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春秋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春秋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春秋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春秋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知识积累 (共10题;共18分)

1. (2分)选出各组划线词读音都相同的一组()

A . 呼唤/焕发慷慨/灌溉

B . 漆黑/膝盖蝙蝠/翩然

C . 纨绔/顽皮歼灭/迁居

D . 硝烟/销售匮乏/馈赠

2. (2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足跌没水中。()

A . 没有

B . 埋没

C . 淹没

(2)光持石击瓮破之()

A . 代词,指群儿

B . 代词,指瓮

C . 代词,指石头

(3)众皆弃去。()

A . 离开

B . 距离

C . 除掉

3. (2分) (2019五上·平阳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不言而喻的画页。

B . 啊!好美呀!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看得我心旷神怡。

C . 圆明园中,有玲珑剔透的殿堂。

4.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意思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 . 赞叹不已事已至此

B . 无穷无尽言无不尽

C . 身临其境居高临下

D . 喜出望外德高望重

5. (2分)给带点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汪洋友情赠送乘

6. (1分)区别下面的词语,选取合适的填空。

画划

①她用彩笔________了几条美丽的弧线。

②漆黑的天空中,流星________过一道美丽的弧线。

伸向升向

③袅袅炊烟徐徐________空中。

④新修建的公路________群山中。

诉说述说

⑤从盲童的神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内心在________着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⑥奶奶在________着旧社会悲惨的遭遇。

7. (2分)认真阅读下面一段对话,从小姑娘语言中,你能看出她在想什么?

老伯说:“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小姑娘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是因为:_____

A . 小姑娘不信任老伯伯。

B . 她等得不难受。

C . 她很守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有责任感。

8. (2分)《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A . 唐叶绍翁

B . 宋叶绍翁

C . 唐杜甫

D . 宋杨万里

9. (2分)扩句。

①他瞪她。

②草原是家。

③人来帮我。

10. (1分)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我鼓起了________(勇敢勇气)走上讲台。

②与犯罪嫌疑人周旋,既要________(勇敢勇气),也要机智。

③一只小蚂蚁________(居然果然)能搬动数倍于自身体重的东西。

④天气预报很准,今天早晨________(居然果然)下起了小雨。

⑤(不但虽然)________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________(而且但是)他不灰心,决定努力赶上来。

⑥他________(不但虽然)是学习标兵,________(而且但是)是运动健将。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21分)

11. (4分)(2018·黄冈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五元钱的故事

李丛峰

5元钱能够干什么?那一天我突然问自己。我4岁的女儿听见了,大声地说可以买两支冰淇淋。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却想起了父亲和5元钱的故事。

那一年父亲上完小学,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县一中。正当他满怀希望地迎接新学年的时候,我爷爷对他说,别上了,在家里割草吧。父亲的梦一下子被打碎了,他整日地哭泣,并拒绝干任何事情。爷爷没有办法,最后说,你自己挣够学费,你就上。

学费是5元钱,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只是两支冰淇淋的价格,但对30年前的父亲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爷爷说这句话其实压根儿就没想让父亲去上学。

父亲沉默了好多天。最后他拿起镰刀,第一次向命运挑战。他冒着盛夏的酷热,钻进田间地头给生产队割青草,有时两天下来割的青草捆起来比他人还高,足有100多斤。100斤青草,生产队结算5个工分。那年一个工分大约合5分钱,这样父亲一天最多能挣到0.25元钱,20多天就能挣够5元钱。他一遍又一遍地计算着,仿佛一个登山者不断地抬头看着距离山顶的路。最后,父亲离自己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再割100斤青草,就凑够5元钱了。

那一天早上父亲起得特别早,他激动地走在田间小道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已身处课堂。那一天特别炎热,但父亲已顾不得了,拼命地割着草。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

最后他感到头昏脑涨,迷迷糊糊举起镰刀一下子割在了自己腿上,血从他的腿上流出,他倒在了地上。等他从病床上爬起来的时候,县一中已开学半个多月了。而爷爷也说,为了给他治腿伤,花了十几块钱,学上不成了。

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跟父亲要钱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说过不给。甚至在外求学时,我想喂一喂肚子里的馋虫却说谎要订复习资料进修。父亲从未问我什么,而是东借西借也把钱如数寄来。直到有一天,父亲给我讲了5元钱的故事,我后悔地跑到校外树林里,把头撞到一棵小树上,让疼痛减轻我内心的愧疚。从那时起,在校期间我便再也没有吃过食堂以外的任何食品了。

我感谢父亲给我讲的故事,让我再告诉我的女儿吧,也许她长大了会说5元钱能做很多事情,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挣________(zhēng zhèng)够压________(yā yà)根儿

挑________(tiǎo tiāo)战疼________(tén téng)痛

酷________(gào kù)热结________(jiē jié)算

(2)“父亲的梦一下子被打碎了,他整日地哭泣,并拒绝于任何事情。”“父亲的梦”指的是________。

(3)“父亲沉默了好多天。最后他拿起镰刀,第一次向命运挑战。”父亲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请在文中有关语句下画波浪线。

(4)“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跟父亲要钱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说过不给。”是父亲富有了吗?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5)文中结尾说:“也许她长大了会说5元钱能做很多事情,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12. (9分)阅读下面的美食小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福建土笋冻

土笋冻,单听名字如果你们以为是笋做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土笋”不是笋,也根本不是植物,而是一条条形似小蚯蚓的环节小动物,学名叫“星虫”,生长在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它外形粗陋,颜色黑褐,粗者如手指,细者如稻茎,约有拇指长短,还拖着一条长有一二寸、细如火柴梗、伸缩自如的“尾巴”。因为这种小虫子状如圆筒笋,滋味比山上的冬笋还好,所以闽南沿海一带称之为“土笋”。

做土笋冻要先把土笋放养一天,以吐清杂物,然后下锅熬煮。因它像猪皮一样含有高度的胶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锅黏黏糊糊,盛出来后装在小碗中,待它自然冷却之后,就凝固成一小碗土笋冻了。其成品晶莹剔透,肉脆冻软,味美甘鲜,滑溜爽口,吃一口在嘴中,凉凉的,咬上一口土笋,脆脆的,配以酱油、醋、辣椒油等调味料,味道更加绝妙,在齿间回味无穷。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__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土笋”。

(2)土笋冻是怎样制作的?请按顺序排一排。(填序号)

①冷却凝固。②放养吐出杂物。③下锅熬煮,熬成糊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①土笋冻是用笋做的。

②“星虫”生活在河流的淡水中。

③因为“星虫”的形状像圆筒笋,滋味比冬笋还好,所以称为“土笋”。

④土笋冻是一道炒菜,吃起来脆脆的。

13. (8分)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3.其--他的,代词。4.坠--掉,落。5.于--在,到。6.遽--立刻,急忙,马上。7.契--用刀刻。8.是--指示代词,这儿。9.吾--我的。

10.之--结构助词,不译。11.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12.其--他,代词。13.者--……的地方。14.求--找。15.之--剑,代词。16.矣--了。17.而--但是。18.若--像。19.此--这样。20.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1)解释下划线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________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________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修辞,请变成陈述句。

(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5)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写作 (共1题;共1分)

14. (1分)看图写话。

要求:①看图说说,四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观察每幅图,各写一两句话。③尝试画第五幅图,想像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老狼请客

参考答案一、知识积累 (共10题;共18分)

1-1、

2-1、

2-2、

2-3、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21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2-1、

12-2、

12-3、

13-1、

13-2、

13-3、

13-4、

13-5、

三、写作 (共1题;共1分) 14-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