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与中国

辩证法与中国
辩证法与中国

辩证法的发展

一、辩证法的定义及起源

1、定义

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源于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辩证法即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辩证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辨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的综合,即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

2、起源

古希腊和中世纪辩证法:

公元前6世纪,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一些哲学家围绕世界本源的问题进行了争论,产生了辩论的方法。爱利亚学派的芝诺认为存在是“不动的”,“只有唯一不动的存在”才是真实的,为此他做了“飞矢不动”的论证,把有限与无限、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加以割裂,夸大了运动的间断性,否认了运动的非间断性,从而否认了运动。亚里士多德称芝诺是“辩证法的创立者”。芝诺的辩证法有两方面含义:①思维自身的矛盾运动和这种运动对于矛盾自身的接触;②通过揭露对方论点中的矛盾而探求问题的方法。

列宁称公元前6世纪的赫拉克利特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以朴素的形式提出并说明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他以“没有非正义,人民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来表达他关于对立面相互依存的思想,他还明白的表述了“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不同的音调造成的是最美的和谐”。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派争论盛行。苏格拉底把辩证法看作是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智者派则把辩证法作为一种据理力争的手段而广泛运用,智者派在后期演变成诡辩论者,他们的辩证法成为玩弄概念、混淆是非、磨砂真理与谬误之间界限的同义语。柏拉图除了根据传统含义,将辩证法看做是通过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加以克服的方法外,还把辩证法看作是认识“理念”过程中由个别到一般、又有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因此他把辩证法作为“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阶段的内容。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化学、电磁学、热力学等研究的进展有力的支持了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的简介,自然科学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不断地打破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证明了自然界是辨证的发展着的,同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和社会革命的兴起,也显露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性质,总之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所显示的辩证性质为辩证法的探讨提供了条件。在康德哲学中,辩证法主要指理性自身包含的矛盾,即“纯粹理性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康德认为,当人们用有限的范畴去把握世界时便会陷入矛盾,即“二律背反”。这种矛

盾,不是可以纠正的逻辑错误,也不是来自于感觉经验的假象,而是理性在进行认识活动时必然产生的假象,是不可避免的矛盾。黑格尔认为,康德的二律背反指出了理性一定会必然碰到的矛盾,这是近代哲学界最重要和最深刻的一种进步。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集以往哲学思想之大成,第一个全面有意识的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对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他不只是把辩证法看做一种思维方法,同时认为它也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原则,是一种宇宙观,他把辩证法当做“思想的自我发展”强加于自然结合人类历史。他以唯心主义形式系统的阐述了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统一于差别、可能与现实、必然与偶然、必然与自由等诸多辩证法范畴,建立了庞大的唯心辩证法的体系,深刻的说明了运动发展的动力或源泉在于过程内部的矛盾性,这是对辩证法的重要贡献,也是黑格尔主义的实质。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决定了他的辩证法不可能是彻底的,当他的“绝对观念”经过各种发展阶段和矛盾运动之后终于完成了自我认识时,过程也就终结了,不再发展了,过分茂密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他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发展愈益揭露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也使社会历史运动的辩证法更加显露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在概括革命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的继承了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他们把辩证法看做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规律,把思维中的辩证法视为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自觉反映,指明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论证了辩证法的规律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而不是来自主观精神会绝对观念,从而使辩证法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获得了真正科学的内容,使得辩证法在历史发展中第一次取得了真正科学的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是在肯定矛盾的基础上关于发展的学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二、中国对辩证法理解

中国文化的辩证法传统始于先秦。孔子称“辩惑”、老子称“观复”、庄子称“反衍”、《周易》称“通变”,荀子称“解蔽”,皆具辩证法的含义。其基本特征就是,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地产物和组成部分,人和自然不同又相互依存。汉宋儒家更论及“天人合一”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互包含、联系、转化,孔子有“叩其两端”,老子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周易》有“一阴一阳谓之道”,《吕氏春秋》有“终则复始,极则复反”。体现事物是一种过程,有孔子所说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强调历史创造中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有《周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直到清代王夫子的“天地之化日新”。北宋的张载和明末清初的王夫子都是我国历史发展史上著名的两个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一物两体”的辩证法命题,认为,世

界是由物质性的“气”组成的,统一的“气”中包含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它们是对立的统一体,“不有两,则无一”,“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他还指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诸如“同”和“异”、“屈”和“伸”、“始”和“终”这些对立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提出“动非自外”的思想,说明了事物的运动不是来自外力,而是出于内因的道理,还模糊地观察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变”和“化”之间的区别,把显著的变化叫做“变”,把逐渐的变化叫做“化”,著变渐化的议论包含了关于量变质变辩证法思想的朴素猜测。王夫之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性的“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普遍存在。“气”只有“聚散变化”,而不会消灭。“气”这个统一体内部存在这阴阳两个对立面,由于对立面的“摩荡”,即矛盾斗争,便产生了无穷的变化,“气则动者也”,天地万物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天之生物、其化不息”,表达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辩证思想,认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动、静,皆动也”,“废然而止”的绝对静止时没有的,此外王夫之还用“变化日新”,“推故而别致出新”等说法,表述了他关于事物变化是不断更新、新陈代谢的辩证点。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唯物辩证法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辩证法是最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端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是随着生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反映客观现实的,反映的方面不断地增加着,这就使唯物辩证法成为科学的开放性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注定要和中庸之道结上不解之缘。中庸源于上古的尚中思想和尚和思想,后来成为孔子哲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至《礼记中庸》形成一套完备的思想体系,在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被封建社会的学者们提升为追求的最高境界,1988年75位诺奖得住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中庸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实用性精神,这种实用性精神指向如何使社会上不同的人时时事事能保持自己社会行为的合理性。时时中用,事事执中,这就会有效地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冲突,消除社会的混乱无序状态,建立起和谐的人伦关系。中庸提供了中国人化解矛盾,优化生存的最根本方法、一种中华民族最合理的生存样式,是最高的生存智慧。

三、辩证法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及应用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绝对的东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本身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成熟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令人欣慰的是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政府向我们政府一样愿意不断的尝试,逐渐的改进,指明了一条条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出现问题时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制度,而且这些调整措施的正确性正是因为辩证法的应用,这也得利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辩证法的完美契合使得政策能够让人民接受,从而得到有效地的落实。经过认真的回顾和思考,我们惊奇的发现: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纲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处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规律、改革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日益强大的同时怎样处理建立国际关系、在努力缩小由发展中国家与向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过程中出现的公平与效率、速度与质量、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一些问题,甚至现在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利率市场化,汇率操纵,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增长替代,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等等这些棘手的问题都可以用辩证法来解释,甚至解决,而且依据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与辩证法之间的默契,政府最终的处理也一定是围绕着辩证法,我相信这也是最适当的民众的选择,我为之赞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