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砾

解砾
解砾

解砾

作者:123更新时间:2011-06-28票数:73

个人简介:解砾,男,198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武汉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现任纯派生活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监。2009年7月17日,解砾通过创业贷款和个人借款创办纯派生活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商务。截止2010年3月,公司在电子商务主营项目上的半年营业额突破570万元,2010年8月,湖北大型民营企业红桃K股份有限公司聘请解砾担任集团副总经理兼任集团旗下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 2010年9月,纺织品行业多家企业聘请解砾担任其公司执行顾问。截止到2011年1月20日,解砾任职、参股、并购企业所产生的营业额已超过三千万元。

创业事迹:研究生“卖内衣”成千万富翁

——记纯派生活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监解砾

解砾现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本科毕业于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先后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主席、学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曾被评为湖北省创新素质人才,获国家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标兵,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研究生读书期间,解砾在随导师做课题时就萌发出创业想法。他本科专业是计算机,硕士专业是行政管理,解砾将自己创业锁定在两者结合点--电子商务。解砾和14名朋友组建网络创业团队,开始涉足商海,其中8人来自武汉科技大学。团队通过创业贷款和个人借款创办纯派生活(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商务。

创业之初,这支年轻团队曾因为不了解内衣面料遭遇“信任危机”,被指存在欺诈行为,甚至因为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资金链薄弱,遭受歇业的沉重打击。几次挫折和失败后,解砾摸索出紧跟市场需求、提高网店运营效率的解决办法,创业道路越走越顺。公司多次以日销售额超过10万元的成绩,占据淘宝网内衣销售榜首。解砾的创业经历逐渐引起行业内的关注,多家公司聘请担任执业顾问,负责电子商务领域的市场营销。作为在校大学生创立的公司,解砾团队一开始就建立了完善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组织制度,随之公司发展走上快车道。公司创立仅半年,电子商务主营业务销售收入突破570万元。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公司从最初的临时代理俞兆林内衣品牌,过渡到主要代理纯派服装品牌,再到开创自己的“普艾尚品”男士正装品牌;公司成员从14人增至29人,办公场所也从最初的100平方米的“陋室”,扩展到现在的300平方米管理室和1000多平方米的仓储室,销售收入近2000万。公司经营业绩取得快速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内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大量报道。

2011年2月23日,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纯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红桃K集团投资1200万元联合纯派公司,创立大学生创新型企业,以年薪50万元聘请解砾担任企业CEO,解砾持有公司49%的股份。这一协议使得在校学生解砾一跃成为千万富豪。

目前,解砾任职、参股、并购企业所产生的营业额,已超过3000万元,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彭竹箎表示,公司愿投资1200万元,是被解砾勤奋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和领导素质所吸引,凡事他以身作则,遇到困难不是逃避,而是迎面解决。解砾资产过千万,但他并不满足。他表示,经济效益只是创业成功的很小的一方面,如果没有社会效益,不算真正的成功。公司进入健康发展后,解砾开始践行“探索建立大学生可以复制的创业模式”的使命,出资50万元,在武汉科技大学设立“纯派”大学生创业基金,实施“武汉科技大学创业人才扶持培养计划”; 2010年7月,公司无偿培训15名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其中有1名学生已经在“纯派”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支持下,自主创业取得成功。解砾创业成功,离不开武汉科技大学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创业政策和氛围。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出台得力措施,积极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教学与实践相互延伸、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补充的多层次、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做到创新创业工作“政策保障到位、氛围营造到位、传统发扬到位、平台建设到位”,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可喜成绩。

政策保障到位。

一是学校设立创新教育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3个创新学分,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二是在实践环节,学校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办法和奖励措施,每年投入专项建设经费60万元。三是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基金,并积极引进企业在校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和孵化基金,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孵化,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同时,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

担保贷款,简化审批手续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

氛围营造到位。

一是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学校开设了包括《创业学》在内的19门创新创业素质类公共选修课,加强创业管理入门、创业案例研究、创业财务基础、创业市场调查等知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并对其进行创业基础教育;二是开设创业讲坛,开展专题讲座20多场,聘请一批具有创业经历的专家作为“创业导师”,定期为大学生作专题讲座,激发学生创业欲望,给学生带来一线创业经验,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咨询和帮助;三是树立“大创业教育”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社会的“创业实践活动”,每年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奖励资金30多万元,激励大学生树立“创业光荣、创业有为、创业发展”的时代理念,积极投身于创业行动。传统发扬到位。学校“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和独有的校园精神----钢铁品质(在艰苦的条件下坚韧不拔、在关键的岗位上勇承重载、在平凡的工作中崇实求精、在复杂的环境里表里如一),培育了象许家印、河南首富董舒通、山西首富李兆会等一大批杰出的创业成功校友。广大校友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经历对大学生投身创业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学校通过宣传校友的创业事迹、请创业校友回校开展专题讲座以及组织大学生赴校友企业参观、见习、实习等形式,充分发挥优质的校友资源,让创业深入人心。

平台建设到位。

一是学校将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开放,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先后设立17个科技创新基地、19个青年就业创业基地;二是设立“创业辅导站”和创业类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创业进行重点扶持,常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指导;三是每年举办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计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智能汽车大赛等科技创新类竞赛20多项,学校每年有10多人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四是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搭建一个学习技术和实际操作的平台,让他们通过见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