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蓝色预警的标准是什么

海啸蓝色预警的标准是什么
海啸蓝色预警的标准是什么

海啸蓝色预警的标准是什么

海啸蓝色预警的标准是什么?海啸蓝色预警可以监测出危害性很大的海啸波,超强海啸的危害性很大,通过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海啸蓝色预警信号监测到超过50厘米高的海啸波。

海啸蓝色预警信号触发条件。

中国气象局2004年8月24日公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办法规定,每当台风、暴雨、高温等突发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公众可以从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和位于城市显著位置的电子显示牌中看到新的预警信号。目前发布预警信号的突发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沙尘暴、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和道路结冰,共11种。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根据国家海洋局《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如海啸波传播到一地时,沿岸监测到超过50厘米高的海啸波,则将触发海啸蓝色预警。蓝色预警是海啸红、橙、黄、蓝四级预警中最低级别的一种。

中国首次发布海啸蓝色预警

针对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环太平洋地区,2011年3月11日中国首次发布海啸蓝色预警,并于3月11日晚解除。

针对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中国国家海洋局、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纷纷发出海啸预警。不过到了昨天17时41分,海啸波抵达我国台湾东部沿海,沿岸监测到小于50厘米的海啸波。随即,海啸预警被解除。根据预测,海啸波抵达上海市时将不会超过30厘米,不会造成灾害性影响。

3月11日22时,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仍然灯火通明。三名专职预报员和更多的辅助人员仍在密切观测日本地震带来的海啸波。此前,预报中心已经忙碌了很长时间,向各地相关人民政府、涉

海企业等单位发送海啸预警情报。

东海预报中心预报室副主任姚圣康告诉早报记者,在自己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印象里从未经历过震源如此靠近、震级如此高的地震。而本次地震所带来的海啸,也让东海预报中心首次发布了海啸蓝色预警。

温馨提示,海啸蓝色预警标准上面都有详细的讲解,所以说要多关注,多了解海洋灾害小知识,尤其是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等也需要多加了解。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华德文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结合东亚台风路径和孟加拉地区、板块构造理论图表资料分析风暴潮、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亚台风路径和孟加拉地区、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理论图表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具体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海洋自然灾害的图片资料,对学生加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培养与教育教学重点: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 风暴潮、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应对措施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自学辅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2、课件制作 3、收集有关海洋灾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二.风暴潮和海啸 3.巨浪:形成 ; 、 以及开敞的海岸 三.防灾与减灾 (一)要点1 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 (一)要点2风暴潮和海啸

探究活动1结合东亚台风路径和观察图3-1-7和3-1-9、3-1-10,分析风暴潮海洋自然灾害 64页活动题学生收集资料讲述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发生过程、造成的损失以及吸取的教训。 (一)要点3防灾与减灾

探究活动3学生自己互相讨论后回答:减轻各种海洋自然灾害的对策 三课堂小结 为本节课设计知识体系 [应用提升] 1 下列有关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暴潮表现为海水水位急剧的升降并伴有狂风巨浪 B. 热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C. 北海、波罗的海均属内海,其沿岸国家不易遭受风暴潮灾害 D. 墨西哥湾、几内亚湾等沿海地区热带风暴潮发生频率最高 2. 下列有关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啸都是由海底浅源大地震引起的 B. 相对受灾现场讲,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越洋海啸两类 C. 海啸的表现形式就是先涨后退,反复多次 D.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 .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3~4题: 3.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3中的() A.①B.②C.③D.④ 4.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5.下列地区不易发生风暴潮的是 A孟加拉湾 B墨西哥湾 C太平洋西岸 D秘鲁沿岸 6.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A. 连续向岸吹的强风B. 天文大潮中的高潮 C. 海底火山的喷发D. 地震 7.不属于海啸的形成条件是 A. 海底地震震源较浅B. 海底大面积的垂直运动 C. 要有一定的水深D. 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8.如图: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6°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5分)

海啸等级与海啸预警

海啸等级与海啸预警 孟 慧 付燕玲 饶扬誉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 430071)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海啸不同于因风所引起的波浪,它是一批具有很长波长和周期的海浪。 海啸波在大洋中移行时,波长可达数十或数百千米,周期为2-200 min ,波高仅为1 m 左右。因此,在深海中,海啸往往静悄悄地通过海洋;然而,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因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波峰倒卷,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形成能量极大的“水墙”,速度常快,破坏力大,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 1 海啸等级 国际上表示海啸大小较多采用渡边伟夫海啸等级(表1),用于判定某次海啸发生能量的量级。 表1 渡边伟夫海啸等级表 等级 海啸波高(m) 海啸能量 (1010焦耳) 损失程度 -1 <0.5 0.06 能量损失 0 1 0.25 轻微损失 1 2 1 损失房屋 船只 2 4-6 4 人员伤亡,房屋倒塌 3 10-20 16 ≤400 千米岸段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大、房屋损毁严重 4 ≥30 64 ≥500 千米岸段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巨大,建筑物尽毁 这是一个粗略的海啸等级表。由于实时计算海啸能量比较困难,在进行海啸预警时, 多采用索洛维约夫-今村海啸等级Mt [1]: Mt=a log H+b log R +D (1) 式中,H 表示最大海啸波振幅(m ),由验潮仪测量在距离海啸中心R 处测得,a ,b ,D 为常数。通常,a 、b 取1,D 取5.85。当H 表示波峰到波谷的高度差Hc (≈2H )时,D 取5.55。这样,海啸级别通常能够和地震矩震级相匹配。 根据对公元358年至今全球发生的近5000次破坏性地震海啸的统计,约有85%的地震海啸分布在太平洋中的岛弧—海沟地带,原因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浅源大地震最多,深海沟分布也最广,故地震海啸多发生在这一海域。其他15%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印度洋中的阿拉伯海以及地中海等地。 2 海啸预警 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而接收到地震波后人类发布信息的电磁波速度更快。海啸波传播速度算式如下: gh =υ (2) υ:海啸的速度(m/s ),h :海的深度(m ),g :重力加速度(m/s 2) 在太平洋,典型的水深大约是4000m ,所以海啸的传播速度大约是200ms -1或700km/hr 。由于波浪的能量损失与它的波长成反比,高速度及远距离运行的海啸所损失的能量非常有限。 表2 20世纪以来记录到的特大地震海啸的波高

海啸会引发哪些灾害

海啸会引发哪些灾害 海啸危害性非常大,海啸给大家带来的伤害毋庸置疑,所以说需要对其海啸造成危害进行了解,那么海啸会引发哪些灾害?一起通过给大家讲解下。 海啸会摧毁沿海的堤坝,淹没沿海低地;引发涝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退去后还会导致细菌滋生,影响人类健康。 海啸危害 世界近80%的海啸发生在太平洋沿岸,遭袭击最多的是夏威夷,其次是日本。1498年9月20日,日本东海道地震引发海啸,浪高20米,入侵内陆2000米,造成2万人丧生。1792年5月21日日本有明海附近山崩引发海啸,最大波高50米,死亡1.5万人。1883年8月27日,印尼巽他海峡火山爆发引发海啸,最大海啸波高35米,死亡3.6万人。1896年6月15日日本三陆海啸,浪高25米,死亡2.7万人。据统计,1900~1983年问,太平洋沿岸发生海啸405次,其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达84次,大约死亡18万人。20世纪以来重大海啸灾难有: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地震引发海啸,死

亡8.3万人;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北海地震引发海啸,死亡3000多人;1960年5月22日智利西海岸发生里氏8.5级地震引发海啸,最大波高25米,使半座城市变成瓦砾场,死亡数万人,海啸波以每小时700千米的速度横扫太平洋,越过夏威夷,把海堤十几吨重的玄武岩块抛出百米以外,一座钢质铁路桥被推离桥墩200多米,毁坏建筑物500多座,死亡61人,海啸波继续向西,能量仍未减低,在智利地震发生22小时后,海啸波登陆日本,10米多高的海浪冲上海岸,将船只抛到建筑物之上,造成日本800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1992年印度尼西亚发生里氏7级地震,在印度尼西亚东南部福洛斯岛附近引发海啸,死亡2500人;199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海啸,巨浪高达49米,致使2200人死亡;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在大洋深处发生里氏8.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苏门答腊及周围岛屿、泰国南部沿海,一个半小时之后,39米高的巨浪席卷了斯里兰卡、印度东南部、马尔代夫等地,巨浪还波及非洲东海岸一些国家,给塞舌尔、索马里等国带来了灾难,联合国称之为“近几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这次海啸造成死亡人数超过21万人,还有13万多人失踪。 温馨提示,海啸引起的灾害上述都有详细的讲解,所以说要多关注海洋灾害小知识,不仅要了解上述等知识,还需要对其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等进行了解。

灾害概论第四章练习卷

灾害概论第四章练习卷 1. 海啸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海底地震 B.火山喷发 C.海底滑坡 D.台风 2. 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A.台风.暴雨 B.暴雨.海啸 C.暴雨.滑坡 D.海啸.滑坡 3.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警报的必要条件是:震源在海底下60千米以内.同时震级大于几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A.6.5 B.7.8 C.8.0 D.8.5 4. 下列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地震波 B.超级台风 C.风暴潮 5. 海啸到达各地引起的浪高,不取决于 A.离震中的距离 B.震级 C.海底地形 D.近岸的陆地地形 二. 多选题(共5题) 1.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这次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 B.沿海人口密度大 C.多河流入海口 D.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标准答案:B,D 3. 海啸可能由海洋中发生的哪些类型地震引起的 A.正断层 B.逆冲断层 C.平移断层 D.走滑断层 ★标准答案:A,B 4. 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的条件 A.深海 B.风浪 C.大地震

D.开阔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标准答案:A,C,D 5. 下列属于海啸前兆现象 A.海水温度上升 B.海水突然出现暴涨和暴退现象 C.海面上冒出很多气泡,并发出滋滋的响声 D.大量的鱼游至岸边,大批的海鸟惊恐万分地飞离此地 ★标准答案:B,C,D 三. 判断题(共5题) 1. {海啸可以分为近海海啸和远洋海啸,其中日本3.11地震引发的海啸对日本而言是近海海啸。 ★标准答案:正确 2. {并不是所有8级以上的地震都能引发海啸。 ★标准答案:正确 3. {海啸波只是海水表层水的运动。 ★标准答案:错误 5. {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km,这正是越洋波音747飞机的速度。 ★标准答案:正确 四. 名词解释(共5题) 1. 深水波★标准答案:波长远小于海水深度的海浪,如船行波、风暴潮引起的海浪。 2.远洋海啸★标准答案:从远洋甚至横越大洋传播过来的海啸波。远洋海啸波是一种长波,波长可达几百km,周期为几个小时,这种长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很少,因而能传播几千km以外仍能造成很大的灾害。 3.海浪★标准答案:海水表面的振荡和起伏,叫做海浪 4.浅水波★标准答案:波长远大于海水深度的海浪,如海啸波。 5. 海啸★标准答案: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 五. 简答题(共5题) 1. 请从海啸灾害的角度论述全球灾害预警系统的必要性。★标准答案:{1.建立全球的预警系统比建立各国和区域的预警系统更有效和更经济; 2.由于海啸发生频率很小,建立综合的各种灾害的综合性预警系统更合理; 3.预警系统应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若全球合作,则可通过开发和共享,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预警系统不是万能的,本地海啸的预警比远洋海啸要困难得多,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减轻灾害,除预警系统外,一定要加强灾害的预防和救援。 2.海啸与台风有什么不同?★标准答案:{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台风:北太平洋西部洋面上发生的、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级达到12级及以上(风速32.6m/s以上)的热带气旋两者完全不同:(1)成因不同:海啸—海底升降运动造成,海水整体的运动。台风—热带洋面生成的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海水表面的运动。(3)传播速度不同: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km,台风中心最大风速小于200km/h. (4)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海啸—只有少数的大地震在极其有利的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台风—在热带洋面受高温影响相对容易形成。 3.海啸的传播与普通的水波有何不同,海啸波的波长、形状和周期通常有多大?★标准答案:{不同点有1)波长不同,海啸的波长极长,可达几百km,在其几百km的一个波长内,

公共管理论文--案例分析论文:印度洋海啸危机处理-百度文库.

一、案例背景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特大地震海啸灾害先后殃及10余个国家,死亡约30万人,造成140多亿美元的财产损失,成为继1970年孟加拉热带风暴、1976年7月中国唐山大地震之后,30年来世界第三大自然灾害,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海啸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共承诺援助资金已达40多亿美元,表现出空前团结和人道主义精神。印度洋晦啸带来的巨大灾难,向世界再次敲响警钟,呼唤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尽快建立全球特大灾害预警应急体系,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跨国家、跨地区的重大自然灾害,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二、海啸灾难的演变过程(一)地震引发海啸灾难的防范意识匮乏,让灾难变为现实 2004年12月26日早8时,在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部海域,大洋深处突发强烈地震,使几乎整个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都震颤起来。在海边休闲、劳作的人们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谁也没想到,一场灾难就要降临。当海啸降临时,人们同样无以应对。斯里兰卡的一名灾民说,当时他们刚干完早晨的活,正在休息。不知不觉间,海水逼近了他们的房子,随后又很快退去,一切都都很平静。村民们从没有见过这种情况,都感到莫名其妙。然而没过多久,海浪又咆哮着扑来,把成年大象大小的石头卷了起来,还将成吨的海鱼抛到岸上。几分钟后,海面又趋于平静。很多渔民跑去看自己的渔船,有的人则在海滩上抓鱼。就在此时,更大的海浪冲了过来,“房屋眨眼间变成了垃圾”。印度内政部负责人说,从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到海啸抵达印度海岸,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政府能够通知人们海潮可能抵达的地区,很多生命就可以获救。印尼官员坦白说,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地震会引发海啸,也不知道这种自然灾害到底有多恐怖。据泰国《国家报》消息,泰国气象部曾有45分钟时间对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地震进行分析并决定是否发出海啸警告,但担心如果发出警报而未发生海啸可能影响国内旅游业.因而没有发出。一名泰国气象局官员称,印度洋地区已经数十年没有发生海啸,因此他们不愿意发出海啸警告。事实上,就在地震发生的30个小时前,一份包含14条减小海啸危害措施的报告就张贴在泰国气象部门。报告明确指出,在海达曼海发生海下地震后,泰国气象部应当立即准备应对海啸。但由于担心影响旅游业瞒报了警告。斯里兰卡负责灾后救援工作的一位高级官员说,斯里兰卡没能认真对待地震预警警告,应对破坏性海啸来袭的准备工作也没

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日本“3·11”地震海啸引发的思考与建议 一、海啸灾害概况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4公里。此次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创下了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9.0级地震的记录,是1900年以来世界上第四大规模的地震。 地震发生后,在日本东部海域引发了波高达10米的海啸,海啸波深入内陆达数公里。据日本电视新闻网3月14日消息,此次地震以及海啸所造成的死亡以及失踪人数已经超过了3900人;另外,还有超过2万人下落不明。日本媒体称,这些遇难者多数死于海啸。地震海啸中受损或被毁的建筑超过3400栋,此外还造成核电站氢气爆炸、交通瘫痪、电力和通讯传输中断,农田被淹没、堤防损毁等惨重灾情,靠近地震源地的宫城、福岛、岩手三个县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 由于本次地震海啸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未对我国沿海产生灾害性的影响。根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发布的海啸监测信息显示,我省沿海监测到的最大海啸波为55厘米。 二、我省应急响应情况 11日14时20分,我局及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接到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第一份地震海啸信息后,即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开展电话会商,密切关注日本地震海啸的最新动态。16时50分,接到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啸警报后,我们立即向省政府

及相关部门发出海啸预警专报,这也是我省发出的首份海啸预警专报。 随后,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我局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局领导参加了国家海洋局组织召开的视频会商会议,部署各级海洋与渔业局加强应急值班,实时监测海啸动态,通过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密切关注海上渔船的动态,滚动加密发布海啸预警和渔船安全预警信息,提醒渔民加强防范、注意安全。11日20时,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解除本次海啸警报;11日22时,经请示省政府,我省海啸警报解除。 三、灾害警示 研究显示:全球90%的海底大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过去的100年间,全球约75%的破坏性海啸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台湾省、南海东部以及周边的硫球群岛均位于该地震带上。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进入了地震海啸活跃期,自2004年以来8.5级以上的强震已经发生了4次,并引发了3次大规模海啸。加强地震海啸灾害预警和防范,建立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已成为当前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我省地处西北太平洋沿岸,在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随着近年来沿海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人口密集度不断提高,而地震海啸造成重大损失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分析,如果本次地震海啸发生在琉球群岛周边海域,海啸波将在2-3小时内抵达我省沿海地区,最大波幅可达2-4.4米(如同时遇到高潮位,海啸波幅将更大),将给我省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高度重视海啸等海洋灾害防范工作,加快

地震监测系统在我国海啸预警业务中有何应用

1引言 21世纪以来,全球地震海啸活跃,海啸巨灾频发[1]。我国周边海域及南海区域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边缘,面临着区域海啸和越洋海啸的双重威胁[2-5]。然而,我国的海啸预警业务起步较晚,自上世 纪加入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政府间协调组(ICG/PTWS)以后,海啸预警所需的地震参数都是从国内外地震监测机构获取的,这无疑增加了海啸预警的发布时间。 2012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准设立国家海洋局 海啸预警中心,并依托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开展建设和业务运行, 以加强我国的海啸预警业务,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为了快速获取地震参数,提高海啸预报效率,海啸预警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于2012年开始进行,本系统能在海啸发生后获取到快速可靠的地震参数,使得我国在海啸预警业务领域具备了独立的海底地震监测能力,实现了全球及区域海底地震的实时监测,标志我国初步具备全球海底地震及其引发海啸的自动化监测预警能力。 2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3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数据获取子系统、地震快速定位子系统以及震源机制子系统。数据获取子系统将各个不同网段的地震数据收集起来并发送给地震快速定位子系统以获得地震事件的 基本参数,同时震源机制子系统将根据地震事件的基本参数并应用地 震波形数据计算该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为快速准确的海啸数值模拟提供保障。

2.1数据获取子系统 地震数据是进行地震定位及计算震源机制解准确性的决定性因 素,因此数据获取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国家海洋局牵头建设完成25个宽频地震台用于地震海啸预警,提升了 地震监测系统对于我国近海地震的监测能力。但由于海洋局建设地震 台站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从南至北呈近直线分布,如果仅应用这些台站对地震进行定位,定位结果必然存在较大偏差,很难满足海啸预警的基本业务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收集更多的地震数据来进行定位,通过SeedLink协议[6]实时获取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IncorporatedResearchInstitutionsforSeismology,IRIS)以及欧洲GEOFON 台网的共享地震数据,并于2015年通过与中国地震局的合作获取了 中国东南沿海附近54个高质量的宽频大地震台数据。经过数据融合 之后,目前数据获取子系统收集了包括全球共享地震台站数据、海洋局自建的海啸预警宽频地震台数据以及中国地震局共享台站共600余个地震台的数据。 2.2地震快速定位子系统 地震快速定位系统由Antelope与Seiscomp3两套地震监测系统组成,二者都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监测系统[7-14],且都拥有地震数据 的实时显示、实时地震处理(初至拾取、地震事件关联、事件定位、 存档)、数据存储与管理等功能[15]。同时,二者在运行机制及定位计 算所采用的算法上又有一定的差异,二者同时运行能够互为参考,互

【应急预案】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突发性事件处理的要求,提高海洋灾害预防和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2.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 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应急工作管理,落实应急反应程序和措施,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确保应急工作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1.2.2加强监测,及时预警,减轻灾害 以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业务运行系统为主体,对海洋灾害实行高频率、高密度的监视监测,及时掌握海洋灾害发生、发展动态,快速做出预测预警,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1.2.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密切协作 加强各有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建立海洋灾害信息实时互通与共享机制,调动各方资源,确保海洋灾害的及时预警和有效应对。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国近海和沿海地区的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预防和应对工作。 2 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 国家海洋局设立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和应急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 各分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应建立相应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工作机构,落实相关责任。 2.1领导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组长:国家海洋局主管业务领导 副组长: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领导 成员:中国海监总队、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管业务领导。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结束;负责监督指导应急预案的实施。 2.2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 办公室主任: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领导 成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监测预报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业务处,中国海监总队相关处室负责人。 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的实施;负责组织、协调海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知识讲解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自然灾害,掌握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方法。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的原因,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有没发现我们每学期的第一节综合实践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是教你如何进行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那哪些是属于自然灾害呢? 生:地震、台风、洪水、干旱、暴风雪。。。。 1、自然灾害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危害? 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粮食减产、人员伤亡 2、你知道哪些预防和自救的方法? 生: 3、我们家乡都经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 附资料: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2.震中——避震 (1)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1.防洪准备 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2.洪水应急 措施: 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3.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②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③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A\D )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解析】(1)海啸从成因上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形成的海啸、海底地质作用引起的地震海啸。印度洋海啸属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引发大地震形成的海啸。(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有: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等。此外,开展预防海啸灾害的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不容忽视。海啸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等工作外,还包括教育、立法、保险等措施,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协调行动。应采用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海

海啸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海啸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1.借助动物来预防海啸 海啸的发生对于人类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在这次海啸中没有发现一具动物尸体。 据英国广播公司日前报道,亚拉国家野生动物公园是斯里兰卡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公园里生活着大象、鹿、狼和鳄鱼等动物。海啸袭来时海水迅速抬升,淹没了近3.5公里的陆地。海水冲毁了公园内的建筑,游客和工作人员不幸遇难。出人意料的是,公园里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却安然无恙。 难道动物真有“第六感”,能预知危险?斯里兰卡负责野生动物事务的官员拉特纳亚克说:“没有一头大象死亡,甚至没有一只野兔死亡。我认为动物能够感知灾难。它们有‘第六感’,它们知道灾难何时发生。” 印尼苏门答腊岛野生老虎保护区工作人员戴比?梅尔特认为,野生动物对自然灾害天生敏感。梅尔特说:“动物的听觉极其灵敏,它们极有可能提前察觉海啸将至。另外,海啸引起的振动会导致气压变化,而气压变化又能起到预警作用,并提醒动物向安全地带迁移。” 也有一些专家指出,动物拥有“第六感”的说法目前尚缺乏科学依据。南非约翰内斯堡动物园的动物行为专家马修?范?利罗普说,火山爆发或地震发生前,有狗会狂叫、鸟类会迁徙等许多说法,“但是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因为你不能在实验室或者在旷野中对此做出验证。” 此次印度洋海啸中发生的事例为动物有“第六感”提供了新的证据。专家们说,随着人类对动物的了解逐渐深入,未来也许可以更好地借助动物行为变化来进行灾害预警。

2.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来预防 按照地形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避难设施。 如果在距离海边不到10米的地方,一座小山被削成平台,作为 紧急避难地。斜面上建造了避难台阶,台阶入口处设置了引导避难 的标志,平台高12米、面积600平方米,都用水泥固定。如果海上 地震忽然发生,来不及逃远的人们30秒内就可登上这里,观察情况 后再想办法求救或者转移。 可以在离海边3公里以内的地方建立临时避难地,这里建有社区防灾中心。中心用钢筋水泥建造的,设有防灾仓库、厨房和残疾人、老人护理室等设施。防灾仓库应该应有尽有,帐篷、抽水机、发电 设备、简易厕所、太空食品,可供来不及或者无力撤离的居民在此 生活一周。 设立梯形潮堤一般呈梯形,目前防潮堤长达50公里,高3.6米,全为钢筋混凝土建造,能够抵抗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它能在3 分钟内关闭,抵御海啸。 在海啸发生时,人们应该尽量往高处跑,一搬来说在高处受到的海啸的影响太大。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 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 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 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 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海啸蓝色预警的标准是什么

海啸蓝色预警的标准是什么 海啸蓝色预警的标准是什么?海啸蓝色预警可以监测出危害性很大的海啸波,超强海啸的危害性很大,通过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海啸蓝色预警信号监测到超过50厘米高的海啸波。 海啸蓝色预警信号触发条件。 中国气象局2004年8月24日公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办法规定,每当台风、暴雨、高温等突发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公众可以从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和位于城市显著位置的电子显示牌中看到新的预警信号。目前发布预警信号的突发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沙尘暴、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和道路结冰,共11种。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根据国家海洋局《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如海啸波传播到一地时,沿岸监测到超过50厘米高的海啸波,则将触发海啸蓝色预警。蓝色预警是海啸红、橙、黄、蓝四级预警中最低级别的一种。 中国首次发布海啸蓝色预警 针对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环太平洋地区,2011年3月11日中国首次发布海啸蓝色预警,并于3月11日晚解除。 针对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中国国家海洋局、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纷纷发出海啸预警。不过到了昨天17时41分,海啸波抵达我国台湾东部沿海,沿岸监测到小于50厘米的海啸波。随即,海啸预警被解除。根据预测,海啸波抵达上海市时将不会超过30厘米,不会造成灾害性影响。 3月11日22时,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仍然灯火通明。三名专职预报员和更多的辅助人员仍在密切观测日本地震带来的海啸波。此前,预报中心已经忙碌了很长时间,向各地相关人民政府、涉

中学地理知识点:亚洲海啸灾难

中学地理知识点:亚洲海啸灾难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 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影响到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地区10多个国家,造成近15万人死亡。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灾情最为严重。以下是各主要受灾国的基本情况。 印度尼西亚 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的印度尼西亚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为190多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4716公里。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2.1亿人口散居在约6000个岛屿上。印尼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总人口的45%。全国约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 印尼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矾土、镍、铜和金、银等。农业是印尼的支柱产业。旅游业是近年来印尼政府优先发展的新兴行业,成为印尼外汇的重要来源。印尼还是一个火山之国,共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00多座。 截至1月4日,印尼已有9.4万无辜生命被海啸灾难无情吞噬,其中包括一些观光的外国游客。印尼的亚齐省受灾最为严重。

斯里兰卡 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的斯里兰卡是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面积6.5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1300多公里,人口1900万,其中僧伽罗族占81.9%,泰米尔族占9.5%。国民大多信奉佛教。 斯里兰卡是一个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茶叶、橡胶和椰子是斯里兰卡国民收入的三大支柱。首都科伦坡是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旅游业是斯里兰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客主要来自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印度。 截至1月4日,斯里兰卡已有超过3万人在海啸中丧生,另有5540人失踪。 印度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7000公里,人口10.2亿。印度是个民族和宗教众多的国家,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印度经济增长势头较快,国内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和服务业是印度最大的经济部门。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达到相当水平,软件技术享誉全球。此外,旅游业收入逐年增加,已成为印度第六大创汇部门。

海啸

最具毁灭性的海洋灾害 ———海啸知识与判断和预防 A12海技庄悦 120105126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发生9级以上的地震,引发了巨大海啸。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30万人死亡,50万人无家可归,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如今10多年过去了,海啸在灾民心中留下的创痛仍然难以抚平,硬件设施重建不难,心灵创伤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愈合。 时间的流逝或许能够抚平受难者亲属的悲痛,然而,人们不应忘记海啸带来的巨大杀伤力,更不应该对另一场海啸的到来掉以轻心。 一、海啸的形成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二、海啸的分类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在海啸来袭之前,海潮总会先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出现这一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导致海面下降。海啸冲击波于一般海浪相比,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地震局所称,地震海啸是指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两种,前者是海啸到海岸时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后者则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三、成灾特点 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20~30米的巨浪则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并不是所有的海啸都能导致海啸灾害的发生。 海啸一般生成于200m~1km以上的深海区,当地震震级大于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km以内就可能出现海啸。若地震震级大于7.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40km以内则易于形

“12.26”印度洋海啸

我们离灾难有多远?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依然还很渺小,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离灾难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海啸可以预警,地震无法准确预报下一个沿海大地震海啸可能发生在美国西海岸中国会一直安全吗?灾难随时可能发生海啸可以预警,地震无法准确预报由于地震发生前能够测量到的、可用于参考分析地震是否会发生的依据性数据太少,地震的预测问题至今基本上没有解决,目前,我国科学家正在向预测的方向努力。由于地壳的微妙变化发生在地底下,很难观测,并且地震发生概率小,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可靠的科学依据判断地震是否会发生、何时发生,现有的一些观测还停留在观察动物反应等经验判断上。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学专家符力耘研究员指明,目前有人在研究模仿动物感应地磁异常变化而判断地震发生的仪器,但现在仪器的灵敏度还远远达不到动物感官的水平,另外,还有科学家在做关于地震的基本理论研究,希望以后可以借此进行地震预测,但离目标还很遥远。尽管如此,海啸却是可以预警的地震发生以后,我们可以很快知道震中在哪里,并且可以很快测出地震规模的大小,也可以很快知道当地的破坏情况。一般来说,海里发生大地震时,只要震源不是太深,都会伴随着海啸。海啸波浪传播的速度基本上是固定的,从震源开始,什么时候会抵达什么地方,可以预先计算得到。因此,地震发生后,相关单位就可以发出海啸警报。可惜的是,这次海啸波及而造成灾难的几个国家,自己没有建立这样的预警系统;而国际社会发出的海啸警报,又没有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下一个大地震海啸可能发生在美国西海岸美国著名地质专家麦肯诺在对国会议员所做报告中指出,类似印度洋的海啸,绝对有可能发生在美国西海岸。如果从北加州至南加拿大海底的“卡斯卡迪亚隐没带”发生强震,则加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都会感受到地震。研究预测,如果美国西部海底发生类似印度洋的强震,将会造成西岸这几个州地面持续强烈震动4分钟,届时河流可能会逆向倒流,导致内陆地区洪水泛滥。道路、桥梁和隧道都可能会受到严重破坏。据了解,俄勒冈州海底曾经在300年前发生大地震,造成陆地大地震,大海啸席卷陆地城镇和森林。那次地震连远在亚洲的日本都受到影响,当时在日本所掀起的海啸,把几个渔村整个吞噬。美国西岸海底大地震,大约每300年至10OO年发生一次,由于上次俄勒冈州海底地震发生在300年前,因此美国西岸又再度进入地震周期,随时有可能发生大规模地震和海啸。中国会一直安全吗?这一次,由于众多岛屿的阻隔作用,中国东南沿海很幸运地没有受到地震和海啸的破坏和威胁。但事实上,中国并不能一直保证安全。东海和黄海面对的,正是太平洋板块的西北构造带区域包括菲律宾群岛和日本海域,中国实际上一直处于地震和海啸威胁地范围内。假如这么大的地震发生在太平洋,中国同样受灾,唯一的应对措施就是在海啸抵达之前让沿海居民撤离逃避。现在,日本由于处于地震多发区,沿海有防范海啸的堤坝工程。中国的东南沿海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海啸防护工程。近几十年来,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太平洋板块西北边缘,从菲律宾到日本海这一带,地质活动比往常剧烈,在接下来几十年,这种状况有继续保持的趋势。灾难随时可能发生 2004年8月份,英国科学家在英国皇家学会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巨大的海啸、火山爆发、地震比恐怖袭击更可怕。”科技虽然发展到了现在这一步,但当巨大的自然灾难来临时,人类依然束手无策。曾经有人设想,我们可以在巨大的地震爆发前,用核弹引发一系列小地震来释放地底酝酿的能量。但这都是纸上谈兵。自然的力量比

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应急预案

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 灾害应急预案 国 家 海 洋 局 二○○六年十月

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突发性事件处理的要求,提高海洋灾害预防和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2.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 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应急工作管理,落实应急反应程序和措施,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确保应急工作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1.2.2加强监测,及时预警,减轻灾害 以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业务运行系统为主体,对海洋灾害实行高频率、高密度的监视监测,及时掌握海洋灾害发生、发展动态,快速做出预测预警,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1.2.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密切协作 加强各有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建立海洋灾害信息实时互通与共享机制,调动各方资源,确保海洋灾害的及时预警和有效应对。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国近海和沿海地区的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预防和应对工作。

2 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 国家海洋局设立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和应急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 各分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应建立相应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工作机构,落实相关责任。 2.1领导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组 长:国家海洋局主管业务领导 副组长: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领导 成 员:中国海监总队、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管业务领导。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结束;负责监督指导应急预案的实施。 2.2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 办公室主任: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领导 成 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监测预报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业务处,中国海监总队相关处室负责人。 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的实施;负责组织、协调海洋灾害(情)调查和灾后评估;组织编写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情)调查、评估报告;负责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等。 2.3专家组及主要职责

突遇疯狂海啸教(学)案

突遇疯狂海啸 学习目标 1、了解海啸的威力; 2、知道海啸来临前的征兆; 3、知道海啸即将来临时要向高处撤离。 学习容 靠近海岸的所有建筑物皆被夷为平地,放眼望去尽是瓦砾;市中心则像是裹着泥浆放进搅拌机中搅拌过一样,汽车、铁门都如同纸折的玩具被揉成一团扔得到处都是,街道上被淤泥和碎石填满,巨大的轮船被冲到房顶和桥梁上。街道的泥坑中,不时能看到被泡得发肿的尸体,整个城市也被尸臭味笼罩。清理人员已顾不得给遇难者做标记,卡车不停地运送着尸体并将其倾倒进泥地里一个大坑掩埋……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你知道上文描述的是什么灾难吗? 知识屋:海啸力大无穷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危害性极大。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海啸到达岸边能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及船只、废墟等杂物,向陆扫荡数千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我国东海、南海,特别是岛附近是产生地震海啸的危险地段。

2011年日本海啸之后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世界各国发生的重大海啸灾害? 知识屋:海啸预知 海啸来临前,海水会呈白色并出现大量泡沫或者迅速退去,裸露大面积的沙滩,海滩看起来比平时大很多。 动物也会出现异常的举动,例如:深海鱼浮到海滩,地面上的动物逃往高地、恐惧海岸、聚集成群或进入建筑物中等。 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明显征兆,地面强烈震动并发出隆隆声,就预示着海啸要来了。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中,当时与父母在普吉岛度假的缇丽斯发现海上出现怪异的景象,海水呈现白色,上面满是泡沫,便立即要求父母和周围的人迅速离开沙滩,使数百人得以死里逃生。正是缇丽斯在地理课上学到的关于海啸的常识,挽救了众多生命。 技能站:逃离海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