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672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将仪器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调整水平螺旋脚,使水泡聚中。 (二)将仪器的电源插头插好,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分钟。测量前用手轻轻托起锥体至限位处,轻按复位键,使显示屏上的数字显示为零。 (三)将调好的土样放入试杯中。刮平表面,放到仪器的升降座上。这时缓缓地向顺时针方向调节升降旋钮,当试杯中的土样刚接触锥尖时,接触指示灯立刻发亮,此时应停止旋动,然后按“测量”键。 (四)测量:按下“测量”键,锥体落下,此

液限和塑限试验报告

3 1 2 4 5 图4-1锥式液限仪(单位:mm ) 1-锥身;2-手柄;3-平衡装置;4-试杯;5-底座 实验三 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人: 学号: 一、概述 粘性土的状态随着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当含水率不同时,粘性土可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称为界限含水率。土从流动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 L w ;土从可塑状态转到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塑限p w ;土由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则体积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的界限含水率称为缩限 s w 。 土的塑性指数p I 是指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由于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影响粘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因此,粘性土常按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界限含水率试验要求土的颗粒粒径小于0.5mm ,且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且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但也可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含有粒径大于0.5mm 的土粒或杂质时,应过0.5mm 的筛。 二、液限试验 液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测定土的液限主要有圆锥仪法、碟式仪法等试验方法,也可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限。这里介绍圆锥仪液限试验。 圆锥仪液限试验 圆锥仪液限试验就是将质量为76g 圆锥仪轻放在试样的表面,使其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若圆锥体经过5s 恰好沉入土中10mm 深度,此时试样的含水率就是液限。 1、仪器设备 (1)圆锥液限仪(图4-1),主要有三个部 分:①质量为76g 且带有平衡装置的圆锥,锤 角30°,高25mm ,距锥尖10mm 处有环状刻度;②用金属材料或有机玻璃制成的试样杯,直径不小于40mm ,高度不小于20mm ;③硬木或金属制成的平稳底座; (2)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0.01g 的天平; (3)烘箱、干燥器; (4)铝制称量盒、调土刀、小刀、毛玻璃板、滴管、吹风机、孔径为0.5mm 标准筛、研

提高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精度的方法

提高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精度的方法 作者:彭意, 李铀, 彭强, PENG Yi, LI You, PENG Qiang 作者单位:彭意,李铀,PENG Yi,LI You(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410075), 彭强,PENG Qiang(华容县榕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湖南岳阳,414200) 刊名: 土工基础 英文刊名:SOIL ENGINEERING AND FOUNDATION 年,卷(期):2007,21(4)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3条) 1.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1999 2.刘成宇土力学 2000 3.李广信高等土力学 20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贺涛.杜勇立液塑限试验精度分析及其数据处理新方法[期刊论文]-公路与汽运2009(3) 2.彭意.张家生.李铀粘性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程序的改进与实践[期刊论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 3.界限含水率试验的若干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 4.赵秀绍.莫林利.ZHAO Xiu-shao.MO Lin-li界限含水率试验数据计算方法与试验优化研究[期刊论文]-路基工程2010(1) 5.殷春娟.崔永高.郑大龙.YIN Chunjuan.CUI Yonggao.ZHENG Dalong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的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上海地质2007(1) 6.李建军.Li Jianjun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的研究[期刊论文]-港工技术2010,47(3) 7.杜勇立.黄向京普通粘性土液塑限试验数据处理的分析与研究[期刊论文]-湖南交通科技2010,36(1) 8.赵秀绍.莫林利.Zhao Xiushao.Mo Linli回归分析在界限含水率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27(3) 9.郭进京.王芳.赵光鹏.Guo Jinjing.Wang Fang.Zhao Guangpeng软土的含水率与界限含水量意义的讨论[期刊论文]-岩土工程技术2009,23(1) 10.王祥液塑限试验中的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28(7) 引证文献(4条) 1.赵秀绍.莫林利回归分析在界限含水率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3) 2.赵秀绍.莫林利界限含水率试验数据计算方法与试验优化研究[期刊论文]-路基工程 2010(1) 3.杜勇立.黄向京普通粘性土液塑限试验数据处理的分析与研究[期刊论文]-湖南交通科技 2010(1) 4.贺涛.杜勇立液塑限试验精度分析及其数据处理新方法[期刊论文]-公路与汽运 2009(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b1459877.html,/Periodical_tgjc200704024.aspx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 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将仪器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调整水平螺旋 脚,使水泡聚中。 (二)将仪器的电源插头插好,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 分钟。测量前用手轻轻托起锥体至限位处,轻按复位键, 使显示屏上的数字显示为零。 (三)将调好的土样放入试杯中。刮平表面,放到仪 器的升降座上。这时缓缓地向顺时针方向调节升降旋钮, 当试杯中的土样刚接触锥尖时,接触指示灯立刻发亮,此 时应停止旋动,然后按“测量”键。 (四)测量:按下“测量”键,锥体落下,此时,时 间音响发出嘟!嘟的声音。当测量时间一到,叫声停止, 此时显示屏上显示出5秒钟的入土深度值,第二次测量

时,需将锥体再次向上托至限位处,向逆时针方向调节升降旋钮至能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将锥尖擦干净,再次测量,重复上述步棸进行。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规程

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规程 1 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新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校验。 2 技术要求 2.1 外观 2.1.1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等。 2.1.2 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2.1.3 仪器外观完好,不应有锈蚀、碰伤、显著划痕及影响准确度的其他缺陷。 2.2 光电式读数显示应清晰,各控制器使用正常。 2.3 电磁控制装置的电磁吸力应大于1N。 2.4 圆锥仪下沉至读数显示试件应为5s。 2.5 圆锥仪 2.5.1 圆锥仪的质量应符合(76±0.1)g或(100±0.1)g。 2.5.2 圆锥仪的锥角应符合(30±0.2)°,锥尖磨损高度不得大于0.3mm。 3 校验项目 3.1 电磁吸力。 3.2 圆锥下沉时间。

3.3 锥的质量及圆锥角度尺。 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 4.1 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校验用标准器具 4.2.1 万能角度尺:分度值1′。 4.2.2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4.2.3 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1g。 4.2.4 秒表:准确度0.1s。 5 校验项目及校验方法 5.1 通过目测检查仪器外观,符合外观要求,再进行其他项目的校验。 5.2 将(100±0.1)g砝码靠上电磁铁,如能平稳吸住,则电磁装置的吸力合格。 5.3 圆锥仪下沉时间校验。将土膏装入试验杯中,置于升降台上,转动平台升降螺母,时圆锥尖刚与土面接触,此时计时指示管亮,圆锥仪即自由落下,同时按动秒表,当读数指示管亮时,记下经历时间。应平行测定两次。其结果应符合第2.4条。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塑限确定方法的探讨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塑限确定方法的探讨 大家好!我是《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及《细集料含泥量与含粉量的试验研究》的作者韦汉运,群共享有《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及《细集料含泥量与含粉量的试验研究》的内容简介,如有兴趣,可到群共享下载。 下面我从《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共48篇论文)中摘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塑限确定方法的探讨”与大家分享,如有欠妥之处,欢迎到“工程试验交流千人群(207135730)”继续交流、探讨。 土的塑限是土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备注:摘自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第4.1.2-3条),其中的塑性指数,即为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因此,塑限也是决定土样是否可以用于路基填筑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TO118-2007“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备注:下简称“TO118-2007试验”)按如下方法确定土样的塑限:“根据本试验4.2.1求出的液限,通过76g锥入土深度h与含水率w的关系曲线(图TO118-1),查得锥入土深度为2mm时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该土样的塑限Wp”(备注:摘自TO118-2007试验第4.3.1条)、 与塑限入土深度hp的关系曲线(图TO118-2),“根据本试验4.2.2求出的液限,通过W L 查得hp,再由图TO118-1求出入土深度为hp时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该土样的塑限Wp。 关系图时,须先通过简易鉴别法及筛分法把砂类土与细粒土区别开来,再按这两查hp-W L 种土分别采用相应的hp-W 关系曲线;对于细粒土,用双曲线确定hp值;对于砂类土,则 L 用多项式曲线确定hp值”(备注:摘自TO118-2007试验第4.3.2条)。 根据TO118-2007试验第4.3.1条,当采用76g锥进行液塑限试验时,在h-w图上查得固定入土深度hp=2mm时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该土样的塑限;根据TO118-2007试验第4.3.2条,当采用100g锥进行液塑限试验时,hp值是一个变数,在h-W图上查得该变数hp值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该土样的塑限。 以本论文集“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样制备方法的探讨”中的表1为例,同一方法制备的同一个土样,当分别采用100g锥与76g锥进行液塑限试验时,两种试锥测定的液限几乎一致,但是,100g锥测定的塑限为23.8%,76g锥测定的塑限为28.5%,塑限值相差达4.7%(备注:28.5%-23.8%=4.7%)。 众所周知,同一个土样不可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塑限。因此,要么100g锥测定的塑限是正确的,要么76g锥测定的塑限是正确的,两者必有一错。

液塑限联合测定方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方法 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如土中含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m 的筛。 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应为17(±0.2)mm。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应控制在5mm以下。对于砂类土,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先充分拌匀,用调土刀反复压实。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打开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接通电源,调平机身,打开开关,在测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升降座上,逆进针转动升降旋钮,试杯徐徐上升,土样表面和锥尖刚好接触,指示灯亮,停止转动旋钮,然后按“测量”键锤体落下5S时自动停止下落,读数窗上显示锥入深度h1,第二次测量时,按“原位”按钮,使屏幕显示00.0清除上次测试组,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1cm),重复上述步骤,得锥入深度h2,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做,取h1、h2平均值做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4、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w1、w2(计算到0.1%)。计算含水量平均值W。 5、重复本方法3、4步骤,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6、试验结束后,登记仪器使用记录。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 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 二O一三年九月

2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方法

1概述 1.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用途:依据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T0118-93,测定粒径小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土的液限和塑限,即土在可塑状态下的最大含水量和最小含水量,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限指数等,提供工程参数用。 1.2结构型和工作原理 1.2.1 液塑仪由圆锥仪、光学系统和电器控制部分组成。 1.2.2 结构型有四种:数码式、光电式、游标式、指示表式。 2.3、工作原理:采用电磁铁吸住圆锥仪,自动或手动控制磁铁(圆锥仪)吸放,圆锥仪上的锥锥入土(此时计时指示灯亮)5秒钟(发出讯响或指示灯灭),锥入深度由圆锥仪上的光学微分尺通过光学放大后,在投影屏上显示。 2 主要技术要求 外观:水准器、电磁吸力部分正常工作,投影屏清晰; 圆锥仪总质量:100.0±0.2g; 圆锥锥角:30.0°±0.2°; 读数范围:0~22mm; 读数精度:0.1mm; 延长时间:5.0±0.5s; 盛土杯尺寸:直径5cm,高(4~5)cm。 3 校验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参考标准器具 PB2000型电子天平:感量0.01g,称量500g; 角度规或专用角度规; 测量显微镜或投影仪:放大倍数40X,测量精度0.005mm; 秒表:精度0.001s;

钢直尺:分度值1mm,测量范围0~150mm。 4 校验项目及校验条件 校验项目:外观、圆锥仪总质量、圆锥锥角、读数精度、延时时间、盛土杯尺寸(后续校验和使用中校验可免检该项目)。 校验条件:环境温度15℃~35℃;在无腐蚀气体的室内进行。 5校验方法 5.1外观校验 目力检查水准泡工作。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电源和磁铁灯目测检查投影屏情况,将圆锥体放好,检查磁铁吸力。 5.2圆锥仪总质量校验 将圆锥体放在电子天平上重复称二次,取平均值。 5.4 圆锥锥角校验 用角度量规直接测量,沿垂直方式测两次,取平均值;或用专用角度规,沿垂直方式进行比对。 5.5 读数精度校验 将圆锥仪上的微分尺置于工作台,调整物镜和目镜焦距,逐一比对各刻度线的误差。 5.6 延时时间校验 按动液塑仪释放开关,计时指示灯亮时,立即按动秒表到5秒声响(或灯灭),读得秒表上的度数,重复两次,取平均值。 5.7 盛土杯尺寸 用游标卡尺直接测得盛土杯内径和高。 6 校验结果处理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外观、圆锥仪总质量、圆锥锥角、读数精度、延时时间、盛土杯尺寸等符合技术要求,则判定该台仪器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检定规程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自校)检定规程 (依据JTJ052-2000 T0604-2000编制)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检定。 ㈠概述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是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方法中测定土的液限、塑限及塑性指数的试验仪器,其结构尺寸应符合技术要求。 ㈡技术要求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应能保证电磁铁工作正常,释放后试锥垂直运动,能准确指示贯入深度。 2.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圆锥锥角要求: 圆锥锥角:30°±0.2°。 3.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圆锥磨损: 圆锥磨损检测:0.3 mm。 4.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圆锥质量要求: 圆锥质量:100g±0.2g。 5.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入深度量程要求: 锥入深度量程:0-22mm。 6.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标尺分度值: 标尺分度值:0.1mm。 7.时间控制要求: 时间控制:5s±0.1s。 ㈢检验用器具 1.游标卡尺:量程200mm,分度值0.02mm。 2.天平:称量200,感量0.1g。 3.秒表:量程15min,分度值0.1s。 ㈣检验项目和检定方法 1.外观及通用技术要求的检定 目测及手感检定。 2.圆锥锥角的检定 用游标卡尺检查。测量圆锥底面直径和锥高,计算圆锥锥角。 3.圆锥磨损检定 将圆锥仪倒插在检验座上,整个座放上平台,适当调节高度,及检验座前后、左右和角度,使圆锥影像与屏幕上的角度重合,这时,角度的两平衡线距离相应于圆锥的0.3mm。 4.圆锥质量的检定 用电子天平称量。 5.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入深度量程的检定 用游标卡尺检查。测量标尺的量程。 6.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标尺分度值的检定 用游标卡尺检查。测量标尺的分度值。 7.时间控制的检定 用秒表对照测量。 ㈤检定结果处理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应全部符合技术要求方为合格。 2.检定周期为一年。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 (1)圆锥仪:锥质量未100g或76g,锥角未30o,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2)盛土杯:直径50mm,深度40~50mm。(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4)其他:筛(孔径0.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试验步骤 (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如上中含有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的筛。取代表性上样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上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用调土刀调匀,密封放置18h以上。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0.2mm,对于76g应为17mm。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一下,对于

76g 锥应控制在2mm 以下。对于砂类土,用100g 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用76g 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 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是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5s 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h 1。(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 ),重复本试验步骤(3)和(4),得锥入深度h 2。h 1、h 2允许平行误差为0.5mm ,否则,应重做。取h 1、h 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6)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 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XXXX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XXXX-03-3.16 第2页 共 2 页 主题: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方法 第B 版 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7年8月 15日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2.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二.仪器设备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克。 2.盛土杯:直径5cm,深度4~5cm。 3.天平:称量1000g,感量0.01g。 4.其它:筛(孔径㎜)、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三.试验步骤 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过0.5mm的筛。 2.每个盛土皿中放大约200g土样,加入不同数量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应为20(±)mm。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应控制在5mm 以下。对于砂类土,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3.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中,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用调土刀反复压实。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4.调平仪器,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提起锥体,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5.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刚与土样表面接触时停止升降,锥体立刻自行下沉,经5秒时,试锥自动停止下沉,读数窗显示锥入深度h1。 6.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3、4 步骤,得锥入深度h2,要求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作。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克以上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w1、w2 (计算到%)。计算含水量平均值w。 8.重复2、3、4、5、6步骤,对其它两者个含水量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四.结果整理 1.在二级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量w为横坐标,锥入深度h为纵坐标,点绘a、b、c三点含水量的h-w图,连接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如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要通过a点与b、c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a点含水量)在 h-L w图上查得P h,以此h P再 P 在h-w图上的ab及ac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条直线.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液塑限试验报告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一、实验预备 (1)土膏的制备 土膏应充分调匀,不调匀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为使土样更具代表性,应尽量只使用一个盛土容器。 (2)试验点的选取 国标对三点的选取有如下建议:锥尖入土深度宜采用3-4 mm,7-9 mm,15-17 mm。 二、实验设备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如图一所示,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和试样杯。圆锥质量为76g,锥角为30度;读数显示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和百分表式试样杯内径为40-50mm,高度为30-40mm。 (2)最小分度值为0.01g的天平。 (3)烘箱。 (4)铝制称量盒、调土刀、0.5mm筛、凡士林等。 三、试样的制备 本实验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取代表性土样250g,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样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四、操作步骤 (l)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样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3)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样时不应留有空隙,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4)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5)调节零点,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s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显示在屏幕上),取出试样杯,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规程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校准,参照《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检定规程》【JJG(交通)069-2006】编制。 2、技术要求 2.1外观: 2.1.1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2.1.2仪器外观完好,不应有锈蚀、碰伤、显著的划痕及影响仪器准确度的其他缺陷。 2.1.3显示装置应刻度清晰,量程满足要求。 2.2圆锥仪下沉时间为(5±0.1)s。 2.3圆锥仪:质量为(76±0.2)g或(100±0.2)g。; 锥角为(30±0.2)°; 锥尖磨损高度≤0.3mm。 2.4盛土杯:小杯内径(40±0.5)mm,高度为30~40mm; 大杯内径(50±0.5)mm,高度为40~50mm。 2.5下沉深度测量误差:≤2%。 3、校准项目 3.1外观检查。 3.2圆锥仪下沉时间。 3.3圆锥仪的质量、圆锥角度及锥尖磨损。

3.4盛土杯尺寸。 3.5下沉深度测量误差。 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 4.1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5±10)℃,相对湿度不下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校准器具: 4.2.1秒表:分度值0.1s . 4.2.2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2000g,感量0.01g。 4.2.3万能角度尺:分度值2′. 4.2.4三用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 4.2.5标准量块:四等标准量块(5mm、10mm、15mm、20mm)。 5、校验规程 5.1外观检验:按照本方法2.1条要求进行目测检查。 5.2圆锥仪下沉时间的校准:将土膏装入盛土杯中,置于升降平台上,转动平台升降螺母,使圆锥锥尖刚好和土面接触,此时指示灯亮,停止转动平台升降螺母,按动开关,同时启动秒表,圆锥仪即自由下落,当读书指示灯亮时(或仪器记数声响),再次按下秒表,记录所经历的时间,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 5.3圆锥仪的质量、圆锥角度及锥尖磨损的校准: 5.3.1圆锥仪的质量校准:用电子天平称量圆锥的质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 5.3.2圆锥仪角度校准: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圆角度,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5.3.3圆锥仪锥尖磨损校准:新购圆锥仪后,用游标卡尺测量锥高,并记录(初

光电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光电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光电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调节底脚螺母,使工作面水平。 2、接通电源,放上测试土样,再使电磁头吸住园锥 仪,使微分尺垂直于光轴。 3、调节投影物镜,使微分尺影象清晰。再调零线调节 旋扭,使屏幕上的零线与微分尺零线的影象重合。(出厂 前已调好)。 4、转动平台升降,当锥尖刚与土面接触,计时指示灯 亮,如此时处于自动测量状态,则园锥仪即自由落下,延

时5秒,读数指示灯亮,且机内蜂鸣器响,提示操作者读取数据。如处于手动测量状态,当锥尖与土面接触时,接触指示灯亮,而园锥仪不下落,需按手动测量扭,园锥仪才自由落下,延时5秒,读数指示灯亮,机内蜂鸣器响,可读取数据。 5、读数后,要按复位按扭,以便进行下一次测量。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数显式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

数显式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 1、将仪器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调整水平螺旋脚,使水泡聚中。 2、将仪器的电源插头插好,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分钟。测量前用手轻轻托 起堆体至限位处,此时显示屏上的数字为随机数,测量时会自动消除。 3、将调好的土样放入试杯中,刮平表面,放到仪器的升降座上。这时缓缓地 向顺时针方调节升降旋钮,当试杯中土样刚接触堆尖时,接触指示灯立即发亮,此时应停止旋动,然后按“测量”键。 4、测量:按下“测量”键,堆体落下,此时,时间音响发出嘟!嘟……的 声音。当测量时间一到,叫声停止,此时显示屏上显示出5秒钟的入土深度值。第二次测量时,需将堆体再次向上托至限位处,向逆时针方向调节升降旋钮至能改变堆尖与土的接触位置(堆尖两次堆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将堆尖擦干净,再次测量,重复上述步骤进行。 5、仪器出厂时,已备好100克76克锥体。(一个堆体、二个堆尖、一个配重 块)配重块和锥尖加上杆拧在一起为100克锥体重,如果用户需要使用76克堆时,只需将原锥体拧下,取下锥体上的配重块即76克锥(锥尖上端的园盘即配重块),将锥尖拧上即可使。与仪器配套的试杯、锥尖配重块等配件都放在仪器其他小盒内,拿出试杯或锥尖时请注意、保护好锥尖,以免损坏。 6、故障及维修 (1)不显示数字: 检查电路保险,开关按键。电源保险在机壳后底部,保险管型号为1A/250V (2)按下“测量”键不工作: 检查测量按键,电磁弹簧等(打开顶盖,看弹簧是否卡住)。 (3)接触指示灯不亮 检查+12V电源及发光管,接触指示电路。 (4)维修一起不能带电进行焊接,维修人员要有一定的电子技术。 (5)电路上可调元件不能随便调动,否则精度及线性能都无法保证。 (6)锥尖在使用(拧上或卸下)时要特别的小心,用手捏着慢慢旋动,切勿碰伤锥尖。用后擦赶泥土,涂少许凡仕林。备用锥尖等请妥善保管。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步骤

风干1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步骤。(每种试验的温度。湿度整理) 1、锥体质量为100g或76g,锥角为30度。 2、(1)取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2)使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焖料18h以上。(3)将备好的图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中,刮平。(4)测记经过5s锥的入土深度h,两次平行试验误差不得大于0.5毫米。(5)测盛土杯中土的准确含水率w.(6)对其他两个含水率的土样进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行测试。含水率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a值连成一直线。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查的纵坐标入土深度H=20mm(对于100g 的锥)或H=17mm(对于76g的锥)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率w,即为土样的液限含水率WL。对于细粒土hp=WL/(0.524wl-7.606) 对于砂类土hp=29.6-1.22wl+0.017Wl3-0.0000744Wl3.液限碟式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毫米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滚搓法塑限试验法: 土条直径恰好为3毫米左右时,断为塑限。 土分类的依据:(1)土颗粒的组成特征(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细粒土应根据塑性图分类。土的塑性图式以液限为横坐标、塑限位纵坐标构成的。土的击实性在工程中的意义,使土变的密实,在短期内提高土的强度。击实试验的原理,使颗粒重新排列紧密,对于粗粒土因颗粒表面摩擦力和颗粒之间嵌挤形成的咬合力。 室内击实试验的步骤:1试样的制备,(1)干法制样,(2)湿法制样。2(1)去制备好的土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或5次倒入筒内。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小筒5毫米,大筒6毫米)。3、用削土刀齐筒顶削平试样,称筒和击实土重,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率和测算击实后土样的湿密度。 影响压实度的因素:1含水率对整个压实度过程的影响。一般粉粒和粘粒含量多,土的含水率也愈大,最大干密度愈小。砂性土密度大于粘土。2、击实功对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击实功愈大,土的最大干密度愈大,含水率愈小。3、不同压实机械队压实的影响。4、土粒级配的影响。均匀颗粒的砂,单一尺寸的难压密实,良好级配的能达到要求密实度。 固结试验(压缩试验):土体的压缩变形主要是由空隙的减小所引起的。土的压缩与空隙中水的挤出是同时发生的;土体某一点的所受的总应力,并测得或算的该点的空隙水压力,就可推算出这点的有效应力,土的变形和强度只随有效应力而变化,因此只有通过有效应力分析才能准确的确定土工建筑物或地基的变形与安全。用压缩仪在无侧胀条件下对土样分级施加竖向压力,测记每级压力下不同时间的土样竖向变形以及压缩稳定时的变形量绘制不同压力时的曲线,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曲线;比例常数a是割线的斜率,称为土的压缩系数。压缩系数a不是常数,工程上实际常用p=100~200kpa时的压缩系数a1-2作为评价土层压缩性的标准。Es称为土的压缩模量。比例常数Cc是该直线段的斜率,称为压缩指数。Cv是固结系数。先期固结压力盒土层的天然固结状态判断:(1)超固结状态的判断:当PC大于RZ时(R为土的容重)即为超固结状态。(2)正常固结状态RZ=PC。93)欠固结状态;固结状态的土层PC小于RZ,是为欠固结状态。 抗剪强度土的抗剪强度时指土体对于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强度有关的问题:材料的构成稳定问题环境的问题。直剪试验的过程:用环刀度保持同样含水量、密度和相同结构的土切取三到四个试件,然后再施加水平剪力T,使土样在侧限条件下沿认为规定的剪切面受剪,按给定的破坏标准准确定其破坏状态。土剪应力强度表达式(库伦定律)砂性土的粘性土的。 直剪试验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1)快剪,竖向压力施加后立即施加水平剪力,模拟了“不排水”剪切情况。(2)固结快剪,竖向压力施加后,给以充分时间使土样排水固结,即“剪切时模拟不排水”条件。(3)慢剪一直有充分时间排水和产生体积变形。 三轴试验方法:(1)不固结不排水剪切(UU试验)即在施加周围压力盒剪切力时均不允许土样发生排水固结,相当于饱和软粘土中快速加荷时的应力状况。(2)固结不排水剪切(CU试验)先施加在应力3作用

液限塑限联合试验

试验一液限塑限联合试验 一、试验目的: 测定细粒土(粒经小于0.5mm,并且有机质含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5%的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率,用于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为粘性土的分类定名和状态确定等提供依据。 二、试验方法: 目前标准试验方法为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作为过渡可沿用液限用圆锥式液限仪测定,塑限用搓滚法测定。后者的操作方法附后。 三、试验设备: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76g,锥角30°,读数显示形式有光电式、游标式和百分表式。学生试验采用游标式液塑限仪。 2、铝盒、天平、烘箱、调土刀、凡士林等。 图1-1 游标式液塑限仪

四、试验步骤: 1、备样: 取天然含水率土样或风干土样约400g(当土样中含有粒经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剔除或过0.5mm的筛),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纯水,制成不同稠度的试样,试样的含水率宜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的状态(使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宜为3~5mm,8~10mm,16~18mm的范围)。将试样调匀后放入密封的保湿缸中,静置24h。 2、装样: 将制备好的试样用调土刀充分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注意装样时避免试样中存留空隙或气泡,刮土时不得用调土刀在土面上反复涂抹,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3、放锥: ①旋转游标式液塑限仪上的水平调节螺丝,使仪器水平泡居中。 ②将带有游标的圆锥提起,顺时针旋转控制旋钮将其固定(使游标下刻度对零)。擦净试锥,在锥体上涂以薄层凡士林。 ③将盛有试样的是试样杯放在升降座上,调节升降座至锥尖刚好接触土面。 ④顺时针旋转控制旋钮,使圆锥自由下落,经5s后立即松开控制旋钮,测读圆锥下沉深度。 4、取样测含水率: 取出试锥,用调土刀挖除带有凡士林部分的土,然后在试样中心附近取10g以上的土两盒,在天平上称盒加湿土质量m 。打开盒盖, 1 将试样带盒放入烘箱,在105~110℃的温度下烘至恒量后称盒加干土质量m ,用以计算试样在该圆锥下沉深度下的含水率。 2

液塑限

EXCEL自动计算液塑限并绘制图表至双 对数坐标系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459877.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6/12/7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文/ 周常欣 [导读]摘要:用解析法计算液塑限试验数据,并将其编制成EXCEL表格并绘制图表至双对数坐标系,由此确定出的液限、塑限值,较传统方法方便、快捷、准确。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000 摘要:用解析法计算液塑限试验数据,并将其编制成EXCEL表格并绘制图表至双对数坐标系,由此确定出的液限、塑限值,较传统方法方便、快捷、准确。 关键词:土工试验;EXCEL;液塑限;解析法;双对数;解析法 0 概述 土的液塑限指标是细粒土进行分类和定名的最基本指标,在土工试验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指标一般通过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进行测定,由其求得的液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粘性土的结构特征,可用于评价土的强度和压缩性,也是获取一般粘性土地基承载力值的重要指标。因此,准确确定土壤的液 塑限指标对工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该试验数据处理采用绘图——查图的方法。由于图形要绘在对数坐标下,绘制过程相当复杂,且绘图、查图过程中均有误差的产生,因此, 该试验的数据既费时、费力,又难以保证精度。 本文通过解析法代替手工绘图、查图过程的数据处理方法,用EXCEL编写了相应的表格进行自动计算并并绘制图表至双对数坐标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液塑限自动计算思路 繁琐的查图过程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定的数学关系。只要把这种数学关系找出来,就可以在EXCEL 中用简洁的数学运算代替查图操作。 EXCEL具有绘制曲线、折线、散点图等各种图表的功能,只要知道坐标,绘制图表是比较容易的。而液塑限用的是双对数坐标,双对数坐标系通常可以根据测试数据使用origin或matlab来绘制,在这里我选用应用最广泛的Excel完成液塑限试验中双对数坐标的绘制。如何将绘制双对数坐标系和将直线绘制到 双对数坐标系是本文的难题。 算术坐标系:就是普通的笛卡儿坐标系,横纵的刻度都是是等距的。(举例来说:如果每1cm的长度都代表2,则刻度按照顺序1,3,5,7,9,11,13,15……);但一般情况下,刻度仍然是均匀的, 按照0,1,2,3,4的顺序排列下去。 双对数坐标系,就是图的两个坐标轴的刻度均为对数刻度,这样一来的话,形如y=ax^b的指数曲线,在双对数曲线图中就表现为一条直线,b就是这条直线的斜率(这里的斜率并不是按数轴上的刻度值计算的,而是将坐标轴看成普通坐标轴,按坐标轴的单位长度计算的)。 可以这样来理解,将y=ax^b两边都取对数,得到:ln(y) = ln(a) + bln(x),令= ln(y), = ln(x), 那么在对数曲线图中,得到的就是一条=+ b的直线,数轴的长度单位用的就是和的单位,但是“对数曲线图”的“对数”指的是刻度取对数,所以数轴上的值标的还是x和y的值,所以相邻长度单位上标的数值随数轴的延伸相差越大,也就是说每次增加1,但是x 增加的幅度却是按= ln(x)越来越大的。 对数坐标有几个特点,在应用时需特别注意: (1) 标在对数坐标轴上的数值为真数。 (2) 坐标的原点为x=1,y=1,而不是零。因为1ogl=0。 (3) 由于0.01、0.1、1,10、100等的对数,分别为-2、-1、0、1、2等,所以在坐标纸上,每次数量

电脑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TYS-3电脑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TYS-3电脑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采用先进的电容式数显位移传感器,单片机控制技术,CMON电路及电磁技术研制的测量土壤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等技术指标的仪器。使用简单方便、无时漂、温漂,实现了实验过程自动化、数字化,为为我国公路、市政、水利、建筑等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高稳定、高可靠性的现代化土壤试验仪器, 二、电脑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主要技术参数 1、最大量程25mm,误差0.05mm 2、圆锥锥角:30°±0.2° 3、圆锥重量:100g±0.1g 76g±0.1g 4、最小分度值:0.01mm 5、四位液晶数显 6、电源220V/50HZ 7、试样杯50X40mm 8、仪器工作平台设有水平调整机构。 三、电脑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安装与调试: 1、开箱后,检查仪器是否因运输而发生故障。 2、按装箱单检查是否缺件,及时通知本公司销售部。 3、将电源插上,打开电源,此时显示屏显示数据“05”表示定时5S。 4、为确保仪器测量精度,通电20S后按下仪器的启动键,此时锥连杆应自由下落。 5、调整仪器水平,方法如下:转动调节支脚,使水平泡处于中心位置,此时,工作平面已处于水平位置。 四、电脑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使用说明: 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如土中含大于0.5mm的颗粒或夹杂物较多时,可采用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干上压碎土块。试验必须反复研碎,过筛直至将可研碎的土块全部通过0.5mm的筛为止。取筛下土样用三皿法或一皿法进行制样。 2、将制备好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土样试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先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接通电源,调平机身,打开开关,装上锥体。 4、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升降座上,手推升降座上的拨杆,使试杯徐徐上升,土样表面和锥体刚好接触,停止转动拨杆,按启动键,传感器清零,同时锥体立刻自行下沉,5S 时液晶显示器上显示锥入深度,数据显示停留时间至少5秒钟,试验完毕,手拿锥体向上,锥体复位(锥体上端有螺纹,可与测杆螺纹相配)。 5、改变锥尖与土体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4条步骤,测得锥深入试样深度值,允许误差0.5mm,否则,应重做。 6、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放入称量盒内,称重(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ω.1,ω.2,(计算到0.1%)。计算含水量平均值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