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章1~3节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1~3节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1~3节生命活动的调节

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感应性

1?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对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和接触等刺激作出的反应,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

向有关。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的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3)负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这称为负向地性。

(4)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生存。

2?植物的感性运动

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植物体感受机械震动、灼伤、电触、骤冷、

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猪笼草等。

【典型例题】

【例题1】取几粒黄豆种子,在水中浸泡3小时,取出埋在花盆内的潮湿泥土中,过两天后

每天观察萌发后的茎、根分别向什么方向生长。

(1)阳台上花草的枝叶向外伸展的较多。向日葵向太阳、植物的叶镶嵌等,是向日葵等

植物对_____________ 作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光性。

(2)实验现象:黄豆苗的根向下生长,是豆苗对_______________ 作出的反应一一植物的向地性。

黄豆芽(茎)向上生长,即茎的背地生长,是豆苗对地球引力以及光照作出的反应。即植物的性和

__________________ 性。

【例题2】(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 ___________ 的方向生长。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

应较快。

(2)向地性(负向地性):根的______________ 生长、茎的_____________ 生长。根尖、茎尖的向地

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____________ 的地方生长。

(4) 向化性:植物的根向_____________ 的地方生长。

【例题3】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将两盆含羞草,A盆放在黑暗处,B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将含羞草A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B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到阳光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含羞草具______________ 性。

[实验2]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有_______________ 。

【例题4】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按如图实验,建立对照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现象:乙瓶横放后,茎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豆芽茎、根具有________________ 。

二.植物激素

1. 生长素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尖端等,如果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

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背光一侧细胞比向光一侧

生长得快,于是向光弯曲,产生向光性生长。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

④防止落花落果;

⑤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

3.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物质,

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4.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由多种急速互相协调、共同调节。

【典型例题】

【例题1】植物的根不仅具有向地下垂直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并且还有向较潮湿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即植物具向水性。请你对植物的向水性提出假设,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植物的根具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

(2)建立对照组:取两盆生长情况一样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的植株四周均匀施

水,在B盆的植株的一个方向处施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植株的根的分布。试回答:

2. 植物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向地性、

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______ 盆蚕豆苗;

(3)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2】如图,在A B、C三个花盆中,各有三株相同的植物胚芽,A、C盆中正常,B盆

切去尖端,将A、B盆放在匀速缓慢旋转的圆盘上, C盆不旋转,几天后,A盆胚芽_________________

生长,B盆胚芽将______________ ,C盆胚芽将

【课堂练习】

1. 海洋中的藻类植物的幼株,都会向上生长,最后

漂在水面上。下列关于其感应性

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地性

B. 向水性

C. 向化性

D.向触性

根分布均

A

棍向施水虻载

向触性、向热性等。

3. 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植物能捕捉昆虫作为自己的养料。当昆虫受香气等因素的诱导进入陷阱时,进口会自动合上,使昆虫无处逃生,变成植物的营养餐。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环境刺激,不可能的是()

A. 肥料

B. 地球引力

C. 振动

D. 碰触

4. 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B. 生长素总是促进植物的生长

C. 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5.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结果说明()

A. 植物胚芽顶端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 植物胚芽顶端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 植物胚芽顶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D. 植物胚芽顶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6. 下列不属于植物的激素的是()

A、生长素 B 、生长激素 C 、赤霉素 D 、细胞分裂素

【课后作业】

1. 有许多植物在春暖花开时展现勃勃生机,而在寒冷的秋风来到时,植物的叶子由绿变黄,

落叶树开始落叶,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现象是植物对下列哪种环境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A. 光照

B. 地球引力

C. 温度

D. 振动

(2)上述现象说明植物具有的向性运动是()

A. 向触性

B. 向热性

C. 向水性

D. 向光性

2. 在密林深处,向阳山脊上的树,树杆粗且树冠大,根深叶茂。而背阳山中的树,树杆细而

长,树冠向高空伸长。影响树木向阳坡和背阳坡生长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温度

C. 土壤

D.阳光 3.

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

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

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一侧的生长 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掉了, 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

有人做了下述实

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

(如

图)。图中c 、d 、e 和f 用一种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分割;琼脂块下方的数字 表示琼脂愉收集到的生长素(IAA )的量。请回答下列各题:

(1 )图a 和b 说明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有没有被分解?

(2)图b 和d 说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和琼脂 生长素的数量。

(3)图e 和f 中琼脂块左右两侧收集到的生长素的量不

同,,说

4. 如图表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请

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2)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二. 若使甘薯迅速育出

40

生长素浓度是 ⑶比较生长素浓度

对根、芽、茎的不

AA

可以看出对

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

3.2人体的激素调节

一.内分泌腺和激素

1.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1 )外分泌腺

皮脂腺、汗腺、和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都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 泌腺。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是

(1)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是

;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

-------- 20

素的浓度是

O

1严"尸JO- 1旷加cfn^L 生长蛊

对植物的娜响

很 芽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胰岛等。

(3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主要功能

垂体(人体的主要分泌腺,称为

“内分泌腺之首”)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分泌多种激素间接地影

响、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

经系统的兴奋性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主要功能

胸腺胸腺激素在人体抵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肾上腺肾上腺激素促使心跳加快、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胰岛胰岛素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睾丸(产生精子)雄性激素调节男性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发育

卵巢(产生卵子)雌性激素调节女性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发育)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激素名称作用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

长)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包括神经系统的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分泌不足患呆小症;分泌过多患甲亢;成年分泌不足(身体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分泌不足患糖尿病;分泌过多患低血糖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 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元的生成和葡萄糖的分解从而降低

血糖的浓度,使血糖基本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1)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笔记大全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植物的向性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3、植物的向性是有方向的,是受单向刺激的结果。(如植物的向光性,而植物秋天的落叶就不是向性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 4、植物的向性运动包括: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负向地性等。 5、植物的感性也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含羞草、捕蝇草、猪笼草等受触碰而运动,凤凰木、郁金香等受光照(温度)变化开闭花(叶)。 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且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 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⑤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3、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物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第二节神奇的激素 1、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 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肝糖元),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2、内分泌腺和激素 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①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消化腺有导管,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②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高中生物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神 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 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 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传 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注意: 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区别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组成,突起分树突和轴突两种。 (2)神经纤维是指神经元的轴突,包括套在轴突外面的髓鞘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 (3)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反射类型比较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 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平静状态,神经元细胞膜的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这种电位差叫 做静息电位,此时膜同一侧无局部电流。 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区膜外的电 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叫做动作电位,结果造成膜 同一侧与未兴奋区之间出现电位差,从而产生局部电流。其中膜内侧的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静息电位实质:细胞膜对K+有通透性,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电位表现:内负外正,没有局部电流动作电位实质: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未兴奋部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Na+内流,内正外负;兴奋与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人体体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 眼球壁从外向内分为三层:外膜(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中膜(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内膜(即________) 眼球的内容物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白色,坚固起保护作用) (2)、________(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 (3)、(感受光刺激并成像) (4)、(透明,有弹性,起主要折射光线作用) (5)、视神经 (6)、_______(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7)、(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8)、(有色素,中央为,调节通光量) (9)、_______(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曲度)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经过________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________,视网膜上________ 接受获得图像信息是,会通过________将信息传给________,形成视觉。 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径过,晶状体曲度切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象落到视网膜的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眼可以配戴________加以矫正。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 2.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指的是、。 3、从暗室走到阳光灿烂的地方,瞳孔的变化是,从阳光灿烂的地方到暗室,瞳孔的变化是。 4、由远看近,晶状体的变化是。由近看远,晶状体的变化是。 5、眼球结构与照相机的结构做类比,镜头是,光圈是,胶卷指,暗箱的壁指。 6.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 是______和_________。 外界的声波经过_______传到______,______的振动通过 _______传到______,刺激了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 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__________传到______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7、某同学到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去旅游,可是他乘船不 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在这一生理活动中,起主要 作用的是________。 8、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______会破裂出血,使人失去听觉。 9、、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_________或_______;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________张开,或_____、_____,以保持_____两侧大气压力的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 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______;不让污水进入_______,避免_______感染。

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1 2 一、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3 (1)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主因是温度、光照影响其行为; 4 (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5 (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6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7 (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8 a.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 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9 10 b.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11 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12 c.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13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14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15 16 (5)植物生长素 17 a.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b.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 18 19 落花落果。 20 c.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 草。 21 22 (6)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23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24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5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26 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27 (2)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28 (3)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29 a.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治疗服用胰岛素。)医治糖尿病30 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 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31 32 b.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33 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34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 35 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36 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37 38 a.有无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消化腺有导管,39 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b.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40 41 三、神经调节 42 (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 43 44 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题型一:植物的感应性 1.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 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 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1) 。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三(2)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 素的干扰 步骤四(3)几天后,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2.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环 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 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 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感应性主要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有关,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热性等。感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无关,例如触碰含羞草,叶子合拢。 2、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着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 ②具有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 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 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4)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适当时,对植物的作用有: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当生长素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1、激素的部位:在内分泌腺中产生。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直接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外分泌腺有导管。 2、激素作用: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素类别产生器官激素的功能分泌异常时的病症 生长激素脑垂体 a.促进组织合成蛋白质 b.控制人的生长发育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a.促进生长发育 b.促进新陈代谢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成年分泌过多:甲亢 胰岛素胰脏 a.促进将人体吸收的葡分泌不足:糖尿病

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 内 b.促进血糖分解 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肾上腺素肾上腺 a.加快心跳的节奏 b.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 性激素雄性激 素/雌性 激素 睾丸/ 卵巢 a.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 生殖细胞的生成 b.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 性征 / 2、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2).含量:基本稳定在90毫克/100毫升。 3).调节: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使血糖含量降低。 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促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节:神经调节 一、对刺激的反应 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需要各种器官协同作用 2、反应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 为主。 4、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 节作用。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 3、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 鞘;⑥轴突分枝; 5.在一个神经元中,信息传递方向: 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练习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1.如图表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的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①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C.CO2的浓度①大于② D.①和②的成分差异与毛细血管壁的透过性有关3.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 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5、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6、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下左图),在图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右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必修三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 1、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的细胞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大多数动物体内的细胞必须通过细胞外液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细胞外液:是指动物体内细胞外面的液体,相对于动物体外界环境而言,在机体内部, 因此又叫内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3、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血浆与组织液: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浆中。 (2)组织液与淋巴:小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3)淋巴与血浆: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4、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组织细胞(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和血浆) 5、内环境的成分: (1)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O2等。 (2)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等。 (3)代谢废物:尿素、CO2等。 注意:(1)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也是内环境成分,抗原抗体结合也发生在内环境中 (2)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它们存在于消化道、尿道等与外界直接相通的管道内,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 (3)血红蛋白、细胞内的酶(呼吸作用酶等)、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不是内环境成分 6、稳态是:动物体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来实现,而与稳态维持直接有关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稳态意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原因是细胞代谢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来实现的,而这些反应需要有适宜的温度、PH和一定的离子浓度、底物浓度等条件。 注意: (1)稳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而是指一种可变的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 7、维持稳态的实例分析 ①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②保持O2、CO2浓度的相对平衡: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和循环系统的运输。 ③维持血糖平衡:消化系统吸收,循环系统运输,肝脏形成或分解肝糖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等。④含氮废物的排出:排泄系统(肾脏等)把代谢废物等排出体外。 8、几种典型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症: (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3)渗透压失调——组织水肿等 (4)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9、组织水肿: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人体的渗透压平衡被破坏,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水肿现象。 (1)具体例子: ①过敏反应: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②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③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④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血浆蛋白通过尿液流失,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教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题: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并描述动植物的各种行为,收集有关动物节律行为的的资料。 2、了解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3、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重点难点:动物的节律性行为,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的分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回顾上一章学过的有关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天气:1、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堵洞将下雨 2、地震、台风前的动物行为等等 气候:1、沙漠仙人球的特点,各地农作物的特点。 2、沙漠中的抬尾芥虫等等 一、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看P89图3-3讨论】猫头鹰和鼠的昼夜节律性行为 1、(1)猫头鹰和鼠都是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而白天与夜晚主要有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差异,因此,温度和光照等都是影响猫头鹰和鼠的行为的外界因素。(2)人类与他们不同,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所以温度和光照等是影响猫头鹰和鼠的行为的外界环境因素。 2、昼夜、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会使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详见附录:动物的节律性行为节律性行为 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称为节律性行为,或叫生物节律。例如很多脊椎动物的取食行为和睡眠行为在一天之内很有规律地发生;温带地区的动物大都每年在一定的季节繁殖一次,甚至在原生动物中的一些种类,它们的游动,或从水域上层到下层也表现出某种节律性。因此节律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是动物适应环境节律的结果。 节律性行为约可分为四类: 潮汐节律——涨潮落潮,是由月球的引力作用于地球的海洋所引起的。这样生活在潮间带(就是涨潮时为海水淹没,潮落时又露出的海滩)的许多动物的活动,也跟着产生节律性的变化。例如涨潮时,潮水带来了许多食物,牡蛎将壳打开,进行取食活动。退潮时将壳紧闭。许多蟹类,在涨潮时,躲进洞穴或岩缝,因为它不像牡蛎那样固着在礁石上,就有冲走的危险,落潮后,即出来在沙滩上积极觅食。 月节律——节律周期为28天,以月亮的运行为定时因素,因此和潮汐节律紧密相关。例如银汉鱼的产卵,总是在大潮时到沙滩产卵,大潮应是月圆之夜。人类的女性排卵,也以月为周期,所以有28日为周期的月经来潮。但这和月亮的圆缺没有关系。可是还有了一个“潮”字,如月经来“潮”、初“潮”(女孩子第一次的月经)等,可见国人很早把这种月规律性,比喻为潮起潮落了。 日节律——节律周期为24小时,其行为和白昼黑夜的交替相关。有些动物白昼活动,称为昼行性;有些动物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还有些在早晨、黄昏活动,称为晓暮行性。但由于昼夜24小时又受季节的变化而有昼夜平分之时(春分、秋分季节),昼长夜短或夜长昼短之时,而且不同纬度情况不一样,因此,这种习性,也是变化的。在春末和整个夏季,许多鸟类喜晨昏活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但到了冬日却变成昼行性了,因为晨昏温度太低的缘故。 年节律——节律周期为一年。例如很多鸟类、哺乳类一年只繁殖一次,多选在温度适宜、食料丰富、适于幼仔生活的时期,这是进化中形成的适应。昆虫会在冬季进入滞育期或休眠期,一些种类的哺乳动物以冬眠数月度过寒冷,两栖类、爬行类是变温动物,更需冬眠了。鸟类则发生迁徙,每年随季节的变化在繁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迁居,称为候鸟。在我国,春夏季节飞来繁殖,秋冬南去越冬的鸟,称为夏候鸟,如家燕、黄鹂等。秋季飞来越冬,春季

【范文】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知识点

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 知识点 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1)达尔文的试验: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

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2、(理解)"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3、(了解)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不同作用 特点: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了解)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 名称 主要作用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_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提示:请同学们参照课本,把下列知识点都理解透,记下来,同学之间可相互检测!) 1.1880年,英国科学家首先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确定胚芽的生长和弯曲确实与其有关。 2.1928年,证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注意:达尔文只是推想) 3.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分离出这种物质叫(化学成分叫吲哚乙酸)。 4.胚芽尖端能产生,并向下运输。正常光照射下,生长素均匀分布。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转 向背光侧,即侧生长素较多。 5.生长素的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2)能促进扦插枝条(3)促进,防止落花落果 缺点:浓度过大时,会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 6.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糖类物质。正常人体内的血糖含量基本维持 在左右。 7.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以促使血糖含量;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时,胰 岛素分泌减少,以促使血糖含量;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7.人体内胰岛素分泌过——低血糖。分泌不足致——病。 8.内分泌腺是(有/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人 体的某个部位或器官,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9.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肾上腺、胰脏、和。及各自的功能(见课本P95) 10.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症(智力正常)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症 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症 分泌不足——糖尿病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症(智力低下)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11. 12.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 13.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1. 调节:缓慢而持久 2. 调节:快速而短暂 14.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的连续过程 15.神经细胞,也叫。如:眼的视网膜上的细胞、鼻的黏膜上有细胞、口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 16.神经元分为:和突起。突起分为(短而多,呈树枝状,接受信息)和(较长,一般只 有一条,传导信息)。(见右上图) 17.脑神经:对,来自脑部,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对,来自脊椎,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高中生物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19年3月21日 (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 1、(4分)机械采收棉花需要除去叶片,某农场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1)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3)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它能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_;促进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____;促进不同种类植物的同一器官的最适浓度__________;生长素既能防治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性。 2、(4分)向触性是某些植物的一种向性运动,是指由接触刺激引起的植物的卷须卷成许多圈呈盘旋状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达尔文观察到西番莲卷须的顶端接触到支柱后,在20-30S内就能激发出明显的弯曲现象。他认为如此快速的运动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进行解释,并大胆提出:卷须的向触性运动是靠电信号传递和原生质收缩来实现的。 资料二:为探究向触性的原因,有科学家在卷须顶端均匀涂抹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结果发现,卷须卷成了许多圈呈盘旋状。 (1)向光性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达尔文认为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解释向触性的理由是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向触性是否是靠电信号传递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 (3)分析资料二中的实验现象,结合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请针对向触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假说: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3、(5分)下列化学物质中,是植物激素的是 A.生长激素 B.生长素 C.胰岛素 D.乙烯利 4、(5分)研究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一种转录抑制剂)对大麦种子中淀粉酶生成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去胚的大麦种子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示加入该物质,“一”表示不加该物质。) A.去胚的原因是大麦种子的胚会生成大量的淀粉酶 B.放线菌素D可能抑制RNA聚合酶与mRNA的结合 C.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淀粉酶生成的影响有协同效应 D.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淀粉的分解进而促进大麦种子萌发 5、(5分)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效果可能相同,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得恶苗病,体现了植物激素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通过预实验摸索适宜浓度范围 D.植物生长过程中与植物生长有关的激素发挥作用,衰老时脱落酸、乙烯才可发挥作用 6、(5分)“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里的“气”是指 A.乙烯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7、(5分)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胚芽鞘中生长素合成和分布的主要部位都是尖端 C.开花期喷洒高浓度的NAA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D.缺乏氧气会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 8、(5分)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下表是有关芸苔素内酯对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表中结果不能证明芸苔素内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若要继续探究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最适浓度,则需降低实验的浓度梯度 D.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的最适浓度在0.3?0.4mg·L-1之间 9、(5分)“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课时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的结构和动作电位教案(必修3)

第3课时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神经元的结构和动作电位 学考要求 一、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 1.人和动物调节机制的种类 有两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后者又称为内分泌调节或激素调节。 2.神经调节的特点 (1)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更迅速,更准确,原因是由于神经调节的信息是神经细胞发放的神经冲动,其沿着神经系统内的路径快速传递到特定的效应器,并使效应器作出准确的反应。 (2)体液调节往往是在神经系统的影响下进行的。 (3)神经系统一方面通过感觉器官接受体内、外的刺激,作出反应,直接调节或控制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调节或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影响、调节机体各部分的活动。 3.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 (1)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 (2)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①人和动物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及时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 ②对内能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 探究1——比较异同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探究2——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总结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 材料1 一群小鸟在草地上觅食,当有人经过时,小鸟“轰”的一声飞走了,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同样,在草原上觅食的植食动物必须时时察觉肉食动物的光顾并及时逃跑,否则便会变成肉食动物的食物。 材料2 当食物过咸时,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会上升,刺激神经系统做出反应,主动饮水。 从材料可分析,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是能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节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对内能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对外使人和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例1人和高等动物对环境的各种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这主要依靠( ) A.内环境B.神经系统 C.内分泌系统D.循环系统 答案 B 解析神经调节的特点之一是快速准确。 例2(2014·浙江6月学考)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作用特点是( ) A.比较缓慢B.迅速而准确 C.持续时间较长D.范围较广泛 答案 B 解析神经调节的作用特点是迅速而准确,而体液调节作用比较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范围也比较广泛,B项正确。 二、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的结构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1~3节生命活动的调节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感应性 1.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对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和接触等刺激作出的反应,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的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3)负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这称为负向地性。(4)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生存。 2.植物的感性运动 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植物体感受机械震动、灼伤、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猪笼草等。 【典型例题】 【例题1】取几粒黄豆种子,在水中浸泡3小时,取出埋在花盆内的潮湿泥土中,过两天后每天观察萌发后的茎、根分别向什么方向生长。 (1)阳台上花草的枝叶向外伸展的较多。向日葵向太阳、植物的叶镶嵌等,是向日葵等植物对_________作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光性。 (2)实验现象:黄豆苗的根向下生长,是豆苗对_________作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地性。 黄豆芽(茎)向上生长,即茎的背地生长,是豆苗对地球引力以及光照作出的反应。即植物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例题2】(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_________的方向生长。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负向地性):根的_________生长、茎的_________生长。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_________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_________的地方生长。 【例题3】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将两盆含羞草,A盆放在黑暗处,B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将含羞草A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B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盆__________________,放到阳光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含羞草具_________性。 [实验2]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有_________。 【例题4】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按如图实验,建立对照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试卷C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下列现象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 . 母鸡孵卵 B . 蜘蛛结网 C . 蜜蜂采蜜 D . 小狗做算术题 2. (2分)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A . 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 B . 小偷看到警察就跑——激素的调节 C . 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 D . 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3. (2分)现在网络语言流传着这么几句口头禅,“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这些带着灰色幽默的词汇深入我们的生活,对上述植物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 碗豆属于被子植物 B . 苹果树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苹果树 C . 用大蒜的蒜头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 . 吃生姜时分泌睡液的行为属于反射 4. (2分)湖州举办首届太湖半程马拉松赛。比赛中,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A . 调节体温和排泄 B . 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C . 保护和调节体温 D . 排泄和保护 5. (2分)如图为小明骑自行车及他的中枢神经系统构造示意图。有关小明骑自行车时神经系统工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向左或向右前进由1判断 B . 呼吸频率的快慢由2调节 C . 身体的平衡由3来维持 D . 脚踩踏板的速度由4来决定 6. (2分)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 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特有的生理功能 C . 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 .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系统是神经系统 7. (2分)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对人体的这种器官、系统的相互协调起到调节作用的是() A . 呼吸系统 B . 运动系统 C . 循环系统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 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4.反射弧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出神经:只有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 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吸钾排钠: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 受刺激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方向:与神经元的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传导: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局部电流形成。 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7.突触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突触小泡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8.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1)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等)扩散作用 (2)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突出间隙→突出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3)单向传递: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出后膜; 方向: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9.大脑: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脑小脑:调解躯体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存在许多反射中枢 脊髓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10.人脑的高级功能: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通过激素的调节 1.有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生长激素:产生:垂体 作用:促进生长 幼年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幼年过少:侏儒症甲状腺激素:产生:甲状腺 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影响中枢神 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偏高:食量大增,消瘦;喜怒无常烦躁不安(如甲亢) 偏低:臃肿;精神萎靡,呆笨,迟缓(如黏液性水肿),幼年动物停止发 育(呆小症) 促激素:产生:垂体 作用:维持正常发育,促进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胰岛素:产生:胰岛B细胞 作用: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偏高:血糖降低,严重者低血糖;偏低:血糖升高,严重者糖尿病胰高血糖素:产生:胰岛A细胞 作用:促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一些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使血糖 升高 3.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素的发现历史:达尔文向光性实验(1880年)一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1928年)一荷兰科学家郭葛分离出生长素(1934年)。(1)达尔文向光性实验。实验实验条件实验现象(胚芽) 实验推想结论次数 1 胚芽受单侧光照射弯向 光源生长胚芽尖端会产在生某种物质, 2 胚芽切除,单侧光照 射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单侧光照射下,胚芽尖端锡箔罩住胚芽 直立生长 3 对胚芽生长产单侧光照射生影响 4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尖端向光源弯曲生长推想结论:胚芽尖端会产生影响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2)荷兰科学温特实验。 [实验设计] 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取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一侧,再取另一切去尖端的胚芽,将没放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胚芽一侧。[实验现象] 前组中的胚芽会向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后组中的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控制条件] 相同条件:两组均为切去尖端的胚芽。不同条件:前组琼脂上放过胚芽尖端(粘有尖端上的物质),后组琼脂上没有放过胚芽尖端(作为对照组)。[实验结论] 胚芽的尖端确定产生了能控制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温特实验证明胚芽尖端确实

产生了生长素。(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二、植物生长素 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当受到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处分布多。当受到阳光均匀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均匀。 5.植物具向光性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即植物具向光性。三、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四、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食物里的营养物质及其在体内的转化和吸收。(1)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2)水、无机盐、维生素可被人体直接吸收;(3)蛋白质在体内转化成氨基酸,脂类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糖类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设问] 进食前后血糖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吗?为什么?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