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

---------------------------------------------------------------最新资料推荐------------------------------------------------------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线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因其形态圆形线状而得名,放养鸡群常普遍感染。

主要导致雏鸡发病,造成饲料报酬的下降。

成鸡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一般不发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

寄生在鸡体内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比翼线虫、胃线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等。

1 鸡蛔虫 1. 1 病原形态特征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

鸡蛔虫是鸡体内最大的线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三个唇片。

雄虫长 26~70mm,尾端向腹面弯曲,有 2 根近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 65~110mm,尾端尖而直。

虫卵呈深灰色,椭圆形,卵壳厚。

虫卵大小为 70~90 m47~51 m。

1. 2 流行病学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随鸡粪排到体外。

虫卵抗逆力很强,在适宜条件下,约经 10 天发育为含感染性幼虫的虫卵,在土壤内生存 6 个月仍具感染能力。

鸡因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感染。

幼虫在鸡胃内脱掉卵壳进入小肠,钻入肠黏膜内,经血液循环和一段时间后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此过程约需 35~50 天。

1 / 8

除小肠外,在鸡的腺胃和肌胃内,有时也有大量虫体寄生。

3~4 月龄以内的雏鸡最易感染和发病。

1. 3 临床症状感染的雏鸡表现为生长缓慢、羽毛松乱、行动迟缓、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消瘦、下痢、贫血、黏膜和鸡冠苍白等症,最终可因衰弱而死亡。

大量感染者可造成肠堵塞而死亡。

1. 4 病变检查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可发现大量虫卵,尸体剖检在小肠内发现有大量虫体便可确诊。

由于其虫体大,特征明显,不会与其他虫体混淆。

1. 5 实验室诊断小肠黏膜发炎、出血,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灶或结节。

严重感染时可见大量虫体聚集,相互缠结,引起肠阻塞,甚至造成肠破裂和腹膜炎。

1. 6 防治措施 1. 6. 1 综合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增加蛋白质、维生素饲料做好鸡群的定期预防性驱虫,每年 2~3 次发现病鸡,及时隔离。

1. 6. 2 药物治疗①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 10~20mg,一次内服。

②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 20~30mg,一次内服。

2 比翼线虫病 2. 1 病原形态特征本病又称交合虫病、开嘴虫病、张口线虫病,其病原属比翼科比翼属,寄生于鸡的气管内。

虫体因吸血而呈红色。

---------------------------------------------------------------最新资料推荐------------------------------------------------------ 雌虫大于雄虫,主要有斯克里亚平比翼线虫和气管比翼线虫。

虫卵大小为 78~110 m43~46 m。

危害幼鸡,死亡率极高。

2. 2 流行病学雌虫在气管内产卵,卵随气管黏液到口腔,或被咳出,或被咽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到外界。

在适宜条件下,虫卵约经 3 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再被蚯蚓、蛞蝓、蜗牛、蝇类及其他节肢动物等吞食,在其肌肉内形成包囊而具有感染鸡的能力。

鸡因吞食了这些动物被感染,幼虫钻入肠壁,经血流移行到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和气管,于感染后 18~20 天发育为成虫并产卵。

2. 3 临床症状病鸡不断伸颈、张嘴呼吸,并能听到呼气声,头部左右摇甩,以排出口腔内的黏性分泌物,有时可见虫体。

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消瘦,口内充满泡沫性唾液。

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本病主要危害幼鸡,死亡率几乎达 100%。

2. 4 实验室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结合粪便或口腔黏液检查见有虫卵或虫体,剖检病鸡在气管或喉头附近发现虫体可确诊。

2. 5 病变检查可见肺瘀血、水肿和肺炎等病变气管黏膜上有虫体附着及出血性卡他性炎症,气管黏膜潮红,表面有带血黏液覆盖。

3 / 8

2. 6 防治措施 2. 6. 1 综合预防管理措施同鸡蛔虫病杀灭蛞蝓、蜗牛等中间宿主定期对鸡群体进行预防性驱虫发现病鸡及时隔离。

2. 6. 2 药物治疗同鸡蛔虫病。

3 胃线虫病 3. 1 病原形态特征鸡胃线虫病是由华首科华首属和四棱科四棱属的线虫寄生于鸡的食道、腺胃、肌胃和小肠内引起的。

3. 1. 1 斧钩华首线虫虫体前部有 4 条饰带,由前向后延伸,几乎达到虫体后部,但不折回亦不相互吻合。

雄虫长 9~14mm,雌虫长 16~19mm。

虫卵大小为40~45 m24~27 m。

寄生于鸡的肌胃角质膜下。

中间宿主为蚱蜢、象鼻虫和赤拟谷盗。

3. 1. 2 旋形华首线虫虫体常卷曲呈螺旋状,前部的 4 条饰带,由前向后,在食道中部折回,也不吻合。

雄虫长 7~8. 3mm,雌虫长 9~10. 2mm。

虫卵大小为33~40 m18~25 m。

寄生于鸡的腺胃和食道,偶尔可寄生于小肠。

中间宿主为鼠妇(潮虫)。

3. 1. 3 美洲四棱线虫虫体无饰带,雄虫纤细,长 5~5. 5mm 雌虫血红色,长3. 5~4mm,宽 3mm,在纵线部位形成 4 条纵沟。

虫卵大小为 42~50 m24 m。

---------------------------------------------------------------最新资料推荐------------------------------------------------------ 寄生于鸡腺胃内。

中间宿主为蚱蜢和德国小蜚蠊(蟑螂)。

3. 2 流行病学以上 3 种线虫的流行基本相似:

雌虫在寄生部位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被中间宿主吞入后,经 20~40 天发育成感染性幼虫,家鸡因吃这些动物而感染。

在鸡胃内,中间宿主被消化而释放出幼虫,并移行到寄生部位,约经 27~35 天发育为成虫。

3. 3 临床症状虫体寄生量小时症状不明显,但大量虫体寄生时,则翅膀下垂,羽毛蓬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无精打采,消瘦,下痢,贫血。

雏鸡生长发育缓慢,严重者可因胃溃疡或胃穿孔而死亡。

3. 4 实验室诊断显微镜检查粪便查到虫卵,并在腺胃腔内或肌胃角质层下查到虫体可确诊。

3. 5 病变检查剖检发现胃壁发炎、增厚,有溃疡灶。

3. 6 防治措施 3. 6. 1 综合预防管理措施同鸡蛔虫病消灭中间宿主,可用 0. 005%敌杀死或0. 0067%杀灭菊酯水悬液喷洒鸡舍各处满 1 月龄的雏鸡可作预防性驱虫 1 次。

3. 6. 2 药物治疗同鸡蛔虫病。

4 异刺线虫病 4. 1 病原形态特征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虫病,是由异刺科异刺属的异刺线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

虫体较小,呈白色,头端略向背面弯曲,食道末端有一膨大的

5 / 8

食道球,长约 10mm,头端向背侧弯曲,尾部尖且直。

虫卵呈灰褐色,椭圆形,大小为 65~80 m35~46 m,卵壳厚,内含一个胚细胞,卵的一端较明亮,可区别于鸡蛔虫卵。

本病在鸡群中普遍发生。

4. 2 流行病学成熟雌虫在盲肠内产卵,卵随粪便排于外界,在适宜条件下,约经 2 周发育成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鸡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在盲肠内而发育为成虫,共需 24~30 天。

此外,异刺线虫卵常因感染组织滴虫而使鸡并发组织滴虫病。

4. 3 临床症状病鸡消化机能减退而食欲不振,下痢,贫血,雏鸡发育受阻,消瘦,逐渐衰竭而死亡。

4. 4 实验室诊断检查粪便发现虫卵,或剖检在盲肠内查到虫体均可确诊。

4. 5 病变检查心脏为暗红色,其内充满血凝块肺瘀血,肝脏呈土黄色,胆囊周围为黄绿色小肠肠壁增厚,盲肠肿大,盲肠壁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溃疡痕迹,盲肠末端黏膜密布出血点。

4. 6 防治措施同鸡蛔虫病。

5 毛细线虫病 5. 1 病原形态特征鸡毛细线虫病是由毛首科毛细线虫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禽类消化道引起的。

我国普遍发生,严重时可致鸡死亡。

5. 1. 1 有轮毛细线虫前端有一球状角皮膨大。

雄虫长 15~25mm,雌虫长 25~60mm。

---------------------------------------------------------------最新资料推荐------------------------------------------------------ 寄生于鸡的嗉囊和食道。

中间宿主为蚯蚓。

5. 1. 2 鸽毛细线虫雄虫长 8. 6~10mm,雌虫长 10~12mm。

寄生于鸡的小肠,属直接型发育。

5. 1. 3 膨尾毛细线虫雄虫长 9~14mm,尾部两侧各有一个大而明显的伞膜雌虫长14~26mm。

寄生于鸡的小肠。

中间宿主为蚯蚓。

5. 2 流行病学雌虫在寄生部位产卵,虫卵随禽粪便排到外界,或在中间寄主体内发育成具有感染性阶段,被鸡吞入后,幼虫逸出,进入寄生部位黏膜内。

从卵约经 1 个月发育为成虫。

5. 3 临床症状患鸡精神委靡,头下垂食欲不振,常作吞咽动作,消瘦,下痢,贫血,严重者均可发生死亡。

5. 4 实验室诊断检查粪便发现虫卵,或剖检寄生部位查到虫体均可确诊。

5. 5 病变检查虫体寄生部位黏膜发炎、增厚,黏膜表面覆盖有絮状渗出物或黏液脓性分泌物,黏膜溶解、脱落甚至坏死。

病变程度的轻重因虫体寄生的多少而不同。

5. 6 防治措施 5.

6. 1 综合预防同鸡蛔虫病。

5. 6. 2 药物治疗①左旋咪唑:

7 / 8

按每千克体重 20~30mg,一次内服。

②甲苯咪唑:

按每千克体重 20~30mg,一次内服。

③甲氧啶:

按每千克体重 200mg,用灭菌蒸馏水配成 10%溶液,皮下注射。专利查询

鸡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鸡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病名发病季 节 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特征防治方法 鸡白痢1~3周龄 雏鸡、全 年发生白色糊状稀便,糊屁股,腹部膨大,脐 孔闭合不全。 肝肿大淤血、有的土黄色、卵黄吸收不良、心肌、肝、肌 胃、脾、肠道有白色坏死结节 威普庆、肠安、多安饮水 副伤寒1~2月龄 雏鸡、全 年发生 水样腹泻,饮水增加,眼流泪出血性肠炎,盲肠有干酪样物,肝脾有坏死灶肠安、多安、百迪饮水 鸡伤寒成年鸡精神萎顿,排黄绿色稀便,饮水增加, 冠和肉髯贫血 肝脾肿大、青铜色、有坏死灶立洁速、泻停封饮水 大肠杆菌病各龄鸡、 全年发 排绿、白色稀便,采食量下降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肠炎、卵黄性腹膜炎威普庆、肠安、多安、百迪、 立洁速、泻停封饮水 球虫病20~50日 龄雏鸡 多发血便,贫血小肠出血、盲肠有血凝块球痢宁、鸡宝30、球立克饮 水 传染性法氏囊病20~60日 龄雏鸡 多发 白色水样稀便,毛逆立,饮水增加,个 别啄羽 法氏囊肿大、充血、水肿、肌肉出血、花斑肾、腺胃肌胃 交界处出血 1、搞好防疫。 2、发生时康囊宝拌料,同时 肾康+菌毒清饮水 盲肠肝炎2~3日龄 雏鸡 绿色或带血稀便,喙、皮肤呈黄色盲肠粗大呈香肠状、肝表面有圆形坏死痢特灵拌料 新城疫各龄鸡、 全年发 生绿色稀便、扭头、歪颈、排绿粪,有呼 吸道症状,蛋鸡产蛋率急剧下降 腺胃乳头出血、十二指肠有枣核样溃疡、盲肠扁桃体出血、 直肠出血、有呼吸和神经症状 1、搞好防疫。 2、富特或毒瘟清饮水。 禽霍乱成年鸡 多发、秋灰白色、黄绿色稀便;冠、肉髯发绀, 有的肿胀;产蛋率下降 心外膜有出血点、腹脂肪有出血点、肝有小点坏死灶、十 二指肠出血、慢性的小肠出现圆形出血斑、子宫内常有完 炎瘟清拌料

最新鸡的常见疾病

鸡的常见疾病 1、鸡新城疫(ND) 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竭而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 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 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防治:①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种蛋、初生雏、育雏舍进行消毒;②对一日龄雏鸡认真做好接种疫苗工作,种鸡雏最好注射二价或三价疫苗。 4、传染性支气管炎(IB)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黄疸 1、败血症:支持点:(羊水Ⅱ°污染)出生3天,皮肤黄染1天。不支持点:无明显感染灶,无精神萎靡,无哭闹,无惊厥,无肝脾肿大表现。结论:待血培养结果回报后排除。 2、生理性黄疸:支持点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不支持点: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黄染程度较重,我科经皮测胆红素:头/胸dl。结论:可以排除。 3. 新生儿ABO溶血病:支持点:患儿母亲血型O型,生后第2-3天皮肤中度黄疸,巩膜黄染,经皮测胆头dl 胸dl高出正常范围,不支持点:患儿血型为O型(不详),无贫血外观,无肝脾肿大。结论:(待溶血三项结果回报后进一步排除)可排除。 4.婴儿肝炎综合征:支持点:生后36天皮肤中度黄疸,巩膜黄染,不支持点:非白陶土样便,肝功能示:ALT L,TBIL L,DBIL L,IBIL L(是指一组于婴儿期((包括新生)起病、伴有黄疸、病理性肝脏体征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增高的临床症候群。以肝内病变为主,病因复杂,预后悬殊。如能查出病因,明确诊断,就不再称婴肝征。) 早产儿 1、早产儿(大于胎龄儿):支持点孕33+5周出生。不支持点出生体重2.0kg,其位于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第10到90百分位之间。结论:可排除。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持点,常见于早产儿,不支持点,出生后无呻吟无气促,可进一步观察呼吸系统情况及行胸片检查,进一步临床排除。 肺炎 1、奶汁吸入性肺炎:支持点:鼻塞、喉中痰鸣,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强。不支持点:无呛咳史,现患儿呼吸现平稳,节律规则,三凹征(-)。结论:可排除。 2、毛细支气管炎:支持点:咳嗽、鼻塞、喉间痰鸣,双肺可及湿罗音。不支持点:现患儿无发热,无气促、喘憋,三凹征(-),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强。结论:可排除。 窒息 1、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窒息史,羊水污染史,三凹征(-),无吐沫,进一步胸片明确。 2、脑损伤:支持点窒息史。不支持点现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结论:动态观察神经系统表现及进一步作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易合并缺氧性各脏器损伤,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暂停、电解质紊乱、低血糖、NEC等。 羊水Ш度 1、胎粪吸入综合征:支持点羊水Ш度胎粪污染。不支持点患儿呼吸现平稳,节律规则,三凹征(-)。结论:暂不考虑,继续临床观察及胸片等检查进一步排除。 2、咽下综合征:支持点羊水Ш度胎粪污染。不支持点暂未出现呕吐。结论:观患儿进食后胃肠情况待排除。 糖尿病母儿 1、低血糖症:支持点,母为“糖尿病”。不支持点,该患儿无低血糖表现,无反应差,无阵发性紫绀、震颤惊厥、眼球不正常转动、呼吸暂停、嗜睡、不吃等表现。结论:不能排除,进一步做血糖检查可鉴别。

骨科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骨伤科培训资料 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1)腰椎后关节紊乱:患者多为中年人,女性尤为多见。既往无明显外伤史。急性期可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多位于棘突旁1.5cm 处,可有同侧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该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过膝关节,不伴有感觉及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损伤的体征。(2)腰椎管狭窄症:间歇性破行追突出症状,下肢酸胀、麻木,无力,少数伴有根性神经损伤的表现,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3)腰椎结核:早期局限性腰椎结核可刺激临近的神经根,造成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破坏,CT扫描对X线片不能显示的椎体早期局限性结核病灶有独特作用。(4)椎体转移瘤:疼痛加剧,夜间加重,患者体质衰弱,可查到原发肿瘤,X线片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5)脊髓瘤和马尾神经瘤:为慢性进行性疾患,无间歇好转和自愈现象,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骨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多于男性,受累关节疼痛剧烈,晨僵明显,好发于四肢小关节,常呈对称性肿胀。活动期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X线片常可见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2)风湿性关节炎:有链球菌感染史,并常于再次感染链球菌后复发,疼痛呈游走性,活动期血沉增快,抗链“O”阳性。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3)膝关节非特异性滑膜炎: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膝关节腔积液,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肿胀程度与该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程度不一致,关节肿胀很严重,但关节疼痛却较轻,常表现为闷胀感。X线片仅表现软组织肿胀。(4)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年轻男性,主要病变在韧带附着部,棘间韧带等均可骨化,使脊柱呈竹节样改变,而椎间盘则很少累及,X线表现与退行性脊柱病变有明显不同,且以骶髂关节X线改变为主。 痛风性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多于男性,受累关节疼痛剧烈,晨僵明显,好发于四肢小关节。活动期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X线片常可见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2)

常见鸡病的中医详解系列

常见鸡病的中医详解系列(一)——中暑 对规模化养鸡来说,中暑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引起鸡的体温调节障碍,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功能受损为主要变化的一系列综合性病理反应的总称。此病的发病机理较为简单,是由于鸡舍温度高而降温措施跟不上,再加上通风不良、密度大导致热邪由表入里,内热无法外泄,热毒积于心胸,如果缺水的话还会出现热耗津液。根据病情的轻重临床上常分为两种,伤暑和中暑,轻者为伤暑,重者为中暑。一、伤暑症状与表现:病鸡精神倦怠,头颈稍下垂,呼吸加快,食欲减弱,饮欲增加,眼睑发红。气温降低后精神恢复正常,但往往伴随消化不良,拉料粪的现象,一般不会引起死亡。治疗以清热化湿为原则1、香薷散:香薷60黄芩30黄连25甘草20柴胡30当归30连翘45天花粉60栀子30,日用药量按正常采食量的1%计算,粉碎开水闷后拌料。连用二到三天。2、人用的藿香正气水:每支拌料10到20斤,用二天。 3、瓜皮绿豆汤:,待绿豆熬散后放入切成小块的西瓜皮,再煮十分钟,取汁饮鸡。二、中暑症状与表现:高热神昏,步态不稳,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呼气时间明显长于吸气,冠黑紫色,眼睑赤红,鸡群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死亡。治疗以清热解暑,安神开窍为原则1、消黄散:黄药子25白药子25知母25 栀子20黄苓20大黄30浙贝母20连翘25郁金20朴硝90甘草15防风15黄芪20蝉蜕15,按1%拌料,连用两到三天。2、放血:病情严重时,给鸡放血以减缓心肺充血,可以翅静脉放血,成鸡每只放五到十毫升,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3、淋水:直接用凉水浇在鸡头顶或背部、腹部,不要喷雾。 在本病的治疗时配合西药VC效果更好,宜加大剂量使用,可加至常规量的五倍。 常见鸡病的中医详解系列(二)——肾传支 肾传支是鸡的常见病毒病,其病原、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我就不再说了,随便找本禽病书都有,我只说几个我的观点。 1、肾传支时饮水多的原因 现阶段的肾传支发病后很少有零星发病的,一但发病往往大群症状明显,最明显的就是饮水量猛增,大群鸡拉白稀便,有的基本就是水便。因为中医理论有“肾主水”的观点,所以一些人认为是肾传支损伤了肾脏而引起的水样腹泻。我的观点是脾脏的原因导致的水泻。其原因是水吸收障碍,喝进去的水不能很好的吸收,吸收不了的就随粪便排出体外,而水吸收的少了,鸡的渴欲得不到满足,所以鸡不停的喝水,导致水样腹泻。这个与其他一些病毒性疾病及热应激导致的饮欲增加是不一样的,新城疫、热应激时鸡的体温升高明显,鸡是为了降温才大量饮水。而肾传支时虽然体温也升高,但是以轻微的低烧为主,不足以导致饮水量的明显增加。 2、肾脏尿酸盐沉积的原因 现在的主导观点是肾传支损伤了肾脏,导致蛋白的代谢产物——尿酸盐排泄障碍。我的观点是肾脏本身并没有受损或受损很轻微,如果肾脏受损,那绝对不是简单的花斑肾,肾脏会充血、坏死。肾脏尿酸盐沉积的真正原因是肾缺水,因为水的吸收障碍。导致肾脏可以排出的水不足,而大家都知道,体内代谢的产物经肾脏排出必须有足够的水做载体,肾脏靠水的运行才能把尿酸盐排出体外。发生本病后肾脏严重缺

八种常见鸡呼吸道病的鉴别诊断

八种常见鸡呼吸道病的鉴别诊断 禽呼吸道病是禽病中的高发病之一,临床上呼吸道疾病很多,如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鸡新城疫、禽流感、鸡痘以及禽曲霉菌病等。对于这些疾病,临床中应注意区分,避免误诊,下面笔者介绍八种易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要点: 1、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各种日龄均可感染的鸡急性呼吸道病。 1.1临床症状最明显的症状是鸡呼吸困难,努力向前上方伸颈张口呼吸,发出“吼吼”的怪叫声,类似青蛙的叫声。病鸡呈痉挛性咳嗽并咳出带血的黏液或血块。 1.2剖检病变急性喉气管炎病鸡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出血,严重者糜烂、坏死,气管内有多量的血样黏液及血凝块;慢性喉气管炎病鸡喉头、气管内有淡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2、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2.1临床症状本病分为4个类型:呼吸型传支、肾型传支、生殖型传支、腺胃型传支。在临床上以呼吸型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多发。鸡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经过3~4天呼吸道症状消失,鸡开始不食、精神萎靡,也可见到鼻窦肿胀或流泪。稍大日龄的鸡感染

后,呼吸道症状轻微,表现为精神萎靡,伏地不食,伸颈张口呼吸,极度困难。 2.2剖检病变呼吸道卡他性炎症,鼻腔、气管、支气管和鼻窦中有浆液性、黏性或干酪样分泌物,气管下部及支气管内有淡黄色干酪样栓塞物,病情严重者深入到肺部。 3、鸡慢性呼吸道病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败血性支原体,是由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 3.1临床症状病初鸡流鼻液,打喷嚏,后出现咳嗽、气喘、气管啰音,有吞咽动作,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眶下窦肿胀,眼睛变长,眼内有时有气泡。疾病后期如果鼻腔和眶下窦中蓄积分泌物,则导致眼睑肿胀,流出带泡沫的分泌物。病情严重时眼部突出,似“金鱼眼”样,眼内有一层厚薄不一的灰白色干酪样物,常造成一侧或两侧眼睛失明。 3.2剖检病变可见气囊增厚、浑浊,严重时形成卵黄性胸、腹膜炎,眶下窦内积有黏液或干酪样物,剥开肿胀的眼睛可挤出黄白色干酪样物,在鼻腔、眶下窦、喉头、气管内有多量灰白色或略带血色的黏液。 4、鸡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呼吸道病。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鉴别诊断: 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腰穿: 测压力、脑脊液外观。 常规。 生化。 细菌学检查(培养和涂片)。 血培养或皮肤瘀点涂片。 胸片除外肺炎和结核。 治疗原则: 病原治疗: 尽早应用细菌敏感及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药物,首选大剂量青霉素,并可应用氯霉素及三代头孢菌素。 对症治疗: 甘露醇降颅压及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 2.右上肺占位性病变待查。 鉴别诊断: 肺结核。 1 / 26

肺部炎性肿块。 肺良性肿瘤。 进一步检查: 支气管镜检和/或病灶细针穿刺活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胸部 CT.腹部 B 超,了解有无转移灶。 痰细胞学检查。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 右侧肺切除术。 根据病理类型。 术后化疗。 放疗。 3.左侧肺炎。 鉴别诊断: 其他类型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干酪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肺脓肿。 肺癌。 进一步检查: X 线胸片。 痰培养+药敏试验。 4.胃癌。

---------------------------------------------------------------最新资料推荐------------------------------------------------------ 失血性贫血。 鉴别诊断: 消化性溃疡。 胃炎。 进一步检查: 胃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放射线检查: CT.胸部 X 片。 治疗原则: 胃癌根治术加化疗。 支持疗法,对症治疗。 5.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 IV 级。 高血压病 III 期(2 级,极高危险组)。 肺部感染。 鉴别诊断: 冠心病。 扩张性心肌病。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进一步检查: 心电图。 3 / 26

土鸡常见疾病防治

土鸡常见疾病防治 土鸡苗抗病力强,一些在良种鸡易于发作的疫病,土鸡苗却很少发作。影响土鸡苗安康的主要有3种病毒病、3种细菌病和3种寄生虫病。针对土鸡苗的易发病并分离当地疫情情况,相应做好防治工作,可有效进步土鸡苗的存活率。大地一佳桑叶鸡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4128748.html, 一、3种病毒病的防治1、鸡痘:由鸡痘病毒惹起,病鸡身体各个部位可见结节,白喉型鸡痘可见口腔、食道气管粘膜溃疡或黄白色病灶。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鸡痘疫苗刺种。 2、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惹起,普通表现为呼吸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肉体沉郁及神经病症,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中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常高达90%~100%。预防措施:雏鸡7~10日龄用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 3、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惹起,病症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肉体委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疏松,最后极度衰竭而死,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 二、3种细菌病的防治 1、大肠杆菌病:由埃希氏大肠杆菌惹起,小鸡表现为厌食,羽毛松乱,不爱动,最后死亡,成年鸡鸡冠萎缩,颜面发白,有的下痢。部分感染呈部分临床病症,如关节炎、眼炎以及伴有呼吸病症。预防用大肠杆菌油苗1月龄肌注,治疗用抗菌素(如卡那、新、氯、链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均有效。 2、鸡白痢:由沙门氏菌惹起,病鸡表现为肉体、食欲差,翅下垂,羽毛松乱,喜蹲伏,排黄白或绿色粪便。防治措施:用氟哌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饮水。 3、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惹起,最急性型病鸡忽然死亡,急性型病鸡羽毛松乱,不吃,呼吸急促,鼻口流出有泡沫的粘液,排黄、灰或绿色稀粪,体温升至43℃~44℃,昏迷,1~3天死亡,慢性型表现关节炎、跛行、呼吸艰难等。防治措施:30日龄后用禽霍乱灭活苗肌肉注射,发病后用磺胺药,青、链霉素,红霉素治疗有效。 三、3种寄生虫病的防治 包括绦虫病、蛔虫病和球虫病。 1、鸡感染绦虫和蛔虫后,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鸡冠惨白,贫血,羽毛松乱,双翅下垂,肠炎下痢等,鸡每公斤体重用丙硫咪唑5mg可驱除这两种寄生虫。 2、半个月至3个月龄的雏鸡最易感球虫病,常表现为贫血、消瘦、下痢和粪中带血等病症,驱除球虫的药物有氯苯胍、痢特灵、球净、三字球虫粉等。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 大脑皮层也参与体温的行为性调节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 超过1 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 持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 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 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 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 作。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 不久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 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 相交替。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 恶性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 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 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抗生素、激素、体质等)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如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或败血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转为驰张热,故临床上对此种现象应加以注意。 3.也有学者将波状热与再发热归为反复发热。 4.后发热:此型与双相热较难区分一般是指某些感染性疾病在退热后一至数天后再次出现发热。有学者提出分析后发热与第二次发热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①其他感染性疾病 经治疗好转,但不彻底,停药复发。②细菌感染疾病抗菌显效,但病原菌并未完全消灭而 转为L型细菌再次发热。③在原发病用药控制退热后,一直未停药,随后再发热应想到药 物热。④反复发热疾病的第二次发热。⑤在原发病已经好转、控制的情况下,并发有关或 无关的新并发症。

常见鸡病防治

鸡城疫 (一)流行病学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火鸡,其它禽类也可感染,如鸽、鹌鹑、孔雀等。 本病是鸡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家禽(不论品种)对本病最易感染,雏鸡比成年鸡的易感性更高,成年鸡一般表现非典型症状,哺乳动物对本病有强大的抵抗力。 本病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主要通过健康鸡和病鸡接触而传染。病鸡的分泌物、血液、肉、内脏、鸡毛、消化道内容物等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流行停止后的病愈鸡或带毒鸡,常呈慢性经过,精神不好,有咳嗽和轻度的神经症状,保留这种慢性鸡,是造成本病继续流行的原因。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蛋也可带毒而传播本病。(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急性暴发时可在3-4天内使全部鸡或几乎全部鸡死亡。死亡率因病型不同而有差异,最高可达90%以上,最低的只有1%左右。病程持续1-3周。最急性型新城疫往往看不到症状而死亡,或者表现为呼吸加快,虚弱衰竭,排绿色稀粪,4-8天内死亡。急性病例体温升高,不食或少食,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呼吸困难,排绿色稀粪,以后衰竭死亡。不死的鸡可出现歪头、转圈等脑炎症状。亚急性和慢性型常出现在上述两型的后期,表现为喘气、罗音衰竭、卧地不起,头像啄食样有节奏的振动,排绿色稀粪,或出现观星状。产蛋鸡的产蛋率显著下降。 (三)病理变化 口腔黏膜有灰白色芝麻籽样坏死灶,喉头和气管黏膜出血,腺胃乳头环状或点状出血,肠道黏膜出血,病程长者十二指肠有局限性枣核状溃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和坏死。(四)防治 免疫由于各鸡场的实际情况不同,鸡群的免疫状况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免疫监测的结果制定出适合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 当发生新城疫或疑似新城疫时,应立即对全场所有鸡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首先接种假定健康鸡群,然后接种刚发病鸡群体,最后接种发病鸡群。认真处理病、死鸡,全场彻底消毒。 禽流感 一、流行病学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 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禽及野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禽和带毒禽。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亦有可能垂直传播。飞鸟在病毒的远距离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上常见与新城疫等其他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 二、临床症状 发热、昏睡,咳嗽、打喷嚏、张口喘气,鼻窦肿胀,流泪流涕,冠髯发绀、出血,头颈部肿大,嗉囊积液。部分病例出现共济失调,下痢,产蛋率明显下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死亡率可达60%-100%,低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呈零星死亡。 三、病理变化 眼角膜混浊,眼结膜出血,脚胫鳞片出血、水肿;皮下水肿或呈胶胨样浸润;肺脏出血水肿,脾脏有灰白色斑点样坏死,胰脏有褐色斑点样出血、变性、坏死;法氏囊出血;从口腔至泄殖腔整个消化道黏膜出血、溃疡或有灰白色斑点、条纹样膜状物(坏死性伪膜);其他组织器官也有出血,并常可见有明显的纤维素性腹膜炎,产蛋鸡发生卵黄性腹膜炎,输

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头皮血肿的鉴别诊断 1、头皮肿胀:一般无外伤史,且触痛不明显。 2、凹陷性颅骨骨折:患者有外伤史,CT及X线拍片有明显的骨折线。 颅内血肿(外伤性)的鉴别诊断(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1、脑挫裂伤:伤后昏迷持续时间长、局灶症状伤后立即出现,CT扫描可见点状出血及血肿带。 2、脑血管病出血:常有脑血管病史或高血压史,局灶性症状较常出现,CT扫描出现较为特殊的脑池内积血和某支供血血管区出血,DSA检查可确诊。 3、脑肿瘤内出血:出血前常有颅内增高症状或局灶症状。CT、MRI扫描动态观察待血肿吸收后,瘤灶仍存在。 脑震荡的鉴别诊断: 1、脑挫裂伤:意识障碍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头伤后昏迷时间多超过半小时,生命体征变化较明显,脉搏和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偏高,清醒后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和定向力障碍,偏瘫、失语、偏侧感觉障碍,脑膜刺激症状如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2、硬脑膜外血肿:有头伤史,多有头皮损伤和颅骨骨折,头伤后出现短暂性昏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和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和出现病理性呼吸。 3、脑卒中:多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或青少年有癫痫或头痛病史,无外伤史,而CT和DSA可明确脑出血或脑栓塞部位。 4、脑胶质瘤:有癫痫,进行性加重的头痛病史、无外伤史,CT、MRI检查可明确性质。 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1、硬脑膜外血肿:有头伤史,多有头皮损伤和颅骨骨折,头伤后出现短暂性昏

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和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和出现病理性呼吸。 2、脑卒中:多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或青少年有癫痫或头痛病史,无外伤史,而CT和DSA可明确脑出血或脑栓塞部位。 3、脑胶质瘤:有癫痫病史,进行性加重的头痛病史、无外伤史,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高血压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1、外伤性颅内血肿:即使有头部外伤的体征和病史,也要查明脑外伤和脑出血的发病先后和因果关系。 2、脑内肿瘤出血:中风前已有进行性加重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颅内压增高征和肢体无力、麻木、局限性癫痫等局部脑症状或病史。 3、脑梗死:发病于安静、休息状态中者较多,发病后偏瘫、失语、颅神经麻痹等定位体征明显,而没有或少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 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1、三叉神经炎:可因流感、下颌窦炎、骨髓炎、糖尿病等引起。头痛呈持续性,压迫神经分支所在处头痛加剧。检查三叉神经区感觉退或过敏,有时可伴有运动支功能障碍。 2、舌咽神经痛:较少见,多见于年轻妇女。头痛部位在舌根、软腭,扁桃体、眼部及外耳道等处,常在进食、吞咽、谈话时发作,扁桃体常有压痛,用4%可卡因或1%丁卡因喷涂于咽部及舌根部即可止痛。 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 1、胸部软组织挫伤:病人胸痛的程度与呼吸深浅、咳嗽的关系不很密切,胸廓挤压试验可为阴性或可疑,X线胸片阴性。 2、肝脾裂伤:通常有明显的失血和上腹部压痛、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阳性,

鸡病诊断与防治图谱

病毒性疾病 一、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它是又副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中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病毒不易变异,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停毒株间致病力不同。主要特征,呼吸困难,下痢,有神经症状,产蛋急剧下降,浆膜黏膜出血,传播快,死亡率高。 临床诊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离群呆立,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呼吸困难,张口伸颈,是有喘鸣音和咯咯声,有吞咽动作,鸡冠肉鬓呈青紫色。嘴角流延,常有甩头动作。倒提鸡时从口内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黏性液体。下痢,粪便呈黄色或白色水样。部分病鸡出现脚、翼麻痹、瘫痪,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这种症状多发雏鸡和育成鸡群。 解剖诊断: 1口咽部蓄积粘液,嗉囊内充满酸臭、浑浊的液体。胸腺肿大,有暗红色点状出血。喉头和气管粘膜充血、出血,有粘液。 2腺胃乳头出血、溃疡,腺胃交界处黏膜有条状出血和(或)溃疡。 3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出血和溃疡,在不同的肠段形成岛状或枣核状坏死溃疡灶,溃疡灶表面有黄色或灰绿纤维素膜覆盖,剥离后露出粗糙红色的溃疡面。溃疡灶主要发生淋巴滤泡处;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和溃疡,直肠和泄殖腔出血。 4腹部脂肪出现细小的出血点。

5肠蛋鸡出现卵泡变形、血肿和破裂。 6非典型新城疫病理变化不典型,主要表现为肠道和泄殖腔充血、出血。 二、禽流感 本病易与大肠杆菌等细菌病混合感染。 临床诊断:1病鸡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呼吸道症状。鸡冠发紫,脚鳞呈蓝紫色。 2病鸡肿头,流泪留涕,眼睑周围浮肿,肉冠和肉垂肿胀,出血甚至坏死。 3出现头颈抽搐或震颤等神经症状。 4产蛋率下降,蛋壳粗糙,软皮蛋、褪色蛋增多。 解剖诊断:1机体脱水发绀。2气管充血,有粘性分泌物。内脏浆膜黏膜、冠状脂肪、腹部脂肪有点状出血。 3腺胃乳头溃疡出血,粘膜上有脓性分泌物。肌胃内膜易剥离,皱褶处有出血斑。 4肠道广泛性出血和溃疡,充满脓性分泌物。 5产蛋鸡腹腔内有新破裂的卵黄,卵泡变形、充血,严重者卵泡变黑。 6输卵管内有白色粘稠分泌物。 防治措施: 1对发病鸡群迅速做出诊断,封闭发病鸡场,销毁发病鸡群。 2常与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对发病鸡群用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

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区别(优推材料)

近几年来,气候异常、干燥、多风;众多原因的存在使鸡呼吸道疾病频发。新城疫、强毒新城疫、温和性流感、传喉、肾型传支、支原体、鼻炎、鼻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不分季节常年发生。工作在一线的技术员、鸡病诊断者和养殖户都很茫然,遇到呼吸道疾病无从下手,搞不清楚是什么病,也不能拿出很合理的治疗方案。鸡呼吸道疾病因误诊造成的倒闭或整批淘汰的不记其数。为帮助一线的工作人员正确诊断鸡呼吸道疾病,笔者将临床上鸡呼吸道疾病鉴别诊断技巧做个简单的介绍。 鸡的呼吸道疾病简单地分为几类。包括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支原体类呼吸道疾病、细菌类呼吸道疾病。遇到呼吸系统异常的发病鸡群,应首先必须将其确诊为哪类呼吸道疾病。病毒性呼吸道病主要特点是有较快的传染速度或一定的传染性,部分有怪叫声和高度呼吸困难。支原体类的传染性很小,几乎不易察觉;鸡群主要是打喷嚏,咳嗽明显,有节奏很缓和的呼噜声;几天时间鸡群声音发展不明显。细菌性呼吸道病和支原体的类似,也容易和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区别,但是鸡鼻炎传染很快,也不容易和病毒性呼吸道病的区别。鼻炎的特有特点是脸部有浮肿性肿大,有一定数量的鸡流鼻液,鼻孔黏料;要通过这和病毒性呼吸道病区别。 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处理原则,首先必须先对新城疫进行鉴别性确诊,只有新城疫的治疗方法是特异性的,其他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基本处理方法大同小异;新城疫用一般的抗病毒药几乎无效。新城疫引

起的呼吸道症状,主要是以咳嗽为主,也有尖叫、怪叫声;只要用大量的药物不见效果,或效果不理想的必须考虑新城疫! 患新城疫鸡群,粪便内有明显的黄色稀便,堆型有一元硬币大小。粪便内有黄色稀便加带草绿色的像乳猪料样的疙瘩粪,或加带有草绿的黏液脓状物质。非典型性新城疫虽然不出现典型的粪便变化,但解剖变化是同典型的类似的。新城疫解剖上鉴别要从以下五个特点分析:从盲肠扁桃体往盲肠端4厘米内,有枣核样的突起,并且出血;突起的大小和出血的严重与否只是说明严重程度和与鸡的大小有关,但都是本病。突起的数量有1个~3个不等。 回肠与盲肠加的地方有突起并且出血。严重的病例突起很明显,出血也更狠,强毒的会在突起上形成一层绿色或黄绿色的很黏的渗出物。非典型的只是像半个黄豆那样的,有的并不出血,有的只是轻微有几个出血点。 卵黄蒂后2厘米~6厘米(一半在4厘米处)有和回肠上一样的变化。 有呼吸困难的鸡,气管内有白色的黏液(量的大小只是和严重的程度有关),气管C状软骨出血与否无关紧要,可以不考虑。包括泻殖腔和直肠条状出血也不重要。关键有一项大家要注意,这一点是很多人不为知道的。就是在气管和分岔的支气管交叉处有0.5厘米长的出血,尤其强毒的 腺胃乳头个别肿大、出血(典型的不讲了),有的病例是不出现变化

常见鸡病的症状及防治

鸡的常见病治疗如下 1、鸡新城疫(ND) 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

竭而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 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 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 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防治:①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种蛋、初生雏、育雏舍进行消毒;②对一日龄雏鸡认真做好接种疫苗工作,种鸡雏最好注射二价或三价疫苗。 4、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仅见鸡感染且多发生于雏鸡。病鸡和康后的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源,可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呼吸型:张口呼吸,喷嚏、咳嗽、气管有罗音。全身衰弱,畏寒,精神萎顿,食欲差,羽毛松乱,排白色稀粪。

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局灶性癫痫:癫痫发作常为刺激性症状,如抽搐、发麻症状,常按皮质的功能区扩展。老年患者局灶性癫痫常为症状性,脑内常可查到器质性病灶。过去有癫痫病史或脑电图有明显异常(如癫痫波等),有助鉴别。 2、有先兆的偏头痛:其先兆期易与TIA混淆,但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见。每次发作时间可能较长。 3、内耳眩晕症:常有眩晕、耳鸣、呕吐。除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外,很少有其他神经功能损害的体征和症状。反复发作后常有持久的听力下降,一般起病年龄较轻(如梅尼埃症)。内耳眩晕症还见于良性位置性眩晕。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 1、脑出血:脑出血常起病于活动时,有高血压病史,起病发展较快,可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头颅CT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 检查不难鉴别。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多见于青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有动脉瘤等,可助诊断。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脑血栓形成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鉴别。 4、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

常见鸡病附图

常见鸡病附图 一、新城疫 鸡新城疫又名亚洲鸡瘟(俗称鸡瘟、喘鸡),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是日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头号传染病。流行特点: 本病不受季节的影响,一年四李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多发。 本病传播快、各种日龄的鸡均有易感性,发病率与死亡率主要由鸡的免疫抵抗力和病毒的毒力所决定临床特征: 鸡发病急,有的突然亡。病鸡发热,精神不振,伏地不动,翅下垂闭眼呆立。采食减少或废绝,排绿色或白色稀粪(图I—1),嗉囊内充满酸臭粘液。 病鸡张口呼吸,喘鸣音呼声鸡冠及肉垂红或青紫(图1—2)。病鸡群产蛋迅速下降,蛋壳褪色、粗糙,出现畸形蛋、软皮蛋。病程长者常有神经症状,表现运动失调转圈,扭颈,不能站立(图1—3)。成年免疫鸡群因有一定抵抗力常发生非典型新城疫,表现为呼吸困难、绿色稀粪,产蛋性能下降,有的表现神经症状、但死亡率很低。病变特征 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两端粘膜可见出血、溃疡。肌胃角质膜下常有条纹状出血(图1—4)。整个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肠腔充满粘液,十二指肠近末端、空肠中部(卵黄遗迹后)、

回肠起始部、盲肠扁桃体发生局部粘膜(淋巴组织集中部位)肿胀、充血、出血或出血性坏死(治疡)(图I—5)。直肠点状、条纹状出血(图I—6-7)。 气管粘脂发生卡他性或出血性卡他性炎症;气管内含有较多粘或混有血液,粘膜增厚。内脏浆膜、腹腔脂肪广泛性点状出血。产蛋鸡卵泡表现充血、出血、液化或破裂(图1-8)实验室诊断 取病鸡的脑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否有病毒性脑炎;取脑、肺和肠进行病毒分离;采血分离血清 进行血清学诊断(HI验)。防治方法 1.一般预防措施:搞好卫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原浸入。2.免疫:免疫效果主要依赖于以下三点:一是鸡的健康状;二是合理的免疫程序;三是优质疫苗及免疫方法。科学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免疫监测加以制定,无监测条件的鸡场可参照下免疫程序执行 (1)蛋鸡:7—10日龄与30日龄用Ⅳ系范或克降苗点眼滴鼻60日龄I系苗肌肉注射,120日龄用1系苗和新城疫油苗肌注射,半年后再用3倍量Ⅳ系苗或]系苗饮水免疫。 (2)肉仔鸡:7—10日龄、30日龄二次Ⅳ系苗滴鼻点眼免疫,新城疫严重污染区20日龄可补防一次,也可7—10日龄一免时同时进行新城疫油苗注射。 3.治疗:日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鸡一旦发病即加紧急

发热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 大脑皮层也参与体温的行为性调节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 超过1 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持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 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 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 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 作。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 不久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 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 相交替。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 恶性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 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 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抗生素、激素、体质等)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如肺炎链球菌性

鸡的常见病及防治

鸡的常见病及防治 教学目的: 1.掌握鸡的几种常见病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2.能够区分相似鸡的常见病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 鸡的常见病及防治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鸡是我们农村常见的家禽,疾病是养殖业的大敌。经常观察鸡群,正确及时诊断治疗非常重要。最常见的疾病有: 二、新授 1、鸡新城疫 群众叫“鸡瘟”获“传鸡”。属于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冬春两季流行。 症状与病理变化:高烧、提问在43 o C -44 o C,精神沉郁,鸡冠和肉髯发紫,下痢。粪便为绿色,呼吸困难,常带有咯咯声。嘴内鼻腔有大量粘液流出。剖检可见腺胃(也称小胃)乳头有出血点,这是本病的特异症状,肌胃角质层有呈竖条排列的出血点,消化道粘膜及喉头有出血点或溃疡。 预防:最有效的是接种新城疫疫苗。接种疫苗必须按免疫程序进行。 处理:一旦发现有本病发生,染疫及同群的鸡都要就地扑杀,挖土深埋。其他可用新城疫疫苗,按说明书要求作紧急预防接种。另外要及时封锁隔离,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鸡舍,所有用具及地面2%-3%火碱水消毒。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又叫腔上囊病、甘布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破坏鸡体液免疫中枢器官——腔上囊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本病发生导致其他许多疫苗对鸡群的免疫失败。各品种的鸡均能感染。3-4周雏鸡最易感染。 病鸡下痢,排白色水样稀粪、口渴、脱水、厌食、翅下垂、体温43 o C -43. 5 o C,嗜眠、步态不稳。剖检法氏囊病变,肌肉出血。 预防:预防本病主要是接种法氏囊疫苗。坚持对种鸡检疫,搞好鸡舍卫生,严格消毒,隔离措施,使鸡群免受早期感染。 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现今多采用高免蛋黄液肌肉注射,雏鸡0.3-0. 5毫升,成鸡每千克体重2毫升,可收到良好效果。 3、鸡马立克氏病 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表现腿麻痹,各种内脏器官、眼睛及皮肤发生肿瘤性病变。鸡对本病最易感染。日龄越小,易感染性越高。但发病和死亡多在2-5日龄。本病根据病变部位和症状,可分为: 神经型:侵害坐骨神经,发生不全麻痹,不能行走,有的病鸡出现劈叉姿势。 内脏型:主要侵害心、肝、脾、肾、输卵管、卵巢等,发生肿瘤。 眼型:视力丧失,虹膜褪色,成为“白眼病”。 皮肤型:大腿、颈、背部皮肤增厚,有结节或痂皮,毛囊周围呈肿瘤状。 预防多采用出壳24小时内接种疫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