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在教学中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在教学中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在教学中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作者:宋海峰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1期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面对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学校应该怎样处理呢?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就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诚然,犯错的学生在家时,可能家长对他们无能为力,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作为教师,更应该担负起对这些学生的教育,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是选择开除。所谓“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开除问题学生固然可以给其他学生一种震慑,便于管理,但也加大了社会管理的成本和风险。开除问题学生,实际上就把他们推向了危险的边缘,学校不能把问题简单的推给社会了事。针对这些学生,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呢?

一、从心理上分析学生出问题的原因

职业院校学生正值青少年期,这一时期个体的身体和生理机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心理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生此时正处于人生的第一次十字路口——继续考高中深造和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技能。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甚至是对中考直接放弃的学生,进了职业院校。学习、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学生,成为现阶段各个职业院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是义务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群体,这也决定了他(她)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1.情感心理问题

青少年处在一种矛盾的情感时期,特别是在家人不理解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问题。这一阶段的孩子很少和家长沟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这时,老师这一特殊的角色就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引导学生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发展。

2.学习心理问题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成为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但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不是很好,另外也没有了升学压力,以至于他(她)们没有太大的学习动机。

3.个性心理问题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大多数都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人沟通,特别是在先前的教育中学习成绩不十分优秀,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觉得自己没有出息,就“破罐子破摔”,形成一种消极、颓废和麻痹的思想。

二、关爱学生

找到根源所在,就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从家庭中走出来,进入学校这个大家庭生活,特别是住校的学生,长时间住在校园里,接触最多的不是家长,而是老师。老师当起“临时家长”的角色,而学生也很自然地将老师当成自己的家长看待。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往往比家长要更理性,更让学生信服。所以,老师用自己的爱去关心学生,和学生谈心,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将不和家长说的秘密告诉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这就是一个引导的机会,指引学生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去发展。这个阶段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缓冲阶段,学生个体在这里塑造一种怎样的形态,进入社会后就是一种怎样的形态,所以,对待问题学生,不可以采取简单开除的形式把他们推向社会,而要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尽可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钻研新的教育方法

1.通过MSN、QQ聊天

之所以用聊天软件来谈心,一方面是因为有好多话面对面说时,学生可能开不了口,但通过网络聊天,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也不需要担心说错话而尴尬。另一方面,聊天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办公室谈心,其实就不是一个好地方。有时候,学生本身的问题往往只是希望自己的班主任老师知道和介入,并不希望其他人知晓。网络聊天则可以自己随意选择地方,别人也不会“听”到自己谈话内容,可以达到自我保护。

2.博客

学生其实很喜欢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的博客有更新时,往往很多学生会在第一时间去关注。利用这个机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教育,慢慢地认同自己的观点。同时,这种方式可以在学生毕业后还可以有效使用。

校园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在这个单纯的环境中比在社会上更容易将学生引向健康、正确的道路上。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也许在学生毕业以后还要经常和他们沟通,但老师如果为了让自己省心而将他们开除了,校园这个小社会暂时地安静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真正的社会后,又会有谁来教育他们呢?出现问题以后又该怎么办呢?社会也可以把他们开除吗?有人说,有法律,还有公安机关,但这都是在对社会已经造成危害后才会出现的部门,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其人生道路已经变成了灰色,也许还会影响其一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