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有机化学-共平面问题

2015有机化学-共平面问题
2015有机化学-共平面问题

2015有机化学检测题

(10分)已知结构中,各原子与化学键共平面,—C≡C—结构中,各原子与化学键处于同一直线上,试分析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

(1)该分子不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聚反应②氧化反应③水解反应④取代反应

(2)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

(3)能肯定在同一平面内且原子数最多的有_______个原子

(4)可能在同一平面内且原子数最多的有________个原子

(5)该分子的一种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M,只有一个支链,能发生银镜反应,且醛基不与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直接相连,写出该物质与新制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2015春?海南校级期末)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2.(2015?天津校级模拟)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C H2=CH﹣CN B.CH2=CH﹣CH=CH2

C.D.

3.(2015?江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

途径a:C CO+H2CO2+H2O

途径b:C CO2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4.(2015?上海)已知咖啡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咖啡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5O4

B.1mol咖啡酸最多可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与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5.(2014?天津)对如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不是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C.均能与溴水反应

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6.(2013?上海)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

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

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

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7.(2013?重庆)有机物X和Y可作为“分子伞”给药载体的伞面和中心支撑架(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 mol X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3 mol H2O

B.1 mol Y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2 mol X

C.X与足量HBr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

D.Y和癸烷的分子链均呈锯齿形,但Y的极性较强

8.(2012?江苏)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 反应

9.(2012?山东)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10.(2012?重庆)萤火虫发光原理如图:

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互为同系物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

C.均可与碳酸氢钠反应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BC 2.D 3.C 4.C 5.C 6.D 7.B 8.BC 9.C 10.B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案设计思想】 突出学生参与理念,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通过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的重点在“探究活动”的过程设计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代物→把平面镜改为平板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围绕科学家在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 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拔,最后还是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教法学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 【仪器材料】 学具:玻璃板、蜡烛、刻度尺、火柴若干套、白纸。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 N N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课标分析】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方法的研究的教育,同时,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通过探究无、像和镜面之间的关系,领略简约的对称之美,养成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 《平面镜成像》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初中新课程光学很重要的内容,目的是通过让学生经平面镜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定律的重要应用。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学生对此非常熟悉,但学生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理性认识和科学探究。 教材在这部分知识上,突出了以下几点:(1)突出自主探究。教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采用等效替代法,寻找平面镜成的像,在此基础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位置等特点。(2)本节课围绕新课改智慧课堂的五大步骤:知识回顾→交流探究→巩固练习→总结归纳→当堂作业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合理探究,避免盲目性。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合理的点拨,最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录制平面镜成像的相关视频,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视频,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同学们对《平面镜成像》有切身体验。 平面镜成像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在认识上还有很大的误区。比如: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所成的“像”与“物”完全相同;“像”和“影”以及“实像”和“虚像”的成因分不清楚等。初二的学生初学物理,喜欢动手,好奇心强,对探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很多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技能也比较差,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比如:有些同学理解接受能力较差,需要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个别同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含答案

2015-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 1.(2017全国Ⅰ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2.(2017全国Ⅰ卷.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3.(2017全国Ⅱ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4.( 实验结论 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 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5.(全国Ⅲ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6.(2017北京卷.9)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7.(2017北京卷.11)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 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8.(2017江苏卷.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 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 (2)

《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 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平面镜、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激光演示器、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一对、刻度尺一把、平板玻璃一块、木块支架两个、白纸。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木块支架、刻度尺、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 由日常生活中的镜子引入课题:教师在手中拿一块平面镜,背对着学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并讲出某某、某某同学的一举一动。 师问:我没看大家,怎么会知道你们的表现呢?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并请学生提出有关平面镜成像的问题并记录在黑板上: 生:1、物体在镜中的像的形状、大小跟原物一样吗? 2、物体在镜前前后左右移动时,镜中的像怎样移动?像到镜的距离是否跟物到镜的距离 有关? 3、镜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所成的像一样呈现在光屏上? 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议论并提出猜想,并把学生的猜想一一列在黑板上,引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二、新课教学

专题22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1)(选修)—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

专题22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 1.【2017新课标1卷】[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2.【2017新课标2卷】[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新课标3卷】[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③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课标分析】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课程标准分析 【课标陈述】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选自《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第77页2.3.4 教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课标分解】 第一步:分析语法结构和关键词 行为动词:探究、知道 核心概念: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平面镜成虚像 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 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探究通过学习有了进行实验的基础 2.平面镜成的原理 了解对整个成像过程的认识 3.平面镜成虚像 知道对于虚像概念

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列举对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有基础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1.平面成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通过实验,探究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结合光的反射现象了解 3.平面镜成虚像通过生活实例和探究实验知道 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列举 第五步:确定表现程度 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 经历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论证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说出平面成像的基本过程 3.平面镜成虚像 对实像和虚像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区分 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能简单列举几个生活实例 第六步:写出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经历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论证。 2.结合光的反射现象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说出平面成像的基本过程。 3.通过生活实例和探究实验知道平面镜成虚像。对实像和虚像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区分。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I卷)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硝酸C.醋D.卤水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 . 2 L 0.5 mo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0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 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A . 1 : 1 B. 2: 3 C. 3: 2 D. 2: 1

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微生物 y ?「丨O ! °2 ? ? ? ? ; C6H12°5 + H2O质子交换膜 I 厌氧反应:,有氧反应 I I |> A . 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12.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 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2015-2017高考真题汇编)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2015-2017高考真题汇编)

专题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2015-2017高考真题汇编) 1.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6)写出 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2.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验练习 1、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中 (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准确确定 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 (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 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 不能重合。 (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 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0).观察者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实际是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11).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各成一个像。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 (12).实验应该选用较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叠,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13).当把B蜡烛移到A蜡烛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B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14).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远离玻璃板. (15).如何证明像的大小与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 将蜡烛靠近(或远离)镜面,移动后面的蜡烛,总能与像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 (16).怎样证明成的是虚像?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成的是虚像。 (17).实验中为什么要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以便得到普遍规律。 (18).实验结论是什么:平面镜所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若用棋子做实验,不足是什么?棋子不是光源,看不到棋子的像如何改进?用手电筒照亮棋子。

1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含答案)27737

2015-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1.(2017全国Ⅰ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2.(2017全国Ⅰ卷.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3.(2017全国Ⅱ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4.(2017全国Ⅱ卷.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结论 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 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5.(2017全国Ⅲ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

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6.(2017北京卷.9)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7.(2017北京卷.11)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 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 应 8.(2017江苏卷.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 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9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苯酚浓度小 B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 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全国卷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高考真题

全国卷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高考真题 (2015年全国卷I,38,15分)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B含有的官能团是。 (2)①的反应类型是,⑦的反应类型是。 (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个原子共平面,顺式据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 (5)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写结构简式)。 (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 (2015年全国卷II,38,15分)聚戊二酸丙二醇(PPG)是一种可降解的聚脂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PP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化合物B为单氯代烃;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3H8错误!未指定书签。

③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 ④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G的化学名称为。 (4)①由D和H生成PPG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PP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填标号)。 a.48 b.58 c.75 d.102 (5)D的同分异构体重能同事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液体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皂化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写结构简式),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填标号)。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2014年全国卷I,38,15分)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 ②一摩尔B经上述反应可生居二摩尔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平面镜成像》教案完美版

《平面镜成像》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 1)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 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照镜子引入课题,以生活中常用的蜡烛、玻璃板等物体作为探究成像特点的器材,讨论平面镜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贴近生活。教材还专门设置一块“STS”(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通过观察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反光装置、太阳灶等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常见东西来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3)适当关注了物理基础与现代化的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表明,学生对教材结尾处的反射式天文镜的介绍非常感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与此相关的知识,也让他们感觉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消除对高科技的不必要的神秘感和遥远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 ②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③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②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②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③通过对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合作学习。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怎样形成的。 教学准备: 分组:同样大的5号电池两节、金属块两个、或者蜡烛两根、白纸、刻度尺、笔、平面镜、玻璃板等。 演示:“魔箱”道具、笔记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玻璃板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肯定都观察或者留心过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一定认识,但基本停留在学习的感知和表象阶段,还没有进行过科学的探究,尚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们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但怎么探究,探究哪些方面,还迫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启发。

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

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C 考点:考查干燥剂的有关判断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B.C14H16O4 C.C14H22O5D.C14H10O5 【答案】A

考点:考查酯类化合物性质及分子式判断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 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答案】B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1L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235g核互235 92 U发生裂变反应: 235 92U+1 n90 38 Sr+136 54 U+101 n净产生的中子(1 n) 数为10N A 【答案】C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量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平面镜成像(基础)知识讲解

平面镜成像(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4.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5.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2、猜想或假设: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关于镜面对称等。 3、实验器材:白纸、玻璃板、蜡烛、刻度尺 4、实验步骤: (1)将纸对折,在对折处画一条直线段,把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立在对折线上; (2)在白纸的一方任意位置放点燃的蜡烛,用笔记下蜡烛的位置,观察玻璃后面的像; (3)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蜡烛存在,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动,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的像; (4)拿另一支蜡烛(未点燃)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移动这支蜡烛,再左右移动头部,从不同位置看上去蜡烛和像完全重合; (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再做一遍。 5、结论: (1)像、物大小相等; (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要点诠释: 1、实验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平面镜要和桌面垂直,否则怎么移动蜡烛都不能和像完全重合; 3、实验中如果用的玻璃板太厚就会看到两个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上都发生反射形成的; 4、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5、用一张白纸(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白纸(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证明成的像是虚像。 要点二、平面镜 1、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 2、平面镜的符号:

2015海南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5海南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 【答案】D 2.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Na+B.Mg2+C.O2-D.F- 【答案】C 解析:这些离子核外电子排布都是2、8的电子层结构。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离子半径最大的是O2-,选项是C。 3.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l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NO2B.SO2C.SO3D.CO2 【答案】C 解析:A.NO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二者恰好反应得到是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该溶液中含有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B.发生反应SO2+NaOH=NaHSO3,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由于HSO3-电离大于水解作用,所以溶液显酸性。C.发生反应:SO3+NaOH=NaHSO4,该盐是强酸强碱的酸式盐,电离是溶液显酸性,相当于一元强酸。所以酸性比NaHSO3强;D.会发生反应:CO2+NaOH=NaHCO3,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由于HCO3-电离小于水解作用,所以溶液显减性。因此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NaHSO4,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所以选项是C。 4.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 J·m o 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55 kJ B.220 kJ C.550 kJ D.1108 kJ 【答案】A

解析:丙烷分子式是C3H8,1mol丙烷燃烧会产生4mol水,则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g水,消耗丙烷的物质的量是n(C3H8)=m÷M=1.8g÷18g/mol=0.1mol,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Q=(2215kJ/mol÷4mol)×0.1=55.375kJ,因此大于数值与选项A接近。故答案的A. 5.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 【答案】B 解析:分子式是C4H10O是醇或醚。若物质可以与金属Na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则该物质是醇,C4H10O可以看作是C4H10的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羟基-OH产生的,C4H10有CH3CH2CH2CH3、(CH3)2CHCH3两种不同的结构,前者有2种不同的H原子,后者也有2种不同的H原子,它们分别被羟基取代,就得到一种醇,因此符合该性质的醇的种类是4种,选项是B。 6.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 3C1O- + 4OH-= 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3 B. +4 C.+5 D.+6 【答案】D 解析:根据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3+4=2n+3,解得n=2。由于在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R的化合价为+(2×4-2)=+6,选项是D。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B.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C.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D.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 【答案】C、D 8.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

平面镜成像中难度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作图 题 二、实验, 探究题 三、综合 题 四、简答 题 五、填空 题 总分得分 一、作图题 (每空?分,共?分) 1、AB、CD是同一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作出光源S。 (1) (2) 2、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40°角,试问: (1)你如何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线照亮竖直井内的水面(要求作图说明). (2)计算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多少度? 3、在右图的方框中放置一平面镜,光线通过平面镜后的方向变化如图中所示,试画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 评卷人得分

4、小明想通过竖直井道把太阳光引到地铁车站的M点,请你帮他解决这一问题。你需要什么器材?请在图2-2-11中画出光路图。 5、如图9示,何祥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6、有一束光射向如图所示的平面镜组,又从原路返回,请你画出射向的和射向 的这样的两束光。甲画从开始返回的光,乙画从开始返回的光,其中射向的 光与的夹角是,其中射向的光与的夹角 是。 7、如图,AB、CD是某一点光源S发出的二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它们的反射光线,标出点光源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8、如图,A'为处在B点处的人眼通过平面镜MN所看到的A点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其光路图.

9、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10、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处为人眼,作出灯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 11、如图所示,试画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 12、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甲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13、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 14、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C 考点:考查干燥剂的有关判断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B.C14H16O4C.C14H22O5D.C14H10O5 【答案】A 考点:考查酯类化合物性质及分子式判断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 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答案】B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1L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235g核互235 92U发生裂变反应:235 92 U+1 n90 38 Sr+136 54 U+101 n净产生的中子(1 n) 数为10N A 【答案】C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量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这说明该有机物是羧酸,即分子组成

平面镜成像作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例析

平面镜成像作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例析 ★山东省诸城市西郊学校●董国荣李秀娇(262200) 平面镜成像作图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物体之间相对于镜面总是对称的”作图,我们称这种作图方法为对称法;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即根据光的传播路线作图,我们称这种作图方法为光路图法。 例1 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如图1所示, 请作图找出发光点的位置。 方法一对称法 1、将两条反射光线向镜后反向延长(注意:镜后的反向延长 线必须用虚线),使之交于S'点; 2、由S'点向镜面作垂线,使之与镜面交于O点,再由O点向图1 镜前延长到S点,使SO=S'O(注意:发光点与虚像点之间的连线必须用虚线),则S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答图1所示)。 方法二光路图法 1、分别由两条反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向镜面作垂线(即法线)。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相交得到的点即为发光点(如答图2所示)。 注意:法线必须用虚线,入射光线必须标出传播方向。 答图1 答图2 图2 例2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2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分析:本题要求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若题目没有特别要求根据哪种原理作图,我们也可以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方法一:对称法 1、在物体AB上确定两个(或多个)能描述物体形状的点AB(或多个点)。 2、分别由AB两点(或多个点)向镜面作垂线,并延长至镜后A'B'(或多个点),使镜后各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与镜前各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用虚线连接镜后各对称点即可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答图3所示)。 注意:物点和像点之间的连线必须用虚线,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必须用虚线。若物体有方向,则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也必须标出方向。 答图3 答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