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历史

历史渊源

大东区是沈阳市古老城区之一,初建于1938年1月,因位于市区的东部,地处“抚近门”(大东门)以东而得名。1938年1月,伪奉天公署颁布《奉天市区条例》,将全市划为11个行政区,首次出现大东区的名称,当年大东域内划为大东、沈海二区。1941年伪奉天市又将11个行政区改划为17个区,大东境内由两个区划为4个区,即大东区、东关区、北关区、沈海区。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沈阳市民主联合政府将17个区调整为11个区,将大东区东关区、东陵区合并为大东区;将北关、沈海合并为北关区。1947年国民党统治时期把全市划为22个区,这样大东境内又呈现4个区即大东、东关、北关、沈海。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沈阳特别市政府将全市划为8个行政区,大东境内为大东区、东关区、北关区、沈海区和东陵分区(1951年撤销)到1956年8月,市人民委员会将隶属东郊区的英达、高坎、满堂3个乡划归大东区;将原属北郊区的大洼、前进2个乡和辉山畜牧场划归北关区。到1959年2月市人委决定调整市区建制将8个城区调整为5个,大东与北关合并为新的大东区,北关区建制撤销。市委及时任命新的大东区区委、区政府领导人员。区委第一书记鲍贯洛、区委书记牟浚等5名;区长李剑云,副区长张平、王德泽等7名。1964年4月,市政府决定建立东陵区,将英达满堂高坎东陵沈海大洼、榆林堡、朱尔、木匠、文官10个农村人民公社和辉山畜牧场从大东区划到新设立的东陵区管辖。1971年1月文官公社从东陵区划出,归入大东区。从1995年末直到2002年大东区境内行政建制一直保持稳定不变。2003年市里决定将原属东陵区的朱尔村、木匠屯村划归大东区,两村带入土地面积8.2平方公里。2005年鉴于大东区与新城子区签约联手开发欧盟经济园区,经市政府批准将东陵区和沈北新区蒲河附近的12平方公里土地划归大东区为开发沈阳——欧盟工业园区使用.大东区的土地面积实际达到55.5平方公里。(其使用面积为67平方公里)


2005年8月,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大东区对部分街道办事处进行调整,将管城街道并入万泉街道,小东街道与小津桥街道合并为津桥街道办事处,这样全区所辖街道由15个减到13个。街道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在新的形势下改建为社区委员会。1999年全区街道的398个居民委员会(含职工家属委员会)改建成174个社区委员会,2005年由于社区换届调整为111个。2007年6月根据沈委发2007(3号)文件,由111个调整为88个,2008年10月社区换届由88个调整为90个。 大东区与沈河区、东陵区、于洪区3个区之间的“区域界线”,业经邻区指定人员现场勘察于2001年4月全

部划定,并确认了方位标志物。

大东区是沈阳市内五区之一,位于沈阳古城之东,辖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99万,是沈阳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以汽车、航空航天、机械装备、生物制药、仪器仪表为主导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工商并重的新型城区。大东区以‘汽车强区、三产富区、科技兴区’为战略发展目标,使其成为东北地区最具潜力、最具发展活力的一方热土,也是汽车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业发展的理想区域。 2009年8月,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由此为沈阳市和大东区带来千载难逢发展机遇。2010年沈阳行政区划局部调整使大东区面积由原来的62平方公里扩展到101平方公里,为大东区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保障。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即将在辽宁举办,沈阳作为主会场,城市建设和管理将迎来一次全面提升。大东区也将以此为契机,实现脱胎换骨的发展。 汽车产业——打造沈阳汽车城。2010年初,沈阳市政府决定在大东区建设“沈阳汽车城”,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囊括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汽车设计研发、汽车文化会展、汽车流通及服务等汽车相关行业。在此基础上,配套开发综合商业和房地产业,使沈阳汽车城发展成为沈阳东部的一座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化都市。目前,沈阳汽车城内已形成了以华晨金杯、华晨中华、华晨宝马、上海通用北盛四大汽车生产厂为龙头,附之以数十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汽车4S店、零部件配售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整车有金杯、别克、中华、雪佛兰、宝马等品牌。沈阳汽车城将采用封闭管理,享受沈阳市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的土地出让金及基础设施配套返还的特别鼓励政策。汽车城正向汽车整车产值1000亿元、零部件产值1000亿元的“双千亿”目标大步迈进。在沈阳汽车城北部建设的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是大东区承接各国汽车及相关制造业转移的窗口,并已显现出产业承接的巨大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德国伍尔特工业园、德科斯米尔汽车线束、波森尾气系统;美国江森汽车座椅;日本三洋、三电、日立;韩国浦项等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落户。

现代服务业——“东中街”聚势东部。大东区的商业核心——“东中街”商业区,规划面积4.9平方公里,规划建设2公里商业步行街。目前,中粮?沈阳大悦城、龙之梦亚太城、丰瑞威士顿商业广场、天润购物中心、南华商

业中心等超级综合体项目纷纷落户,形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办公、居住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服务业积聚区。未来五年内,东中街商业区仅商业面积将超过50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50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00亿元,将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同时,大东区正积极致力于特色街路和专业市场的打造,在改造传统市场的同时建设最新型的、超一流的专业化市场。

科技产业——以载体建设为核心,筑巢引凤。大东区为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设立了企业孵化器,引进风险投资基金,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推进中韩科技产业团地、汽车科技园、辰龙科技园、医疗医药科技和外包示范基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车辆工程应用人才培训基地等企业载体建设,做到有基地、有政策、有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搭台铺路。 房地产业——民生与发展并重,后发优势明显。大东区是沈阳最适合于居住的城区之一,南北两条运河流经全区,沿岸花团锦簇、树木葱荣、景色优美,依托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不断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旧城区的大规模改造为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以沈阳汽车城为重点的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将使大东区特别是沈阳东部的城市面貌一新发生巨大变化,也为开发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投资商机。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4亿元,按不变价年均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95亿元,年均增长25.4%;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年均增长25.6%;一般预算收入35.4亿元,年均增长(可比口径)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8亿元,年均增长20.8%。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