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模拟题详解

中国文化模拟题详解
中国文化模拟题详解

中国思想文化通史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第Ⅰ卷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2015·北京海淀高三检测)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

解析三个历史特征表明这是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改革,强化中央集权,废分封行县制,开始形成局部的中央集权国家;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禁止农民弃农经商;战国时期儒家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后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由春秋时期孔子编撰的,A项错误;春秋时期孔子开创私学,B项错

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C项正确;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D项错误。

答案C

2.(2015·湖北黄冈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大变

革时期,秦汉时期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大一

统的时期,A项错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

鸣”局面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

出思想领域从多元走向单一,也反映出了政治领

域的相应变化,即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项正

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并非禁绝其他思想学派,更不能说明文化专制统

治加强,C项错误;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说明秦

朝推崇法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受到打压,D项错

误。

答案 B

3.(2015·山东德州一模)《春秋繁露》中写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B.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C.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

D.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改变纪年、服色和制定礼乐

制度,虽然在时间上有先后不同,但顺天应人的

想法是相同的,都最终归一个大治的目的”,体现

了董仲舒“春秋大一统”思想。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

张后,儒学才成为正统思想,在此之前儒学不占

据统治地位,A项错误;“三纲五常”是封建伦理道

德原则,是为“大一统”服务的,B项错误;在西

汉中期,诸侯王国割据局面基本结束,生产得到

恢复与发展,中央集权得到巩固与加强,出现了

经济繁荣和政治大一统的局面,为适应统一的中

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C项正

确;“将哲学理论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是宋明理

学的特征,D项错误。

答案 C

4.(2015·湖南衡阳二模)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

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

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

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下

面不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客观上有利于求科学之真

B.重义轻利阻碍商品经济的转型发展

C.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D.官方哲学左右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

解析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科学

之真,而是明道德之善,可知格物致知认识论主

要是维护道德伦理,而深入研究万物的认识方法

只是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A项正确,不

符合题意;重义轻利是儒家的义利观思想,该观

点对谋求利益为目的的商品经济有阻碍作用,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仍

然是儒学体系,“取代”错误,C项错误,符合题意;

D项表述与题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

相符,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5.(2015·山西一模)明代《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节妇烈女宋代有267人,到明代猛增至36000人。

这反映出明代理学()

A.弘扬了宋朝理学的精髓

B.与朱熹的理学思想不同

C.将宋朝理学推向了极端

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解析节妇烈女数量的增加,反映出宋明理学对妇女束缚的强化。它反映出的是宋朝理学扼杀人性的弊端,A项错误;明代理学是对朱熹理学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的继承,B项错误;作为官方哲学的明代理学,否定人性正常的需求,将宋朝理学推向了极端,C项正确;明代理学阻碍了人性的解放和社会发展,D项错误。

答案 C

6.(2015·山东潍坊一模)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A.根植于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本质上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黄宗羲和唐甄属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家,产生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A项错误;黄宗羲和唐甄的思想是批判君主,限制君权,没有适应君主统治需要,B项错误;黄宗羲和唐甄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

批判继承,C项正确;黄宗羲和唐甄的思想在当

时影响不大,并没有动摇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D

项错误

答案 C

7.(2015·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二模)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

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

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

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解析材料顾炎武的言论未涉及宋明理学空谈义

理,A项错误;从材料“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

之人”可以看出顾炎武强调人的道德的作用,认为

以无德之人讲学,与圣人相去甚远,B项正确;

材料主要说的是有学问的人应该有道德,并非是

治学方法,C项错误;经世致用主张学问有益于

国家,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以达到经

国济世的实效,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D项错

误。

答案 B

8.(2015·福建泉州一模)“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

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

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四大发明()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解析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两种观点,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四大发明与此无直接联

系,A项错误;培根的言论中心语为“四大发明对

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作用大”,说明对近代化进

程的主要是促进的作用,B项正确;“宗教信仰的弱

化”不是四大发明引起的,C项错误;四大发明起

不到遏制殖民扩张的作用,D项错误。

答案 B

9.(2015·湖南衡阳二模)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

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

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以上现象说明()

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解析闭关锁国政策出现于17世纪清朝,与题中

“公元3—18世纪”时间不符,A项错误;作者是西

方人,找到4项西方传入中国的发明是符合史实,不是作者立场偏颇,B项错误;明清时期由于闭

关锁国中国科技发明才落后于西方,“一直”过于绝

对,C项错误;中国古代大量技术发明传入西方,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D项正确。

答案 D

10.(2015·山东潍坊一模)《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

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解析依据材料“市井俗人,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可知,市民阶层兴起,对文化有了新的需求,A

项正确;依据材料“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

少”可知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但反应出的是

材料的现象,并不是实质,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

井俗人”“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可知市民并不喜欢

民主进步思想,C项错误;依据材料“市井俗人,

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可知理学收到冲击,D项错

误。

答案 A

11.(2015·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一模)中国近代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

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

的“西学篇”,再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

提要》。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

B.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

C.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

D.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和维新派的斗争

解析依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与“西学篇”及

《新学书目提要》,不能看出在学西方从“器物到

制度”层面的过程,A项错误;“中国人从天朝上国

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在材料中不能反映,B项

错误;依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与“西学篇”及

“《新学书目提要》”的现象可以看出近代中国人学

习西方的做法,也正好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C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顽固派和洋务派及维新

派之间的斗争,D项错误。

答案 C

12.(2015·山东菏泽一模)学者王尔敏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

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

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原始

动力”是指()

A.师夷长技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救亡图存

解析师夷长技思想属于19世纪40—60年代的

内容,变法图强思想属于19世纪90年代的内容,民主共和思想属于20世纪初的内容,均与材料“最

基本之原始动力”不符,A.B.C项错误;各时代思

想特征不同,是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决定的,主要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D项正确。

答案 D

13.(2015·山东菏泽一模)有人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

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这反映出其思想主

张是()

A.反对学习西方B.中体西用

C.变法改制D.民主共和

解析材料“取西人制造之长”,不反对学习西方,

A项错误;材料“纲常名教”不变,学习西方的“制

造之长”,符合“中体西用”思想,B项正确;材料不

涉及制度变改,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

和”思想,D项错误。

答案B

14.(2015·安徽淮北一模)康有为说:“以吾遍游欧、美十余国,深观细察,校量中、西之得失,以为

救国至急之方者,惟在物质一事而已。……则吾

所取为救国之急药,惟有工艺、汽、电、炮、舰

与兵而已!”材料提出的救国主张是()

A.军事救国 B.实业救国

C.变法救国 D.物质救国

解析从“以为救国至急之方者,惟在物质一事而

已”可知是物质救国,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5.(2015·河南南阳高三期末)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华民

族”的概念,他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

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其主要

目的是()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配合清末新政

C.反对资产阶级革命

D.推动维新变法深入进行

解析在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梁启超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意图加强民族团

结,反抗外国侵略,A项正确;1901年开始的清

末新政,涉及“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

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

吏治”等内容,与材料的民族主义思想无关,B项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资产阶级革命,C项错误;

材料是1902年,此时维新变法已经失败,D项错

误。

答案 A

16.(2015·山东潍坊一模)胡适认为:“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

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这反

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新文化运动彻底失败

C.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中西文化融合日益加强

解析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而辛亥革

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A项错误;依据材料“我

们思想新、信仰新,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

是传统的中国人”可知新文化运动并未彻底失败,

B项错误;依据材料“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

旧是传统的中国人”由此可知传统思想文化影响

深远,C项正确;材料中重点强调的是“但在安身

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不能体现

文化融合,D项错误。

答案 C

17.(2015·山西一模)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这说明

()

A.传统文化遭到猛烈冲击

B.北洋政府实行文化专制

C.儒家学说丧失社会价值

D.北洋政府提倡尊孔复古

解析新文化运动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

化的彻底批判,因此材料中人们不再认可孔子及

其思想,A项正确;人们能够批判儒家思想,体

现出北洋政府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B项错误;

儒家学说仍然有其精髓,没有完全丧失社会价值,C项错误;材料对孔子的否定,与北洋政府提倡

尊孔复古不符合,D项错误。

答案 A

18.(2015·福建龙岩一模)下表摘编自1923年《蒋介

由此可见蒋介石()

A.怀疑三民主义 B.关注社会主义思潮

C.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寻找国共合作理论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蒋介石一向以追随

孙中山和三民主义为标榜,A项错误;1923年10

月,正值国共合作前夕,关注社会主义思潮符合

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B项正确;蒋介石信奉的

是三民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者,C项错误;国

共合作的理论基础并非马克思主义而是新三民主

义,D项错误。

答案B

19.(2015·江西赣州高三期末)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

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

“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

是”。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

A.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B.实事求是的原则

C.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

D.全面改革的思想

解析“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

比农村复杂得多”不能够体现摸着石头过河的思

想,A项错误;“……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体现了实事

求是的原则,B项正确;题中没有依靠群众的信

息,C项错误;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并非进行全面改革,D项错误。

答案 B

20.(2015·江苏苏锡常镇一模)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

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这里的“办法”是

指()

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发达资本,振兴实业

C.构建福利国家,实现共同富裕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解析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无处不均

匀,无人不饱暖”,A项错误;振兴实业反映了实

业救国思想,要“发达资本”而非“节制”、“平均”,B 项错误;福利国家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当今中国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不是1924年孙中山指出,C项错误;1924年孙中山重新阐发三民主义,材料符合“民生主义”基本内容,D项正确。

答案 D

21.(2015·山东潍坊一模)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但不是“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A项错误;制定灵活的方针政策是“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一方面,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共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C项正确;建立工农武装是其一方面,D项错误。

答案 C

22.(2015·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29)下表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发表的几部代表性作品。其内容反映毛泽东的思想

A.独立自主 B.理论联系实际

C.武装斗争 D.批评与自我批评

解析“独立自主”的内容在主要活动或思想观念

中没有反映,A项错误;依据材料“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对农民运动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没

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

会实践中来”可知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来源与实践,B项正确;从表格的时间1919—1963年来看,武装斗争是在1927年至1937年时期的理论,不能

全面概括材料,C项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理

论是在1953年提出的,不能反映表格的信息,D 项错误。

答案B

23.(2015·河南驻马店高三期末)邓小平1975年9月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倡议和影响下的举措是()

A.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C.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解析结合题干时间1975年和人物邓小平来解题,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符合题意;恢复高考

是1977年,属于邓小平倡议下的举措,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实行“科教新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

出,其理论基础是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77年,邓小

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普及义务教

育,跟《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有关,D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24.(2015·安徽淮北一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作品首选苏联,虽不乏好的作品,但是政治色彩浓厚。如斯大林的《在苏联共产党

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特洛岩若夫斯基的

《战争之后》等。”材料表明建国初期我国的教育

()

A.成为苏联教育的附庸

B.借鉴苏联经验中存在极严重问题

C.没有制定自己的教育政策

D.受到“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解析附庸是指依附于别的国家,新中国奉行独

立自主政策,没有成为苏联的附庸,材料中也体

现没有中国教育服从于苏联,A项错误;从“语

文教材中的外国作品首选苏联…但是政治色彩浓

厚”中不能得出借鉴苏联经验出现了极严重的问

题,B项错误;新中国初期建立了教育“为工农服

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C项与史实不符,

C项错误;外国作品首选苏联,体现浓厚的政治

色彩,反映出中国与苏联等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D项正确。

答案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第Ⅱ卷共3小题,第25小题各20分;第26小题各20分;第27小题12分,共52分。

25.(2015·山东滨州一模)(20分)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1)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不得照搬

照抄原文)。(4分)

(2)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6分)

材料二在家训形式上此期(晚晴)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

为主要形式。另外,并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

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

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

之学(科举)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

人才愈见庸下。”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

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

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3)有学者认为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据材料二对此观点加以论证。(8分)

(4)综上,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家训。(2分)

解析(1)材料每一项对应一条内容,简单概括即可。第一条强调淡泊明志说明注重道德修养,第二条强调忠孝,第三条强调勤俭持家,第四条强调为官清廉,不能贪污腐败,第五条强调耕读传家。

(2)结合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考虑。

(3)晚清家书的创新从材料中总结,第一段看出,“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另外,并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从左宗棠的话语中可以分析出晚清强调经世致用思想,反对传统的八股取士制度;从李鸿章的言语中看出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和关注世界文明,以及其中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

(4)评价类问题注重两面性,注重“扬弃”,创新性的继承传统思想。

答案(1)思想: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为官切勿贪腐;重视耕读传家。(4分)

(2)因素:专制统治;科举制度;小农经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6分,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

(3)形式上革新:晚清主要以家书为形式,不以传

统的专著或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形式出现。(2分) 内容上革新: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八股取士;重

视工商业发展;具有爱国救亡意识或关注世界。

(6分)

(4)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创新,赋予

其新的时代内涵。(2分)

26.(2015·福建漳州高三质检)(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

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

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

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

李时珍的本草之学,谨言踏实,近于现代实证的

方法。徐霞客的地理之学,全由亲身旅行各处,

乃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又如宋应星的《天

工开物》、茅元仪的《武备志》、徐光启的《农政

全书》,都有工艺器械的制作过程,并有实绘的图

样。凡此均是从理性发为科技的产品。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民主与科学在西方是以理性揭露宗教的

黑暗统治而成长起来的;在中国为揭露明朝的极

端皇权政治曾经活跃起来,但不像西方由文艺复

兴、启蒙思想一直发展下来,而在清朝以强悍的

少数民族统治而停滞了。直到鸦片战争后,在强

敌压境的资本主义刺激下才开展起来。

——《陈旭麓学术文存》

材料三中国由古代到近代的转折,是在西方的冲

击下,借鉴西方文化,发挥其固有的融合力,变

外来为内在,才进入近代文化领域的。……直到“五四”时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总准则,才得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要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结论。

——《陈旭麓学术文存》(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和科技成就的时代特色。(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西思想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简要说明为什么直到“五四”时“才得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要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结论”?(6分)

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特色,“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归纳为重申民本思想,提出君民平等;“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归纳为地方自治;“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归纳为反对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第二小问科技特色,根据材料一“李时珍的本草之学,谨言踏实,近于现代实证的方法”归纳为运用实证方法;“徐霞客的地理之学,全由亲身旅行各处,乃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归纳为注重亲身观察和详实记录;“凡此均是从理性发为科技的产品。”归纳为体现了科学理性的精神。

(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但不像西方由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一直发展下来,而在清朝以强悍的少数民族统治而停滞了”回答;第二小问原因,中国走向停滞是在清朝,回答清朝政治、经济、

思想状况;根据材料二西方民主与科学在宗教改

革中成长,启蒙运动不断发展。故原因回答这一

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方面阶段特征。

(3)回答五四运动前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答案(1)思想发展:反对君主专制;重申民本思

想,提出君民平等和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

色彩。(3分)

科技成就:运用实证方法;注重亲身观察和详实

记录;体现了科学理性的精神。(3分)

(2)不同:中国:走向停滞;西方:不断发展。(2

分)

中国原因: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形态的稳定性

和保守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扼杀了新生政治力量的

成长;思想上,僵化、封闭的思想文化体制,排

斥了非正统的思想文化。(3分)

西方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奠

定了近代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上,民主政

体由英国扩展到欧美主要国家,提供了思想文化

发展的政治保障;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

改革和启蒙运动不断推动着近代思想文化的发

展。(3分)

(3)说明:近代以来,洋务运动提倡西学、融合中

西,科学思想开始传播;戊戌变法和亥革命借鉴

西方民主政治模式,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随

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主流。

(6分)

27.(2015·湖北黄冈一模)(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后期至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

比较两时期书籍翻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两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解析第一小问不同,依据材料“翻译者”“内容”信息进行概括即可,明末清初主要翻译西方科技书籍,具有双向性交流的特点;晚清时期主要为外国法学著作、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书籍,主要是国人翻译西方书籍;第二小问原因,可以结合“明后期至清初”和“晚清时期”时期的阶段特征,从经济、政治、对外交流等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1)特点:明末清初主要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晚清时期主要为外国法学著作、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书籍;

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宣传介绍西方;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面临大量的国际交涉;洋务运动推动的军事变革的需要;外国传教士大量来华和中国知识分

子爱国心的驱使。

示例(2)特点:明末清初译书具有双向性交流的特点;晚清时期,则主要是国人翻译西方书籍;

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宣传介绍西方,同时向西方介绍中国;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因此大量翻译西书。

示例(3)特点:明末清初主要是传教士译书;晚清时期译书多为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合作而成。

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清政府面临大量的国际交涉;洋务运动推动的军事变革的需要;外国传教士大量来华和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心的驱使。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四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四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 2、()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通史。 [A] 《史记》编年体[B] 《史记》纪转体 [C] 《资治通鉴》编年体[D] 《资治通鉴》纪传体 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运用的修辞格是()。 [A] 对偶[B] 回环[C] 顶真[D] 回文 4、道教的创始人是()。 [A] 葛洪[B] 张角[C] 吕洞宾[D] 袁天罡 5、唐代书法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A] 隶书[B] 真书[C] 行书[D] 草书 6、历史上曾有“六经”,其中在战国时代失传的是()。 [A] 《书》[B] 《礼》[C] 《乐》[D] 《易》 7、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 [C] 《伤寒杂病论》[D] 《黄帝明堂经》 8、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融合发生在()时期。 [A] 秦汉[B] 汉唐[C] 宋元[D] 明清 9、中国古人观测天象的最主要目的是()。 [A] 研究天体运行的规律[B] 预测天气 [C] 指导农业生产[D] 用天象变化预卜人间祸福 10、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 《淮南子》[B] 《齐民要术》 [C] 《四民月令》[D] 《燕京岁时记》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诗经中提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的维新属于()。 [A] 文化维新[B] 经济 维新 [C] 政治 维新 [D] 国防 维新 2、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 [A]官职有关[B]母系氏族有关 [C]居地有关[D] 历史事件有关 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 钟繇[B] 张华[C] 陆机[D] 陆云 4、中国传统文化以哪个时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A] 魏晋[B] 南北 朝 [C] 唐末[D] 明清

5、小篆来源于 [A]石鼓文[B]金文[C]甲骨 文 [D]隶书 6、下列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派别是 [A]道家[B] 儒家[C]墨家[D]法家 7、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 [C] 《伤寒杂病论》[D] 《黄帝明堂经》 8、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融合发生在()时期。 [A] 秦汉[B] 汉唐 [C] 宋元[D] 明清 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 [A] 形象思维[B] 抽象思维[C] 辩证思维[D] 整体思维

10、宋明新儒学具有宗教色彩,是一种儒学化了的()。 [A] 道学[B] 墨家学说 [C] 法家学说[D] 佛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 选、错选均无分。 1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以半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B] 以尊君事亲为原则 [C] 以儒学为主干[D] 以天人合一为目 标 12、商周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 [A] 小篆[B] 甲骨 文 [C] 隶书[D] 金文 13、下列属于秦统一中国后实行整齐制度的是()。 [A] 三公[B] 郡县[C] 驰道[D] 繁荣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习题) ————张令牌 中国文化概 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郡县帝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B )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 2.尧舜时期的都城建立在(A ) A.汾河谷地B.河套地区C.江淮地区D.胶东平原 3.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C ) A.宋朝B.元朝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4.唐代被称为世界文化融会场和集散地的是(C ) A.洛阳B.上海C.长安D.开封 5.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状元乡”、“秀才县”,主要是由于(A )A.典范人物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D.区域意识的影响 6.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能走牛车的路称为(B ) A.径B.畛C.涂D.道 7.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鲁莽豪爽的是(C)A.红色B.白色C.黑色D.紫色 8.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是( C ) A.浙东学派B.桐城学派C.乾嘉学派D.扬州学派 9.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朝代是( A ) A.战国B.东汉C.北宋D.南宋 10.司马迁把现在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称为( C ) A.南楚B.北楚C.东楚D.北楚 11.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源于( D ) A.南朝B.秦朝C.唐朝D.周朝 12.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伶人行的祖师是( A ) A.唐明皇B.秦始皇C.嫘祖D.杨贵妃 13.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当属( C ) A.秦始皇B.汉武帝C.朱元璋D.乾隆 1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剪辫子、穿中山装的服饰标志属于( B )A.阶层标志B.政治标志C.职业标志D.信仰标志 15.在我国庆贺婴儿“满月”礼这天,主持“去胎发”仪式的是( C )A.爷爷B.爸爸C.舅父D.族长 16.全盘西化的提出者是( D ) A.李大钊B.郭沫若C.贺麟D.胡适 17.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字体是( B ) A.行书B.楷书C.隶书D.草书 18.我国古代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称为( A ) A.黄道B.红道C.紫道D.白道 19.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C ) A.《针灸甲乙经》B.《千金要方》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0.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D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1.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地方差异概括正确的是( A ) 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B.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C.南咸、北甜、东辣、西酸D.南辣、北咸、东甜、西酸 22.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B )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

2011年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答案:D 2. 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A. 黄帝 B. 仓颉 C. 太史籀 D. 许慎 答案:B 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A. 高士奇 B. 钱学森 C. 茅以升 D. 竺可桢 答案:D 4. 商朝的鼎盛时期是() A. 太甲时期 B. 武丁时期 C. 盘庚时期 D. 祖辛时期 答案:B 5. 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 A. 春秋 B. 战国 C. 秦代 D. 汉唐 答案:D 6. 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是() A. 宗法制的确立 B. 分封制的确立 C. 三公六卿制的确立 D.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答案:D 7. “天人之分”观点的提出者是() A. 荀子 B. 董仲舒 C. 刘禹锡 D. 张载

8. 在明朝,与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有过来往的思想家是() A. 王阳明 B. 王艮 C. 李贽 D. 颜均 答案:C 9. 中国科举制度成熟的时期是() A. 汉朝 B. 曹魏 C. 隋朝 D. 唐宋 答案:D 10. 钟敬文提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 化。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 A. 民俗文化 B. 市民文化 C. 娱乐文化 D. 工艺文化 答案:A 11. 在中唐思想界打出“攘斥佛老”大旗的代表人物是() A. 韩愈 B. 柳宗元 C. 刘禹锡 D. 白居易 答案:A 12. 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道”是宽多少的路() A. 八尺 B. 十二尺 C. 十六尺 D. 二十尺 答案:C 13. 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帕米尔高原 D. 蒙古高原 答案:C 14.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是() A. 九品中正制 B. 汉代察举制度 C. 门阀士族制 D. 世卿世禄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 心、、、、 、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 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 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 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语文试题7附答案

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黑笔擦净。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无论是国外媒体抑或国内媒体,VR都是热门的新兴载(zǎi)体,但它有着时空因素的极大掣肘,人们不应盲目乐观,更不能陷于肤浅的“技术决定论”的窠(kē)臼。 B. 只有增强改革定力、勇气和韧劲,敢于破藩(fān)篱,勇于担当,将百姓痛点变成改革着(zháo)力点,改革才能取得突破。连日来两会代表委员就改革建言献策,与民意形成良性共震。 C. 网络社会中,一个小事件容易在论坛中被围观,被热炒,以致不断发酵(jiào),上升为论坛主题帖(tiě),并被更多的论坛转载,成为网络社会的一时热点。 D. 晴天,石板路婆娑着绿树,翩跹(qiān)着竹影片片;雨日,石板路倒映出走过的斗笠蓑衣,偶尔经过一位手擎(qínɡ)薄伞的少女,袅袅婷婷,如此宁馨安谧,令人神摇心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为什么今年冬天中国南方会出现罕见的持续阴雨天气?中国气象局官宣表示,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厄尔尼诺。【甲】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截止 ..2019年2月底,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已达到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 【乙】知识点来了,厄尔尼诺是什么?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等西班牙语系国家的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 顶之灾 ..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由于 圣婴。 【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厄尔尼诺是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是 海洋和大气协同作用 ....的产物。全球每2至7年会出现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其影响波及全球。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发生后几乎全球气候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截止 B.灭顶之灾 C. 由于 D.协同作用 3.文中画线句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 B. 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内容载体越来越多元后,纸质书、电子书、手机App听书已然三分天下。根据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人“纸电一体”。就连自诩“老派”的李敬泽也说:“尽管我是60年代生的人,但我早就接受了在电脑和手机上阅读。”B.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使中小学生接触手机和网络游戏的比例日益增长。《报告》显示,76.3%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父母对孩子玩游戏的监管大多以成绩作为标准。 C. 时下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各种解压方式应运而生:从断舍离、极简主义,到新安全感、北欧生活,这一“哲学大项目”在商业领域经久不衰,且越来越细化。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一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A 广义的文化)。 2、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B 母系氏族有关)。 3、西周确定“礼”的目的是( D 使分封出去的诸侯国长期听命于周天子)。 4、甲骨文产生于( B 商周文化)。 5、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属于(D 精神文化)。 6、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主导思想是(C 法家)的思想。 7、佛教的创始人是(C 释迦牟尼)。 8.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名扬千古的创举,因此,中国史书上称之为(C凿空之行) 9.徐光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他最重要的著作是(B《农政全书》) 10、《红楼梦》中,能够集中反映作者对中国文化传统认识的人物是(D 薛宝钗)。 二、【多项选择题】 1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以半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B] 以尊君事亲为原则[C] 以儒学为主干[D] 以天人合一为目标)。 12、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是(B重阳节C 元宵节)。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广义文化产品的有([A] 农具[B] 陶器[C] 绘画[D] 典籍)。 14、明末清初,因为都有高深的学识、都参加了明末清初的抗清斗争、都提出了先进的思想论点儿被称为“明末三先生”的三个人是(A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 15、世界文明古国包括有(B古希腊C 古代埃及)。 三、【判断题】 16、“黄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 T ) 17、姓氏是标志宗法血缘关系的一种符号。( T ) 18、礼制的经济基础制度是“井田制”。(T ) 19、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匈奴。( T ) 20、秦统一车轨的目的是为了让全国联系紧密。( T ) 21、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T ) 22、为选拔人才,汉朝从汉武帝开始采用了“察举”制度。(F ) 23、北魏孝文帝改革,皇帝从“拓跋”改姓“元”,属于少数民族改汉姓. ( T ) 24、《四书章句集注》是由朱熹完成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 注释的。( T ) 25、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讲史话本两大类。(T ) 26、就文化意义而言,明清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一种家长制宗法社会结构体系. (T ) 27、石榴和葡萄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水果。( T ) 28、宋代理学家所辨析的“天理”与“人欲”和文学家所面对的“政治”与“人生”是一个问题。 ( T ) 29、元明清时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生存状态要比唐宋以前简单得多. ( F ) 30、清代的“乾嘉学风”,标志着理学文化重新崛起并占领政治舞台 . ( F )

【9A文】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练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C】 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 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C】 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D】 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 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D】 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 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D】 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 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C】 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 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D】 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 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C】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 A.出人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 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D】 A.查B.验C.测D.切 11.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C】 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2世纪D.公元16世纪 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B】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 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C】 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 1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C】 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 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D】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 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 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D】 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 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B】 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 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A】A.张道陵B.张角C.张鲁D.张衡 20.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这位诗人是【D】 A.王维B.柳宗元C.杜牧D.白居易 21.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A】 A.仁B.义C.礼D.智 22.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C】 A.三大语系B.四大语系C.五大语系D.六大语系

2014年01月中国文化模拟试题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2014年01月中国文化模拟题一 一:填空题(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十六国的五胡是指:匈奴、_________ 、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古代将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的礼物称为“_________”。 3.道教历史上,曾被成吉思汗接见并封为“长春真人”的著名道士是_______。 4.中国南方历史上曾有一种葬俗,即把棺木高悬于悬崖峭壁的木桩上或洞穴里,称为“_________葬”。 5.古代帝王陵园中分布于神道两侧的石人、石兽等石刻有专门的术语,称为“_________”,其中的石人称为“_________”。 6.明清三试中,古人说的“春闱”指的是_________试,所发之榜则称为“_________榜”。 7.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于公元690年称帝,改国号为“_________”,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而两汉之间,王莽也曾称帝并改国号为“_________”。 8.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产生于隋炀帝在位期间的公元607年,废止于清光绪帝在位期间的公元__ 年,延续了近1300年。 9.南宋的陆象山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代表人物,与其相提并论的另一代表人物是明代的___________。 10.宋代名帖《黄州寒食帖》的作者是___________。 11.瑞典科学家在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上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12.中国四大名玉包含了和田玉、蓝田玉、岫岩玉和。 13.公元2011年的夏历干支为辛卯,按照夏历干支纪时制,2020年的干支应为___________;按照古代的十二时辰纪时制,这一天的1时36分属于___________时。 14.北京故宫的一个建筑布局特点是“左庙右社”,而北京国子监的建筑布局特点是“左庙右学”。前者的“庙”指的是___________庙,后者的“庙”指的是___________庙。 15.已故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是一个佛教徒,曾一度考虑出家为僧。他信仰的是禅宗,而禅宗起源于中国,禅宗的鼻祖就是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古印度人___________。 16.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__________经》。 17.我国现存最大的木塔位于山西省___________县。 18.安徽省六安市素有“茶药宝库”的美誉,当地盛产的一种茶享誉古今,名列中国十大名茶,这种茶叫_________。 19.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既不能用夏历时间也不能以公历时间确定其准确日期的是_________节。 20.麻婆豆腐是我国四大菜系中_________菜的代表菜。 二:单选题(共10分) 1.中国现在的省在历史上也曾经称为“道”,那么这个历史时期应当是: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金代 2.下列古代时辰与现在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菩提树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指苦、集、灭、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老子、庄子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五斗米道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道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九章算术》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祖冲之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纪传体体通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通典》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 纪事本末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经学学发达,魏晋玄学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D.墨家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A.三论宗 B.天台宗 C.法相宗D.禅宗 6.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 )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2题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 敦煌文化 B. 张掖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回答模式:出处+解释)、 1、文化的大传统+小传统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是由私塾、学校、书院的教育形成的。通过一些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逐渐建立起来。在古代中国,一个在这样传统中生活的人,从小受家塾的教育,读经典,长大考经典,按照经典的礼仪规则参加社会活动,形成了一个相互认同的阶层。他们的行为、举止、谈吐是他们相互认同的标志,这个传统的延续,是由一代一代的教育(特别是经典学习)来保证。 ?小传统:民众的生活与知识 1.耳濡目染的经验。 2.文化阶层的影响。 3.传统仪式的暗示。 4.乡村生活中很重要的,演戏、说书。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提出一对类似于“上智下愚”的概念,叫做“大传统和小传统”。前者指代表着国家与权力的,由城镇的知识阶级所掌控的书写的文化传统(是以都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内省的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后者则指代表乡村的,由乡民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承的大众文化传统(指散布在村落中多数非内省的农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他希望借助于对现实的社会空间的内部划分,来说明社会中同时并存的有两种不同的传统。雷德菲尔德的这一区分很快被学术界所接纳,有时又改称“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成为相当流行的文化分析工具 2、克己复礼: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德境界的修养方法。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作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人的定义。 ?孔子认为,要恢复社会秩序,使人人各安其位,上下和睦,必须要“克己复礼” 孔子的政治理想,以“周礼”维护社会秩序,使人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上下和睦的理想没有能够实现。但对于“礼”的重视却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传统。 “礼”的精神和内在根据在于“仁”孔子把“仁爱”之情,赋予了“礼”,才使礼有了合法性,和道德内涵。 3、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的悲哀。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人是由宇宙大道演化而来的,是道 在世间的具体体现形式。人的生命与其他一切生命一样,都只是宇宙演变过程中的一刹之间, 人生与人死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既然生死没有差别,人活着也算不上什么乐事,死亡了也就 没有必要悲哀。因而,最明智的人生态度是顺其自然。也就是说,人一旦出生,你就自然而然 地活着,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也用不着为活在世上而庆幸;如果死去了,你就自然而然的回 归,用不着为离开人生而苦恼,也不要有太多的留恋,庄子认为,如果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这 一点,那就是人生的大智大慧;如果在行动上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你的一生就会有永远的快乐,如果你对自己、对他人都这样认为,都这样对待,那你就坦然一生,无忧无虑,并具有了达到 圣人境界的潜质。他这番道理,姑且不论其真实程度。就以他对生死的态度来说,便远在常人 之上。他摆脱了鬼神对于人类生死命运的摆布,只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的现象;认为生死的过 程不过是像四时的运行一样。

2011年1月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化模拟试题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 中国文化 模拟题 一.填空题(共20分) 说明:下列15题是填空题,第1-10题每题有一空,第11-15题每题有二空;每空1分,共20 分。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既不能用夏历时间也不能以公历时间确定其准确日期的是_________节。【答案】清明 2.明清时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称为“_________试”。【答案】乡 3.我国安徽的_________茶在国际上与印度的大吉岭茶、斯里兰卡的乌伐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答案】祁门红/祁红 4.东汉时期_________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加强了东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答案】班超 5.麻婆豆腐是我国四大菜系中_________菜的代表菜。【答案】川/四川 6.元明清时期我国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_,俗称“太学”。【答案】国子监 7.佛教的经典分为经、律、论,称为“三藏”,佛经中有一部经仅有260字,却广为流传,即《般若_________心经》。【答案】波罗蜜多/波罗密多 8.著名的牛河梁遗址,是_________文化时期的代表性遗址。【答案】红山 9.藏传佛教对于达赖、班禅和大活佛采取转世制度,乾隆时期起施行的在几个转世灵童中选取唯一继承人的制度,称为“_________”。【答案】金瓶掣签 10.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位于_________山。【答案】武当 1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_________,最后一个年号是_________。【答案】建元;宣统 12. 2010年11月,京剧和针灸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到28项,居世界第一,这28项中,最早入选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答案】昆曲;古琴(顺序不限) 13.“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儒家两位大师的观点存在着根本的对立,持前一观点的是_________,而持后一观点的是_________。【答案】荀子;孟子 14.在中国古文物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是_________,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的是 _____________。【答案】长信宫灯;越王勾践剑 15.荆浩和董源被认为是中国山水画南北派的开山鼻祖,其开山之作分别是《_________图》和《_________图》。【答案】匡庐;潇湘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 说明:下列1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切的选项,每题1分。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二)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二) 四、简答题: 1、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一、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结构特征。儒学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有着其自身发生,发展、变化、盛衰的过程。儒家学派为孔子所创立。道家、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是儒学文化的重要补充,不可能取代儒学文化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儒学文化也只有儒学文化才能适应中国自汉至清封建社会的客观需要;二、重视现实人生和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事物和现象在思想、感情、信念、观念上的取向准则,是儒学最具稳定性的本质属性之一;三、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思维模式。天的意志与人的愿望没有冲突与矛盾,人按照天的旨意出身行事就可成为“德配天地”的君子。 2、儒学价值观对古代小说有何影响? 答:儒学自汉至清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价值观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儒学所重视的伦理教化和个人道德修养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古代小说的创作,受到这一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重视人物形象伦理道德性格的刻画,强调小说伦理教化的功能。以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依照儒家的价值观而区分为忠效与奸佞、君子与小人、贞节与淫荡、信义与狡诈。儒家的价值观始终是古代小说中人物良莠的重要评判标准。 3、《儒林外史》是如何对文化进行反思与整合的? 答:《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清醒文化意识的古代小说。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对绵延几千年的文化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根据自身的感受和时代思潮的要求,对这一文化体系又给予了重新整理组合。这种反思与整合紧紧抓住了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的本质特征,但是并不想从根本上否定这一特征,而是试图恢复真正意义是的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并且使二者能够由分裂状态恢复到本来的统一状态。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集合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集合及答案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 A.文学B.错画 C.文章D.图画 2.价值观、审美观属于() A.文化思潮B.文化产品 C.文化政策D.文化观念 3.在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这个寒暖交错期中,西周前期为() A.寒冷期B.干旱期 C.温暖期D.寒暖交错期 4.我国夏、商、周三代“诸侯”众多。这些所谓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大大小小的() A.方国首领B.部落族长 C.村落首领D.封国首领 5.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 A.北移B.东移 C.南移D.西移 6.《五帝本纪》载于() A.《史记》B.《汉书》 C.《后汉书》D.《三国志》 7.儒家的思想核心是() A.“义”B.“礼” C.“仁”D.“信” 8.名家又称刑名家,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 A.子产B.邓析 C.公孙龙D.惠施 9.下列选项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 A.《四民月令》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D.《开元占经》 10.神话传说认为,桑蚕业起源于() A.神农B.嫘祖 第 1 页

C.伏羲D.后稷 11.下列各项中,对“朔”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日、月经度相同的时刻B.日、月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 C.日、月黄道纬度相同的时刻D.日、月纬度相同的时刻 12.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皇甫谧B.王叔和 C.孙思邈D.李时珍 13.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正确说法是() 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 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 C.它不具有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关系的效用 D.它是保障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传统力量 14.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A.西周B.东周 C.秦朝D.汉朝 15.“天下一家,何非君土;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一语反映的是皇帝的()A.行政权B.财经权 C.司法权D.军事权 16.五服制度中最重的丧服是() A.齐衰B.缌麻 C.大功D.斩衰 17.思维模式、哲学观念、宗教信仰等属于() A.物质文化B.生产生活文化 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 1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上下与天地同流。” D.“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19.下列有关“中庸之道”的正确说法是() 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B.“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C.“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 2 页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后附答案) 2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嫡长继承制 2.汉武帝 3.望 4.《诗经》 5.《史记》 6.《西厢记》 7.王弼 8.三纲五常 9.甲骨文 10.《清明上河图》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 2.D 3.C 4.A 5.C 6.B 7.C 8.B 9.A 10.C 11.B 12.B 13.A 14.D 15.B 16.A 17.C 18.A 19.D 20.A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后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其主要精神是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皇帝是________,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其元年相当公元前140 年。 3.古人对于月相,有一系列专门的描述,每月初一称为朔,每月15日或16日称为________。 4.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 5.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成功的史传文学巨著。 6.王实甫是元代前期与关汉卿齐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 7.魏晋玄学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创始者为何晏、________。 8.程颢、程颐把“理”或“天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体现在伦理道德上,就是________。 9.近代发现的中国最古的文字是殷代的________和金文。 10.北宋末年张择端的________为风俗画中之巨幅杰作。作者在5米多长的画卷上展现了清明时节首都汴京东南城内外的热闹情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