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上光练习题

小学科学五上光练习题
小学科学五上光练习题

小学科学五上第二单元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2.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3.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和()。

4.自然状态下向阳处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

5.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都要发生变化。

6.太阳在()的同时也产生(),太阳光是沿着()传播的。

7.物体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与物体的()和()等有关。

8.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

9.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吸收热的能力(),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吸收热的能力()。

10.将一束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光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形成美丽的()。

11.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和()。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被()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了。

12.阳光穿过透明的三棱镜时,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

13.十八世纪初,科学家()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14.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15.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16.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7.光是沿()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二、判断:

1.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2.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3.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4.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能聚光。()

5.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6.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7.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太阳。()

8.下雪了,到处都是白色,美极了!所以这时候我们穿白色比较暖和。()

9.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则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10.光有可见光,也有我们人眼看不见的光线。()

11.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

12.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没有关系。()13.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1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15.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长短相同。()16.反射光不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17.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18.使用多面镜子投射,纸的温度会很快上升。()

19.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20.冬天的麻雀长得胖乎乎的,遍身长满了绒毛,毛茸茸的绒毛是为过冬准备的。()

21.用一面镜子把阳光投射到纸上,比用两面镜子时更明亮。()

22.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煤、石油和天然气。()23.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折射光。()

24.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25.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本领就越弱。()

26.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27.没有光,我们就看不到任何物体。()

28.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29.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0.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

3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32.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三、选择:

1.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A 太阳

B 煤

C 石油

D 电

2.下面物体中()反射光的本领最强。

A 白纸B红布 C 锡纸

3.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

A 不变

B 大于5米

C 小于5米

4.18世纪初,科学家()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A 爱因斯坦

B 爱迪生

C 牛顿

D 哥白尼

5.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

A 煤

B 石油

C 太阳能

6.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A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7.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约()

A 30万千米

B 1.5亿千米

C 384403千米

8.我们的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是()

A 睫毛

B 眼睑

C 瞳孔

9.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

A 长度和方向都不同

B 长度和方向都相同

C 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

10.以下没有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A 汽车反光镜

B 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

C 家用穿衣镜D放大镜

11.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发现了()。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X射线

D r(读作“伽玛”)射线

12.红色物体反射的是()颜色的光。

A 绿色

B 红色

C 紫色

13.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建于()

A美国B英国C法国

14.炎热的夏天我们一般会选择()的衣服。

A深黑色B浅色C深黑色和浅色

15.白纸、黑纸、镜子、红纸四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

A白纸、黑纸、镜子、红纸

B黑纸、红纸、白纸、镜子

C镜子、白纸、红纸、黑纸

16.下列四种色纸按反射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A白色,黄色,红色,黑色

B红色,白色,黄色,黑色

C黑色,红色,黄色,白色

17.把白色、红色、黑色三个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快的是()。

A白色纸筒 B 红色纸筒 C 黑色纸筒

18.属于光源的是:()

A 点亮的灯、太阳、镜子

B 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C 火、月亮

19.手电筒的光在小木块的左侧,影子在小木块的()

A 前侧

B 后侧

C 右侧

20.树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

A 长——短——长

B 长——长——短

C 短——长——长

21.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 波浪线

B 螺旋线

C 直线

22.潜望镜的镜片最少可以是()。

A 2片

B 3片

C 4片

23.光强时瞳孔(),光弱时瞳孔()。

A 不变

B 放大

C 缩小

24.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的是:()。

A 凸透镜、凹透镜

B 凹面镜、凸面镜

C 凸透镜、凹面镜

25.吸热能力最强的是()

A 白色、与太阳光垂直

B 黑色、与太阳光垂直

26.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

A 点燃的蜡烛

B 木星

C 萤火虫

27.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 凸透镜

B 凹面镜

C 平面镜

28.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 )的铜镜取火.

A 平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29.同样材料物体,放置的角度相同,但表面涂上( )色,吸收太阳热的本领就大了。

A 红

B 白

C 黑

30.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A 水平放置

B 竖直放置

C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

31.阳光下,将一根10cm长的铅笔直立在地上,测得其影子的长度为2cm ,同时测得树的影子长度为2米,树的实际高度大约是()米。

A 2

B 4

C 10

32.下列3种色纸按反光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

A 白色、红色、黑色

B 黑色、红色、白色

C 红色、白色、黑色

四、简答题。

1.炎热的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为什么?

2.设计一个太阳能热水器,说说你需要哪些材料,怎么设计,请作简单的介绍。

五、实验设计。

1.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2.设计实验验证光的强弱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设计实验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之间的关系。

六、画图题。(作业本P12 、P14、P16)

附答案:

一、填空题:

1.热源、光源;2.反射;3.光源、挡光物体、屏;4.高;5.长度、方向;

6.发光、热,直线;7.颜色的深浅、表面的光滑程度;8.向阳面;

9.不同,弱,强,强,弱;10.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虹;

11.吸收、反射,反射,吸收;12.太阳光谱;13.牛顿;

14.光源;

15.光的反射;16.凹面镜、凸透镜;17.直线,30万千米;

二、判断: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

21.×22.×23.×24.√25.×26.√27.√28.× 29.√30.×31.√32.√

三、选择:

1.A 2.C 3.C 4.C 5.C 6.B7.A 8.C 9.A 10.D

11.D 12.B 13.C 14.B 15C16.C17.C 18.B 19.C 20.A

21.C 22.A 23.C B 24.C 25.B 26.B 27.C 28.B 29.C 30.C

31.C 32 .B

四、简答题。

1.答:夏天穿浅色的衣服比较合适,因为浅色的衣服吸收热的能力比较弱,反射光的能力比较强。穿这样的衣服比较凉爽。

2.材料:大纸盒、泡沫塑料、黑色的塑料袋(小饮料瓶)、锡纸(镜子)、透明的塑料布;

升温和保温的措施:1、用塑料袋(小饮料瓶)装水,放在盒子

里面,旁边放上泡沫塑料[保温],背面用锡纸(镜子)反光[升温]。2、对着光的一面用塑料布做盖子[有利光照]。3、盒子可以随着太阳调节方向;4、盒子及里面全涂成黑色[吸热强]。

五、要求灵活设计,答案可参考复习资料。

六、答案见作业本。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题2分,共18分) 1、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3、凸透镜能使光线 ,凹透镜能使光线 . 4、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 . 5、和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次左右,心跳次左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3分,共30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3、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4、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8、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10、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3分,共24分)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 B、一周 C、一个月

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3、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正确. A、铅笔变长了 B、铅笔变细了 C、铅笔向下折 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亮,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A、一个灯泡 B、一根导线 C、一节电池 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A、透明胶带 B、塑料贴片 C、磁带 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 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B、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 C、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 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10分).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柏拉图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亚里士多德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毕达哥拉斯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线混合 托勒密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 阿尔哈曾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五、实验题.(第一个问题2分,第二个问题4分,共6分) 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共4套)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学校班级姓名 小小的提醒:书写端正,字迹清楚,注意卷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填空题:(18分) 1.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碰到镜面会发生,反射光也是沿传播的。 2.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用。科学技术上统一用作力的单位。 3.利用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奥运会的圣火就是利用镜来取得的。 4.地球内部分为、、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5.日晷是我国古代的工具。它是利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 6.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7.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二、判断题:(20分) 1.用多面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同一点上,这一点的温度不会变化。() 2.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地球重力作用的缘故。 ( ) 3.我国的沙尘暴多发生在南方。() 4.表面粗糙的物体比表面光滑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强。() 5.在阳光下,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间里,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 6.同一物体的运动形式由滚动改为滑动后,受到的摩擦力会增大。() 7.我们绝不能用放大镜、望远镜去观察太阳。() 8.生物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一种生物的灭绝其他生物均会受到影响。() 9.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盒子内外涂成银色吸热的效果最好。() 10.潜望镜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而成的。() 三、选择题:(30分)

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阴暗潮湿 B、阴暗明亮 C、干燥明亮 2.台灯的灯罩里面是白色的,这是为了。 A、美观 B、有利于光的反射 C、有利于光的直射 3.嘉兴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4.自行车上采用的减小摩擦力的措施有。 A、用橡皮刹车片 B、轮胎上做花纹 C 采用滚珠轴承 5.白色、黑色、蓝色三个大小、形状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升得最快 的是。 A、白色纸筒 B、黑色纸筒 C、蓝色纸筒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拉长时,会产生弹力。 B、小车在斜面上往下滑动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医生给病人检查耳朵的额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一种应用。 7. 下面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A、流水和风力 B、海浪和冰川 C、 A和B都是 8.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向前运动的。 A、弹力 B、拉力 C、反冲力 9. 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10. 日光灯发的光属于。 A、冷光源 B、热光源 C、强光源 11.下面的属于生产者。 A、蚯蚓 B、小草 C、蜻蜓 12.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 A、反冲力 B、弹力 C、摩擦力 13. 人们在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A、避免货物损坏 B、省力 C、增大摩擦 14、滚珠轴承是一种将的装置。 A、滑动转变为滚动 B、滚动转变为滑动 C、无法判断 15、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就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四、图形题:(10分) 1、如右图,将1、2两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我的填空(每格1分,共20分)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小时,白昼 ()小时。 2.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的作用,方向是(),和重力的方向相反。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4.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和()两类。 5.()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6.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的部分传向温度()的部分, 直到(),这种传热方法叫()。 7.不同物体的传热()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一般是() 材料制成的。比如().()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有()等。 二、我的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一定能浮起来。() 2.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衫产生的热量多。() 3.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 ) 4.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5.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 6.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8.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 9.“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10.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浮的。() 三.我的选择(每题2,共28分) 1.塑料在()中会沉。 A.清水 B.盐水 C.食用油

2.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什么时间?() A.春天 B.夏天 C.冬天 3.原来浮起来的马铃薯,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A.加糖水 B.加盐水 C.加清水 4.下面那种情况物体排开的水量最大() 图1 图2 图3 A.图1 B.图3 C.图2和图3 5.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 在水中会()。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6.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7.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8.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比较()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 B.后10毫升水滴得快 C.滴速一样快 9.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 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10.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A.滴漏中的水位 B.漏水孔的大小 C.容器的颜色 1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答卷时间:分钟60 一、填空题。 表示。作为力的单位,用字母1科学上统一规定用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2 。 、我们在做寻找土壤的成分实验时,把一块土放入一杯水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3 。 、搅拌上题中杯里水中的土,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的现象是4 。 万千米的速度传播。5、光以每秒约 现象。6、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 (在认为正确的题前括号内打“√”,错的打“×”。)二、判断题。、凤仙花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1 ( )2、在养鱼池里种些水草,能为草鱼提供食物,还能给鱼提供氧气。(

)3、在动物的栖息地对动物进行观察,是科学家研究动物时采用的重要方法。( )4、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这跟它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5、月亮是自然光源。( 、土壤被侵蚀的程度与有无植物覆盖无关。)6 ( 页)4(共页1第小学五年级科学试题. 三、选择题。 1、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给其中一组种子接受光 照,给另一组种子用硬纸盒遮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温度B、光C、水 2、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3、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A、黑暗、干燥 B、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 4、麻雀、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小麦C 麻雀 A 鹰 B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晷观测仪,它是测量的工具。 A、体积 B、时间 C、长度 6、白纸、黑纸、镜子、红纸四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 A、白纸、黑纸、镜子、红纸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2016学年第一学期 五年级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 一、填空题:(2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和。如果把湿润的种子放在冰箱冷藏柜里,则缺少的条件是。 2.清晨,人们在海边面向太阳看日出,此时他们的影子朝向;傍晚,人们再次面向太阳看日落,此时他们的影子则朝向。 3.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的地形是。我们的家乡——宁波,地势平坦,起伏很小,像这样的地形叫做。 4.地球的内部是不断地运动着的,由内向外可以分为、和。汶川大地震就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而引起的。 5太阳灶利用凹面镜的原理制成的。 6.人们为了纪念第一个发现地球引力的科学家,就把他的名字命名为力的单位,他就是,力的单位还能用字母表示。 7.一双新篮球鞋的鞋底花纹都很深,跑步的时候不容易打滑,这是因为;几年以后,鞋底的花纹渐渐消失,就常常会不小心打滑摔一跤,此时又是因为。8.跑步发令的时候,要求计时员看枪口的烟而不是听枪的声音,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较快,约每秒千米。 9. 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10.每年的钱塘观潮节都是人山人海,我们可以看到江边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石要光滑,这是由对岩石的作用引起的。 二、判断题:(20分) 1.物体离光源越远,被照射的物体的影子越小。……………………………………………() 2.实验结束后,发现小组数据与猜想不一样,并且与其他小组也不一样。我们应该立即修改自己的实验数据。…………………………………………………………………………() 3.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4.日晷是古代宫内的人用来看时间的,在每天的正午时分,日晷指针的影子是最长。() 5.搅拌一杯泥水,慢慢地等泥土沉积下来以后可以观察到,最先到达杯子底部的是颗粒最小的黏土。………………………………………………………………………………() 6.池塘里所有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像这样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生态系统。……………………………………………………………………() 7.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8.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时间:25分钟成绩:5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2、凸透镜能使光线,凹透镜能使光线。 3、电磁铁是由和两个部分组成的 4、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是和。 5、呼吸让我们吸进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的废气。 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不变,而且左右颠倒。() 2、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呼吸和心跳次数基本上是一致的。() 3、可以用摇晃的办法来判断电池里还有没有电。() 4、光在水中是沿曲线传播的。()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5.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8、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10、一个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越短时反而温度越高。()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1分,共8分)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 B、一周 C、一个月 2、物体影子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A、物体的大小 B、物体的形状 C、太阳的位置变化 3、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4、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托勒密 、伽利略 D顿、牛C. 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两个磁极互相靠近,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 A、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 B、同极互相吸引,异极互相排斥 C、不管同极还是异极,都互相吸引 7、下列物品中没有电磁铁的是() A、电铃 B、电扇 C、电熨斗 D、电话 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 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B、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 C、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 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8分)。 心脏把血液送回心脏 血液把血液送出心脏 静脉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动脉为身体输送养料和氧气的载体 五、问答题。(每条14分) 1、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4条) 2、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 8395009 高栋梁夏张镇大西牛小学.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地球自转分散、聚集 2 铁芯3、通电线圈血管、心脏 4 肺二氧化碳5、富有氧气 二、判断题。、√、×107、×8、√92、√3、×4、×5、√6、×1、√三、选择。、A 、A 7、C 8、3C 4、A 5、C 6、1C 2、C 四、连线。心脏把血液送回心脏 血液把血液送出心脏 静脉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动脉为身体输送养料和氧气的载体

2019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有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题2分,共18分) 1、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3、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 4、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5、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心跳80 次左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3分,共30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3、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4、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8、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10、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的现象。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3分,共24分)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C )。 A、一年 B、一周 C、一个月 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C )。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3、牛顿通过( C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 C )正确。 A、铅笔变长了 B、铅笔变细了 C、铅笔向下折 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孔越大像越清晰 B 、和光的行进无关 C 、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亮,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C )。 A 、一个灯泡 B 、一根导线 C 、一节电池 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C )。 A 、透明胶带 B 、塑料贴片 C 、磁带 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 A )。 A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B 、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 C 、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 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10分)。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 柏拉图 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亚里士多德 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毕达哥拉斯 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线混合 托勒密 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看见东西 阿尔哈曾 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五、实验题。(第一个问题2分,第二个问题4分,共6分) 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不能。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三个圆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五、问答题。(每条4分,共12分) 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3条) (1)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2)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3)不要用湿毛巾抹电器 (4)不要把多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插座上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每格1分) 1.在生态瓶中. 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2.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 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和水(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4.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我知道像电灯这样的物体还有 萤火虫、开着的手电筒等。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正午时候最短。我国古代发明的日晷 (可写拼音)就是利用日影观测计时的仪器。 6.嘉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地形以平原为主。 7.2008是中国的奥运年。在古希腊圣火采集仪式上.利用凹面镜聚光的原理 取得圣火。 8.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而使岩石破碎的现象叫风化。 9.根据你的研究.要使静止的物体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 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10.根据实验.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度、物体重量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11. 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约 30万千米。 12.在我们研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中.主要研究了坡度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雨量的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的影响。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20分(每题2分) 1.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黄色的。( ×) 2.在大自然中.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3.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没有受到摩擦力.所以速度非常快。( ×) 4.中秋夜的晚上.月亮又圆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 5.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6.在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非常大.所以放得越多越好。( ×) 7.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8.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右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左边。(√) 9.在冬天.我们为了多吸收阳光的热量.所以我们穿浅色的衣服。( ×) 10.在运动会上.我们为了增加摩擦.防止跑道滑摔交.所以穿钉鞋。(√) 三、选择题 (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入括号中) :20分(每题2分) 1.蚯蚓生活在地下.所以推测.它适应生活在( B )的环境。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高温干燥 2.绿豆种子发芽实验中.首先钻破种皮的是( A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填空题:20分(每格1分) 1.在生态瓶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2.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 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和水(空 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4.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我知道像电灯这样的物体还有萤火虫、开着的手电筒等。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正午时候最短。我国古代发明的 日晷 (可写拼音)就是利用日影观测计时的仪器。 6.嘉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地形以平原为主。 7.2008是中国的奥运年。在古希腊圣火采集仪式上,利用凹面 镜聚光的原理取得圣火。 8.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而使岩石破碎的现象叫风化。 9.根据你的研究,要使静止的物体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10.根据实验,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度、物体重量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11. 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约 30万千米。 12.在我们研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中,主要研究了坡度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雨量的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的影响。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20分(每题2分) 1.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黄色 的。() 2.在大自然中,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 物。() 3.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没有受到摩擦力,所以速度非常 快。() 4.中秋夜的晚上,月亮又圆又亮,所以月亮是光 源。() 5.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

用。()6.在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非常大,所以放得越多越 好。() 7.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 擦。() 8.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右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左 边。() 9.在冬天,我们为了多吸收阳光的热量,所以我们穿浅色的衣服。 () 10.在运动会上,我们为了增加摩擦,防止跑道滑摔交,所以穿钉鞋。() 三、选择题 (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入括号中) :20分(每题2分)1.蚯蚓生活在地下,所以推测,它适应生活在()的环境。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高温干燥 2.绿豆种子发芽实验中,首先钻破种皮的是() A.根 B.茎 C.叶 3.阳光下,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5米。过一会,测得长度为5.2米。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在物体的颜色和吸热实验中,下列中()升温最快。 A.黑色纸袋 B.粉色纸袋 C.铝箔纸袋 5.月球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是科学家用()解决的 A.用飞机飞的速度和时间 B.光的反射 C.长距离的望远镜 6.光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曲线 B.折线 C.直线 7.在观察太阳时,千万不能用()和望远镜一起看太阳。 A.凹面镜 B.凸透镜 C .玻璃 8.下列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 A.开山修路 B.植树造林 C.开河造桥

教科版修订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安吉县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终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30分) 1、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_______________进行选择。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_______千米,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_____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_。 7、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8、地球__________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9、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10、橡皮筋的弹力越__________,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 11、物体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 12、常见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二、判断:(15分) 1、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2、小麦和草在食物链中是消费者。() 3、眼睛的瞳孔可以控制光线的入射量。() 4、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 5、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6、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都会发热。() 7、影子的产生有光源和遮挡物两个条件就行了。() 8、暴雨时径流浑浊,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 9、物体在太阳下影子的长度与太阳位置没有关系。()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五年级科学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 1.绿豆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和。 2.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草、兔、鹰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联系中,生产者 是,消费者是。 3.像、、等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发光时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4.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5.地球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汶川地震发生在内。6.由于受水、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7.土壤是、、、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8.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表示。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和两种摩擦方式,同样重量的物体,________时,受到的摩擦力小。铅笔袋放在桌面上拉动,桌面越光滑,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就越。 10.利用垫片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橡皮筋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嘴喷气的方向。 二、判断题: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2.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 3.种子发芽与生长都需要阳光。()4.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5.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

6.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凸透镜取得的。()8.岩石的风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9.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10.暴雨时径流浑浊,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11.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2.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汽车也开得动。()13.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才不会摔倒。()14、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来运动的。() 三、选择题: 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A、干燥、高温 B、明亮、低温 C、黑暗、潮湿 2.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长出嫩芽 B、种皮破裂 C、种子膨大 3.把红、白、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是。 A、白色的 B、红色的 C、黑色的 4.人站在阳光下,影子最长的是。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5.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6.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7.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8.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A、放鞭炮 B、火车前进 C、皮球在地点弹起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期末试卷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五年级科学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 1.绿豆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和。 2.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草、兔、鹰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联系中,生产者 是,消费者是。 3.像、、等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发光时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4.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5.地球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汶川地震发生在内。6.由于受水、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7.土壤是、、、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8.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表示。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和两种摩擦方式,同样重量的物体,________时,受到的摩擦力小。铅笔袋放在桌面上拉动,桌面越光滑,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就越。 10.利用垫片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橡皮筋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嘴喷气的方向。 二、判断题: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2.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 3.种子发芽与生长都需要阳光。()4.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5.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

6.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凸透镜取得的。()8.岩石的风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9.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10.暴雨时径流浑浊,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11.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2.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汽车也开得动。()13.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才不会摔倒。()14、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来运动的。() 三、选择题: 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A、干燥、高温 B、明亮、低温 C、黑暗、潮湿 2.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长出嫩芽 B、种皮破裂 C、种子膨大 3.把红、白、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是。 A、白色的 B、红色的 C、黑色的 4.人站在阳光下,影子最长的是。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5.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6.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7.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8.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A、放鞭炮 B、火车前进 C、皮球在地点弹起来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A卷 姓名:成绩: 一、填空:(2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6.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7.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_______的运动有关。 8.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二、判断:(10分) 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 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三、选择题:(10分) 1.()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 B、黄金 C、土壤

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3.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弹力 B、推力 C、重力 4.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 B、扶手 C、轮子 5.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凹面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四、简答题:(10分) 1.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写出你的理由。 2.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各举两例)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题2分,共18分) 1、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3、凸透镜能使光线,凹透镜能使光线。 4、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 5、和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次左右,心跳次左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3分,共30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3、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4、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8、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10、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3分,共24分)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 B、一周 C、一个月 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3、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正确。 A、铅笔变长了 B、铅笔变细了 C、铅笔向下折

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孔越大像越清晰 B 、和光的行进无关 C 、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亮,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 A 、一个灯泡 B 、一根导线 C 、一节电池 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 A 、透明胶带 B 、塑料贴片 C 、磁带 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 )。 A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B 、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 C 、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 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10分)。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柏拉图 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亚里士多德 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毕达哥拉斯 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线混合 托勒密 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 阿尔哈曾 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五、实验题。(第一个问题2分,第二个问题4分,共6分) 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五、问答题。(每条4分,共12分) 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3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期末试卷

《科学》五年级上册期终试卷 新街三小 王晓峰 编制 (时间:40分钟) 满信心,认真对待每一题,就一定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祝你成功! 一、填空题: 1、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________。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_。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要发生变化。 3、橡皮筋的弹力越__________,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 4、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_______千米。 5、人们发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__________;__________色物体吸热快。 7、地球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______内。 8、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9、利用橡皮筋的___力可以使小车前进,利用气球的___力也可以使小车前进。 10、由于受水、_____或_____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 11、土壤的成分中,______和______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______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1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 )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 3、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 4、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 ) 5、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 ) 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 7、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无关。 ( ) 8、太阳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 9、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 10、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 ) 11、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才不会摔倒。 ( ) 12、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 ) 三、选择题: 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 .吃与被吃的关系 C .相互竞争的关系 D .互惠互利的关系 2、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A 、直线传播 B 、反射原理 3、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 、碰撞 B 、相互拉张 4、做小车时,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十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是( )的 A.一样 B.不一样 5、苹树不宜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 6、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 C.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 7、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 。 A 、水分、温度、阳光 B 、水分、温度、空气 C 、水分、温度、土壤 8、2011年3月11日,日本汶川大地震发生原因是 。 A 、人类破坏了环境 B 、地球内部剧烈运动 C 、地表风化 9、滚珠轴承是一种将( )的装置。 A 、滑动转变为滚动 B 、滚动转变为滑动 C 、无法判断 10、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 、右边 B 、左边 C 、后面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五年级科学试卷
亲爱的同学:当你拿到试卷后,请不要紧张 ,这是一次展示你对五年级科学课学习理解的好机 会.只要你把自己对每个问题的探究、理解、了解或体会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一份好答卷。 祝你成功! 一、我能填空:(每空 1 分,共 16 分)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 这就是 重力 。
2、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 3、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 拉力 ;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有向下的 压力 。物体都有一 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重力 。b5E2RGbCAP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早晨和傍晚_最长,__中午_最短。 5、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侵蚀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地幔和地壳__的运 动有关。p1EanqFDPw 7、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__长短__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8、在生态瓶中, 植物 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9、绿豆芽的根会朝着 向下的 的方向生长。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 13 分)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2、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 ) ) )
3、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4、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 5、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 ) 6、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 ) )
7、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没有受到摩擦力,所以速度非常快。 ( × ) 8、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 ) 9、在冬天,我们为了多吸收阳光的热量,要穿浅色的衣服。 ( × ) 10、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 11、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汽车就开不动了.(√ ) 12、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 间内难以觉察的。(√ )DXDiTa9E3d
13、太阳灶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产生高温的原理。( × )

2019年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小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教科版) 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 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 3、光是沿( )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 )。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 )和( )最长,( )最短。 5、地球内部可以分为( )、( )、( )三部分。 6、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 ),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 )。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 和( ) 两种方式。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2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 2、多种植物,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 ) 3、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都会发热。 ( ) 4、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 5、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 ) 6、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 ) 7、光的多少与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 ) 8、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 ) 9、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 ) 10、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 ) 11、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22分) 1、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 、右边 B 、左边 C 、后面 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 A 、立晷 B 、地平日晷 C 、赤道日晷 3、牛顿通过(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三棱镜 4、下面的物体吸热最慢的是( )。 A 、白色纸 B 、粉色纸 C 、黑色纸 5、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 )正确。 A 、铅笔变长了 B 、铅笔变细了 C 、铅笔向下折 6、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孔越大像越清晰 B 、和光的行进无关 C 、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7、(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 、水源 B 、黄金 C 、土壤 8、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9、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和滑动的摩擦力谁大( )。 A 、滚动 B 、一样大 C 、滑动 10、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 、弹力 B 、推力 C 、重力 11、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 、刹车 B 、扶手 C 、轮子 四、连线题(共13分) 1、请给下面的特征与生存环境连线(6分) 仙人掌 叶 刺 热带雨林 松 树 叶宽大 山地 香蕉树 针形叶 沙漠 2、连线题(每线1分,共3分) 潜望镜 凹面镜 放大镜 平面镜 太阳灶 凸透镜 3、连线题(每线1分,共4分) 汽车轮胎上的花纹 增大摩擦力 钥匙插不进去,往锁孔里加油 拉拉链时打上一些蜡油 减小摩擦力 跑步用的钉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