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视角的南通旅游资源探析

张謇视角的南通旅游资源探析
张謇视角的南通旅游资源探析

南通长寿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发展前景

南通长寿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长寿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热点,南通有着丰富多样的长寿旅游资源,本文在对现有资源条件进行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长寿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对南通发展长寿旅游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能够对推动南通长寿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南通;长寿旅游;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日益关注生活的质量和品质,追求“健康与长寿”成为热门的旅游主题。在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之下,游客开始热衷于各类长寿养生旅游产品,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巴马就成为了旅游的热点地区,人们被该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长寿文化氛围、淳朴的民族风情所吸引,纷纷到巴马旅游度假。国内学术界也从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产品开发、资源价值分析、气象保障等多个方面对巴马长寿的开发与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1—5]。地处江苏的南通市同样是有名的“长寿之乡”,该市的如皋更是被评为“世界第六长寿之乡”,但目前相关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本文从对该地区长寿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入手,探讨南通长寿旅游的发展前景。 1 南通长寿旅游资源的特点 1.1 长寿旅游资源丰富,种类众多 南通素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按照中国老年学学会的最新评选结果,南通的如皋、如东、启东等地均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其中如皋140多万人口中,百岁老人高达200多人,其总数位居全国县(市)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之乡”。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为南通提供了丰富的长寿旅游资源,涵盖饮食资源(“三香斋”白蒲茶干、“水明楼”黄酒、如皋萝卜皮等)、节庆资源(如皋长寿文化艺术节)、长寿习俗(尊老敬老风尚、健康的生活习惯、乐观积极的心态)、综合性长寿养生文化基地(中国长寿城,包括中华长寿博物馆、东方大寿星园、养生学院、温泉养生度假、国际长寿论坛等功能区)等方面。 1.2 资源区位良好,交通便捷,可进入性较好 南通位于江苏“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结合部,是长江三角洲北翼的重要节点城市,南临上海、苏州,区位优势明显。一般而言,长寿旅游目的地往往处于偏僻地区,或者是高寒地带,而南通是我国沿海地带唯一的长寿之乡,也是处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从对外交通来看,近几年,宁通高速、新长铁路、兴东机场、苏通大桥、沪通铁路等交通通道的建设使南通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从内部交通来看,南通已经建成覆盖各县市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各景区之间可以实现快速便捷的联动,这就为更大限度地挖掘客源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XX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农村发展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 年级 学校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

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需求不断增大,乡村旅游已然兴起。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对发展我国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开发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以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为题,结合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开发模式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随之兴起,各方面的旅游项目也相继开发,特别是现代社会人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所以乡村旅游成为当今旅游热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今的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如何,对它的开发又有何建议?通过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重要启示。 二、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一)国内乡村旅游资源研究 目前,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文化特质不突出,中低档产品居多,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并且产品软件设施相对落后。针对目前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实现新农村建设,打造运动休闲产业,创造“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乡村,提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例如对秦东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就对秦东地区资源经

旅游资源研究分析报告

旅游资源研究调查报告 课题确立的背景及研究目的: 1、旅游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满足人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双休日及公众假期的不断增多,“旅游热”也随之不断地升温。同时,旅游也是一项投入少、收益高而又无公害的绿色产业。如何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开发旅游资源,以促进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现在政府为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如:公务员每年有带薪休假,老百姓‘十一’、‘五一’黄金周。此外,对外开放,也带来了一支庞大的客源。 2、北仑是一个新兴的港口城市,万物待兴,旅游业也是如此。虽然北仑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但尚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旅游网络,还没有一条旅游的专线,具体的选址、设计、开发等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规划。旅游业是旅游媒介,它主要包括旅游交通、食宿、通信、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服务。我们北仑地区可以针对这几个方面展开建设。作为一名北仑学生,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分析、设计和规划,为家乡开发几条旅游的线路,还可以就本地旅游产品的开发作些思考。 活动内容: 1调查途径:从网上查找资料,然后将有关资料分类,储存起来,并从中找出问题,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调查,向校友进行问卷,了解他们对北仑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及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旅游城市是怎么样的等等。还利用业余时间到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结合北仑的具体情况及与其他环境相似的城市作比较并完成研究报告。 2活动阶段: 第一阶段:分片(新矸、大矸、柴桥,小港、郭巨、三山、梅山等)上网收集资料,访问相关职能部门等,获得可借鉴的资料。 第二阶段:实地调查,获取事实资料。 第三阶段:资料汇总、整理、分析,初步讨论旅游路线 第四阶段:成果汇总,设计出旅游线路,提出目前开发的困难和对策,并设计出宣传的策划书。 活动需要的条件:交通工具、活动经费、计算机上网、照相机 活动的成果:论文、相关的图片. 3问卷调查: 此次共发放200份问卷,反馈193份。调查对象高一、高二部分学生。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南通市的旅行资源,促进旅行业的快速增长和连续进展,尽快把南通建成旅行整体形象鲜亮、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行强市,依照《旅行进展规划治理方法》和《旅行规划通则》,编制《南通市旅行进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南通市旅行进展宏观指导性文件,辖区内各区、县(市)和旅行区在编制旅行进展或旅行开发建设规划时,原则上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二条规划范畴 本规划范畴为南通市行政区域所辖范畴,包括南通市区(港闸区、崇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县,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6~202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进展时期。近期:2006~2018年,为重点突破期;中期:2018~2019年,为全面提升期;远期:2016~2020年,为连续(成熟)进展期。 第四条规划依据

1.国家旅行局《旅行进展规划治理方法》2005;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行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003;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行资源分类、调查与评判》GB/T18972-2003; 4.《江苏省旅行进展总体规划》2002; 5.《江苏省旅行业进展“十一五”规划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2005; 6.《江苏省沿江旅行进展规划》2005; 7.《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修订)2005; 8.《南通市都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 9.《南通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2002; 10.《南通市旅行业进展“十一五”规划》2005。 第五条规划原则 注重效益,重点推进原则;市场导向,连续进展原则;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原则;系统整合,创新经营原则;因地制宜,和谐进展原则;适度超前,运作可行原则。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目标 这次调查的问卷主要是调查一下关于对旅游的一些态度和观点。主要内容大致包括对象的职业(学生于非学生)、出游的方式和次数以及选择的地点、旅游的花销、旅游关注的内容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粗略了解一下旅游的状况。 二、调查的方式与结果 我们采用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将地址链接通过QQ的方式发给不同的对象群,我们发放了84份,收集到有效问卷42份,如下图: 其中男生20人,女生22人,男生47.62%,女生52.38%,学生88.1%,非学生11.9%

三、数据分析 在这份调查问卷中一共设计了16个问题,根据反馈的数据我们做出了如下分析。 首先对旅游的兴趣进行了调查,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为“你喜欢旅游吗”并化分了程度,而且对每年旅游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数据结果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概所有的人都喜欢旅游,每个人都会有旅游的想法。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可能不是人人都会有机会去实现旅游的愿望。第一张和第二张图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大部分的人都进行过一次以上旅行,只有少部分没去过任何地方了才行。 其次,我们对出游的方式以及时间段进行了调查,设计了“您一般会选什么时候去旅游?”、“您出游前在网上搜索信息的频率”、“您一般会选什么时候去旅游?”三道问题收集数据,结果如下所示

从上述图中不难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游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化。他们会事先上网查询要去的地方,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旅

行的质量。出游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但更倾向于和好友及亲人之间的旅行,更可以感受旅行的愉悦。由此可见,旅行已成为感情沟通不可或缺的一种桥梁。寒暑假和黄金周已成为旅游的旺季,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在这段时间除外旅游,从中也可大致推断出,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很难找到充分的时间去旅行。 第三,我们对旅游的目的地以及那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了“您比较喜欢哪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您旅游目的地的主要范围在”数据如下

南通概况和几个景区

南通概况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濒黄海,南临长江,背负江海平原,市境三面环水,呈准半岛状,位于中国“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结合部,不仅是江苏重要的交通门户,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江海门户”之美誉.南通在2000多年以前还是大海,由于长江淤泥不断沉积,才逐渐形成陆地。南通现辖3市(启东、海门、如皋)2县(海安、如东)4区(崇川区、港闸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沙区),全市总面积8500多平方千米,人口约770万,其中市区人口214万。 南通自古就有“崇川福地”之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形成了以传统轻纺为主体,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材、电力、船舶、冶金等多门类相配套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基地和发达的修造船基地,也是闻名全国的“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1984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中国沿海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南通交通便捷,南通港与世界150多个港口通航。苏通长江大桥通车后,南通实现了与上海的全方位接轨,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南通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具有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自然景观。一城居中,三镇鼎立,村舍田畴,点缀其间。沿江五山拱立,市区濠河环抱,山水相映,风光如画,实为长江口理想的游览胜地。 南通山明水秀,景色宜人。物阜民丰,从文荟萃.位于市区南郊的狼山风景区同样为国家4A 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狼山列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扩建广教寺以来,一直香火旺盛,声名远播。位于狼山两侧的军山、剑山、马鞍山、黄泥山以其娇小玲珑、别具一格的“水石盆景”之美而久负盛名。五山成弧形排列,高低错落有致,陆上望去似精巧的“旱盆景”,水上看又宛若俏丽的“水盆景”。 江风海韵,风光绮丽。市中心的濠河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古城,被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 南通的宝塔以其独特的风格流传于世,“南通三座塔,角分四六八,两塔平地起,一塔云中插” 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鲜”南通文蛤,以其色美、形美、味更美的独特优势,博得了不少食客的青睐。用它制作的菜肴有“天下第一鲜”、“文蛤饼”、“土司月斧”、“如意蛤卷”、“芙蓉蛤仁”等品种,其中“天下第一鲜”、“文蛤饼”都已分别列入了江苏名菜点十大热菜和十佳小吃的补充品种行列。 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江海大地还孕育了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著名数学家杨乐及2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机构和市场,使近代城市应当具备的功能一应俱全。南通,虽然地方不大,实现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并非最早,然而一个当时的县级城市所具备的近代城市的功能竟如此之集中完备,如此之典型,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它在当时就被誉为全国唯一的“模范县”。也正因为如此,吴良镛院士经考证后才断言:“张謇先生经营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这是对近代南通城市建设成就科学的概括。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日期: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旅游管理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刘强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的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本文在分析邹城市的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邹城旅游客源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助出游。(二)旅游活动边界的泛化,游客的足迹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内,景区边界逐渐向外延伸,旅游竞争由单纯的资源竞争向综合竞争转变。 (三)游客更加注重出游的体验性、舒适性和全程的整体品质。这些变化都要求旅游目的地必须在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品质和档次上下功夫。 二、邹城市旅游资源现状 (一)自然资源种类丰富 邹城农业基础较好,枣林、桃树、山楂、苹果种植规模大,品种优良,在峄山及城市近郊区大面积分布,特别是百里枣林、千亩桃园花红叶绿,果实甘甜,是观光采摘的好去处。 (二)文化底蕴深厚 邹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众多。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交辉映。其中,全

国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老城区历史建筑17处。 (三)民俗节庆活动众多 根据自身资源特点,邹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春赏花、夏采摘、秋收获、冬体验”旅游格局。 三、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信息资源整合不足,窗口作用发挥不明显 邹城市旅游网站、旅游咨询服务系统以及旅游标识系统还不完善,旅游信息散布于济宁旅游政务网、邹城外宣网、微信和微博,缺乏统一规划与集成,内容同质性高,利用率低。截止目前,邹城共建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家,位于香城镇和看庄镇,数量不足且功能不全。 (二)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 作为邹城市两个核心旅游资源区,孟府孟庙景区和曲阜的三孔存在较大的同质性,因此两孟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峄山景区大力实施“生态邹东”发展战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打造了“邹城深呼吸”生态旅游品牌,但大多还停留在“采摘”和“吃农家饭”的初级阶段,难以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分别开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 尽管邹城完成了首批40余块旅游交通标识牌的建设,为市内5个A级景区景点及多个乡村旅游景点提供交通指引,提高旅游者的出游效率。但是,城区与景区、景区与景区间道路不够通畅,影响了景区的可进入性;部分景区缺少旅游标识,景区支线路网标准低,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调查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极为丰富,通常包括旅游资源环境调查、旅游资源存量调查、旅游资源要素调查、旅游资源客源市场调查等内容。 (一)旅游资源环境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1)调查区概况(2)地质地貌要素(3)水体要素(4)气候气象要素(5)动植物要素 2.人文环境调查:(1)历史沿革(2)经济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 3.政策法规环境调查。 (二)旅游资源存量调查 1.类型调查。 2.特征调查。 3.成因调查。 4.规模调查。 5.组合结构调查。 6.开发现状调查。 (三)旅游资源要素调查 食、住、行、游、购、娱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而与之相应的餐饮、饭店、游览、购物、娱乐等软硬件,既是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组成旅游资源吸引物的重要服务景观。 1.交通调查。 2.住宿调查。

3.其他服务设施的调查。 (四)旅游客源市场调查 1.旅游者数量调查 2.旅游收入调查 3.旅游动机调查 二、简述旅游资源评价的要求和原则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要求 1.充分把握评价标准。更多学着采用“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体系’的标准。 (1)三大价值,即旅游资源自身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2)三大效益,即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六大体系,即旅游资源环境体系,包括地理存量及可进入性、景象景点及地域组合、旅游基础设施、自然条件、环境结构,市场客源条件等六个方面。 2.突出评价的重点。王兴斌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 (2)旅游资源的规模效应。 (3)资源环境与资源开发条件。 3.准确性与科学性。 4.系统性与完整性。 5.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概述(旅游资源类型种类、特色、数量、品位、组合关系、保护措施等) 长寿山风景区是延寿县于2010年举全县之力,倾心打造的一处集“登山观光、养生度假、体验长寿”为一体的风景胜地。景区位于县城东南十六公里处,占地面积102平方公里,自然景观奇特秀美,山水神韵引人入胜。 长寿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类别多元、品位高而精,主要分为长寿湖和石林石海两大游览区。长寿湖(前名新城水库)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群山环抱一潭碧水,灵动致极。鹤寿峰依湖而立,高三十八米、宽十八米清乾隆御笔天下第一“寿”字摩刻峰体崖面,与湖水相映成趣,独具匠心的设计,堪称华夏之最。福寿长廊形态各异的百寿字、百福图与巨幅彩绘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欣赏之余更令人感受到了厚重的“寿”文化底蕴。长寿湖分为水、陆两条游览路线,游客可乘船乘车从不同的角度游览长寿湖婀娜风光、亲近大自然。湖畔村庄长寿村环境清幽、民风淳朴,是游客休息小憩、采摘果蔬、品味绿色食品、体验长寿理念的绝美之地。 “登延寿石林、赏天下奇观”,长寿山石林石海景区是一处以森林及地质奇观为中心的综合游览区,现开发面积约十平方公里。石林地貌属中生代地质结构,大约生成于两亿年前印支期,后经燕山、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地震的断裂

活动作用下,岩石沿着垂直节理面产生断裂、崩塌,残留的一些石柱、石峰形成了单面山体石林地貌景观,长寿山石林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花岗岩形成的石林地貌,极具地质科考和旅游开发价值。石海位于长寿山脚下,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石海底处山泉溪水,涓涓细流,长年不息。石海内的奇异怪石,密密麻麻,相拥相迭,犹如大海波涛,起伏涌动,将大自然的奇妙体现得淋漓尽致。周围各种树木或弯弯曲曲,或横卧石间,或相互缠绕,十分有趣。主要景点有骆驼峰、长寿灵芝、功德碑、寿星石、一线天、姜公垂钓、养生床、金蟾望月和巨蟒窥宫等。依山势而形成的长寿山天然滑雪场不仅早期培养了国家级专业滑雪冠军,也为现代体育爱好者提供了挑战寒冬、亲近冰雪的活动大舞台。 为保护旅游资源,景区自开放伊始,成立了由二十人组成的环保及安全专职人员队伍,全天保洁,做到了日产日清;景区内所有的交通娱乐设施全部采用电瓶为动力,达到了节能环保标准。

南通狼山风景区旅游营销策划

个人作业 南通狼山风景区营销策划 课程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专业旅游管理_______ 学生姓名薛锦芬_______ 班级BD 旅游081 学号0821103107 完成日期2010 年12月

南通狼山风景区旅游营销策划 --- 灵山紫琅,佛佑一生 一、狼山风景区综合分析 一)地脉分析 地脉指一个地域(国家、城市、风景区)的地理背景,即自然地理脉络,包括地质、生物、气候、水体等自然资源禀赋及交通区位,是一个地域自然景观、人文活动以及社会心理积淀的地理基础。 1、交通条件 南通拥有江海门户的重要地理位置,南通市滨江临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由长江北岸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若干沙洲而成,属长江下游冲击平原,与上海、苏南隔江相望。它与常熟的福山隔长江对峙,形式险要,向为长江门户,被誉为“江海第一山”、“江山佛门圣地”。狼山风景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边缘,处于上海一小时通行圈内,接受江浙沪旅游区的辐射,为景区提供了重要的客源市场。从南通市内看,狼山景区紧邻城市新区核心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市南部拓展轴上,随着新区的大规模建设,其已由城郊型的景区变成城市城区范围内,区位优势明显。 狼山风景区位于长江与黄海交汇处,长江三角洲边缘,南通市南郊,由位于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狼山而闻名,其区域交通非常便捷。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与上海、苏州等华东城市联系紧密,北部则以沿江公路与苏北城市联系,使得景区的主要客源(华东和苏北地区)能够方便的出入,外部可进入性好。通过景区边缘的T 形城市快速路疏港路、啬园路方便地实现与市区、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与转换,交通便利。 2、自然地理条件 狼山风景区位于长江与黄海交汇处,长江三角洲边缘。景区内包括狼山、军山等五座山体,山林茂密,是南通城市的绿心。景区一面临江,拥有长达40 多公里的滨江景观岸线。同时,狼山风景区还是省级森林公园,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有森林面积118 公顷,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6%,区内有植物11科437 种,各类树木近50万株,其中古树名木110株,最古老的圆柏已有510 年树龄。 (二)文脉分析 隋以前,南通已是沙洲,人烟稀少,先民“俗尚淳朴,好节约”。至唐, 洲上多“流人”,煮盐为业,谦和相处,“性轻扬而尚鬼好祀”。宋时,产盐业发达,移民迁入,商贾往来,“民俗朴厚而不争,好学而文实”,“风土与扬州并盛,号小扬州。”明朝,南通城

南通港概况

南通港 一、概况 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区的北翼,地理坐标为东经120度10分至120度55分,北纬31度40分至32度43分,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80万,市区面积224平方公里,人口60万。辖通州、启东、海门、如皋四市(县级市),海安、如东两县,崇川、港闸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狼山旅游度假区四区。 南通港区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是海轮进入长江的第一个港口,离上海吴淞104公里,距长江口191公里,处于海、江、河联运的枢纽地位。东出大海可与我国南北沿海各港及世界各国和地区通航;通过长江可联系上游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和云、贵、陕等地。南通港区后方港池引河与通吕、通扬运河、苏北河网及京杭大运河相贯通。港区陆域与市县公路相连,204国道、328国道纵横全市。通过宁(南京)――(南)通一级公路沟通苏北。经横跨长江的通常、通沙、海太汽渡与沪宁高速公路和苏南公路网相衔接,公路四通八达。 南通口岸是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下属吕四海港二类口岸。南通市是我国14个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南通口岸拥有海岸线206公里,长江岸沿线230公里,蕴藏着可贵的深水资源,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4座,其中集装箱专用泊位3座。港口年吞吐量1600万吨以上,外贸年吞吐量300万吨左右。已开通南通--日本、香港、韩国定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中南通港已成为全国十大港区和长江第二大港,与世界70个国家和地区的199个港口通航, 长江南通段宽8公里,水深10米以上,江面开阔,河势稳定,具有发展造、修船业的良好条件。南通已拥有修造船厂13家,船舶产品生产厂55家,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修船基地。其中"南通远洋船务工程公司"(COSCO)的南通号浮船坞(15万吨级)为国内最大修船坞。近来新的大型造船项目相继落户南通,并已进入施工工作阶段。 港口拥有仓库面积27,000平方米,堆场面积100,000平方米,集装箱堆场60,000平方米。 二、航道 南通航段指30号灯浮与老海坝灯桩联线到浏黔与施翘河口信号杆的联线总共为98.8公里,该航段处于长江下游的A级航区,江面开阔,风浪较大,感潮明显。 航行于南通航段船只主要经白茆沙、浏海沙、通州沙至南通港水域,最大通航船舶吨级在3万吨级左右,一般吃水不超过10.5米。 国际航行船舶(下称船舶)离浏河锚地上驶至南通港区,须驶经白茆沙水道、通州沙水道以及南通水道。 白茆沙水道范围上自徐六泾下至浏河口,全长44.6公里。白茆沙水道是长江的浅险航道。江心有白茆沙体,航道分为南北两道,本水道上窄下宽,多叉并存,水流分散,河床平面形态复杂,江心散沙和暗滩变化频繁,航道航槽多变。

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宝鸡地处西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以人文景观著称,种类的多样性及悠远的历史沉淀使其在西部旅游文化资源中独树一帜,充分发挥其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使之推动宝鸡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试对宝鸡旅游的现状、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发的思路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经济 一.宝鸡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1.从旅游资源角度看,宝鸡旅游发展潜力很大 宝鸡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一级文物481 件(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4A 级景区6处,3A 级景区处19处。我们所调查的7个县、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千阳县、陇县、麟游县)中,每个县、区都至少有一个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旅游区或旅游点。如陈仓区的姜子牙钓鱼台风景区;凤翔的东湖景区、秦宫一号大墓;陇县的关山草原;扶风的法门寺及法门寺博物馆(国家4A 级景区);岐山周公庙;千阳的莲花山狩猎场;麟游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等。有些县、区的旅游资源密度好,可形成小的旅游环线;而且,由于地方多数旅游资源污染小、环境质量高,对城市旅游市场有很强的吸引力,如陇县的秋菊山庄、向阳川;千阳县的莲花山狩猎场;岐山的堀山森林公园等。而且,宝鸡北部各县占有相当的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形成周文化旅游区和三国文化旅游区及以草原、山水风光见长的关山,龙门洞,景福山旅游区。相对于优势的旅游资源,宝鸡的旅游业发展落后于宝鸡市经济发展和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接待的旅游人数总量,特别是海外旅游人数和比例在全省所占份额较低。 2. 宝鸡旅游可进入性具备一定的基础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及招商、旅游发展的需要,宝鸡市及北部各县区之间的交通大为改善。陇海、宝(鸡)-成(都)、宝(鸡)-中(卫)铁路在宝鸡市交汇;西宝高速连接西安和宝鸡,宝(鸡)-平(凉)线、宝(鸡)-天(水)线、西宝北线等二级公路贯穿宝鸡市、陈仓区、千阳县、陇县、凤翔县、岐山县和扶风县;较偏远的麟游县也有三级公路与其

郑州市旅游开发现状及分析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河南科技学院郑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郑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关键词:旅游、郑州、少林寺、发展战略、双心两翼内容摘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郑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力度,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沿黄地区原有的旅游产业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增多了旅游景点的开发,其中重点开发两带八区旅游资源。明确我市旅游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认清发展的态势,推出旅游强市的战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体系。 郑州市包括新密、新郑、荥阳、中牟、巩义、登封六个县级市,其中以登封少林寺和新郑黄帝故里最为著名,其次黄河风景名胜区、巩义风景名胜区也各有其特色。目前,全市拥有旅游景区90多个,其中5A级景区一个,4A级景区7个。 驰名中外的登封嵩山少林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并且随着登封市政府正式与港中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港中旅嵩山少林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以后的嵩山少林香火会更加旺盛,发展态势也会越来越好。 继少林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之后,黄河风景名胜区入选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郑州市西北27公里处,它北边临近母亲河黄河,南面依附岳山,历史悠久、生态保护良好,不仅是黄河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重点地区,而且还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河洛文化的富集地区。目前主要的旅游资源包括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三大景区,有大禹塑像、炎黄二帝巨型雕像、黄河碑林等景观。 除此之外,沿黄地区还有黄河大观(其中有黄河大观苑、果岭山水、高尔夫球场等)、黄河花园口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点包括黄河公路大桥、扒口处遗址黄河沙滩游泳场等)、黄河花园生态旅游区(由黄河大堤风景线、休闲娱乐园、

旅游总结报告

桐庐旅游总结报告 五一期间,我公司组织员工到浙江省桐庐、富春江一带旅游,同行的还有**公司的两位员工和我公司两位员工的家属。旅游线路主要是大奇山森林公园—严子陵钓鱼台、富春江小三峡、江南龙门湾—琴溪香谷—富春桃源。5月2日下午,全体人员乘坐大巴安全回到上海,旅游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首先是为了庆祝公司成立一周年,其次也是为了让公司的全体员工在自然美景中增进交流和了解,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在桐庐的这几日,大家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调整,营造出了团结、活跃、奋进的氛围。 此次旅游活动共分几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制定方案 4月20日,张老师召开主管工作会议,向大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实现条件以及旅游整体思路。然后,由人力资源部主管在早会上向全体员工汇报,并和两个项目主管一起进行思想动员工作。4月22日,人力资源部提交了三条旅游路线,4月24日,确定旅游路线为浙江桐庐、富春江。4月26日,通过向多家旅行社询价,最终确定在国旅独立成团进行旅游,并制定了三日游的行程安排,给出了详细的报价。4月27日,确定出游人数,向国旅落实细节,并调整游览景点,预订宾馆。但金鑫宾馆预订不到房间,只好改为新悦宾馆,并确定4月30日晚住在景区,5月1日住市区。4月28日,考虑到安全、卫生等因素,决定入住巴比松米勒庄园,旅游景点和行程也做出了相应调整。4月29日,与国旅签订协议,并支付定金,与导游联系,发放旅游须知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制定了3日游期间的团队活动方案。4月30日上午7点30,全体人员共计13名乘坐大巴前往桐庐。 二、山清水秀,笑声不断 从乘坐大巴离开上海开始,全体人员就在导游的带动下活动四肢,脑筋急转弯抢答PK,一路高歌,一路笑声,开往桐庐。在桐庐的几日,大家玩得很开心,巴比松米勒庄园浪漫迷人、富有情趣,晚餐时大家开怀畅饮,酣畅淋漓,K歌时大展歌喉,高潮迭起……一张张照片记录了大家的欢乐与青春。 三、安全归回,收获颇丰

乌镇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乌镇的旅游资源 开发研究 B14020831 靳禹熙

目录 一、绪论1.乌镇历史源流 2.气候特点 3.乌镇旅游开发前景的概述 4. 旅游开发前景预测的意义 二、调查的结果 三、乌镇旅游开发现状及完整意见 1.已有的旅游开发设计理念 2.已有的旅游管理模式的运营现状及完善建议 3.已有乌镇旅游开发的客源市场分析 4.部分景点开发需要改进的建议 四、乌镇旅游开发之路的原则及总体规划 1.乌镇旅游开发的原则 2.乌镇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附录:乌镇旅游建议

【内容摘要】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1998年乌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并将整个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区域控制区四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提出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和缓冲面积达198公顷。 【关键词】江南水乡城镇旅游开发乌镇 一、绪论 1.乌镇历史源流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镇处于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3]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繁衍、生息在这里。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 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惇”,念“敦”,于是天下念“惇”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2.气候特点 乌镇隶属桐乡市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气候特点。

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分析解析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姓名: 学号: 院(系、部):地理系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2010级1班 指导教师:杨印书 完成时间: 2014 年 4 月

承德市是河北省主要的旅游城市之一。2009年承德市提出“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将承德市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城市。这个决策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考虑到承德市发展的实际,有利于宣传承德市,提高承德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如何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深层次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承德市经济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探讨。本文概括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和程序,论述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通过资料收集法、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方法集中探讨了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找出问题,探究原因,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承德市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承德市;旅游资源;影响因素

Chengde City, Hebe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ain tourist cities. Chengde City in 2009 that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city," the goal, and strive to 2020, playing in Chengde city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ttraction, gathering strength and visibility of the tourist city. This decision time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hengde, Chengde City in favor of propaganda, raise Chengde City'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So, how to play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dvantages, in-dept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engde city, need further study to explore.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oncepts and procedur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discusses the type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literature and field surveys and other methods focused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Chengd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problems, explore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health tourism Chengde City orderly development. Keywords: Chengde City; tourism resource; influence factor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第1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书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9)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

南通旅游资源总结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濒黄海,面向上海与苏州、无锡、常州,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现辖四市、二县、三区,辖区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85万。 南通江风海韵,风光绮丽。这样一个城市注定着它的旅游资源也蒙上了多样的色彩。蜿蜒30华里的濠河环抱全城;市区南郊的狼山风景区是江苏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区,区内有千年古刹广教寺、鉴真东渡出海遗址、骆宾王衣冠冢、康熙御书亭、葵竹山房等文物古迹;海安青墩新石器文化遗址;如皋水绘园、定慧寺;如东海上迪斯科;通州戏剧古镇石港;海门蛎蚜山;启东圆陀角。人文、休闲、生态皆囊括其中。 1、历史性旅游资源 南通市历代人文荟萃,明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等文学家在南通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历史名人均为南通籍人士。清末状元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城市建设,以南通城区为主体,构建了“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独特城市格局,把世界近代城市物质、精神文明的诸多要素包容其中,南通因此被誉为“中国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 ①南通博物苑位于南通城东南濠河之滨,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由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05年创办。它融中国古代园囿与近代博物馆于一体,是一座“园馆一体”的城市园林式综合性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交通便利,景色宜人,历史建筑别具特色,苑藏文物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人们参观、学习、游览、休闲的理想场所。 ③南通城市博物馆是南通市政府最近几年建造而成。在这里,南通市城市规划一清二楚,与南通博物苑的长远历史形成鲜明对比。 ②其他博物馆有:南通风筝博物馆、纺织博物馆、蓝印花布艺术馆、给水技术博物馆、张謇纪念馆、南通民间艺术馆、南通建筑博物馆、海安博物馆和个簃艺术馆,可见南通旅游历史的厚重性。 2、江海性旅游资源 追江赶海。南通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个驿站。漫长的江海岸线使南通具有滨江临海城市的迷人神韵。南通有稀有淡水鱼类127种,是鳗鱼、长江水系中华绒鳖、蟹苗种的天然产区;有近海鱼类130多种,贝类资源蕴藏量达8万吨以上,“天下第一鲜”文蛤的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吕四渔场为全国四大渔场之一,盛产带鱼、鲳鱼、大黄鱼、小黄鱼、梭子蟹等水产品。 ①位于入海口北端的圆陀角风景区,是中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南通的海滩平展开阔,一望无际,等到潮退,游客可以赤脚踩在松软的滩涂上,一只只鲜活的文蛤从脚边冒出来,随手捡起,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旅游项目——海上迪斯科。 ②南通另一大代表之一的濠河,原是南通的护城河,史载“城成即有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濠河担负着防御、排涝、运输和饮用的重任,被称为“人身脉络”。而宽窄有序的水面,清澈的水流,迂回荡漾,鸥飞鱼翔的自然美景,又被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曲水回环,绕城而流,景观丰富,林木葱郁。乘船游览濠河,游客可以领略到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特别是濠河夜色,流光溢彩,两岸灯火辉映,树影婆娑,水上桨声灯影,乐声阵阵,泛舟景深处,如梦如幻,处处洋溢着浪漫的气息。 3、佛法性旅游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