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CAD技术及其发展现状毕业论文

刀具CAD技术及其发展现状毕业论文
刀具CAD技术及其发展现状毕业论文

刀具CAD技术及其发展现

状毕业论文

1.1.1 CAD/CAM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CAD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这门技术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历了半个世纪,从形成、发展、提高到目前的高度集成,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并在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2]。

自从1946年出现第一台计算机开始,人们就不断地试图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传统的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特别是1951年美国PARSONS公司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制成了数控三坐标铣床,实现了利用不同数控程序对不同零件的加工,首次出现了现代柔性自动化的原形。随后,为适应数控铣床加工各种复杂形状零件的需要,MIT研制数控自动编程系统,于20世纪5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批处理语言的数控自动编程系统APT(Automatically Programming Tool),该系统是最初的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开辟了计算机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能不能不通过APT系统对走刀轨迹的描述而直接描述零件本身的问题,由此产生了CAD的概念[3]。这一时期,美国Barber Colman和Fellows公司等,就已应用计算机进行齿轮刀具齿形的设计计算,有效地提高了齿轮刀具的设计速度和精度。

60年代初,MIT的研究生I.E.Sutherland首次提出计算机图形学、交互技术及图形符号的存储采用分层的思想,为CAD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随后相继出现了商品化的CAD设备和软件系统。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CAD/CAM 技术走向成熟的阶段,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小型机、超小型机为主的CAD/CAM软件进入市场。出现了面向中小企业的CAD/CAM商品化系统,并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出现了柔性制造系统FMS[5]。

80年代是CAD/CAM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CAD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实体造型(Solid Modeling)理论和几何建模(Geometric Modeling)方法。实体建模的边界表示法(B-Rep)和构造实体造型几何数表示法(CGS)在软件开发上得到应用,实现了三维造型、自由曲面设计、有限元分析等工程应用。

从90年代起,CAD/CAM技术已不再是过去单一模式、单一功能、单一领域的水平,而向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为了实现系统的集成,资源的共享,和产品生产与组织的高度自动化,需要企业和企业集团的CAD/CAM系统之间和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统一的数据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化标准组织都进行了数据交换接口方面的开发工作,并指定了相应的标准。这一时期的CAD技术基础理论主要是以PTC公司的Pro/Engineer为代表的参数化造型理论和以SDRC的I-DEAS为代表的变量化造型理论,形成了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技术。

1.1.2 市场上流行CAD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CAD软件大致可分为高端UNIX工作站CAD系统,中端Windows微机CAD 系统和低端二维微机CAD系统等三类。

(1)高端UINX工作站CAD系统

这类系统的特点是,UNIX操作系统为支撑平台,从50年代发展至今,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软件,也使许多曾经显赫一时的软件在竟争中落伍,有的被兼并改组,如Appilcon,CADAM,intergraph等。目前,这类系统中比较流行的有:·PTC公司的Pro/Engineer。是一套由设计至生产的机械自动化软件,是新一代的产品造型系统,是一个参数化、基于特征的实体造型系统,并且具有单一数据库功能。

·SDRC公司的I-DEAS软件。采用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技术,以实体造型和并行相关性为特征。

·EDS公司的UGH软件。采用混合建模方法,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建模造型。在设计分析,加工制造等方面有一定的特色。

·CV公司的CADDS5软件。采用混合建模,提供参数造型,全套工程分析,曲面,并行装配等强大的功能,统一数据库,图形界面,其强项为:企业产品

数据管理和并行装配模形应用。

·以色列Cimatron公司的CIMATRON软件。可提供优良的三维造型,工程绘图,数控加工,以及集成化的PDM,其强项是CAM。

·Matra Datavision公司的Euclid3软件。采用混合建模方法,曲成设计造型和数控加工编程等功能强大。其强项为详细设计和CAM。

·IBM/Dassualt公司的CATIA软件,采用混合建模方法,其强项为应用集成和CAM。

·日立造船情报系统株式会实社的GRADE/CUBE-NC软件。有突出的特点是面向制造,具有丰富的实用化曲面造型和加工编程。

(2)中端微机的CAD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机的性能和Windows技术的发展,使微机具备了与中低档UNIX工作站竞争的实力,也使基于Windows技术的微机CAD 系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有Solidworks公司的Solidworks 软件,UG公司的SolidEdge软件和Autodesk公司的MDT软件等,国也推出清华CAD工程中心的GEMS,浙大大天公司的GSMASD,北京巨龙腾公司的龙腾CAD,北京爱宜特公司的Micro Solid、杰必克超人CAD/CAM以及华正公司的CAXA-ME。

·Solidworks软件。包含装配设计建模,零件设计建模,工程图与钣金等模块,还与高级图像渲染软件Photoworks,高级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机构运动学分析软件Motionworks,产品数据管理(PDM)软件SmarTeam,以及数控加工等著名和分析软件无缝集成。

·Solid Edge6.0软件。采用Parasolid造型核和STREAM技术,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以及完全与Microsoft产品相兼容的参数化三维实体造型系统,提供了实体造型、钣金、制图、装配、塑料模具和铸造设计、产品渲染和文档管理等功能,并能和Cosmos、IPA、Smar Edge无缝集成。

·Meshanical Desktop(MDT)3.0软件。采用ACIS4.2几何造型核心系统,提出基于特征为参数化实体造型、曲面造型、装配相关联的绘图和草图功能,并包含了完整的Auto CAD绘图工具集,与Auto CAD完全融为一体。

·国产的三维CAD软件中,Microsolid采用ACIS作为系统的核,GEMS、GS-MCAF、龙腾、超人CAD/CAM三维系统是侧重于面向加工的曲面造型系统。

(3)低端CAD系统——二维CAD系统

·AutoCAD软件。纯二维CAD系统在国外已经不多,真正有名的是Autodesk 公司的AutoCAD软件。AutoCAD2004提高了数据访问能力,软件适用性以及更强的定制和开发能力,扩展Internet系统设计信息的沟通,提高文件输出/输入、编辑/对象捕捉和制图的速度,可对多个图形文件同时进行操作,支持多任务设计环境(MDE)。

·国产二维CAD软件。目前流行的二维CAD软件是自主开发平台和自主版的二维CAD系统,如开目CAD、高华CAD、凯达BCAD、浙大ZDDS、中科院 PICAD 和华正CAXA电子图板等等。另一类是以AutoCAD为平台的二维CAD系统,如利玛CAD、大恒CAD等。国产CAD二维软件在参数化绘图、动态导航、明细表BOM等三表生成、公差标准、机械零件设计标准件图库和工程图纸管理等方面有较强的特色。

随着国外CAD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可以看到CAD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模技术。由线框模形、实体模型和非均匀有理B样条算法为特征,几何建模已发展到参数化、变量化和特征建模,以及未来的面向产品生命周期,实现产品生命周期中部描述信息(产品设计、计划、制造、加工、装配、检验等信息)和外部过程的集成为特点的产品建模技术。参数驱动、特征造型、动态导航、二/三维双向相关、STEP标准和动态图形显示等UNIX系统的精华已被充分吸收到新一代微机CAD系统中,而特征树是近年来在CAD软件中引入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型产品模型技术的研究正在不断提高。

(2)软件组件技术。可以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开发效率。Solidworks、Solidedge均采用Parasolid几何造型器,MDT、Microsolid均采用ACIS几何造型器等。

(3)Windows技术和Internet技术。许多公司,如Autodesk正将其软件技术的研究开发重心集中于正在蓬勃发展的三大技术领域:对象技术、三维技术和Internet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主导着全球设计工业的发展趋向。

(4)智能CAD技术。智能技术在CAD系统中将占有重要地位,将专家系统、智能工程等技术,借助领域专家的设计经验,不断积累和更新,形成企业产品设计知识库,是企业开发产品的宝贵资源[12]。

1.1.3 CAD/CAM技术在刀具行业中的应用

八十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工程工作站的诞生、三维图形技术的成熟和CAD/CAM支撑软件的集成化和商品化,而且由于CNC机床和加工中心的广泛应用,高档刀具的需求日益提高,促进了刀具生产系统的进现代化,使得刀具CAD/CAM技术的开发应用,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以多品种、小批量的可转位刀具和数控工具系统生产部门最为活跃,技术水平也较高[5]。

在可转位刀具的实际生产中,复合可转位孔加工刀具的生产与CAD/CAM的应用较早。除由于结构限制,少数刀具采用整体或焊接刀具外,大多数均采用可转位刀具。为了适应可转位刀具的设计与制造要求,提高市场的竞争力,生产复合孔加工刀具的厂家分别从设计与加工上入手,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设计与制造手段。为满足用户交货期与使用要求,提高刀具的设计质量与成功率,它们在大量采用NC机床与加工中心的同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及CAD/CAM软件支持系统,实现了CAD/CAM一体化,有的甚至建立了小规模的集成制造系统,其中著名的复合孔加工刀具生产厂商美国的Valenite公司(现归美国Cincinati集团)、德国的Hertel公司、Mapal公司和Komet公司等都分别于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系统用于CAD/CAM;尤其是德国的Walter公司于近年投资1亿多马克改造了可转位铣刀刀体生产线,该生产线是一个小型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设备运行、产品周期、质量监控均由计算机控制并进行CAD/CAM信息处理[6]。

我国生产可转位刀具虽然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大多数沿用传统的设计、制造方法。“七五”及“八五”期间,国的生产可转位刀具的厂家大多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技术改造,配备了CNC机床、加工中心及图形工作站等,推动了国可转位刀具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没有CAD/CAM技术上的支持,无法适应新产品开发的非标订贷的要求,没有发挥出先进设备应用和潜力[6]。只有少数厂商如工量数控刀具有限责任公司等在推进可转位刀具的开发和CAD/CAM一体化技术的商用化等方面走在了前面[2]。

1.1.4 国外对可转位浅孔钻的研究及其CAD系统现状

70年代未,国外出现了硬质合金可转位钻头,这种钻头与高速钢麻花钻相比,允许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可以大大缩短加工时间,故具有效率高、寿命长和经济性好等优点,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出现了一种用这种高效短钻头替代麻花钻加工浅孔的趋向[14]。硬质合金可转位钻头是一种浅孔钻,是SANDVIK公司于1975年首次推出的一种加工浅孔的高效钻头,也叫浅孔钻或U钻[15]。多年来,由于大量的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使这种刀具在技术上不断地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这种新型刀具不仅在车床、铣床和加工中心等机床上得到广泛采用,而且在组合机床和自动线上也得到了很好应用,提高了组合机床的生产效率。目前,该产品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瑞典、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都有同类产品,其中以瑞典Sandvik公司和德国KOMET公司的可转位浅孔钻较为典型[23]。

在现代生产中,硬质合金可转位孔加工刀具已为人熟知。为加工L/D比值3~5、中等直径的孔,常常采用有、外两个刀片的可转位浅孔钻,它是从高速钢麻花钻和整体硬质合金钻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耐磨性高的硬质合金,并通过选择合适的刀片牌号(材质)和涂层种类制造的可转位浅孔钻,即可适用于一定的加工任务,并大大提高钻孔效率[16]。对于精密孔加工,前道工序如采用可转位钻头钻孔,不仅可减少中间工序,缩短加工时间,而且可减少加工工位和设备投资,有着特别明显的经济效益[14]。

在我国,可转位钻头虽在80年代初己研制成功,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进行稳定的批量生产。在汽车工业中,象连杆、转向节和气门摇臂等一些零件的钻孔加工,国外早已采用可转位钻头。而我们至今仍是采用高速钢麻花钻这样的传统刀具,这在加工工艺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可转位浅孔钻一般是由两块硬质合金刀片(较大直径浅孔钻也可有4~5块刀片)在径向不对称分布来构成,两块刀片分别切削一段金属而形成被加工孔。而正由于刀片在钻头上的非对称布置,导致了刀具在加工时要产生径向合力,从而影响机床的受力与刀具的变形,进而影响被加工孔的质量(主要是孔的形状精度),制约了该种高效刀具的进一步扩大使用。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小刀具加工时的径向合力,就成为浅孔钻开发的关键技术。在以往的国外研究中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是参数采用单位切削力进行近似的计算与分析,得到相应的保持径向力平衡的钻头结构[5][8];其二是采用试验的办法对较小围的结构参数与径向力的关系进行有限的研究[9][10]。但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建立结构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且采用试验的办法费力费时,不大可能对大围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所以应该对浅孔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优化刀具的结构和几何参数,并根据优化模型,开发智能CAD设计系统,使浅孔钻的标准和非标准设计,都能在同一程序中完成。

1.2 本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来自省教育厅的重点科研项目《浅孔钻钻削机理及智能化开发系统研究》的智能化开发系统研究部分。

1.3 主要研究容及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可转位浅孔钻智能CAD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其主要容如下:

1.在收集和分析当前国外有关可转位浅孔钻及CAD系统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可转位浅孔钻智能CAD系统的基本构架。

2.建立可转位浅孔钻几何参数计算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刀体上刀片槽空间位置的数学模型及最优结果。

3.重点进行可转位浅孔钻智能CAD系统的开发与研究。确定本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建立系统的总体框架。完成可转位浅孔钻的刀片槽空间位

置优化计算模块、智能推理模块、三维实体建模模块、装配图模块和

二维工程图模块的设计。建立可转位浅孔钻的数据库、知识库和实例

库。

论文包括以下6部分:

1 绪论综合分析了CAD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提出智能CAD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一:金属材料加工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摘要:本文以金属材料为例,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首先,理论概述了金属材料的选材原则,然后具体分析了铸造成型、挤压与锻模塑性成型、粉末冶金以及机械加工四种加工方法,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借鉴性的参考资料,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加工水平与整体质量。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加工工艺 0引言 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其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不仅如此,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也是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关键环境,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电力机械制造,还是船只等交通工具制造,均离不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水平与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机械制造水平与质量。因此,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属材料选材原则 在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将适量的增强物添加于金属复合材料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高材料的强度,优化材料的耐磨性,但与此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材料二次加工的难度

系数,正因此,不同种类的金属复合材料,拥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方法。例如,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等金属复合材料便可以通过复合成型;而部分金属复合材料却需要经过多重技术手段,才能成型,这些成型技术的实践,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长期不断加以科研以及探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促使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水平与质量实现不断发展与完善。由于成型加工过程中,如果技术手段存在细小纰漏,或是个别细节存在问题,均会给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与实际需求出现差异,最终为实际工程预埋巨大的风险隐患,诱发难以估量的后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选材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金属材料的本质以及复合材料可塑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可以顺利成型,并保证使用安全。 2金属材料加工方法 2.1机械加工成型 当前,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切割刀具便是金刚石刀具,以金刚石刀具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精加工,与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例如,钻、铣以及车等,均是现代社会中广而易见的。铝基复合材料的金刚石刀具加工形式可以细化为三种:其一,车削形式;其二,铣削形式;其三,钻削形式。其中,钻削即通过镶片麻花钻头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b4c以及sic颗粒钻削,然后添加适量的外切削液,可以有效强化铝基复合材料。铣削即通过 1.5%-2.0%(w+c)粘结剂,8.0%-8.5%pcd的端面铣刀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sic 颗粒铣削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然后添加适量的切削液进行冷却。

论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论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数控技术; 趋势; 智能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是近年来应用领域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文章结合国内外情况,分析了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1. 引言 数控技术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测量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是近年来应用领域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它是为适应高精度、高速度、复杂零件的加工而出现的,是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柔性化、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基础,是现代机床装备的灵魂和核心,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 国内外数控系统的发展概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己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我们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3.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高精度、高速度的发展趋势

数控专业_毕业论文

数控论文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以PC平台为基础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在数控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商品化进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情况尤为突出。在新世纪到来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数控领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上全面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是数控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完成此任务,首先必须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从总体战略和技术路线两个层次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数控整机等几个具体方面探讨了新世纪的发展途径。 1 总体战略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对21世纪我国数控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数控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对我国数控领域存在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商品化为主干,以管理和营销为重点,以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后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数控技术和产业的总体战略。

1.1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中国数控技术和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到拥有自己独立的自主版权,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我们在数控领域的进步主要还是按国外一些模式,按部就班地发展,真正创新的成分不多。这种局面在发展初期的起步阶段,是无可非议的。但到了世界数控强手如林的今天和知识经济即将登上舞台的新世纪,这一常规途径就很难行通了。例如,在国外模拟伺服快过时时,我们开始搞模拟伺服,还没等我们占稳市场,技术上就已经落后了;在国外将脉冲驱动的数字式伺服打入我国市场时,我们就跟着搞这类所谓的数字伺服,但至今没形成大的市场规模;近来国外将数字式伺服发展到用网络(通过光缆等)与数控装置连接时,我们又跟着发展此类系统,前途仍不乐观。这种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按国外已有控制和驱动模式来开发国产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难免要滞后,再加上国外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立研究所和生产厂,实行就地开发、就地生产和就地销售,使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价格比上已越来越无多大优势,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难度自然就很大了。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大力加强数控领域的科技创新,努力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的先进数控技术,逐步建立自己独立的、先进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控产品,从而形成从数控系统、数控功能部件到种类齐全的数控机床整机的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样,才不会被国外牵着鼻子,永远受别人的制约,才有可能用先进、

数控机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

数控机床的现状与发展 趋势综述

数控机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开发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稳定性的高新技术设备,在现有加工设备中,只有数控机床才有可能担当其重任。然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切削加工,数控机床还需向高速、高精度、柔性化、控制系统开放性、控制系统支撑软件和工厂生产数据管理方向迈进,才能适应现代制造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关键:高速化 / 高精度化 / 复合化 / 智能化 / 开放化 / 网络化 / 多轴化 / 绿色化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网络化、多轴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机械加工装备对促进制造技术发展的紧密关系和以数字化为特征数控机床是柔性化制造系统和敏捷化制造系统的基础装备。其总的发展趋势是:高精化、高速化、高效化、柔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并注重工艺实用性和经济性。 (一)高速化 随着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对数控机床加工的高速化要求越来越高。 (1)主轴转速:机床采用电主轴(内装式主轴电机),主轴最高转速达 200000r/min;

全球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全球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 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前茅,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一)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等)、3D 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 2、全球智能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主要体现载体智能制造装备涉及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等主要行业,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19%-21%之间。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值规模达12233亿元。据此测算,2016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在8687亿美元左右。 1、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1)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是工业机器人强国。日本号称“机器人王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出口和使用方面都居世界榜首;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装备量约占世界工业机器人装备量的60%。 (2)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分析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1998年以来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达9%。金融危机影响后,全球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5.4万台。

非金属材料 论文

《非金属材料》课程论文 题目塑料的利弊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成绩

目录 摘要 (2) 1 前言 (2) 2 正文 (2) 2.1塑料的优点 (3) 2.1.1塑料质轻、比强度高的特点 (3) 2.1.2塑料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冲击性及耐磨性 (3) 2.1.3塑料的绝缘性、好塑性 (3) 2.1.4塑料的良好的透明性和着色性 (3) 2.1.5塑料的低层本性 (3) 2.2塑料的缺点 (4) 2.2.1塑料的难回收性 (4) 2.2.2塑料的耐热性差 (4) 2.2.3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4) 2.3塑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 2.3.1塑料的现状 (4) 2.3.2塑料的发展趋势 (5) 2.3.2.1废旧塑料的回收与环保塑料的发展 (5) 2.3.2.2工程塑料的发展 (6) 2.3.2.3纳米塑料的发展 (6) 2.4结论 (6) 参考文献 (6)

塑料的利弊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 摘要:本文通过对塑料的利弊分析,阐述了塑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各方面的影响。同时,对塑料使用现状及塑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塑料行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使塑料的利用与环境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塑料利弊可持续发展 1、前言 从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塑料——1909年由美国化学家贝克兰(Leo Backland)用苯酚和甲醛制造的酚醛树脂,又称“贝克兰塑料”【1】问世,一百多年来塑料被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建材、家电、电子电气、汽车、航空航天、包装等领域,塑料制品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今,随着世界石油化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廉价原料、新工艺、新技术及高性能催化剂的涌现,世界上层出不穷的塑料品种越来越多,产量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废弃的塑料制品也逐渐增多,“白色污染”“黑色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对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研究。 2、正文 塑料是一类以天然或者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各种添加剂,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下,可塑制成型,且在常温下能够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塑料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应用最广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年产量约占全部高分子材料的70%以上,在工程技术中代替金属材料作为结构材料的工程塑料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2】。就我国2004年塑料制品产量在1846.61万吨,最大消费领域是包装材料,占22%;日用和医药领域占18.9%;农用塑料和工业配套领域用量相当,各占18%;建筑领域占16%;其他领域占7.1%【3】。塑料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和高度重视,原因在于塑料与许多传统材料相比有明显优势。 2.1 塑料的优点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 摘要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数控技术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管理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它的关联效益和辐射能力更是难以估计。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已成为关系国家战略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主要介绍数控机定义,数控机床初学者要求,机床加工前准备工作, 数控机床程序指令,数控机床对刀操作方法,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加工特点,机床加工几何精度要求, 数控机床的优点和缺点,数控机床与计算机实现自动技术,机床维修和生产安全要求。关键词:数控技术概念;加工方法;分类;刀具补偿;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一、数控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1) 二、数控机床加工前的准备要求 (3) 2.1数控机床的初学者要求 (5) 2.2数控技术常用术语大全 (6) 2.3数控机床工作原理和结构简介 (9) 2.4 数控机床加工特点 (10) 2.5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13) 2.6 数控车床是怎样操作的 (18) 三、数控机床产生几何误差的因素 (22) 3.1 普遍认为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 (22) 3.2几何误差补偿技术 (23) 四、计算机数控系统 (24) 五、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发展 (26) 5.1数控机床分类 (26) 5.2数控机床发展 (27) 六、数控机床维修中应注意的事项 (28) 七、数控加工安全规则 (29) 结论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doc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 1.引言 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网络化、多轴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2.1 高速化

随着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对数控机床加工的高速化要求越来越高。 (1)主轴转速:机床采用电主轴(内装式主轴电机),主轴最高转速达200000r/min; (2)进给率:在分辨率为0.01μm时,最大进给率达到240m/min且可获得复杂型面的精确加工; (3)运算速度:微处理器的迅速发展为数控系统向高速、高精度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开发出CPU已发展到32位以及64位的数控系统,频率提高到几百兆赫、上千兆赫。由于运算速度的极大提高,使得当分辨率为0.1μm、0.01μm时仍能获得高达24~240m/min的进给速度; (4)换刀速度:目前国外先进加工中心的刀具交换时间普遍已在1s左右,高的已达0. 5s。德国Chiron公司将刀库设计成篮子样式,以主轴为轴心,刀具在圆周布置,其刀到刀的换刀时间仅0.9s。 2.2 高精度化 数控机床精度的要求现在已经不局限于静态的几何精度,机床的运动精度、热变形以及对振动的监测和补偿越来越获得重视。 (1)提高CNC系统控制精度:采用高速插补技术,以微小程序段实现连续进给,使C NC控制单位精细化,并采用高分辨率位置检测装置,提高位置检测精度(日本已开发装有106脉冲/转的内藏位置检测器的交流伺服电机,其位置检测精度可达到0.01μm/脉冲),位置伺服系统采用前馈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等方法; (2)采用误差补偿技术:采用反向间隙补偿、丝杆螺距误差补偿和刀具误差补偿等技术,对设备的热变形误差和空间误差进行综合补偿。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误差补偿技术的应用可将加工误差减少60%~80%;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 (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 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前端,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例如,欧盟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战略,在2010年制定了第七框架计划(FP7)的制造云项目,并在2014年实施欧盟“2020地平线”计划,将智能型先进制造系统作为创新研发的优先项目。加拿大制定的1994-年发展战略计划,将具体研究项目选择为智能计算机、人机界面、机械传感器、机器人控制、新装置、动态环境下系统集成。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 19%-21%之间。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值规模达12233亿元。据此测算,2016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在8687亿美元左右。2017年,全球智能制造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17年全年产值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报告,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约29.0万台,同比增长14%。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同比增长31%。IFR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2%左右。预计2017全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在33万台左右。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发展前景及趋势 2017年,具有连接和感知能力的机器人继续引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AI 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也变得更加智能,并能够感知,学习和自己做决策。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当前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保守估计未来几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5%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到2023年全球智能制造的产值将达到23108亿美元左右。 (三)面对智能制造发展的迫切需求及市场空间,国内各领域企业纷纷进军系统解决方案领域 国内智能制造改造需求迫切,系统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广阔。一是随着国内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企业迫切需要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就工业机器人来看,201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同比增长了56%。二是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日趋多样化、定制化,企业订单呈现出小型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

金属材料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前言 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到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住现在,就看不到未来。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方向或者跑错方向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都坚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汗水=成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笨鸟先飞”等等成功的格言,殊不知,这些必定成功道理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那就是——正确的方向。也就是说,选择比努力重要;确定方向比出力流汗重要;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比干什么重要。也可以说,如果方向错误,你越努力,你离成功越远,离失败越近。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结合多年来的成长经历以及自我认识的过程,我认为我有强烈责任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独立自主,不怕吃苦,敢于奉献,注重实干精神,但是性格内向。 优势: 1、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 2、有正义感,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职业操守。 3、不怕吃苦,能够积极克服遇到的困难而不是消极被动,独立自主、踏实 认真地完成事情。 4、为人老实,小心谨慎。愿意帮助谦让别人,能和睦与人相处,有一定的 奉献精神。 5、工作热情比较高,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并能寻求有效的方法。 6、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注意整理物品,东西没有丢失的情况。 7、有决策能力,擅长文案方面的表达写作。 劣势: 1、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交际,社交能力较差。 2、有时做事缺乏冷静的思考,盲目冲动。

3、性格中有些软弱,在一些事情上倾向于妥协,不能坚持于原有的想法。 4、不善于表现自己,没能准确抓住发展自己的机会,生活态度不是很乐观, 缺乏自信。 5、缺乏创新性思维。 对于自己的性格,我比较喜欢动手能力较强,注重实干,能够提升发展自己的职业,倾向于决策管理。对于职业要求并不是很高,工资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即可。其实,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是为了谋生,都一样为社会做贡献,没有什么贵贱可分。劳动是最光荣的!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我认为我是一个实用型的人,同时又有事务型、企业型人的一些特点。喜欢具体的任务,喜欢动手,讲求实际,有抱负而追求领导和社会影响。 二、职业认知 就业形势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和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每年待就业人数远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而且就业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并没有与市场有效的结合起来,存在缺位现象。 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每年都能看到大学生找工作时慌乱艰难的情景,学生们已经淡化了专业对口,不再关心户口问题,甚至对工资要求也越来越现实,但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英语不够好、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就业观念不够理性等对其就业产生影响。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 专业前景 我所学习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现代生活、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材料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也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前景巨大,我国材料产

智能机械的现状,不足与发展

智 能 机 械 及 微 机 械 的 发 展 状 况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 班级:机制11-02 姓名:龙飞企 学号:311104001014

智能机械及微机械的发展状况 智能机械是机械发展的前沿领域,它的出现是机械发展历史的一座里程碑。智能机械与传统机械的区别非常显著,有许多传统机械不具有的特性。机械结构的振动、噪声、疲劳、损伤、断裂、破坏以及环境的自适应性,都影响机械及运载器的安全、可靠、舒适、节能及省料,这是机械设计的主要问题。自有机械以来,机械都是按照力学原理设计的,没有生命、没有智能,因此环境变化与人为因素会使机械的运行难以预测,可能导致机械损坏,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尽可能保证机械的运行安全,设计者往往采用保守设计,比如增大尺寸与重量,从而增加了能耗,减小了机械的有效载荷因此,为了减少上述不利影响,即减小尺寸与重量来降低能耗,增加机械的有效载荷,必须对机械的构造做出重大改进,或者是附加一些设备(可以不是机械或机构)。由此智能机械应运而生。 智能机械是相对于传统机械定义的,目前还没有智能机械的严格统一的定义,但各类说法大体相同。下面列出三种对智能机械所具有的基本结构的解读: 1)智能结构,就是在基体中嵌人或粘贴传感器和致动器,并具有对致动器有控制作用的控制装置,从而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及自身的实际状态,并能通过自身的感知,做出判断,发出指令,执行和完成动作,实现动态或在线状态下的自检测、自诊断、自监控、自修复及自适应等多种功能。 2)智能机械和结构主要由驱动元件、传感元件、信息处理方法和控

制系统等组成,系统等组成,目前的应用主要是在智能控制、智能诊断和智能修复等方面,尤其是在减振降噪,智能机械结构,智能表层结构特性控制,智能自适应机械等方面的研究很活跃。 3)传感器、致动器和控制器是智能机械结构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传感器要求具有高度感受结构力学状态的能力,能够将应变或位移直接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它担负着感知外界环境变化,收集外界信息的任务。用作传感器有光纤传感器、电阻应变片传感器、压电材料传感器等。致动器的功能是执行信息处理单元发出的控制指令,并按照规定的方式对外界或内部状态与特性变化做出合理的反应,能直接将控制器输出的电信号转变为结构的应变或位移,具有改变智能结构形状、刚度、位置、固有频率、阻尼及其它机械特性的能力。致动器有压电材料致动器、电致伸缩材料致动器、磁致伸缩材料致动器、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电流变体致动器等。控制器是智能结构的神经中枢,智能结构的控制器集成于结构之中,其控制对象是结构本身。控制器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实时性和在线性。 可以看出,智能机械与传统机械的区别非常显著,有许多传统机械不具有的某些特性。而恰恰是这些特性使智能机械在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智能机械是机械发展的前沿领域,可以说它的出现使机械发展的历史跨越了一座里程碑。 目前智能机械的例子有智能机械脚;农业机械智能化;计算智能,它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系统、进化计算和专家系统等;用于深潜救生艇水下对接的智能机械手等。但是它的发展也面临着瓶颈首先,

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阶段 中国智能制造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同样也是大部分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从智能制造的经济效益来看,52%的企业其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60%的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低于10%。而90%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实现程度较低的原因在于,智能化升级成本抑制了企业需求,其中缺乏融资渠道影响最大。年收入小于5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中,50%的企业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采用自有资金,25%为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各占11%。而企业收入规模大于5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其智能化升级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占67%,银行贷款占比25%。整体而言,中小微型企业的银行贷款比例低于大中型企业,占企业数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智能化改造。 不过,智能制造水平较低,意味着夯实发展基础的必要性,同样也意味着后续发展潜力的巨大。近年来,全国多个地方都在谋划智能制造发展,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安徽、重庆、河南、辽宁、四川、青岛、北京、广东、黑龙江等省市都在摩拳擦掌,或成立机器人、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联盟,或出台具体产业规划。 二、智能制造行业运行特征 (一)制造强国战略出台并实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地区规划政策落实 我国制造业步入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制造强国战略开始推进实施。经过多年迅猛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随着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我国制造业面临“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档和结构调整阵痛的关键节点,制造业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多挑战、新动力为特征的新常态阶段。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出台制造强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以《中国制造2025》为总纲,各地方陆续出台智能制造领域的扶持政策。在《中国制造2025》这一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陆续出台相关行动计划,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江苏、广东、福建、四川、安徽等省份借助《中国制造2025》战略支点,分别出台了《江苏行动纲要》、《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福建省实施行动计划》、《四川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等政策,以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制造强省的建设步伐。佛山、南京等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以及省级行动计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析产业特色,陆续制定与《中国制造2025》相衔接的制造业发展计划,找准转型升级基础,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二)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理念加快渗透,制造企业着手推动商业模式、组织方式等多方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论文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与挑战 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关系非常密切。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没有感光材料,我们就无法留下青春的回忆;没有特殊的荧光材料,就没有彩色电视;没有高纯的单晶硅,就没有今天的“奔腾IV”;没有特殊的新型材料,“神舟号”宇宙飞船就无法上天。随着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要,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特殊功能的新材料相继研制出来,如半导体材料:超硬材料、耐高温材料、发光材料等,我们称这些材料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等都属于传统的非金属材料,像玻璃刀上的人造金刚石、作为手表轴承的人造红宝石、煤气炉中用于电子打火的压电陶瓷、传输信息的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在材料中,有一类叫结构材料主要制利用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制成的各种材料。金属作为结构材料,一直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金属易受腐蚀,在高温时不耐氧化,不适合在高温时使用。高温结构材料的出现,弥补了金属材料的弱点。这类材料具有能经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作为高温结构材料,非常适合。 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高温结构材料。它的熔点很高,可作高级耐火材料,如坩埚、高温炉管等。利用氧化铝硬度大的优点,可以制造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刚玉磨球机,用来研磨比它硬度小的材料。用高纯度的原料,使用先进工艺,还可以使氧化铝

陶瓷变得透明,可制作高压钠灯的灯管。 高温氧化物结构陶瓷指熔点高于1728℃的氧化物(如氧化硅晶体)或某些复合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钍等)。它们的重要特点是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好,尤其是抗氧化性能好。但弱点是脆性较大,耐机械冲击性差。利用氧化锆相变作用增韧氧化物陶瓷在20世纪70年代末获较大进展,氧化锆增韧氧化铝,断裂韧性参数由2.9MPa/m2提高到15MPa/m2,抗折强度由350MPa 提高到1200MPa。加有氧化钇的半稳定氧化锆,断裂韧性参数也高达9~16MPa/m2。增韧氧化物陶瓷可用于制造锤子、水果刀、剪刀、轴和发动机部件等,可以承受一定冲击而不碎裂。高温氧化物陶瓷可用作高温炉衬,熔炼稀有金属和纯金属的坩埚,以及磁流体发电装置的高温电极材料和热机材料。 氧化铝结构陶瓷的生产,采用γ-氧化铝(见氧化铝)为原料与少量添加剂(如MgΟ等),经粉碎和混合后按产品的形状,尺寸及用途,采用不同的方法成型。干压成型时需先将混合后的坯料造粒,然后用油压机压制成坯样。采用注浆成型时,则将混合后的粉料制成悬浮料浆,注入石膏模中成型。采用热压注时,用适量石蜡与混合料制成料浆,用热压注机成型。烧成的坯体需按使用的要求,进行机械加工或研磨。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一章绪论1.1 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由于现代数控都采用了计算机进行控制,因此,也可以称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CNC)。为了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数字化信息控制,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用来实现数字化信息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整体成为数控系统(Numerical Control System),数控系统的核心是数控装置(Numerical Controller)。采用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NC 机床)。它是一种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和机床设计等先进技术的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控制机床也是数控技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领域,因此,数控机床的水平代表了当前数控技术的性能、水平和发展方向。数控机床种类繁多,有钻铣镗床类、车削类、磨削类、电加工类、锻压类、激光加工类和其他特殊用途的专用数控机床等等,凡是采用了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统称为NC 机床。带有自动换刀装置ATC(Automatic Tool Changer—ATC)的数控机床(带有回转刀架的数控车床除外)称为加工中心(Machine Center—MC)。它通过刀具的自动交换,工件可以一次装、夹完成多工序的加工,实现了工序集中和工艺的复合,从而缩短了辅助加工时间,提高了机床的效率;减少了工件安装、定位次数,提高了加工精度。加工中心是目前数控机床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多工作台(托盘)自动交换装置(Auto Pallet Changer—APC)以及其他相关装置,组成的加工单元称为柔性加工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FMC)。FMC 不仅是现了工序的集中和工艺的复合,而且通过工作台(托盘)的自动交换和较完善的自动监测、监控功能,可以进行一定时间的无人化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加工效率。FMC 既是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的基础,又可以作为独立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使用,因此其发展速度较快。在FMC 和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物流系统、工业机器人以及相关设备,并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集中、

涂层刀具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涂层刀具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涂层技术是提升刀具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涂层可以提高切削刀具抗各种磨损的能力,延长了刀具的寿命,提高了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精度,也提高了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从而提高金属切削效率。本期话题, 主要讨论刀具涂层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和发展前景。 涂层刀具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涂层技术是提升刀具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涂层提高了切削刀具抗各种磨损的能力,延长了刀具的寿命,提高了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精度,也提高了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从而提高了金属切削效率。今天,在切削刀具主流材料的硬质合金中,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占了80%,而其中CVD(化学涂层)又占了60%~ 65%,其余为PVD(物理涂层)。 在CVD涂层方面,包括TiCN、TiC、TiN、ZrCN和Al2O3等各种化合物的多层复合涂层对改善涂层的综合性能,如结合强度、韧性、耐磨性和抗磨性及耐腐蚀性具有良好的效果。现在典型的VCDTiN(外层)+ Al2O3(中层)+TiCN(内层)多层式结构正在从涂层工艺上和涂膜的厚度上得到进一步改善。MTCVD (中温化学涂层)因有较低的工艺温度和较快的沉积速率使得涂层与基体分界面上的脆性η相最小化,同时减少了在高温CVD涂层中常见的由高温导致的拉伸裂纹,因此,MTCVD TiCN涂层已成为CVD多层涂层中的一个主要构成,这种MTVCD已用于α- Al2O3涂层,如ISCAR的α-IC9150、α-IC9250、α-IC9350和α-IC4100等,提升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和抗后面磨损、前面磨损和抗粘附的能力。 在PVD涂层方面,也从单一的TiN或TiCN或TiAlN涂层发展到现在的复合涂层即硬涂层+软涂层。为适应更高切削速度和干式切削的要求,涂层刀具的红硬性成为近几年PVD技术的开发热点。TiAlN的改进涂层AlTiN提高了薄膜中Al的含量(Al含量大于50%),提升了涂层的红硬性、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的性能,如ISCAR的Al-IC910(加工铸铁和钢)、Al-IC900、Al-IC930(加工钢、不锈钢、硬钢、铸铁、 高温合金等)。 现代刀具涂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复合化,为了提高其综合性能,涂层材料复合、涂层层复合以及CVD 与PVD复合,如ISCAR的DT7150(K05-K25)通过MTCVD Al2O3和PVD TiAlN复合涂层,提高了材质的综合性能,用于高速加工灰铸铁和球墨铸铁。而多样化是刀具涂层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有各种氮化物、氧化物涂层材料,还有TiB、SN涂层、金刚石涂层、立方氮化硼涂层等等。多样化的深层次原因是专业化,即针对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涂层,并能对涂层的组分、百分比、结构及厚度在更大范围内加以控制和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被加工材料和不同的切削条件,从而显著地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如CrAlN涂层,以Cr 元素替代Ti元素,具有3200HV硬度和1100℃的氧化温度,与TiAlN相比韧性更好,更适合断续切削和难加工材料的加工;以Si元素代替Al元素的涂层可获得用于硬切削的TiSiN,也可获得有润滑性的CrSiN,更适合用于铝、不锈钢等粘附性强的材料加工。此外,涂层材料的细微化是现代刀具涂层发展的另一个令人关注的趋势,纳米复合涂层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得到应用。在未来,刀具涂层将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即刀具涂层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现代切削应用条件来进行系统的组合,这是一种与传统观念中的“在刀具上涂覆一层薄膜”截然不同且复杂得多的系统工程方法,这需要我们进行系统思考。 刀具涂层进展概况 现代切削面临着不断发展的高速、高效、高精加工要求和愈来愈多的高强度、高韧性、难切削等高能级材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 (一)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 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 2、全球智能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主要体现载体智能制造装备涉及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等主要行

业,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19%-21%之间。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值规模达12233亿元。据此测算,2016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在8687亿美元左右。 1、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1)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是工业机器人强国。日本号称“机器人王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出口和使用方面都居世界榜首;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装备量约占世界工业机器人装备量的60%。 (2)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分析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1998年以来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达9%。金融危机影响后,全球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5.4万台。 (3)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分析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论文职称论文范文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论文 一、国内外数控系统发展概况 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 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 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在复杂环境以 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 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已不 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势在必行。 二、数控技术发展趋势 (一)性能发展方向 (1)高速高精高效化。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由于 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 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2)柔性化。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3)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数控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