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商业银行业务

第五章商业银行业务
第五章商业银行业务

第五章商业银行业务

[教学内容]: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掌握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的有关内容,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有关内容,了解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有关内容。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商行经营的“三性”原则和贷款业务;

教学难点:存款货币的创造和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练习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指商行形成资金的来源:

一、《巴塞尔协议》:

在1988年,由十国集团(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西德、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瑞士、英国、美国)和卢森堡的中央银行的代表组成一个委员会,称为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其每年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会晤。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

(一)将资本定义及资本构成;

(二)将银行资产面临的风险数量化。

即:可计算风险加权资产

(三)规定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率≥4%

二、资本构成:

亦称自有资本,是银行为正常运营而自行投入的资金。其包括两部分: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股本指普通股和永久非累积优先股;而公开储备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公开的盈余,如: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和公积金。

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但已反映在平时和其他表上)、重估储备(如房屋重估值、商誉的提高)、普通准备金(一般是银行自设的,也可不设)、混合资本工具、长期附属债务。

三、存款类资金来源(存款类负债)

主要考察两个帐户:一是交易帐户,包括活期存款、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NOWS)、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自动转帐制度(ATS);另一个是储蓄帐户,包括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一般占总资金来源的70%以上,因此吸收存款成为商业银行的最重要的负债业务。

(一)活期存款

是指存款客户可以随时提取和支付的存款。存入这种存款账户的资金主要是用于交易和支付用途的款项。这种存款在支用时,一般使用支票,因而又有支票存款之称。企业、个人、政府机关、金融机构都能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开立这种存款账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银行进行各种支付结算,同时这也是银行用于贷款的重要资金来源。

(二)定期存款:

是指事先约定存款期限,到期才能提取的存款,如需提前支取,存户将蒙受利息损失。定期存款存入时,银行一般向存户出具存单,也有采用存折形式的。由于定期存款的期限既定且一般较长,所以银行要给予利息,其利率的高低与期限的长短成正比。

(三)储蓄存款:

主要是针对居民个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之需而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储蓄存款的存户通常限于个人和非营利组织,这些年来,也有逐渐放宽到允许某些企业、公司开立储蓄账户的。

四、非存款类资金的来源:

(一)同业拆借:

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因此,许多商行将钱放置于同业帐户以获利;而在我国,央行的存款准备须支付利息,因此,我国同业拆借的目的主要是补充准备金的不足和银行的流动性。

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已市场化,也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介入。一般来说,拆借方式有两种,一是隔夜拆借(即次日偿还),一是定期拆借(期限长、有书面协议)

(二)从央行的贴现:

包括中央银行的再贷款,这是央行调控经济的手段之一。

(三)证券回购:

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针对国债而采取的回购,在我国,回购交易的期限一般有8种,最长的为182天。

(四)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商业银行尤其是大的商业银行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广泛地通过办理定期存款,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出售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及发行债券等筹集资金。

(五)发行中长期债券:

五、储蓄存款:

(一)储蓄原则:

“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

(二)储蓄存款的种类:

包括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保值储蓄等。

第二节资产业务(其实质为资金运用业务)

一、现金资产业务

现金资产是一级储备,一般指银行的库存现金。现金资产是一种无利或微利的资产,其收入与其持有成本而言小得多。现金资产的持有量须适度,持有过多则盈利性较差,安全性和流动性较好,持有过少则相反。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由库存现金、法定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资金和在途资金等项目组成。一般情况下,现金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率为12%。

二、贴现业务

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按一定的利率购进未到期票据的行为。

(一)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贷款形式;

(二)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买卖,但实际上是信用业务;

(三)贴现息的计算:

某人于10月1日持有一张商业汇票到银行贴现,票面价值为10万元,票面到期日为12月1日,银行的贴现率为12%,则问此人能从银行领取多少钱?答案:98000元

三、贷款业务: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是商行资产业务中最为重要的一块,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商行贷款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1、按贷款期限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2、按偿还期限分为:活期贷款和定期贷款

3、按贷款的保障程度分为: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

4、按贷款偿还方式分为:一次性还清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

5、按贷款对象分为: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二)借款人的信用分析

即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分析。

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信用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意愿、系统性风险、经营方式等)

(三)贷款的定价

贷款定价三种方法:

①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②价格领导模型③成本-收益定价法

对于成本-收益定价法须注意:若客户信用额度资金全用则银行资金能弥补成本,初始定价为贷款利率;若客户信用额度资金不全用则须通过收取补偿余额

来弥补。

贷款定价举例:

某客户向银行申请期限为1年的1000万元信用额度。当时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为5%,银行其他经营成本和风险因素为1%,预期利润率为2%,考虑到客户不一定全使用贷款,要求将贷款额度的20%作为补偿余额存入该行,并对补偿余额收取2%的承担费,则问该行的这笔贷款定价为多少?答案:10.5%

(四)贷款原则:

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评价借款人信誉状况的原则是:“6C”原则,即:

品质(品德)——character 能力(才能)——capacity

现金——cash 抵押——collateral

经营环境——conditions 控制——control

有些教材上将“6C”原则表示为:

品德(character)、才能(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品(collateral)、

经营环境(condition)、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

(五)贷款程序:

综合分析→确定贷款结构→提出贷款结构方案→与客户谈判→贷款能否满足银行与客户的需要→完成贷款文件→发放贷款

(六)问题贷款:

问题贷款是西方国家对银行不能按时或不能完全收回的贷款所作出的定义,在我国称为不良贷款。

1、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类: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一般将后面四种视为问题贷款。

2、贷款呆帐准备金的提取:

目的是弥补贷款损失。

提取原则是:及时性和充足性

提取的方法:

先提普通呆帐准备金:按贷款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再提专项准备金:按贷款五级分类的不同比例提取;

最后提特别准备金:按贷款组合的不同类别提取(此项可提可不提)。

四、证券投资业务

投资与贷款相比,具有较强的主动性、独立性,不像贷款那样有时迫于客观因素或认为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投资证券的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加上购买证券时,银行不是唯一的债权人,所以风险较小。

(一)证券包括有价证券和无价证券。

无价证券:如收据。

有价证券主要包括:实物证券:如提货单、运货单;货币证券:如债券、股票、基金

(二)目的:获取利益、分散风险、增强流动性

第三节商行的其他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一)定义:

指银行几乎不用或很少运用自有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或其他委托事项,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一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一般是在该行资产业务发展速度较慢,特别是经济不景气时期,投资不顺,贷款无法收回时,运用的份量较大。

(二)种类: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很多,业务创新快,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汇兑业务:包括电汇、信汇和票汇

结算业务:购销双方帐务的结清,特别是在同一家银行开户的

这是各经济单位之间因商品交易、劳务供应、资金转移等原因所引起的货币收付行为。按结算方式不同分为同城结算和异地结算两种。

信托业务:即信任委托,信托:使用权交归中间人;委托:中间人只起传送作用

租赁业务:包括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代理业务:此为典型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客户指定的委托范围内代客户办理某些特定业务的一种中间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代理业务主要有代理收付款、代为清理债权债务、代理保管等。

信用卡业务:是最近几年非常红火的一种业务,但我国仍以借记卡为主。信用卡是银行发放消费信贷的一种工具。发卡银行为消费者提供“先消费、后付款”的便利,并允许一定的善意透支。

二、表外业务

(一)定义:

指商行从事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且对资产负债表内所记载项目不影响的经营活动。其产生是为了规避金融管理当局对资本金的要求和存款准备的要求。

资本金:通过资本充足率来体现

存款准备金:由法定存款准备金、自留准备金决定。

(二)种类:

商行的表外业务一般是指狭义上的表外业务。通常可以分为三类:担保和类似担保的或有负债、承诺、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具体业务种类有:

1、贸易融通类业务:

该业务主要有银行承兑业务与商业信用证业务。银行的承兑业务是由银行为客户开出的商业汇票提供承兑服务,即承若兑付;商业信用证即在国际贸易中由银行开出的一种支付保证书,是结算业务的一种。

2、金融保证类业务:

该类业务主要由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保函业务以及贷款销售等构成。

备用信用证是银行应客户要求为其开立的信用保证书,属于一种信用担保。当客户与其受益人达成某种协议,表明客户对受益人负有偿付义务,客户为确保自己的信誉,可要求银行为其开立备用信用证,保证客户无力支付时,由银行代客户向受益人进行偿付,银行为此支付的款项变成了向客户的贷款。

贷款承诺是指银行与借款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契约,银行将在正式的有效期内,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随时准备应客户的要求提供贷款。

票据发行便利是指银行承诺帮助工商企业或政府发放短期票据融资,售不出去的部分将全部由银行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下。

保函业务是一种较简单的担保业务,银行为客户的融资或其他活动出具保函,提供信用担保,并收取担保费,一旦客户到期不能履约支付,银行具有连带支付责任。

第四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尽量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

安全性原则很重要,是因为:

1、银行的自身性质决定的。虽然银行自有资本不少,如注册资本会达到几亿人民币,但其与负债或总资产相比而言就太少了,且商行资产主要依靠外来资

金,是个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

2、商行经营环境特殊。商行以经营货币为对象,其经营的环境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商行必须保证其资金的安全,才会给广大群众一个较好的信用。

3、商行面临的风险较多。

(二)流动性原则:

此原则包含两方面: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一是负债的流动性。

资产:保证银行到期能收回投资和贷款,商行资产的流动性一般有储备来保障:一级储备:商行的速动资产,包括:现金资产、存放央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存放同业的款项;二级准备:流动性强的证券资产(特别是短期证券资产)及可随时收回的通知贷款。

商行负债的流动性则须考虑:存款结构和存款保障:向央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金融债券。

(三)盈利性原则

商行同一般企业一样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商行的作用来说,其有协助央行稳定社会的作用,有优化资源配制的作用,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商业银行能否起作用,其盈利水平很重要。

盈利水平高,则商行作用发挥越好。同时,盈利性也会对流动性和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

(四)商行“三性”原则的协调

1、“三性”原则之间有矛盾

安全性越高,则盈利性越差;

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

2、矛盾如何协调:

取决于商行的经营决策;

改变观念:并非收益率低就意味着盈利性差;

三者间从长期来看也有统一和相互促进的一面。

二、商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大致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阶段。在此主要掌握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一)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实践:

1、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状况对银行资金的流动性有直接影响;

2、资产与负债的总量结构状况对银行的利率管理效果有直接影响;

3、资产与负债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对银行的资本管理效率有重要影响;

4、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是否协调对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能否实现有直接影响。

(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主要方法:

1、缺口管理法

2、比例管理法

(三)资本管理

(四)财务管理:

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是对银行资金筹集、运作、分配及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质量、收益等指标进行计划、组织、调节和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五)内部控制:

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实现经营目标、防范风险,保证资产安全、会计数据准确、真实,而对内部机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和业务行为进行规范、控制、牵制而采取的相应方法、措施和手段。

(六)风险管理:

是指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使银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七)人力资源管理:

是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取得、培训、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

(八)信息管理

进入信息时代,银行信息在银行的经营决策、管理行为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银行信息的管理,也成为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作业与练习见课件

商业银行有哪些业务

商业银行有哪些业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按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将其业务划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三类。 1. 什么是负债业务? 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银行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存款、借入款和银行资本等。 2. 什么是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吸收的资金,从事各种信用活动,以获取利润的行为。主要包括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3. 什么是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同时,还利用其在机构、技术、资金、信誉和住处等方面的优势,提供一些服务性的业务与之配合。如: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等。 (一)保险的基本职能 保险的基本职能是保险原始与固有的职能。关于保险基本职能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摊损失和补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另一种观点认为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和保险金给付职能。 经济补偿职能是在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后根据保险合同按所保标的的实际损失数额给予赔偿,这是财产保险的基本职能; 保险金给付职能是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双方当事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进行给付,这是人身保险的职能。 (二)保险的派生职能 保险的派生职能是在基本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职能。保险的派生职能是融资职能、防灾防损职能。 防灾防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保险防灾防损工作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其他防灾防损主管部门扩展防灾防损工作。保险防灾防损工作体现于:从承保到理赔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保险经营的收益;促进投保人的风险管理意识,从而促使其加强防灾防损工作。 保险的融资职能是保险人参与社会资金融通的职能。其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具有筹资职能;另一方面通过购买有价证券、购买不动产等投资方式体现投资职能。 (三)保险的宏观作用 保险的宏观作用是保险对全社会和国民经济总体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12-2013学年下学期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11级《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中考试(开卷)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任课教师:梁隆斌班级:____学号:____姓名:____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内源资本 根据商业银行的资本来源进行划分,可以将资本分为内源资本和外源资本两种;所谓内源资本是指银行尚未动用的累计税后利润以及股息分配后的留存收益等。 2、法定准备金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为了解决其流动性和安全性问题,需要提取一定比率的准备金。银行准备金有三种形式: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和银行自留准备金。 所谓法定准备金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所获取的存款中必须按照一定比率上缴给中央银行的那部分资金。 3、横向并购 以美国为模板,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次(横向、纵向、混合、杠杆、超大并购)并购浪潮,其中第一次属于横向并购。所谓横向并购是指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之间的一种并购行为,银行业由于其产品大部分是相同或相近的金融产品,因此,银行业之间的并购主要是横向并购。 4、活期存款 按照传统的存款业务进行分类,可以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分为活期、定期和储蓄存款,其中活期存款是指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5、基础头寸 商业银行的头寸根据层次来划分,可以分为基础头寸和可用头寸两种,所谓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这类头寸是商业银行随时可以动用的资金,在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方面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称其为基础头寸。 6、损失吸收 商业银行在发行混合债过程中,可以通过利息递延和损失吸收提高银行抗风险的能力。所谓损失吸收是指银行陷入经营困境时必须递延的本金和利息,这种经营困境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当债券到期时,银行无力支付清偿全在混合债之前的银行债务,其二是银行支付混合债将导致无力支付偿索权在该债券之前的银行债务。 7、信用贷款 根据借款人所提出的借款申请,银行可以视其信用情况发放信用贷款或担保贷款。所谓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借款人的良好信用而无需提供任何财产抵押或第三者担保而发放的贷款,这类贷款一般发放给银行熟悉的较大公司借款人或信誉良好的借款人。 8、杠铃结构方法 商业银行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投资策略,共有五种常用策略形式,期中杠铃结构法是指银行把要投资的证券划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类别,银行资金之分布在这两类证券上,一旦所购买的长期证券其偿还期限达到中期时就立刻卖出,并再次投资于长期证券,而短期证券到期后若无流动性需求再次投资于短期证券,这类投资策略反映在图形上类似于一个杠铃的形式因而得名。 9融资性租赁 融资性租赁是现代租赁业务的代表形式,它是指生产产品的厂商自己不购买生产设备,转而向租赁公司租用设备,租赁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运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向生产设备的厂商购买设备租给生产产品的厂商使用的一种租赁行为。整个过程涉及至少三个当事人,两个合同,其中购物合同从属于租赁合同,是一种融物形式的融资行为。 10、抵押率 抵押率又称垫头,是指银行贷款本息之和与借款者抵押物的价值之比,抵押率越低,对银行越有利,对企业不利,反之,则对银行不利,而对企业有利。

2020年(发展战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发展战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收入比重低,品种少,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收费不合理。加入WTO后,中外银行的激烈竞争促使我国商业银行于发展中间业务上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完善组织管理,强化产品开发,实施有效市场营销,优化服务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调整收费标准,防范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4)03-0031-04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于的问题 (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近几年,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所能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小,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各商业银行将目光投向了中间业务。据了解,我国四大银行2002年中间业务占其全部收益比重分别为:中国银行约17%、中国建设银行约8%、中国工商银行约5%、中国农业银行约4%。但因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发展不快,不仅业务量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而且品种较少,仅仅限于结算、代理收费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技术含量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于我国才刚刚起步,有的基本没有开展。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已经开展的中间业务大约有260余个品种,可是,其中有相当壹部分是不收费的,例如邮寄对帐单、代发工资、银证转帐等业务均不收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于的问题 和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相比,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无论于规模仍是质量

等方面均存于许多问题,主要体当下: 1.绝对收入额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低 表1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较单位:亿元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合计 ─────────────────────────────── 中间业务 26.169.6652.4632.28120.56 收入 营业收入 746.6496.57403.59595.312242.07 净额 中间业务 净收入占3.51.95135.425.38 比例 ─────────────────────────────── 注: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中其他营业收支净额(含汇兑损益)为25.2亿元,建设银行其他营业收支净额(含汇兑损益)为3.2亿元。 从表1中见出,除中国银行因历史原因外汇业务收入较大导致其中间业务的业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了商业银行的13种业务,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1、吸收公众存款 商业银行吸收公众的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为传统的业务,这项业务的特点在于:第一,向公众吸收存款。公众包括本地的居民存款,也包括在本地的外国人的存款。“公众”一词不仅指众多的个人客户组成的公众,也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组成的“公众”客户。法律在这里使用的“公众”一词,不是指在银行开户的特定客户,而是成千上万的普通客户。第二,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是特指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是除了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吸收的存款。例如,信托公司可以吸收定期的信托存款。一些海外的接受存款公司也不是商业银行,但可以接受一定条件下的定期存款。所以,单在定期存款方面,还难以将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别开来。 2、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以短期和中期的贷款业务为主,在历史上长期贷款业务在传统上是储蓄银行的业务,其原因在于历史上的储蓄银行吸收公众存款可以计复利,并且储蓄银行可以发放金融债券。由于吸收的债务是长期和稳定的,所以,适合作长期的贷款。 我国的商业银行是综合性业务银行,综合了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的功能,不另设储蓄银行。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长期贷款即国家基本项目贷款,主要是由中国建设银行承办,中短期贷款原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以后,中短期贷款由中国工商银行承担。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专业银行之间的业务划分开始融合,20世纪80年代以后设立的商业银行在业务上没有限制,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作任何期限的贷款业务,也包括长期贷款业务。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之一。 3、办理国内外结算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管理

第十一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结算:以货币收付来清偿国与国之间债权债务及实现资金 转移的行为就是国际结算(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国际结算不是一家银行能够独立完成的,必须通过本行的海外联行、代理行等,即通过遍及全球的银行网络来传递支付信息、完成资金转账。2、本票: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的,保证于见票时或于一定时 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书面允诺 3、汇票: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的,要求对方于见票时或在将 来的一定时间内对某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书面支付命令。汇票的流通使用要经过出票、背书、提示、承兑、付款等法定程序。如果汇票遭到拒付,持票人可做成拒付证书,依法行使追索权。 4、信用证:信用证方式是最主要、最广泛的国际结算方式,是指 开证行根据申请人(进口商)的申请和要求,对受益人(出口商)开出的授权出口商签发以开证行或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并提交符合条款规定的汇票和单据保证付款的一种银行保证文件。 5、国际保理:称为承购应收账款,是指在以商业信用出口货物时 (如以D/A作为付款方式),出口商交货后把应收账款的发票和装运单据转让给保理商,即可取得应收取的大部分货款,日后一旦发生进口商不付款或逾期付款,则由保理商承担付款责任。在保理业务中,保理商承担第一付款责任。

6、预支信用证:开证行授权代付行(通知行)向受益人预付信用证 金额的全部或一部分,由开证行保证偿还并负担利息,即开证行付款在前,受益人交单在后,与远期信用证相反。预支信用证凭出口人的光票付款,也有要求受益人附一份负责补交信用证规定单据的说明书,当货运单据交到后,付款行在支付剩余货款时,将扣除预支货款的利息 7、票据发行便利(note issuance facilities,NIFs)是客户与商业银 行缔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系列协议,银行承诺在一定时期内为客户的票据融资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以使票据发行顺利完成,使客户筹措到必要的资金。 8、贷款承诺: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 向客户提供约定数额贷款的业务。在客户满足贷款承诺中约定的提款先决条件的情况下,银行按约定的金额、利率、时间、期限等,满足客户的借款需要。贷款承诺协议还要明确贷款承诺的有效期。 9、Forfeiting:是一项包购(或称包买票据)业务,是指在国际贸易中, 出口商将经过进口商承兑的中长期商业票据无追索权地售予银行,从而提前取得现款。 二、选择题 1、国际银行业为了完成一项较大的贷款项目,常常会采用银团贷

浅谈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况及未来发展趋势T

浅议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 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建设现代金融企业进程的加快发展,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纷纷提出经营战略转型的要求,其中尤以个人零售业务作为经营战略转型的产品研发方向和核心内容试从营销观念、目标客户定位、产品研发、流程整合等方面分析国内零售业务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趋势 银行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战略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零距离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打造知名品牌的主要工具,成为创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及动力国际经验充分表明,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重心向零售业务的转移,零售业务在银行的利润来源中已经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

界的现实课题 1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 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零售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上升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国外银行零售业务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无论大中小商业银行,无论全国性银行还是地区性银行,无论分业性银行还是混业性银行,没有一家商业银行不开展零售业务比如美国的银行业,其零售业务的增长不仅表现在资产运用方面,在收益构成上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如美国花旗银行2004年的利润中就有72%来自于零售业务,汇丰银行2004年税前利润中个人业务利润占比为40%,美洲银行占比为41%但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近年刚刚兴起,零售银行、个人业务、贵宾理财、私人银行、零售经纪人、流程再造等新概念、新词汇正不断被人们大量引用,信用卡、汽车贷款等发展多年的老产品也被赋予更多的新意,网点柜台、ATM、电话等服务渠道的作用也在发生重大变革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利润仅占

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分类

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分类 来看看银行都干了些什么,也就是他们的业务细分。 最通用的分类是: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中间业务(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代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一、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1、贷款(放款)业务--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1) 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指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贷款,是一种资本贷款。 ●普通借款限额: 企业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在限额内,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限额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90天。普通贷款限额内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与银行的优惠利率挂钩。 ●透支贷款: 银行通过允许客户在其帐户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贷款。提供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 ●备用贷款承诺: 备用贷款承诺,是一种比较正式和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银行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内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 ●消费者贷款: 消费者贷款是对消费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 ●票据贴现贷款: 票据贴现贷款,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 2)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有以下几种类型 ●存货贷款 存货贷款也称商品贷款,是一种以企业的存贷或商品作为抵押品的短期贷款。 ●客帐贷款 银行发放的以应收帐款作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称为“客帐贷款”。这种贷款一般都为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协定。 ●证券贷款 银行发放的企业借款,除以应收款和存货作为抵押外,也有不少是用各种证券特别是公司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作押的。这类贷款称为“证券贷款”。 ●不动产抵押贷款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六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盈利是商业银行产生和经营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银行是由货币经营业演变而来的,而历史上的货币经营又是在货币兑换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可以说,货币经营业是银行的先驱。货币经营业与银行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信用活动,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 近代银行的出现是在中世纪的欧洲,意大利是银行最早产生的发源地,英文Bank 来自于意大利文Banco 一词,原意是指柜台、长凳。早在十二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的货币经营业就相当发达,但货币经营商的工作条件却比较简陋,只凭借一把长凳和一个柜台便可营业。起初一部分商人从事货币的兑换业务,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铸币兑换成金块或银块,或兑换成本国铸币和本地区铸币。以后,又开始为各种商人办理货币保管业务,同时,受商人委托,办理货币收付、结算、汇兑等业务。这就是货币经营业的主要业务活动,也是早期银行产生的基础。随着货币经营业务的扩大,在货币经营者手中聚积起大量货币,其中有一部分并不需要立即支付,于是他们就将这部分货币贷出去赚取利息。同时,社会上一部分人将货币存放在货币经营者手中,以便带来利息收入。这样,在货币经营业务基础上产生的货币存贷业务的发展,使货币经营业转变为早期的银行。这样商业银行算是出现了。意大利于1171年设立的威尼斯银行,1407年设立的热那亚那银行以及此后相继成立的一些银行,主要从事存、放款业务,大多具有高利贷性质。从17世纪开始,银行这一新型行业的金融机构开始由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它国家,在英国出现了由金匠业等演变为银行业的过程,1694年英格兰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该行一开始就把向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定为 4.5%-6% ,而当时的高利贷利率高达20% -30%,英格兰银行成立后,很快地动摇了高利贷银行在信用领域的地位,也因此成为现代银行业产生的标志。欧洲其他国家也先后按英格兰银行的组建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现代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 尽管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的条件不同,但商业银行的发展基本上是遵循两种传统。 一是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英美等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至今仍以短期自偿性商业贷款为主。这种传统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保持银行的安全性和清偿力;缺点是银行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三版)课后计算题

第二章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资产持续增长模型,外援资本增加额?P55 选择何种方式筹措外部资本P58 假定某银行需要筹措5000万元的外部资本。该银行目前已经发行的普通股为2000万股,总资产将近15亿元,权益资本8000万元。如果该银行能够产生3亿元的总收入,而经营费用不超过总收入的85%。 现在该银行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筹措所需要的资本: 第一种,以每股本25元的价格发行200万股新股; 第二种,以12%的股息率和每股10元的价格发行优先股500万股; 第三种,以票面利率为10%出售5000万元的次级债务资本票据。 如果银行的目标是使每股收益最大化,那么应选择何种方式来筹措所需的资本? 第三章 2、B银行发现其基本活期账户(最低余额要求为400美元)的月平均服务成本(包括人工和计算机)是3.13美元,管理费用每月是1.18美元。银行试图从这些账户获取每月0.50美元的利润率。银行应该每月向每个客户收取多少费用?

3.13+1.18+0.05= 4.81 第四章 1、A银行上报存款数为7500万元,(最近两周储备计算的日平均额)。在最近的储备计算期,其非个人定期存款日平均为3700万元,库存现金计算期的现金平均余额为98.7万元。假设交易存款的储备要求是:未清偿总额在4680万元以下的储备率为3%,未清偿总额在468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12%计算,定期存款要求的储备为3%。计算该银行在中央银行应存的日平均法定储备。 3700*3%+(7500-3700)*3%-98.7=126.3万元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现状——处理不良资产的配套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才能保证贷款行为是建立在商业基础之上的。 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国有企业对银行过份依赖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可以减轻银行的借贷压力,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挥对企业的监督功能。 改革银行体系,加强竞争,消除垄断是提高银行体系经营效率的关键。 此外,加强中央银行监管,提高监管水平,完善政府财政职能,才能最终解决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产生机制。 第六章 成本收益定价法例题P152 第七章 1、假设刘辉从银行获得一笔汽车贷款,贷款金额为50 000元,贷款期限为1年,按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 当今世界充斥着恐怖袭击、黑客、电脑病毒、自然灾害、罢工、环境污染等各类风险,近年来发生的“9.11”、“SARS”事件、印度洋海啸,以及2008年发生的大范围雪灾、汶川地震等,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在金融领域,重大灾害事故亦不鲜见,2005年11月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由于系统故障,所有股票、可转换公司债、信托投资等共计2,520个品种暂停交易,整个上午无法进行主要交易;2006年4月,银联全国跨行交易系统瘫痪6小时,国内大部分商户的POS机无法刷卡,所有银行的ATM终端无法跨行操作,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 世界各国的案例表明,传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及流程,在遭遇灾害事件时常常不堪一击。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构建真正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体系,使管理科学化、手段现代化,才能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业务持续管理(BusinessContinuityManagement 简称BCM)应运而生。时至今日,BCM的重要性显著增加,在英国,拥有行之有效的业务持续计划,已成为企业上市的基本要求;美国企业法对业务持续管理的具体措施也有明确要求;新加坡已拥有多个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标准流程和管理规范,其金融局已经制定了业务持续管理的指导规范和管理标准。 一、我国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IT系统的连续性计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不少机构投入大量资源建立灾难备份中心,制定了IT系统业务连续性计划,在技术层面上开展灾备演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主要

工作仍停留在IT系统灾难恢复的技术层面,仍未建立以全面业务恢复为目标的全面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需求规划、应急响应策略、流程和持续维护等机制。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情况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中国银监会加强了银行业全面业务连续性管理监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初,银监会将“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监管控制”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价部分,要求各家银行进行自我评估。2007年10月,银监会召开专门会议对评估情况进行了通报和分析,表示将把业务连续性规划纳入银行风险的监管体系之中,并将组织人员对各家银行的整改情况组织现场检查。根据监管要求及内部管理需要,部分商业银行已着手开展业务连续性规划设计工作,但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对国内银行业而言是全新领域,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此项工作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各机构资源投入、开展情况各不相同。 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应涵盖业务经营、运营支持、后勤保障等所有业务板块,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等全程管理,构建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一)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目标及构建思路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商业银行抵御危机事件的能力,有效消除或抵御潜在的风险,迅速处置,阻止或抵消不确定事件造成的威胁,并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持续改进完善,确保商业银行日常业务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 受国外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也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务创新,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品种、工具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立,商业银行遵循“三性原则”自主经营,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等举措,都在制度创新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上。也涌现出债券融资、电子货币“一卡通”、网上银行、债转股等新的品种和服务手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由于体制、技术、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品种少。由于这些年我国的金融业一直推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完全分离,商业银行的业务被限制在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内,业务创新的空间受限,致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品种较为单一。从开办得较为成功的品种来看,仅有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近年来发展得较快,逐步走向成熟;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还处在待发展阶段。? 2.规模小。从已开办的新业务的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受到来自内外的约束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个业务规模中占比小,难以起到调整优化整体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也难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以消费信贷为例,据统计,我国消费信贷规模目前仅占贷款规模的4%~5%,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约占贷款规模的20%~25%;在我国消费总额中,消费信用占比不足1%,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用占消费总额的比重通常都高于20%。美国的房地产融资结构中,消费环节一般要占到60%以上。1998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在全国各项信贷余额中的比重仅有0.8%,我国汽车贷款规模估计不到1亿元人民币,而美、德、日三国汽车消费贷款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0%、50%和60%。? 3.收益低。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尚处于初创阶段,各行的业务拓展过分注重扩规模、占份额,再加之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与相应的制度约束,在业务营销之初大都低价促销,让利于客户,这不但使市场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也使得商业银行的新业务收益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业务的健康发展。以票据业务为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目前的票据贴现市场价格极为混乱,有的行甚至以仅高出中央银行再贴现基准利率1个百分点的价格对客户办理贴现业务。再以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为例,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先后实现了全国或局域联网,在活期储蓄存款的省内(局域)异地通存通兑存取款业务的办理上,一些行最初按5%的标准收取手续费,然而却受到个别商业银行“零手续费”促销手段的巨大冲击,最后也不得不取消了5%的手续费。其实在零售与信用卡业务计算机全国联网的开发上,各行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力量,然而却在该项业务上丧失了巨额的手续费收入。?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中间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 问题与障碍。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最新-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制度 精品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制度是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从人力、资金、物资设备和信息对货币信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从而达到以尽量少的投入耗费、取得最佳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规范化的制度。 (一)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任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确定业务种类,制定管理制度。商业银行业务种类的设置应依据所属对象不同的特点,从适合于社会经济需求和有利于开展金融业务出发,确定业务种类以利于商业银行机构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第二,不断完善管理机构,提高银行的内部行政管理效能。完善商业银行系统业务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建立健全金融系统内部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改革系统内部的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 实行全面的业务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机构,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意义重大。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它在业务管理中心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与相应的管理机构,才能在制度上保障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 (二)存款业务管理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 首先,必须维护存户的正当权益。商业银行存款是一种信用行为,它并不改变资金的所有权,只是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让。因此商业银行在吸收客户的存款时,必须维护存款户的正当权益,以保护一切存入银行的存款不受侵犯,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付给一定的利息,对居民个人储蓄存款还要严守保密,不得让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非经法定程序随意查阅。 其次,必须讲求存款服务质量。作为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存款业务制度中必然要求和规定商业银行讲求存款服务质量。办理存款的商业银行应当注意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并依据存户的特点,安排合理的服务时间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信息系统与信息科技是保障业务持续运营的重要基础。为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维护公众信心和银行业正常运营秩序,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主要包括: (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障; (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 (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 (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五条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行

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根据本行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架构,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配置必要的资源,有效处置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 (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成本与效益; (四)坚持联动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整体有效机制。 第九条将业务连续性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其成为银行机构日常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章业务连续性组织架构 第一节日常管理组织架构 第十条董(理)事会是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决策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承担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核和批准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 (二)审批高级管理层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定期听取高级管理层

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班级: xxx 学号: xxx 姓名: xxx 专业: xxx 论文标题: 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

目录 中文摘要 (3) 第一章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 (5) 第一阶段: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 (5) 第二阶段: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 (5) 第三阶段:银行业与银行的产生。 (5) 第二章商业银行的现况 (5) 第一,注重顶层设计,再造业务流程。 (6) 第二,整合相应资源,打造平台经济。 (6) 第三,构建多方合作渠道,借力发力。 (6) 第四,探索体制创新,实现专业化运作。 (6) 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6) 一商业银行国有化程度高,内部机制不健全 (6) 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迎来新挑战 (7) 三按揭贷款和信用卡等粗放竞争带来的整体性风险不断积累 (7) 第四章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7) 一大幅提升客户体验。 (7) 二是引导客户及员工行为。 (8) 三是指导银行打破固有经营模式。 (8) 参考文献 (8)

商业银行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经济的快速的增长以及宽松的经济政策,中国银行业维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但是在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银行面临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处理不当,银行系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印象整个经济的稳定,本文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的现状做了一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几年发展轨迹做几点推断和建议。 商业银行,英文缩写为CB,其网络通俗谐音是“存吧”,意为存储银行。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放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商业银行业务分类讲解

商业银行业务分类大全 来看看银行都干了些什么,也就是他们的业务细分。 最通用的分类是: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中间业务(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代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一、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1、贷款(放款)业务--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1)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指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贷款,是一种资本贷款。(1)普通借款限额:企业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在限额,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限额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90天。普通贷款限额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与银行的优惠利率挂钩。(2)透支贷款:银行通过允许客户在其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贷款。提供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3)备用贷款承诺:备用贷款承诺,是一种比较正式和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银行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4)消费者贷款:消费者贷款是对消费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5)票据贴现贷款:票据贴现贷款,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 2)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有以下几种类型(1)存货贷款。存货贷款也称商品贷款,是一种以企业的存贷或商品作为抵押品的短期贷款。(2)客帐贷款。银行发放的以应收帐款作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称为“客帐贷款”。这种贷款一般都为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协定。(3)证券贷款。银行发放的企业借款,除以应收款和存货作为抵押外,也有不少是用各种证券特别是公司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作押的。这类贷款称为“证券贷款”。(4)不动产抵押贷款。通常是指以房地产或企业设备抵押品的贷款。 3)保证书担保贷款:保证书担保贷款,是指由经第三者出具保证书担保的贷款。保证书是保证为借款人作贷款担保,与银行的契约性文件,其中规定了银行和保证人的权利和义务。银行只要取得经保证人签字的银行拟定的标准格式保证书,即可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所以,保证书是银行可以接受的最简单的担保形式。 4)贷款证券化: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一定程序将贷款转化为证券发行的总理资过程。具体做法是: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组合成若干个资产库(Assets Pool),出售给专业性的融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黄亚钧-参考答案-第11章

第十一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复习思考题 1.概念解释: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衍生产品VaR方法利率敏感性缺口有效持续期 答:略。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无论是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微观要求,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宏观要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增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得当,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个别银行经营管理不善甚至倒闭会波及其他银行,会影响社会公众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严重的还会酿成金融风波。正因为此,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监管,商业银行自身也大都积极地实行风险管理,采取稳健经营、“安全第一”的经营方针。商业银行在增强了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体系安全性的提高,避免商业银行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银行竞争优势包括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其中管理优势非常重要。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银行风险管理通过回避、分散、转移、控制风险,能将风险给银行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增加银行的盈利,从而提高银行的信誉和安全性,促进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促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巴塞尔协议》要求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率不低于4%。《巴塞尔协议》这一国际性文件已被国际银行界普遍接受,资本充足率这一综合性指标已成为任何一家银行进行国际化经营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在资本充足率中,风险资产总额处于分母位置,通过减少分母来实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被称为“分母决策”,而要实施“分母决策”,就必须加强银行资产的风险管理,通过对资产风险的识别、估价、控制和处置,降低资产风险,从而降低风险资产总额,达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目的,最终将促进银行的国际化经营。 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银行的风险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是企业风险转嫁的结果。企业之所以能将风险转嫁给银行,虽然存在体制上的原因,但也说明银行本身也存在问题,说明银行对企业风险转嫁防范不力。银行通过加强对其面临风险的分析与管理,能够较成功地阻止企业风险转嫁,既保护了银行自身的利益,也能促使企业加强自我约束,特别是加强对其面临风险的管理。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有哪些? 答:风险管理技术也就是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可分为控制型技术(Control Method)和财务型技术(Financing Method)两大类。前者是以避免、消除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限制已发生损失继续扩大的一切措施,重点在于改变引起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是在实施控制型技术后,对无法控制的风险所作的财务安排。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模版

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银行风险管理,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降低或消除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技术故障等原因造成重要业务运营中断所产生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银行重要业务异常或中断,产生不良影响或资金损失的事件,包括: (一)信息系统各类技术故障和配套设施故障; (二)自然灾害(如火灾、雷击、海啸等); (三)外部影响(如发生黑客攻击、第三方无法提供合作或服务等)。 第二章组织架构 第三条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执行部门和保障部门。 第四条董事会是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负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与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总体战略; (二)审批执行部门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审查执行部门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的履职情况; (三)审批保障部门为业务连续性管理制订的人员、资金、重要设施等资源的总体配备方案; (四)审核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撰写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报告、内部审计部门撰写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审计报告。 第五条风险管理部作为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主管部门(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包括:(一)制订和维护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二)制定风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的方法与流程; (三)制订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工作计划与评估报告; (四)制订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计划与总结报告; (五)组织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评估、总结与改进; (六)组织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培训; (七)指导和监督执行部门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活动。 第六条执行部门包括业务部门和信息技术部,负责业务连续性管理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拟定需要恢复的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负责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撰写风险评估报告和业务影响分析报告; (二)负责业务部门的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制订;参与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整体演练;负责本部门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具体演练、评估、总结与改进; (三)参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培训; (四)负责对本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定期评估、改进。 第八条信息技术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保障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根据业务恢复策略,配置信息系统资源;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 受国外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也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务创新,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品种、工具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立,商业银行遵循“三性原则”自主经营,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等举措,都在制度创新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上。也涌现出债券融资、电子货币“一卡通”、网上银行、债转股等新的品种和服务手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由于体制、技术、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品种少。由于这些年我国的金融业一直推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完全分离,商业银行的业务被限制在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内,业务创新的空间受限,致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品种较为单一。从开办得较为成功的品种来看,仅有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近年来发展得较快,逐步走向成熟;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还处在待发展阶段。 2.规模小。从已开办的新业务的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受到来自内外的约束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个业务规模中占比小,难以起到调整优化整体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也难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以消费信贷为例,据统计,我国消费信贷规模目前仅占贷款规模的4%~5%,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约占贷款规模的20%~25%;在我国消费总额中,消费信用占比不足1%,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用占消费总额的比重通常都高于20%。美国的房地产融资结构中,消费环节一般要占到60%以上。1998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在全国各项信贷余额中的比重仅有0.8%,我国汽车贷款规模估计不到1亿元人民币,而美、德、日三国汽车消费贷款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0%、50%和60%。 3.收益低。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尚处于初创阶段,各行的业务拓展过分注重扩规模、占份额,再加之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与相应的制度约束,在业务营销之初大都低价促销,让利于客户,这不但使市场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也使得商业银行的新业务收益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业务的健康发展。以票据业务为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目前的票据贴现市场价格极为混乱,有的行甚至以仅高出中央银行再贴现基准利率1个百分点的价格对客户办理贴现业务。再以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为例,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先后实现了全国或局域联网,在活期储蓄存款的省内(局域)异地通存通兑存取款业务的办理上,一些行最初按5%的标准收取手续费,然而却受到个别商业银行“零手续费”促销手段的巨大冲击,最后也不得不取消了5%的手续费。其实在零售与信用卡业务计算机全国联网的开发上,各行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力量,然而却在该项业务上丧失了巨额的手续费收入。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中间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 问题与障碍。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国内银行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知识,不适应业务创新的 需要。从国内商业银行各级经营者来看,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新月异的变 化,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 面对银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商业银行的许多经营者在市场开拓、优化服 务、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上都显得较为乏力,过分偏重于传统业务和传统市场, 在业务创新上畏首畏尾,缺乏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延迟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的进程。从一般员工来看,国内银行的基层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知识结构较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