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四)(2018)六年级上册第22课《书戴嵩画牛》【练习】

人教部编版(五四)(2018)六年级上册第22课《书戴嵩画牛》【练习】
人教部编版(五四)(2018)六年级上册第22课《书戴嵩画牛》【练习】

《书戴嵩画牛》分层练习

◆基础题

一、原文填空。

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有戴嵩牛一轴,,锦囊玉轴,常以身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不可改也。

-----------选自《苏东坡文集》

所宝以百数尤所爱拊掌大笑曰尾搐入两股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二、组词。

轴()拊()曝()锦()

抽()付()爆()棉()

三、看拼音。写词语。

shǔchǔzhóu jǐn náng fǔ

( )中( )士玉( ) ( ) ( )掌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1.一牧童见之。

之:

2.处士笑而然之。

然:之:

五、选出正确的读音。

处(chǔ chù)士好(hào hǎo)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 shù)

曝(pù bào)书画斗(dòu dǒu)牛

◆能力题

六、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尤所爱()(2)谬矣()

八、牧童为什么大笑?(用原文中语言回答)

答:

九、从这则故事你有收获?

答:

十、翻译《书戴嵩画牛》全文。

◆提升题

十一、下面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尤所爱(特别)

B.今乃掉尾而斗(却)

C.谬矣(错误)

D.处士笑而然之(这样)

十二、解释句子。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你认为文中的牧童有怎样的性格?

十四、阅读理解。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

(2)宁信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十五、阅读理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字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基础题

一、原文填空。

所宝以百数尤所爱拊掌大笑曰尾搐入两股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二、组词。

车轴拊掌一曝十寒锦缎

抽出付出爆炸棉花

三、看拼音。写词语。

蜀处轴锦囊拊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1. 指书画。

2.认为对。指放牛娃的评论。

五、选出正确的读音。

chǔ hào shǔ pù dòu

能力题

六、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特别、格外(2)错误

八、牧童为什么大笑?(用原文中语言回答)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九、从这则故事你有收获?

(1)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2)从戴嵩角度的收获: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3)从牧童角度的收获: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十、翻译《书戴嵩画牛》全文。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

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提升题

十一、下面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十二、解释句子。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

十三、你认为文中的牧童有怎样的性格?

认真观察事物,敢于挑战权威的性格。

十四、

1.(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2.等到他返回后,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也没有买到鞋。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呢?

3.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十五、

1.①边境。②到。③难道。④凭借

2.人们确立志向,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

3.对比,立志。

中考名著阅读:《童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童年》语段阅读训练 (一)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得一切都就是以仇恨为纽带得,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得时候,她得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她们分家得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她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得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她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得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她们吵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得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姥姥痛苦地说: “行啦,全分给她们吧,分光拿净,省得她们再吵!” “您给我闭嘴,都就是您惯得!”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得。 我得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她弟弟一个耳光! 弟弟揪住她,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1.上面文段节选自著名作家高尔基得长篇小说《童年》。请您写出作者其她两部自传体小说《在人间》《我得大学》。 2.节选部分描绘了阿廖沙童年生活得环境,为什么阿廖沙在这样恶劣得环境中能成长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与充满爱心得人? 答:既有善良而坚强得母亲与外祖母得引导,还有乐观纯朴得小茨冈、正直得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得知识分子“好事情”等人得影响,使她在黑暗污浊得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得勇气与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与充满爱心得人。 3.分析画线部分语言得表达效果。(两个要点) 答: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得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舅舅与外祖父吵架时得丑态,流露出“我”极端厌恶得情感。 (二) 她开始讲她小时候得事,干瘦得身体轻轻地晃着,说得非常流利。她得绿眼睛放射着兴奋得光芒,红头发抖动着,嗓音粗重起来: “啊,我说,您可就是坐轮船来得,坐蒸汽来得。” “我年青得时候得用肩膀拉着纤,拽着船往上走。船在水里,我在岸上,脚下就是扎人得石块儿!没日没夜地往前拉啊拉,腰弯成了就是,骨头嘎嘎地响,头发都晒着了火,汗水与泪水一起往下流!亲爱得阿辽少,那可就是有苦没处说啊!我常常脸向下栽倒在地上,心想死了就好了,万事皆休!可我没有去死,我坚持住了,我沿着我们得母亲河伏尔加河走了三趟,有上万俄里路。第四个年头儿上,我终于当上了纤夫头儿!” 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得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得巨人,她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 她一边说一边比划,有得时候还跳上床去表演一下怎么拉纤、怎么排掉船里得水。

2018-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表格】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完整版)2018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 -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b:宽)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1)周长=π×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 (2)面积=π×半径×半径; S= πr2 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 C:底面周长, h:高, 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 h=πdh=2πr 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10、圆锥体(V:体积, S:底面积, h:高,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 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专项练习题1. 岁月像小河的流水,带着欢快的笑声流去。在告别母校的时候,我们一定会 想起在这里度过的幸福时光。我们曾在这里学习做人、增长知识、锻炼身体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能勾起我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让我们选择母校生活的几个片段写一篇文章,来抒发我们对母校的感激之情。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2. 友情就像一根火柴,它的火光虽然很微弱,却可以给人一种“温暖”,照亮我们的心灵。 请围绕此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 班级准备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需要每一位同学推荐一本书,要说清楚这本书的大概意思,也要说一说推荐的理由。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说? 4. 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后你肯定会想到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人或事。请选择其中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中一律不能用真名。 ①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超越别人。 ②要是让我重来一次,我一定…… ③得到真情的关怀,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 ④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⑤我多么希望爸妈能理解我啊,理解万岁! 5. 题目:感谢______ 要求: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父母”“那次比赛”“老师鼓励的目光”“那次失败的经历”“那次难忘的阅读经历”等,然后选择具体的事例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 6. 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又长大了,在新的一年里,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请你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定。 7.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灿烂的未来。而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针对这一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做? 8. 如果可以设一个好玩的节日,比如“不穿袜子节”、“睡觉节”、“玩泥巴节”……你打算设立一个怎样的“节日”?同学们,请你发挥想象,脑洞大开,以“______节”为题,写出自己的创意,写清楚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并告诉大家

2019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训练

名著阅读 1.下面有关《繁星》《春水》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她在作品中把爱情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 西,反复加以歌颂。 B.《繁星》《春水》中有许多诗都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些深刻的哲理都是和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诗人 深沉的思绪结合在一起的。 C.《繁星》《春水》中的诗歌有着强烈的抒情色彩,所写的几乎都是山风海浪、母爱童心,孩子们在朗诵这些诗时,能体会到作者柔美的内心世界。 D.《繁星》《春水》中词句的运用仿佛信手拈来,处处透露着轻柔雅丽的风格。 2.下面有关《伊索寓言》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其中大多是人物故事。 B.《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狼和小羊》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强大者的残暴和蛮横。 D.《伊索寓言》篇幅短小,形式不拘,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 3.下面有关《伊索寓言》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狮子与野驴》用狮子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的专横、残暴、虐害弱小。 B.《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C.《伊索寓言》以极为讽刺、幽默的叙述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许多充满韵味的人生处世哲理。 D.《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狗、公鸡和狐狸》劝告人们待人要因人而异。 4.下面有关《童年》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的主人公是阿廖沙,讲述他从三岁至十岁的童年生活,表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与没落。 B.“好事情”这一人物的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 C.外祖父是个既残暴又慈爱的人,曾用树枝抽得阿廖沙失去知觉,也曾教他认字,关心他成长。 D.《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舅舅们。 5.下面有关《童年》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真实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揭露了剥削阶级的残暴,揭示出劳动人民的苦难 境遇。 B.《童年》真实地记载了主人公儿时在外祖父家中的所见所闻,对他优秀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外祖父。 C.在阿廖沙的眼中,外祖母慈祥善良,勤劳能干,而外祖父是个既残暴又慈爱的人。

2018年至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4

六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4) 一、下面每组词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打上“√”,有错的打“×”。(3分) 1. 慷慨.(kǎi)窘.(jiǒnɡ)相殷.(yīn)勤纷至沓.(tà)来() 2.勘.(kān)测威胁.(xié)潺潺 ..(chán)苟延残喘.(chuǎn)() 3. 真挚.(zhì)搁.(ɡé)板霎.(chà)时寝.(qǐn)不安席() 二、辨字组词。(6分) 竭()侠()浆()眷() 歇()狭()奖()卷() 渴()峡()桨()巷() 三、仿照例子,写成语。(4分) 古色古香津津乐道 罪魁祸首南辕北辙 四、照样子,写句子。(6分) 例: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让人感到亲切、舒服。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不让人感到亲切、舒服? 1.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扩写) 例: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要精密。”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工作要精密。 3. 贝多芬对盲姑娘说:“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6分) 1.“《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这是个病句。()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京张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4.“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句古文中的停顿是恰当的。() 5.《草虫的村落》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表达上很有特点。() 6.《月光曲》一文主要写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的意境及内容。() 六、日积月累。(16分) 1. 按原文填空。 (1),这是我们的泉源。(周恩来) (2),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3),不能动人。《庄子》 (4)横眉冷对千夫指,。《自嘲》 (5)珍惜自然资源,。 (6)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向一匹猹。那猹却,反从逃走了。 2.轻叩诗歌的大门,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感受了唐代诗圣的“随风潜入夜,”的喜雨,欣赏了宋词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

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

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 1. 把0.4, 2. 欣欣服装厂原来做一套学生服装用布2.2米,改进剪裁技术后,每套节约用布0.2米,原来做300套学生服装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套? 3. A、B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它们的价格都上涨70元,那么它们的价格比是7:4,两种商品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 4. 先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 5. 要表示甲、乙同学几次数学成绩的对比变化情况,最好用哪种统计图? 6. 甲、乙两杯果汁共6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80毫升,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7. 张师傅和他的徒弟小李的工作效率之比是8∶5.在相同的时间内,张师傅加工了40个零件,小李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8. 回答下列问题。

(1)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吗? (2)根据右图,先估计圆的周长,再实际计算。 (π取3.14) ①直径为5cm的圆的周长约()cm, 计算结果为()cm。 ②直径为15cm的圆的周长约()cm, 计算结果为()cm。 9. 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5∶4.如果再读27页,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2∶1。求这本书有多少页。 10. 把下面图1的图形每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把图2的图形每边缩小到原来的 11. 图 ………… 形 三 角 形 1 2 3 4 …10 n 个 数 所 需 3 5 7 9 (1001) 火 柴 数 (2)如果有1001根火柴可以摆几个三角形? 12. 连一连,把相互变化的量连起来。 效率圆的面积 路程生产总量 半径行驶时间 13. 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单位:克)

名著阅读_《童年》练习及答案

1.《童年》的练习。 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 (国家)的_____ 。主人公名叫_______ 0这是作者的以 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__ 体三部曲之一,另两部是 _________ 、______ 0 答:前苏联高尔基阿廖沙自传《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的主题思想。 《童年》故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C阿廖沙这一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这部小说还折射出19世纪末期俄国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画了俄罗斯底层人尺种种生动的形彖,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3.《童年》的人物形彖。 ①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②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③外祖母:慈祥善艮、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冇圣徒一般的宽人胸怀。 ④小茨冈:乐观纯朴;老工人格里戈里:止宜;“好事情”: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4.《童年》的艺术特点。 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严肃、低沉;小说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于是——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屮看到光明,在邪恶屮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光芒, 在悲剧的氛鬧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5.语段阅读演练。 (一) 他开始讲他小时候的事,干瘦的身体轻轻地晃着,说得非常流利。他的绿眼睛放射着兴奋的光芒,红头发抖动着,嗓音粗重起来: “啊,我说,你可是坐轮船来的,坐蒸汽来的。 我年青的时候得用肩膀拉着纤,拽着船往上走。船在水里,我在岸上,脚

下是扎人的石块儿!没日没夜地往前拉啊拉,腰弯成了是,骨头嘎嘎地响,头发都晒着了火,汗水和泪水一起往下流!亲爱的阿辽少,那可是有苦没处说啊!我常常脸向下栽倒在地上,心想死了就好了,万事皆休!可我没有去死,我坚持住了,我沿着我们的母亲河伏尔加河走了三趟,有上万俄里路。第四个年头儿上,我终干当上了纤夫头儿!” 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有的时候还跳上床去表演一下怎么拉纤、怎么排掉船里的水。 1.听外公讲述自己的童年之后,他对外公的看法有了什么变化?(用文中原话回答)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答:①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髙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 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②外公的发家史非常艰辛,天真幼稚的“我” 被外公的艰辛历程所感染。 2.外公为什么要向阿廖沙讲述自己的过去经历?(结合小说内容推测一下) 答:猜测:结合前文来看,因为外祖父是在毒打阿縻沙后来安慰阿廖沙的时候给他讲述自己的发家史的,含有对门己毒打外孙寻找开脱的理由,这一点可以体现出外祖父的虚

六年级上册语法专项练习

语法专项练习一 第三人称单数: 一、写出下列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 drink________go________stay________make________work study________wash________try________look_________ buy________ have_________pass________swim________live________carry________ come________watch_______plant_______eat________read________ fly________see________like________want_______brush________ 二、用括号内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He often________(have)dinner at home. 2.The girl_______(teach)us English on Sundays. 3.She and I________(take)a walk together every evening. 4.Mike_______(like)cooking. 5.They_______(have)the same hobby. 6.My aunt_______(look)after her baby carefully. 7.You always_______(do)your homework well. 8.She_______(go)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9.Liu Tao_______(do)not like PE. 10.The child often_______(watch)TV in the evening. 11.We often___________(play)on the playground. 12.He_________(get)up at six o’clock. 13.Su Hai and Su Yang_______(have)eight lessons this term. 14.What_________he usually(do)after school 名词复数: 一、写出下例名词的复数形式 1、monkey__________ 2、boy_______ 3、duck_____ 4、house_________ 5、bus________ 6、lady_______ 7、sheep_________ 8、

《童年》名著阅读练习含答案

童年 一、作品导读 (一)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是他的笔名。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他出身贫穷,四岁丧父,十一岁便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自学成才。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二十四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当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要署个名才行。”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署‘马克西姆·高尔基’吧。”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从此,他就以此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一生著作甚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二)作品评价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全书真实地描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尤为展现了一些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淳朴、勤劳。而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童年》展现了高尔基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二、故事梗概 (一)内容简介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内容概述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 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三)故事缩写 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 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沉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 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 “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了迷。 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失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批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大火后,又忍着巨痛去接生孩子。 一开春,舅舅们就分了家,外公为自己买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着外公外婆住。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讲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儿,母亲一贫如洗,而且是个残废,为了生活,外婆跟随母亲四处流浪、乞讨,后来靠外婆织花边维持生活。外公也讲起小时侯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外公老病复发,动手打了外婆,阿廖沙感到无法忍受。 宁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两个舅舅为了分外公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尤其是大舅米哈伊尔,喝醉酒就闹事,整夜在房子周围转来转去,带来帮手把马林果丛和酸栗树统统拔掉,捣毁浴室,砸坏玻璃。一次拿粗大的木根砸门,外公集合了两个房客及酒店老板的妻子对付他。为帮儿子,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断,阿廖沙无比仇恨舅舅。 接下来又是一段单调的日子,外婆每天祈祷,外公也每天祈祷。阿廖沙认为外婆的上帝仁慈、有同情心,外公的上帝却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望而生畏。阿廖沙喜欢外婆的上帝,讨厌外公的上帝,故意抓住外公祈祷时的失误捉弄他。这时期阿廖沙经常同街上的孩子打架,因为这些孩子做出的恶作剧令他无法容忍。这时,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因双目失明被舅舅解雇,沦落为乞丐,阿廖沙为此感到难堪。 外公突然卖掉原有房子,在别处买了房子。在这里阿廖沙结识了许多人。有外号为“好事儿”的房客,有伪装成马车夫抢劫教堂的的彼得伯伯,有奥甫相尼科家的三个孩子。阿廖沙与他们都建立了友谊,但同“好事儿”的关系最为密切。“好事儿”是一个整天忙着做实验的药剂师,对人生有透彻的感悟,经常指导阿廖沙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教给他人生的道理。“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麽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因而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就特别深。”但“好事儿”终因不被周围人理解而被外公赶走,阿廖沙非常生气但毫无办法。 百无聊赖之中,母亲回来了。在几个城市呆了很长时间又生了一个孩子后,走投无路的她又回到外公家。她开始教阿廖沙认字,让他背许许多多的诗。外公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公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婆身上,毒打外婆,发针深深地插进外婆头皮。阿廖沙为外婆报仇,将外公最喜欢的圣徒像剪碎。 阿廖沙被母亲送进了学校,但不久因出水痘被迫休学在家。因发愁母亲的婚事,外婆开始酗酒并向阿廖沙讲述父亲与母亲的往事。不久,母亲看上了一个学测量学的学生并坚持要嫁给他。阿廖沙不喜欢继父与新的祖母,不想让母亲改嫁但 编辑版word

2018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六上语文知识点汇总 一、古诗及名言警句 (一)八首古诗 达标要求:会流利背诵,会正确、规范默写。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课后问答:诗人描绘了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小童形象,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赞赏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 《碛中作》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补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戎马生涯的艰苦,同时显示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课后问答: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尤其后两行,把被南宋朝廷遗弃在中原的老百姓的悲惨遭遇与痛苦心情,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了,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的同情之情。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补充: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把“露珠”比作“真珠”,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通过对“露”、“月”等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环境,蕴涵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课后问答:表达了戍边将士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 《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补充: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样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2018-2019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8--2019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7米的18 与8米的1 7 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 专项训练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一 分数的应用题 1、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2、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3、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4、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5、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6、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7、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8、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二 比的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 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高为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3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男生有多少人?

5、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6、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三 百分数的应用题 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 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道值是多少万元? 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3、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 4、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爸爸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基金,年利率为5.40%,到期后共领到了本金和利息22646元。爸爸为笑笑存的教育储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 5、服装店同时买出了两件衣服,每件衣服各得120元,但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陪了20%,问服装店卖出的两件衣服是赚钱了还是亏本了? 6、某工厂四月份下半月用水5400吨,比上半月节约20%,上半月用水多少吨?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四 圆的应用题 1、学校有一块圆形草坪,它的直径是30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沿着草坪的周围每隔1.57米摆一盆菊花,要准备多少盆菊花? 2、一个圆和一个扇形的半径相等,圆面积是30平方厘米,扇形的圆心角是36度。求扇形的面积。

七年级下册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西游记》和《童年》

《西游记》阅读题 1.《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胜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他的武器是在哪里得到的?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 菩提老祖;东海龙宫;如意金箍棒。 2.《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什么? 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3.“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 “美猴王”的称号由石猴而来,他作出了大贡献,大家尊之为“千岁大王”,于是将“石”字隐去。贡献大的应该有美好的称号。他见到菩提祖师,祖师根据他是个猴子,为他取姓为“孙”,法名“悟空”,他后来听从观音菩萨的劝告,拜唐僧为师去西天取经,就正式用“悟空”这一法号。 4.玉帝封悟空什么官?悟空干了哪些为天庭所不容的事? 弼马温。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中的金丹,逃回花果山。 5.悟空用什么方法打败四大天王? 分身法。 6.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斗了哪些变化?(请列举两个出来) 两人变得身高万丈;悟空变麻雀,二郎神变鹰;悟空变大鹚老,二郎神变海鹤;悟空变鱼,二郎神变鱼鹰;悟空变水蛇,二郎神变灰鹤。悟空变庙时,尾巴变旗杆。 7.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斗,最后谁输了?为什么会这样? 悟空输。菩萨用净瓶助二郎神,老君用金刚套打了猴王头一下,又被哮天犬咬了,跌了一跤,才被抓住。 8.孙悟空与如来打了个什么赌?结果怎样? 能翻出如来手掌;赌输了被压在五指山下。 9.《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谁投胎转世的?因父亲遇难,自幼出家,法名是什么? 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金蝉子;父亲是状元陈光蕊;玄奘。 10.唐僧西天取经所经历的第一难是什么?又是被谁解救的? 在双叉岭遇到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太白金星救了他。 11.请把沙悟净、白龙马被贬下凡的原因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沙悟净在蟠桃会上打破琉璃盏因而被贬;白龙马在婚礼上打碎玉帝所赐夜明珠,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 12.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三个徒弟和白龙马,并分别给徒弟们取了什么名字? 五行山就悟空,高老庄收无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1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请简要叙述经过。 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孙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14.《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难?其中大徒弟孙悟空的筋斗云一翻是多少里?他会多少般变化? 八十一;十万八千里;七十二变。 15.《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变化成为哪三个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

2018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语 文 试 题 (10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50分〕 1.我认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寝.不安席(q ǐn ) 铲.平(ch ǎn ) B.阻挠.(r áo ) 搁. 板(ɡē) C.张冠.李戴(ɡu ān ) 倾.听(q ūn ) D.雄鹰.(y īn ɡ) 畜. 生(x ǜ) 2.我把下面的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4分) 3. 我会用查字典的方法填写下列表格。(4分) 4.我认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2分) A.行色勿勿 不拘一格 B.惹人讥笑 百拆不回 C.流恋忘返 十指连心 D.世外桃源 长途跋涉 5.我能用下面的汉字组词。(4分) 行h án ɡ( )x ín ɡ( ) 差ch ā( ) ch āi ( ) 6.我能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4分) 写近义:干脆—— 遥望—— 写反义:保存—— 失业—— 7.我能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本中的成语。(4分) (1)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 ) (2)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 8.我能正确选择下面关联词语填空。(4分) 吉 晶 资 撕

是……还是……;宁可……也不……;与其……不如……;不是……就是…… (1)()他说得对呢,()你说得对? (2)真的勇士()站着生,()跪着死。 (3)每天他()在教室学习,()到操场锻炼。 (4)凡卡()在城里受苦,()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9.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句子。(4分) (1)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 改写成反问句: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改写成转述句: 10.我能改正下面句子的错误。(4分) (1)资中发布了气象台寒流即将来临的消息。 改正: (2)即使你是天才,却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改正: (3)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晨锻炼。 改正: (4)近几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很大改善。 改正: 11.我为理解正确的句子打上“√”,为理解错误的句子打上“×”。(4分) (1)课文《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海拾贝》)()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月光曲》)该句中“随便说说”一词说明妹妹本意不是要去看音乐会。() (3)“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只有一个地球》)该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绝弦》)该句的意思是: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12.我能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把其名称依次填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

2018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奇数,万位是最小的合数,千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2、0.8=4÷()=():25= 16 ( ) =()%。 3.3.012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2小时15分=()小时。 4.循环小数 1.1234812348……用简便方法记作(),它的小数部分的第2016位数的数是()。 5.实际产量比原计划增加20﹪,实际与原计划产量的最简整数比是()。6.A=2×2×3,B=2×3×3,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7.用边长为2厘米的6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8、一个梯形,上底长a厘米,下底长b厘米,高h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a=b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一个()形。 9、张老师把5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2.25%,到期时可以从银行取出( )元。 10.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多18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1. 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0,这三个数比是3:7:5,它们分别是()、()和()。12.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是24厘米,它的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共5分) 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成正比例。() 3、自然数(0除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联合国在调查200个国家中,发现缺水的国家有10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 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占调查国家的40%。()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B、任意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二个角是锐角。 C、分母能被2或5整除的分数一定能化为有限小数。 4、一份稿件,甲单独的用 3 1 小时,乙单独打用 4 1 小时,甲和乙工作效率的比是()。 A、 3 1 : 4 1 B、3:4 C、4:3 5、某班的男生人数比全班学生人数的 5 9 少4人,女生人数比全班学生人数的40%多6人。那么这个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人。 A、 3 B、5 C、9 D、10 四、计算题。(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3 4 ÷75%= 7 4 ÷4= 1 7 ×14= 6-3.75= 1 2 + 1 5 =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分) 3.6+2.8+7.4+7.2 11 10 - 1 4 - 3 4 + 9 10 18÷( 2 1 + 3 1 ) ( 1 2 + 1 3 )÷ 3 5 - 17 18 3、解方程。(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