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与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与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与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与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

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从学校一产生,学科中心课程论就发展起来了.随着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在我国古代,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文”(诗、书、礼,乐)说,是我国最初形成的学科研究理论依据.在西方,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前347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等认为一个真正的自由普通教育的内容应当由少数经过仔细选择的学科组成,具体表现为“七艺”,即第二章第二节所提到的“三艺”、“四科”.这个学说自古希腊时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前,支配了欧洲的学校课程,长达一千五百年以上.

文艺复兴时期以后,资本主义兴起,生产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冲破了宗教的束缚,教育也获得很大的发展.英国教育家培根(F.Bacon,1561~1626 年)首先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学校主要应当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年)倡导“泛智主义”(Pansophism),在他的专著《大教学论》(1632年)里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有用的,是培养“全知全能”的“智慧接班人”所需要的,都应该包括在课程之内.

19 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年)是最早以心理学为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人,他信奉“主知主义” (Intellectualism),把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看作一个根本的教育任务.他认为应当培养六种兴趣(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并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例如,为培养思辨的兴趣(进一步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应设数学、逻辑学、文法等学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年)在学科中心课程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从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观点出发,提倡实用科学知识,反对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绅士教育课程或古典文科中学课

程,主张适应资产阶级新需要的实科课程.这反映了工业革命或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科学和生产、科学和教育开始结合起来的趋势.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们为过“完满生活”作准备.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这是考虑到所有各方面得来的结论.”科学作为学校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说来,也具有最大的价值.斯宾塞还对所谓的“完满生活”的活动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五个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科进行分类安排.例如数学、力学等学科,就是为了准备间接自我生存的活动,包括谋生、赚钱、设计、生产等而设立的.值得一提的是,斯宾塞的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于佩里有极大的影响,促进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数学课程近代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点是:(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2)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4)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5)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它的主要缺点是:(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2)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4)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

二、儿童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Child-centered Curriculum)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Activity-centered Curriculum)或经验课程(ExperienceCurriculum).

儿童中心课程论的思想首先应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J.J.Rousseau,1712~1778年).他提倡“自然主义” (Naturalism),倡导“自然教育论”,主张采用摆脱封建统治影响的“适应自然”的教育方法,培养“自然人”.卢梭的课程论的核心,在于创造性地发现儿童内在的“自然性”,教育不能无视儿童的本性和现实生活,必须遵循儿童的“自我活动”,采取适应

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教育方法.卢梭非常重视“直接经验”,甚至提出:“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在卢梭所写的《爱弥儿》(1762 年)中,已经提出了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思想.

给儿童中心课程以系统的理论基础的是美国实用主义(Pragmatism)哲学家杜威(J.Dewey,1859~1952年),他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以及本能心理学出发,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儿童中心”、“从做中学”等一系列口号和原则.他说:“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认为应该通过活动和经验来学习,不同意把内容划分为各个学校科目.因为内容既依赖于学生,又依赖于现实.他提出用基于实际对象的设计教学代替传统的学科教学.

杜威的学生克伯屈(W.H.Kilpatrick,1871~1965年)创立的“设计教学法”(1918年)把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论体现得最为完善.所谓“设计教学”就是要学校在学生的有计划的活动中进行教育.这种活动必须由儿童决定目的,儿童制订活动计划,儿童自己实施活动,儿童自己评价活动效果.儿童在设计活动中可以获得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各种品质.1919年成立了“进步教育协会”,使儿童中心课程在美国中小学(主要是小学)广泛流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持续近五十年之久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旧中国,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其他一些实验学校的实验,都是以“活动中心课程”和“设计教学”的原则为依据的.新中国成立后批判了这种课程论,但60年代“文革”期间,又曾出现“典型产品组织教学”,“以战斗任务带动教学”等做法,实质上也是贯彻“活动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优点是:(1)从儿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2)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

(3)注意从活动、经验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它的主要缺点是:(1)课程内容局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表面上看

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3)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三、学问中心课程论

学问中心课程(Discipline-centered Curriculum)是经过精选的具有高质量知识内容的课程,同时通过学问研究方法提供给学生学习,使之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的认识方法.

“学问中心”是60年代课程编制的主要倾向.1960年,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出版以后,课程编制中的“结构”(Structure)和教学中的“发

现”(Discovery)这些概念,在60年代教育领域中被频繁地使用,尤其是在课程编制中,既重视科学的教学内容,又注意科学的方法.一方面,从“学问的结构”出发,追求学校学科的“现代化”、“科学化”,要反映某一知识领域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面临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研究带来的知识的量急剧增加,唯一的办法是教授“科学的结构”(基本概念)和学问的研究方法,通过提高“质”来解决“量”的问题.学问中心课程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学问中心课程论主张按“学科的结构”来设计课程,吸取了结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是结构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本世纪50 年代,皮亚杰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主观上有一定的“认识结构”,它是以图式、同化、调节和平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教育儿童应按照儿童认识结构的特点去进行.布鲁纳根据结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在《教育过程》等著作里,阐述了以“知识结构论”、“学科结构论”为核心思想的课程理论.他一方面强调“不论我们选取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并主张让儿童早期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又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的发现、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为此,他对于加强教材的趣味性,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等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福赛(A.W.Foshay)认为学问中心课程可以消除“儿童中心”与“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对立,其理由是:“学问” (Discipline)是以问题为中心构成的,在那里使学生理解科学基本概念的同时,还探究地学习科学的方法.从重视科学基本内容的意义上说,直接继承了要素主义(Essentialism)的思想;在重视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一点上,则继承了经验主义(Empiricism)的传统.

布鲁纳的课程理论,不是简单地否定实用主义的课程理论,也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论,而是在新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在这种新的课程思想指导下掀起的课程改革运动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计划与教科书的产生,是美国中小学课程发展史上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根据布鲁纳的观点,学问中心课程论有如下优点:(1)如果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那么也就比较容易理解学科的内容;(2)学科内容的细节,如果能在结构化了的概念网中给予一定位置的话,那么就能作为知识而保留下来;(3)如果理解了基本的科学概念,那么就能恰当地“训练迁移”,即迁移到理解其他概念和领域;(4)在初等、中等教育所学的教材中,对它的基本观点不断地钻研,就能缩小高深知识和初步知识之间的差距;(5)在像科学家进行探究那样进行学习的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60年代的课程改革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暴露了布鲁纳倡导的学问中心课程论的一些问题:(1)它过分强调学术课程,忽视了实用,因而不能适合相当一部分将来不能成为科学家而准备就业的高中学生的要求;(2)布鲁纳的假说:“任何学科可以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要把新的科学成就引入中小学教材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个假说却缺乏科学依据,这种片面观点使他对美国中小学师生的水平估计过高,导致这段时期的改革教材的难度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也是这场课程改革运动受到挫折的原因之一.

此外,60年代的课程改革脱离了美国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当时,美国黑人抗暴斗争此起彼伏,民权运动席卷全国,青年学生抗议政府对外侵略.面对这种现实,一些美国学者认为,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不是解决知识“爆炸”的问题,而是解决社会“爆炸”的问题.布鲁纳70年代开始对自己60年代的主张进行了反省,他在1971年的一次讲话中也认为,1959年讨论课程改革时,单纯考虑智育和培养科学家与工程师,“实在是‘天真无知’的”.他认识到“教育是一个深刻的政治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应更多地注意与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相关连的知识,对学科的知识结构不再那么强调了,于是另一个课程流派——问题中心课程论便活跃起来了.

四、问题中心课程论

问题中心课程(Problem-centered Curriculum)是以问题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其主要形式分为核心课程和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介于“学科中心课程”与“儿童中心课程”之间,它打破学科界限,从问题出发,把两三门学科结合起来,一般由一个教师或由几个教师组成的教学小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一个班进行教学,每次教学活动在一个连续的单位时间(如二、三节课)内进行.这种课程既强调内容,又强调学生的兴趣与活动.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基本上与核心课程相似,所不同的是,课程内容侧重于生活问题,每次教学活动不必安排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一个班的指导工作不是由一个教师来担任.

问题中心课程论是改造主义教育学派的课程理论.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康茨(G.S.Counts)和拉格(H.O.Rugg)为代表,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主观设想的蓝图“改造社会”,把学校作为形成“壮会新秩序”的主要工具.为此,他们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组织学校课程,并给予“天才生”以独立研究的机会.到了50年代,以布拉梅尔德 (T.Brameld)为主要代表的改造主义教育学派有所发展.60年代的课程改革遭到挫折以后,他们抓住美国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战争问题,贫富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设计问题中心课程.在一些学校中实施.

教学理论 -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教学理论 -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 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 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 1985 )。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 1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优点与缺点:见 P182 )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大。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 B · F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 1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概率变化的条件。他还认为人类与动物的行为可能取决于前提性事件,也可能取决于结果性事件,所以我们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反应结果,以决定和预见有机体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原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的特定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1913---)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 ( 2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根据这一原理,形成了一种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做出了系统的安排。 包括五个阶段: 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 ( 3 )程序教学的方法。程序教学法是根据强化作用理论而来的。斯金纳认为,对有

课程与教学论判断题

《课程与教学论》判断题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题2分,共10分) 1、杜威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错) 2、教学过程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对) 3、课堂教学评价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错) 4、个性化是课程管理改革的时代特征。(对) 5、主观针对性是测验的特点之一。(错)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题2分,共10分) 1、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对教师的评价。(错) 2、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对) 3、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前课程设计上的特点。(错) 4、文纳特卡制是在改造班级授课制阶段出现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对) 5、“蛋糕模式”是一种地方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错) 1、“互动理论”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对) 2、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错) 3、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错) 4、除研究法外,讨论法也是一种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对) 5、口语化是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之一。(对)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错) 2、杜威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错) 3、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法国。(对) 4、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错) 5、教学评价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错)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错) 2、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对) 3、板书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要具有示范性。(对) 4、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对) 5、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对教师的评价。(错)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重视并直接从事教学手段研究的要首推夸美纽斯。(对) 2、语词式板书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为简便的板书样式。(错) 3、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错) 4、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错) 5、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对)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形成性评价往往具有对后续阶段课程的诊断性评价作用。(错) 2、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双边活动的过程。(错)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 《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 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 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 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 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 中国《学记》 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 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 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 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 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 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 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

课程理论流派-自整

课程理论流派 一、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课程就是教育性经验,而不是“思想”出来的,是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是在做中学到的。主张在活动是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形态,让学生在“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实用主义认为学科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杜威反对科学中心论,主张儿童中心主义。杜威所列出的“暗示、问题、加设、推理、验证”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实质上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他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思维起于不确定的、有问题的情境,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提供合适的情境。他根据经验发展的顺序,以儿童为起点,调和了“心里组织”和“逻辑组织”的矛盾。 二、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代表人物巴格莱认为,社会的遗传核心就是“共同文化因素的遗传”。教育是影响人类社会进化的基本因素,因为它的存在,知识才能够进步、积累和精炼。要注意那些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人类文化中的共同要素”。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为了社会的进步,要促进社会进步就必须传递文化遗产,“使每一代人拥有足以代表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各种观念、意义谅解和理想的共同的核心”。 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为了社会的进步,要促进社会进步就必须传递文化遗产,“使每一代人拥有足以代表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各种观念、意义谅解和理想的共同的核心”。要素主义认为教师是宇宙的中心,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指导。要素主义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文化要素,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作为课程内容的核心。因此,要按照逻辑顺序而不是心理顺序来组织经验学科课程最明显的特征。要素主义还使学科课程从经验化转向了理论化,从而确立了学科课程的地位。 三、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等。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教育教学理论当代主要教育教学理论流派

教学理论-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错误!未定义书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 1985 )。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 1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优点与缺点:见 P182 )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1958)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大。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B· F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 )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 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概率变化的条件。他还认为人类与动物的行为可能取决于前提性事件,也可能取决于结果性事件,所以我们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反应结果,以决定和预见有机体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原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的特定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B.S.Bloom , 1913---)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 ( 2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根据这一原理,形成了一种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做出了系统的安排。?包括五个阶段: 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程

桂林师专教育与管理系课程教案首页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轨迹 ㈠课程与教学思想的萌发 最早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来自教育者自身的经验。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出了许多有关课程与教学的宝贵思想。 孔子: 《学记》(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汉唐时期: 从以“六艺”为主转变为以儒家经典为主,强调记诵。 宋代: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有是物,必有是理,理无形,而难知;物有迹,而易见。” 古希腊教育课程与教学思想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养目标上强调理性; 二是课程设置上重视和谐,围绕人的和谐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以“七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所谓“七艺”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 三是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四是主张启发教学,苏格拉底主张教学就像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她们所孕育的婴儿一样,重在引导,故将其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在课程设置上,在古罗马,培养多才多艺的“雄辩家”是教育的理想,因此文法、修辞、逻辑是其主要课程,昆体良(M.F.Quintilianus)在实践的基础上写出了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著《雄辩术原理》,系统地总结了培养演说家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中世纪: 学校课程为基督教会所垄断,以宗教为核心,服务教会 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者强调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尊重儿童天性,重视人文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强调因材施教。 所有这些都对教学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㈡教学论的发轫:《大教学论》问世 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诞生的标志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https://www.360docs.net/doc/7b10404089.html,enius)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这本书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教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现代教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2011-03-10 12:46 从19世纪以来,教学论孕育出了众多的流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促使教学观念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这里,拟对八种影响比较大的现代教学理论流派进行简要分析介绍。 一、赫尔巴特主义教学论 赫尔巴特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流派,常被人称为"传统教育"教学理论,创始人主要是赫尔巴特,发展者主要是他的学生齐勒(Ziller, J., 1817-1882)和赖因(Rein,W.,1847-1929),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教育目的他们坚持,教育的必要目的是培养道德人,教育的选择目的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前者的实质是人对现存制度的服从和迎合传统,后者的实质则是为了使儿童的发展与现实和未来社会分工就业匹配起来。 (二)关于教育目标他们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德性,较近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六种兴趣。这样就在教学层面上,把其提出的有着内在矛盾的教育目的观念统一了起来。 (三)关于课程形态他们建构起来了规范化的"学科"课程与教学形态,追求古典人文学科与现代实科相结合。主要设置有自然(博物)、物理、化学、地理、数学、逻辑、文法、自然哲学、文学、音乐、绘画、雕刻、古典语、现代外语、本国语、历史、政治、法律、神学等19个科目。 (四)关于课程横向结构面对分科导致的知识割裂问题,赫尔巴特主义提出并实践了科目主题中心整合法。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统觉心理学的整合原理,齐勒继承了赫尔巴特的衣钵,建构起了以"历史、文学、宗教"为中心和以历史为核心的课程整合法。 (五)关于教学方法赫尔巴特认为,儿童要扩大观念就得依靠经验的积累,并主要地在教学中获得知识。立足于统觉心理学的基础,他将教学分成了四个阶段,后经其弟子引申发展,形成著名的"五段教学法",长期风行于欧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五段教学法包括:(1)"预备",即问题的提出,教学目的和目标的说明等;(2)"提示",即新材料的传授;(3)"比较",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使它们实现联合;(4)"总括",即在比较的基础上,知识还不系统,需要一种静止的审思活动,寻求结论和规律。(5)"应用"。 二、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美国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对赫尔巴特主义教学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超越,进而建立和发展起了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彻底否定各种以学科主题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制课程和组织教学。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有杜威。其基本观点包括: (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杜威批判传统教育目的来自教育之外,是社会强加给教育的。他提出,教育在自身之外,是没有目的的。他主张"教育即发展(education as growth)",就是说,教育的自身目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课程的实质是经验杜威以他的经验自然主义哲学思想作为手术刀,对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极端"儿童中心"论与强调一切从教学出发的"科目中心"论进行了解剖批判,指出它

最新整理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方的“七艺”。后来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课程,德国的赫尔巴特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设置不同的学科课程,英国的社会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从“教育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实用性的学科课程,美国的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和查特斯分别用“活动分析法”和“工作分析法”开发了一系列学科课程,布鲁纳提出强调学科结构的学科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点是: (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 (2)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 (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 (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它的主要缺点是: (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 (2)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 (4)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这类课程论思想以杜威为代表。 儿童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优点是: (1)从儿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 (2)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 (3)注意从活动、经验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它的主要缺点是: (1)课程内容局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3)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新东方网课推荐:2017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提分课程!!点击免费试听>>>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方第一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大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而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 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力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4.在理论上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用集体教学的新形式; 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里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2.该书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生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和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方法;4.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提倡实用主义 三大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方面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要知道两者的区别) “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代表了当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不同方向。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因此,这种课程理论又称活动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1.基本主张 (1)经验论 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课程即那种对学生经验增长有教育价值的经验。 (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 活动课程论认为,教育应以儿童实际经验为起点,从做中学。一切学习都要通过“做”,由“做”而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3)主动作业论 所谓主动作业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如商业、烹饪、缝纫、纺织、木工等。 (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杜威并不否认课程的组织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但他更重视课程的组织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顺序。他主张课程的组织应从儿童的经验出

发,将教材心理学化,在教学过程中将儿童的个体经验逐渐提升到教材的逻辑水平。 2.评价 优点:(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性: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因此,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另外,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1.主要流派 (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教学理论-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教学理论-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baike./wiki/%E6%95%99%E5%AD%A6%E7%90%86%E8%AE%BA&prd=button_doc_entry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1957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1982 )和王策三的《教学论稿》(1985 )。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1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2 )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3 )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4 )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优点与缺点:见P182 )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1958 )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大。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B ·F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 )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1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概率变化的条件。他还认为人类与动物的行为可能取决于前提性事件,也可能取决于结果性事件,所以我们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反应结果,以决定和预见有机体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原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的特定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 ,1913---)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 (2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根据这一原理,形成了一种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做出了系统的安排。 包括五个阶段: 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②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④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⑤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

社会本位课程流派

1、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如何合理选择社会本位的课程流派理论。 社会本位课程理论是在知识本位与儿童本位后出现的一个课程理论流派,在这里知识与社会得到了切实的衔接与统一。 社会本位课程流派在认识论上是以社会批判理论与新教育社会学。社会批判理论从工具理性批判开始,论述了社会结构与个体心理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而论述人的个性解放需要在交往中实现与完成。这样的研究路径,在批判课程理论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在新教育社会学看来,知识就是意识形态。学校教育与课程具有复制以及再生产既有社会结构的作用与效果。然而,学校教育并不是被动地进行着文化再生产,它本身也蕴含着抵制的功能,这种抵制主要蕴含在学校的日程生活细节中。 在价值论上是以社会事实为基础,从儿童个体价值走向社会价值,将个体价值统合与社会群体价值之中,来展开课程的设计与问题的讨论。在方法论上,主要持守的是解释——批判的路径。 社会本位课程流派基于社会需要与生活需要,从社会结构入手来讨论课程问题,隐性课程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关注到了隐性课程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1、学校课程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在社会本位课程流派看来,学校课程是非常复杂与多样的。传统的显性课程仅仅是关注到了知识与儿童本身,而忽视了潜藏在只是背后的权力,抽离了隐藏与儿童背后的家庭差异,社会分层的社会事实。

因此,学校课程需要去检视一种结构性沉默,需要教师与研究者进行反思性实践。 2、课程的目标是社会公正与人的解放 基于潜在课程的理论,课程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公正,对社会公正的追求,采用的路径是转向背后。转向潜在课程,透视其中潜藏的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在追求公正的过程中,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其旨归,以关注弱势族群为其使命。这是社会本位课程相比于知识本位以及儿童本位课程最大的不同。 代表理论 1、反思性实践 反思性实践是社会本位课程流派的代表理论之一,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反思学校课程,反思课程知识当中蕴含的社会问题。在他们看来,学校课程知识并不是中立的,也不是最有价值的,学校课程知识是一种社会性建构。 2、再生产理论 再生产理论可以说是新教育社会学以及社会批判理论对课程研究的直接影响。其理论的研究也形成了批判教育理论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再生产理论主要有两个代表。 “经济再生产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 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能够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著作(了解) 《礼记·学记》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4、当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 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 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 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 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 中国《学记》 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育永恒的经典课题。我们都在使用着“课程”这一概念,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处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范和提升我们的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一、课程涵义的理解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

[最新]现代课程理论流派

[最新]现代课程理论流派 专题1课程理论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论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 经验主义课程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 经验主义课程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第四,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评价:经验主义课程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它过分注重经验,强调心理逻辑,重视实用性,以至于对知识的系统性,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学术性照顾不够,具有浓重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 John.Dewey杜威 W.H.Kilpatrick克伯屈 课程目的——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 课程内容——把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的生活活动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 课程组织——只要把教材引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就是最好的设计。 基本特征 第一,强调教育和课程没有过程以外的目的,只有过程以内的目的,即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培养儿童适应现时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二,主张以儿童参与其中的活动及其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并以“从做中学”作为课程组织的原则; 第三,打破学科界限,采取作业的形式,分单元进行活动,反对预先规定教材范围和进度; 第四,崇尚师生合作,反对教师权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美国杜威:儿童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编制课程要解决四个主要问题。 特点:谁受教育;学习什么;为什么需要教育;如何进行教育;在怎样的环境中引起学习;需要怎样的控制。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法国卢梭:教育既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成熟的阶段,又要适应众多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和两性差异。 代表: C.R.Rogers(罗杰斯) A.Maslow马斯洛目的——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自我的实现,教育应以个人的自我实现为基本目标 内容——以学生的需要和情意为基础设置的三类并行课程(学术性、人际关系及自我实现课程),来促进学生认知学习与情意学习的统一; 组织——整合。 特征 强调课程目的是为了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 主张人本主义课程,推行课程的个别化; 反对强制性权威,推崇良好的教学气氛; 强调教材组织的学科综合性,课程要素的整体性,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性。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罗杰斯等。 经验主义课程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第四,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评价:经验主义课程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它过分注重经验,强调心理逻辑,重视实用性,以至于对知识的系统性,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学术性照顾不够,具有浓重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纳、施瓦布等。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第四,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第五,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学科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看到了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所带来的社会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之 间的矛盾,试图通过学科结构的掌握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其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学科中心主义过分注重知识,强调学科逻辑,重视学术性,以致于对于经验、

心理逻辑、实用性有所忽视,且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等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 第三,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判断,而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第四,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第五,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社会改造主义树立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念,开辟了课程研究的新方向。但它取消了课程问题的独特性。 4.存在主义课程论 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奈勒。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1)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决定。 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在确定课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换言之,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为学生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态度。规定固定课程的出发点,是它能消除学生的无知,并能给予学生一定的知识。然而,人的境遇是时刻变化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固定的、绝对的,而且固定的课程难以适合学生的情况和需要,成了和学生没关系的东西。这样的课程无助于学生的发展。 (2)教材是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