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

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
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

第2章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检测与验收

机床的正确安装和调试是保证机床用好,充分发挥其效益的首要条件。数控机床是高精度的机床,由于安装和调试的失误,往往造成精度的丧失,故障率的增加,因而引起高度重视。在进行机械故障的诊断与维护,特别是在加工出现质量问题时,很大程度上就可能属于机床的精度故障,因此精度的检测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机床的精度一般包括机床的静态几何精度、动态的位置精度及加工时的工作精度。

本章首先介绍数控机床的安装与调试,然后介绍数控机床精度的检测与验收,最后介绍数控机床软件补偿原理,这是提高机床精度的有效办法,实现用较低精度的机床,加工出较高精度的产品。

2.1数控机床的安装

2.1.1开箱

机床到达后,首先应进行开箱检查,察看外观有无损伤,在确保运输无损伤的情况下,按照附件箱所列的装箱清单一一清点各物件,若有不合格的地方应及时通知供货厂商。根据开箱的情况,如有安装地脚螺栓及基础要求的机床,应按照机床安装说明书上的要求浇铸混凝土机床及地脚螺栓,做好电源出线孔,机床接地等。一般机床都会配备调整垫铁以调整机床水平。

2.1.2机床落位与连接

将机床落到位后,确保每个垫铁不悬空,然后按照机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连接,包括冷却箱、排屑车等的连接;去掉为防止运输过程中各防护罩移动的锁紧螺钉;松开(铣床、加工中心机床)主轴箱与配重的锁紧螺杆;松开各移动轴止动卡片(为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移动所设)等。连接好电源线,便于机床上电调试。

2.2数控机床的调试

2.2.1通电试车

将系统上电,在移动各运动轴前,用干净棉纱将机床表面的防锈油擦拭干净,没有自动润滑站的要加上润滑油,然后依次测试各种手动功能,移动各个轴,确保各个状态正常。

2.2.2水平调整

一般数控机床的绝对水平调整在0.04/1000 mm的范围之内。对于车床,除了水平和不扭曲达到要求外,还应进行导轨直线度的调整,确保导轨的直线度为凸的合格水平。对于铣床、加工中心机床,应确保运动水平(工作台导轨不扭曲)也在合格范围内。水平调整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机床的试运行。

2.3数控机床的检测与验收

2.3.1检测与验收的工具

几何精度的检测,主要用的工具有平尺、带锥柄的检验棒、顶尖、角尺、精密水平仪、百分表、千分表、杠杆表、磁力表座等;位置精度检测主要用的机床是激光干涉仪及块规;加工精度检验机床主要有千分尺及三坐标测量仪等。机床运行时测试噪声可以用噪声仪,机床的温升测试可以用点温计或红外热像仪。外观测试用的设备主要有光电光泽度仪等。

2.3.2噪声温升及外观的检测与验收

主要检测机床油漆的表面质量,包括油漆有无损伤、油漆色差、流挂及油漆的光泽度等,一般要求反光率≥72%。将机床启动,检查其运行的噪声情况,一般不允许超过83dB。机床不得有渗油、渗水、渗气现象。检查主轴运行温度稳定后的温升情况,一般其温度最高不超过700C,温升不超过320C。

2.3.3 几何精度的检测与验收

数控机床种类繁多,对每一类数控机床都有其精度标准,应按照其精度标准检测验收。现以常用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为例,说明其几何精度的检测方法。

1、数控车床几何精度的检测

根据数控车床的加工特点及使用范围,要求其加工的零件外圆圆度和圆柱度、加工平面的平面度在要求的公差范围内;对位置精度也要达到一定的精度等级,以保证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公差。因此,数控车床的每个部件均有相应的精度要求,CJK6032数控车床的具体精度要求见表2-1所示。

2、数控铣床的几何精度的检测

数控铣钻床ZJK7532A的三个基本直线运动轴构成了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因此三个坐标应该互相垂直。铣床几何精度均围绕着“垂直”和“平行”展开,其精度要求详见表2-2所示。

3、工作精度的验收

机床的质量好与坏,其最终的考核还是看该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如何,一般来讲,对于机床一般项精度与标准存在一定范围的偏差时,以该机床的加工精度为准。车床、铣床分别以数控车床CJK6032、数控铣钻床ZJK7532A为例进行说明,一般进行的是一个综合试件的加工质量来进行评价,具体要求按表2-1的P1、P2、P3,表2-2的P4。

2.3.4数控机床位置精度测试常用的测量方法及评定标准

1、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①GB/T12421.2-99国家标准评定方法

·目标位置Pi:运动部件编程要达到的位置。下标i表示沿轴线选择的目标位置中的特定位置。

·实际位置P ij(i=0~m,j=1~n):运动部件第j次向第i个目标位置趋近时的实际测得的到达位置。

·位置偏差X ij :运动部件到达的实际位置减去目标位置之差,X ij=P ij—Pi。

·单向趋近:运动部件以相同的方向沿轴线(指直线运动)或绕轴线(指旋转运动)趋近某目标位置的一系列测量。符号↑表示从正向趋近所得参数,符号↓表示

实验室常见仪器使用标准及操作规程SICOLAB

超净工作台 标准: A.根据环境的洁净程度,可定期(一般2~3个月)将粗滤布拆下清洗予以更换; B.定期(一般为一周)对超净工作台环境进行灭菌,同时,经常用纱布沾上酒精或丙酮有机溶剂将紫外杀菌灯外表面揩擦干净,保持表面清洁,否则会影响杀菌效果; C.当加大风机电压不能使操作风速达到0.32m/s时,必须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 D.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时可打开顶盖,更换时应注意过滤器上的箭头标志,箭头指向即为层气流流向; E.更换高效空气过滤气后,应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查四周边框密封是否良好,调节风机电压,使操作平均风速保持在0.32~0.48m/s范围内,再有用Y09-4型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查洁净度。操作规程: A.使用工作台时,应提前1小时开机,同时开启紫外灭菌灯,处理操作区内表面积累的微生物,三十分钟后关闭杀菌灯; B.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工作台,使用前必须对工作台和周围环境先用超净真空吸尘器或用不产生纤维的工具进行清洁工作台,再采用药物灭菌法和紫外线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 C.操作区内不允许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以保持操作区的洁净气流流型不受干扰; D.操作区内应尽量避免作明显扰乱气流流型的动作; E.操作区内的使用温度不得大于60℃。 冰箱 使用标准: A.在冰箱接入电源之前,请仔细核对冰箱的电压范围和电源电压是否相等; B.冰箱必须有干燥的接地,如果电气线路没有接地,那么必须请电工将冰箱单独接地; C.不可将汽油、酒精、胶粘剂等易燃、易爆品放入冰箱内,以免引起爆炸; D.冰箱不能在有可燃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如发现可燃气体泄漏,千万不可拔去电源插头,关闭温控器或灯开关,否则会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 E.切勿用水喷洒冰箱顶部,以免使电气零件受损,发生危险; F.清洁保养及搬动冰箱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小心操作,不让电气元件受损; G.冰箱应放置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如放置不平,可调节箱底平脚; H.冰箱应放置在通风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并避免阳光直射; I.冰箱在一般使用时,会结霜,当结霜特别严重时,可关机或关掉电源进行人工化霜,必要时可打开柜门加速霜层融化; J.当冰箱搁置不用时或长时间使用箱内出现异味时,必须进行清理; K.不可用酸、化学稀释剂,汽油、苯之类物品清洗冰箱任何部件; L.箱内不要放熟的食品,热的仪器必须冷却至室温后,再放入箱内; 操作规程: A.首次通电或长时间不用重新通电时,由于箱内外温度接近,为迅速进入冷藏状态,可把温度调至最冷处,待冰箱连续运行2~3小时,箱温降低后,再将温度调至适当位置; B.在使用中,不要经常调动温度控制器; 电子天平 操作规程: A.将电子天平置于稳固、平整的台面上; B.插上电源,打开开关;

仪表工作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仪表工作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仪表工作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1)一般安全规定 1.仪表工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2.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3.在尘、毒作业场所,须了解尘、毒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4.进入塔、槽等罐内作业应按罐内作业安全规定执行。 5.非专责管理的设备,不准随意开停。 6.仪表工工作前需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以及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工作。 7.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8.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送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得到允许,方可进行。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9.仪表检修时,应将设备余压、余料泄尽,切断水、电、气及物料来源,降至常温,并悬挂“禁止合闸”及“现在检修”标志,必要时要有专人监护。取下保险。 10.使用电烙铁,不准带电接线,应接好再送电,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易产生火花的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时要办理动火证。 11.仪表及其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 12.任何仪表和设备,在未证实有无电之前均应按有电对待。凡尚未弄清接线端的接线情况时,都应以高压电源对待。 13.仪表、电气及照明设备等的导线不得有破损、漏电情况。 14.仪表电源开关与照明或动力电源开关不得共用,在防爆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开关。 15.仪表及其附属设备,送电前应检查电源、电压的等级是否与仪表要求相符合,然后检查绝缘情况,确认接线正确、接触良好后,方可送电。

实验室仪器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写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单位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写。 操作规程编写的基本要求 1格式要求 1.1文件名称及编码 1.1.1文件名称命名方式为“生产厂家(或者品牌)简称+型号+仪器名称+标准操作规程”,例如: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1.1.2编码方式为“ZY+序号-5.5-2013”,例如:ZY12-5.5-2013。 1.1.3字体均为宋体小四,并加粗。 1.2实施日期 1.2.1实施日期格式参照“2013.01.01”,字体均为宋体小四,并加粗。 1.3规程内容格式 1.3.1全部字体均为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内容小标题加粗。规程中的层次划分及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层次的划分,一般不超过4部分,且首行不缩进。 2内容要求 2.1依据仪器设备使用说明、培训教程和上级已发布的标准操作规程编写,且与有关规定相协调。 2.2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避免产生不易或不同理解的可能。 2.3规程中的图样、表格、数值、公式和其他技术内容应正确无误。 2.4规程中的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与有关标准相一致,同一术语应表达同

一概念。 3规程一般由以下部分构成 3.1操作程序 3.1.1操作前准备 3.1.1.1核对和确认所用设备与检测目的所要求的一致性。 3.1.1.2识别设备计量检定状态标志和技术状态标志应符合规定;需要时,应标明对设备进行检定(自验)与检定周期的要求。 3.1.1.3设备使用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条件的检查与确定。 3.1.1.4安全与劳动保护条件的检查与确认。 3.1.1.5设备正确停机状态的检查与确认。 3.1.1.6检查并加油、加水、加燃料(必要时),达到规定要求。 3.1.2开机与运行 3.1.2.1接通电源,观察指示信号的要求与规定。 3.1.2.2必要时,仪器的预热或预置的要求与规定。 3.1.2.3校准或调零的要求与规定。 3.1.2.4设备自身系统误差的测定。 3.1.2.5必要时(如长时间停机后初次运行时)开机空运行,观察运行的稳定性。 3.1.2.6对样品的要求与规定 3.1.2.7上样和运行的操作步骤,要求与规定 3.1.2.8读取检测数据的方法。 3.1.2.9必要时(如长期停机,初次运行)在首次运行前,采用非检验试样做试验,观察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 3.1.3停机与保养 3.1.3.1检测完毕,停机状态的要求与规定。 3.1.3.2切断电源,观察指示信号的要求与规定。

实验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仪器标准操作 规程

微波炉标准操作规程 1. 操作程序: 1.1插上电源,打开柜门,放进需要加热的物品,关上柜门。 1.2选择火力,融化培养基一般用中高火即可。 1.3选择时间:融化培养基须注意边加热边拿出观察培养基融化情况,防止培养基爆沸。其它物品加热时间视情况调整时间。1.4加热完毕,将定时器调至0位置,小心拿出加热物品,关闭柜门。 2.微波炉操作注意事项: 2.1 微波炉上不得堆放杂物,微波炉周边不应放置其它电子产品。 2.2炉内未放入加工原料时,不要通电工作,不可使微波炉空载运行,否则会损坏磁控管。 2.3 凡金属的餐具,竹器,塑料,漆器等不耐热的器皿,有凹凸状的玻璃制品,均不可放入炉内使用。瓷制碗碟不能镶嵌有金属边的容器,不能放入炉内。 2.4袋密封包装及金属罐的食品不能直接放入炉内,以免爆炸伤人。 2.5 一定要关好炉门,确保连锁开关和安全开关的闭合。 2.6炉子关掉后,不宜立即取出加热物品,因为此时炉内尚有余热,物品还可继续加工,应过1分钟后再取出物品。

2.7定期检查炉门四周和门锁,如有损坏,密闭不严,应停止使用。以防微波泄漏,不一把脸贴近微波炉观察窗,防止眼睛因微波辐射而损伤,也不宜长时间受到微波照射,以防止引起头晕,目眩,乏力,消瘦,脱发等症状,使人体损伤。 2.8如设备发生问题,第一时间告知主管,设备停止使用,报维修部维修。 2.9光波烹调为烧烤专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光波烹调和组合烹调按钮。 WD-A型电子连锁传递窗标准操作规程 1 .操作程序: 1 .1电子连锁传递窗任何状态下只能打开一扇门,以达到两边空气的严格隔离。 1 .2接通传递窗电源红色电源指示灯亮,操作人员可经过两个按键操作菌灯或开门。 1 .3按开门键(红色钮),一侧门开,货物进入传递窗内,关窗门(据需要开启灭菌灯)。 1.4另一侧门按红色键,取出物品,关闭窗门(若灭菌完需先关闭紫外灯)。 1 .4停电应急开启:传递窗两侧都设有小孔,停电时只要在小孔内插入细铁丝往中间拨动即可开锁。 2维护和保养与清洁 2.1每次使用完毕均需要进行紫外照射舱体。

HITACHI 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HITACHI 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一)HITACHI 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开/关机程序 1 自动开机 1.1 设定每天7:30自动开机。 1.2 自动进行相应的维护保养程序Power On, 包含:Inc. Water Exchg;Air Purge;Regent Prim;Ise Check;Photometer Check;SVP Essential Information Upload;Cell Blank。 1.3 开机后检查 1.3.1 标本针、试剂针、搅拌棒是否沾有水滴、脏污;是否弯曲、堵塞;各清洗槽是否脏污或堵塞。 1.3.2 检查清洗液是否足够,不足是需要添加。 1.3.4 检查打印纸是否足够并已正确安装。 1.3.5 打开UPS开关。 1.3.6 打开供水开关,接通水机电源。 1.3.7 检查ISE系统的标本盘W2位置上电解质(N)清洗剂情况和仪器背面废液部有无结晶析出和污染,注射器、SIP管无漏液。 1.3.8 打开中文电脑。 1.3.9 试剂准备:按Reagen t→Status确定试剂信息,检查各项目可测定数(Available Tests)和每种试剂剩余测定数(Remaining Tests)的余量。如需追加或更换试剂,按实际装载程序执行。 2 关机前工作

2.1 做好各单元清洁工作 2.2 确认进样部、标本回收部无标本架,无脏污。 2.3 处理完废液,确认废液桶是空的。 2.4 检查标本回收部内的供水箱水位是否在10cm以上。 2.5 清洁D模块和P模块部分的标本针、试剂喷嘴(针)、反应容器清洗喷嘴、搅拌棒等。 2.6 确认标本注射器、试剂注射器无漏液,注射器内无气泡。 2.7 检查纯水机电阻是否2MΩ/cm以上,否则更换树脂;水箱水50L以上,关闭水源开关和纯水机电源。 3 关机 3.1 准备清洗架:将Hialkali-D装入试管,放入清洗架(绿色)的1 号位置。在标本杯中加入ISE清洗液(N)放到清洗架(绿色)2号位置。 3.2 启动每日关机程序:按Utilit y→Maintenance→Power_OFF→Select→Execute。 3.3 若24小时不关机运行,则上述开机后检查、运行前工作和关机前工作等步骤,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 (二)HITACHI 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参数设置程序 1 项目名称设置 1.1按Utilit y→Application→Add→选择test,在Application Code处填入通道号。 1.2 在Unit of Measure下面的Unit 1选择单位名称,按Update更新,待要增加的项目全部输完后按OK。 2 实验参数设置 2.1 在Analyze菜单下设置有关分析的参数。 2.1.1 在Assay/Time/Point参数栏选择分析模式,有1 Point、2 Point Rate、3 Point、1 Point Rate、Rate A、Rate B 7个模式备选;反应时间,P模块有1~10、15、22min;D 模块仅限10min。测试点输入合适的数字,P模块测试点数10min34个,D模块10min约50个点。 2.1.2 在Wavelength(2nd /Primary)处输入主波长与次波长。 2.1.3 标本量参数有常量、减量和增量3 条,每条都可再设定稀释后的标本量及稀释剂量。 2.1.4 有关试剂的参数有R1~R4 条,对每个试剂分别设定试剂量、稀释剂量、试剂条码、在线试剂有效天数4个参数。 2.1.5 Reagent Dummy Volume下为冲洗试剂量。 2.1.6 Diluent下为稀释剂选择,输入稀释液瓶子代码及有效天数。 2.1.7 Abs.Limit在使用连续监测分析法时设定底物耗尽的吸光度值,同时指定反映方向。 2.1.8 Prozone Limit处设定检查免疫反应的前带现象的智能参数。输入相应的吸光度值、测试点和反应方向。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单81639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单81639 设备安装验收单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制造编号 安装地点安装日期安装负责人 1、设备安装及管线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安装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联结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3、是否便于操作与维修, 4、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善, 5、试车运行情况 (1)工作可靠性: (2)操作灵敏性: (3)震动: (4)噪声: (5)泄露: (6)工作参数与铭牌标记的符合程度 使用部 门意见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单 使用单位: 年月日编号: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单位设备编号安装地点出厂年月 空车 运行 情况

负荷 运行 情况 验收 评价 备注 验收人员 设安使备装用部部部门门门 下面红色部分是赠送的总结计划,不需要的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 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精选) XX年,我工区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一年来,在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工区安全生产局面良好,总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并更加牢固可靠。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安全整治力度。 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中,工区始终认真开展月度安全检查和日常性安全巡视检查记录,同时顺利完成公司组织的XX年春、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截止日前,工区先后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71次,查出事故隐患点22处,均进行了闭环处理。通过检查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工区的安全生产基础。 (二)顺利完成保电专项工作。

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格

NO:1 设备安装调试报告 设备简要描述 惠普数据库服务器 设备名称服务器设备型号ProLiant DL580 G7 安装记录 部件名称安装位置成都综保区海关机房注意事项1、检查设备加电情况。2、服务器上架要将螺丝固定好 操作结果安装成功安装工程师叶飞、李贵成等 加电记录 加电后设备运行状况:运行正常 安装工程师签字:2011 年 2 月3 日 设备配置记录(按实际配置调试顺序详细记录) 配置内容1、配置本级服务器内网IP 地址及域名、端口号等。 2、配置服务器数据库IP 地址及数据库相关参数。 操作目的完成本次工程实施方案中规定的配置任务 注意事项1、参数配置的一致性。 2、数据库要严格按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配置步骤、输入命令、配置后设备状态: (具体配置见设备配置附件) 1、配置服务器硬盘参数,制作RAID0磁盘阵列。 2、安装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COEM 企业版。 3、安装物流园区内部网页软件进行参数配置 4、配置服务器网站:地址:10.82.127.3 :8000 5、配置服务器IP 地址:10.82.127.3 子网掩码:255.255.255.240 网关:10.82.127.254 单机调试结论 设备安装结论: 设备正常安装至机柜、设备系统运行正常。 客户人员签字(盖章):安装工程师签字: 2011 年 2 月 3 日NO:2 设备安装调试报告 设备简要描述惠普应用服务器 设备名称服务器设备型号机架式ProLiant DL388 G7(616659-AA1) 安装记录 部件名称安装位置成都综保区海关机房注意事项1、检查设备加电情况。2、服务器上架要将螺丝固定好 操作结果安装成功安装工程师 加电记录

试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完整

三十、试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 1.将仪器放置在平面工作台上,调整水平螺旋脚,使水泡聚中。 2.将仪器的电源插头插好,打开电源开关,预热5分钟。测量前用手轻轻托起锥体至限位处,此时显示屏上的数字为随机数,测量时会自动消除。 3.将调好的土样放入试杯中,刮平表面,放到仪器上的升降座上,这时缓缓地向逆时针方向调节降旋纽,当试杯中的土样刚接触锥尖时,接触指示灯立刻发亮,此时应停止旋动,然后按测量键。 4.测量:按下测量键,锥体落下,与此同时,时间音响发出嘟。。。。的声音。当测量时间一到,叫声停止,此时显示屏上显示出5秒钟的入土深值。 第二次测量时,需将锥体再次向上托起至限位处,向顺时针方向调节升降旋纽至能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不小于1厘米),将锥尖擦干净,再次测量,重复上述步骤进行。 分析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一、预热:通电后应进行预热,时间不低于60分钟。 二、开机:打开玻璃窗,按开/关键,显示屏全亮,然后显示CEO~CE8 进入天平的自动检测工作,一切正常则显示该天平

的型号。 三、分析电子天平校准 1、清除称盘上的物品,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显示为“0”。 2、按校准CEL键,天平显示“C。 3、参照“技术参数表格”将相应数值的校准砝码放在称盘上。 4、约过几秒钟后,天平显示校准砝码数值,并发出“嘟”的一声,说明校准完毕,天平自动回到称重状态,去下砝码即可进行正常工作。 5、若天平不稳定或称盘上有物品时,按校准CAL键后,天平显示出错误信号“CE”,此时可将称盘上的物品拿掉,或清除不稳定因素,再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返回到称量状态,重新操作。 四、分析电子天平称重 1、将待称物品放到称盘上,当稳定标志“g”出现时,表示读数已稳定,此时天平的显示值即为该物品的质量。 2、如需在称盘上称第二种物品,可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显示为“0”。 3、放上第二种物品,显示值即为该物品的质量。 4、此时再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显示为“0”。 5、将称盘上的物品全部拿掉,天平显示两物品的总质量。 五、关机使用完毕后清除称盘上的物品,然后按ON/OFF键,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移交流程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 和移交流程 一、开箱验收 新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会同购置单位,使用单位(或接收单位)进行开箱验收,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丢失附件、随机备件等。专用工具、技术资料等是否与合同相符,是否与装箱单相符,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存入设备档案,若有缺损及不合格现象应立即向有关单位交涉处理,索取或索赔。 二、设备安装 按照工艺技术部门(或机构)绘制的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及安装施工图、基础图、设备轮廓尺寸以及相互间距等要求划线定位,组织基础施工及设备搬运就位。在设计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时,对设备定位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应适应工艺流程的需要 (二)应方便于设备及附属设备的存放、运输和现场的清理 (三)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的外尺寸、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及安全距离 (四)应保证设备安装、维修、操作安全的要求 (五)场地与设备工作匹配 应按照设备安装验收有关规范要求,保证安装稳固,减轻震动,避免变形,保证安全正常使用。安装前要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了解设备性能及安全要求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安装过程中,对基础的制作,装配链接、电气线路等项目的

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安装工序中如果有恒温、防震、防尘、防潮、防火等特殊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条件具备后方能进行该项工程的施工。 三、设备联调 设备运行测试是为了检查设备安装后的可用性,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测试。根据设备不同,进行自检测试以及连接测试。 四、设备验收与移交 (一)设备安装后的验收工作由设备使用部门、技术部门会同设备供货商,在安装、检查、安全、使用等各方面有关人员共同参加下进行验收,做出鉴定,填写验收报告和移交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 (二)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设备开箱验收单、设备联调测试记录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后及随设备带来的技术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纳入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移交需使用单位(或部门)签字确认,作为存档、固定资产管理凭证、考核工程计划的依据。

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

编号:SM-ZD-10861 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 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目的 为加强班组试验用仪器、仪表维护检修的安全、规范、科学,提高仪器、仪表设备的检修、维护水平,保障仪器、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制定《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XXX水力发电厂。 3 仪表的概念 本规程所称的仪器、仪表设备是指在XXX电厂继电保护、直流和通信专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分析仪器仪表、各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4 职责 4.1 当班人员负责本班的仪器仪表安全。

4.2 当班人员负责控制相应的技术参数,没受权的技术参数不得随意更改。 4.3 做好巡回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应及时上报。 4.4 做好仪表的维护、保养及计划检修工作,确保仪器仪表完好运行。 5 一般安全规定 5.1 仪表工作人员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5.2 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5.3 仪表工作前,须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的性能是否良好,方可开始工作。 5.4 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5.5 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及相关客户联系,得到允许,方可进行,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6 仪表维修

玻璃仪器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玻璃仪器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案,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容量仪器(滴定管、移液管、刻度吸管和容量瓶) 责任人:质量管理部主任、检验员 内容 1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1 滴定管的构造及其准确度 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本的测量仪器,是在滴定时用来测定自管内流出溶液的体积,它是具有准确的细长玻璃管及其开关组成。 常量分析用的为50ml或25ml,刻度精确至0.1ml,读数可估计到0.01ml,一般有±0.02ml的读数误差,所以每次滴定所用的溶液体积最好在20ml以上,若滴定所用体积过小,则滴定管刻度读数误差增大,例如,所用体积为10ml,读数误差为±0.02ml,则其相对误差达±0.02/10×100%=±0.2%,如所用体积为20ml,则其相对误差即减小至±0.1%。 10ml滴定管一般刻度可以区分为0.1、0.05ml,用于半微量分析区分小至0.02ml,可以估计读到0.005ml。 在微量分析中,通常采用微量滴定管,其容量1-5ml,刻度区分小至0.01ml,可估计读到0.002ml。 在容量分析滴定时,若消耗滴定液在25ml以上,可选用50ml滴定管,10ml以上者,可用25ml滴定管,在10ml以下宜用10ml或10ml以下滴定管。根据消耗量多少来选择适当大小的滴定管,以减少滴定时体积测量的误差,例如一般标化时用50ml,常量分析用25ml ,非水滴定用10ml滴定管。 1.2 滴定管的种类

1.2.1 酸式滴定管(或称玻塞滴定管) 一般的滴定液均可用酸式滴定管,但因碱液常使酸式与玻孔粘合,以至难以转动,故碱液宜用碱式滴定管为宜,但碱液只要使用时间不长,用毕后立即用水冲洗,亦可使用。 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是固定配合该滴定管的,所以不能任意更换,要注意酸式是否旋转自如,通常是取出活塞,拭干,在活塞两端抹一薄层凡士林作润滑剂(或真空活塞油脂),然后将活塞插入,顶紧,旋转几下使凡士林分布均匀(几乎透明)即可,再在活塞尾端套一橡皮圈,使其固定,注意凡士林(或真空活塞油脂)不要涂得太多,否则易使活塞中的小孔或滴定管下端管尖堵塞。在使用前应测试是否漏液,若有渗漏,应找出原因,装妥后才能使用。 1.2.2 碱式滴定管 其管端下部连有橡皮管,管内装一玻璃珠控制开关,一般用碱性滴定液滴定,其准确度不如酸式滴定管,主要由于橡皮管的弹性会造成液面的变动,具有氧化性的溶液或其他易与橡皮起作用的,如高锰酸钾、碘,硝酸根等不能应用碱式滴定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橡皮管有否破裂或老化及玻璃珠大小是否合适,无渗漏后方可使用。 1.2.3 自动滴定管(披式滴定管) 常用的10ml、25ml或50ml,本品为酸式滴定管。其两通气口装有硅胶干燥剂,其标准溶液装瓶中,使用时通过双联打气球,打气入瓶,将标准液压入滴定管内,调节刻度为零,即可滴定。 自动滴定管的优点:贮液瓶与滴定管紧紧相连,避免使用普通滴定管在溶液转送时,可能引起溶液的挥发、沾污等影响,在贮存中其二球干燥管可塞上橡皮塞,这样即可使溶液在完全密闭的情况下贮存,避免溶液挥发或吸收水分而影响溶液的浓度。 自动滴定管常用于非水溶液滴定(如高氯酸液)或水分测定时盛装碘硫溶液(卡.弗休氏试液)等,亦可用于一般的定量分析。 1.3 使用前的准备 在装溶液前,须将滴定管洗净,使水自然晾干(内壁应不挂水珠),先用少量滴定液荡洗三次(每次约5-10ml),除去残留在管壁和下端管尖内的水,以防装入溶液被水稀释。滴定液最好从贮液瓶中直接倒入滴定管,尽量避免用另一器皿传递,以免滴定液的沾污和浓度改变。滴定液装入滴定管应该超过标线零刻度以上,这时滴定管尖端会有气泡,必须排除,否则将造成体积误差,如为酸式滴定管可转动活塞,使溶液的急流逐去气泡,如为碱式滴定管,则可将橡皮管弯曲向上,然后捏开玻珠,气泡即可被溶液排出。最后,再调整溶液的液面至零刻度处,即可进行滴定。在滴定管上扣一个10ml或5ml小烧杯或其他刚好盖住管口的其他器皿,以减少溶液挥发与沾污。 1.4 操作注意事项

设备安装调试流程及规范

设备安装调试程序1.开箱验收 新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会同厂方进行开箱验收,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丢失,附件、随机备件。专用工具、技术资料等是否与合同装箱单相符,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存入设备档案,若有缺损及不合格现象应立即厂方代表交涉处理,索取或索赔。 2.设备安装施工 设备科会同设备使用科室及厂方,对设备的安装进行定位。对设备定位要考虑以下因素。 (1)应适应工艺流程的需要 (2)应便于使用者的医疗操作 (3)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的外尺寸、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及安全距离 (4)应保证设备安装、维修、操作安全的要求 安装前要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了解设备性能及施工中应事项。 安装过程中,对基础的制作,装配链接、电气线路等项目的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整个安装过程设备科应派技术人员跟进,做好厂方和使用科室的沟通桥梁。

3.设备试运行 安装结束后,设备使用科室应与设备科及厂方一起对设备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前应充分检查电源和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试运行时,对设备的各功能进行核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设备安装工程的验收与移交使用。 (1)设备基础的施工验收由设备科,使用科室,厂方三方共同验收,填写施工验收单。 (2)设备安装工程的最后验收,在设备调试合格后进行。在安装、检查、安全、使用等各方面有关人员共同参加下进行验收,做出鉴定,填写试车运转记录等凭证和验收移交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方可竣工。 (3)设备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设备开箱验收(或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设备运转试验记录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后及随设备带来的技术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纳入设备档案管理;随设备的配件、备品,应填写备件入库单,送交设备仓库入库保管。

实验室仪器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写规范

实验室仪器标准操作规 程的编写规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单位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写。 操作规程编写的基本要求 1格式要求 文件名称及编码 1.1.1文件名称命名方式为“生产厂家(或者品牌)简称+型号+仪器名称+标准操作规程”,例如: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1.1.2编码方式为“ZY+序号-2013”,例如:。 1.1.3字体均为宋体小四,并加粗。 实施日期 1.2.1实施日期格式参照“2013.01.01”,字体均为宋体小四,并加粗。 规程内容格式 1.3.1全部字体均为宋体小四,行距为倍,内容小标题加粗。规程中的层次划分及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层次的划分,一般不超过4部分,且首行不缩进。 2内容要求 依据仪器设备使用说明、培训教程和上级已发布的标准操作规程编写,且与有关规定相协调。

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避免产生不易或不同理解的可能。 规程中的图样、表格、数值、公式和其他技术内容应正确无误。 规程中的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与有关标准相一致,同一术语应表达同 一概念。 3规程一般由以下部分构成 操作程序 操作前准备 核对和确认所用设备与检测目的所要求的一致性。 识别设备计量检定状态标志和技术状态标志应符合规定;需要时,应标明对设备进行检定(自验)与检定周期的要求。 设备使用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条件的检查与确定。 安全与劳动保护条件的检查与确认。 设备正确停机状态的检查与确认。 检查并加油、加水、加燃料(必要时),达到规定要求。 开机与运行 接通电源,观察指示信号的要求与规定。 必要时,仪器的预热或预置的要求与规定。 校准或调零的要求与规定。 设备自身系统误差的测定。 必要时(如长时间停机后初次运行时)开机空运行,观察运行的稳定性。

设备安装调试流程及规范

设备安装调试程序 1.开箱验收 新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会同厂方进行开箱验收,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丢失,附件、随机备件。专用工具、技术资料等是否与合同装箱单相符,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存入设备档案,若有缺损及不合格现象应立即厂方代表交涉处理,索取或索赔。 2.设备安装施工 设备科会同设备使用科室及厂方,对设备的安装进行定位。对设备定位要考虑以下因素。 (1)应适应工艺流程的需要 (2)应便于使用者的医疗操作 (3)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的外尺寸、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及安全距离 (4)应保证设备安装、维修、操作安全的要求 安装前要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了解设备性能及施工中应事项。 安装过程中,对基础的制作,装配链接、电气线路等项目的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整个安装过程设备科应派技术人员跟进,做好厂方和使用科室的沟通桥梁。

3.设备试运行 安装结束后,设备使用科室应与设备科及厂方一起对设备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前应充分检查电源和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试运行时,对设备的各功能进行核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设备安装工程的验收与移交使用。 (1)设备基础的施工验收由设备科,使用科室,厂方三方共同验收,填写施工验收单。 (2)设备安装工程的最后验收,在设备调试合格后进行。在安装、检查、安全、使用等各方面有关人员共同参加下进行验收,做出鉴定,填写试车运转记录等凭证和验收移交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 方可竣工。 (3)设备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设备开箱验收(或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设备运转试验记录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后及随设备带来的技术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纳入设备档案管理;随设备的配件、备品,应填写备件入库单,送交设备仓库入库保管。

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

数显式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应先检查油箱内的油液是否充足,可查看右侧面油标, 如不足,则应打开后箱板向油箱内添加,至液面在油标处为宜。 二、检查各油管接头和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如有松动则拧紧。检 查防尘罩应完整无损。检查电气接地、保险熔丝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三、首次使用时,检查油路和电路是否运行正常。 参数设置,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显示方式和加荷方式。四、将试件表面擦拭干净,检查外观有无明显缺陷,如有必须更 换无损试件。 五、按下启动按扭,手柄放在“上升”位置,调控送油旋钮,按 需要速率平稳进行加荷试验,至试件被压碎,负荷下降。随即关闭送油,手柄放在“下降”的位置,使油液迅速流回油箱。 六、试验结束时,按面板上“打印”键,打印机即可打印输出该 次的试验报告。 七、操作中禁止将手等人体任何部分置于上下压板之间,并注意 试件破碎时碎片崩出伤人;试后随即清除破碎试块,以待下次试验。当不再做试验时,要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切断电源。

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预热,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二、根据试样和需要,选用相应的变形、负荷测量范围和显示方 式。 三、根据试样形状及尺寸,把相应的钳口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四、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试台上升10mm,然后关闭送油阀,如 果试台 已在升起位置时,则不必先开动油泵送油。 五、按动钳口夹紧按扭,将试样的一端夹在上钳口中(必须给电 磁阀送电); 六、开动电动机,将下钳口升降到适当高度,将试件另一端夹在 下钳口中(须注意试样放置在轴线上)。 七、在试样上安装引伸计(注意:引伸计一定要夹好)。 八、调整变形显示为“零”。 九、按试验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的拧开送油阀进行加荷试验(加 荷时电磁阀应在无电状态)。 十、油缸升起后加荷前应按负荷和位移清零。 十一、根据需要,在特征点出现后取下引伸计。 十二、试样断裂后,卸载。 十三、取下断裂后的试样。 十四、注意加载过程中不能离人、不能超载,注意设备、人身安全。

水处理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规范

水处理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方案 1 目的 为加强对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的管理,按时保质的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设备安装调试相关工作。 3 安装规范 设备部作为生产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设备安装现场的格局和设备的具体特点,制定设备安装方案,并报设备部经理审核。对于供应商提供安装服务的设备,需和供应商共同制定安装方案。 3.1 准备工作 3.1.1 保证安装现场干净、无杂物,以免影响安装并将设备的精度造成不必要的影响。3.1.2 保持地面平坦以便设备定位和水平调节。 3.1.3 保证在有限的空间里各管道、电缆和设备不出现重叠及相互影响,按要求预留安全距离,设备进厂前人员培训和各项准备工作。 3.1.4 由各车间主管负责合理人员分工,并做好进厂安装前安全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安装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发生危险的急救措施。 3.1.5 准备好拆箱、安装前所需的工具如:管钳、整套开口扳手、公制内六角和英制内六角扳手、手枪钻、铁锤和橡胶锤、虎钳、人形梯等,并对没有安装调试经验的员工进行工具使用培训工作。 3.1.6 劳保用品的准备,如线手套、PVC手套、工作帽、创口贴、紫药水、防砸劳保鞋等。

3.1.3 设备到厂后需要由使用单位和设备部共同填写设备到货单,主要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到厂时间、卸货地点等基本信息。 3.2 设备安装 安装前期需要做基础、有破地要求的,由设备管理部向基建主管室申请清理路面,不在基建主管室承受能力范围的由设备管理部联系外来施工单位进行路面清理; 1)要安装的产品必须是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设备不得安装; 2)电箱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配电箱安装时,如无设计要求,则一般照明配电板底边距地不小于1.8m.并列安装的配电箱、盘距地高度要一致,同一场所安装的配电箱、盘允许偏差不大于5mm. 3)安装配电盘所需要的木砖及铁件等均应预埋,明装配电箱应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4)铁制配电箱均需涮一遍防锈漆,预埋的各种铁件均应刷防锈漆,并做好明显可靠的接地。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 5)配电箱带有器具的铁制盘面和装有器具的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有明显的可靠的PE保护地线(PE线为编织软裸铜线),但PE保护地线不允许利用箱体或盒体串接。 6)配电箱上配线需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活动部位均应固定;盘面引出和引进的导线应留适当余量,便于检修; 7)垂直装设的刀闸及熔断器等电器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横装者左侧(面对盘面)接电源,右侧接负荷。 8)配电箱上的电源指示灯,其电源应接至总开关的外侧,并应装单独熔断器(电源侧)。盘面闸具位置与支路相对应,其下面应装设卡片框或者贴上标签,标明路别及容量。 9)配电盘底部进出线孔需用防爆胶泥封堵; 1)管道安装前与管道安装的基建工程已完工,需与配管的及设备检验合格,并进行中间交接手续之后方可进行施工;(动火证、安全培训) 2)管道安装应完全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或者根据设备管理部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应做

【医疗药品管理】30种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30种药品检验仪器自检和操作规程1.仪器自检规程 1.净化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 2.半自动青霉素电位滴定仪 3.四道生理记录仪 2.仪器操作规程 1.高压消毒锅 2.AE-240电子天平 3.AEL-200电子天平 4.ZRS-6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5.ZRS-4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6.BP-9300高分子杂质分析仪 7.ZY-300A型抑菌圈测量仪 8.AD-2.5型电子体重秤 9.LDZ4-0.8型自动平衡微型离心机

10.ZRY-2智能热原仪 11.MS-302多媒体化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12.ZYT-1型自动永停滴定仪 13.智能崩解试验仪ZBS-6B型14.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 15.501/486/U6K/746 HPLC仪 16、DL?熔点测定仪 17.pHS-3C型酸度计 18.旋转式粘度计 19.紫外分光光度计UV-2401PC 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160 21.天平的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 22.折光计 23.韦氏比重秤 24.TLC操作规程

25.TLC照相操作规程 26.显微镜的使用规程及日常维护 27. DWNER`SMANUAL 纯水器 一、仪器自检规程 1、净化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 1.1 技术指标: 1)净化工作台的操作台面空间的尘粒数和沉降菌应符合GMP100级的规定 2)净化空调器的空间的尘粒数和沉降菌应符合GMP10000级的规定 1.2 检定方法 1)检定前仪器应先打开20~30分钟使平衡 2)用尘粒计数器测定空间的尘粒数(0.5μ和5μ),做好记录 3)用平皿计数法测定30分钟的沉降菌,做好记录 1.3 以上二项若达不到规定要求,应及时进行处理(清洗过滤无纺布或清洁无菌室等) 1.4 检定周期 1)净化工作台:必要时或半年

仪器操作规程

液压式压力机操作规程 1、检查电源、接线及液压油平面的位置,开启电源总开关。 2、将试样放在下压板中心。 3、根据试样所需测量范围,选取相应的弹簧。在小吨位时,使用小弹簧,以使读数精确。 4、转动手轮,调节螺杆,使上压板与试样表面接触。 5、将主动针及从动针调整到零点。 6、旋紧回油阀,开动油泵,按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开启送油阀进行加荷试验。 7、试验完毕,关闭送油阀,将回油阀打开,使主动针徐徐归零。 8、记录从动针所指数值。 9、将从动针归零。 10、关闭电源,清理设备。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 1、检查接线、液压油平面,按“电源”钮接通电源。 2、根据试件选用测量范围,在摆杆上挂取摆陀,并将缓冲阀调至相应标线。 3、根据试件形状及尺寸,把相应的钳口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4、如需记录应力—应变曲线,应在描绘器的转筒上卷压好记录纸。 5、开动油泵,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使试台上升10mm 左右,然后关闭送油阀。 6、开动电动机,将下钳口调到适当高度。 7、将试件的一端夹入上钳口中。 8、调整指针对准零点。 9、将试件另一端夹在下钳口中。 10、装好描图笔。 11、按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开启送油阀,进行加荷试验。 12、试验完毕,关闭送油阀,并停止油泵工作。 13、提起描图笔。 14、开启回油阀卸荷,将从动针拨回零点,取下试件。压缩及弯曲等试验可参考上述各项进行操作。

钢筋标距仪操作规程 1、首先确定钢筋直线度,钢筋同轴偏差应不大于1mm。 2、调节高度手柄,把钢筋放入V形槽内(罗纹钢直线边向上),紧固好。 3、调节高度手柄,使锥尖距钢筋1-2毫米左右。 4、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5、把方向开关拨到右行位置,即开始打印,打印头行至最右端,自动停止。 6、提起锥杆,松开坚固螺丝,取出钢筋,打印完毕。 7、把方向开关拔到左行位置,打印头行至最左端自动停止,保持下一次工作的准备状态。

检验科仪器操作规程

检验科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一、Lx20标准操作规程 (2) 二、Modular P生化分析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4) 三、XT-18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标准操作规程 (6) 四、MicroScan autoSCAN4标准操作规程 (7) 五、BACTEC9050自动血培养仪标准操作规程 (8) 六、E-Lisa加样器标准操作规程 (8) 七、IWO-960全自动洗板机标准操作规程 (9) 八、ST-96W全自动洗板机标准操作规程 (10) 九、LUMO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11) 十、SM-3型酶标仪标准操作规程 (12) 十一、HMM-2型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标准操作规程 (12) 十二、YG48+ PCR仪操作规程 (12) 十三、 BC-5300血球计数仪标准操作规程 (13) 十四、SYSmex KX-21N三分类全自动血球仪操作规程 (13) 十五、DxI 800 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标准操作规程 (14) 十六、SF-8000全自动血凝仪标准操作规程 (14) 十七、迪瑞H - 500尿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15) 十八、H-300尿液分析仪操作规程 (16)

一、Lx20标准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1、开机 (1)打开打印机开关。 (2)打开显示器开关。 (3)打开电脑主机开关,如果连接了不间断电源装置(UPS),检查是否打开。 (4)将主电源开关拨至开(ON)位置。 2、运行前进行常规冲洗:主屏幕Utils,选择Prime,然后选PrimeDXC800,再按Start Prime 3、定标 (1)从菜单区域选择Rgts/Cal(试剂/校准)。 (2)若需指定校准液位置,选择Assign(F7),设定校准液架/杯位。 (3)选择要校准的项目。 (4)若所有需校准的项目都选择后,选择Cal(F4)定标。 (5)回顾校准液装载清单,选择List(F5)。若需要,选择PRINT(打印)。 (6)选择OK退出。 (7)将校准液置于相应的杯子和位置。 (8)将校准液架放上仪器。 (9)准备就绪后,按RUN运行。 4、样品编程 常规单个样品 (1)从菜单区域选择Samples(样品)。 (2)输入指定样品架/位置或样品号(ID)。 (3)选择要检测的项目。 若用组合编程项目,选择所需的项目组号,按(ENTER)。若编程各个项目,按CHEM NOLS(项目号)项目键,选择所需项目号,按(EN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