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指导老师:

专业年级: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完成时间:2010年6月24日

路面结构设计的计算

基本资料:某地区规划修建一条四车道的一级公路,沿线筑路材料的情况:石料:本地区山丘均产花岗岩、流纹岩和凝灰熔岩;储量丰富,岩体完整。石料强度高。砂:海岛沿岸多处沙滩可供取砂,运输较方便。土料:沿线丘岗均有砖红色亚粘土和黄褐色砂砾质粘土可供路基用土。

此公路的设计年限为20年,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进行设计。 一、轴载分析。

1、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增长率:1234

4

γγγγγ+++=

由主要预测年交通量表可算得:

2000年到2005年的年增长率:5

112266(1)18293γ+=,可算得:18.3%γ= 2005年到2010年的年增长率:5

218293(1)26204γ+=,可算得:27.5%γ= 2010年到2015年的年增长率:5

326204(1)35207γ+=,可算得:3 6.1%γ= 2015年到2020年的年增长率:5

435207(1)55224γ+=,可算得:49.4%γ=

故1234

8.3%7.5% 6.1%9.4%

7.8%4

4

γγγγγ++++++=

=

=

2、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的计算。

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 —100表示。

1)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时,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的公式为:

4.35121

N=()k

i i i P

C C n P =∑

预测交通组成表

对于跃进NJ130:

前轴:i P =16.20KN<25KN ,省略不算

后轴:1C =1, 2C =1, i P =38.30KN ,P=100KN, i n =702 4.354.35

1238.30(

)11702()10.8100

i i P N C C n P ==???=次/d

对于解放CA10B :

前轴:i P =19.40KN<25KN,省略不算。

后轴:1C =1, 2C =1, i P =60.85KN ,P=100KN, i n =962

4.354.35

1260.85()11962()110.8100

i i P N C C n P ==???=次/d

对于黄河JN150:

前轴:1C =1, 2C =6.4, i P =49.00KN ,P=100KN, i n =661 4.354.35

1249.00(

)1 6.4661()190.0100

i i P N C C n P ==???=次/d

后轴:1C =1, 2C =1, i P =101.60KN ,P=100KN, i n =661 4.354.35

12101.60()11661()708.3100

i i P N C C n P ==???=次/d

最终可汇成下表:

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

设计年限内一个方向上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的计算:设计年限为t=20年, γ=7.8%,双向四车道,故车道系数η选为0.4。故

201[(1)1]365

[(10.078)1]365

1019.0.466651060.078

t e N N γηγ

+-?+-?=

??=??=次

2)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的公式

为: 8121

()k

i i i P

N C C n P

==

同理,计算结果可如下表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

201[(1)1]365

[(10.078)1]365

768.60.450228460.078

t e N N γηγ

+-?+-?=

??=??=次

二、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及厚度。

组合方案,拟定了两种,其简图如下所示:

方案一: 方案二:

三、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土基的回弹模量的确定。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h 1=4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h 2=5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h 3=6cm 水泥稳定碎石 h 4=20cm 石灰土 h 5=? 级配碎、砾石 h 6=12cm

土基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h 1=4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h 2=6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h 3=8cm 水泥稳定碎石 h 4=? 二灰土 h 5=16cm 填隙碎石 h 6=10cm

土基

1) 确定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查表可得下列设计参数,汇表如下:

2) 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

该路段处于7IV 区,为黏质土,且稠度为1.00 。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可得土基回弹模量为34.5MPa

四、设计指标的确定。

对于一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底层拉应力验算。 1、设计弯沉值的计算:

0.2L 600d e c s b N A A A -=

该公路为一级公路,故公路等级系数c A =1.0,且是沥青混凝土面层,故面层类型系数

s A =1.0。

方案一:半刚性基层上设置40mm+50mm+60mm=150mm<160mml 沥青混合料结构层,

b A =1.0。

故 0.20.2

L 6006006665106 1.0 1.0 1.025.91d e c s b N A A A --==????= mm

方案二:半刚性基层上设置40mm+60mm+80mm=180mm,介于160mm 和260mm 之间的沥青混合料结构层,故由线性内插可求得b A =1.12。

故0.20.2

L 6006006665106 1.0 1.0 1.1229.01d e c s b N A A A mm --==????=

2、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的计算。 容许拉应力sp

R s

K σσ=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0.220.22

0.090.09 1.05022846 2.68

1.0

a e

s

c

A N

K A??

===

1.4

0.5224

2.68

sp

R

s

K

σ

σ===MPa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0.220.22

0.090.09 1.05022846 2.68

1.0

a e

s

c

A N

K A??

===

1.0

0.3731

2.68

sp

R

s

K

σ

σ===MPa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0.220.22

0.090.09 1.15022846 2.95

1.0

a e

s

c

A N

K A??

===

0.8

0.2712

2.95

sp

R

s

K

σ

σ===MPa

水泥稳定碎石:

0.110.11

0.350.355022846 1.91

1.0

e

s

c

N

K A?

===

0.5

0.2618

1.91

sp

R

s

K

σ

σ===MPa

石灰土:

0.110.11

0.450.455022846 2.46

1.0

e

s

c

N

K A?

===

0.225

0.0915

2.46

sp

R

s

K

σ

σ===MPa

二灰土:

0.110.11

0.450.455022846 2.46

1.0

e

s

c

N

K A?

===

0.25

0.1016

2.46

sp

R

s

K

σ

σ===MPa

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

五、确定设计层的厚度。

1、方案一计算:(采用三层体系为计算体系) 1)令实际弯沉s d l l =,则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0.380.36

00.380.361.63(

)()200025.9134.5

1.63()()0.52

200010.650.7s l E

F p

δ==?=?

弹性三层体系的实际弯沉1

21000

s l p l F E δ

α= 故理论弯沉系数125.911400

4.68200020000.710.650.52

s l l E p F αδ?=

==???

2)将多层体系照弯沉等效的原则换算为按三层体系,如下图所示:

则中层厚度的换算公式为:

6

2234563

55562012(38.50.7)k k H h h h h h h h h h cm ==+=+=+=+∑

3)1

4

0.3810.65

h h

δ

δ

=

== 0

234.50.03

1200

E E == 查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谟图可得1K =1.44

E 1 h 1 E 2 h 2 E 3 h 3 E 4 h 4 E 5 h 5 E 6 h 6

E 0

E 1 h 1

E 2 H E 0

2

1

1200

0.91400

E E == ,查诺谟图可得α=5.8

由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谟图上的计算理论弯沉的公式可得:12l K K αα= 故21 4.68

0.565.8 1.44

l K K αα=

==? 再查诺谟图可得 4.8H

δ=

故 4.810.6551.1H cm =?=

故538.50.7H h =+=51.1 由此可解得:518h cm = 2、方案二计算:(采用三层体系为计算体系)

1)令实际弯沉s d l l =,则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0.380.36

00.380.36

1.63(

)()200029.0134.51.63()()0.54

200010.650.7s l E

F p

δ==?=?

弹性三层体系的实际弯沉1

21000

s l p l F E δ

α= 故理论弯沉系数129.011400

5.04200020000.710.650.54

s l l E p F αδ?=

==???

2)将多层体系照弯沉等效的原则换算为按三层体系,如下图所示:

E 1 h 1 E 2 h 2 E 3 h 3 E 4 h 4 E 5 h 5 E 6 h 6

E 0

E 1 h 1

E 2 H E 0

则中层厚度的换算公式为:

6

2234563

44681610(31.8 1.1)k k H h h h h h h h h h cm ==+=+=+=+∑

3)1

4

0.3810.65

h h

δ

δ

=

== 0

2

34.50.03

1200

E E == 查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谟图可得1K =1.44

2

1

1200

0.91400

E E == ,查诺谟图可得α=5.8

由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谟图上的计算理论弯沉的公式可得:12l K K αα= 故21 5.04

0.605.8 1.44

l K K αα=

==? 再查诺谟图可得 4.3H

δ=

故 4.310.6545.8H cm =?=

故431.8 1.145.8H h =+= 由此可解得:413h cm =

六、层底弯拉应力验算。

公路为一级公路,故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底基层都应进行拉应力的验算。 1、方案一的层底拉应力的验算。(采用三层体系验算多层路面的结构层底部拉应力) 1) 验算沥青混凝土面层底面的弯拉应力。

将多层路面按照拉应力相等的原则换算为弹性三层体系,如下图所示:

3

1

16.2k h h h h h cm =====∑

6

4

45620181227.4k k H h h h h cm

=====∑

由三层体系上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系数计算诺谟图可得,12p m m σσ-

= 16.2

1.510.65

h

δ==

2

4

1

3

1500

1.51000

E E E E =

==

2

4

34.50.021500

E E E E =

==

查诺谟图可得:1 1.09m = , 0.13σ-

=

又因为27.4

2.610.65

H

δ

== 查诺谟图可得:20.78m =

故沥青混凝土面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

E 1 h 1 E 2 h 2 E 3 h 3 E 4 h 4 E 5 h 5 E 6 h 6

E 0

E 3 h

E 4 H E 0

122)验算半刚性基层底面的弯拉应力。

将多层路面按照拉应力相等的原则换算为弹性三层体系,如下图所示:

4

1

33.2k h h h h h h cm =====∑

6

565181222.4k k H h h h cm =====∑

由三层体系上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系数计算诺谟图可得,12p m m σσ-

= 33.2

3.110.65

h

δ

==

5

2

1

4

550

0.41500

E E E E =

==

2

5

34.5

0.06550

E E E E =

==

查诺谟图可得:1 1.3m = , 0.14

σ-

= 又因为22.4

2.110.65

H

δ

== 查诺谟图可得:20.93m =

故半刚性基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

E 1 h 1 E 2 h 2 E 3 h 3 E 4 h 4 E 5 h 5 E 6 h 6

E 0

E 4 h E 5 H E 0

123)验算底基层底面的弯拉应力。

将多层路面按照拉应力相等的原则换算为弹性三层体系,如下图所示:

5

1

72.9k h h h h h h h cm =====∑

由三层体系上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系数计算诺谟图可得,12p m m σσ-

= 72.9

6.810.65

h

δ==

6

2

1

5

225

0.4550

E E E E =

==

2

6

34.5

0.15225

E E E E =

==

查诺谟图可得:1 1.08m = , 0.08

σ-

= 又因为6

12

1.110.65h H

δ

δ=

== 查诺谟图可得:2 1.18m =

故半刚性基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

120.70.08 1.1 1.180.0727p m m MPa σσ-

==???= <容许拉应力0.0915MPa

2方案二的层底拉应力的验算。(采用三层体系验算多层路面的结构层底部拉应力) 1) 验算沥青混凝土面层底面的弯拉应力。

E 1 h 1 E 2 h 2 E 3 h 3 E 4 h 4 E 5 h 5 E 6 h 6

E 0

E 5 h

E 6 h 6 E 0

将多层路面按照拉应力相等的原则换算为弹性三层体系,如下图所示:

3

1

19.3k h h h h h cm =====∑

6

456413161021.8k k H h h h h cm =====∑

由三层体系上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系数计算诺谟图可得,12p m m σσ-

= 19.3 1.810.65

h

δ== 2

4

1

3

1500

1.51000

E E E E =

==

2

434.50.021500

E E E E =

==

查诺谟图可得:1 1.27m = , 0.11σ-

=

又因为21.8

2.010.65

H

δ

== 查诺谟图可得:2 1.0m =

故沥青混凝土面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

120.70.11 1.27 1.00.0978p m m MPa σσ-

==???= <容许拉应力0.2712MPa

E 1 h 1 E 2 h 2 E 3 h 3 E 4 h 4 E 5 h 5 E 6 h 6

E 0

E 3 h

E 4 H E 0

2)验算半刚性基层底面的弯拉应力。

将多层路面按照拉应力相等的原则换算为弹性三层体系,如下图所示:

4

1

28.8k h h h h h h cm =====∑

6

565161019.0k k H h h h cm =====∑

由三层体系上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系数计算诺谟图可得,12p m m σσ-

= 28.8 2.710.65

h

δ== 5

2

1

4

750

0.51500

E E E E =

==

2

5

34.5

0.05750

E E E E =

==

查诺谟图可得:1 1.35m = , 0.13σ-

=

又因为19.0

1.810.65

H

δ

== 查诺谟图可得:2 1.18m =

故半刚性基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

120.70.13 1.35 1.180.1450p m m MPa σσ-

==???=<容许拉应力0.2618MPa

E 1 h 1 E 2 h 2 E 3 h 3 E 4 h 4 E 5 h 5 E 6 h 6

E 0

E 4 h E 5 H E 0

3)验算底基层底面的弯拉应力。

将多层路面按照拉应力相等的原则换算为弹性三层体系,如下图所示:

5

1

56.7k h h h h h h h cm =====∑

由三层体系上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系数计算诺谟图可得,12p m m σσ-

= 56.7

5.310.65

h

δ

==

6

2

1

5

250

0.3750

E E E E =

==

2

6

34.5

0.14250

E E E E =

==

查诺谟图可得:1 1.09m = , 0.1

σ-

= 又因为6

10

0.910.65h H

δ

δ=

== 查诺谟图可得:2 1.17m =

故半刚性基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

120.70.1 1.09 1.170.0893p m m MPa σσ-

==???= <容许拉应力0.1016MPa

E 1 h 1 E 2 h 2 E 3 h 3 E 4 h 4 E 5 h 5 E 6 h 6

E 0

E 5 h

E 6 h 6 E 0

综上所算得的结果,汇制成下表:

由表可知,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满足层底弯拉应力的要求。综上可得:路面结构设计的方案一和方案二均可行。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指导老师:刘雁 班级:建学0901班 学生姓名:张楠 学号: 091402110 设计时间: 2012年1月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目录 1、设计任务书———————————3 2、设计计算书———————————5 3、平面结构布置——————————5 4、板的设计————————————6 5、次梁的设计———————————8 6、主梁的设计———————————12

一、设计题目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资料 1.扬州大学图书馆, 层高均为5.0米,开间5米,进深6.6米。试设计第三层楼盖。楼盖拟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找平层为20mm厚1:3水泥砂浆,板底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方案,确定梁板截面尺寸。 2.板的计算 (1)确定板厚 (2)计算板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 (4)计算板的配筋

3.次梁计算 (1)确定次梁尺寸 (2)计算次梁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次梁内力 (4)计算次梁配筋 4.主梁计算 (1)确定主梁尺寸 (2)计算主梁上荷载 (3)按照弹性理论计算主梁内力,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及调幅 (4)绘制主梁内力包罗图 (5)计算主梁的配筋,选用只考虑箍筋抗剪的方案 (6)绘制主梁抵抗弯矩图,布置钢筋 5.平面布置简图

成果应包括: 1.计算书 (1)结构布置简图 (2)板和次梁的内力计算,配筋 (3)主梁的内力计算,内力包络图,配筋 2.图纸 (1)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包括梁板编号,板配筋),比例1:100(2)绘制次梁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3)绘制主梁弯矩包罗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4)设计说明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专 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班 级: 2011班 学生姓名: 周欣树 学 号: 27 指导教师: 一、确定纵断面、横断面形式,选择截面尺寸以及基本设计资料 1. 桥面净宽:净—72 1.0+? 荷载: 公路—Ⅱ级 人群—23.0kN m 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5.0kN m 2. 跨径及梁长:标准跨径13b L m = 计算跨径12.40L m = 主梁全长 '12.96L m = 3. 材料 钢筋:主筋用HRB400级钢筋,其他用HPB335级钢筋 混凝土:C40,容重325kN m ;

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容重323kN m 4.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梁高: 1.0h m = 梁间距:采用5片主梁,间距。 采用三片横隔梁,间距为 梁肋:厚度为18cm 桥面铺装: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C25砼,路缘石边处厚 ;上层为沥青砼,。桥面采用%横坡。 桥梁横断面及具体尺寸:(见作图) 二、确定主梁的计算内力 (一)计算结构自重集度(如下表) (二)计算自重集度产生的内力(如下表) 注:括号()内值为中主梁内力值 根据计算经验,边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大于中梁,故取边梁进行计算分析。 (三)支点处(杠杆原理法) 由图可求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汽车荷载:1 0.3332oq m η==∑ 人群荷载: 1.222or r m η==

(四)跨中处(修正刚醒横梁法) 1、主梁的抗弯惯性矩I x 平均板厚:()1 1012112H cm =+= 22 3344 1111100162111621127.86181001810027.861221223291237.580.03291x I cm m ????=??+??-+??+??- ? ????? == 2、主梁的抗扭惯性矩Ti I 对于T 形梁截面,抗扭惯性矩计算如下:见下表. 3.计算抗扭修正系数 主梁的间距相等,将主梁近似看成等截面,则得 221 1 12Ti i i Gl I E a I β=+∑∑ 其中:∑It ---全截面抗扭惯距 Ii---主梁抗弯惯距 L---计算跨径 G---剪切模量 G= i a --主梁I 至桥轴线的距离 计算得0.9461β=< 满足 4.采用修正后的刚醒横梁法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此桥有刚度强大的横隔梁,且承重结构的跨宽比为: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桩基础设计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住楼,其基础设计拟采用桩基础。 二、设计内容 1、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3、确定桩数、桩位布置,拟定承台底面尺寸; 4、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桩顶作用验算、桩基沉降验算和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6、承台设计; 7、绘制桩基施工图(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桩截面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基础顶面的内力标准值、柱截面尺寸根据学号(括号内数字)按表1选取。 地基分组见表2。 表1

表2 2、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主筋可选HRB400,HRB335,箍筋为HPB300。 四、设计要求 1、计算内容完整,计算正确,有必要的示意图。 2、计算书装订:封皮、任务书、计算书,格式采用统一模板,可电子录 入后打印(单面或双面打印均可),也可手写但不得用铅笔书写。 3、计算书部分表述符合专业要求。所有示意图、表格都有编号,安排在 正文引用的附近位置。示意图线条规整、字迹清楚、整洁。 4、施工图符合建筑制图规范的要求。

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学号:19 基础顶面内力标准值: 柱截面尺寸:地基分组:(D) 土层(厚度m):杂填土:1.7m,粉质粘土:2.1m 饱和软粘土:5.4m,粘土:>7m 混凝土采用C30,主筋选用HRB400级,箍筋为 HPB300级 二、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采用第四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持力层的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采用端承摩擦型方桩,几何尺寸为,桩长为8.5m,桩端嵌入持力层1m,桩顶嵌入承台0.1m,承台埋深1.8m。 三、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 算书

土 力 学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级学院: 指导老师: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m ,宽9.6m ,其1-5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所示。建筑场地位于临街地块部·位,地势平坦,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 ×5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1所示。场地内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详见工程地质资料,如表1所示。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 2.5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试按乙级条件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1轴荷载:5417;85.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2轴荷载:5411;160.m;53k k k F kN M kN V kN ===。 3轴荷载:5120;88.m;63k k k F kN M kN V kN ===。 4轴荷载:5300;198.m;82k k k F kN M KN V kN ===。 5轴荷载:5268;140.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图1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预制桩基础)--12土木1班 工程概况 某市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米,柱距6米,宽9.6米,室内外地面高差0.45米。柱截面500×5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 目录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 0 -工程概况....................................................................................................... - 1 - 1.设计资料.................................................................................................... - 4 - 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 - 4 -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5 -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 6 - 5.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 7 - 6.桩基础沉降验算 ........................................................................................ - 8 - 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 - 8 - 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 - 8 - 6.3 沉降计算........................................................................................... - 8 -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纸

一、设计资料 温州地区某一单跨厂房总长度60m,纵向柱距6m,跨度18m。建筑平面图如图1所示。 1.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柱,梯形钢屋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屋面坡度i=1/10; L为屋架跨度。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无侵蚀性介质,屋架下弦标高为18m; 厂房内桥式吊车为1台30t(中级工作制)。 2. 屋架形式及材料: 屋架形式、几何尺寸及内力系数(节点荷载P=1.0作用下杆件的内力)如附图2所示。屋架采用的钢材为Q235钢,并具有机械性能: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180℃冷弯试验和碳、硫、磷含量的保证;焊条为E43型,手工焊。 3. 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面计) ①永久荷载: 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 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5 KN/m2 保温层0.55 KN/m2 一毡二油隔气层 0.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m2 屋架及支撑自重:按经验公式0.120.011 q L =+计算: 0.318 KN/m2 悬挂管道: 0.15 KN/m2 ②可变荷载: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 7.0m kN / 雪荷载标准值: 0.35KN/m2 积灰荷载标准值: 1.2 KN/m2 厂房平面图

.51507.5 9 内力系数图 二、屋盖支撑布置 1、上弦横向水平支撑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房屋两端的第二开间,沿屋架上弦平面在跨度方向全长布置。考虑到上弦横向水平支撑的间距大于60m,应在中间柱间增设横向水 平支撑。 2、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屋架跨度为18m,应在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同一开间设置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辽宁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X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结构教研室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2)计算简图--------------------------------------------------------------2(3)弯矩设计值------------------------------------------------------------3(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2)计算简图-------------------------------------------------------------- 4(3)内力计算---------------------------------------------------------------4(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1)荷载设计值-------------------------------------------------------------6(2)计算简图--------------------------------------------------------------6(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7

课程设计计算书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某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 学生:王玥 学号:12141020128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2012级1班 指导教师:陈妮 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二○一五年一月

四川理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专业:给排水工程 班级:2012级1班学号:12141020128 学生:王玥指导教师:陈妮 接受任务时间 2014.12.01 教研室主任(签名)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计内容: (A)项目简介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任务书,拟在某市修建一综合楼,地上9层,建筑面积约为8000㎡,建筑高度为28.50m。一层为商业用房,层高4.50米;二至九层为普通住宅,层高3.00米。 (B)设计资料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资料 建筑物各层平面图等。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室内要设有完善的给排水卫生设备。生活供水要安全可靠,水泵要求自动启闭。该建筑物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室内管道全部暗敷。 城市给水排水资料 1.给水水源 建筑以城市自来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建筑物前面道路有一条市政给水可供接管,给水管管径DN200,常年水压不低于200Kpa。 最低月平均气温7℃,总硬度月平均最高值10德国度,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吸水。 2.排水条件 本地区有集中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5%,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水、污水分流制。市内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本建筑右后方有一条市政污水管和一条市政雨水管预留的检查井可供接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11土木工程(专升本)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 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2); 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 2)可变荷载:Pk=6.0 kN/m2 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时,取1.3);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 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2.1m ,l02/l01=6.6/2.1=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6~550mm。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三、板的设计 1)荷载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0.65kN/m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0.1*25=2.5kN/m2 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20*17=0.34kN/m2 小计: 3.49 kN/m2取3.5 kN/m2 板的活荷载标准值:60.0kN/m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因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所以取1.3。 于是板的恒荷载设计值:g=1.2*3.5=4.2kN/m2 活荷载设计值:q=1.4*6.0=8.4kN/m2 荷载总设计值:g+q=4.2+8.4=12.6kN/m2 1)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由设计任务书可知: 厂房总长为120m,柱距6m,跨度为24m,屋架端部高度为2m,车间内设有两台中级工作制吊车,该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为-22℃。暂不考虑地震设防。 屋面采用1.5m×6.0m预应力大型屋面板,屋面坡度为i=1:10。卷材防水层面(上铺120mm 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和三毡四油防水层)。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7KN/㎡,雪荷载标准值为0.4KN/㎡,积灰荷载标准值为0.5KN/㎡。 屋架采用梯形钢屋架,钢屋架简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二选材: 根据该地区温度及荷载性质,钢材采用Q235-C。其设计强度为215KN/㎡,焊条采用E43型,手工焊接,构件采用钢板及热轧钢筋,构件与支撑的连接用M20普通螺栓。 屋架的计算跨度L。=24000-2×150=23700,端部高度:h=2000mm(轴线处),h=2150(计算跨度处)。 三结构形式与布置: 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见图1所示: 图1 屋架支撑布置见图2所示:

图2 四荷载与内力计算: 1.荷载计算: 活荷载于雪荷载不会同时出现,故取两者较大的活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标准值: 防水层(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0.35KN/㎡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0.02×20=0.40 KN/㎡保温层(40mm厚泡沫混凝土0.25 KN/㎡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钢屋架和支撑自重0.12+0.011×24=0.384 KN/㎡ 总计:2.784 KN/㎡可变荷载标准值: 雪荷载<屋面活荷载(取两者较大值)0.7KN/㎡积灰荷载0.5KN/㎡风载为吸力,起卸载作用,一般不予考虑。 总计:1.2 KN/㎡永久荷载设计值 1.2×2.784 KN/㎡=3.3408KN/㎡可变荷载设计值 1.4×1.2KN/㎡=1.68KN/㎡2.荷载组合: 设计屋架时应考虑以下三种组合: 组合一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 屋架上弦荷载P=(3.3408KN/㎡+1.68KN/㎡) ×1.5×6=45.1872KN 组合二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 屋架上弦荷载P1=3.3408KN/㎡×1.5×6=30.07KN P2=1.68KN/㎡×1.5×6=15.12KN 组合三全跨屋架及支撑自重+半跨大型屋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哈尔滨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3年1月 目录 前言 (3) 设计总说明 (4) 第一章基本资料 (8)

1.1 哈尔滨气象参数 (8) 1.2 采暖设计资料 (9) 1.3 维护结构资料 (9) 第二章建筑热负荷计算 (9) 2.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10) 2.1.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10) 2.1.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1) 2.2 冷风渗透耗热量 (11) 2.3 冷风侵入耗热量 (12) 2.4 以101会议室为例计算 (13) 2.5其余房间热负荷计算 (14) 第三章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布置 (14) 第四章散热器计算 (17) 41散热器选型 (17) 4.2 散热器计算 (18) 4.2.1 散热面积的计算 (18) 4.2.2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18) 4.2.3 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值 (19) 4.2.4 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19) 4.2.5 考虑供暖管道散热量时,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19) 4.2.6散热器的布置 (19)

4.2.7 散热器计算实例 (20) 第五章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双管异程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20) 5.1 计算简图 (20) 5.2 流量计算 (23) 5.3 初选管径和流速 (23) 5.4 环路一水力计算 (23) 5.5 环路二水力计算 (25) 第六章感言 (27) 参考文献 (28) 前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暖通空调》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课程设计书模板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学院(直属系) :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国冠 开题时间:2016 年 1 月 01日 完成时间: 2016 年 1 月 12 日

目录 摘要..................................................... 任务与分析..................................................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2.设计条件.................................................. 3.设计内容.................................................. 4. 成果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计算书 1.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1.1 柱网尺寸 ........................................... 1.2 板厚度............................................... 1.3 次梁截面尺寸......................................... 1.4 主梁截面尺寸........................................ 2板的设计 2.1板荷载计算............................................ 2.2板计算简图............................................ 2.3板弯矩计算值.......................................... 2.4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5 板裂缝宽度验算........................................ 2.6 板的挠度验算.......................................... 3.次梁设计 3.1次梁荷载计算........................................... 3.2次梁计算简图........................................... 3.3次梁内力计算........................................... 3.4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6 次梁裂缝宽度验算....................................... 3.7次梁挠度验算........................................... 4.主梁设计 4.1主梁荷载计算............................................ 4.2主梁计算简图............................................

单层厂房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 程 设 计 专业: 土木工程(本科) 学号: 姓名: 杨树国 日期: 2008年4月16日 一、设计资料 1、白银有色(集团)公司某单层车间建筑平面图。 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二、计算简图的确定 计算上柱高及全柱高: 室外地坪为-0.15m ,基础梁高0.6m ,高出地面 m ,放置于基础顶面,故基础顶面标高-0.65m 。 根据设计资料得: 上柱高u H =吊车梁高+轨道构造高度+吊车高度+安全距离 =900+200+2734+166=4000=4m 全柱高H =轨顶标高-(吊车梁高+轨道构造高)+上柱高-基顶标高 =++4+= 故下柱高u l H H H -==6.35m 上柱与全柱高的比值 386.035 .100 .4===H H u λ 柱截面尺寸:

因电车工作级别为5A ,故根据书表(A )的参考数据, 上柱采用矩形截面 A 、C 列柱:mm mm h b 500500?=? B 列柱:mm mm h b 700500?=? 下柱选用Ⅰ型 A 、C 列柱:mm mm mm h h b f 2001200500??=?? B 列柱:mm mm mm h h b f 2001600500??=?? (其余尺寸见图),根据书表关于下柱截面宽度和高度的限值,验算初步确定的截面尺寸,对于下柱截面宽度 A 、C 列柱: mm b mm H l 50025425 6350 25=<==(符合) B 列柱: mm b mm H l 50025425 635025=<==(符合) 对于下柱截面高度: A 、C 及 B 列柱皆有: mm h mm H l 120052912 6350 12=<==(符合) 上、下柱截面惯性及其比值 排架A 、C 列柱 上柱 49310208.5500500121 mm I u ?=??= 下柱 33800200121 21200500121???-??=l I +]502002 1 )27005032(50200361[423???+?+???41010067.7mm ?= 比值:074.010067.710208.510 9 =??==l u I I η 排架B 列柱 上柱 410310429.1700500121 mm I u ?=??= 下柱 33120020012 1 21600500121???-??=l I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宾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柱下桩基础,首层柱网布置如附件所示,试按要求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岩土层按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划分:1、人工填土层(Q ml);2、第四系冲积层(Q al);3、残积层(Q el);4、白垩系上统沉积岩层(K2)。 各土(岩)层特征如下: 1)人工填土层(Q ml) 杂填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较多建筑垃圾(碎砖、碎石、余泥等)。本层重度为16kN/m3。松散为主,局部稍密,很湿。层厚1.50m。 2)第四系冲积层(Q al) 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可塑,含细砂及少量碎石。该层层厚3.50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ω=44.36%;ρ= 1.65 g/cm3;e= 1.30;I L= 1.27; E s= 2.49MPa;C= 5.07kPa,φ= 6.07°。 承载力特征值取f ak=55kPa。 ②-2 粉质粘土:灰、灰黑色,软塑状为主,局部呈可塑状。层厚2.45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ω= 33.45%;ρ= 1.86 g/cm3;e= 0.918;I L=0.78; Es=3.00Mpa;C=5.50kPa,Φ=6.55°。 ②-3粉质粘土:褐色,硬塑。该层层厚3.4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ω= 38.00%;ρ= 1.98 g/cm3;e= 0.60;I L=0.20; Es=10.2MPa。 3)第四系残积层(Q el) ③-1 粉土:褐红色、褐红色间白色斑点;密实,稍湿-湿。该层层厚2.09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ω= 17.50%;ρ= 1.99 g/cm3;e= 0.604;I L=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二零一三年六月 土木工程

某框架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威海近郊五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当于七层以上民用建筑),车间有三排柱,柱截面尺寸为400×600mm2,平面图如图1。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特征值如表1,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室内外高差0.30m。 图1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图 表1 荷载效应特征值 二、地质资料 1.综合地质柱状图如表2,地下水位在细砂层底,标准冻深为2m; 2.冻胀类别为冻胀。

表2 综合地质柱状图 三、设计要求 1.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绘制基础平面图(局部),基础剖面图,配筋图。 四、设计步骤 1.考虑冻胀因素影响确定基础埋深; 2.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3.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基础构造高度; 4.计算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5.按倒梁法计算梁纵向内力,并进行结构设计; 6.计算基础的横向配筋及翼缘高度; 7.绘制施工图。

五、工作量 1. 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 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 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4. 完成铅笔绘制2号施工图一张; 5. 配合教师安排进行答辩。 六、内力计算 (一) 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地质资料进入土层1.2m 为粘土层,其基本承载力特征值为147kPa ak f =,可知其为最优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大于30cm 。又有考虑冻胀因素的影响,根据规范可知,其设计冻深d z 应按下式计算:0 2.0 1.00.90.95 1.71m ...zs zw ze d z z ψψψ=???==,基础 埋深应在设计冻深以下,据此可初步确定基础埋深为2.3m 。根据基础埋深 2.3m>0.5m d =需进行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持力层为黄褐色粘性土层。液性指数 2618 0.50.853418 p L L p w w I w w --= = =<--,又0.70.85 e =<,查表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 1.6b d ηη==,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γ= 317 1.2190.8 17.8kN/m 2.0 ?+?=, 条形基础的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内底面算起,室内外高差为0.3m ,取 2.30.3 2.6m d =+=, 则可得修正值为:(0.5)147 1.617.8(2.60.5)206.81kPa a ak d m f f d ηγ=+-=+??-=。 (二) 确定基础梁的高度、长度和外伸尺寸 根据规范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应该取为柱距的1/81/4倍 ,又有此处柱距取为6500mm ,故可得到基础梁的高度(1/81/4)6200(7751550)mm h =?=,取 1500mm h =,即为 1.5m h =。根据构造要求,条形基础端部外伸长度应为边跨跨距的1/41/3倍,故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可以得到基础端部左侧延伸 1(1/4 1/3)(1/41/3)6200(1550 2067)m m l l ==?=,取1 2.0m l =。计算简图如图 2所示:

课程设计计算书资料

东东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夜大学 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课程: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院部: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YS05115 学生姓名:刘晓强 学号:5320005115152023 设计期限:2016. 06——2016. 08 指导教师:谢鲁齐 教研室主任: 院长(主任):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8月30 日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平面结构布置 (1) 3 板的设计 (2) 3.1 荷载计算 (2) 3.2 板的计算简图 (2) 3.3 板弯矩设计值 (3) 3.4 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 3.5 绘制板施工图 (5) 4 次梁设计 (5) 4.1 次梁的支承情况 (5) 4.2 次梁荷载计算 (5) 4.3 次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6) 4.4 次梁内力计算 (6) 4.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4.6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8) 5 主梁设计 (8) 5.1 主梁支承情况 (8) 5.2 主梁荷载计算 (9) 5.3 主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9) 5.4 主梁内力计算 (9) 5.5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 5.6 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2)

1 设计资料 某工业车间楼盖,平面如图所示(楼梯在平面外)。墙体厚度370mm,柱子截面尺寸按400×400mm。 楼面活载为6.20kN/m2。采用C30混凝土,板中钢筋一律采用HPB300级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余采用HPB300级钢筋。楼面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kN/m3),板底抹灰采用15mm厚石灰砂浆(17kN/m3)。厂房安全等级为一级。 2 平面结构布置 (1)主梁沿着纵向布置,跨度为3.60m,次梁的跨度为6.3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一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0m。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图2.1楼盖结构布置图 (2)按高跨比条件,当h≥1/40l=1500/40=37.50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 XXXXXXXXXX 学生: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 (2)计算简图--------------------------------------------------------------2 (3)弯矩设计值------------------------------------------------------------3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 (2)计算简图-------------------------------------------------------------- 4 (3)力计算---------------------------------------------------------------4 (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 (1)荷载设计值-------------------------------------------------------------6 (2)计算简图--------------------------------------------------------------6 (3)力设计值及包络图-----------------------------------------------------7 (4)承载力计算-------------------------------------------------------------9 6.参考文献--------------------------------------------------------------11

[学士]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模板

一、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采用混凝土现浇单向肋形楼盖,其三楼楼面结构布置简图如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 混合砂浆板底。 2、活荷载:标准值为3KN/㎡。 3、恒载分项系数为2.1;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4。 4、材料选用: 混凝土 采用2220(9.6/, 1.1/)c t C f N mm f N mm ==。 钢筋 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级)/360(2mm N f y =; 其余采用HPB235级)/210(2mm N f y = 5、柱网尺寸:27.57.5m ?;柱的截面尺寸为mm mm 350350?。 6、板厚:120mm 。 7、层高:m 9.3。 8、砖采用10Mu ,砂浆采用0.5M ,砖墙采用mm 240。 9、板伸入墙内mm 120,次梁伸入墙内mm 240,主梁伸入墙内mm 370。 二、结构布置: 1、基本要求: 承重墙、轴网和粱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柱网尺寸要求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 结构布置要合理、经济。 教师评阅:

2、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确定: 主梁和次梁的间距不宜过大,主梁的跨度一般为m m 8~5 ,次梁为 m m 6~4。 粱格布置要求规整,梁尽可能连续贯通,板厚和梁的截面尺寸尽可能统一。在较大孔洞四周、非轻质隔墙下和较重设备下应设置梁。 板厚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板厚。板的跨度一般为m m 7.2~7.1,常用跨度为m m 5.2~7.1左右。 主梁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并与住构成平面的框架,内框架与纵向的次梁形成空间结构。当横向柱距大于纵向柱距较多时,也可沿纵向布置主梁。 3、楼面结构布置图(图1): B 1B 3 B 1B 1 B 1 B 3B 2(板 ) B 2(板 ) B 4 主梁 次梁 柱 图1:单项肋形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1 2 3 4 5 6 A B C D 教师评阅:

墩台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概述 1.1基本资料 本设计资料是江阴市某大桥低桩承台基础设计,该桥上部结构型式采用变截面连续箱梁 双幅桥,荷载标准公路一一I级,桥面双幅并立,中央空间9m,单幅横向布置为0.35m (栏杆)+5m(非机动车道)+0.4m (隔离栅)+12.25m (车行道)+0.5m (防撞护栏)=18.5m,总宽46m.桩的型式采用钻孔灌注桩,桩身采用C25混凝土,承台采用C30混凝土。 本设计是针对15#墩(左幅),对应的地质钻孔是ZKB4,其设计控制荷载分别为: N=60000kN (J)、H=600kN(~)、M=6204kN? m(\)。 1.2施工方法 1.2.1施工方法简介及机具设备 本设计工程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钻孔的方法主要根据地质条件,本设计采用的正循环回转钻机。 正循环旋转钻进是泥浆由泥浆泵压进泥浆笼头,通过钻杆从底端钻头射出而输入孔底, 泥浆挟钻渣上升,从护筒顶溢流口不断流出排至沉淀池内,钻渣沉淀,泥浆流入泥浆池循环 使用。 由于是在粘土中钻孔,采用自造泥浆护壁。钻孔达到要求的深度后,测量沉碴厚度,进行清孔。清孔采用射水法,此时钻具只转不进,待泥浆比重降到1.1左右即认为清孔合格。钻孔灌注桩的桩孔钻成并清孔后,应尽快吊放钢筋骨架并灌注混凝土。用垂直导管灌注法水 下施工。水下灌注混凝土至桩顶处,应适当超过桩顶设计标高,以保证在凿除含有泥浆的桩 段后,桩顶标高和质量能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后的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都需要满足 规范的规定。 1.2.2主要的施工程序 (一)、施工工艺 钻孔灌注桩是用动力驱使钻头在土中钻进成孔。主要的工序是钻孔、清孔、下钢筋笼和灌注 混凝土。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一。 (二)、主要工艺的技术要求 1、埋设护筒 埋设护筒是钻孔灌注桩准备工作中的一个最主要环节。混同为圆形,可用木、钢板。钢筋混凝土制作,要求坚实耐用、不变形不漏水,并应能重复使用。埋设护筒要满足以下要求: ①护筒直径应比钻头直径大100~40 Omm,依据成孔方式来确定。 ②护筒顶标高奥高出地面或岛面300~500mm,高于地表水面或地下水面 1.5~2.0m; ③护筒底应用粘土夯填,不得漏水跑浆。 2、泥浆制备 泥浆是用作护壁用,由水、粘土(或膨胀土)和添加齐U组成。泥浆的作用:增大孔内向外的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一层泥皮,隔断孔内外水流起着护壁的作用;用作悬浮钻渣,润滑 钻头,减少钻进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