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今天,钱老师想带一(3)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

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2.试着说说想法。

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3.得出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演示凑+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板书:)

我们的想法在思维图上一目了然。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往运动场上看一看,你能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呢?先问问同桌,比一比谁提得多,老师有奖品。

(指名提问题,并发给奖品)

师:刚才小朋友提的问题真棒,我们来共同解决它。

(单独出示踢毽组和赛跑组)问:踢毽组和赛跑组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6=”)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踢毽组和跳绳组)问: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多少人?(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3=”)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踢毽组和跳远组)问: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多少人?(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算式9+7=16)

5.归纳算法特点。

齐读算式。问: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

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用箭头将算式和10加几连起来)

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6.动手操作。

(1)摆小棒,“左边摆9根红色的,右边摆3根黄色的,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根小棒?”(实物展示台出示)

(指名列式)师: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说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摆图片,“左边摆9个红色的圆片,右边摆7个黄的圆片,怎样算一共有几个圆片?”(指名列式)“说说怎样想的?”

师:把你想的过程在书上填思维图。(指名报答案)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小结:(1)结果都十几。(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1.数菠萝。

(大屏展示9个再添5个)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菠萝?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2.数苹果。

(大屏展示15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3.数鸡蛋。

(大屏展示鸡蛋图)指导观察:一个鸡蛋箱可以装几个鸡蛋?现在已装有几个了?问: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怎样又快

又准地算?(展示移入一个鸡蛋的过程)

4.数蛋糕。

(大屏展示蛋糕图)师:一个箱可以装几个蛋糕?箱子里有几个蛋糕?外面呢?怎样算?(指名列式)(演示凑十过程)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板书设计

(完整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微课教学设计

《找规律》微课教学设计 武安市银河小学程小芳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在发现和描述和表示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创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规律的含义以及表述图形的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使用liveview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生成的视频文件进行修改及完善。该微课视频可以用于课堂动态的演示较好的学习或者展示、巩固找规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规律,同时初步的让学生感知规律,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可以作为新课学习和课堂中的参考,或者课后的巩固加深具有一定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给你带了什么?一个红色气球,第二个蓝色气球,第三个…(课件依次出示),你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知道答案)引出课题。讲什么是规律,像这样,按顺序一组一组重复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 二、探究新知 (一)播放例题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人和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二)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与学生观察并分析彩旗的排列 2.教学彩旗的规律,引导学生一起说彩旗的排列规律 3.学生思考,下一个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三)寻找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2.一起来表述它们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 学生猜测,老师引导说出规律。 四.欣赏规律,感悟生活 播放图片mv 五.小结 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一起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吧!

图形的旋转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P ′C D B A 《图形的旋转》导学案设计 23.1图形的旋转(一) 一、简介: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的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是以省级课题《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五步教学》为蓝本来设计的。“五步教学法”以“导学——自学——助学——强化——评价”五步组成,就是将“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先学后讲"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学 1、引入新课:运用课件欣赏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旋转现象,如旋转的风车、旋转的钟面、飞驰的车轮等,然后让学生根据上述现象用一个动词进行概括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借助课件,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的的引入课堂中,又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旋转现象; (2)、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3)、知道旋转的性质,会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说明:学习目标的展示,是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认识,知道这节课即将学习哪些内容,要掌握哪些知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无的放矢。学习目标是属于课前预设性目标,是学生对这堂课的一个浅性认识阶段。) 3、重点:旋转的有关概念 难点:理解并运用旋转的性质 (设计说明: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之后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确定旋转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性质的运用。在“五步教学”中,明确学习的重难点,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这些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逐步实现的,就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 《二》分层学习 第一层次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预习p56——57页归纳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约4分钟 (3)、自学方法:观察生活中物体的旋转现象,体会旋转过程,形成旋转概念的感性认识。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旋转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课文中的思考实例可以看出:图形的旋转三要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ABP 旋转到 △CBP ′的位置时,其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角为________,旋转方向为_______。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执教:陈丽娟xx年3月28日 课题:找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例1—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动手操作等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感受规律的美。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展台、课件、学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音乐《喜羊羊与灰太狼》,师问:这首歌曲你熟悉吗? 2、以一只喜羊羊,一只灰太狼,有规律的排列导入新课。 第2 页共5 页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我会找”(例1) (1)出示主题图。 (2)学生观察,找规律。 (3)交流。 2、“我会摆”(例2) (1)学生观察前面摆的规律。 (2)摆出下一个图形,说说为什么这样摆。 (3)对比两题,说说你发现了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有规律的排列可以2个一组、3个一组、4个一组…… 三、激趣练习,应用规律。 1、教学例3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找规律,涂色。 (2)全班交流。 2、“做一做”:涂上合适的颜色。 3、“摘智慧星” 四、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创造规律呢?动手 第3 页共5 页

试试吧。 2、学生活动。 3、展示。 五、联系生活,欣赏规律。 六、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找规律 1、颜色 2、形状 第4 页共5 页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全册

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13 9+(4)=13 …… 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 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教学后记: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 构。 2.小组学习,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 行学习。 3.协作交流,释疑解难 交流的过程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4.汇报成果,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后,由各组组长汇报学习的成果。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教师可提出适当的建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课外延伸,实践运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所以课后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地运用。 引用紫藤花园的小学数学情景串教学法(教学流 程) 一、?复习课教学 1、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2、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 (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3、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二、练习课教学 1、创设情境,回顾疏理。 2、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巩固新知---- 基本练 (2 )克服定势一一变式练 (3 )串线成网综合练 (4 )拓展延伸——发展练

3、回归情境,总结提升 三、综合与实践教学 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分析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 价 四、可能性教学 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运用素材,直观感知 合作交流,建构概念巩固拓展,应用知识 五、图形与位置教学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实践操作,积累经验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六、图形的运动教学 提供素材,感知现象研究素材,掌握特征 模拟运动,探究方法拓展创新,体验应用 七、统计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1)针对问题,收集数据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表一)班级一教者(学年度第一学期)

总的目的要求具体措施教科研专题 1、熟练地数出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和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 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 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 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 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 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 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 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 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 有效性研究 表二:具体安排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打印版)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十几减9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课堂学习交流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形成运算技能。 2.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十几减9这一数学问题的大致过程,学习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想法,通过互相协作交流认识新知。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掌握十几减9的算理。 自主探究方案: 1.仔细观察下图:小猴一共有()个桃。小兔买走了()个,还剩多少个桃? 2.看书第1页。 小辣椒、小萝卜、小柿子、茄子它们算13-9的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1)摆一摆:你能照它们算的样子摆一摆吗? (2)说一说:现在13-9你打算怎么算? (3)写一写: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探究质疑:阅读课本P1~2,结合自主学习的过程,你有什么疑问? 自主实践题:

1.先画一画,再算一算。 13—9= 16—9= ○○○○○○○○○○○○○○○ ○○○○○○○○○○○○○○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9= 14—9= 17—9= 12—9= 15—9= 18—9= 13—9= 16—9= 19—9= 3.在○里填上“<”、“>”或“=”。 11—9○3 10○19—9 7○17—9 18—9○8 4.看图列式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用课前时间自学。 二、明确目标 交流: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什么吗?板书:十几减9 三、交流提升 故事导入:春天到了,天气真好,小兔弟弟一大早就提着篮子上街买东西去了,小兔来到水果超市,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就问:“小猴哥哥,我想买些桃,还有吗?”小猴挠了挠头说:“我这就只剩下1盒桃和这3个桃了。”你想买几个?”小兔弟弟说:“我想买9个桃。”(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故事情节) 1.提问:谁能帮小猴先生算算卖过以后还剩几个桃?算式怎样列? 生汇报,教师板书。 2.通过课前的学习,你会算13-9吗? 全班交流。 3.教师板书学生交流的几种计算情况: (1)13-1-1-1-1-1-1-1-1-1=4 (2)13-3-6=4 (3)10-9=1 1+3=4 (4)因为9+4=13,所以13-9=4

一、简要阐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doc

一、简要阐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 答: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1)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教什么),亦即教学目标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通常须要分析和设计学习背景、学习需求、学习任务。 (2)设计教学策略(如何教),亦即教学策略设计。在设计时,从整体把握教学策略,融会贯通地理解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设计出具有特色,符合教师自身特征及实际教学背景的教学策略。 (3)进行教学评价(教得如何),亦即教学评价设计,主要有四种比较典型的教学评价模式:决策性的评价模式,研究型的评价模式,价值性的评价模式,系统性的评价模式。 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如何运用这些内容和方法来解决教学问题就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一般地,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首先要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目标等几个要素进行分析。这里着重介绍学情要素分析。 1.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是指初中生目前的状况与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分析学习需要的主要目的在于: ①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因素,以确定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能否解决。 ③分析现有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④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分析学习需要的方法有内部参照分析法和外部参照分析法。 内部参照分析法是以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已经确立的教学目标为参照标准,来考查学习者与之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内部分析法确定学习需要一般有以下几种渠道: ①设计测试题、问卷等让学生回答,通过对其结果的统计、分析来获取期望的信息。 ②查阅学生近期的学业成绩和表现记录材料。 ③对与学生有密切关系的人员进行访问和座谈。 外部参照分析法是指根据社会需求为参照标准,考查学习者与之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偶有使用。 2. 初中生特征分析 初中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需要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取丰富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完成学习过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而设计,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分析初中生特征就变成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工作中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环节。对初中生的分析包括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和初始能力分析。 初中生的一般特征是指初中生的先天因素与环境、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生理、

一年级数学数一数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数一数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

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b)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起看看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 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 5、用自己的办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课堂活动。 1、小明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小明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小明的不一样。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 (8) 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10) 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23) 第五单元元、角、分 (40)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45) 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看卡片口算。 9+2 9+5 9+3 9+4 9+9 9+8 9+6 9+7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的数。 9+()=119+()=17 9+()=149+()=15

9+()=169+()=13 9+()=189+()=12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故事导入。 画面: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声音: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猴妈妈拿出13个桃,对小白兔说)“小白兔,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水果,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 启发:小朋友们,请你猜猜猴妈妈会向小白兔提出什么问题呢? 2、筛选出有效信息。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指名回答: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好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摆一摆、算一算。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13-9。(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等进行计算。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2、说一说、听一听。 提出要求: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并认真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教师请每个小组推荐1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方法。 3、评一评、比一比。 引导:小朋友,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后,你来评一评哪个小组提出的方法好,为什么觉得它好?把别人的方法和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怎么样? 4、活动小结。 同学们积极思考、团结协作,想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5、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题) 计算12-9和16-9 (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17-9=()12-9=()15-9=() 想:9加()得17 想:9加()得12 想:9加()得15 2、9+()=12 9+()=11 9+()=14 12-9=()11-9=()14-9=() 3、5+9=()7+9=()4+9=() 14-9=()16-9=()13-9=() 4、“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5、“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6、“想想做做”第4题。(小蚂蚁送信) 课前准备1号、2号、3号……9号、10号信箱。

微课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最新资料

微课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5~8分钟精准详细的讲解而录制成的小视频。它具有两个显赫特征,一是以视频的方式播放;二是在于微课的“微”。微课程内容少,时间短,能让学生在短促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困乏和注意力分散。 一、什么时候适合录制微课 (一)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时候 进入学校的孩子,对于一切都是陌生的,同时也填塞了激情。 但是孩子对于学习没有方向感,不知道从何下手。而学校上课内容为《可爱的校园》,让孩子结合详尽情境来数数,认识1到10的数。那孩子们回家后该如何复习数数呢?我在这时录制了两节《数数》的微课。第一节《数数》要求孩子们回家有序地将1到20的数按顺序数出来,先一个一个数,再两个两个数。而第二节《数数》则要求难度加大,除了要求正着一个一个,两个两个地数,还要求孩子们能倒着数数。在第二节微课中我加入了一些关于数学的习题,如:小朋友,你知道括号里是什么数吗?①1、2、3、4、()、6、7、8。 ②20、19、18、()、16、15、14。③20、18、16、14、()、10、8。 ④3、5、7、9、11、()、15、17。这两节微课比起书本上的知识要有一点难度,在巩固复习课堂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同时,孩子们第一次正式接触微课,兴趣十分深刻,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们在家喜欢观看学习微课两遍甚至以上。这两节微课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拓展课堂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时候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时,孩子们开始正式接触数字1到10。课本要求学生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0到10。为了拓展孩子们对数字0到10的相关知识,我在本单元教学时,录制了两节《数的组成与分解》的微课,分别为《数的组成与分解――2到5的组成与分解》和《数的组成与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备课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优质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33—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2.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橡皮筋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 师: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了哪些数字吗( 0到20)说说其中某个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灰太狼)师:灰太狼怎么突然跑来了啊他来干什么呢原来是给我们送东西了。(师出示小棒)问:你能估计一下有多少根小棒吗? 学生积极举手。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生齐读课题)。 3、数100以内的数 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到底有多少根小棒(数一数) 学生四个人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数之前教师先说数数的要求)。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数数的方法,并比较哪种最容易看出数的多少。随机总结出:10个一是一十。 二、探究新知

(一)数数量是100的物体,认识10个十是一百。 1.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合作,数100根小棒。 2.请几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数法。 3.通过课件展示数100根小棒的方法: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10根捆成一捆,再十根十根地数,10个十是一百。让学生观察之后予以评价。。 4.引导学生概括:10个十是一百。 问:观察你们刚才数的十捆小棒,谁知道几个十是一百 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 (二)数数。 1、思考:怎样摆才能一眼看出是三十五根呢?并说说是怎样摆的,请生到黑板上摆。2.学生边摆小棒边从35数到42,当数到39时,注意让学生理解39的下一个数是40。 3.练一练(课件出示) 4.让学生脱离小棒,采用师生对口令的方式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5.男生女生对口令,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之后全班接着数到七十二。 (三)两位数的组成 1.(出示课件:36根小棒)然后提问:图上有多少根小棒?36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十三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点名学生回答后用电脑验证。 3.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数字迷宫里面四种类型的练习,请生说说自己做题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一十 10个十是一百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三单元分一分 第四单元认位置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有趣的拼搭 第七单元分与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丰收的果园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数一数 课题:数一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教学难点:有序地数数,不重复、不错漏。能从实物数数到抽象程度的数数之间转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2分钟左右) 1.学生观察图片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儿童乐园去看一看(出示挂图)。 2.让学生明确本课的练习内容及目标。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15分钟左右) 1.引导数数(给1分钟时间) 学生可能会不按顺序数。数的方法也可能不一样。 这么美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先不着急说,把你喜欢的东西数一数,记在心里! 2.学生根据数量从小到大地再数一次 刚才大家把图上的人和物都数好了,能不能把这些物体和人按数量多少在再从小到大分类数一数。 3.学生依次说三幅图和点子的意思。 个别说、集体说。 仔细观察前三幅小图和小图下的点子,说说每幅小图画和下面的点子是什么意思。 4.学生根据小图里的物体在场景中找一找,依次数一数,说一说。并画出空缺的“点子”。 观察第四、五、六、九幅小图,再根据小图里的物体在场景中找一找,依次

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上册连加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 (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 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 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 5+0+3=

一年级数学学科认识教案完整版

一年级数学学科认识教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5单元课题:认识6—9(1)第7教时总第11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量6—9的物体的个数,理解6、7、8、9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这些数。 2.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学法指导,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 3.让学生体会到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并书写每个数,体会数与日常生产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学生搜集与6、7、8、9有关的资料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情境图) 教师引导:小朋友,我们玩过套圈旅游吗体育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大家在玩套圈旅游呢看了这幅图,你能提些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问:(1)图上有多少个小朋友(2)每个小朋友可以投多少个圈(3)场上有多少只小鹿桩子…… 二、探究交流 1.认识“6” (1)师引导:图上有多少个朋友? (2)你能用图片表示出6吗?介绍几种不同摆法。 (3)6像什么?谁会写这个数。 可先让学生尝试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结合在田字格中写数学6,并讲解6的写法,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上描摹独立写等。 (4)生活中,你们常常能发现6这个数,看,第一排一共有6个小朋友,你能用“6”说一句话吗? 2.自主学习7、8、9

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认识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6,那么运用这一方法,我们还可以认识更多的数吗? (1)比6大1是几? (2)你能用圆片表示7吗? 学生摆好以后,让他们同桌之间交流摆法 (3)7像什么怎么写的(师示范并指导写法) (4)数字“8、9”同7 (5)谁能用7、8、9这些数说一句话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口手一致的数一数,再在“日”字格里写出数,然后读一读。 2.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 学生读数后,独立涂一涂。 交流:为什么后面的数只要再涂一个圆就可以了? 通过交流,学生士进一步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互查 四、课堂总结 1.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布置口头作业:书写6、7、8、9这四个数,每数五遍 3.实践活动: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这些数 4、拓展思考: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再和你的同伴说你的理由,你有几种方法?4 5 6 7 9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课题一、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 教时: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己探索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的微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连加》的微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教学重点] 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 [教学难点] 知道连加的运算方法和顺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上一节微课,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连加计算方法。希望大家积极主动学习新内容,有不懂的及时提出来,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二、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 (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如果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那么怎么计算?怎样列式呢?(是的)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样的算式就叫“连加”。 三、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如何来计算呢? (1)看:原来地上有5只,跑来两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小鸡)最后又跑来一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2)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我们一起来算算左边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有几根?然后一共有几根?想一想用什么算式计算?(4+3+1=) (3)4+3+1=?先把左边4根和中间3根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这7根小棒加上1根就等于8根小棒。(你们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来摆摆看。)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四、总结连加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两个数的和,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五、巩固练习 2+2+4=? 5+1+2=? 3+2+4=? 5+0+3=?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10以内的连加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课后你们可以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这样会学的更加扎实。

一年级数学学科认识12345教案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5单元课题:认数1~5 第1教时总第5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地掌握数量是1~5的物体,知道1~5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5。 2、是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使学生能用数表示事物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日常生活里,初步培养学生用数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1~5每一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5。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写数字,特别是3和5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动物贴画若干张、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大家是怎样庆祝教师节的呢?(出示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学生说说可以用1、2、3、4、5表示人或物。 二.探索交流 1、认识数字1 ⑴刚才大家在图上找到一块黑板、一个男孩、一架手风琴等等,这些物体都是一个,都可以用1颗算珠表示,认识数字“1”。(老师板书1)齐读1,用“1”说一句话。理解数字1的含义。 ⑵认识字型,你觉得1像什么?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想象1像什么:小棒、棍子……跟着老师的要求书空。 ⑶请你拿出一支铅笔画一个圈,拿出一本数学书等,充分认识“1”。 2、学习数字2~5。 ⑴图上有两盆花,每个人有两只手,可以用几个算珠来表示呢?也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板书2) ⑵说说2像什么?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归纳出2。想象:像一只小鸭子。 ⑶你能摆出2根小棒吗?画2个圆,或是拿出2个圆片等。 ⑷大家看见图上有3个跳舞的小女孩,你能从铅笔盒里拿出3支铅笔,在纸上画出3个圆,拨3颗算珠吗?这些物体都是3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说一说:3像什么?着重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动手,说、摆、画,认识数字3,3像我们的耳朵,做书空练习。你还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到和3有关的东西吗? ⑸照样子,让学生学习数字4、5。 ⑹指导学生写数字4、5,着重指导写5。 3、指导书写数字。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尤其是3和5,老师巡视,即使纠正学生的错误。三.反馈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