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孝建:试论传播中国烹饪文化的使者(一)

罗孝建:试论传播中国烹饪文化的使者(一)
罗孝建:试论传播中国烹饪文化的使者(一)

罗孝建:试论传播中国烹饪文化的使者(一)

论文摘要:罗孝建是海外华人中餐业者的杰出代表。他撰写了四十本以上的中国菜谱等烹饪文化著作,在欧美等国有着广泛的影响。罗孝建在传播中国烹饪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传播中国烹饪文化的使者。

论文关键词:罗孝建;烹饪文化;中国菜;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自古对周边国家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烹饪文化方面也不例外。而对远隔重洋的欧美国家的传播,则是在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餐馆于1850年黄金潮时代在美国开设第一家至今,已成为在美华人的最大行业。在欧洲,中国餐馆也有百年的历史。由于早期移民海外的华人文化水平较低,难以融人当地社会,因而以技术性强、劳动密集型的餐饮业为生。而在英国经营餐饮业的罗孝建不但出身于名门,而且受到中英两国良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他撰写了多本中国烹饪读物,使西方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罗孝建不愧是传播中国烹饪文化的使者。

就是这样一位著作等身的中国烹饪文化专家,在以往的烹饪文化研究中竞几乎没有涉及。笔者多方查找资料,就罗孝建及其在欧洲宣传中国饮食文化的事迹予以再现。以此抛砖引玉,引起烹饪文化研究同仁对烹饪人物研究的重视。

1罗孝建生平及其家庭

罗孝建(1913—1995),英文名KennethLo,1913年8月出生于福州市,其祖父是晚清重臣罗丰禄。罗丰禄(1850—1901)是船政学堂第一届学生,1877年,他作为第一批留学生赴英留学,后作为李鸿章外交助手,参与了晚清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曾任驻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公使,在接到出任俄国公使的任命后,未赴任就因病去世,享年53岁。其外祖父魏瀚(1851~1929),福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造船专家,1880年12月奉命赴德国监造“定远”舰,1882年回国后参与建造了中国第一艘巡海快船“开济”号,后又主持中国第一艘钢甲舰“龙威”(即“平远”)的建造,为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父罗忠诚,英国剑桥大学毕业,曾出任中国驻英国伦敦总领事。

罗孝建六岁时一度随父亲来过伦敦,后来他回福州在英华中学读书,燕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按父辈的传统,1936年到英国深造,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落籍英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成为英国BBC广播电台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广播员,随后,出任中国驻利物浦的领事,照顾那些为盟军服务的中国海员。他热衷于中国的美食,1954年,40岁的他在离白金汉宫500米的地方办起了英国最豪华的中餐馆“忆华楼”(MemoriesofChina)。罗孝建太太安妮(Annie)是英国人,生有二子二女。罗孝建于1995年8月11日卒于英伦,享年82岁。2罗孝建与中国烹饪文化的传播

英国的中餐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并不多,只是在伦敦和利物浦的码头一带有几家。二战后,中国餐厅越开越多,大多档次较低,不少还是以外卖为主。罗孝建则选择了离白金汉宫只有半英里路的艾布里大街,这是伦敦的贵族区,门面不大,可布置得十分雅致,一进门,没有一般中餐馆那种红红绿绿,大龙大凤的装饰,只有幽暗的灯光,每桌都用白色雕花格子隔开。他给餐厅取名为"eL华楼”,道出了罗孝建的思乡爱国之情。

在国外,大部分中餐供应的都是粤菜,偶尔会遇上一家四川馆或山东馆。罗孝建认为应该打破“中国菜”这种地理畛域,忆华楼供应的是北京、四川、上海和广东等地菜肴的精华。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文若洁(作家,著名作家萧干夫人)1984年访问伦敦的最后一晚,就是在忆华楼度过的。当时的宴席菜谱是:香酥鸭、素炒蟹粉、芙蓉鸡片、珍珠丸子、凤凰扁豆,鱼肉虾盅、麻辣牛肉、香菇托儿、火腿蚕豆、三鲜炒饭、酸辣汤。典型的中国风格,既丰盛可口,又不油腻。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连声赞赏着:“中国菜真了不起”。经常上门的顾客有英国前首相希思,还有几位大使,甚至当时的约旦国王和王储也闻风而至。在伦敦,凡是爱吃中国菜的人,无不晓得肯尼思·罗和他开办的“忆华楼”。为了介绍地道的中国菜给英美食家,“忆

华楼”的几位大师傅轮流回国来进修,不断地学习国内的新菜码,不断地改进工作。罗孝建组织了一个专门品尝中国菜的俱乐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七年间曾指导一万七千个英国人品尝过中国菜。四十家大报上刊载过他关于中国烹调的文章,1983年他连续六个星期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教英伦的主妇们怎样做中国菜。在英国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还开了个中菜烹饪学校,分上午班和下午班,有五名教员,每学期上九堂课,每堂两小时。学生以中年主妇为主,知名人士如戴安娜王妃的母亲,也报名来参加。罗孝建离开家乡近半个世纪后的1986年4月,从英国首次携眷返榕。他还带俱乐部会员来中国北京等地品尝中国菜,特别是专程到福州“聚春园”菜馆品尝“闽菜”。在黄晨的《光饼和乡思》一文中,记述了离乡经年的罗孝建在重新尝到家乡“光饼”后的表现,更透出他对家乡的食物、对家乡、对祖国的一片拳拳之心。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忘记让那些来中国寻找美味和文化的英国人介绍中国的饮食,他对中国烹饪文化的传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可见一斑。

3罗孝建的烹饪著作

罗孝建对中国烹饪文化的重大贡献在于他的烹饪著作。《罗氏通谱》说,他编写了几十本中国食谱的著作。文若洁在1984年则说:“至今他已经有32本关于中国食谱的英文著作问世,本本畅销。”

文若洁的话应该是可信的,因为罗孝建是著名作家、翻译家萧干(1910—1999)在剑桥的同窗,而其夫人文若洁也是著名翻译家,几十年的故交,所言应为不虚。

据笔者掌握的情况,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他的烹饪著作8种,分别是:《罗孝建健康中国烹饪》、《罗孝建新编中国烹调法教程》、《烹饪书:中国菜的100种地道烹饪法》(法文版)、《中国各省烹饪美食大全》(德文版)、《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纽约出版)、《东方烹调法》、《我的生活盛宴》、《第一流的中国烹调》,而这些均是出版于1984年以后的作品。笔者在网上购得一册1955年英国出版的《中国烹饪法》,这本书原是外文出版社的资料用书,后流入社会的。罗孝建的著作影响甚大,在美国人类学家尤金·N·安德森着的《中国食物》一书中,其参考文献里就有罗孝建的《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北京的烹调》、《中国的区域烹调》等书。从以上资料中可以推测,罗孝建编写的中国食谱的著作应该不少于40本。

就笔者手头的《中国烹饪法》来看,这本书32开本,154页,精装,1955年5月初版、10月重印,由伦敦ArcoandNevilleSpearman出版社出版,分为十五个章。书的扉页上印有:“献给我的妻子,从她那里我学到许多厨房知识,特别是后期的清洗整理。”

第一章“绪论”实际上是一篇质量极高,在当时即使是国内也少有的有关中国烹饪文化的论文。在“绪论”中,罗孝建首先列举了中国菜在西方风靡的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餐馆纷纷出现,中国菜风靡了各国首府和大城市,西方选择中国菜的人数迅速增加。没有有组织的资本或官方授意的组织的资助,这种迅速扩展的发生如果不是混乱的,就完全是一种偶然事件;并且在这种扩展中,中国菜从不害怕来自任何地方的竞争,事实上,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也是中国菜最盛行的地方,说明在这个受欢迎的菜系中肯定有什么内在的优势。”至于这种现象的原因,罗孝建分析,一是中国菜的魅力就在于他的质量和数量,中国有种类众多菜肴。二是相对于西方的烹饪法而言,中国的烹饪方法是非常自由的。例如对时间的严格把握和配料的精准上,中国的烹饪书只给出建议,很少给出细节和进行精细的测度;而且一个人还要培养自身对配料和谐的很好的感觉,通过对比味道或出其不意的配比使用,正确使用配料来发挥其自然香味,或者抑制不良口味。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介绍

中国八大菜系中英文介绍 China covers a large territory and has many nationalities, hence a variety of Chinese food with different but fantastic and mouthwatering flavor. Since China's local dishes have their own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rally, Chinese food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eight regional cuisines, which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around. Certainly, there are many other local cuisines that are famous, such as Beijing Cuisine and Shanghai Cuisine. Shandong Cuisine Consisting of Jinan cuisine and Jiaodong cuisine, Shandong cuisine, clear, pure and not greas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mphasis on aroma, freshness, crispness and tenderness. Shallot and garlic are usually used as seasonings so Shangdong dishes tastes pungent usually. Soups are given much emphasis in Shangdong dishes. Thin soup features clear and fresh while creamy soup looks thick and tastes strong. Jinan cuisine is adept at deep-frying, grilling, frying and stir-frying while Jiaodong division is famous for cooking seafood with fresh and light taste. Shandong is the birthplace of many famous ancient scholars such as Confucious and Mencius. And much of Shandong cuisine's history is as old as Confucious himself, making it the oldest existing major cuisine in China. But don't expect to gain more wisdom from a fortune cookie at a Shandong restaurant in the West since fortune cookies aren't even indigenous to China. Shandong is a large peninsula surrounded by the sea to the East and the Yellow River meandering through the center. As a result, seafood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Shandong cuisine. Shandong's most famous dish is the Sweat and Sour Carp. A truly authentic Sweet and Sour Carp must come from the Yellow River. But with the current amount of pollu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you would be better off if the carp was from elsewhere. Shandong dishes are mainly quick-fried, roasted, stir-fried or deep-fried. The dishes are mainly clear, fresh and fatty, perfect with Shandong's own famous beer, Qingdao Beer Sichuan Cuisine Sichuan Cuisine, known often in the West as Szechuan Cuisin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cuisines in the world. Characterized by its spicy and pungent flavor, Sichuan cuisine, prolific of tastes, emphasizes on the use of chili. Pepper and prickly ash also never fail to accompany, producing typical exciting tastes. Besides, garlic, ginger and fermented soybean are also used in the cooking process. Wild vegetables and animals are usually chosen as ingredients, while frying, frying without oil, pickling and braising are applied as basic cooking techniques. It cannot be said that one who does not experience Sichuan food ever reaches China. If you eat Sichuan cuisine and find it too bland, then you are probably not eating authentic Sichuan cuisine. Chili peppers and prickly ash are used in many dishes, giving it a distinctively spicy taste, called ma in Chinese. It often leaves a slight numb sensation in the mouth. However, most peppers were brought to China from the Americas in the 18th century so you can thank global trade for much of Sichuan cuisine's excellence. Sichuan hot pots are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hotpots in the world, most notably the Yuan Yang (mandarin duck)Hotpot half spicy and half clear. Guangdong Cuisine Cantonese food originates from Guangdong, the southernmost province in China. The majority of overseas Chinese people are from Guangdong (Canton)so Cantonese is perhaps the most widely available Chinese regional cuisine outside of China.

中国素食文化概述

中国素食文化概述 中国素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花色品种,选料精细,制作考究及风格等方面决不亚于荤菜。历史渊源中国素菜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为素菜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豆腐不仅是素菜的重要原料,也是素食中的优质蛋白。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蛋白质价,二是消化吸收率。大豆蛋白为全价蛋白,大豆粉的蛋白质价为74,牛肉为83,鱼类平均为70,这说明大豆蛋白的蛋白质价仅次于牛肉,优于鱼肉,但是整粒大豆的蛋白的消化吸收率不高,只有65%,肉类蛋白的消化吸收率一般为92~94%,这使得大豆蛋白略有逊色,但是大豆加工成豆腐后,其消化吸收率为92~95%,与肉类相当。可见,豆腐的发明不仅大大丰富了素菜的内涵,而且在营养学方面使素食主义有了更加强有力的说服力。据考证,北魏《齐民要术》中专列了素食一章,介绍了11种素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素食谱。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学,终身吃素,并倡导素食,大大推动了中国素菜文化的发展。此后菊《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记载,北宋卞京和南宋临安的市肆上曾有专营素菜的素食店。宋朝时有林洪的《山家清供》,其所载一百多种食品中大部分为素食,包括花卉,药物,水果和豆制品等。此外还有程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记录了20种用蔬菜和水果制成的素食。元明清三代,素菜的发展愈加繁荣,素菜在各种文献中的记载也非常丰富。清末薛宝辰曾有素食专著《素食说略》,其中记述了200多种素食。另外,中国素菜也有走出国门的历史。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的《中国交通史》记载,明末隐元和尚东渡日本时,曾传去某些烹饪制作技术,其中就有“净素烹饪”技术。一般认为,中国素菜有三大流派,两大方向。所谓三大流派是指:宫廷素菜,寺院素菜和民间素菜。所谓两大方向是指:“全素派”和“以荤托素派”。全素派主要以寺院素菜为代表,不用鸡蛋和葱蒜等“五荤”。以荤托素派主要以民间素菜为代表,不忌“五荤”和蛋类,甚至用海产品及动物油脂和肉汤等。寺院素食所谓寺院素食泛指佛家寺院和道家宫院中的素食佳肴,为中国素菜的“全素派”。据记载,清朝“寺庙庵观素食之著称为时者,京师为法源寺,镇江为定慧寺,上海为白云观,杭州为烟霞洞。” 据记载少林寺曾用少林素食在寺中先后招待过唐太宗,元世祖,清高宗等20多位帝王。公元629年9月,唐太宗因念及当年十三棍僧救驾之恩,亲率魏征等人拜访少林寺。昙宗和尚以60款素菜摆设“蟠龙宴”招待唐太宗。公元1292年4月,元世祖前往少林寺寻访他的好友福裕大和尚,寺中为其特设“飞龙宴”,多达90道菜。宮廷素食宫廷素食起先发展于宫廷,主要供帝王享用,后流传于民间。清宫御膳曾下舌荤局、素局、饭局和点心局。其中素局专门负责烹调素菜。其特点是制作极为精细,配菜规格繁杂。宫廷素食来源于民间,发展于宫廷,最后亦流传于民间。因御厨最先选拔于民间,年老退休后也回到民间。如清朝的御厨年老要退休离宫,退休后他们也开饭馆或传艺他人,使御膳也流传于民间。民间素食民间素菜是指民间的素菜馆和家常烹制的素菜,亦有自己的流派,如川菜素食等。清朝光绪初年,北京前们大街曾有“素真馆”,之后,又有“香积园”、“道德林”、“功德林”、“菜根香”、“全素斋”等。素菜的原料素菜的原料一般包括五谷杂粮,豆类,蔬菜,菌类,藻类,水果,干果,坚果等。经初加工的常用素菜原料有:经黄豆加工成的豆腐及豆制品,经面粉加工成的面筋和烤夫等,以及粉皮,粉丝等。菌藻类包括:蘑菇,木耳,银耳,香菇,平菇,草菇,猴头菇,海带,发菜,紫菜,蕨菜等。豆制品的品种有:豆浆,南豆腐,北豆腐,冻豆腐,包装豆腐,豆腐干,豆腐片,百叶,千张,豆腐皮,豆腐泡,素鸡,熏干,腐竹,油皮,豆芽,腐乳,黄酱,酱油,发酵豆乳,大豆蛋白等。烹饪方法素菜的烹饪方法与荤菜基本相仿,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有其独到之处。例如,烤的特点是逢烤必炸,而荤菜则不同。荤菜的烹饪方法主要有:拌,卤,酥,熏,腌,卷,炒,炸,

小学生演讲稿:争做文明小使者,创建和谐美丽校园

小学生演讲稿:争做文明小使者,创建和谐美丽校园 小学生演讲稿:争做文明小使者,创建和谐美丽校园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争做文明小使者,创建和谐美丽校园》。 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去想象、去体会一下,以下这样的情景:当我们在绿树成荫、整洁优雅的校园中行走时,你是不是会感觉到心情舒畅、想去呵护美好的东西?当我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老师讲课或是同学们争相讨论问题时,你是不是感觉到内心澎湃,不自觉得想争先、要进步?当周围同学互帮互助、言行举止文明时,你是不是也会严格约束自己、学着谦让?我相信大家的答案是肯定的。可见,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积极的学习氛围,让我们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友爱的交往,让我们知书达礼,懂得尊重。这,就是文明! 然而,在我们的校园里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少数同学随地乱扔垃圾着实让大家头痛;个别学生扰乱课堂,不尊重老师惹起大家的公愤;不少同学在同学交往时,语言粗俗,追逐打闹也招人嫌弃等等。 学校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海洋,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平台,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校园的文明将直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让我们做好“文明小使者”,为建设和谐美丽校园而做出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吧。在此,我倡议: 一、保持教室和校园卫生整洁,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践踏草坪,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头、洗澡、洗衣服,以干净整洁的形象展示给大家; 二、上课专心听讲,杜绝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努力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尊敬师长; 三、尊重同学,不嘲笑、不歧视、不以大欺小,不给其他同学起绰号,要团结同学,互帮互助。 四、讲究诚信,不抄袭他人作业,考试不作弊; 五、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证上课纪律;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菜系的定义,菜系的分类,中国菜的特点,中国主要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 2.通过图片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性记住中国菜系定义、分类及特点,能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 3.在情感上,通过图片展示,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4.通过图片展示和一些才要的做法,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菜系的定义,菜系的分类,中国菜的特点,中国主要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 2.通过图片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性记住中国菜系定义、分类及特点,能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平常最爱吃什么菜。 2.总结分析学生的回答,然后导入正课。 3.揭题。 二、了解中国八大菜系分类 1.ppt出示八大菜系的分类 2.了解八大菜系的知识。

三、中国菜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1.当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 2.各地气候差异形成不同口味。 3.各地烹饪方法不同。 4.中国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 四、介绍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一)鲁菜 1.结合图片,讲解山东菜的特点,包含的地区以及擅长的烹饪方法。 2. 介绍鲁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其主要代表菜。 (二)川菜 1.分析川菜的帮派,小河帮、上河帮、下河帮。 2. 介绍川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其主要代表菜。 (三)苏菜 1.江苏菜的特点以及所包含的主要地区。 2.介绍苏菜的主要特点。 3.江苏菜的主要代表。 (四)粤菜 1.粤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粤菜的主要特点。

3.广东菜的代表菜主要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太爷鸡、盐焗鸡、白灼虾、白斩鸡、烧鹅等。 (五)闽菜 1.闽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闽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闽菜的代表菜。 (六)浙菜 1.浙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浙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浙菜的主要代表菜。 (七)湘菜 1.湘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湘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湘菜的主要代表菜。 (八)徽菜 1.徽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徽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徽菜的主要代表菜。 五、动手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菜系,制作一张宣传卡。

中国烹饪概论试卷

《中国烹饪概论》综合复习题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烹饪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烹饪与中国烹饪学 一、名词 烹饪、烹调、食品、中国烹饪学、传统烹饪 二、单项选择 1.烹饪一词最早出现于( )。 (1)《周易》(2)《论语》(3)《礼记》(4)《尚书》 2.( )的出现是古老烹饪的开始。 (1)火(2)青铜器(3)鼎(4)铁器 3.烹饪的性质是( )。 (1)手工制作(2)成新(3)烹炒调制(4)食物由生变熟 4.中国烹饪学属于一门( )学科。 (1)自然科学性(2)社会科学性(3)技术科学性(4)综合性 三、多项选择 1.传统手工烹饪的特点有( )。 (1)手工性、地区性(2)传承性、个性化(3)时间性 (4)全面性(5)狭隘性 2.现代烹饪相对于传统烹饪来说,具有的优势有( )。 (1)规模化(2)规范化(3)标准化 (4)智能化(5)现代化 3.烹饪成品以能提供( )为基本要求。 (1)营养(2)蛋白质(3)卫生 (4)美感(5)维生素

四、判断 1.在不久的将来,现代烹饪必将全面替代手工烹饪。 五、简答或论述。 1.为什么说中国烹饪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2.传统手工烹饪与现代食品工业有什么特点和关系? 第二章中国烹饪文化 一、名词 文化、中国烹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烹饪典籍、饮馔语言、饮食成语、饮食谚语、饮食歇后语、医食相通 二、单项选择 1.《饮膳正要》是( )人( )编着的。 (1)宋代、林洪(2)明代、宋诩(3)清代、袁枚(4)元代、忽思慧 2.以下书籍中,( )是唐代一本谈烹饪技艺的刀工专着。 (1)《调鼎集》(2)《醒园录》(3)《山家清供》(4)《砍脍书》 3.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叶的科学专着《茶经》的作者是( )的陆羽。 (1)汉代(2)唐代(3)明代(4)清代 4.中国烹饪文化的精华是( ) (1)烹饪典籍(2)饮食文献(3)饮食思想与哲理(4)食风食俗 5.豆腐的发明者是( ) (1)黄庭坚(2)老子(3)苏轼(4)刘安 6.“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 ) (1)《礼记》(2)《论语》(3)《尚书》(4)《道德经》 7.最早记月饼这一食品名称的着作,是宋代周密的( )。 (1)《清嘉录》(2)《荆楚岁时记》(3)《风土记》(4)《武林旧事》 8.《厨者王小余传》的作者是( )。 (1)李渔(2)张英(3)袁枚(4)徐珂 9.最早进行中西饮食比较研究的书籍是( ) (1)《厨者王小余传》(2)《武林旧事》 (3)《清稗类钞》(4)《建国方略》 10.清代郎廷极编着的( )对中国古代酒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酒名记》(2)《胜饮篇》

我是文明小使者演讲稿

我是文明小使者演讲稿 我是文明小使者演讲稿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文明小使者》。我是一名海南的小学生,我很幸运,因为我居住在一个美丽的海南宝岛;我很自豪,因为我成长在一个充满活力的海南宝岛;我很幸福,因为我生活在一个既文明又充满关爱的海南宝岛;我很激动,因为海南岛被定为国际旅游岛。海南岛因定为国际旅游岛而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一处处美丽的旅游景点不断建成,作为海南的一个小学生,我感到无比高兴。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对每一个海南人都是一件大喜事,但同时对每一个海南人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海南人应怎样做呢?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人人要从我做起,争做一个文明使者。只有这样,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才变得越来越美。可我也会看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有人不守交通规则,结果伤于车祸,甚至死于车祸;有人语言不文明,结果心情不好,甚至心灵受伤;有人不保护环境,结果环境变脏,甚至影响健康,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为什么这些人有如此不文明的行为?也许这些人还没有认识到文明所带来的好处,也许他们还没有养成文明的习惯,也许他们觉得做一个文明使者很难。其实做一个文明使者并不难。他可以做一个文明使者,我可以做一个文明使者,你也可以做一个文明使者。见了同学露出纯真的笑脸,相互间真诚的问候,为老师和同学送上美好的祝福,同学遇到挫折时给予的鼓励;亲人见面时的拥抱,出门时父母的叮嘱,为父母倒杯茶,为爷爷奶奶捶捶背;对他人的善意提醒,主动为他人让座,捡起地上的垃圾丢进垃圾桶,排队

时让老人站在前面,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得到他人帮助时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这些都是文明使者的行为。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一代代传承着文明,相互间传递着文明。文明使者是太阳,灿烂的阳光可以照耀大地;文明使者是鲜花,美丽的花朵可以装扮世界;文明使者是歌曲,优美的歌声可以幸福你我。让我们争做一个文明使者吧!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把海南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国际旅游宝岛。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同学们好,我是七二班的班长,姚丽叶。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竞选十佳文明小使者,感到无比的荣幸和骄傲。这是对我的又一次考验,一次施展能力的机会。我不仅是一个学习刻苦,团结同学的班干部,还是老师的好帮手。在班级里,你总能看见我认真的表情,在课余你总能发现我忙碌地穿梭于学校的楼上楼下。我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女孩,在工作面前,我自信,我能干;在荣誉面前,我自信,我沉稳;在困难面前,我自信,我奋进。在这里,最值得说的就是我的性格,我宽容、豁达,好的事情总记得,不好的事情总不放在心里。大文学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总是向这个目标努力着,这一点使我不计较点滴的得失,总有一个好心情,也让我能和同学搞好关系,少了矛盾,多了快乐。我喜欢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回报,只为了自己。我希望这世界是公平的,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勇敢的去帮助那些行走在社会边缘、被放弃、被冷落的人,我不会在意他们身上的异味或疾病,我不会害怕他们的粗暴或

做文明的使者 演讲稿

做文明的使者演讲稿 做文明的使者演讲稿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一名文明小使者》。 倡导优雅言行,建设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提高文明素质,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把这四句话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呢?看看我们的环境,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就会找到答案。 我看到,人们任意丢弃垃圾,任由果皮纸屑满天飞,哪怕是垃圾桶近在咫尺,这种现象令人痛恨令人无奈。漫天飞舞的垃圾让我们的心灵蒙上了灰尘,不再美丽畅快。 我看到,有些人看到美丽的花朵就要占为己有,看到郁郁葱葱的草地就想踩上几脚过把瘾,看到枝繁叶茂的枝条就想折下来装点房间,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多么的爱花护草,这些不文明的举动恰恰折射出了他们的自私与伪善。爱花草,就要保护它们。请问,你忍心看到花草被摧残地遍体鳞伤? 我看到,污浊恶臭的工业废水废气被肆意排放,玷污了涓涓溪流,让蔚蓝的天空拉下黑屏。不要以为涓涓清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要让最后一滴水,变成我们的眼泪! 我看到,红绿灯下抢行占道,我行我素;公共场所大吵

大闹,随地吐痰…… 恶劣的环境,嘈乱的声音,弥漫的臭气,灰霾的天空……这还是以前那个山清水秀的地球吗?这还是以前那个人类共享的家园吗?觉悟吧,人们,醒来吧,人们,破坏环境的后果到头来还要人类自己承受。 我相信你,相信我们大家会听到文明的声音,会在生活中释放你心中文明的热情!在这里,我以少先队员的名义呼吁:行动起来吧,亲爱的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携起手来,争做一名讲文明,守秩序,爱濮阳的小学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踏着轻盈的脚步向文明进发,共同编织五彩中国梦! 谢谢大家! 做文明的使者演讲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是什么让平凡的生活变的不平凡,是什么让普通的人变得不普通,又是什么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是文明!在这美丽的世界里,文明之花到处开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文明学生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公交车上看到站立的老人,抱着婴儿的孕妇,不让座,置之不理;在校园内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说脏话,骂粗口;上班工作为了赶时间,走快捷路径,践踏草坪,横穿马路;为了

10烹饪《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学分:2 学时:36 适用专业:烹饪中专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为专业基础课。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课程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是应用性综合性学科,对烹饪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3、课程任务 以中职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初中级中文导游员为培养目标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设计上以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为原则。本课程以认识-研究-实践-创造-应用为目的原则,在教学中将培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专业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内容选择上不求面面俱到,事事详论,而是遵循择要和适量原则,论述尽量深入浅出,力求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注意教材内容与资格考试培训相衔接,增强突出“文化”特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己动手进行“文化调查能力”突出实用性和适量原则。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建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心,培养爱国敬业

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着力贯彻“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主导”的“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原则,培养学生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贴餐饮的发展需要,与行业市场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文化艺术修养。 培养有一定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 素质烹饪技能型人才。 四、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 饮食源流,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中国饮食风味流派,中国酒茶文化,中国的食制、食礼与食俗,中国饮食审美,饮食与养生、哲学、政治、语言、文学等。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生对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学习层次,可分为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和掌握调查、运用多种方式、层次。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参见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曦主编《中国饮食文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日常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加视频、CAI和PPT等电子课件的教学内容,开拓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掌握基础知识上联系烹饪实践,让学生接触实际、培养调查分析能力 . (三)课程资源开发 zhujiao13057@https://www.360docs.net/doc/7a9956201.html, shfwx2008@https://www.360docs.net/doc/7a9956201.html, (四)训练安排 分析---临摹---欣赏---设计---创作 六、考核方式

关于讲文明、爱卫生、争当文明小使者演讲稿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关于“讲文明、爱卫生、争当文明小使者”演讲稿范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关于“讲文明、爱卫生、争当文明小使者”演 讲稿范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202班的吉此只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讲文明、爱卫生、争当文明小使者》。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代代传承了许许多多传统和美德。从孔融让梨、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叔叔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张海迪阿姨??,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应该学习的楷模!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世界的未来,我们必须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 但是,如何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呢?

遇到师长,主动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起;爱护公物,不乱写乱划;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能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做到得理让人,失理道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声“你好”给别人带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谢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声“对不起”、“没关系”化解冲突,还要让“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字文明礼貌用语常挂嘴边。 在家里,孝敬、体贴父母,尊敬长辈。面对父母长辈的批评,能认真听取,不发脾气,不顶撞。家里来了客人,热情、大方、有礼貌地招待。 在外面,遵守交通法规,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护环境卫生。;尊老爱幼,帮助别人,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做到“与人为善,心中有他人”。 在这里,我以少先队员的名义呼吁:行动起来,少先队员们!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名讲卫生、懂礼貌、守纪律、爱学习的文明的小学生,为构建和谐、文明校园而努力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烹饪历史文化

中国烹饪发展史 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 先秦时期 这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元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此乃中国烹饪的草创时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夏商周(约1300年)、春秋战国(约500年)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它的大致轮廓是: 1、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不很充裕。调味品主要是粗盐,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至于菜品,也相当简陋,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的彭祖(彭铿)为尧帝烧制的"雉羹"(野鸡汤)。 3、此时先民进行烹调,仅仅出自求生需要;关于食饮和健康的关系,他们的认识是朦胧的。但是,从燧人氏教民用火、有巢氏教民筑房、伏羲氏教民驯兽、神农氏教民务农、轩辕氏教民文化等神话传说来看,先民烹饪活动具有文明启迪的性质。 4、在食礼方面,祭祀频繁,常常以饮食取悦于鬼神,求其荫庇。开始有了原始的饮食审美意识,如食器的美化,欢宴时的歌呼跳跃等。这是后世筵宴的前驱,也是他们社交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新石器时代的烹饪好似初出娘胎的婴儿,既虚弱、幼稚,又充满生命活力,为夏商周三代饮食文明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中属于奴隶制社会,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1、烹调原料显著增加,习惯于以"五"命名。如"五谷"(稷、黍、麦、菽、麻籽),"五菜"(葵、藿、头、葱、韭),"五畜"(牛、羊、猪、犬、鸡),"五果"(枣、李、栗、杏、桃),

争做文明教师演讲稿

做文明教师演讲稿 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儒雅的教师》.你曾经遭遇过尴尬吗?面对过刁难吗?此时 的你是如何为自己解围的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办法。我这儿也有一个与尴尬有关的故事。 我们国家的法学家王宠惠在伦敦时,有一次参加外交界的宴席。席间有位英国贵妇人问 王宠惠:“听说贵国的男女都是凭媒妁之言,双方没经过恋爱就结成夫妻,那多不得劲啊!像 我们,都是经过长期的恋爱,彼此有深刻的了解后才结婚,这样多么美满. 在交际场合,经常会遭遇到这类涉及生活习俗的问题。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俗, 各方本来应该互相尊重。然而,这个英国贵妇人的话却带有明显的讥笑嘲讽的意思。对于这 样的问题,自然可以说“不”。不过,那样往往会破坏友好的氛围。这时,机智的回答不仅可 以将“不”巧妙地说出,还能够给人以隽永的回味。王教授是怎么回答的呢? 王宠惠笑着回答:“这好比两壶水。我们的一壶是冷水,放在炉子上逐渐热起来,到后来 沸腾了。所以中国夫妻间的感情,起初很冷淡,而后慢慢就好起来,因此很少有离婚的。而 你们就像一壶沸腾的水,结婚后就逐渐冷却下来。听说英国的离婚案件比较多,莫非就是这 个原因?” 在这里,王教授巧妙地用“两壶水”来比喻中国与英国男女婚恋上的差异,生动、贴切, 睿智,把英国贵妇人盲目自大的气势削去大半。这就是一种文明儒雅的表现。 说到这儿,我们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人,那么,作为教师 的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文明儒雅的人呢? 文明儒雅,不仅仅是讲文明知礼仪,更要讲究人的综合素质。 文明儒雅的教师是智慧幽默的。他既不会唬着脸大声嚷嚷,也不会阴阳怪气,讽刺别人。 他总会用睿智的话语,平静的语气去化解尴尬的局面。 文明儒雅的教师是充满爱心的。这是成为“好老师”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 个好老师,首先意味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爱孩子,他觉得和孩子交往时一种乐趣,相 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 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 文明儒雅的教师是尊重信任学生的。如果一个教师失去了文明儒雅的姿态,可能会有一 些粗暴粗鲁的行为,这不仅有损教育者的形象,也会违反相关的法律法法规,甚至造成不可 挽回的后果。 文明儒雅的教师,应该有广阔的胸怀与宽容的心态,渊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么我们就能成为文明儒雅的教师。 祝愿我们都能成为文明儒雅的人,既有美好的形象,更有一颗美丽的心灵。篇二:文明 教师演讲稿 做文明教师 青山中心小学贺伟萍各位老师: 教师作为授业传道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文明的校 园,靠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来营造;学校的声誉,靠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去创造;文明 的学生,靠我们全体教职工率先垂范而培养。教师如何以良好的形象和文明规范的礼仪去感 染、引导学生,特别是在全校上下广泛开展“做文明教师,创文明校园”和“做文明学生, 创文明校园”的进程中,如何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融于行动,如何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和谐荣校、文化 铸校”的科学理念融于实践,不断完善和规范教师文明礼仪行为,这对创建文明校园,推动 全校文明程度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更高、更强的发展目标,以优良的声 誉、文明的校风、和谐的校园立足社会,全校教职工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自身

《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文明小学生》演讲稿 900字

《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文明小学生》演讲稿 900字“讲文明、爱卫生、争当文明小使者”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讲文明、爱卫生、争当文明小使者》。 金风送爽,桂子飘香,我们迎来了新学年、新学期,我们更迎来了祖国母亲的生日,同学们,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里,我想问大家: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少先队员,你将如何展现我们的风采?如何让我们的学校的形象更美好?如何让远方的客人感受到我们龙师附小的新面貌?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代代传承了许许多多传统和美德。从孔融让梨、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叔叔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张海迪阿姨……,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应该学习的楷模!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世界的未来,我们必须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 但是,如何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呢? 遇到师长、来宾,主动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起;爱护公物,不乱写乱划;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能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做到得理让人,失理道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声“你好”给别人带去一天的好心情,一 句“谢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声“对不起”、“没关系”化解冲突,还要让“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字文明礼貌用语常挂嘴边。 在家里,孝敬、体贴父母,尊敬长辈。面对父母长辈的批评,能认真听取,不发脾气,不顶撞。家里来了客人,热情、大方、有礼貌地招待。 在外面,遵守交通法规,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护环境卫生。;尊老爱幼,帮助别人,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做到“与人为善,心中有他人”。

中国烹饪发展史

中国烹饪发展史 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先秦时期是指秦朝之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园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 先秦时期: 这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元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此乃中国烹饪的草创时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夏商周(约1300年)、春秋战国(约500年)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①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 ②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中属于奴隶制社会,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春秋战国的烹饪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动荡时期。连年征战,群雄并立。战争造成人口频繁迁徒,刺激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此时烹饪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为后世所瞩目。 汉魏六朝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上止于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共81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都有较大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里,烹饪文化不断出现新的特色。这一时期的后半段,战争频繁,诸候割据,改朝换代快,统治阶级醉生梦死,奢侈腐化,在饮食中寻求新奇的刺激。由此,烹饪就在这种社会大变革中演化,博采各地区各民族饮馔的精华,蓄势待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隋唐宋元时期: 中国烹饪发展的第三阶段是隋唐五代宋金元,它起自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止于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共779年。这一时期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先后经历过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元等20多个朝代,统一局面长,分裂时间短,政局较稳定,经济发展快,

《争做文明小使者》主题班会

《争做文明小使者》主题班会 一(1)班 一、班会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3、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小品、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二、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0年4月26日 地点:一(1)班教室 三、班会活动过程: (一)宣布班会开始 主持人:文明,使人举止文雅;礼仪,使人风度翩翩。现在,我宣布四年三班《争做文明使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同学们,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文明礼仪。也许有些同学会觉得这个主题与自己无关紧要,但是讲究文明礼仪在当今社会已越来越重要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对个人的成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这次的班会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 (二)小品表演 首先我们来欣赏小品《上课》,请大家边看边思考:他们存在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 第一部分 1)老师进入教室上课,学生A、B、C三人在聊天 2)上课后,A趴在桌子上睡觉,B、C继续聊天

3)D自行进入教室与老师争执,D离开教室 4)继续上课,B、C开始争吵,A参与其中 5)老师气愤而去 主持人:好,小品看完了,他们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我们现在找同学来说一说(针对以上场景,同学们进行2分钟评论) (三)礼仪知识学习 主持人:上面这些同学有这么多的不文明行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现在我们随着礼仪知识学习小组,进入礼仪知识学习大课堂。 礼仪知识学习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礼仪规范吗? 1、我们升国旗时我们要做到哪些礼仪? (介绍者---):升国旗时我们应该立正站好,向国旗行注目礼,我们要尊重国旗,要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升国旗时,要想想我国体育健儿夺得奥运冠军时升国旗的样子----目不转睛的看着国旗冉冉生起,要知道为了这一面国旗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升国旗是一件神圣而庄严的事,我们不应该当作儿戏,不应该说话打闹而要尊重它爱护它。 2、我们在学校内要做到哪些? (介绍者---):我们作为现代化新人,应该讲究文明礼仪。我个人认为要做到校园文明礼仪有三大点:首先,在学校要尊重老师。在个人方面要做到不打架、不骂人、不吸烟、不喝酒,仪容仪表要符合学校规范。在同学之间要做到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创造出一种积极向上良好的范围。 3、那我们在公共场合呢?

做文明教师演讲稿5篇

做文明教师演讲稿5篇 各位老师: 教师作为授业传道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文明的 校园,靠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来营造;学校的声誉,靠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去创造; 文明的学生,靠我们全体教职工率先垂范而培养。教师如何以良好的形象和文明规范的礼 仪去感染、引导学生,特别是在全校上下广泛开展“做文明教师,创文明校园”和“做文 明学生,创文明校园”的进程中,如何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融于行动,如何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和 谐荣校、文化铸校”的科学理念融于实践,不断完善和规范教师文明礼仪行为,这对创建 文明校园,推动全校文明程度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更高、更强的发展 目标,以优良的声誉、文明的校风、和谐的校园立足社会,全校教职工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规范文明礼仪行为,陶冶良好的文明品质,培育良好的知识素养,做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学生的表率与楷模。为此,我作为十二 中教师代表对我校全体教职工倡议如下: 1、注重爱的教育,爱生如子,关注学生发展。对待学生亲切和蔼,以情感人,不出 言伤人,不以各种方式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让学生在 学校求得知识的同时,更拥有一份幸福的精神生活。 2、举止文明,谈吐文雅,教态端正精神饱满。不在学生面前表现随意,不修边幅、 不拘小节、萎靡不振,穿戴打扮自然大方,不奇装怪服、浓妆艳抹,不穿拖鞋、背心上班。 3、治学严谨,静思笃行,创新教法,教学相长。刻苦钻研业务,加强教研教改,不 断反思提升自我。面带微笑进课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讲普通话,用规范字,不“土语”满堂,不华而不实,不照本宣科,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面前的亮丽风景线。 4、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把手机等通讯工具带进教室,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出教室,不拖课。 5、修身养德,崇尚科学,言传身教,永为生范。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班、下班, 不迟到、早退,遇事请假。 6、创建良好工作环境,做到“物品放置有序、办公桌面整洁、公物管理完好、办公 秩序井然”。不在办公室用电脑玩游戏、看电影,不在教学区和学生面前吃零食,不在公 共场所抽烟,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办公场所的整洁、优美。 7、升旗、集会守时遵纪,统一着装,佩戴校徽,队伍有序,精神饱满,气氛严肃, 不讲话,不接打电话,不迟到早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