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培训方案

管理心理学培训方案
管理心理学培训方案

管理心理学

一、培训目的:做好管理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素质,而管理的基础,其实是对人性的假设,没有对人的基本认识,也就没有科学的管理。通过此次培训,希望能够让我们管理者心中模糊的概念清晰起来,让我们的管理真正成为管理,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能够起到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

二、培训内容:

1、人性假设:

(1)X 理论:

X 理论是一套传统的关于人的假设。它假定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工作,只要有机会就逃避工作。工人被看作是先天要强制规定工作量的,没有抱负,尽量逃避责任,自我中心,对组织需要漠不关心,拒绝变革。一般的奖励制度不可能克服这种厌恶工作的天性,所以管理就被迫通过压制、控制和威胁员工以获得满意的绩效。虽然很多管理者会否认他们对人持有这种观点,但他们历来的举动表明X 理论的确是管理层对人的典型看法。(2)Y 理论:

Y 理论采用更人道、更具有支持性的方法来管理员工。这种理论假定人不是生来就懒惰的。有的人之所以有这种表现,是他们过去对组织的经验的结果。如果管理层为员工提供发挥潜能的适宜的环境,工作就会像娱乐和轻松休息一样,成为他们的天性。根据Y 理论的假定,管理层认为员工在追求自己所认同的目标时,可以做到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管理层的作用是提供一个使员工才能得到发挥的工作环境。

(3)Z 理论:

我们也可以说,X理论和Y理论是统一价值杠杆上的两个不同终端。我们从两者之中可以看出,不管你怎样看待员工,对员工提出目标并进行管理是完全必要的,既要尊重员工,诱导他们自觉地工作,又要制订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一定的纪律约束。在这个价值杠杆上,左端是X 理论式管理,而右端是Y理论式管理,管理的标点应根据员工素质、公司管理基础和工作特点等条件灵活机动地进行滑动。在员工素质比较差、公司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低下的公司,管理标点应该滑向左端,反之应向右端滑动。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员工的素质特点,善于运用这个杠杆,讲究管理艺术,将员工管理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

日本学者威廉?大内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不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理论和Y理论,提出了所谓Z 理论,将日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Z 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

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微妙性是指企业对员工的不同个性的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劳动率。而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提倡在员工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X 理论和Y理论基本回答了员工管理的基本原则问题,Z理论将东方国度中的人文感情揉进了管

理理论。我们可以将Z理论看作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员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制度与人性、管制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实施最符合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管理方法。

2、需要理论: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不同的动机驱使的,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弱。一般讲,强的动机引起的行为也积极,弱的动机产生的行为积极性也弱。然而,是否强的动机所产生功行为效果就一定好,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一定高?两者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事实表明,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成

效之间成倒“ V”型曲线关系。

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人有了某种需要,而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的紧张, 这种紧张导致想方设法满足需要,也就产生了行为的动机。

所以,要了解、控制人的行为,必须先要了解人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的层次论理论把人的需要概括为不同层次的五种需要。

第一、生理需要。处于量低层。从心理发展看,生理需要为最早产生的需要,如饮食、空气、运动等需要,这些需要如果个能获得满足就会危及人的生命?所以是最基本最强烈的需要。当人存在多种需要时,饥饿引起的村食物的需要占据优势地位,首先提到议程上来,而其它需要被依序后报。

第二、安全需要。幼儿出生几个月就有这种将要。他们抓住大人的衣服,怕摔下去,强大的声音、陌生人都会引起哭闹?这都是安全需要的表现。成年人会产生维持自身安全与家庭平安的需要。如要求有个安全的环境、安定的职业,退休后有退休金,生病有医疗保险;要求家庭成员健康、无后顾之忧等。

第三、归属与爱的需要。表现为一个人既要爱别人?也需要得到别人的爱,愿成为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以重要身份参加集体活动,从中得到友谊、温暖。如果不是如此,会产生苦恼的体验。

第四、尊重的需要。指自尊与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自尊是指希望自已有本领胜任工作,能取得成就;来自他人的尊重是希望得到他人的重视与赏识,希望得到名誉、地位、权力、赞赏。尊重需要的满足,可使人产生自信,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能力。这种需要受阻会产生自卑感、虚弱感、无能感。这种需要一般很难得到完全满足,得到基本满足就会转化为持久的推动力。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指自己从事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在工作中发挥潜能,取得优异成绩。马斯洛解释这种需要为:“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满足。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情,这一需要就称为自我实现。”(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在现实中,自我实现是多数人的奋斗目标,但能实现者是极少数。然而人在为此目标奋斗的过程中,目标会转化为强烈的动机?产生持久的力量。

3、相关激励理论:

(1 )激励-保健理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满意的反面是不满意。但赫兹伯格认为,满意与不满意并不是或此或彼、二择一的关系。满意的反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反面是没有不满。也即令人满意的因素虽然被去除,并不一定会导致员工不满意,同样,令人不满意的因素虽然被去除,并不一定会导致员工满意。

为此,赫兹伯格区分出了激励因子和保健因子。赫兹伯格的研究发现:

a、成就感、别人的认同、责任、进步等因素可以归为激励因素,具备这些因素可以令人满足,但不具备也不致

招人不满。

b、组织政策、管理者的行政措施、监督方式、工作条件等因素可以归为保健因素,具备这些因素只能使员工不产生不满情绪,但并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2 )公平理论

员工所负的责任、权职和员工所获得的薪酬、晋升等因素所造成员工的公平感对员工的激励起着重要作用。

公平的评判有许多因素和角度。一类是纵向比较,包括员工在同一组织中把自己的工作和待遇与过去的相比较,也包括员工将自己在不同的组织中的待遇进行比较。另一类是横向比较,包括员工在本组织中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其他人进行比较,也包括与其他组织员工的工作与报酬进行比较。如果员工通过比较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益不成比例,则会强烈地感到不公平,从而挫伤工作的积极性。

(3 )激励理论

弗鲁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可归结为这样一个公式:激发力量=效价X期望

这里,激发力量是指挖掘人们内部潜力,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强度和持久比期望是指人的一种自我估价和希望,即,人在干任何事情之前,要先掂掂自己的份量,要根据个人的自我知觉,以及个人对客观条件的分析和评估,来判断一定的行为导致某种结果与满足需要的概率,效价是指个体对结果的价值分析,即个体认为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后,将会结自己带来什么益处,或者说在达到目标后对自己具有什么价值。该公式说明个人把行为结果估价越高,认为达到这个结果的可能性越大,则由此激发出的内驱力就越强,工体积极性也越高。

为了对效价、期望与行为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解释与分析,弗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见图)。

弗鲁姆认为,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有效地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必须注意正确处理期望模式四因素之间的关系。

1)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初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预想的工作成果。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达到目标,他就会有信心、有干劲,就会激发出强大的内在力量。仅如果他认为目标层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即,或者目标太低,唾手可得,他就会失去信心或鼓不起干劲,因而缺乏内部的动力。

可见,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就是个体对目标的一种期望,一股来说,实现期望的概率越

高,激发力量就越大。不过,当现实期望的概率太高(如百分之百)时,也会满足不了个体的高级需

要(如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等),使目标的内部效价完全丧失,激发力量又相对下降。

因为期望概率是个体对现实目标的一种自我力量估价,而这种自我力量的估价既要受到认知、态度、信仰等个多个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个人的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个体对目标的期望概率是一个由个体的主观条件和环境的客观条件相互作用而决定的函数。

2)个人成绩与组织奖励的关系

人在通过努力达到预期目标后,总希望获得奖励来强化已有的行为模式。达到奖励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用奖金、加工资、提职称、表扬等有形的组织形式来实观,又可以通过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尊重、工作成绩的社会效益等无形的形式使个体体验到。如果只要求员工努力工作工作,只要求贡献,而没有反馈,没有奖励这种强化手段,职工的积极性就会逐渐下降。

3)组织奖励与个人需要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由于年龄、性别、文化背段、个人资历、经济状况等各种具体条件的鼓别,.其优势需要也各不和明。有人可能对物质需要特别感兴趣,对金钱的多少非常敏感;有人可能特别希望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有很强的成就感;等等。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种奖励方式均有它的运用范围,都会对一部分人产受较强的吸引力。这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对同一奖励方式或奖励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或者说,使用同一种奖励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价。

总之,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强调要通过选择具有适当难度的外在目标来控制人的期望与效价,通过努力提高奖励的效价与期望来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

如何提高奖励的期望与效价

1 )关于如何提高奖励效价的问题

要想提高奖励的效价,使它对每个人都有—定的吸引力,就要使奖励的方式灵活多样,使奖励能因地制宜,又因人而异,从而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部门、不同职务的人们的需要和追求。管理中,常用的提高奖励效价的方法有下列三种;

a、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

人的需要是极其广泛的。每个人由于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其优势需要也有差异。如果管理者能根据人与人之间优势需要的相似性和变异性,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努力使每种奖励均能适合不同人的优势需要,就会大大提高奖励的效价。例如,上海菜厂一个女青年,一直表现不太好,后来在组织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有了转变,第一次评上了二元钱的奖金。车间党支部根据该同志的经济状况非常优越、平日花饯大手大脚的特点认为二元钱对她没有激励作用,于是买了一只脸盆,印上了“奖”字,在车间大会上当众授奖。这种奖励使她深受感动。后来她进步很快。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二元钱和一只脸盆是等价物,差别只在于一个是用货币形式来体现其流通价值,一个是用实物的形式来体现其应用价值。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二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脸盆满足了那位女青年渴望尊重、渴望自己的进步得到社会认可的心理,满足了她对荣誉和发展的需要,其在心理上的实际效价是无法用二元级的人民币来度量的。

B来用灵活多样的奖励方式。

近年来,我国职工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年职工的比例增加,技术工人、知识分子的比例逐年上升。职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水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了。因而,如何用灵活多样的奖励方式来适应年轻人好学、好动、好做、好美、好奇等特点,应该引起管理者的注意。

管理中所采取的奖励方式十分多样,例如:奖金、加班工资、评劳动模范、保送进修或学习深造、提供假期、到风景区休养、旅游、晋升、络家届送喜报、黑板报或广播表扬等等。这些奖励方式对职工心理上的影响,并非完全取决于它的经济价值或精神鼓励酌级别,而依赖于职工个体差异和团体气氛,依赖于某种奖励方式是否特合绝大多数职工的优势需要。

C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种奖励方式如果经过科学的设计,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既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又满足人的高级需要。这也会大大提高奖励的效价。

在实际工作中,奖励内容总是有所侧重,或偏于物质奖励或偏于精神奖励。但只要管理吝奋意识地进行设计和引导,便可以使一种奖励同时满足低级的初高级的两种需要。

2) 关于提高奖励期望位的问题为了提高职工对奖励的期望值,使他们能满怀信心地投身于工作,管理部门有责任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合理的引导。

A、形成良好的团体气氛,提高职工对奖励的期望值。

职工对奖励的期望一般有两个等级。第一个等级称为期望1,它是指员工在自我知觉的基础上

判断自已有多大的把握去达到既定的工作目标;第二个等级称为期望2,它是指职工根据以往经验

判断达到工作目标后,组织上是否全给予自己恰当的奖励。这两个等级的期望都与个体所处的组织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周围人们的态度是热情鼓励,还是冷眼旁观,往往会影响职工的自信心;团体内部的汽氛是你

追我赶、积极向上还是互相嫉妒,彼此不服气,会影响职工争取上进的勇气;领导在职工心目中的形象是说一不二,还是出尔反尔会影响职工对奖励的期望。因此,形成良好的组织气氛,使职工置身于团结互助的集体环境之中,有利于职工提高对奖励的期望值。

B编制合理的劳动定额,也是提高职工对奖励的期望值。

劳动定额是职工成绩评定,奖励分配的依据,它作为外在的工作目标,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深刻的影响。

职工在分析获得奖励的概率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劳动定额进行个人估价和社会估价。个人估价是指他要分析自己达到或超过定额的可能性。在这种估价中,如果他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有能力达到或超过定额,得到奖励,他就会有信心、有决心、有干劲;如果他认为定额太高或者太低,他就会失去信心并缺乏内部动力。社会估价是指他要对自己的劳动定额与其它工种或与同工种但不同型号新旧机器的定额进行比较。如果在这种比较中,他认为定额的差异是合理的,他就会有一种竞争取胜获奖的期望,反之,如果他认为定额不合理,他就会对奖励与竞争失去信心。因此,劳功定额的编制要科学、合理,指标要适当,过高或过低都是起不到激励作用的。要努力采取即先进又使具有中等水平的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超过的定额。

C通过思想工作,帮助职工把期望值保持在一种适当的水平上,是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重要

途径。

人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如对奖励的期望、对他人的期望、对工作的期望等等,这些期望虽然只是个人在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判断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主观估价,但它的实现则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反过来,这种主观期望又对个体的信念、情绪、干劲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职工把期望值保持在一个恰当的水平上。

大量事实说明,管理者对职工进行思想工作时,不仅要善于洞察职工的思想状态,正确判断他的期望和期望概率,而且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引导。在这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要根据不同性质的问题,控制不同的期望概率。

实际工作中,很多问题都会成为诱发职工的期望及其波动的原因。这些问题的性质往往各不相同,对职工期望水平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例如,调整工资时,职工们会产生各种期望。他们会不自觉地根据调资条例,把自己的资历、工作态度、工作成绩与自己周围的人相比较,并在比较的基础上,产生一种主观期望,即认为自已有百分之多少的希望可能上调工资。在这时候,许多人往往因为渴望调资的愿望太强烈,或因为自我知觉的失误,而产生高估自己调资概率的心理。这就需要管理者给他泼冷水,多给他讲讲别入的优点,别人的贡献,使他们把“温度”降低一点。这样,如果他调上工资就会格外高兴,而调不上他受的挫折感也会小一点。

②对不同个性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控制期望值。

学校管理心理学

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首先,在科学建设上,有利于抓住学科的核心,构建合乎逻辑的学科体系。其次。在思维方式上,有利于归纳和演绎的统一,不仅对锻造学科体系甚有帮助,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为什么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是激励与挫伤的关系问题:1激励与挫伤的关系问题是学校管理活动中的根本的心理问题。2是学校管理心理学最高层次的范畴。3是稳定存在于学校管理历史长河中的心理现象。 问什么说激励与挫伤是学校管理心理学中的根本心理问题:1它是学校管理活动中个体积极性涨落的根本原因之一2追求激励,避免挫伤是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基本群体心态。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存在决定意识,事物运动发展变化,事物普遍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原理2系统科学的系统原理,信息原理,控制原理。 观察法: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和研究他人行为,并把研究结果按时间次序做系统记录,分析和整理,写出报告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通过观察,访问,个别谈话,座谈,问卷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心理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分析整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运用认为的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干预情况下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干预情况下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仪器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个案法:综合运用多种合适的研究方法,对特定个体,群体,组织进行研究,广泛收集资料,以全面了解其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 当代西方激励理论流派有哪些?强化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归因理论,综合激励理论 导致满意的主要因素: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提升,发展的可能性 导致不满意的因素: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工资,与上级的人际关系,与部署的人际关系,与伙伴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 消除不公平感的方式:1力求改变自己的报酬2要求改变他人的报酬3设法改变自己的投入4自我消除不公平感 C型激励理论:是我国行为科学研究者冬青吸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结合我国意识形态,结合我国激励经验提出的一种探索性的激励理论。 全员激励:动员群体师生员工参与激励,形成他励,自励,互励统一的格局,取代以往上励下受,单向而行,管理者一元激励的局面。 全程激励:激励活动按照激励本身的心理过程和管理活动过程进行,形成相对完整的周期,是激励过程真正成为工作过程的伴侣。 全素激励: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激励手段鼓舞师生员工,在继续坚持物质,精神激励的前提下,不断谋求新的激励手段。 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现象的科学。 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的集合。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一些人。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即交往的双方是相互吸引还是相互排斥,是接近还是疏远等等。 教师素质: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需的心理品质和有关素养。 个性:心理学中的个性也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称。

2017年学校管理心理学案例

2017年学校管理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1. 某校决定采用?满勤给奖?制度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发奖金20元,如果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这种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很好,无人缺席、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王老师,因患病请假2天,病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扣发了当月的奖金;李老师经常是小病大养,自由散漫,实行?满勤给奖?后,人是来了,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差,奖金却照拿;赵老师在月初的第一周就迟到2次,在他看来,一个月的奖金已经没了,于是在后几周的工作就随随便便了,何必准时来上班呢? 针对上述案例,你对?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有何看法?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案例2. 张校长上任后,大张旗鼓地强调竞争。他说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学校就不能前进。于是在管理活动中开展各种名目的竞争。一开始,学校人心振奋,但时间一长,问题也就出来了。许多教师为提高教学成效,争占学生的时间;一部分教师热情减退;甚至还有少部分教师为争先进,扯皮揭短。该校的王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提倡竞争以来,积极性很高,所教学生本学科分数上升。但其他教师都来找张校长,不愿与王老师同教一个班。以上的问题使张校长陷入了思考:该不该鼓励竞争呢?请分

析教师竞争中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如何采用有效管理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案例3. 冯阳生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对他真是宠不得又横不得。冯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极强,地区、省里都有名气。学校交给他的工作都能按质按量完成,学生信任、家长放心。但他那股直冲冲的傲气让领导不舒服。 学校该实习了,王校长按惯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依次排列,最后考虑到要有个能干的组员,于是请到了冯老师。冯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讲到了自己对实习的设计,听得王校长一个劲地点头。最后冯老师提出条件:要我干,我一定干好,但要给我一定的权力。 如果你是校长会如何做,并分析其原因?

员工技能培训计划

员工技能培训计划 篇一:员工技能培训计划 公司员工培训工作要紧密围绕企业经营生产发展战略目标,以大人才观,大培训格局为指导思想;以坚持服务施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为宗旨;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经营生产持续发展为目的,拓宽培训渠道,全面启动培训工程。本着创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队伍,做好年度员工培训工作。 一、重点工作 (一)实施管理层领导岗位轮训。通过对管理层领导的轮训,一是提高他们的政治和职业道德素养,以及领导力、决策力的培养;二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和手段,增强企业管理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执行力;三是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实施。 (二)继续强化项目经理(建造师)培训。今年XX公司将下大力气组织对在职和后备项目经理进行轮训,培训面 力争达到50 %以上,重点是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业务能力。同时要求xx公司各单位要选拔 具有符合建造师报考条件,且有专业发展能力的员工,组织强化培训,参加社会建造师考试,年净增人数力争达到XXX 人以上。 (三)重点做好客运专线施工技术和管理及操作技能人员的

前期培训。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对我们是一项新的技术,是今年XX公司员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围绕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技术及管理,选择优秀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委外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吸收和掌握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技术标准和工艺,成为施工技术、管理的骨干和普及推广的师资;XX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会同工程管理中心及成员各单位,积极组织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所需的各类管理、技术、操作人员内部的普及推广培训工作;确保施工所需的员工数量和能力满足要求。 (四)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步伐。今 年,XX公司将选择部分主业工种进行轮训,并在兰州技校适 时组织符合技师、高级技师条件的员工进行强化培训、考核,力争新增技师、高级技师达XXX人以上。使其结构和总量趋于合理,逐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职业技能鉴定要使35岁以下的技术工人在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完成初次鉴定取证工作。 (五)做好新员工岗前培训。对新接收的复退军人在兰州技校进行一年的岗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取得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新招录的大中专毕业生,由各单位组织培训,重点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和基本技能,企业概况、文化、经营理念,安全与事故预防,员工规范与 行为守则等内容的培训。同时要注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引导,实现个人与企业价值观的统一。培训率达100 %。 (六)加强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训。各单位要积极创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课件

4 .组织行为学时期为20 世纪70 年代及以后。标志是组织管理问题的综合性,跨学科性,系统性研究。重点是组织中个人,群体,整个组织极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行为等更为广义的组织管理心理学问题。1903 ,德国的斯腾提出“心理技术学”1914 ,利莲?? 吉尔布雷思在其《管理心理学》中提出“管理心理学术语”1912 ,Hugo Munsterberg 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24-1932 ,霍桑实验1933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人际关系学说1949 ,在芝加哥召开的跨学科会议上,正式把这门学科定为“行为科学”1958 ,利维特提出用“管理心理学”代替“工业心理学”1959 ,心理学家(M??Haire )提出把工业心理学分为:人事心理学,人类工程学,工业社会心理学。后者即为管理心理学1964 ,利维特发表《组织心理学综述》1966 ,巴斯和雪恩各自出版了《组织心理学》1970 ,F Luthans 的《组织行为学》历史事件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和研究概况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1 、建立学术组织和教学科研机构。目前,我国有两个工业心理学专门研究机构。一个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工业心理研究室,另一个是浙江大学心理学院工业心理专业。此外,华东师大心理系、北大心理系也有人专门从事管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2 、翻译编写了一批管理心理学著作。3 、开展多方面研究。我国学者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励问题研究。俞文钊:同步激励理论、公平差别阈理论、三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去激励连续带模式)二是人员测评研究。三是领导行为研究。四是跨文化问题研究。(外资、中外合资企业)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1958 年利维特出版《管理心

06180 学校管理心理学 复习资料

06180 学校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学校管理心理学概述 1、工业心理学创始人: 闵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2、霍桑实验的结论——人际关系理论 霍桑实验中的几个假设 假设一:物质条件的改善可提高生产率。 假设二:工间休息,缩短工作日可减少疲劳,提高生产率。 假设三:计件工资制可提高生产率。 假设四:管理方法的改变可提高生产率。 霍桑实验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照明试验。 第二阶段:福利试验。 第三阶段:群体试验。 第四阶段:谈话试验。 霍桑实验的结论(人际关系理论)是: 1. 生产条件的改善并非是提高生产率的第一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受心理的、社会的因素的影响。 2. 工人的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情绪,也就是他们的“ 士气” 。 3. 改善工人的工作态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愉快工作是提高工效的决定因素。 4. 论证了团体中,非正式组织对完成工作任务的影响。 3、管理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出版《管理心理学》 萌芽 追溯到闵斯特伯格 心理技术学:教师发展的有效技术。 学校管理心理的诞生 20 世纪70─80 年代 美国欧文斯《学校组织行为学》再版时更名为《教育组织行为学》心理技术学

4、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 “ 理性-经济人” ,实利人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X 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D. M. McGregor) 《企业中人的方面》 X 理论和Y 理论 X 理论就是对“ 经济人” 假设的概括。 X 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多数人是: (1) 懒惰的,想方设法逃避工作。 (2) 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心受别人指导。 (3) 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方法迫使他们工作。 (4) 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 (5) 只有少数人能自励,能克制感情冲动,应担当管理的责任。 二、相应的管理措施 管理模式:“ 任务管理” 1 、管理的重点在提高生产率,完成任务方面,重视完成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感情。 2 、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 3 、在奖惩方面,主要用金钱和严厉的惩罚,通俗些说就是采取" 胡萝卜加大棒" 政策。 泰勒制与“ 经济人” 假设 “ 时间-动作分析” 管理者和生产工人严格分开 “ 计件工资制” 如果人真能象牛一样愚蠢,就可以让他们俯首帖耳按照我所设计的那套标准动作进行工作,工作效率也许会更高。 ——泰勒 “社会人”假设 一、“社会人”(Social man)

技术培训计划与方案

--- ... 技术培训计划与方案 1) 培训目的 为了使本项目所涉及现场维护人员能全面地了解设备, 增强维护和使用设备的技能, 我 们除了向用户提供整个设备的技术说明、 操作说明和相关的文档之外, 还将负责组织对现场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进行全面高质量的培训。 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使管理和使用设备的人员不仅对设备有足够的认识, 而且能完全胜任 所承担的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转鼓式格栅除污机设备结构、 工作原理、 控制工艺等理论培训及设备操作规程、 现场操作、 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安 装调试、设备运行参数调整、设备故障排除、事故应急措施等内容。 2) 培训对象 现场设备管理维护人员 设备管理维护人员是指对项目中的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人员。这部分人员经过培训, 主要能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设备结构、运行工作原理、设备控制工艺等内容; 2.掌握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方法设备运行参数调整等; 3.掌握设备一般性故障的诊断、定位和排除方法; 4.指导一般操作人员的现场工作等。 3) 培训形式 为了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使用户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将采用多种途径 对用户进行培训: 现场授课: 由专业的售后服务人员, 在现场对用户进行培训。 通常由设备的操作说明书作为 资料支持,现场设备操作为辅助。 现场指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的工程时在实际操作中,会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指导客户操作,并解答客户的问题。 4) 具体培训计划及方案表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受训人员 培训场所 根据先理论后实践的原 第 1-2 天 则,开展设备安装技术 培训、安装条件、 注意 现场口授及资料 现场设备管理维 护人员 安装现场 事项等培训内容。 设备结构、工作原理、 控制工艺等理论培训及 第 3-5 天 设备操作规程、现场操 作、设备的维护保养工 作、系统运行参数调整、 培训资料 现场设备管理维 护人员 具体地点视现场 情况而定 设备故障排除、事故应 急措施等培训内容。 第 6-7 天 电气等调试培训及联机 调试培训等。 现场口授及资料 现场设备管理维 护人员 安装现场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 通过这一学期的《管理心理学》的学习,虽然我选择了自修区,虽然我承认有时候听课不怎么投入,但是一学期的学习下来我也是有些体会的,不是很深入却也是我自己的想法。 第一堂课就被老师的规矩给“折服”,怎么说呢,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分法,那时侯就想到底是关于管理的课程。从这里我也明白大家应该要互相尊重,最后一堂课同一个评分标准我也很欣赏,我不明白那同学是怎么想,我是乐于接受这样的结果的,我还觉得老师是很尊重我们的呢。 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我自己,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对自己还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那点,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看到那么几条,我真觉得怎么那么象呢,我好好的反省了下,我要好好努力的,我得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规划。 人是社会性的,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人不能独立的生存,

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团队中,个人在团队中的行为,同他在独自一个人时的行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规律。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信息沟通是交流意见,传递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有效的沟通。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人在社会实践和团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们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真不得不承认网络的强大,我晚上回忆了一晚上,总觉得自己有很多想说,可是真的动手不知道怎么下笔,担心写杂了偏题,专业的东西我又不知道怎么写,也许是我太在乎了吧。我记得最多的是《士兵突击》,还有些例子影片,还有分析,然后是些零碎的片断了。 这一学期的最大收获,让我知道的大家应该互相尊重,也明白了有些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这点是来自生日的那个打赌,还有也对我自己做了个小小的分析,知道什么我的第二象限是什么,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2): 遇到这种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

学校管理心理学1

1.第1题青春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学习能力 B.异性交往 C.人生目标? D.同辈群体 答案:C 2.“先入为主”说的是对人知觉的()。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投射效应? D.近因效应 答案:B 3.血压高、心脏病是压力的()。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行为反应?? D.情绪反应 答案:A 4.第2题ERG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A.马斯洛? B.奥尔德弗?? C.莱维特? D.麦克莱兰 答案:B 5.第3题高昂的士气是群体长期保持高工作效率的()。 A.唯一条件? B.充足条件? C.必要条件 D.次要条件 答案:C 6.下列哪种选项属于权力性影响力因素?() A.品德? B.资历?? C.知识 D.能力 答案:B 7.第4题以项目管理的形式组成的群体是()。 A.工作团队

B.工作群体?? C.群体 D.小组 答案:A 8.通过参与活动改变个体态度的方法是从改变个体的()入手。 A.认知和情感 B.行为 C.认知 D.情感 答案:B 9.第5题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答案:B 10.非官方规定的、自然形成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大群体? D.小群体 答案:B 11.根据双因素理论的观点,下列哪个命题是错的?()。 A.激励(+)导致满意???? B.保健(+)导致不满意 C.激励(—)导致没有不满意?? D.保健(—)不会降低努力程度 答案:B 12.第6题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叫做()。 A.年龄特征? B.心理特征? C.发展特征 D.阶段特征 答案:A 13.第7题惩罚学生是压力下的( )反应。 A.情诸 B.行为 C.认知

项目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方案含培训计划(模版)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方案模版 目录 第1章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方案 (2) 1.1产品保修期、保修内容说明 (2) 1.2XX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说明 (2) 1.2.1技术服务体系架构 (2) 1.2.2技术服务质量保证 (3) 1.2.3技术支持与服务原则 (4) 1.2.4技术支持与服务目标 (4) 1.2.5技术服务体系要素说明 (5) 1.2.5.1服务人员 (5) 1.2.5.2服务方式及内容 (5) 1.2.5.3服务时段 (7) 1.2.5.4响应时间 (7) 1.2.5.5到达现场时间 (7) 1.3针对本项目技术支持与服务内容 (8) 1.3.1电话支持服务 (8) 1.3.2定期巡检服务 (8) 1.3.3现场支持服务 (9) 1.3.4后期技术培训 (9) 1.3.5针对本项目的其它服务承诺 (10) 1.3.5.1产品质量保证及安装调测承诺 (10) 1.3.5.2人员派出承诺 (10) 1.3.5.3快速实时现场服务承诺 (10) 1.3.5.4其它承诺 (11) 1.4XX服务力量综合实力说明 (11) 1.4.1完整的备品备件库 (11) 1.4.2维护队伍 (11) 1.4.3技术服务说明 (11) 1.4.4服务态度说明 (12) 第2章项目技术培训方案 (13) 2.1XX公司提供的技术培训服务 (13) 2.2保证措施 (13) 2.3培训计划详细描述 (14)

第1章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方案 1.1产品保修期、保修内容说明 所供产品保修期按照厂商产品质保期限保修。 XX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为:1年免费现场技术支持服务、定期巡检服务及终生的后期技术培训及咨询服务。 1.2XX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说明 XX公司作为XX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在企业高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储备了大量的系统集成高素质人才,本着服务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用户、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已经形成建立了一套完备、优质快捷的服务体系,包括服务提供者、服务地点、服务时段、服务响应时间、服务内容等若干服务要素,以下所述内容将围绕着新疆XX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服务体系内容进行展开详细说明。 1.2.1技术服务体系架构 XX公司作为集团重要战略部署的全资子公司,面向全国提供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和咨询服务业务,基于国际国内的服务标准,并通过长期的项目实践积累,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客户支持服务体系。 公司设有服务Team包括:生产管理部、弱电技术部、自控技术部、软件技术部、工程管理部、市场销售Team等,直接为

学校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文:转贴来源:不详时间:2005-10-17 10:58:33点击:308 案例一 新校长说: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 试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论述以上管理方法之所以产生这样效果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建立业务档案,说明校长重视教师的工作成就,以教师的工作实效对教师进行评价。 2. 建立业务档案,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工作本身,增加责任感。 其理论依据主要是: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高层次的需要尤其是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注意提供自我实现的途径。

4.双因素理论中更多地着眼于满足激励因素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包括工作本身、工作成就。 5.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对人的成就需要非常重视,他认为一些人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的报酬。 案例二 某校校长管理教师分三种情况: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来的教师,他每月交代一次任务,并告诉他们怎样去具体完成。对中年教师,他很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教学工作上喜欢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老教师,除关心他们的身体外,对日常教学工作,校长一概不问。 你赞成这位校长的做法吗?为什么?试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这位校长的做法是可以肯定的。 2.点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青年教师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命令式”布置任务,教给方法。中年教师已进入比较成熟阶段,校长对他们采取的是“参与式”,经常听取他们意见。老教师已进入很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授权式”。 案例三

技术培训方案范本

Clear objectives, matters, methods and record progress, so as to make planning direction consistent, action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培训方案

编号:FS-DY-71699 技术培训方案 荣昌县白玉社区地处双河场镇边缘,两条河流经其境,该村渔业水资源丰富,水质状况良好。鱼类等水产是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由于海洋和内陆水产打捞受到季节的限制,而且经过多年的滥捕水产的产量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枯竭,水产养殖技术员满足了人们这样的需求。因此,人工饲养水产成为保证供需平衡的最佳选择,这为水产养殖技术员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他们通过研究水生动植物亲体培养、繁殖、苗种培育和成体养殖的规律,为人们提供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水产。为了全面提高水产养殖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养殖业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现代养殖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切实搞好此次培训,特制定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指导,围绕养殖增产、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和

农村繁荣的目标,以强化科技支撑和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及科技示范户建设为重点,以养殖业技术推广项目为载体,以党的农村政策、现代养殖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技术为内容,开展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按照《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20xx年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通知》(渝农发[20xx]149号)文件精神及荣昌县农委对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推广新型农产品市场运作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措施,着力加强务农农民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二、培训规模及目的 我校培训双河街道白玉社区一线养殖户50人,专业为水产养殖。通过培训,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水产养殖技术员队伍,全面提高基层养殖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技水平,着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养殖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掌握养殖业新技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与推广服务能力的基

学校管理心理学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 1.学校管理心理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 A.闵斯特伯格 B.肖孝荣 C.麦格雷戈 D.欧文斯 2.提出需要ERG理论的人是() A.勒温 B.阿尔德弗 C.默里 D.马斯洛 3.摩尔斯与洛斯奇提出了人性假设的()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4.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者是() A.戴维斯 B.梅奥 C.麦格雷戈 D.雪恩 5.期望理论公式中的E是指() A.激励力量 B.效价 C.期望值 D.期望 6.双因素理论认为,与“不满意”对应的应是() A.满意 B.没有不满意 C.没有满意 D.很满意 7.人际得失效应认为,人际关系过程中_________,喜欢系数最大。() A.先肯定后否定 B.先否定后肯定 C.一直肯定 D.一直否定 8.由同一学校成员承担激励主体与客体的激励形态是() A.自励 B.他励 C.互励 D.全员激励 9.下面挫伤反应中,属于消极反应的是() A.理喻 B.退却 C.替代 D.斗争 10.传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泰勒 B.韦伯 C.斯科特 D.卡斯特 11.由精通学校某专业或技术的人担任领导,属于_________领导体制。() A.家长制 B.集团式 C.软专家 D.硬专家 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对完全成熟的下属管理,采取_________领导方式较合适。() A.命令式 B.授权式 C.说服式 D.参与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3.学校管理心理学诞生于二十世纪_________年代。 14.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关系问题。 15.动机以驱动行为的性质为根据,可以分为健康动机和_________动机。 16.挫伤调治的主要策略有:情绪发泄、_________、积极劝诫和_________。 17.态度改变的微观过程可以分为服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18.现实中的教师成熟度可大致分为成熟、欠熟、_________三类。 19.人际关系的形态有亲密形态、互利形态、_________形态、_________形态。 20.组织是指以权、责、利维系的社会成员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学校管理心理学 22.群体 23.人际关系 24.教师素质 25.心理异常 四、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态度的性质。 27.感情的动力功能有哪些?

管理心理学培训方案

管理心理学 一、培训目的: 做好管理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素质,而管理的基础,其实是对人性的假设,没有对人的基本认识,也就没有科学的管理。通过此次培训,希望能够让我们管理者心中模糊的概念清晰起来,让我们的管理真正成为管理,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能够起到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 二、培训内容: 1、人性假设: (1)X理论: X理论是一套传统的关于人的假设。它假定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工作,只要有机会就逃避工作。工人被看作是先天要强制规定工作量的,没有抱负,尽量逃避责任,自我中心,对组织需要漠不关心,拒绝变革。一般的奖励制度不可能克服这种厌恶工作的天性,所以管理就被迫通过压制、控制和威胁员工以获得满意的绩效。虽然很多管理者会否认他们对人持有这种观点,但他们历来的举动表明X理论的确是管理层对人的典型看法。 (2)Y理论: Y理论采用更人道、更具有支持性的方法来管理员工。这种理论假定人不是生来就懒惰的。有的人之所以有这种表现,是他们过去对组织的经验的结果。如果管理层为员工提供发挥潜能的适宜的环境,工作就会像娱乐和轻松休息一样,成为他们的天性。根据Y理论的假定,管理层认为员工在追求自己所认同的目标时,可以做到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管理层的作用是提供一个使员工才能得到发挥的工作环境。 (3)Z理论: 我们也可以说,X理论和Y理论是统一价值杠杆上的两个不同终端。我们从两者之中可以看出,不管你怎样看待员工,对员工提出目标并进行管理是完全必要的,既要尊重员工,诱导他们自觉地工作,又要制订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一定的纪律约束。在这个价值杠杆上,左端是X 理论式管理,而右端是Y理论式管理,管理的标点应根据员工素质、公司管理基础和工作特点等条件灵活机动地进行滑动。在员工素质比较差、公司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低下的公司,管理标点应该滑向左端,反之应向右端滑动。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员工的素质特点,善于运用这个杠杆,讲究管理艺术,将员工管理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 日本学者威廉·大内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不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理论和Y理论,提出了所谓Z理论,将日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微妙性是指企业对员工的不同个性的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劳动率。而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提倡在员工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X理论和Y理论基本回答了员工管理的基本原则问题,Z理论将东方国度中的人文感情揉进了管理理论。我们可以将Z理论看作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员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制度与人性、管制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实施最符合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管理方法。 2、需要理论: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不同的动机驱使的,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弱。一般讲,强的动机引起的行为也积极,弱的动机产生的行为积极性也弱。然而,是否强的动机所产生功行为效果就一定好,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一定高?两者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事实表明,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成

管理心理学在现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管理心理学在现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从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中可得知,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掌握领导心理和行为、工作动机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就对着两块内容在企业运行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讨论。 二、工作动机理论中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核心。 工作动机理论也称为工作激励理论。是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应该怎样激励人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具体分为三种:内容激励型理论、过程激励型理论、综合激励型理论。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大师金克拉曾说:“你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必须掌握激励,生活就是这样,你把它放入自己所处的人际中,人们就记得你信任你,就像黑夜相信灯光一样。”研究管理心理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个体与群体的心理,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 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可知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等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的目标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人的生存需要越来越得到满足,对人和人关系的需要和工作成就的需要就越强烈。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此对员工进行激励鼓励为实现他们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 在之前我们学习过关于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人性假设有“X”理论,“Y”理论,超“Y”理论。也有“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的假设。早期的管理者以及我国现在相当一部分管理者比较倾向于“X”理论和“经济人”的假设思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Y”理论及“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作有可能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自我实现将成为最大的愉悦,那时恐怕我们还要有新的人性假设来解释这种现象。“人性”以及管理理论都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当然,不能因为“Y”理论和“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是比较符合时代情况的,就否定了

学校管理心理学

学校管理心理学 第一讲学校管理心理学概述 学习目标: 掌握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理解该学科同临近学科的关系及其内容体系 了解学校管理心理学产生和发展概况 学会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性。何为学校管理心理学, 研究对象的必要性:一是有利于抓住管理的核心 二是有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研究对象的可行性:处于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和领导常会出现特有的心理 现象,而且有规律可循,因此是可以研究的。例 学校管理心理学在研究上的“三个侧重”使得它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别开来。(教材二版P9-10) 1、侧重“心理”研究。不研究学校管理本身,有别于学校管理学。例管理过程、原则——心态;管理政策与方法——心理反应;管理方面改革——心理承受力。 2、侧重“管理”研究。即研究学校“管理”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不研究学校 中“一般的”和“教育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有别于《普心》”和“《教心》”。与“普心”关系:一般——特殊;与教心关系:并列互依。 3、侧重“学校”研究。即研究“学校”管理心理问题,不研究“普通”管理 心理问题,有别于管理心理学。二者关系。企业——学校;一般——特殊。 (二)研究内容:

1 学校管理中的个体心理。 2 学校管理中的群体心理。 3 学校领导心理。 4 学校组织心理。分别说明。研究体系问题。 对教材中关于学校管理心理学基本问题的看法 (三)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属于心理学的分支。是应用性很强的心理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多层次性的学科 1 是一门应用学科。相对于基础学科(Basic Sciences)。探索自然、社会一般规律,以学科知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偏学术性的属于基础学科。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历史等专业。应用学科:是以解决工程、社会某领域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实践岗位性的属于应用学科,例如:工程类,管理类,设计类,技术方面的学科。它们分别与实践的关系: 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实践 2 是一门边缘学科(又称交叉科学,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密切联系的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领域生成的新学科的统称。) 3 具有多层次特点。主要体现在该学科要研究学校个体成员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的规律与管理特点上。 二、学校管理心理学产生和发展概况 (一)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早期管理(19世纪末之前)。凭经验管理,不科学 2、科学管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真正成为科学。代表:泰勒 (F.W.Tailor,1911)《科学管理》;法约尔(法国,H.Fayol,1916)《工业管理与一般

管理心理学的作用及运用

一、管理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1、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对劳动者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 2、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重视员工需要,保组织目标变成个人的需要,积极的、自觉自愿的努力工作。 3、增强员工归属感的作用。 4、提高员工思想觉悟的作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从而能够准确地预测、正确的引导和严格地控制员工的行为,是管理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5、提高员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6、能有效的化解矛盾。了解和掌握人的情感和冬季的产生,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能有效地化解矛盾。 二、如何认识和运用管理心理学来完善我们自己和改进将来的工作?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最为明显的是企业内各成员观念及思维的差异化。这种变化与差异化的存在要求我们各项管理工作在方式方法上要有所改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其有效性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关键。现阶段各方所提倡的人性化管理就是顺应这种变化的表现,根据人的心理进行管理。人性化管理,即管理心理学的提倡,要求我们的各项管理活动在追求实现统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及尊重组织内个体差异的存在。所以,学习并运用管理心理学原理,把管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对员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的分析,切实解决好项目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思想上、行为上的矛盾,是体现人本管理,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表现。 如何完善自己和改进将来的工作:

1、从员工个人的需要出发,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领导者, 要了解员工们的需要,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只有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下一层次需要相对地满足了,就会有高一层次需要的提出。因此,需要理论是我们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要教育员工树立正确合理的需要观,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问题,从员工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员工个体、满足员工的需要上来,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运用管理心理学原理区分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差异,个体的差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心理个别差异即个性差异,是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气质、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个别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是否有某方面的特点,而且也表现出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掌握个体差异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区别情况,正确解决问题获益非浅。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正确地看待不同气质的人;在工作中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富有针对性。 3、正确有效地激励,讲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对员工的管理,做到工作成绩的认可,给予较大的工作责任,外出进修、深造,职务、职称的晋升,工资待遇的提高等,强调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多提供有挑战性、战略性、关键性的工作,增强成就感,使工作本身变成一种激励因素。这既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 更大空间,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有新的提高和转变。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技术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及目标

技术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及目标 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和能力,同时实现一专多能的目标,更好的发挥专业技术对产品研发、生产及技术保障的指导作用,让公司在未来的行业市场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稳定快速的向前发展。根据公司要求,结合技术部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技术人员要学习培训,重在学习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尤其是对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前沿知识的学习,以解决安全生产、产品研发实际问题为契机,不断提高技术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全体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二、学习培训方式 部门一年2次培训学习;邀请公司领导、总工程师举办讲座;个人自学、专题研究等。三、组织人员及参加学习人员 由技术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部全体人员参与。 四、培训时间 1、每年6月份及12月份左右进行。 2、邀请公司领导、专业领域专家举办讲座。五、考核管理 1、培训期间严格实行考勤制度,全员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并严格执行公司培训班纪律。 2、学习期间全员必须参加,不准请假,确实因工作原因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必须经总工程师同意,并自行完成学习计划,补充学习内容。 3、所有参加学习的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学习笔记作为考核内容,由总工程师检查。 4、每次固定学习时间不低于4小时,否则给予扣考勤成绩的5%。公司领导、专业领域专家举办的讲座,技术部全体成员必须全部参加,否则给予扣除考勤成绩的10%处罚。 5、培训考核成绩分为3部分:考试成绩占60%,考勤成绩占30%,学习笔记占10%。成绩低于90分的,每降低1分给予10元罚款。 6、个人自学情况考核:根据考核目标,逾期未达到要求的,每拖一天给予50元罚款。 六、附录 附录1、培训计划表附录2、培训记录表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进行管理行为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知识点及考试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导论 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

一、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 (二)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对象与任务(一)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三、国外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一)科学管理运动 (二)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三)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产生(四)群体动力理论 四、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 (二)以德为本 (三)中庸之道 (四)无为而治 五、管理心理学研究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六、当代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当代管理心理学进展的特点 (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