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2018·江门模拟) 中国诗词、成语中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缭乱走空园”中“柳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 .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C . “百炼成钢”,通过多次锻炼,使生铁中碳等杂质降低达到了钢的标准

D . 海市蜃楼这种光学现象,与胶体知识无关

2. (2分) (2018高一上·深圳月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质量相等的O2和O3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B . 物质的量相等的O2和O3中含分子数相等

C . 质量相等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D . 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中含碳原子数相等

3. (2分) (2016高二下·济南期末) 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4. (2分)(2017·江西模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胶体化学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

B . 钛合金主要用于尖端领域

C . 压电陶瓷可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D . 稀土元素大大改善合金性能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5. (2分) (2016高二上·保定期末)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 NH3?H2O

B . H2O

C . CH3COONH4

D . CH3COOH

6. (2分)(2017·金山模拟)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CO32﹣+Ba2+→BaCO3↓

B . HCO3﹣+OH﹣→H2O+CO32﹣

C . HCO3﹣+Ba2++OH﹣=H2O+BaCO3↓

D .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7. (2分) (2016高二下·城固期末)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含有的苯分子数是NA

B . 标准状况下,1mol氦气中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C . 常温常压下,15g乙烷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3NA

D . 常温常压下,0.10mol?L﹣1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0.1NA

8. (2分) (2018高一上·辽宁期中) 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 . 分散系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B . 能透过半透膜

C . 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 . 呈红褐色

9. (2分) (2018高一上·嘉兴期中) 用固体NaOH配制250mL 0.2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B . 将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迅速小心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

C . 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刻度线,此时迅速用胶头滴管吸出一些

D . 摇匀后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蒸馏水到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

10. (2分) (2016高一下·莆田期末)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 往稀硫酸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B . 往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

C . 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D . 将SO2通人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11. (2分)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室温下:Fe2+、H+、Cl-、NO3-

B .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SCN-、K+、Mg2+、I-

C . 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ClO-、MnO4-、Al3+、SO42-

D . 室温下:Na+、Mg2+、NO3-、SO42-

12. (2分) (2016高三上·扬州开学考)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 向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B . 向CH3COOH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CH3COOH溶液的pH:a>b

C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D . 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13. (2分) (2018高三上·运城期中) 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向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B . 向含有0.1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1molCl2反应:2Fe2++ Cl2=2Fe3++2Cl-

C . 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刚好沉淀完全:2Ba2++NH4++Al3++2SO42-+4OH-=Al(OH)3↓+2BaSO4↓+NH3·H2O

D .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 Ba2++OH-+H++SO42-=BaSO4↓+H2O

14. (2分) (2018高一上·和平期末) 已知反应:ClO-+Cl-+2H+=Cl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符合该离子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H2SO4+NaClO+NaCl= Cl2↑+ H2O+Na2SO4

B . 标准状况下,每生成1.12 L Cl2 ,转移0.5NA电子

C . 在无色碱性溶液中,ClO-、Cl-、Al3+、Na+能大量共存

D . 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更安全

15. (2分) (2018高一上·临川月考)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两篇古代文献中都涉及到了

。文献①:《开宝本草》记载:“ 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献②《本草纲目》“火药乃焰硝、硫黄、山本炭所合,以为烽燧铜诸药者”。下列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文献①中提取,利用了溶解、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

B . 文献②中使用火药的产物不会污染环境

C . 用文献①中方法制取是因为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D . 文献②中火药的作用体现了硝酸钾的氧化性

16. (2分) (2016高一上·桂林期中) 对于反应CaH2+2H2O=Ca(OH)2+2H2↑有下列判断:①H2只是氧化产物,②H2只是还原产物,③H2O是氧化剂,④CaH2中的H元素被还原,⑤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A . ①

B . ②④

C . ③⑤

D . ①④⑤

17. (2分) (2015高三上·兰溪开学考) 下列变化能够实现的是()

①弱酸与盐溶液反应生成强酸

②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有气体生成

③两种酸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④复分解反应中既没有生成水,也没有生成沉淀和气体

⑤两种无色气体常温常压下混合后气体颜色加深

⑥有单质生成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A . 全部

B . 只有①③⑤

C . 只有②④⑥

D . 只有①②③

18. (2分) (2018高一上·武邑期末)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Al+3OH-=Al(OH)3↓

B . 金属钠投入到水中:Na+H2O=Na++OH-+H2↑

C . FeCl2溶液中滴加氨水:Fe2++2OH-=Fe(OH)2↓

D . 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BaCO3+2H+=Ba2++H2O+CO2↑

19. (2分)已知SO32﹣+I2+H2O=SO42﹣+2I﹣+2H+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该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肯定不含I﹣

B . 肯定不含Cu2+

C . 可能含有SO32﹣

D . 肯定不含有NH4+

20. (2分)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包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投入到150g蒸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g滤液。又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此包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

A . 60 g

B . 66 g

C . 90 g

D . 184 g

21. (2分)(2018·曲靖模拟)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B . 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电子数2NA

C . 31g白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单键数目是NA

D . 向含0.1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耗的OH- 数为0.5NA

22. (2分)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 1∶2∶3

B . 3∶2∶1

C . 6∶3∶1

D . 6∶3∶2

23. (2分)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氯气与碱反应时,产物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较高时反应如下:3Cl2+6KOH=KClO3+5KCl+3H2O,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B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C . 反应中每消耗3mol Cl2 ,转移电子数为5mol

D . 被还原的Cl2物质的量与被氧化的Cl2的物质的量的相等

24. (2分) (2016高一上·福州期中) 在KCl、FeCl3、Fe2(SO4)3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K+为0.1mol,Fe3+为0.2mol,Cl﹣为0.2mol,则SO 为()

A . 0.1 mol

B . 0.3 mol

C . 0.25 mol

D . 0.35 mol

25. (2分) (2018高一上·安平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 mol·L?1KCl溶液与1 mol·L?1 K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K+)为2 mol·L?1

B . 120 g NaCl溶液中溶有20 g NaCl,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20 g

C . 50 mL 1 mol·L?1 NaCl溶液与100 mL 0.5 mol·L?1 NaCl溶液中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 . 把5 g胆矾(CuSO4·5H2O)溶于45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

26. (6分) (2016高一上·武汉期中) 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 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___吸收,吸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 As2S3和浓HNO3反应生成H3AsO4、S和N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4)若其氧化产物的总物质的量比还原产物的总物质的量少0.8mo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7. (4分) (2015高一上·启东月考)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

(2)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________;

(3)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

(4)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________.

28. (6分)按要求填空:

(1)将质量比为7:15的N2和NO混合,则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22克该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2)在氯化镁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若Mg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3时,则Mg2+与SO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

(3)将8g铁片放入100mL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Cu2+全部被还原时,“铁片”变为8.4g,则原c(CuSO4)为________ mol/L.

(4)使 4.48L 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后得到 3.36L(标准状况下)气体,这 3.36L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 g.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7分)

29. (10分) (2018高三上·汪清月考) 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V mL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_______(填“甲”或“乙”)中。

(2)某学生的操作步骤如下:

A.移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 2~3 mL;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用字母序号填写)。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右上图是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c(HCl)=________ mol·L-1。

(4)由于错误操作,使得上述所测盐酸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 中和滴定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读数

B .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取用25.00 mL待测酸溶液注入锥形瓶进行滴定

C .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装标准溶液来滴定

D .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待测盐酸时,取液前有气泡,取液后无气泡

30. (7分) (2015高二下·大名期中) 如图是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验证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装置B中试剂X是________,装置D中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2)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检验S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G中,能说明I﹣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为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4)为了验证E中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E中的溶液,往溶液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

四、推断题 (共1题;共10分)

31. (10分) (2016高一上·孝感期中)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钠、75%的酒精溶液、Fe(OH)3胶体、豆浆这些物质能与Ba(OH)2(固体)、CuSO4(固体)、CH3COOH (液态)归为一类的是________

(2)下列仪器:容量瓶、蒸馏烧瓶、漏斗、分液漏斗,其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________.

(3)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的质量比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种?(填选项字母)

A.分液 B.过滤 C.萃取 D.蒸馏 E.蒸发结晶 F.高温分解

①分离CCl4和H2O:________;

②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________;

③除去CaO固体中少量的CaCO3固体:________;

④从碘水中提取碘:________;

⑤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液体混合物: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27-4、

28-1、

28-2、

28-3、

28-4、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7分) 29-1、

29-2、

29-3、

29-4、

30-1、

30-2、

30-3、

30-4、

四、推断题 (共1题;共10分) 31-1、

31-2、

31-3、

31-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