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全国卷高考试题的难度

评全国卷高考试题的难度
评全国卷高考试题的难度

失衡与危言

——评高考历史全国卷的难度

袁兆桐马自玲

纵观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的难度,已大大超过了公认的指标。失衡的难度,对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反拨作用,对正在改革中的历史高考,更具有重要的潜影响。业内对居高不下的试题难度虽啧有烦言,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对历年的试题难度缺乏明晰的透析,也鲜有专文论及此事。我们对此作了专题探讨,以期引起相关方面的关注,对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有所助益。

难度是衡量试题难易程度的统计指标,通常情况下,难度=平均分∕满分值。高考试题的难度设计,既要符合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也要考虑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还应考虑与相关学科的平衡。难度具有敏感性,很容易被师生体察到。但受各种客观条件限制,考试主管部门并未及时公布相关数据,这对我们把握难度造成了一定困难。我们依据考试中心公开出版的历年高考试题分析、代表性省份公布的高考试题分析,将有关数据整理如下。

说明:该表主要是依据使用全国课标Ⅰ卷基础教育较好的省区(2013年之前不分Ⅰ、Ⅱ卷),包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等。

按照考试理论和考试测量学,高考难度值的确立原则应与录取率一致,“从理论上讲,难度值在0.5时分数的变异表现的最明显,其分布也趋于正态。”【1】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高考难度大都稳定在0.5左右。但是,当下我国高考早已跨入大众化阶段,多数省市的录取率达到90%,高考试题的难度理应调低。但考虑到高考竞争的现状,业内专家认为现在的试题难度应控制在0.55至0.65。但是以上数据表明,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不仅未降,反而越来越高,多数在0.4上下,大大低于上世纪录取率在20%时的难度。

河北省毗邻北京、天津,经济文化水平居我国中上游,教育资源优厚,基础教育相对比较发达。该省自2012年启动新高考,省考试院每年都公布翔实的考试统计数据,其数据较有说服力,能整体代表我国历史高考水平。以上数据表明,历史高考的难度高于政治、地理,与两科是不平衡的,优秀率大大低于两科。历史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过低,属于薄弱学科。之所以如此,可能有历史教学的自身原因,但更与攀高的历史难度有关。河北如此,其他省份亦然。

表三历年新高考历史高难度试题统计(ⅰ卷)

根据考试学理论,难度在0.3以下的题目为难题,0.7以上为易题,0.4至0.6之间为中档题。作为四选一的选择题,其概率是0.25,选择题的难度值通常大于0.25,试题难度值低于0.25,其区分度不高,多为淘汰题。按以上标准衡量,每年难度高的题几乎占到总量的1/4,其中每年都有应被淘汰的废题。如湖南省2013年的试题中,24题的难度是0.20,28题是0.12,30题是0.21;有的老师在考后曾对学校做过调查,在湖南一所生源中游的学校,一些平时各科学习好的考生,历史选择题竟有5、6道出错【2】。河北省在2014年也有3道题低于0.25。在选择题中每年几乎有1/4的题目属于高难度的淘汰题。主观题的难度受人为阅卷影响大,在得分率较低的情况下往往会有放松标准的情况,尽管如此,40、41题的难度仍是很大的。如2010年41题13分的第三问“恩格斯历史前提”题,吉林省有26%的考生得0分;2013年41题,河北省有21.19%的考生的得0分,30.07%的考生得3分;2014年该题得0分者占32.5%,平均得分4.16分。每年历史高考试题中有如此多的高难度题和淘汰题,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历史高考试题难度的拔高是伴随着能力要求的加强而出现的,不可否认,这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突出了能力和素养考查,改变了面上的教学理念;特别是颠覆了人们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记,通过硬性背记就能应对高考的成见。但应看到,“在高考这样高利害考试条件下,一项好的考试技术并不意味着产生好的影响。”【3】眼下历史已成了高考中最难的学科,试题脱离了高考实际。矫枉不能过正,超出了正常的度,事物就会走向反面。人类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事与愿违、有悖初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试题难度过高所引发的负面作用。

第一、对考试公平性的影响。公平性应是高考命题追求的目标,畸高的难度势必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高考试卷难度、学科之间难度匹配、选择题难度等值设计不好,对高考公平性也会产生显著影响。”【4】由于难度过高,降低了历史学科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这对历史学习优势的考生显然有失公平。根据面上反映,由于试题设计刁怪,往往导致思维活跃的考生误入歧途,造成失分。相反,平时学习投入小、思维单纯的考生,仅凭感觉答题则往往懵对。一些投入不足的艺考生和体育特长生与一般文科生没有差别。很多考生反映,决定历史选择题得分的关键是答题技巧,排除法成了应答选择题的诀窍。全国的文科考生,经过三年苦读,整体得分率往往不到0.4,他们因历史学科成绩低而影响了录取。这些情况表明,历史高考难度不当,对高考公平性影响是巨大的。

第二、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业内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服务于历史学科的发展应该成为历史高考命题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历史学科的健康发展才使历史学科考试、选拔历史人材才有意义。”【5】通过历史高考应吸引学生喜爱历史,提升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其相反,众多考生是以历史学习失败者身份进入高校的,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是不利于历史学科整体发展的。过高的难度,学生的投入和得分成反比,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也是历史成为学生最不喜欢学科的重要原因。由于高考试题与新课改设计相抵牾,对面上历史教学也造成负影响,增加了历史课业负担,导致了师生厌教厌学情绪。与命题者主观愿望相反,命题者加大难度、矫枉过正的做法,是不利于历史学科整体发展的。

第三、对未来高考的影响。目前,使用全国卷的省份有扩大之势,来年将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卷,过高难度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扩大,这迫使我们更要正视全国卷的难度问题。我

国即将实行的新高考方案,将采取统考和选考的方式,除语数外,考生在其他学科中选取三门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可以试想一下,在目前历史高难度试题的影响下,学生能选择这种高付出低回报的历史学科吗?由于仅应对学业水平测试,在高二即会过早结束历史教学,大批教师将会退出高考指导行列,这会对广大历史教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身关广大历史教师切身利益的后果,理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第四、对分省试题的示范效应。考试中心掌控着分省命题的评价权,考试中心的命题者还担负着对分省命题者的培训责任。在此情况下,全国卷对分省命题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上行下效,分省命题的历史试卷难度也不断拔高,同样成为各学科中难度最高的学科。

这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难度过高,与相邻学科悬殊大,高难度和废题量比例大,试题设计难度与公认的标准差距大,可以说试题难度设计是失衡的,其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导致历史高考试题难度过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更与命题专家的命题思路、设计思想相关。

1、命题专家的组成方面。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的历史命题队伍由高校和科研等部门的学科专家组成。由于我国高校从事历史课程研究的薄弱,从事教学法的老师,不仅鲜有人参与命题,也“没能在高校层面代表中学历史教师发出足够的声音。”【6】教研部门人员和中学教师更是难以涉足。目前高校历史学科和中学体系的背离,造成了命题专家与中学教学体系的相对隔绝,种种客观环境也限制了他们对中学教学实际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命题专家多是从高校历史学科体系、自身学术素养和命题技术等层面来从事命题的。尽管其学术素养深厚、命题技术娴熟,但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知却是缺位的。命题不是一般的学术活动,不是仅局限于学术圈内的,需要洞察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知悉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因为命题不仅凭借学术素养和命题技巧,还要符合学情、教材和考情。正如有人指出的:“命题就如同我们在摄制运动中的物体,质量的好坏既取决于摄影机的质量(命题技术),也取决于我们能否与运动的物质(学情)同步。”【7】命题组成人员的局限性,致使其对课标和中学实际的认可度低,导致了命题与教学的脱节。

2、评价监督机制方面。高考与考生的命运前程、教师的社会地位、基础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理应由完备而健全的评价监督机制。“高考作为一种教育服务,其命题服务质量应由服务对象进行评价,但目前的评价属于内部评价而缺少服务对象的评价,是不完整的,因而难以回应社会的质疑。”【8】但由于高考命题过分强调其机密性和封闭性,忽视了开放性和服务性。过分强调考试的安全,断绝了命题者与服务对象的交流沟通,忽视了广大服务对象的反应和声音。每年的高考试题评价会,事关对该年试题的评价和来年命题的部署,是倾听基层反映、质询的良好时机。但评价会都是在高度机密下召开,参加者和主导者是命题组的核心成员,所指定参加的极个别中学教师代表,多居从属地位,且更换频繁。

在评价会上,命题专家是“官方的化身,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他们不仅把持评价的话语权,还扮演着裁判的角色,并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来评判试卷。本来作为服务对象的“考生、中学、高校代表可以对高考命题提出质询,命题者也应及时对服务对象的质询进行答疑”。【9】但服务对象却丧失了与命题者对话和质询的资格。在这种不健全的机制下,命题者不仅认识不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还孤芳自赏,自我评价,并且掌控着对分省试题的评价权。每年的评价报告,也不向社会公布,服务对象没有知情权。命题专家对媒体、基层的反映采取漠视态度,不理睬社会的反映,社会的反映不能上达,更形不成对命题者的监督。在这种机制下,还缺乏必要的问责,每年不断淘汰题题目的出现表明未形成纠错机制,在内部的评价报告中,对自身失误缺乏明确表达。现行的机制,与上世纪较通畅的对话机制相比是种倒退,与台湾地区每年召开探讨试题得失的研讨会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3、高考功能的认知方面。高考的功能体现在三方面:为高校选拔合格考生、引领中学教

学、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从命题的实际来看,仅凸显了选拔功能,忽视了后面两项功能。仅从历史高考命题的依据来看,历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明确是考课标、考纲,而只强调考纲。个中原因是因考纲与课标体系的差异,命题者过多考虑命题操作性,忽视了对课标和教材的依托,强调了考纲的指导性。不少省份的相关评价资料,在命题依据中直接不提课标。

我们应看到,高考还肩负着促进历史学科和考生自身发展的重任。从命题者的初衷来看,通过命题扭转人们对历史的偏见,促进历史学科的发展是无疑的。由于其自身局限,“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中学历史教育应承载的职能和任务”,“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国民素质教育,而不是专业历史学的专业教育。”【10】由于立足点的偏差,命题者过多从高校历史专业的角度定位高考,忽视了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引领,与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的联系也渐行渐远,历史专业化的倾向也日趋强烈,难度提升也是自然的事了。

4、命题的专业化趋向方面。命题专家成分的单一,导致了命题专业化倾向的发展。长期以来,命题专家认为中学教材滞后,教学内容陈旧,高校需对升入高校的学生进行洗脑和格式化,力图用考试杠杆进行矫正。应该说,这种做法在上世纪“刘宗绪时代”是被认可的。但在新课程实施后,不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师的理念,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命题者无视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固守着对中学教学的偏见,“热衷于把高校研究的学术研究新成果转化为高考试题”,“其本质就是把历史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内容渗透到高考试题中。”【11】正因如此,他们弱化了对教材的依托,想当然地从自己专业知识中寻找命题点,大量学术前沿的素材成了高考命题素材,一些专业研究能力和要求渗透到了试题中。黄牧航教授曾有专文做过统计,其数据是惊人的。专业化趋向的发展,导致试题难度的拔高,“所谓难度,很大程度上就是拿大学历史专业的内容来为难考生”,“高考难度的研究生化成为当前中国见怪不怪的奇特现象。”【12】无怪乎有人惊乎,目前我国的高考与研究生考试发生了倒置,高考越来越像研究生考试。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和中学教师被试题难倒。愈演愈烈的专业化倾向,大大提高了试题的难度。

5、试题设计方面。多年来,命题专家苦心孤诣、孜孜不倦地研究高考,但由于定位的错误和客观的限制,其努力的效果却与初衷是不一致的。他们热衷于试题形式的翻新、历史材料的丰富、设问的乖巧,单从题型来看,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考试题型已经成熟,也得到了师生认可,应该定型了,但实际上,题型一直处于调整变化中。单从41题来看,自2010年面世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脸中,材料形式、作答要求等一年一个样,一直不定型。我们钦佩命题专家的自我否定精神,但质疑其动机,正如有人指出其“所以刻意追求试题形式,一是认为新形式就是考查能力;二是想通过新形式使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摸不清高考命题规律和特点,以达到控制试题难度的目的。”【13】题型与难度息息相关,题型的不断变化花样,必然影响考生的适应度,势必影响得分。把命题当成命题技术的“实验场”,把考生当成检验命题效果的“小白鼠”,在高考命题已经成熟的今天,真是难以让人认同。

围绕着考能力,选择题也是不断变换着。政治、地理一直保持的组合选择、否定选择题,因认为其思维含量低、难度小而被历史试题淘汰。而难度大、易产生歧意的最佳选择题却成了选择题的主体。最佳选择题问世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题型的选项与题干是程度关系,因备受争议而一度被淘汰。我们应看到,随着历史学的发展,“历史认识中不可能排除主体的介入,所谓客观事实并不存在”“历史学家所做的只是依据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立场对事实进行不断的解释。”【14】现在所谓的最佳选择题,表达的是命题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的解释,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客观性减弱,因而很容易产生歧意,更容易导致失分。最佳选择题往往不按规律出牌,出乎考生的设想,难度往往拔高,应该慎用。

在历史试题中,大量引用文言文材料,对考生设置了阅读障碍,在考查历史能力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这种双重学科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大了试题的难度。由于过分强调“新材料、新情境”,试卷的文字阅读量过大,试卷长度过长,试题偏离对教

材的依托,考查了很多超范围的内容,引用了很多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这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试题的难度。2014年以来的试题似乎在这方面有一定改观,愿能持续下去。

无可否认,历史学科命题专家的敬业态度、学术素养、命题能力等堪称一流,命题难度过高的现状与其初衷也是相悖的,其命题动机和职业操守更是毋庸置疑,试题难度过高也是其不愿看到的。

我们并非否定这几年历史高考加强能力考查和素养考查的探索,历史高考难度的形成也是多方面的,其责任也不能全由命题者承担。我们应该全方位地审视历史高考的难度问题,恳望命题专家换位思考,真正站在中学一线教师和万千学子角度,从有利于历史学科整体发展的角度正视这一问题,对高考命题的难度问题作深刻的审思与切实的改进。

【1】刘芃:《考试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382页。

【2】匡志林:《动机行为效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9期。

【3】【5】陈畅:《对高考历史命题的反思》,《历史教学》2009年第4期,第40页

【4】王后雄:《高考命题如何承载公平使命》,《湖北招生考试》2013年2月,第1页。【6】【12】黄牧航:《论历史科高考命题的专业化倾向》,《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12期,第9页。

【7】陈畅:《“历史解释”目标单项选择题的有效控制》,《历史教学》2009年第11期,第45页。

【8】陈畅:《顾客满意度视阈下高考命题质量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2月,第7页。

【9】陈畅:《高考命题的封闭与开放》,《历史教学》2013年第3期,第49页。

【10】【13】李晓风、成学江:《2014年北京文综历史试题评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年第9期,第25页。

【11】黄牧航:《历史科高考中运用新成果初探》,《历史教学》2014年第1期,第9页。【14】顾春梅:《上海高考历史科命题理念的变革及其实践》,《历史教学》2102年第9期,第1页。

(作者地址∕袁兆桐:山东省淄博市教研室,北京大教育评价中心;马自玲: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

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 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の第一节为选择题。第三部分の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の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の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の时间将试卷上の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の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の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の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 15. B. £ 9. 18. C. £ 9. 15. 答案是C。 1.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ovie? A.It’s amusing B.It’s exciting C.It’s disappointing 2.How will Susan spend most of her time in France? A. Traveling around B.Studying at a school C.Looking after her aunt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Going out B.Ordering drinks C.Preparing for a party 4.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classroom B.In a library C.In a bookstore 5.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

上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 地理试卷(文科使用)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的填写姓名 2.答案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第二大题选择部分分为A、B两组,两组试卷分值相同,A组对应于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B组对应于”任选模块二”,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 3.应答选择部分前,应将答题纸上选做组别的识别框用2B铅笔涂黑,填涂的组别识别框必须与实际答题组别一致,如果不一致,两组别全涂或不涂者得零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1.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A.0.52天文单位 B.1天文单位 C.1.52天文单位 D.2.52天文单位 2.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①宇宙空间强辐射②火星引力强大③火星大气层稠密④环境长期失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2012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3.11月底“青岛号”在北太平洋行驶途中,遇到热带风暴。当热带风暴中心位于其正北方向时,该海域盛行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12月下旬,“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这说明“青岛号” A.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B.自西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C.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D.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三)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2018年高考英语真题(新课标全国一卷)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I卷) 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 15. B. £ 9. 18. C. £ 9. 15. 答案是C。 1.what will James do tomorrow ? A.Watch a TV program. B.Give a talk. C.Write a report. 2.What can we say about the woman? A.She's generour. B.She's curious. C.She's helpful. 3.When does the traif leave?https://www.360docs.net/doc/7a8780052.html, A.At 6:30. B.At8:30. C.At 10:30. 4.How does the wonar sRwr?m A.By car. B.On foot. C.By bike 5.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Classmates. B.Teacher and student. C.Doctor and patien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does the woman regret? A.Giving up her research. B.Dropping out of college. C.Changiny her major.

2017年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2017年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I don’t know what his interests are, because we talked ______ about work when we met. A.main B. mainly C. major D. Majorly 2.The past year has been successful and, _____ ahead, we expect to do even better in the coming year. A. looking B. to look C. look D. looked 3.__ many times, but she still didn't know how to do it. A. She was taught B. Having taught C. Having been taught D. She has taught 4. —I’m going to Shanghai this afternoon. —________. Then how soon will you come back? A. Have a nice trip B. Congratulations C. Cheers D. Good luck 5.Doing your homework is a sure way to improve your test scores, and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____ it comes to classroom tests. A. before B. since C. when D. after 6.Parks are _____ of the few places where people in cities may have sports. A. one B. first C. none D. those 7.The Prime Minister refused to comment on the rumor that he had planned to _____. A. discharge B. dismiss C. resign D. resume 8. 10._________to drugs, he ran out of all his money. A. Having addicted B. Addicted C. To addict D. Addicting 9.Yesterday Mr. Li finally bought his own house, _______ is a hospital. A. in where B. to the east of which C. to the east of it D. in the east of that 10.I don’t believe we’ve met before, ________ I must say you do look familiar. A. therefore B. although C. since D. unless 11.One Friday, we were packing to leave for a weekend away _______ my daughter heard cries for help.

生物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上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试题(上海生命科学卷)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连续分裂的是 2.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 ①核酸②多肽③淀粉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3.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淀粉:碘液,蓝紫色B.还原糖:班氏试剂,红黄色 C.脂肪:苏丹III染液,橘红色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黄绿色 4.图3为某细胞结构的电镜照片,与图中箭头所指“小点”结构形成有关的是A.核仁B.中心体C.叶绿体D.溶酶体 5.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黏菌②酵母菌⑨蓝细菌④大肠杆菌⑤乳酸杆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6.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A.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B.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D.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7.在细胞中,以mRNA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A.复制和转录B.翻译和转录C.复制和翻译D.翻译和逆转录 8.图4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 A.染色体易位B.基因重组c.染色体倒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9·酶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是固定化技术,而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 A.热稳定性B.催化高效性C.催化特异性D.可反复使用性 10.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生成 ①乳酸②乙醇③氨基酸④脂肪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12.图5为果实生长过程中细胞呼吸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 析,正确的是 A.I阶段,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 B.II阶段,同化作用等于异化作用 C.III阶段,同化作用加剧导致果实变甜 D.IV阶段,异化作用加剧导致果实含水量增加 13·以绵羊红细胞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后者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

上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试卷上海(文科使用) 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一)“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准将变为现实。1.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风侵袭.陨石的撞击.地球的引力 C DA.太阳的能量 B .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2 ④高真空③低辐射①若重力②超高温.①④C.②③ D A.①②B.③④.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3 .公转差异.自转差异 D C A.质量差异 B.形态差异月,印度第一大信息软件服务企业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投资一亿多美元,建设软52018年(二)件园区,拓展在华业务。.上海吸引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拓展业务的主要区位优势是4 .产品运输便利.接近原料产地 D A.劳动力价格低廉B.人才技术力量雄厚 C .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拓展业务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5 ②有效利用大批闲置土地①填补信息软件业空白 ④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③提高信息行业的集聚程度D.①④B.②③C.③④A.①②三)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6.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②④C.③④D.①③A.①② B .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7 人口素质 C.人口构成 D.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6020世纪8.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③华北平原文化④荒漠绿洲文化①华南妈祖文化②江南水乡文化 D.①④B.②③C.②④A.①③9.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 A B.美洲板块.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10 D.台湾、湖南.台湾、云南A.湖南、内蒙古B.内蒙古、云南 C 11.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地震烈度C.震源深度D.山体位移 A B.地震震级,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20°N、°(五)亚洲某地,位于45E .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12E90°1 / 14 .热带稀疏草原气候A.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 .该地再世界文化圈中属于13 .非洲文化圈C.东南亚文化圈 D A.伊斯兰文化圈B.南亚文化圈.该地所属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是14 .石油D.咖啡.茶叶A B.锡矿 C (六)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15.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降低大气温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A .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C 16.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南极附近上空D.北美大陆上空A.青藏高原上空B.北极附近上空C(七)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00.0.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17石块

2019全国1卷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B. £9.18. C. C. £9.15. 答案是C。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hospital. C.In a museum. 2.What does Jack want to do? A. Take fitness classes. B. Buy a pair of gym shoes. C. Change his work schedule.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hat to drink.

2017年新课标Ⅲ英语高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B.£9.18.C.£9.15. 答案是C。 1.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 A.Do some exercise.B.Go shopping. C.Wash her clothes. 2.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 A .To cancel a flight. B.To make an apology. C.To put off a meeting. 3.How much more does David need for the car? A.$ 5,000. B.$20,000. C.$25,000. 4.What is Jane doing? A.Planning a tour. B.Calling her father. C.Asking for leave. 5 .How does the man feel? A.Tied. B.Dizzy. C.Thirst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生物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重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理综生物部分解读参考版 一.选择题 8.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1. 【解读】细菌和蓝藻是错;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水稻是高等植AB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正确C错,D物细胞,不存在中心体所以D 【答案】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2. 的叙述,正确的是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A. 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B.以宿主菌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思闻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D.A【解读】噬菌体侵入寄主后,利用寄主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所以2.CB错;噬菌体消耗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导致细菌死亡,对;子代噬菌体是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来复制的,错误;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以二分裂方式增殖,而是在寄主菌体内合成各个部件后,组装,释放,使细D菌裂解,错A 【答案】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3.1 / 6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A.【解读】疫苗作为抗原,具有大分子性,A错;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也就是能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B正确;淋巴因子为T细胞释放,C错;与抗体结合的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 【答案】B 4.题4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殖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解读】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对;“S”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一直是下降的,故与逐渐上升以至稳定的种群密度变化不呈正相关关系,B错;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 C对;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能使被啃食的植物等生产者较少,使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目受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对。 【答案】B 5.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2 / 6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B.【解读】将动物的性腺摘除(阉割)后,动物无法分泌性激素,会反馈性地使动物体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含量上升,A错;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B错;感觉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属于条件反射,C错;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沿着整个反射弧传导、传递,当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进行传递时,涉及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信号形式转变,其中有神经递质这种化学物质在起作用,D对。【答案】D 30.(26分) Ⅰ.长叶刺葵是棕榈科热带植物。为了解其引种到重庆某地后的生理状况,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得到了该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图(题30图)。

高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地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 (一)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1.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B.渤海C.黄海D.东海 2.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A.本州、九州、北海道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D.北海道、九州、本州 3.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B.劳动力C.技术D.交通运输 (二)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4.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B.对流雨C.台风雨D.地形雨 5.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D.冬季风环流 6.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 (三)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 7.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A.旅游大客车B.公交大客车C.集装箱卡车D.水产冷藏车 8.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 考虑的因素是: A.海啸B.赤潮C.潮汐D.寒潮 9.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人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 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D.抵御台风侵袭 (四)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10.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1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 12.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五)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 摆脱这一困境。 13.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14.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C.英国、以色列D.美国、墨西哥15.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A.俄罗斯B.加拿大C.中国D:澳大利亚 (六)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16.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2019年全国I卷英语高考真题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 w much i s the sh i r t? B. Buy a pa i r o f gym shoes. C. Change h i s work schedu le. C.When to l eave. A. She migh t wan t a t i cke t. B. She i s look ing f or the man. C. She has an ex t ra t i cke t.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

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 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C. Re t i re f rom work . C. Bus iness admini s t ra t ion . C. Unders tand ing . B. Hos t ing a rad io program. B. Her l eaders ’ guidance . B. Her fa ther . C. Conduc t ing a job in te rv iew. C. Her f r i ends ’ he l p . C. Her mother . A. He lacks mot ivat ion . B. He has a hear t prob lem. C. He works a l l the t ime . C. He ’s a journa l i s t . C. To suppor t he r f ind ings . C. 75 minu tes . A. To encourage the man . B. To recom mend an exerc i se . 17. How much t ime wi l l the man probably spend exerc i s ing week ly? A. 300 minu tes . B. 150 minu te .

2017年高考英语真题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 15. B. £ 9. 18. C. £ 9. 15. 答案是C。 1.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ovie? A. It’s a musing. B. It’s exciting. C. It’s disappointing. 2. How will Susan spend most of her time in France? A. Traveling around. B. Studying at a school. C. Looking after her aunt.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Going out. B. Ordering drinks. C. Preparing for a party. 4.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library. C. In a bookstore. 5.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 A. Go on the Internet. B. Make a phone call. C. Take a train trip.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2017年生物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新课标

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卷答案及解读<新课程word版)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98字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读】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hQvEoS10kB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86字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hQvEoS10kB 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74字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hQvEoS10kB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96字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

2020年上海市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20年上海市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见效不明显。读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图。回答下列1~2题。 1. 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因素有() ①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②东部的交通条件③西部劳动力价格④西部的资源状况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产业转移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 B. 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C. 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D. 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 冰帽是一种规模比大陆冰盖小,外形与其相似,而穹形更为突出的覆盖型冰川。图形示意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附近丘陵地貌( a-d)剖面。据此完成下列3~4题。

3. 丘陵地貌a-d() A. 形成年代由新到老 B. 组成颗粒物由大到小 C. 坡度由小到大 D. 厚度由大到小 4. 冰帽附近丘陵地貌的形成过程反映了( ) A. 气候变暖 B. 气候变冷 C. 气候变湿 D. 气候变干 加拿大蒙特利尔拥有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地下城,占地约12平方公里,包括购物中心、旅馆、办公、银行、博物馆等多种服务功能。我国上海等大城市也把建设地下城作为突破城市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据此完成下面5~6题。 5. 蒙特利尔建设全世界最大地下城主要原因是() A. 冬季寒冷漫长 B. 土地资源紧缺 C. 地表崎岖不平 D. 地下冻土深厚 6. 与蒙特利尔比较,上海建设地下城的主要目的() A. 增加地面绿化面积 B. 保护地面传统建筑 C. 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D.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低位河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源头不断延长,与高位河相遇后夺取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袭夺后部分河段可能出现河水倒流,发育成为“反向河”。

全国高考 卷英语试题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 英语试题 (本试卷共12页。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 15 B. £9. 18 C. £9. 15 答案是C。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John find difficult in learning German? A. Pronunciation. B. V ocabulary. C. Grammar. 2.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Brother and sister. C. Teacher and student. 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bank. B. At a ticket office. C. On a train. 4.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restaurant. B. A street. C. A dish. 5.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her interview? A. It was tough. B. It was interesting. C. It was successful.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高考生物全国二卷的模式是6道选择题,4道大题和2个选修大题,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2016、2017和2018三年高考生物难度都不大,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 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的考查。也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一、从整体上看,2017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 测试生物试题部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体系有一定的诠释。生物命题将科学性作为首要 和第一性原则。试题科学、准确、规范,没有偏题、怪题。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知识和能力全覆盖,很好体现了《考试 说明》的要求。 综合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在综合能力的考查,重点 突出学科内的综合。三套试卷考查综合性的试题占较大比 重,2017年比2016年又有很大提升。如:Ⅰ卷除第5题外,其他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节之间和模块之间,进行了 知识的重组和构建,综合性试题由2016的84.44%—94、44%。Ⅱ卷提升幅度更大58.89%—94、44%。Ⅲ卷86.67%—80%。综合性试题除跨节和必修三个模块之间外,在选修模块中考

查必修模块的知识,在多年高考题特别是Ⅱ卷中体现明显, 如:2016年39题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此题选修1只占4分,考细胞呼吸等必修1的内容占11分。2017年三套试题均有体现。这也充分体现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关系:选 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 科学探究性试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体现了学科核 心素养的落地。 创新性和理性思维的题也有较多体现:体现在试题的呈 现方式,是在新情境下,获取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 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 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 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对核心素养的很好的 诠释。开放性:开放性的试题有进一步的增加。特别是Ⅰ卷 的29题,Ⅲ卷的29、32题,II套的38题,选修模块在开放性上有较大变化,值得关注。三套试题都在关注生物学科 的本质,考查考生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维,以及 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这对于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 术”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质疑,对于今后高中生物的教与 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已经释放出明 确信号,发挥高考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人才选拔功能,想靠刷 题换取高分会越越难,越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学校越会适应大

上海地理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地理试卷(文科使用)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2.答案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第二大题选择部分分为A 、B 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 组对应于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 B 组对应于”任选模块二”,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如果考生应答了两组试题,只对A 组的应答进行评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 1.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右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A. 甲岛 B. 乙岛 C. 丙岛 D. 丁岛 2. 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 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 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 3. 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环境 B.扩大市场 C.降低运费 D.输出技术 4. 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 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 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三)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 70°-80°N ,157°W-81°E 12个测站 降水量 60°-70°N ,166°W-41°E 22个测站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年) 黑子相对数(个) 100 100 100 200 300 200 0 年均降水量(m m ) 100 太阳黑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