和学号, 然后仔细阅读下列你所必须考试的题目, 不要遗漏 和错考. 1.农学类专业(农学,植保,生态,环科,资环,园艺,中药,食工,生工,食品安全)学生只考前面一、二、三、四、 五大部分试题; 2.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除了考前面一、二、三、四、五大部分外, 还要考第六部分附加題; 3.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除了考前面一、二、三、四、五大部分外, 还要考第七部分附加題; 4.基地班学生除了考前面一、二、三、四、五大部分外, 还要考第八部分附加題。 一、单选题(40题, 每题1分, 共40分) 1. 软脂酰CoA经过一次β氧化,其产物通过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数目是多少?…………………………………………………………………………………………………………(D) (A) 5 (B) 9 (C) 12 (D) 17 2. 脂酰CoA的β氧化顺序是……………………………………………………………………………(C) (A) 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B) 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C)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 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 3. 与脂肪酸的合成原料无直接关系的是………………………………………………………………(D) (A) 乙酰CoA (B) NADPH+ H+ (C) HCO3-(D) 丙酮酸 4.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是…………………………………………………………………………(B) (A) 酰基转移酶(B) 乙酰CoA羧化酶 (C) 脂酰CoA合成酶(D) 苹果酸合酶 5. ACP分子结构中含有…………………………………………………………………………………(C) (A) 核黄素(B) 叶酸(C) 泛酸(D) 抗坏血酸 6. mRNA的主要功能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1 绪 论

1 绪论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地和基本生产资料,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由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三个环节组成。植物生产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其产品可直接作为粮食或工业原料被人类直接利用,也可作为饲料、饵料等用于动物生产,从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产品。农业生产的废弃物,通过耕作归还土壤,继续进入土壤物质循环之中,更新土壤有机质,维持和提高土壤生产性能。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因此还能给提供大部分生命必需元素。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主要是通过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就现阶段而言,无论是植物生产还是动物生产,都是离不开土壤这个基地的。 土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不可再生型资源,因为土壤的形成和更新速度非常缓慢,而土壤质量的破坏却可能是极为迅速的。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是全人类的一项迫切而又长远的历史任务。 1.1土壤和肥料的概念 土壤(Soil)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陆地表面”说明土壤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则是土壤这一物质客体的基本必要组成分;“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说的是土壤的基本特性,即具有肥力;“未固结层”指其物理状态之疏松多孔,明显有别于坚硬固结的岩石等。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后再经成土作用形成的阶段性产物,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变得疏松多孔,部分矿物彻底分解成为可溶性物质。生物的活动不仅加快了岩石风化进程,而且为土壤积累有机物质创造了条件,于是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诞生了。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这一概念涉及到土壤学的各个分支。狭义的土壤肥力的概念是指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 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土壤养分和水分对评价土壤肥力是重要的,但不能全面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力因素至少应包括养分、水分、空气和温度四个方面,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协调状态。 根据肥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将之分为自然肥力(natural fertility)和人为肥力(anthropogenic fertility)。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也就是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纯粹的自然肥力只有在原始林地和未开垦的荒地上才能见到。由耕作、施肥、灌排、改土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的土壤肥力称为人为肥力。人为肥力是在自然土壤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创造出来的。 农业土壤(又称为耕作土壤、耕种土壤),既具有自然肥力,又具有人为肥力,就其发生而论可以区分,但极难分出各自的权重。在农业生产上,土壤肥力受到环境条件、土壤管理技术水平以及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特点等的限制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我们把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学科导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学科导论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科导论》的学习: (1)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动向; (2)熟悉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总体概况、研究进展、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激发兴趣,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对本学科的理解和把握; (3)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为本科生就业或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三、学时分配及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讲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习题要点: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针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等。 本章重点、难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熟悉解决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第二讲我国环境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各时期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第三讲有机农业专题 习题要点: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的有机农业企业等。 第四讲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专题 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种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种类及常规处理方法;熟悉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第五讲生物质炭及其环境应用 习题要点: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生物质炭的主要环境应用方式;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生物质炭制备方法及常规的环境应用方式;了解当前我国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等。 第六讲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习题要点:主要的污染元素;主要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特征;当前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主要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特征;了解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等。 第七讲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习题要点:固体废物的含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城市污水污泥、工业污泥处置难点及新理论新技术;垃圾处理处置政策调研与制定;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研究进展等。 本章重点、难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关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南农土壤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土壤生产力 2、激发作用 3、浸水容重 4、气相率 5、斯托克斯定律 6、土壤水贮量 7、硅氧烷型表面8闭蓄态磷9.Soil order 10、土壤自净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根据历届国际土壤学会(或国际土壤联合会),土壤学较成熟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2.何为2:1型非膨胀性矿物?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3.简述气候与土壤发生的关系。 4.何为盐基饱和度?它与CEC有何关系? 5.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 6.何为酸性沉降?酸性沉降对土壤的影响如何?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什么是粘土矿物?其基本结构单位有哪些?请叙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2.何为土壤腐殖物质?土壤腐殖酸有哪些性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过程中有何作用? 3.土壤中存在哪些类型的水分运动?各自的推动力是什么?并请叙述土面蒸发的三个阶段。 4.土壤分类工作有哪些内容?请阐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命名方法及其特点。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单位晶片 2.矿质土壤 3.腐殖化系数 4.土水势 5.ESP 6.滞后现象 7.土壤呼吸 8.水合氧化物型表面9.黏着点10.土壤退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土壤学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2.简述土壤生物多样性。 3.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有何意义? 4.何为土壤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5.说明下列函数式中各字母和符号的含义:S = f (cl,o,r,p,t……) 6.什么是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有何用途?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哪些重要作用?目前土壤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何为土壤质地?不同质地的土壤肥力有何特点?如何进行利用与改良? 3.土壤酸度有哪些指标?土壤酸碱性对土壤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如何对土壤土壤酸碱性进行调节? 4.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营养和环境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在当前农村有机肥减少的情况下,您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食用菌重点

绪论 1.食用菌的概念:可食用的具有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大型真菌。大部分食用菌的食用部分为子实体;茯苓、猪苓则是菌核。 2.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及意义:食用菌的生产意义:是功能性食品。1.营养价值。高蛋白,无淀粉、胆固醇,糖、脂肪少,维生素、氨基酸、矿质元素、膳食纤维素多,营养结构合理,各营养成分的比例平衡。被评价为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植物性营养食品的顶峰植物,上帝食品,长寿食品。2.药用价值。①药用成分:主要是多糖类、三萜类及核苷类化合物等②药效: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病、保肝、健胃、减肥、抗放射与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等。第一章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1 1.概念:菌丝体(基本形态(初生、次生、三生);特殊形态(菌索、菌核)) (1)菌丝:管状的丝状物。菌丝体: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2)初生菌丝概念:从担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体叫初生菌丝。(3)次生菌丝来源:两初生菌丝质配而成。(4)三生菌丝:已经组织化并有一定的排列和一定结构的双核菌丝体称为三生菌丝体,或称为结实性菌丝体.(5)菌索:菌丝体缠绕形成的绳索状组织体,形似根须状,顶端有生长点;(6)菌核:菌核是由菌丝体聚集和黏附而成的,块状或瘤状的休眠体。 2.(初生、次生、三生)菌丝特点: (1)初生菌丝特点:菌丝细,分支少,生长慢,生长期短,一般不结实。(2)次生菌丝特点:粗壮,分支多,生长快,多以锁状联合方式分裂,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生长期长。(3)三生菌丝:已经组织化并有一定的排列和一定结构。 3.菌索、菌核功能 总体作用:适应不良环境或利于繁殖 (1)菌索一般生于树皮下或地下,具有吸收、输送养料的功能。(2)菌核内贮藏有大量多糖、脂类等营养物质。菌核对干燥、高温、低温的抵抗力强,是真菌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条件适宜,菌核可以产生菌丝或子实体,所以,菌核也可以作为菌种分离的材料。 4.概念:子实体→菌柄功能→据着生位置分类 (1)子实体概念:产生有性孢子、繁衍后代的肉质或胶质的特化菌丝体(2)菌柄作用:支撑菌盖,输送养料,次要食用部位。(3)菌柄着生方式:中生、偏生、侧生 5.菌环、菌托、孢子印、锁状联合、同宗结合、异宗结合 (1)菌环:内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上的单层或双层环状膜。(2)菌托:外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3)孢子印①概念:孢子按菌褶排列方式,散落在纸上形成的图纹②作用:伞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4)锁状联合:形成喙状突起而连合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的一种特有形式。常发生在菌丝顶端,开始时在细胞上产生突起,并向下弯曲,与下部细胞连接,形如锁状。(5)同宗结合: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同一个担孢子,草菇与双孢菇是同宗结合。(6)异宗结合: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两个异性担孢子。 6.食用菌生活史 总生活史: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孢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即从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开始,先形成单核菌丝,单核菌丝融合形成双核菌丝,当双核菌丝发育到生理成熟阶段,菌丝扭结生长成子实体,子实体产生新一代孢子,至孢子散落而告终。 7.无性繁殖内容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亲代直接产生个体的繁殖方式。 方式:1. 粉孢子繁殖:菌丝断裂形成。 2. 厚垣孢子:细胞质密集,细胞壁加厚 3. 分生孢子:菌丝顶端形成分生孢子。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2 食用菌营养物质哪几类 哪些提供生长因子 培养基含水量要求 1.食用菌栽培常用的碳源和氮源: (1)能够满足食用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所需营养: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2)常用碳源母种:葡萄糖、蔗糖;栽培种及生产:段木、木屑、棉籽壳、稻草等。氮源来源:无机氮(NH4+、NO3-)、尿素组成辅助氮源;有机氮(主要) 2.调制培养基时,C/N比要注意哪些事项,怎么计算? (1)适宜碳氮比:菌丝生长期:16~25:1;子实体生长期:30~40:1。碳氮比太小:菌丝易徒长,不易结菇。太大:生长慢,产量低。碳氮比(C/N)是食用菌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 (2)碳氮比—注意事项①食用菌主要培养料如木屑、秸秆中氮素普遍不足,通常添加麸皮、玉米粉、饼肥以及畜禽粪、尿素等含氮物质调节。②尽可能用有机氮,少用无机氮。③严防氮源过多,C/N失调。氮过多,容易引起杂菌污染;菌丝生长好,但是不出菇或畸形菇比例高。 C/N值计算公式 C1W1 +C2W2 +……CxWx C/N= ----------------------------- N1W1 +N2W2 +……NxWx

南京农业大学认定核心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研究结果“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6)”是2006年1月制定的,根据2007年6月29日校八届二次学位委员会会议精神,建议对原目录进行修订。我办会同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征求有关学院意见、影响因子核对、专家座谈等,在原目录修订的基础上编制了“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见附表。 发展规划办公室 2007年7月18日 附表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一)(研究结果) (共1565种,按拼音排序) 一类(166种) Acta Geologica Sinica 《地质学报》 (中英文版)Acta Mathematica Sinica 《数学学报》 (英文版) 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学报》 (英文版) Acta Mechanica Solid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 (英文版)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金属学报》 (中英文版)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海洋学报》(中英文版)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 (中英文版)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中英文版)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大气科学进展》 (英文版) Algebra Colloquium《代 数集刊》 (英文版)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性学》 (英文版)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 (英文版)Cell Research 《细胞研究》 (英文版)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 (英文版) Chin Astron and Astrophys《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英文版) Chin Phys 《中国物理》 (英文版) Chin Phys Lett 《中国物理快报》 (英文版) Chin of Polymer Science 《高分子科学》 (英文版)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 版)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数学年刊B辑》 (英文版)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 (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中国天文 和天体物理学报》 (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 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 (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电子学报》(中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学报》 (中英文)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杂志》 (中英文版)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 (中英文) Commun Thero Phys《理论 物理学通讯》 (英文版) Episodes《地质幕》(英文版)Fungal Diversity 《真菌多样性》 (英文版) Insect science (原 Entomologia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 (英文版) J Comput Sci & Tech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报》(英文版) J Mater Sci& Tech 《材料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沈其荣简介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土壤微

沈其荣简介: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土壤微生 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研究。提出和建立了土壤微生物区系调 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研发出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有机(类) 肥料系列产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全元生 物有机肥),相关技术工艺已被全国600多家企业采用;研发的土壤熏蒸与生物有机肥联用防治土传病害综合技术效果显著,为中国土壤生物肥力提升和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一等奖8项。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中国发明专利60多件、国际PCT专利6件,其中50多件专利在企业得到转化。发表SCI论文400多篇,H指数50,2014年-2018年连续五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农业部和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十大杰出发明人和江苏省首届发明人奖。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21名、博士研究生83名。目前和曾经兼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专家、第六届和第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营养学会生物与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组组长、教育部和农业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农业学科组组长等社会职务。 1、主要学习简历: 1978.2-1982.1,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学位论文:江苏省红旗农场土壤有机质组成研究 1982.2-1985.1,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不同有机肥氮素矿化特征研究 1985.2-1987.12,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不同土壤氮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实验 很全的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36 学分:2 制订者:邵苏宁金射凤审核者:陈道文 1. 面向专业:农业院校农学等专业 2. 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实验课共有9个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1个,设计性实验2个,综合性实验6个。 1. 实验一:熔、沸点的测定(4学时) 1、了解熔点测定的方法,明确测定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过程; 2、掌握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意义和操作程序; 3、用测熔、沸点的方法进行未知物的鉴定。 实验二:1-溴丁烷的制备与鉴定(4学时) 1. 学习以醇为原料制备饱和一卤代烃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熟悉用常压蒸馏来纯化1-溴丁烷; 3、了解卤代烷烃的鉴定方法。 实验三:色谱层析法(4学时) 1、学习薄层层析和柱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 应用薄层层析法分离与鉴定绿色植物中的各种色素; 2. 熟悉用柱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实验四:乙酰水杨酸的合成、纯化及光谱鉴定(4学时) 1. 掌握乙酰水杨酸合成的基本原理; 2. 熟悉乙酰水杨酸的制备、纯化及干燥的基本操作过程。 3. 应用红外光谱法鉴定乙酰水杨酸。 实验五:乙酸正丁酯的制备、纯化及折光率的测定(4学时)

1. 了解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方法; 2. 掌握萃取、洗涤、干燥和蒸馏等操作过程; 3. 测定乙酸正丁酯的折光率。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4学时) 1. 学习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索氏提取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 3. 熟悉简易的升华操作。 实验七:乙酰苯胺的制备、纯化及熔点测定? (4学时) 1. 掌握苯胺乙酰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 巩固分馏操作技术; 3. 熟悉纯化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方法——重结晶; 4. 使用直读式熔点仪测定乙酰苯胺的熔点。 实验八:苯甲醇与苯甲酸的制备? (4学时) 1. 掌握使用Cannizzaro反应来制备苯甲醇与苯甲酸; 2. 熟悉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分离和纯化过程。 实验九:有机化学综合性实验? (4学时) 1. 熟悉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仪、直读式熔点仪和旋光仪等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操作程序; 2. 测定糖的旋光度、定量测定有机磷农药的含量、进行苯乙酮的红外光谱分析。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9 土壤肥料学通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7a6479878.html, “土壤肥料学通论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土壤肥料学通论》,主编:沈其荣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书号ISBN:9787040091946。 考试大纲 《土壤肥料学通论》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料与施肥技术以及农田土壤保护等多学科进行了有机整合。 主要了解土壤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土壤与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方法。 了解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掌握土壤生物的种类与特性、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转化过程、土壤水分的类型与性质、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土壤水分的能态以及土壤水分的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土壤空气的组成和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重点了解土壤热量及土壤水、气、热调节等内容。了解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掌握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和土壤的酸碱性与氧化还原性的关系。了解土壤的形成因素和分布规律;掌握我国的自然条件与土壤分布规律的关系。 了解土壤质量的概念和评价指标;掌握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土壤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方法。 了解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及其分组、植物根系与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及影响植物吸收、分配养分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因素;了解合理施肥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掌握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技术。 了解土壤中氮的形态与含量,掌握土壤氮素的转化过程及其有效性;了解植物体内的氮素含量分布及缺氮引起的植物缺素症状,掌握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同化;掌握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施用方法与技术。了解土壤中磷钾的形态与含量,掌握磷钾在土壤中的转化;了解植物对磷钾的吸收及磷钾在植物生长中的生理功能及缺磷钾引起的植物缺素症状。掌握磷钾肥的性质、在土壤中的转化特征和合理使用技术。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及其转化特征、植物伸长发育过程中中、微量元素的功能及缺素症状,掌握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 了解复混肥料的概念及特点,重点了解其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配方设计及生产流程。 了解有机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化肥和有机肥料的关系,重点了解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掌握有机肥料的腐熟原理与技术。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生态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生态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生态学”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格式:学科级别、核准招生时间、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介绍、导师队伍(含姓名和研究方向)、研究条件、近年主要研究课题和成果) 学科级别:二级学科核准 招生时间:2002年 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介绍:生态学是研究从分子、个体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多个层次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的本质是探讨生物的生存技巧。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生态学逐渐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其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地位以及解决和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南京农业大学生态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多年来通过相关学院的共同努力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学教学与科研体系。 目前本专业主要有以下研究方向:1、信息生态学:运用全新的信息处理理念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分析和处理日趋膨胀的生态学信息,寻求生态系统整体水平的规律,解决生态学中的重大问题。2、污染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系统与污染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污染生态系统的控制和修复。3、恢复生态学:重点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和机理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4、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系统与环境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作用机理与调控模式。5、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规律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可持续管理对策。6、分子生态学:应用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的理论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研究种群的时空结构和动态、种群的进化历史、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和生态适应以及物种形成和分化等。7、行为生态学:应用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解释动物的行为及生态适应性。8、全球变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全球变化条件下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响应机理。 导师队伍(含姓名和研究方向):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和出国留学或进修经历,指导研究生经验丰富。 曹卫星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生态学。 胡锋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恢复生态学。 卞新民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学。 翟保平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生态学。 潘根兴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生态学。 黄耀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模拟。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六门课程,每门课程50分,考生可以在以下六门课程中任选三门。 《植物学》考试大纲 无参考书 通过植物学学习: 1.掌握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掌握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2.掌握及根尖的分区、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 3.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茎的初生结构、茎的变态类型以及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4.掌握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功能、解剖结构以及叶的变态; 5.掌握花的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结构以及开花,传粉与受精; 6.掌握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最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 7.掌握被子植物重要分科(木兰科、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 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菊科、茜草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骆世明主编,农业生态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

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特征,环境因子与生物间的关系及遵循定律,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了解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与调控途径。 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温室效应的利弊,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效率及其平衡途径,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平衡和物质循环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重点掌握生物种群的特征、增长类型及特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原因及调节方式,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态策略选择。掌握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生物群落结构理论及其农业应用,生态位理论与应用,群落演替与顶极群落理论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以及人工调控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诊断方法的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遵循原理及健康评估的方法。 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性与利用原则,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及其特点,中国的生态问题,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的防治。 了解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兴起原因,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在原理与技术上的比较,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技术。 《土壤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土壤学》黄晶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持等。 主要了解“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认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重点掌握粘土矿物的类型的性质以及我国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腐殖质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重点掌握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土壤有机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土壤有机质的管理措施等。 掌握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影响土壤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发生和分

15南农食品学院复试大致

15南农食品学院复试大致写下这篇主要为了感恩吧,我毕竟也是这么过来的,感谢一路上遇到的人。 今年食品复试还是有变化的,除了常规的笔试和面试外,今年加了口语,口语是外教来提问,不过大多数和日常生活有关系,再加上个专业性问题,如常见的豆制品等等吧,面试院里的老师都在一个会议室里,20多个吧,然后院长会提问好几个,然后你选的导师会提问个,自我感觉不是很严肃,紧张主要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放轻松就好。我感觉食品院的复试越来越正规了,明年也有可能考到实验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关于笔试中的专业课,大多数选的食品微生物学,考的和往常年真题联系特别多,只要把书看透了,再加上把最近这几年考的真题认真看看,我想说的是重复率太高了,今年的题型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再加上6道简单题,使劲的写吧,不会的不要空着,我说的你们应该会明白,批卷的时间是很短的,不需要我再说了吧,其实我准备复试的时间我数了一下,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个周,这两个周还有不少事,和初试那种全心全意的学习不一样了。复试中笔试英语不算太难,10道选择,高中水平,甚至是初中了,认识单词就行,然后一篇阅读理解,我这篇文章只是大概读懂一些,然后到文章中定位,这样做就感觉很简单了,选项中也没有那么多陷阱,最后一题是短文翻译,英译汉,个别的句子还是有难度的,总体来说不算很难。 面试嘛,会提问几个专业性问题,然后你的毕业设计,这个应该是问的频率最高的,至于复试中的专业课,你就老老实实的看书,看真题,书看透的情况下多背背真题,重复率极其高。 至于什么题,已经过了好多天了,不太记得了,不过今年的简答题还是以前考过的,你们明白的,我已经强调过好几遍了。 好好准备复试,倒霉的那个人应该不会是你。 相比复试来说,南农食品初试对英语要求是严格的,今年英语线是57,去年60,所以想考南农的亲们,好好学英语,英语至少60 ,你们在等复试名单的时候才不会那么的忐忑。 愿你们如此好运,愿你们心想事成,愿你们常回家看看。 2015.04.03清明节假期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研究生复试-539食品营养与化学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试题 539食品营养与化学 食品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 1糖结晶能力大小() A蔗糖<果糖<转化糖B果糖<蔗糖<转化糖C淀粉糖浆>果糖>蔗糖D蔗糖>果糖>淀粉糖浆2 视黄醇是指()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B2 D维生素PP 3 促进蛋白质中氢键作用的因素有() A加热B冷却C氧化D还原 4 吸湿性和保湿性较高的糖是() A葡萄糖B转化糖C麦芽糖D蔗糖 5 下列可预防龋齿的是()? A 木糖醇B玉米糖浆C麦芽糖D糊精 6 下列食品中富含短链脂肪酸的是() A玉米油B深海鱼油C花生油D奶油 7 被称为鲜味核苷酸的是() A 5’-鸟苷酸二钠B3’-腺苷酸C5’-鸟苷酸D3’-黄甘酸钠 8下列关于赖氨酸水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H>7时带正电荷BPH=7时带正电荷C PH<7时带负电荷D PH=7时带负电荷 9 能够提高蛋白质水化力的方法是() A冷冻BPH远离等电点C温度升高D温度下降 10 下列关于淀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直链淀粉含量小于支链淀粉B直链淀粉分子量大于支链淀粉C支链淀粉可分散在冷水中D直链淀粉可溶于热水 11 下列关于SO2与亚硫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酶促褐变抑制B花青素的漂白C对羰氨反应无抑制D对维生素B1破坏 12 下列关于油脂氢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够将固态的脂变为液态的油B增加必须脂肪酸含量C产生反式酸D降低油脂氧化稳定性 13 下列关于β-胡萝卜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而损失B发色结构是多顺式非共轭双键系统C维生素D原D耐热性好,对光和氧1敏感 二、名词解释 1、淀粉老化 2、水分活度 3、氧化性酸败 4、酸价 三、联想题 例:等温吸湿线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滞后现象 等温吸湿线是某温度下水分含量随水分活度变化的曲线,在吸湿和解吸的过程中曲线不重合的现象叫做滞后现象 1 结合水冰点沸点微生物 2 n-3多不饱和脂肪酸脑黄金深海鱼油脂肪氧化 3 胶原蛋白明胶老酸奶皮革下脚料

南京农业大学“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提纲

南京农业大学“十五”“211工程” 总结报告提纲 一、总体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一)项目建设概况 1、“十五”“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 2、“十五”“211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3、“十五”“211工程”建设总投资、投资构成及投资安排 (二)“十五”“211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总体建设目标、建设任务以及具体指标完成情况 2、各子项目建设目标、建设任务以及具体指标完成情况 [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重点研究方向进展等] 3、建设资金到位、使用、完成及管理情况 4、仪器设备购置(调整)、使用及管理情况 二、“十五”“211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一)“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效 [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在总体水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效以及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十五”“211工程”已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1、对“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从其水平、意义和影响等方面介绍 2、按标志性成果的重要性、水平、影响程度排序 (三)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与“九五”建设相比,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有哪些进步和重大突破;“九五”以来“211工程”对学科建设、学校整体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对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1、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2、项目信息报送情况及项目档案管理情况 3、项目管理主要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四、学校下一步“211工程”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格式-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1版)(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of Agriculture)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具备地学、生物科学、农业科学交叉知识和工作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化学、生物学、地学专长的复合型的农业基础科学和资源环境生态基本知识的专门人才。满足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继续深造,和在农副业生产行业从事农化生产资料设计和生产、技术咨询与推广服务、农业资源利用管理,以及在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规划设计等公益性行业部门从事农村资源开发与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监测分析、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科技推广与经营管理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和素质要求 1.基本规格 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知识面广;具有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美育基本知识和美学感受与鉴赏能力;具有较高的中外文表达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等基本理论,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资源环境分析技术、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肥料工艺与肥料资源利用技术、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和土壤环境污染分析与治理技术等专门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2.素质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尤其具有较扎实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 2、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 3、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以及程序语言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的能力;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

《给水排水管网》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城市及工业企业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系统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理论、水力计算方法,掌握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步骤与设计方法;熟悉管网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给排水管道施工、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管网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方向。使学生初步具备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及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城镇排水管道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6和11。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第一节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习题要点: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组成 第二节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1. 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2.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 3.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 习题要点:给水排水系统流量关系,3个水质标准与3个变化过程,水输送的压力方式第三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3. 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习题要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组成 第四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 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 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 习题要点:给水管网系统分类,合流制与分流制排水系统 本章重点、难点: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流量关系,水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排水体制的特点。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流量关系,掌握水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掌握排水体制的特点;熟悉给水系统中水质标准与水质变化过程,熟悉给水管网系统类型;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