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净化居室空气环境能力及相关机理研究

常春藤净化居室空气环境能力及相关机理研究
常春藤净化居室空气环境能力及相关机理研究

常春藤净化居室空气环境能力及相关机理研究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

(一)项目背景 (1)

(二)项目的提出和意义 (4)

二、项目研究目标与内容 (4)

(一)研究目标 (4)

(二)研究内容 (5)

三、技术路线 (6)

四、预期成果 (6)

五、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7)

六、经费预算 (8)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对居室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崇尚居室环境的舒适化、高档化,强调居室环境装修。但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装饰材料都会释放出一些有害气体,造成居室环境空气污染,新装修的房子空气污染更严重。现代室内的装饰、装修, 使得室内甲醛、苯系物、氨气、臭氧和氡气等污染物浓度水平远远高于室外。居室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系物(苯、甲苯和二甲苯)、氨、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以及其它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包括各种黏合剂、人造板材等,这些污染物缓慢持续地释放到新装修的房屋中,导致各种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甲醛、苯等有毒气体是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并且

具有持续释放的特性, 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长期隐患。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常用的空气净化的物理化学手段包括使用活性碳、催化剂、负离子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等,各种方法各有利弊。

随着对建筑装修污染的认识,人们除了利用物理化学的手段降低装修污染外,结合居室的绿化美化,也开始关注植物对室内外环境污染的修复改善作用。美国研究发现室内摆放植物有抑菌作用,说明绿色植物花卉有助于净化空气,使居室保持良好的环境。

目前,利用观赏植物吸收室内装修污染气体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之一。绝大多数的绿色植物对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均有净化作用,只不过不同植物吸收污染物的种类和吸收的量各不相同。有研究表明, 如在室内每10 m2 放置一盆净化植物, 就能吸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有利于身体健康。有些植物如仙人掌、仙人球等在夜间会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有制造氧气、杀菌的效果。美国航天局(NASA)于20世纪80 年代初开展了相关植物吸收净化室内空气的系统研究,测试了几十种不同绿色植物对几十种化学物质的吸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24h 照明的条件下, 芦荟去除了1 m3 空气中90 %的甲醛,常青藤去除了90 %的苯,龙舌兰可吸收70 %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他们比较了3 种观赏植物清除甲醛的能力, 显示中斑吊兰在6h内每cm2的叶片吸收2.27 μg的甲醛,其次是合果芋(0.50 μg·cm-2) ,绿萝较差(0.46μg·cm-2) ;通过试验筛选出对甲醛、苯、二氧化碳吸收净化效果好的10种植物,包括: 夏威夷椰子、万年青、白鹤芋、洋常春藤、非洲菊、菊花(菊科)、富贵竹、千年木、镶边香龙血树、金边虎尾兰、银边朱蕉。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国外许多学者先后开展了有关植物清除室内污染气体的研究。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且试验多集中在植物清除单一的甲醛污染物能力方面。胡海红等(1996)

发现鹅掌柴等7 种常见的观叶植物可以降低受污染室内甲醛、CO

2、CO、SO

2

的浓

度。周秉明(1995)、梁典(1996)、谢田( 1997, 1998)等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室内观叶植物与室内环境的关系, 探讨了小棕榈吸收Pb、鸭跖草吸收SO

2

、常春藤吸收CO的情况。白雁斌等(2003)在装修1年后没有通风的居室内悬挂吊兰观察吸收甲醛情况, 发现甲醛浓度在2周后有显著变化。黄爱葵等(2005)对4种植物净化苯及甲醛能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爱玉合果芋> 黄金葛> 金边虎尾兰>吊兰;高浓度的苯对爱玉合果芋伤害最小,对吊兰的伤害较重,表明吊兰吸收甲醛的能力虽较强但受害严重。李庆君等(2006)对7 种观赏植物吸收甲醛能

力测定结果为海芋> 绿萝> 虎皮兰> 绿宝石> 佛肚竹> 肉桂, 且2 年生的虎尾兰吸收甲醛的能力强于5年生的虎尾兰。北京林业大学周晓晶等研究发选十三种植物24h(全天植物吸纳甲醛量)单位叶面积植物吸收甲醛量依次为:合果芋(3.32mg/m2) > 花叶万年青(3.11mg/m2) > 香兰(Pandanus veitchii,2.44mg/m2)> 虎尾兰(1.93mg/m2) >银后万年青(1.88mg/m2) > 袖珍椰子(1.86mg/m2) > 黄金葛绿萝(1.46mg/m2) > 白鹤芋(1.44mg/m2)> 吊兰(1.26mg/m2) > 太阳神

(1.14mg/m2) > 香龙血树(0.72mg/m2)> 鹅掌柴(0.57mg/m2)> 芦荟(0.19mg/m2)。

关于植物对室内气体污染物的去除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威廉做了大量的试验,证实绿色植物吸入化学物质的能力大部分来自于盆栽土壤中的微生物。同时盆栽植物土壤中的水分对于甲醛类的有害物质具有良好吸收作用。黄爱葵等研究了几种盆栽植物对苯的吸收情况,认为爱玉合果芋对苯的吸收率和吸收速率均较高, 与其气孔密度有直接联系,其气孔密度高达158 个·mm-2, 而同是天南星科的黄金葛气孔密度低(63个·mm-2 ),吸收速率仅为爱玉合果芋的一半左右。另有报道植物吸收有害气体与气孔导度相关。从目前的研究结果似乎可看出, 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吸收与根部和栽培基质关系更密切, 而对苯的吸收与叶片结构和功能有关。总之对于净化空气机制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很不成熟。

针对目前人们亚健康状况明显增加的现状,2004年6月,在荷兰召开了植物与人类健康的国际大会,主题是植物对室内环境的改善作用以及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室内植物吸收甲醛等有害气体、减少生活压力、改善人们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等一些方面。大量研究证明,植物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甲醛、苯、氯仿等有害化学物质,并将其降解,但不同的植物吸收降解有害物质的种类和能力不同。植物的绿色会带给人们安宁的情绪,可以使工作人员注意力集中、减轻视觉疲劳、工作效率增加、缓解病人的病痛、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目前,净化空气型的观赏植物的选择已经成为园林绿化和居室绿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环保型植物在净化室内空气污染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学地对待这一问题,对促进园林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和园林植物的科学应用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绿色植物兼具美化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双重功能, 对于改善目前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在绿色植物应用于室内空气净化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植物净化

室内空气能力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不同独立研究小组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常常获得不一致的研究结果,植物净化能力的排序没有可比性;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净化能力缺少研究;二是缺少植物净化室内空气机制方面的深入研究,不清楚植物通过什么途径降低居室环境中污染气体浓度,不同的物种对不同的污染物有吸收作用,应该有不同的消化、吸收、处理机制;三是如何克服植物吸收室内空气污染物后的衰退和吸收能力下降问题;四是怎样把植物的观赏性与其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性结合起来考虑的问题。随着人们对植物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的系统和深入,观赏植物在净化居室和办公环境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项目的提出和意义

常春藤类是五加科常春藤属的一类常绿藤本植物,枝蔓细弱而柔软,姿态优美,典型的阴性植物,是最理想的室内外垂直绿化植物,也能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常春藤类生长迅速强健,种类繁多,叶形、叶色多样,可以在光照不足的居室环境中形成色彩较为丰富的室内景观,在园林中,尤其是在室内绿化中应用极为广泛。近年来,洋常春藤(Hedera helix)被证明是一种优良的居室空气净化植物,具有很强的吸收苯、甲苯(Mung,H. Y.,et al.,2006)及甲醛的能力,受到人们的极大欢迎,并成为花卉产业中重要室内观叶植物。与前文中提及其它观赏植物一样,在常春藤的净化空气能力研究方面存在研究不系统深入、吸收有害气体的生理机制不清楚、缺乏对常春藤属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吸收有害气体能力的量化比较,而且缺乏对混合有害气体净化的研究。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常春藤空气净化能力的信任,影响了常春藤在园林中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本项目拟以常春藤属所有种类及市场上常用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常春藤净化居室空气环境的能力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测定、评价、筛选出空气净化综合能力强的种或品种,并揭示常春藤净化不同有毒气体的生理机制,为常春藤盆花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系统地定量测定常春藤各种和品种对甲醛、苯、甲苯、氨等居室有害气体的吸收能力及对居室有害气体的耐受能力,筛选净化居室污染物能力强且生长表现良好的常春藤品种,为常春藤净化居室空气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健康居室环境

的绿化美化提供一批名副其实的植物材料;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常春藤居室净化空气高效配置模式;揭示常春藤吸收和忍耐居室有害气体的生理机制。

(二)研究内容

1. 常春藤吸收居室有害气体能力的研究

(1)定量研究常春藤属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吸收甲醛、苯、甲苯等居室有害气体(单一有害气体、各种混合有害气体)的能力,筛选吸收有害气体能力强,同时对有害气体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为居室绿化提供优良的空气净化观赏植物。

(2)常春藤吸收居室有害气体的日变化规律。

(3)环境条件(温度、光照、湿度等)对常春藤吸收居室有害气体过程的影响。

(4)不同浓度不同种类、不同处理时间有害气体对常春藤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表现的影响,确定常春藤各品种对各种居室有害气体的最大耐受浓度和最长耐受时间。

2. 常春藤吸收和抵抗居室有害气体的生理机制

(1)居室有害气体对常春藤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

(2)不同种和品种(斑叶、绿叶)吸收和耐受居室有害气体能力。

(3)居室有害气体对常春藤光合、呼吸过程的影响。

(4)居室有害气体对常春藤显微、超微结构和细胞结构的影响。

(5)常春藤对居室有害气体吸收、积累、转化和运输机理。

(6)长时间生长在典型居室有害气体环境中常春藤生长发育、有害气体积累等指标测定和研究。

3. 常春藤居室净化空气高效配置模式研究

1)常春藤盆花类型(垂吊、直立)、规格(大、中、小)、生长发育阶段对居室有害气体吸收能力的测算,确定居室布置常春藤盆花的数量和方式。

2)常春藤吸收有害气体和释氧固碳能力的综合研究,确定在相对密闭环境中,植物既具有高效的吸收有害气体的能力,又不回过度消耗氧气,释放CO2。

3)常春藤与其它常用室内观叶植物主要配置模式的综合保健(生态)效益研究,选择确定适宜的植物配置模式。

三、技术路线

广泛收集常春藤属植物(种和品种),利用控制环境(人工熏气生长室)研究测定常春藤各种和品种对单一有害气体或混合有害气体的净化(吸收)能力、日变化,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常春藤净化能力的影响;进而研究常春藤长时间在典型新装修居室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和净化能力,通过两方面筛选综合净化空

气能力高的种或品种,筛选合适的植物配置模式,并进行工程示范;利用控制环境研究常春藤在有毒气体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生理生化过程及对有毒气体的吸收、积累、运输、处理等过程,揭示常春藤净化空气的生理机制。技术路线见下图。

四、预期成果

1. 获得常春藤属各种及重要品种的对主要居室有害气体(单一气体和混合气体)的定量的净化能力,为居室绿化科学地选择综合净化能力高的常春藤品种;

2. 提出不同规格居室环境下的常春藤配置方式(包括盆花的规格、类型、数量、品种及其它植物种类)

3. 提供揭示常春藤净化空气生理机制的研究报告,正式发表研究论文2篇以上。

4. 生产综合净化空气能力高的常春藤优良品种50万株

五、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1. 申请单位:山东红梅园艺有限公司(请补充)

2. 合作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是我国园林行业影响力最大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有全国唯一的观赏植物与观赏园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较强的园林科研队伍,是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挂靠单位,拥有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园林学院有92位从事园林教学、科研与规划设计的教职员工,其中教授19人,副高职23人,我国园林行业唯一的两名院士均在本院。承担完成与本项目相关的国家、省部级观赏植物应用与栽培课题、基金项目及横向课题等相关课题62项,主要包括:北京市科技攻关课题“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子课题“改善北京城市隔离片林种植结构及其生态效益的研究”、“北京地区彩叶观赏植物的引种与繁殖技术的研究”,“木本花卉新品种及繁殖栽培技术引进”、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植物挥发物的保健作用及其在科技园区绿地规划中的应用”、“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生态植物园环境检测与评价”,合作完成国家“十五”攻关计划课题“生态建筑绿化配置技术的研究”。

实验室和基地建设:拥有“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开放性的、高水平的综合性观赏植物实验室,拥有进行环境检测、园艺治疗、花卉栽培生理生态等方面研究的先进实验设备,包括TCT-GC/MS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液相色谱,PowerLab多导电生理监测仪、Licor6400光合测定仪、冠层仪、

、氮氧化合物、空气有无创血压计、负氧离子测定仪、甲醛、苯系物、CO、SO

2

害微生物检测仪等;拥有全套的组织培养设备和仪器;拥有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花卉实验温室,以及近10公顷的现代化花卉生产温室和数百亩地的实验基地,

已经具备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条件。

六、经费预算

主要参考文献:

Cape, J. N., Binnie, J. Mackie, N. and Skiba, U. M. 2000. Uptake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grass. Proceedings of Third SETAC World Congress, 2000, Brighton, UK. Collins, C. D., Bell, J. N. B., and Crews, C. 2000. Benzene accumulation in horticultural crops. Chemosphere, 40: 109-114

Cornejo, J. J., F. G. Munoz, C. Y. Ma, and A. J. Stewart. 1999. Studies on the decontamination of air by plants. Ecotoxicology 8: 311-320

Darrall, N. M. 1989. The effect of air pollutants o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plants. Plant Cell Environ. 12: 1-30

Giese M., Bauer-Doranth U., Langebathels Ch, Sandermann, H. 1994. Detoxification of formaldehyde by the spider plant ( Chlorophytum comosum L.吊兰) and soybean (Glycine max L.) cell-suspension cultures. Plant Physiology 104: 1301-1309

Heribert Schmitz,Ute Hilgers & Manfred Weidner. 2000. Assimilation and metabolism of formaldehyde by leaves appear unlikely to be of value for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New Phytol. 147: 307-315

Jen, M. S., Hoylman, A. M., Edwards, N. T. and Walton, B. T. 1995.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measure gaseous uptake of 14C-toluene by foliage.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35: 389-398

Kondo, T., Hasegawa, K., Uchida, R., Onishi, M., Mizukami, A., Omasa, K. 1995. Absorption of formaldehyde by oleander (Nerium indicum夹竹桃).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9:3901-2903

Lerdau M., Guenther A,Plant production and emiss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ioscience, 1997, 47:6 .

Lohr, V. I. and Pearson-Mims, C. H.1996. Particulate matter accumulation on horizontal surfaces in interiors: Influence of foliage plants. Atmosphere Environment, 30: 3565-3568

Mung Hwa Yoo, Y oun Jung Kwon and Ki-Cheol Son. 2006. Efficacy of Indoor Plants for the Removal of Single and Mixed V olatile Organic Pollutants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the V olatiles on the Plants.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1 (4): 452-458 Mutters R. G., Madore, M., Bytnerowicz, M. 1993. Formaldehyde exposure affects growth and metabolism of common bean. Air and Waste 43: 113-116

Orwell, R. L., R. L. Wood, J. Tarran, F. Torpy, and M. D. Burchett. 2004. Romoval of benzene by indoor plant/substrate microcosm and implications for air quality. Water Air Soil Pollution 157:

193-207

Raza S.H., Shylaja G., Different abilities of certain succulent plants in removing CO2 fro m the indoor environment of a hospital,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995, 21 (4 ): 465-469.

Son, K. C., S. H. Lee, S. G. Seo, and J. E. Song. 2000. Effects of foliage plants and potting soil on the absorption and adsorption of indoor air pollutants. J. Korean Soc. Hort. Sci. 41: 305-310 Tyihak E., Kiraly Z., Gullner, G. Szarvas, T. 1989. Temperature- dependent formaldehyde metabolism in bean plants: the heat shock response. Plant Science 59: 133-139 Ugrekehlidze, D., F. Korte, and G. Kvesitadze. 1997. Uptake and transformation of benzene and toluene by plant leaves.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ty 37: 24-29

Wolverton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C.1991. Removal of formaldehyde from saled experimental chambers, by azalea, poinsettia and dieffenbachia. Research Report No. WES/100/01-91/005, Plants for Clean Air Council, Mitchellville MD, USA

Wolverton, B. C. 1986. House plants, indoor air pollutants and allergic reaction, Natl. Space Technol. Laboratories, NASA, Stennis Space Ctr., Miss.

Wolverton, B. C. 1997. How to grow fresh air; 50 house plants that purify your home or office. Peguin Books, East Rutherford, N. J.

Wolverton, B. C. and J. D. Wolverton. 1993. Plants and soil microorganism: Removal of formaldehyde, xylene, and ammonia from the indoor environment. J. Mississippi Acad. Sci. 38: 11-15

Wolverton, B. C., A. Johnson, and K. Bounds. 1989. Interior landscape plants for indoor air pollution abatement. Final Rpt., NASA, Stennis Space Center, Miss.

Wolverton, B. C., DONALD R C , MESICK H. H. 1985. Foliage plants for the indoor removal of t he primary combustion gases carbon monoxide and nitrogen oxides . Journal of t he Mississippi Academy of Science , 30 : 1-8.

Wolverton, B. C., Donald, R. C., Watkins, E. A. 1984. Foliage plants for removing indoor air pollution from energy efficient homes. Economic Botany. 38 (2) : 224-228.

Wolverton, B. C., Johnson, A., Bounds, K. 1989. Interior landscape plant s for indoor air pollution abatement. NASA/ALCA Final Report. Plant s for Clean Air Council , Davidsonville, Wolverton, B. C., WOLVERTON J D. 1996. Interior plants: Their influence on airborne microbes inside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Journal of t he Mississippi Academy of Sciences, 41 (2) : 99-105.

Wood, R. A., Orwell, R. L., Tarran J., Torpy, F. and Burchett M. 2002. Potted-plant/growth media interactions and capacities for removal of volatiles from indoor air.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77 (1): 120-129

Wood, R. A., Orwell, R., and Burchett, M. D. 1997. Rates of absorption of VOCs by commonly used indoor plants. In: Proceedings of healthy buildings/IAQ ’97, global issues and regional solutions ( Woods, J. E., Grimsrud, D. T. and Boschi, N. Eds). Washington, D. C., Vol. 2, 59-64 Wood, R. A., Orwell, R., and Burchett, M. D. 1999a. Living plants to improve indoor air quality. In: Towards a new millennium in people-plant relationships. Contribu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eople Plant Symposium. ( Burchett, M. D., Tarran, J. and Wood, R. Eds). Sydney, Australia, 115-122

Wood, R. A., Orwell, R., and Burchett, M. D.1999b. Study of absorption of VOCs by commonly used indoor plants. In: Proceedings of Indoor Air ’99, 8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oor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Edinburgh, UK, V ol. 2, 690-694

Wood, R. A., Orwell, R., and Burchett, M. D., Tarran, J. and Brown, S. K. 2000. Absorp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indoor air by commonly used indoor plants. In: Proceedings of healthy building 2000, 6th international healthy buildings conference. ( Sepanen, O. and Sateri, J. Eds). Espoo, Finland, 2, 125-130

安领弟. 2005.首次常用植物净化室内环境污染结果发布.中华建筑报, 09-24.

白雁斌, 刘兴荣. 2003. 吊兰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9 (3) : 26-27.

傅徽楠,周锡成,秦俊,王玉勤. 2001. 绿化对室内环境及人的反应力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园林,3:6 1-6 2,

黄爱葵. 2005.几种盆栽观赏植物对室内空气净化能力的研究[学位论文]. 南京农业大学

李庆君. 2006. 观赏植物吸收居室甲醛能力的比较[学位论文]. 东北林业大学,

鲁敏,李英杰. 2002.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17 (2):45 -4 9 .

秦俊,傅徽楠,杨林. 2002. 室内绿化对建筑综合症的缓解作用。福建林学院学报,22 (4): 3 08-311。

王志辉,张树宇,陆思华,白郁华. 2003. 北京地区植物VOCS排放速率的测定。环境科学,2 4 (1) : 7^-12,

温达志,孔国辉,张德强等. 2003. 30种园林植物对短期大气污染的生理生态反应。植物生态学报,27 (3): 311-317.

余亚白, 陈源, 赖呈纯, 谢鸿根. 2006. 室内空气净化植物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福建农业学报21 (4) :425~429

周晓晶, 梁双燕, 金幼菊, 王骏, 赵惠恩.2006. 13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净化效果. 中国农学通报,22(12):229-231

室内空气净化处理市场前景

室内空气净化处理市场前景 选择比努力重要 选择比努力重要,你今天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明天。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说过“龙卷风来了,猪也能飞上天”。在大潮来临之时,如果你恰好站在风口浪尖经过的位置,那么只需要稍作努力,就成功了。 创业、选行业一定要选趋势性的行业,未来成长性要好;其次产品需求要旺盛,市场要大;第三进入时机要早,成功者往往就是快人一步,等到市场已充分竞争,利润就薄,赚钱就比较艰难了。 环保健康行业是一项蕴藏巨大商机的朝阳产业,是一个全社会性的大市场,也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投资项目。 美国《财富》杂志将健康产业列为未来10年增长最快的10个行业之一,而且排在第一位,被誉为世界十大朝阳行业之一。 国家专业统计局数据表明:国内室内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已达100亿元以上,目前以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 国际权威经济学家分析:中国室内空气环保市场是目前以至今后十年里发展潜力最大、经济效益最为丰富的产业之一。 专业投资分析人士断言:在中国,室内空气环保治理是最新一个快速催生千万富翁的黄金市场,是一个永不饱和的市场! 室内空气治理市场有多大 据调查,2004年我国室内环境净化治理产品生产和代理行业的总市场规模约为104亿元人民币。2004年的平均利润率为29%,盈利水平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 2004年的销售额超过104亿元人民币,2005年已达到133亿元人民币,2006年将达到170亿元人民币。尽管行业在飞速的发展,但目前中国环保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仅为3.5%左右,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仅为0.5%(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均达到20%左右)。 从商业角度而言,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统计分析,1998年我国用于住宅装修的费用高达 1000 亿元;2000年为1800亿元;2002年已突破2000亿大关;2003年我国百姓用于住宅装饰装修的费用在4000亿元,2007年已超过8000亿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装修公司敢于承诺装修后室内空气无污染,可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所以说有多大的装修市场就有多大的检测和治理市场。

室内空气净化植物的研究与利用

室内空气净化植物的研究与利用 提纲 1 居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2 室内空气净化的物理、化学措施及其局限性 3 室内空气净化植物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4 空气污染的植物检测研究与利用 5 应用与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崇尚居室环境的舒适化、高档化。但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装饰材料都会释放出一些有害气体, 即使是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装饰材料, 在一定空间中也会造成有害气体超标的情况, 同时装修过于复杂化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甲醛、苯等有毒气体是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具有持续释放的特性, 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长期隐患。因此, 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利用环保型植物吸收室内装修带来的气体, 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有研究表明, 如在室内每10m2放置一盆净化植物, 就能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有利于身体健康。有些植物如仙人掌、仙人球、令箭荷花、兰花, 在夜间还会吸收二氧化碳, 在净化室内空气时, 有制造氧气、杀菌的效果。实际上许多绿色植物都能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养分。可见, 环保型植物在净化室内空气污染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居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1.1 甲醛 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化学污染物之一, 也是污染最严重、最普遍的室内污染物。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对人体健康影响主要表现在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造成肺功能、肝功能、免疫功能异常。国外报道, 其质量浓度在0.12mg·m-3以上时儿童易发生气喘。甲醛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室内甲醛主要来源于建筑和装饰材料, 如脲醛树脂、三聚氰甲醛、酚醛树脂等多种黏合剂; 生活日用化学产品, 如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和消毒剂等; 燃料和烟草的不完全燃烧。目前,室内装饰的主体材料是胶合板、刨花板等人造材料, 生产这些板材用到的胶黏剂含有甲醛, 部分残留甲醛会逐渐释放,据有关部门实地检测,室内甲醛浓度平均超标2-5 倍。 1.2 苯、甲苯和二甲苯 苯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有毒致癌物质。吸入或经皮肤吸收一定量会引起中毒, 严重时会对人体造血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伤。甲苯和二甲苯均为无色透明液体, 有毒, 对皮肤和黏膜刺激性大, 对神经系统损伤比苯强, 长期接触有引起膀胱癌的可能。装修过程大量使用的化工原材料, 如油漆涂料及其添加剂和稀释剂、胶黏剂、防水剂、溶剂等都含有苯、甲苯和二甲苯之类有机化合物,装修后持续缓慢释放到室内, 装修1年后, 室内芳香烃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才降到WHO推荐的0.05 mg·m-3标准。 1.3 氨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1.采样工作流程 1.1监测项目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 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 1.2.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1.2.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3现场采样前准备 1.3.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1.3.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 1.3.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 1.4.气态污染物 1.4.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1.5颗粒物采样 1.5.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5.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参数。 1.6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副架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的痕迹,修改要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2609925.html,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应用 作者:汤敏 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06期 摘要:指出了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是当前环境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论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物净化分离的方法、常见分离净化设备,并对几种常见的分离净化方法的特性、适用场合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室内空气;分离;净化 中图分类号:X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045-02 1 引言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和工作质量。据研究表明,室内污染物来源渠道广泛,种类多样,主要为居住环境中所散发出来的氡及其子体和由装饰材料中挥发出的甲醛、氨气、苯系物等污染物等组成。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也正成为环境工程新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空气净化技术类型多样、研究广泛,本文着重对室内净化技术和相应净化装置进行评述。 2 分离净化法 2.1 通风法 通风法由自然通风和换气机通风组成,具有方便快捷、经济高效、受时间、资金限制较小,对设备要求不高,净化效果好等特点。其对密闭性不高的场合的净化效果最佳,比如居室、车站的候车厅、医院、图书馆等。但其受污染程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较大,一般,对中度以上的室内污染无法起到净化作用。 2.2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较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来实现对室内空气中有害成分的吸附净化。其具有对恶臭有害气体的吸附选择性低、净化效果好等优点,是净化有害气体的常用方法之一。常用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分子筛、硅胶、活性氧化铝等。其中,活性炭在室内气体净化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对活性碳的改性以提高其净化效能已成为室内空气吸附净化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活性碳改性中,活性炭纤维表面积大、吸脱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形态多样,在环境治理中的效果显著,在环境工程治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活性炭纤维作为环保材料,技术应用尚未成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加强活性碳材料的研究是促进室内空气吸附净化的重要途径。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室内空气检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室内空气检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2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用空气采样器采集样品时,为防止吸收瓶内的吸收液 影响流量计流量,应在吸收瓶和流量计之间放置 和 。现场采样时除记录采样流量外,还应记录 和监测点的 和 。标准状态下(273K 、101.3kPa )的采样体积计算公式为 。 答:倒吸 缓冲瓶 干燥剂 采样时间 气压 气温 3 .1012732730P t V V ?+? = 2.纳氏试剂是用 、 和 试剂配制而成,其中二氯化汞和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影响较大。配好的纳氏试剂要静置后取 液,贮存于聚乙稀瓶中。 答:碘化钾 二氯化汞 氢氧化钾 上清 3.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时,进样量的选择是根据 、 、 来确定。 答:样品浓度 色谱柱的容量 检测器的灵敏度 4.吸取 5.0ml 甲醛标准储备液,置于250ml 碘量瓶中,加入0.1mol/L 碘溶液30.0ml ,立即逐滴加入30g/100ml NaOH 溶液至颜色 ,静置10min ,加入(1+5)盐酸5ml 酸化,空白应 。加入新配制的1g/100ml 淀粉指示剂1 ml ,继续滴至 为终点,同时测定空白。 答:褪到淡黄色为止 多加2 ml 蓝色刚刚消失 5.气相色谱分析中, 是分离成败的关键。 答:色谱柱

6.检测细菌总数用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 答:营养琼脂蛋白胨牛肉浸膏氯化钠琼脂蒸馏水 7.细菌总数以(单位)报告结果。 答:cfu/m3 8.GB/T 18883—2002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答: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 9.室内空气质量参数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参数。 答: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 10.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_____________的颗粒物。 答:10μm 11.筛选法采样:采样前关闭门窗__________,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____________。 答:12h 45min 12.采样点的高度:相对高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0.5m~1.5m ; 0.5m

空气净化系统再确认方案

空气净化系统再确认方案 编号:WS-SP-CF-001 版本号:10 设备型号:KKA-2.0、KKA-2.5、KKA-1.5 设备编号:GY-006、GY-007、GY-012 确认类型:再确认 安装位置:口服液体1车间、口服固体1车间、口服固体2车间 XXXXX制药有限公司 2014年

再确认立项申请表 SOR-YZ-0002-01 编号:WS-SP-CF-001 版本号:10

空气净化系统再确认方案审批记录 SOR-YZ-0004-01

目录 1、概述 2、确认目的 3、确认项目 4、确认人员 5、确认标准 6、确认内容 6.1检查有关的确认文件 6.2空气净化系统所用测试仪表的检查校正 6.3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确认 6.4风管制作安装的确认 6.5风管及空调设备的测试 6.6空调设备的测试 6.7高效过滤器风速及气流流向测定 6.8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 6.9洁净室的洁净度测定 6.10 HVAC系统高效过滤器更换及检漏测试情况 7、风险评估

8、项目小组评价意见 9、确认周期的建议 10、最终评价和批准 XXXXX制药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系统再确认方案 1、概述: 药品生产企业为了消除混药和污染,或将这种可能降低至最低,必须要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及与之相适应的厂房设施。空气净化就是控制和维持房间洁净度的重要方法,空气净化设施是进行药品生产的根本条件之一。洁净室就是由各种洁净技术综合形成的体系。 药品生产企业洁净室的任务就是要控制室内空气浮游微粒及细菌对生产的污染,使室内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符合工艺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般采取的空气净化措施主要有三个:第一是空气过滤,利用过滤器有效地控制从室内的全部空气,由于细菌依附在悬浮粒子上,微粒过滤掉了细菌也能除掉:第二是组织气流打破常规,在室内组织起特定形式和强度的气流,利用洁净空气把生

活性炭室内空气净化的吸附应用原理

活性炭空气净化的吸附应用原理 1 室空气品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生活居室环境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改善。空调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创造了一个以温湿度为主的舒适性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室空气品质问题,尤其是无新风系统的空调房间,导致了“病态建筑综合症”、“建筑相关病”和多种化学物过敏症。“ 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常见症状主要有头痛、神经疲劳、皮肤干燥、鼻塞、流鼻涕、流泪、眼痒等等。“建筑相关病”是指由空气中的某种成分直接引起的病症,比较严重的有“军团病”、“超敏性肺炎”等,有时甚至能带来生命危险。 所谓室空气品质,一般是指在某个具体的环境,空气中的某些要素对人群工作、生活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了人们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概念。这种概念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显然,人们不仅要求适宜的室温湿度,而且人们还要求室空气是新鲜的,无污染的,从而引发了对室空气品质的广泛研究。 室空气基本污染物与污染源如下表一室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悬浮微粒、燃烧、抽烟、人体、烟草烟雾、人的吸烟行为、石棉、保温材料、氡及其蜕变物、墙体和地基、建筑材料、家具、挥发性有机物(vocs)油漆、清洁剂、建筑材料、一氧化碳、燃烧、吸烟、二氧化碳、燃烧、呼吸、微生物、家畜、人体、过敏物、动物、毛发、昆虫、花粉、臭氧

室空气有害物的种类繁多,但一般都是以低浓度的形式存在,有时还远远低于人的嗅觉阈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体无害,恰恰相反,人一生中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室度过,长期受低浓度污染物的直接毒害,其后果还是相当严重的。 为了清除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通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但是它也有缺点:在室外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及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使得室外空气的质量也很差,而且室外空气与室空气的交换会带来巨大的能耗。 局部通风有时也因为污染源较分散或根本就不知道气态污染物从何而来而无法实现。目前通用的过滤器只是过滤灰尘,还不具备清除有害气体和细菌的功能。成功分离低浓度的气态污染物质和细菌对改善室陆空气品质至为重要。 活性炭吸附材料对室气态污染物具有优秀的吸附性能,使活性炭过滤器逐渐应用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中。在通风量不变的条件下,它能使室空气得到更全面的净化。 2 活性炭的发展历史及分类 使用活性炭作为一种吸附材料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埃及时代,人类就会利用木炭来消除伤口散发的气味;1773年,勒首次科学地证明了木炭对气体具有吸附力;1808年,木炭被用到蔗糖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消除化学武器的威胁,活性炭防毒面具问世,这是活性炭第一次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物理结构且吸附性能优异的新型纤维状活性炭材料研制成功。目前对吸附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非均匀吸附剂的加工工艺、微观特征、能量不均匀性及吸附性能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标准格式

( 工程名称 )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检测人: ( 上岗证号 ) 报告人: ( 上岗证号 ) 复核人: ( 上岗证号 ) 审核人: ( 上岗证号 ) 批准人: ( 上岗证号 ) ( 单位名称 ) 二○○年月日 注: 审核人、批准人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可合为一人

声明 1.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2.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3.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无效。 4. 报告中如有改动痕迹或有错页、漏页者即为无效报告。 5. 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无效。 6. 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 15 天内向 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 本单位将于 5 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监督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依据…………………………………………………… 三、检测设备…………………………………………………… 四、检测概况…………………………………………………… 五、检测结果…………………………………………………… 六、检测结论…………………………………………………… 七、附件:(共页)……………………………………… 附件一检测房间位置示意图 附件二测点分布示意图 注:页码编排从封面起算

首页 (单位名称)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室内环境检测现场见证单(首页)

二、检测依据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GB 50325-2001 2. GB 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测标准方法 ------ 气相色谱法》 3. GB/T 1820 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测定方法》 4. GB/T 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5. GB/T 14669-93《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注 : 检测单位可根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列出相应的规范。 三、检测设备 注: 多台同规格可用一栏 四、检测概况 注: 应包括抽样方式、检测原理和方法 1.氡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24小时,然后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无源扩散收集法,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大于25% (置信度95%),方法探测下限不大于 10Bq/m3。 2.游离甲醛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1小时,然后进行现场 检测。将空气采样器架好, 放上气泡吸收管,管中加入吸收液,调节采 样器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气体流量进行采样, 样品采集完后,加入显色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取样与测定AHMT分光光度法

. 实验三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取样与测定——AHMT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提要 甲醛(HCHO)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甲醛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抑制一切细胞机能,由于甲醛在体内生成甲醇而对视丘及视网膜有较强的损害作用。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装饰的人造板材、人造板制造的家具、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及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材料。 3。0.10mg/m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甲醛的最高允许含量为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AHMT分光光度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传感器法等。 1.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采样方法; (2)了解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掌握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方法。 2.实验原理 空气中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5-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其色泽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 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为2mL样品溶液中含 0.2~3.2 μg甲醛。若采样 流量为1L/min,3。0.01~0.16 mg/m 采样体积为20L,则测定浓度范围为 测定甲醛时,乙醛、丙醛、正丁醛、丙烯醛、丁烯醛、乙二醛、苯(甲)醛、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异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无影响;二氧化硫共存时,使测定结果偏低。因此对二氧化硫干扰不可忽视,可将气样先通过硫酸锰滤纸过滤器,予以排除。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 1.仪器材料 (1)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 L/min; (2)多孔玻板吸收管:10 mL容量、棕色; (3)10mL具塞比色管; (4)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 吸收液:称取1g三乙醇胺、0.25g偏重亚硫酸钠和0.2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1 / 7 . (2)0.5% 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简称AHMT)溶液:称取0.25gAHMT溶于0.5mol/L盐酸中,并稀释至50mL,此试剂置于棕色瓶中,可 保存半年。 (3)5mol/L氢氧化钾溶液:称取28.0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水中。 (4)1.5%高碘酸钾溶液:称取1.5g高碘酸钾溶于0.2mol/L氢氧化钾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于水浴上加热溶解,备用。

室内空气净化方法

◎室内空气净化方法 即使采用机械制冷方式,由于要求的压缩比很小,根据制冷卡诺循环可以得到,制冷机的理想COP将有大幅度提高。如果将蒸发温度从常规冷水机组的2~3℃提高到14~16℃,当冷凝温度恒为40℃时,卡诺制冷机的COP将从7.2~7.5提高到11.0~12.0。对于现有的压缩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怎样改进其结构形式,使其在小压缩比时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则是对制冷机制造者提出的新课题。 名称:生态级商用空气净化器 型号:B-767B 净化风量:5002/h 适用面积:60m2 额定功率:51W 病毒净化率:97.6% 甲醛净化率:96.2% 颗粒物净化率:99.9% B-767B 再生环境级商用空气净化器 创新应用六大空气净化技术,并全球首家研发出铝基等离子静电技术、可清洁离子群净化技术、UV空气灭菌技术,加上应用现代生物科技所研发的HEPA、活性碳、纳米光触媒滤网,环境自愈系列空气净化器以尽善尽美的净化技术,向全球发起了―建生态家居向病毒宣战‖的号角!

产品功能: 第一层--铝基等离子静电网:首家采用蜂窝状铝基等离子静电技术,集尘吸附面高达7000cm2集尘效率≥99%。 第二层--ULPA滤网:花粉、烟等可吸入颗粒物易导致花粉过敏、呼吸道疾病和哮喘病的发生。ULPA对可吸入颗粒物净化效率≥99.9%,最小净化颗粒达0.0003mm。 第三层--活性炭滤网:甲醛广泛用于建筑材料,是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更是高致癌物质。活性炭对甲醛的净化效率达96.2%。 第四层--光触媒滤网:高效降解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有效杀灭多种病菌。其杀菌率和TVOC净化效率分别达98.2%和97.3%。 第五层--UV紫外光:空气是导致流感扩散传播的主要途径,净化空气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采用UV空气灭菌技术,环境自然菌杀灭率可高达97.6%。 第六层--离子群:负离子被医学界誉为"空气中的维生素",人们生活在负离子含量高的环境中,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本机器每秒产生800万个负离子,形成离子群。 创新技术: ·铝基等离子静电网:采用蜂窝状多孔面的铝基网,其高达7000cm2的吸附面,比一般的静电网吸附面高出6-8倍,加上其可冲洗的特性,延长了ULPA的使用寿命,节约了耗材的使用成本。 ·UV 空气灭菌技术:应用UV杀菌的物理特性,结合产品的滤网特性,实现了UV光对高速流动空气中病菌的高效杀灭. ·光触媒过滤网:采用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材料,其超强的氧化功能可破坏滤网捕捉到细菌的细胞膜,凝固病毒蛋白质,抑制病毒活性. ·ULPA过滤网:采用最新一代静电玻璃纤维虑材,可捕捉到比细胞还小的颗粒物. ·活性炭过滤网:采用多孔性核桃壳并通过现代生物碳化合成技术研制而成,本机器活性炭可吸附面积高达700000m2. 人性科技: ·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内置气味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注:备选功能),自动检测空气中的各项污染源,并自动控制机器的运行状态. ·空气净化度指示:在启动传感器功能时,净化度指示灯通过颜色变化,可以显示当前环境下空气质量的状况. ·自动报警:设置了ULPA、等离子静电网及UV灯更换警示灯. ·自动模式:内置智能芯片,可根据需要设定―手动、自动、定时、传感器‖工作模式。 ·自动断电:本机设置了自动断电安全开关,只要打开前置面板机器即会自动断电。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工作流程 1、接受任务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 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 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4)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现场采样 (1)气态污染物采样 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颗粒物采样 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5、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质量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取样与测定——AHMT分光光度法

实验三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取样与测定——AHMT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提要 甲醛(HCHO)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甲醛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抑制一切细胞机能,由于甲醛在体内生成甲醇而对视丘及视网膜有较强的损害作用。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装饰的人造板材、人造板制造的家具、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及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材料。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甲醛的最高允许含量为0.10mg/m3。 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AHMT分光光度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传感器法等。 1.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采样方法; (2)了解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掌握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方法。 2.实验原理 空气中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5-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其色泽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 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为2mL样品溶液中含 0.2~3.2 μg甲醛。若采样流量为1L/min,采样体积为20L,则测定浓度范围为 0.01~0.16 mg/m3。 测定甲醛时,乙醛、丙醛、正丁醛、丙烯醛、丁烯醛、乙二醛、苯(甲)醛、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异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无影响;二氧化硫共存时,使测定结果偏低。因此对二氧化硫干扰不可忽视,可将气样先通过硫酸锰滤纸过滤器,予以排除。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 1.仪器材料 (1)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 L/min; (2)多孔玻板吸收管:10 mL容量、棕色; (3)10mL具塞比色管; (4)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 吸收液:称取1g三乙醇胺、0.25g偏重亚硫酸钠和0.2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水中并

室内空气净化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室内空气净化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8、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根据我司过往治理酒店经验,对服务过的丽丝卡尔顿酒店、皇冠假日酒店、凯莱大酒店、厚译大酒店等装修部分进行室内有害气体的评估和现场勘查酒店客房部分房间因装修档次高、工艺复杂污染程度较重,其污染源为:四周墙壁上的木挂板、防水材料、壁纸、地毯、外购家具、护墙板等。其他部分房间污染源基本也是来自:木挂板、壁纸、软包、地毯、家具等。 基本状况是聚合板材污染源相对集中、甲醛的挥发比较苯系物会更加严重,如果不进行后期有效处理,会长时间处在该空间里,会对人的身体免疫力造成损害,引起各种疾病。 9、室内装修造成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是指因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系物、氨气、氡及其悬浮颗粒物等引起的污染。生物性污染是指因生物污染因子,包括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病毒和生物体等引起的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因物理因素,如电磁辐射、噪声、振动以及不合适的湿度、温度、风速和照明等引起的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以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为主,常见的有甲醛、苯、氨、氡、二嗯英、悬浮颗粒、生物类污染物、烟草燃烧产物以及家用化学品等。 (1)甲醛 ①性状: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 ②主要危害:可引起流泪、喉部不适、恶心、呕吐、咳嗽、胸闷、

哮喘甚至肺气肿;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染色体异常,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引起少年儿童智力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鼻咽癌、喉头癌; ③主要来源:夹板、大芯板、中密度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及其制造的家具,塑料壁纸、地毯等大量使用黏合剂的环节。 (2)苯及苯系物 ①性状: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有特殊香味液体、易挥发易燃 ②主要危害:致癌物质,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失眠、神经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呼吸浅而快、心率不齐、抽搐和昏迷,胎儿先天缺陷,引起白血病; ③主要来源:合成纤维、油漆、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各种溶剂型胶粘剂、防水材料。 (3)氨 ①性状: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挥发; ②主要危害: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可发生肺气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③主要来源:北方少量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不规范混凝土抗冻添加剂引起,南方地区少见。 (4)TVOC ①性状:在常温常压下容易挥发的液体或固体有机物统称TV0C,可有嗅味,表现出毒性、刺激性; ②主要危害:引起有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产品综述

第35卷第5期2014年10月 制冷学报JournalofRefrigerationVol.35?No.5October?2014 文章编号:0253-4339(2014)05-0014-06 doi:10 3969/j issn 0253-4339 2014 05 014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产品综述 石芳芳1一邱利民1一于川2一张林3一宋佳4一严仁远4 (1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一杭州一310027?2中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一杭州一310013?3浙江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一杭州一310027?4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一杭州一310027) 摘一要一如何在加快治理大气环境的同时?营造洁净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持续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室内空气净化主要技术的原理及特点?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当前主流室内空气净化产品中应用的净化技术进行梳理?总结了空气净化技术的组合原则?即主要根据室内污染物类型进行针对性地选择?并利用净化技术间的协同效应?以使室内空气得到全面净化?本文还对未来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净化技术间的协同效应?研究更为有效的综合净化技术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一室内空气净化?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器?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TU834.8文献标识码:ATechniquesandProductsforAirPurification ShiFangfang1一QiuLimin1一YuChuan2一ZhangLin3一SongJia4一YanRenyuan4 (1.InstituteofRefrigerationandCryogenics?ZhejiangUniversity?Huangzhou?310027?China?2.SinostrideTech ̄nologyCo.?Ltd.?Hangzhou?310013?China?3.InstituteofBiological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Hang ̄zhou?310027?China?4.DepartmentofEnergy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7?China) Abstract一Principl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indoorairpurificationtechniquesareintroducedinthispaper.Themainchallengesofcur ̄ renttechniquesareoutlined.Thecombinationprinciplesoftheairpurificationtechniquesareproposedbysummarizingandanalyzingthetechniquesappliedinsortsofairpurifiershecombinationprinciplesare:choosingthepurificationmethodsmainlybasedonthetypesofpollutantsindoorandexploitingthesynergisticeffectbetweenindoorairpurificationtechniquestogettheoptimalandcomprehensivepuri ̄fication.hispaperpointsoutthatstudiesonintegratedpurificationtechnologyexploitingsynergisticeffectpurificationtechniqueswillbeoneofthemostimportantresearchesinfuture.Keywords一indoorairpurification?airpurificationtechnique?airpurifier?synergisticeffect一一收稿日期:2013年12月18日一一近两年全国大范围雾霾频发?多地PM2.5爆表?大气环境污染已然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引 起研究人员和公众普遍关注?但整个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其治理需要长期的努力? 相对而言?小空间环境的控制和治理则更容易实现? 且短期内即可见效?而现代人80%~90%以上的时 间是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 生很大影响[1]?因此?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是目前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除室外空 气污染的影响外?室内空气恶化的主要起因有大量使 用化学建筑材料二装饰装修材料二人造板材复合家具 等散发有毒有害气体?还与建筑因节能要求密闭性提 高二空调系统新风量减少等因素密切相关[2]?室内污染物主要分为三大类:PM10和PM2.5等悬浮颗粒物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对室内各种污染物进行净化是控制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途径?2012年全球空气净化器市场容量达1500万台?其中?美国市场容量为500万台?日本为350万台?欧洲市场为250万台?中国市场为150万台?韩国市场为100万台?目前美国空气净化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27%?其中60%为静电吸附型产品?40%为HEPA过滤型产品(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高效率空气微粒滤芯)?日本市场空气净化器普及率约为34.7%?欧洲市场容量在稳步增长?日本和欧洲均以HEPA过滤产品为主[3]?本文从净化方法的角度?系统介绍了室内空气净化的主要技术及其优缺点?总结了室内空气净化产品 41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室内空气治理与方案

室内空气环境净化治理工程 方 案 书 公司 年月日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 2、广州市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1883-2002/4

4、《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T29-2003 二、工程概述 XXXXXX位于XXXXXX。该场所为XX,其中办公区域地面为地毯,墙面为乳胶漆、墙纸、木饰面板,室内摆放有板式家具、沙发、茶几、木桌、布沙发、木制柜子等家具。这些材料和家具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不能迅速被带出室外,长时间后就会造成该场所室内甲醛、苯、TVOC、氨等有害气体浓度值出现严重超标的情况,给室内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所以,从污染源着手,对该场所进行一次彻底的室内有害气体净化治理,非常重要。经我公司业务人员现场勘查,为此我公司作出以下方案。 三、施工原则 1、认真贯彻落实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施工程序的要求。 2、严格遵守国家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和交付使用的期限。 3、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在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在多 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 4、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并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和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 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施工连续地、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5、制定技术、组织、质量、安全、节约等保证措施,避免质量和安全事故发 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6、施工中严格按照《计划书》中来实施治理目的,确保质量保证环节形成闭 环,达到预期效果。 四、施工方案 解决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污染问题,要面面俱到,对治理重点释放污染源外,对可能释放有害气体污染源都要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室内环境空气中污染程度,营出造健康怡人的安全空间,让室内环境的空气变得清新舒爽,沁人心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