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法生产活性氧化锌经济性差异对比分析

酸碱法生产活性氧化锌经济性差异对比分析
酸碱法生产活性氧化锌经济性差异对比分析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自测题)_129002864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自测题 一. 填空题 1.在氨溶液中,加入NH4Cl则氨的解离度α,溶液的pH ,这一 作用称为。 2.对于分析浓度为0.10 mol/L的一元弱酸HA,当K1为1.0?10-5时,[A-] = 。 3.酸碱质子理论认为:H2O既是酸又是碱,其共轭酸是,其共轭碱是。 4.对于某一共轭酸碱对HA-A-,在水溶液中,其K a与K b的关系是。 5.在水溶液中,H2PO4-是两性物质,计算其氢离子浓度的最简式是。 6.NaCN水溶液被稀释4倍,溶液中[OH-] ,pH。 7.已知水溶液中CH3CH2CH2COONa的K b = 7.69?10-10,它的共轭酸是,相 应的K a值为。 8.某弱酸型指示剂HIn的K HIn = 1.0?10-6,HIn呈红色,In-为黄色。将其加入三种不同的 溶液中,颜色分别是红色、橙色、黄色。这三种溶液的pH范围分别应是、和。 9.向含有NH3和NH4Cl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后,溶液的pH ;含 [NH4+] = [NH3] = 0.5 mol/L的溶液与[NH4+] = 0.9 mol/L,[NH3] = 0.1 mol/L的溶液相比,其缓冲能力。 10.已知HCN的pK a = 9.37,HAc的pK a = 4.75,HNO2的pK a = 3.37,它们对应的相同浓 度的钠盐水溶液的pH顺序是。 1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Fe(H2O)5OH]2+的共轭酸是,共轭碱 是。 12.pH3.1~4.4是甲基橙的,向pH在此区间内的溶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 溶液呈现的颜色从本质上说是指示剂的。 13.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值随其在溶液中的浓度增大而。对于可以用最简式表示溶 液中[H+]的HA型弱电解质,α与c的关系是。 14.若Na2CO3水溶液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2S溶液的碱性弱,则H2S的应比 H2CO3的更小。 15.要配制总浓度为0.2 mol/L的NH3-NH4+缓冲溶液,应向每升浓度为的 氨水中,加入mol固体NH4Cl,才能得到缓冲容量大的缓冲溶液。 1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氨在水中的解离,实际上是NH3和H2O之间发生的反 应,反应式为。

第2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2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教学目的:化学平衡是滴定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掌握化学平衡及相关计算;了解缓冲作用的原理相关计算;掌握酸碱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教学重点:反应平衡常数,分布系数,质子平衡条件及[H +]的近似计算,缓冲溶液的有关计算,会配制缓冲溶液,滴定误差、滴定突跃、滴定可行性判据,一元弱酸、混合酸体系的滴定。 教学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H +]的近似计算,缓冲容量的推导,林邦误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对于不同体系[D]eq 计算的公式不同,关键是写出化学计量点产物的质子条件。 2.1 概述 2.1.1酸碱平衡研究的内容 1. 由投料组分的浓度和平衡常数求算各形式的浓度、活度或pH 值 2. 由pH 值和相关的平衡常数求算各形式的分布分数 3. 由某些形式的浓度和投料组分的浓度测算相关的平衡常数 4. 缓冲溶液的理论及应用 5. 酸碱指示剂、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 2.1.2酸碱平衡的研究手段 1.代数法: 代数法是最常用的,是教科书中主要介绍的方法。它的理论性强,适用广泛是其它各种方法的基础。但代数法比较繁琐、冗长,计算过程复杂,有时甚至无求解,再者,它的直观性差,不易用来讨论离子酸碱的全貌,这是它在教学中不利的一面。在酸碱平衡中应用最为广泛。例如,pH 值的计算,分布分数(或副反应系数)的计算,缓冲问题,滴定曲线,常数测定,离子强度计算等都主要使用代数法 2.图解法 图解法是应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方法,数和形的结合历来是数理科学领会复杂概念 和解决深奥问题的常规手段。 3.计算机方法 计算机可以把我们从烦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并且它特别适合把公式转换为图形,有利于数和形的结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提高,这一方法肯定会成为分析化学各种计算的主要方法。不过,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教材还是以代数法和图解法作为主要内容。 2.1.3 离子的活度与平衡浓度 活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实际发挥作用的浓度称为活度,即有效浓度。 i i a c γ= i γ—离子i 的活度系数 c —平衡浓度 浓度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 i γ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 i γ=1 离子的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为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有库仑引力,因此中心离子为异性离子所包围,使中心离子的反应能力减弱。减弱的程度用i γ来衡量,它与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和离子的价态有关。 离子强度:21 2i i i I c Z = ∑ 其中,,i i c Z 分别为溶液中第I 种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 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习题6-1 根据下列反应,标出共轭酸碱对 (1) H 2O + H 2O = H 3O + + OH - (2) HAc + H 2O = H 3O + + Ac - (3) H 3PO 4 + OH- = H 2PO 4- + H 2O (4) CN - + H 2O = HCN + OH - 解:共轭酸碱对为 H 3O +—H 2O H 2O —OH - HAc —Ac - H 3O +—H 2O H 3PO 4—H 2PO 4- H 2O —OH - HCN —CN - H 2O —OH - 习题6-2 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轭酸、共轭碱,并按照强弱顺序排列起来:HAc ,Ac -;NH 3;HF ,F -;H 3PO 4,-24H PO ;H 2S ,HS - 解:共轭酸为:HAc 、+4 NH 、HF 、H 3PO 4、H 2S 共轭碱为:Ac - 、NH 3、 F-、-24H PO 、HS - 共轭酸强弱顺序为:H 3PO 4、HF 、HAc 、H 2S 、+4NH 共轭碱强弱顺序为:NH 3、HS -、Ac -、F -、-24H PO 习题6-3 已知下列各弱酸的θa p K 和弱碱θb p K 的值,求它们的共轭碱和共轭酸的θb p K 和θa p K (1)HCN θa p K =9.31 (2)NH 4+ θa p K =9.25 (3)HCOOH θa p K =3.75 (4)苯胺 θa p K = 9.34 解:(1) θ b p K = 4.69 (2) θ b p K = 4.75 (3) θb p K = 10.25 (4) θa p K = 4.66 习题6-4 计算0.10 mo l ·L -1甲酸(HCOOH )溶液的pH 及其离解度。 解: c /θ a K >500 )L mol (102.41077.110.0)H (134θa ---+??=??==cK c pH = 2.38 %2.4%10010.0/)102.4(/)H (3=??==-+c c α 习题6-5 计算下列溶液的pH (1) 0.050 mol .L -1 HCl (2) 0.10 mol .L -1 CH 2ClCOOH (3) 0.10 mol .L -1 NH 3·H 2O (4) 0.10 mol .L -1 CH 3COOH

第5章--酸碱滴定法习题解答

第5章酸碱滴定法思考题与习题 1.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是共轭酸碱对? (1) OH--H3O+(2) H2SO4-SO42-(3) C2H5OH-C2H5OH2+ (4) NH3-NH4+(5) H2C2O4-C2O42-(6) Na2CO3-CO32- (7) HS--S2-(8) H2PO4--H3PO4(9) (CH2)6N4H+-(CH2)6N4 (10) HAc-Ac- 答:(3)、(4)、(7)、(8)、(9)、(10)是共轭酸碱对。 2. 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1) 0.1 mol/L NH3·H2O (2) 0.1mol/L H2C2O4 (3) 0.1mol/L (NH4)2HPO4 (4) 0.1 mol/L Na2S (5) 0.1mol/L (NH4)2CO3 (6) 0.1mol/L NaOH (7) 0.1mol/L H2SO4 (8) 0.1mol/L H3BO3 答:(1)[H+]+[ NH4]= [OH-] (2)[H+]= [OH-]+[H C2O4-]+2[ C2O42-] (3)[H+]+[H2PO4-]+2[ H3PO4]=[NH3]+[PO43-]+[OH-] (4)[H+]+[ HS-]+2[ H2S]= [OH-] (5)[H+]+[H CO3 -]+2[H2 CO3] = [OH-]+[ NH3] (6)[H+]+0.1= [OH-] (7)[H+]= [OH-]+[H SO4 -]+2[SO4 2-]或[H+]= [OH-]+0.1+2[SO4 2-] (8)[H+]= [ H2BO3-]+[OH-] 3. 欲配制pH为5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体系? (1) 一氯乙酸(p K a=2.86) (2) 邻苯二甲酸氢钾KHP (p K a2=5.41) (3) 甲酸(p K a=3.74) (4) HAc(p K a=4.74) (5) 苯甲酸(p K a=4.21) (6) HF (p K a=3.14) 答:由pH≈pK a可知,应选HAc-NaAc配制pH为5左右的缓冲溶液。 4.以NaOH或HCl溶液滴定下列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滴定突战跃?分别采用何种指示剂确定终点?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Chap3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3~4酸碱缓冲溶液 教案首页

内容: 导入:坐汽车,在汽车突然加速、减速时,会产生惯性,为防止惯性,要系安全带,安全带起的是缓冲作用,由此,我们想缓冲溶液的意义,应是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那么,安全带是用来缓冲惯性,缓冲溶液则是用来缓冲pH值的。我们知道,一般的溶液,酸性的,碱性的,或两性的,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后,PH 值就会减小或增大,而往缓冲液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溶液的PH 值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一、概念 1、缓冲溶液(buffer solution):能减缓因外加强酸或强碱以及稀释而引起的pH急剧变化的溶液。 解释:p H 值不因加入少量酸或少量碱以及稍加稀释而发生显著变化。 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 (2)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少量的酸或碱; (3) 溶液稍加稀释。 2、缓冲溶液的组成: (1) 共轭酸碱对(如:浓度较大的弱酸及其共轭碱,HAc-Ac-;浓度较大的弱碱及其共轭 酸,NH3-NH4+); (2) 强酸(pH<2)强碱溶液(pH>12); (3) 两性物质。 3、分类(按用途): (1) 一般酸碱缓冲溶液(用于控制溶液的pH值); (2) 标准缓冲溶液(校正pH计用)。 二、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1、以HAc-NaAc为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HAc-NaAc缓冲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1) NaAc?Na++Ac-,(2) HAc?H++Ac- 加入少量酸,则引入的H++Ac-?HAc; 加入少量碱,则引入的OH-+H+?H20,可见pH值基本不变。 2、以NH3-NH4Cl为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版-第六章酸碱滴定法-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 习题参考答案 1. 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 H 2O :OH - ;H 2C 2O 4:-42O HC ;--2442HPO PO H :;- -233CO HCO :;C 6H 5OH :C 6H 5O - ; +356NH H C :C 6H 5ONH 2;HS -:S 2-;+362O)Fe(H :+ 252)(OH O)Fe(H ; -:COO CH NH R COOH CH NH R 2222++--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 H 2O :H 3O + ;33HNO NO :-;424SO H HSO :- ;S 2- :HS - ;C 6H 5O - :C 6H 5OH ; 222)(OH O)Cu(H :+)(OH O)Cu(H 32;(CH 2)6N 4:(CH 2)6N 4H +; --:COO CH NH R COO NHCH R 222+--;P 2-:HP - 3.通过MBE 和CBE 写出下列溶液的PBE (1) (NH 4)2CO 3 MBE :c 2][NH ]NH [34=++ c =++- -][CO ][HCO ]CO [H 23332 CBE :][OH ]2[CO ][HCO ][H ][NH 2334- --++++=+ PBE :][NH ][OH ][H ]CO [H 2][HCO 3323+=++- +- (2) NH 4HCO 3 MBE :c =++][NH ]NH [34 c =++- -][CO ][HCO ]CO [H 23332 CBE :][OH ]2[CO ][HCO ][H ][NH 2334- --++++=+ PBE :][NH ][OH ]CO [][H ]CO [H 32332++=+- -+ 4. 写出下列物质的MBE 、CBE 和PBE (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 (1)KHP MBE :c =+ ]K [ c =++][P ][HP P][H 22- - CBE : ]OH [][P 2][HP ][K ]H [2- ++++=+-- 质子参考水准 -HP H 3O + H 2O OH - PBE : ]OH [][P ]P [H ]H [22- + +=+- -H + +H + H 2P -H + +H + P 2-

新旧《安全生产法》草案对照表

新旧《安全生产法》草案对照表 修正前 (黑体字部分为删去内容) 修正后 (黑体字部分为修改或补充的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治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进展,制定本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连续健康进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治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治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治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

件,确保安全生产。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 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要紧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要紧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证的权益,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证的权益,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七条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治理和民主监督,爱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工会组织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治理和民主监督,爱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第八条国务院和地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治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治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和谐、解决。 第八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治理职责,及时和谐、解决安全生产监督治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设计下列混合物的分析方案: (1)HCl+NH4Cl混合液; (2)硼酸+硼砂混合物; (3)HCl+H3PO4混合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用0.20 mol· L- 1NaOH溶液滴定0.10 mol· L- 1 H2SO4和0.10 mol· L- 1 H3PO4的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可以出现个突跃范围。 2. 用吸收了CO2 的标准NaOH溶液测定工业HAc的含量时,会使分析结果;如以甲基 橙为指示剂,用此NaOH溶液测定工业 HCl 的含量时,对分析结果___ ____(填偏高, 偏低,无影响)。 3.已知柠檬酸的p K a1-p K a3 分别为3.13, 4.76,6.40。则p K b2= ; p K b3= 。 4. 列出下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 浓度为c(mol· L- 1)(NH4)2 CO3 浓度为c(mol· L- 1)NH4H2PO4 —— 5. 温度一定时,当离子强度增大,则HAc的浓度常数K a c , 活度常K a a 。 6. 用0.100 mol· L- 1HCl滴定同浓度NaOH的pH突跃范围为 9.7 - 4.3。若HCl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 则pH突跃范围是。 7. 对缓冲溶液,影响缓冲容量(β)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和 . 8. 用双指示剂法(酚酞、甲基橙)测定混合碱样时,设酚酞变色时消耗HCl的体积为V1,甲基橙 变色时,消耗HCl的体积为V2,则: (l)V1>0, V2=0时,为。 (2)V1=0, V2>0时,为。 (3)V1= V2=0时,为。 (4)V1> V2>0时,为。 (5)V2> V1>0时,为。 二、选择题

酸碱滴定法习题解答

第 5 章酸碱滴定法思考题与习题 1.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是共轭酸碱 对? (1) OH --H3O+ (4) NH 3-NH4+ (7) HS --S2-(2) H (5) H (8) H 2SO4-SO4 2-(3) C 2C2O4-C2O4 2-(6) Na 2PO4 --H 3PO4 (9) (CH 2)6N4H +-(CH 2)6N4 2H5OH-C2H5OH2 + 2CO3-CO3 2- (10) HAc -Ac- 答:(3)、(4)、(7)、(8)、9)、(10)是共轭酸碱对。 2. 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⑴ mol/L NH 3. fO (2) L H 2^04 (3) L (NH 4)2HPO (4) mol/L Na 2S (5) L (NH 4)2CO3 (6) L NaOH (7) L H 2SO4 (8) L H 3BO3 答:( 1 )[H +]+[ NH 4]= [OH-] [H+]= [OH -]+[H C 2O4-]+2[ C 2O4 2-] + - 3- - [H+]+[H 2PO4-]+2[ H 3PO4]=[NH3]+[PO43-]+[OH-] [H +]+[ HS -]+2[ H 2S]= [OH-] [H+]+[H CO3 -]+2[H2 CO3] = [OH -]+[ NH 3] [H +]+= [OH -] [H+]= [OH -]+[H SO4 -]+2[SO4 2-]或[H+]= [OH -]++2[SO4 2-] [H+]= [ H 2BO3-]+[OH-] 2) 3) 4) 5) 6) (1) 一氯乙酸(pK a= (2) 邻苯二甲酸氢钾KHP (pK a2= (3) 甲酸(p K0= (4) HAc(p K a= (5) 苯甲酸(pK= (6) HF (p K a= 答:由pH^ pK a可知,应选HAc-NaAc配制pH为5左右的缓冲溶液。 3.欲配制pH为5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体系 4.以NaOH或HCl溶液滴定下列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滴定突战跃?分别采用何 种指示剂确定终点?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

解: a NaAc为一元弱碱, 其K b=K w/K HAc=5.6×10-10

3.计算pH为8.0和12.0时0.10mol·L-1 KCN的溶液中CN-1的浓度 4.含有C Hcl=0.10mol·L-1,C NaHSO4=2.0×10-4mol·L-1和C HAc=2.0×10-6mol·L-1的混合溶液。 a.计算此混合溶液的pH。 b.加入等体积0.10mol·L-1 NaOH溶液,计算溶液的pH

pH= 4.00 5.将0.12mol·L-1 HCL和0.10mol·L-1氯乙酸钠(ClCH2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计算pH。 6.欲使100 ml 0.10 mol·L-1HCl溶液的pH从1.00增加至4.44,需加入固体NaAc多少克(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7.今由某弱酸HB及其盐配制缓冲溶液,其中HB的浓度为0.25 mol·L-1。于此100ml缓冲溶液中加入200mgNaO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所得溶液的pH为5.60。问原来所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为多少?(设HB的Ka=5.0×10-6) 8.欲配制pH为 3.0和 4.0的HCOOH-HCOONa缓冲溶液,应分别往200ml 0.20 mol·L-1HCOOH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1.0 mol·L-1 NaOH溶液。 解x=25.7ml 9.某人称取CCl3COOH 16.34g和NaOH 2.0g,溶解于1L水中,欲以此液配制pH=0.64的缓冲溶液。问:a. 实际所配制缓冲溶液的pH为多少?b. 要配制pH=0.64的缓冲溶液,需加入多少毫升1.0 mol·L-1强酸溶液。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一、解释并记忆(14分) 1、滴定液(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2、滴定:用滴定管滴加溶液的操作过程。 3、化学计量点: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完全反应之点。 4、指示剂:滴定分析中能发生颜色改变而指示终点的试剂 5、终点: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操作之点。 6、终点误差:终点与计量点之间的差别。 7、标定:利用基准物质或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来确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操作过程。 二.填空题(20分) 1、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是使用滴定管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物的溶液中,直到与待测组分恰好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的分析方法。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有: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应用广泛,适于常量分析。 3、滴定分析法可法分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及非水溶液滴定法。 4、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5、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有:1)基准物质标定法:①多次称量法②移液管法;2)滴定液比较法。 三、简答题(26分) 1、简述滴定反应的条件。(4分) 答: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要快、要定量地完成(≧%)(无副反应)(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要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2、什么是基准物质它应具备什么条件(6分) 答:基准物质是可用来直接配制滴定液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 对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有:(1)纯度要高: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2)组成要固定:物质组成与化学式应完全符合;(3)性质要稳定; (4)摩尔质量(M)要较大。 3、简述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10分) 答:方法有:1)直接法:用分析天平称量基准物质,用容量瓶配制,定容。 步骤:称量→溶解→转移→定容→计算,根据称量的质量和体积计算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公式:cV=m/M。2)间接法(标定法):标准溶液的浓度通过基准物质来确定或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来确定的方法。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溶液来确定它的准确浓度。 4、简述滴定度的概念。(6分) 答:滴定度有两种表示方法:1)指每毫升滴定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g/ml), 以T B 表示。m B =T B ·V;2)指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ml),以 T B/A 表示。m A =T B/A ·V。

新安全生产法学习宣传总结

新安全生产法学习宣传总结为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了解安全防范知识,容城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按照市局11月10日下发的通知要求,以新安全生产法为重点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发的宣传: 1、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认识和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巩固和创新安全生产宣传方式、方法,以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大力宣传新《安全生产法》,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 2、时间安排 此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集中宣传教育行动从2014年11月10日开始,到2014 年11 月14 日,宣传教育和总结考试两个阶段。 一)宣传教育: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主要工作是开 展新《安全生产法》法宣讲、培训

(二)总结考试:2014年11月14日。主要工作是总结经验成果, 对宣贯的效果进行检验。 3、宣传培训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统一组织全员以新安全生产法为内容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对其有了总体的认识。二是以职能股室为单位,组织各个岗位人员进行了有重点、分层次地专题安全培训。三是丰富学习形式形式,选择有针对性的ppt 课件,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活动期间,将新《安全生产法》十大亮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新旧对比表)作为重点学习材料,通过集中宣讲,播放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深入学习,通过培训后的考试测评成绩看,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在今后工作中对新《安全生产法》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此次宣贯,全体职工对新安全生产活有了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安全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在深入学习、深刻理解新《安全生产法》的基础上,以新《安全生产法》为标准,对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梳理,并严格依照新《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布置安排工作,确保容城烟草的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5章_酸碱滴定法习题解答

第5章酸碱滴定法思考题与习题1.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是共轭酸碱对? (1) OH--H 3O+ (2) H 2 SO 4 -SO 4 2- (3) C 2 H 5 OH-C 2 H 5 OH 2 + (4) NH 3-NH 4 + (5) H 2 C 2 O 4 -C 2 O 4 2- (6) Na 2 CO 3 -CO 3 2- (7) HS--S2- (8) H 2PO 4 --H 3 PO 4 (9) (CH 2 ) 6 N 4 H+-(CH 2 ) 6 N 4 (10) HAc-Ac- 答:(3)、(4)、(7)、(8)、(9)、(10)是共轭酸碱对。 2. 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1) 0.1 mol/L NH 3·H 2 O (2) 0.1mol/L H 2 C 2 O 4 (3) 0.1mol/L (NH 4 ) 2 HPO 4 (4) 0.1 mol/L Na 2S (5) 0.1mol/L (NH 4 ) 2 CO 3 (6) 0.1mol/L NaOH (7) 0.1mol/L H 2SO 4 (8) 0.1mol/L H 3 BO 3 答:(1)[H+]+[ NH4]= [OH-] (2)[H+]= [OH-]+[H C 2O 4 -]+2[ C 2 O 4 2-] (3)[H+]+[H 2PO 4 -]+2[ H 3 PO 4 ]=[NH 3 ]+[PO 4 3-]+[OH-] (4)[H+]+[ HS-]+2[ H 2 S]= [OH-] (5)[H+]+[H CO 3 -]+2[H 2 CO 3 ] = [OH-]+[ NH 3 ] (6)[H+]+0.1= [OH-] (7)[H+]= [OH-]+[H SO 4 -]+2[SO 4 2-]或[H+]= [OH-]+0.1+2[SO 4 2-] (8)[H+]= [ H 2BO 3 -]+[OH-] 3. 欲配制pH为5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体系? (1) 一氯乙酸(p K a=2.86) (2) 邻苯二甲酸氢钾KHP (p K a2=5.41) (3) 甲酸(p K a=3.74) (4) HAc(p K a=4.74) (5) 苯甲酸(p K a=4.21) (6) HF (p K a=3.14) 答:由pH≈pK a 可知,应选HAc-NaAc配制pH为5左右的缓冲溶液。 4.以NaOH或HCl溶液滴定下列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滴定突战跃?分别采用何种指示剂确定终点?

酸碱滴定法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酸碱滴定法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是() (A)KaKb = 1 (B)KaKb =Kw (C)Ka/Kb =Kw (D)Kb /Ka =Kw 2.H2PO4-的共轭碱是() (A)H3PO4 (B)HPO42-(C)PO43-(D)OH- 3.NH3的共轭酸是() (A)NH2-(B)NH2OH2-(C)NH4+ (D)NH4OH 4.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CN-NaCN (B)H3PO4-Na2HPO4 (C)+NH3CH2COOH-NH2CH2COO-(D)H3O+-OH- 5.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2CO3-CO32-(B)NH3-NH2-(C)HCl-Cl-(D)HSO4--SO4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O作为酸的共轭碱是OH- (B)H2O作为碱的共轭酸是H3O+ (C)因为HAc的酸性强,故HAc的碱性必弱 (D)HAc碱性弱,则H2Ac+的酸性强 7.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 (A)中性物质(B)酸性物质(C)碱性物质(D)两性物质 8.浓度为 mol/L HAc(pKa=溶液的pH是() (A)(B)(C)(D) 9.浓度为 mol/LNH4Cl (pKb=溶液的pH是() (A)(B)(C)(D) 10.pH 的HCl溶液和pH 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是() (A)14 (B)12 (C)7 (D)6 11.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指示剂应在pH 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12.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定 13.将酚酞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无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定 14.浓度为 mol/L的下列酸,能用NaOH直接滴定的是() (A)HCOOH(pKa= (B)H3BO3(pKa= (C)NH4NO2(pKb= (D)H2O2(pKa=12) 15.测定(NH4)2SO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这是因为() (A)NH3的Kb太小(B)(NH4)2SO4不是酸 (C)NH4+的Ka太小(D)(NH4)2SO4中含游离H2SO4

2014新安全生产法解析

一、明确了立法目的和调整范围 1明确立法目的: 明确规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调整范围: (1)删除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的内容。 (2)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公园等公益性单位的安全生产,参照本法的规定执行。 二、完善安全工作方针和机制 1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将现行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修改为如下:安全生产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单位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2政府编制安全生产规划: 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1扩大了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的范围: 规定冶金、使用危险物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单位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风险较大的重点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预评价。 2增加了矿山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储存危险物品建设项目的安全准入规定: 新增规定矿山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其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审核同意,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相衔接。 3规范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程序 规定高危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开始施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负责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答案

第六章酸碱滴定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1.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2.各类酸碱反应共同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3.H2PO4-的共轭碱是(B) (A)H3PO4(B)HPO42-(C)PO43-(D)OH- 4.NH3的共轭酸是(C) (A)NH2-(B)NH2OH2-(C)NH4+(D)NH4OH 5.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D) (A)中性物质(B)酸性物质(C)碱性物质(D)两性物质 6. 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C) (A) H2CO3(B) 氨基乙酸盐(C) 氨基乙酸(D) 氨基乙酸钠7.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物质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就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就越(弱)。 8. 相同浓度的CO32-、S2-、C2O42-三种碱性物质水溶液, 其碱性强弱(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C) (已知H2CO3p K a1 = 6.38 p K a2 = 10.25 H2S p K a1 = 6.88 p K a2 = 14.15 H2C2O4p K a1 = 1.22 p K a2 = 4.19 ) (A) CO32->S2->C2O42-(B) S2->C2O42->CO32- (C) S2->CO32->C2O42-(D) C2O42->S2->CO32- 9.共轭酸碱对的K a与K b的关系是(B) (A)K a K b = 1 (B)K a K b =K w(C)K a/K b =K w(D)K b /K a =K w 10.对于三元酸,K a1.(K b3)=K w。 11.NH3的K b=1.8×10-5,则其共轭酸为(NH4+)的K a为( 5.6×10-10)。 12. 以下平衡式的英文缩写分别是(请填A,B,C)。 (1) 物料平衡式(B)(A)PBE (2) 电荷平衡式(C)(B)MBE (3) 质子平衡式(A)(C)CBE 13.给出NaH2PO4溶液的质子条件式时,一般以(H2PO4-)和(H2O)为零水准。 14.在给定的弱酸(碱)的平衡体系中,各存在型体平衡浓度的大小由(溶液H+ 浓度)决定。 15. 已知H3PO4的p K a1 = 2.12, p K a2 = 7.20, p K a3 = 12.36。今有一磷酸盐溶液的pH = 4.66, 则其主要存在形式是( B) (A) HPO42-(B) H2PO4- (C) HPO42- + H2PO4(D) H2PO4-+ H3PO4 16.浓度为0.1 mol/L HAc(pKa=4.74)溶液的pH是(C) (A)4.87 (B)3.87 (C)2.87 (D)1.87 17.浓度为0.10 mol/LNH4Cl (pK b=4.74)溶液的pH是(A) (A)5.13 (B)4.13 (C)3.13 (D)2.13 18. 为下列溶液选择计算[H+]或[OH-]的合理公式(请填写A,B等): (1) 0.10mol/L三乙醇胺(p K b = 6.24) (D) (2) 0.10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 K a1 = 2.95、p K a2 = 5.41) (B)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教案

第七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7-5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教学要求: 1、掌握强酸(碱)、一元弱酸(碱)被滴定时化学计量点与pH 突跃范围的计算; 2、了解酸碱滴定曲线的绘制 ; 3、掌握影响滴定突跃大小(长短)的因素 ; 4、能根据pH 突跃范围正确的选择指示剂; 5、掌握一元弱酸(碱)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 6、掌握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可行性条件,会计算多元酸(碱)各化学计量点的pH 值。 教学内容: 一、重要概念: 酸碱滴定曲线:以滴定过程中滴定剂用量或中和反应分数为横坐标,以溶液PH 为纵坐 标,绘出的一条溶液pH 随滴定剂的加入量而变化的曲线 pH 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pH 值的变化范围。 二、对几种典型的酸碱滴定类型的研究 1、强酸(碱)滴定 ①举例: 以分析浓度为0.1000 mol.L -1 NaOH 溶液滴定20 mL 0.1000 mol.L -1 HCl 溶液 设滴定过程中加入NaOH 的体积为V mL : a.V = 0:[H +] = C HCl = 0.1000 mol.L -1 b.V < V 0: ()()()()()() =H C l C H C l V H C l C N a O H V N a O H H C V HCl V NaOH + -??=??+余 c. V = V 0: d. V > V 0:()()()() ()() =NaOH C NaOH V NaOH C HCl V HCl OH C V HCl V NaOH - -??=??+过量 ②pH 跃迁范围的计算 当V = 19.98 mL 时,误差为 -0.1%: pH = 4.3 00 .7][==+pH K H W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5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a.c1mol·L-l NH3 + c2mol·L-l NH4Cl; c.c1mol·L-l)H3PO4 + c2mol·L-l HCOOH; 解: a. 对于共轭体系,由于构成了缓冲溶液,所以可以将其视为由强酸(HCl和弱 碱(NH 3)反应而来,所以参考水准选为HCl, NH 3 和H 2 O 质子条件式为:[ H+ ] + [NH 4 +] = [Cl-] + [OH-] 或[ H+ ] + [NH 4+] = c 2 + [OH-] c. 直接取参考水平:H 3PO 4 , HCOOH , H 2 O 质子条件式:[H+] = [H 2PO 4 -] + 2[HPO 4 2-] + 3[PO 4 3-] + [HCOO-]+[OH-] 3.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a.0.050 mol·L-l NaAc; c.0.10 mol·L-l NH 4 CN; e.0.050 mol·L-l氨基乙酸; g.0.010 mol·L-l H 2O 2 液; i.0.060 mol·L-l HCI和0.050 mol·L-l氯乙酸钠(ClCH 2 COONa)混合溶液。解: a.对于醋酸而言,K b =K w / K a = 5.6 10-10

应为cK b = 5.6 ?10-10? 5 ?10-2 = 2.8 ?10-11> 10K w c/K b > 100 故使用最简式; [OH-= 5.29?10-6 pH = 14 – pOH = 8.72 c. NH 4+ K a ’ = 5.6 ?10-10 HCN K a = 6.2. ?10-10 cK a ’ > 10K w c > 10 K a 由近似公式可以得到: [H+= 5.89?10-10 pH = 10 – 0.77 = 9.23 e. 氨基乙酸一端羧基显酸性,一端氨基显碱性,K a1 = 4.5?10-3 , K a2 = 2.5 ?10-10 c/K a2> 100 且c > 10 K a1 所以[H+= 1.06 ?10-6 pH = 6-0.03 = 5.97 g. 对于双氧水而言,K a = 1.8 ?10-12 cK a < 10K w c/K a > 100 所以可以计算氢离子浓度

第二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二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1.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a. 0.20mol/L H 3PO 4, Ka 1=10-2.12 Ka 2=10-7.20 Ka 3=10-12.36 pKa 2-pKa 1>1.6 按一元酸处理 cKa1=0.2×10-2.12>20Kw c/Kw<500 用近似式 [H +]=c K K K a a a 12 11 22++-=() 12.22 12.212 .2102.02 10 2 10---?++- =-0.0038+00152.00000144.0+=0.035 pH=1.45 b. 0.10 mol/L H 3BO 3 K a1=5.8×10-10 ( pK a1=9.24) cK a1 >20 Kw c/K a1 >500 同前公式 [H+]=1a cK =24.91010.0-?=10-5.12 c. 0.10 mol/L H 2SO 4 K a2=10-2 解法1: 将H 2SO 4看作H +=HSO 4- (强酸+一元酸) [H +]=C a +[SO 42-]+[OH -] 不忽略 [H +]2-(c-K a2)[H +])-2cK a2=0 [H +]=C a +C a 2 2 ][a a K H K ++ [H + ]=2a a K C - =11.0063.0045.01.01024 )01.01.0(2)01.010.0(22 =+=??+--- pH=0.96 解法2. HSO 4? H ++ SO 42- 0.1-x 0.1+x x K a2=] []][[424- - +HSO SO H =x x x -?+1.0)1.0(=10-2 0.1x+x 2=-0.01x+10-3 x 2+0.11x-10-3=0 x=32104 11.0211.0-++-=-0.055+001.0003025.0+=0.0085 [H +]=0.1+0.0085=01108 pH=0.96 d. 0.10mol/L 三乙醇胺 (pK b =6.24 K b =5.810?-7) cK b =0.124 .610-?>20K W c/K W >500 pOH=3.62 62.3624.10101.0][---=?==∴b cK 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