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_13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_13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江南水乡——周庄》教案_13

11、江南水乡——周庄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江南水乡——周庄的秀美风光及灿烂的历史文化。作者以其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幅美妙的水乡风情画,把我们带入千年古镇——周庄那秀美古朴的特有景致中。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摇曳”等

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品词析句读通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和理解课文,背诵课文第2

自然段。

2、结合课文内容想象情境,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庄的美。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累计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初步学习了《江南水乡——周庄》一文,(板书课题)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回忆一下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课文中心句:

我们喜欢周庄,喜欢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我们热爱周庄,热爱它那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读了这句话,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归纳补充,梳理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预设:

(1)周庄有哪些独特的水乡风光?(2)周庄有哪些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2、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出批注。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一)同桌交流。

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二)交流第一个问题,感悟周庄独特的水乡风光。

1、感悟周庄秀美的景色。

(1)出示周庄图片,让学生具体感受周庄的古朴典雅、灵秀之美。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读一读。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

指名读、评读、齐读,并引导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周庄的宁静秀美。师读“蓝天下……”这一句,让生闭上眼睛再通过想象来体会周庄的宁静、秀美。

3、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和环境与周庄有哪些不同?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之感。

4、交流背诵这一段的方法,找出适合的方法背诵

(三)感悟周庄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1、生找出描写富安桥的两句话自读体会。再出示桥的图,比赛读写桥的句子。

然后出示各种各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让学生体会到桥的古色古香,引出对建桥人的赞叹。教师可画一些简笔画帮助生理解“立体型桥楼合璧建筑”“飞檐朱栏”)

2、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富安桥的句子,重点读一读。引导学生体会桥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点。

3.教师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水意味无穷,桥是水上的一道风景,又是文化的积淀。现在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其中富安桥最有名。

小结:周庄的风景如此之美,难怪人们如此的赞美热爱她。旅游的时候,我们不能污染和破坏那里的环境,到各类景点旅游应该爱护那里的环境和设施,不乱丢垃圾,不乱写乱画。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第二段。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回顾课文,引导质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预设:文中“那种水泥丛林给人的压迫感”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四、运用拓展 (5分钟)

1、自编题。

(1)课文学到这儿,你认为自己学的怎么样?请同学们拿起笔,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结合探究的问题和课后的练习题,给自己出份作业,巩固本节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编题)

(2)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教师查看情况,适当照顾学困生,收集典型习题。

预设:填一填,再选两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古色( )( ) 遥遥( )( ) 崭新( )( )

白墙( )( ) 小桥( )( ) 飞檐( )( )

雕梁( )( ) 油然( )( ) ( )( )典雅

(3)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教师适当补充检测题。

2、老师补充题:

(1)出示周庄的图片,请说一句话,表达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2)为周庄写一广告语。

3、课堂小结:同学们,周庄无限风光和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有机会我们也去欣赏欣赏吧!

板书设计:

11、江南水乡——周庄

秀美的景色

悠久的历史令人陶醉

灿烂的文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