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神养生三宝

精气神养生三宝
精气神养生三宝

人身三宝---精气神

精气神知识

一、中医理论基础

二、精气神概述

三、什么是精

四、什么是气

五、什么是神

六、三者关系

七、怎么养精

八、怎么养气

九、气对人体的重要性

项目知识:

一、项目定位

二、项目功效

三、项目特色

精气神起源:

精、气、神,道教内丹学术语。

又名“性命之学”、“内丹仙学”等。内丹学肇始于中国古代的神仙家,神仙家为了追求长生不死、返老还童的理想,研习了许多

延年益寿的方术,至战国时逐渐认识到男女合气之术是“天下至道”,向内丹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哲学

从渊源上看,道教内丹学的精、气、神概念乃发端于先秦哲学与医学。《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意思是说,精致的气凝聚而成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这就能够知晓「鬼神」的真实状态。在上古哲学中,不仅有「精气」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庄子·列御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状态时即使用了「精神」的术语。在《庄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战国以来的「医家」既使用「精气」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如《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这里所谓「阴」指的是蕴藏「精气」的脏腑,而「阳」指的是保卫脏腑的外围组织。在《素问》看来,脏腑必须平和,而外围组织则应坚固而不泄漏。如果脏腑与外围组织不能配合,则精气就耗散不能生存了。

医学

传统哲学与医学的「精神」与「精气」概念被道教所吸收,并且重组而成「精气神」。道教内丹学称精、气、神为人的「三宝」。「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这

种精华可以从先天与后天两个层面来理解。「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又叫做「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华,「后天之精」指的是人在性交时所射出的精液。与「精」相对应,「气」也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分。「先天之气」是人体原发性的「气」,故而有「元气」之称,它体现了先天原火的推动,所以,写作「炁」。从字形上看,「炁」字底下四点,表示火在下燃烧,这种「火」是生命的原动力。至于「后天之气」指的是呼吸之气,也就是宇宙空间外在之气,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呼吸之气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必须通过「神火」的温养才能成为内丹修炼的能源。在内丹学中,「神」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后天之神」指的是「识神」,它的作用是认知与分别,这种「识神」对于学习知识是有用的,老子《道德经》称「为学日益」讲的就是如何通过「识神」的作用来增加知识;但就内丹修炼来讲,必须靠「先天之神」的观照。这种「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它是人本来的自我慧光,元神之观照,是一个减损识神的过程,老子《道德经》称「为道日损」,就是排除识神的干扰,从而进入无为的直觉状态。这样,元神观照,而「后天之气」转换为「先天之气」,于是元精培补,生命焕发出恒久的青春。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

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苟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个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什么是精?

精,构成生命最基本的物质

"精"这个字,大家都会写,米字旁加一个青。米字就是粮食,稻谷;青是代表声音,所以念精。这里的米实际上指的是精微的物质。也就是说人体有一种非常细微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叫做精。也就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精华,也就是构成人体形态、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广义上说,精包括精、血、津液。《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精是身体的根本。没有这种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就不可能有人的身体。

精的来源?

先天:先天之精是秉受于父母的,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灵枢·决气》中说,我们的父母亲---"两神"相互结合以后,然后生下了我们人。而构成我们人体的就是"精"。"精"在我们人这个形体出生之前就有了,是从父母那

里遗传下来的。拿现在的话来说"精"就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力和身体健康的一种最基本的精微物质。这里说的"精"主要是藏于人的肾中,所以叫肾精。肾精又叫做先天的根本,是一种遗传,是先天之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后天:后天之精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微.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断地有物质补充才能保证人的精不亏,才能发挥其功能,这种物质即是后天之精。古人云:“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说.人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的关键,

《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得谷者昌,失谷亡”;古人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赖饮食以自气血”。故注意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才是保证后天养先天的重要手段。

《干金方》就说过:“饮食当令节俭,若贪昧伤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享短气”,这样反不利于健康。怎样才算“饮食有方”呢?归纳前人经验,不外乎定时、定量.不偏、不嗜而已。只有在饮食得宜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药物滋补的问题。服用补益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不然也可能会适得其反。总之,合理的食补和药补对于身体的保养是很重要的。"精"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精,才有形体。所以精气神三宝,最早又称为"形气神",比如汉代初年《淮南子》这本书就是"形气神"三者并称的。一个人要健康、长寿,

最最关键的就是要养精,既要保住先天的肾精,又要调养后天的水谷之精。

肾精,生命的原动力

在《黄帝内经》里面,把精看成水,肾精就好比是水一样,像水一样地流动。在《周易》八卦里面有一个卦叫坎卦,坎卦上下是阴,中间是阳。肾精就好像是坎卦,是水,是液体,外边是柔的,里边是刚的。坎卦这个符号非常形象,它的上下是柔弱的,是虚的,像水,就是肾精。水当中有一个阳爻,有一个非常刚强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肾中的真阳,真阳之火,是生命的原动力。我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能源危机,所以要找能源。现在世界科学界已经开始在大海里面去找能源。海洋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包括海水能、海面能、海底能和海洋生物能等。其中海水能就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海洋盐差能等。在这个能源危机的时代,海洋能真是人类的福音啊,海洋能才是最根本的能源。这就好比我们的肾精,看上去是水,是液体的,实际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能源,这才是生命的最根本的原动力,就是这个动力维持着我们生命的健康。我们明白了这个生命的原动力,就一定要把它护养好。养精是养生的根本啊。

精有什么作用?

1、维持健康:

是维持人的生命健康、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的物质。不但具有生殖

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能够抵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免于发生疾病。因此阴精充实不仅生长发育正常。

2、创造能量:

3、掌控一切:

怎么养精?

养精的三个方面:节欲保精、经络按摩、合理饮食

第一,节欲保精,切记"色字头上一把刀"

养精首先要节欲,这是最关键的一种做法。《黄帝内经》里面经常提到的,人要有节制,尤其是"行房事",男女交合一定要节制,这样能保住精,因为这个精主要是肾精。房事太多会泄精,会泄掉了人的精气。按《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叫"积精全神",要把精蓄积在那里,就像人体里有一个水库一样。"水库"里面有水,这个水不能随便地泄了,要把它积攒在那里,否则水就干了,水干了,这个水库还有什么用?

大家想一想,历代的皇帝为什么大多都短命,很少有长寿的?有人做了个统计,中国历代皇帝加起来有402位,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皇帝嫔妃太多了,精消耗得太多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么多嫔妃,房事太过度了,精怎么能保得住?

有一句话叫做"色字头上一把刀"。这是把什么刀?古书说:"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这是一把砍伐我们骨头的刀。因为房事太多了以后,必然就耗散了精气。这个精藏在肾里,肾有"生髓

主骨"的作用,肾主管骨头,肾精丧失了,我们骨头也就受到损伤。所以人如果房事太多,无节制,那就像一把斧子一样,是在砍伐我们自己的骨头。

第二,经络按摩,不让精外泄

养精要经常进行经络的按摩,肾精是在人体的下部,这个地方后来称为丹田---下丹田。保精、养精要按摩下丹田。

下丹田在哪里呢?一般人都知道下丹田就在肚脐下面的位置,准确的位置是肚脐下1.5寸。肚脐下面3寸有一个穴位叫关元穴,在关元穴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下丹田。下丹田就是肾精所藏的地方。在下丹田的位置我们可以两手交叠,用手掌心的劳宫穴按揉下腹,按揉下丹田的位置。把手掌劳宫穴对准下丹田,整个手掌覆盖肚脐(神阙穴)和脐下3寸关元穴之间,整体按摩120次,顺时针按摩60次,逆时针按摩60次。

为什么要120次?这是取人体的"天年"数,就是正常的寿限。一般按120次,就会温暖、发热。肾精最怕寒冷。

同时,还要按揉命门穴,命门穴和肚脐相对应,在人体的后背上,肚脐相对的正后方。方法同按揉丹田,也是两手交叠,用手掌心劳宫穴按揉命门。

命门,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好,命门就是生命的大门,是主管生命开阖的。我们要把这个门给它守住了,不要让精外泄,所以这个部位也要经常按摩。同样也是按摩120次,顺时针按摩60次,逆时针按摩60次。

每天早晨和晚上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20次以后,下丹田和命门会发热、温暖。按揉丹田属于练功的一种方法,练功的最好时间在一天中是四个时辰:子午卯酉。子时是半夜11点到凌晨1点,午时是中午11点到1点,卯时是上午5点到7点,酉时是下午5点到7点。我们可以在上午卯时和下午酉时来按揉下丹田。

经常地按摩下丹田和命门可以温精,可以保精,不让肾精外泄。

第三,合理饮食,维持生命的健康

在我们的饮食当中,要多吃养精的东西。比如黑芝麻、黑豆、山药、核桃、芡实、莲子,还有地黄,地黄熬汤很好喝的。平常多吃这些食物不仅有利于延年益寿、强身健体,而且有助于治疗遗精、早泄。

中医有一句名言:"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人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的关键,"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尤其是体弱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要依靠饮食营养来充实气血。所以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是保精的重要手段。饮食时还要注意定时、定量、不偏、不嗜。只有在饮食得宜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药物滋补的问题。服用补益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什么是气?

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有两个含义,既是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因此

中医所说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

怎么养气?

《寿亲养老新书》中谓:“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书中还归纳出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

“一者,少语言,养气血;

二者,戒色欲,养精气,

三者,薄滋味,养血气;

四者,咽津液。养脏气;

五者,莫嗔怒,养肝气:

六者,美饮食,养胃气;

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七者强调了“慎养”:

但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适当地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古人提倡“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可使之极(过度)。”我国流传下来的多种健身运动及气功,就是以动养气的宝贵遗产。什么是神?

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体体现。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

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中医治病时,用观察病人的“神”,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这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者关系

人身三宝---精气神

生命物质起源于精;

生命能量有赖于气;

生命活力表现为神。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它一定道理的。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以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把"精气神"三个字连在一起说,但"精气"和"精神"的概念随处可见,说明三者有密切关系,养生要重视

"精气神",比如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又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在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候,我们的古圣先贤就十分重视"精""气""神"。《周易·系辞传》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说明物体是由精气凝聚而成的,事物的变化是由魂(神)的游散造成的。在《管子》《庄子》等经典中都使用了"精神""精气"的术语。

后世道家把它归纳为"精气神"。道家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又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生命有三个要素,那就是精气神;养生有三大法宝,那就是养精、养气、养神。

黄帝问岐伯,怎样呼吸精气,怎样"独立守神"?黄帝问的问题,后人做了一个总结:怎样炼精、气、神?也就是怎样养精,怎样养气,怎样养神?几千年来,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摸索出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如果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个方面。国外养生有"四大基石"

1、合理膳食、

2、心理平衡、

3、适量运动、

4、戒烟限酒。这四大基石是西方国家提出的。

中国养生“三大法宝”

中国人把它归结为养生的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

其实精气神三方面的炼养不是分裂的,而是结合在一起的。

古人说形神合一、精神合一、神气合一、动静合一,就是这个意思。

在古代,凡是著名的养生专家都能达到这一点。

比如唐代之后,在五代到宋代初年的时候有一个人,这个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希夷先生陈抟,后来人称他为睡仙,他一睡下去就可以睡几个月。实际上他是在练功、炼精气神,别看他睡在那里好像是一种消极的举动,实际上他是内在养练精气神,只是普通人没看到。

陈抟老祖留下了睡功秘诀三十二字:"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就是说看上去睡的时候像龙一样盘曲环绕。俗话说:"学道不学道,学个狗睡觉。"就是说练睡功时,要侧着身体,好像狗一样蜷着身子,像狗像龙是一样的。要一只手屈臂枕头,一只手直抚于脐眼(丹田)。一只脚伸展,一只脚弯曲。这就是炼形。睡功要求先睡心,后睡眼。也就是先要收心入静,然后才闭目入睡。首先要使心神不外驰,就是不能老想着外面的事情,要把心神收敛起来。这是炼神。呼吸要调匀、调细,气机自然、安定、平和。这是炼气。精、气、神和合凝聚,结成内丹。哪有精气神分开来炼的?

古代所有善于养生的人都能做到精气神三者结合,都能做到《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呼吸精气,

独立守神"。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养生时都学了很多方法,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是偏于炼形的,有的是偏于炼精的,有的是偏于炼气的,有的是偏于炼神的。我们要学会怎样把精气神或者形气神结合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啊!

人的生命在于精气神,"精"已经讲了,现在来说什么是"气",怎么养气?

"气"字,在我们中国人的话语当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甚至可以说,中国人离开这个"气"字就说不成话了。比如说我们说一个人生气了,叫"怒气冲天";高兴了叫"喜气洋洋";如果萎靡不振,叫"泄气了";如果精神抖擞,叫"神气十足",等等。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人就是有了这个"气"才活着的。"气"字在《黄帝内经》当中,出现了3000多次,是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整个《黄帝内经》都在讲这个"气"。

"气"字怎么写?我们今天看见的是简体字,繁体字是"氣"。

精字也有米字,气字也有一个米字,米是一种物质,一种精微的物质。说明气也是一种精微物质。"气"字的写法在甲骨文里面,实际上就写成三横,它代表自然界的云气、雾气、露气,是一种能看得见的,但又不是很清楚的一种状态,叫气态。后来这个"气"渐渐地越来越抽象了,慢慢变成了一种无形的东西。"气"实际上是介于精和神之间的这么一个状态,是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的东西。

我曾经让几个博士生专门研究"气",结果都遇到很大的困难,

所做出来的结果总难以令人满意。"气"字人人都在说,可是真正要把它搞清楚,要说出它就是什么东西的确不容易。我们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气是维持我们生命的活力的一种精微的物质。可是它和"精"这种精微的物质又不完全一样。精是能看得见的,基本上呈液体,而气是一种气体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气既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力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既是物质,又是功能,是能量,也是一种信息。

气的运行通道就是经络。虽然"气"是什么、经络是什么,我们目前还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修炼在身体上体会到、感觉到。

气有五大作用

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气的作用来实现和维持的。第一,推动作用。气可以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第二,温煦作用。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第三,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既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把邪气驱除出去。第四,固摄作用。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并可统

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第五,气化作用。气化作用即通过气的运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实际上,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人体各种各样的气人体身上到处都有"气",人一旦没有气,就"断气"了。

每天的二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三点是一天的冬季,因为冬主藏,这个时候必须睡觉,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是三焦经行,三焦通百脉,这时睡觉全身才能休息过来。二十三点到凌晨一点是胆经行,胆经主免疫力,这时不睡就会影响免疫力慢慢下降。一点到三点是肝经行,血液这时要回归肝脏进行置换分解毒素,这时不睡觉肝功能就会下降,长时间下来血液也会变得不干净。最好睡到五点后自然醒,因为三点到五点是肺经行,当肺的气机生发起来,一天都会有精神。还有就是中午小睡一会,十一点到十三点是心经行,小睡一会对心脏有利。

易经力学的三大基本理论之——精气神

三大易学基本理论就是精气神理论、经络穴位理论和阴阳五行理论,其中阴阳五行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甲子、八卦六个理论。它们是形成所有的易学理论的基础,所有的易学知

识都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了解了这三大理论就能够很容易地了解其它的易学知识。

一、精气神理论和六道轮回理论

易学的所有知识都是在精气神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易学将物质分为精、气、神三类,

分别对应于炁学的炁粒、炁流、炁体三炁物质。

精又名精气、有、形、象、器、质、万物,

气又名行气、五行气、五行、五气、炁、风、火,就是水、木、火、土、金这五种物质,

神又名元气、道、易、无极、真气、正气、内气,神和气又合称为六气,也简称为气。六气物质就是虚物炁体,又叫做虚、无、无有、风水。

精气神三物都是气物质的产物,是气物质的不同的存在形态。易学的精气神理论指出:“ 气生精,精生气,精生神。聚津成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无生有,有归无。万物生于无有。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生万物:易有太极,

易学阐明了精气神三物相互转化的机理和条件等问题。神又名无极,是无极限的意思。神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意味着神无限多,太空无限大。无限的东西只可能是天然存在的,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这是易学所隐含的宇宙规模和宇宙起源理论。神形成经络穴位系统,由经络穴位理论和风水理论阐述。

气是易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气就是阴阳二气和五行气,也就是能量流,是神的流动形态和现象。精生气,气(行气)是精体物质(精气)吞吐神物质(元气)形成的神的流动现象,另外,精体瓦解时,精物质就变成了气物质。我们已经证实,任何物体都会不停地产生引力能和斥力能(辐射能)。引力能就是阴气,斥力能就是阳气,阴阳反映了力的方向。五行气就是水、木、火、土、金这五种物质形态,反映了力的大小。神是气的源泉,故有元气之称。六气物质形成了经络穴位系统,气总是沿着经络通道流动和传播的,其传播过程遵循能级简并定律,用易学的话说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同类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等理论。起决定性作用的气叫做用神,是主要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用神是易学的重要概念。易学经常把气现象人格化、拟人化,用人格化的语言代表气现象,这是易学的语言风格,形成了神煞和鬼神理论,在易卜书里随处可见。神为阳气的代号,鬼煞为阴气的代号。

气分阴阳二气,又分为五行气,加上静止不动的气(元气,神)合为六气。阴阳五行之气共为十气,加上元气的两种状态(大气之气和经络元气,即自由之气和极化之气),共十二气。这就是易经力学设置十干和十二支的物理学本义。十二气是纯气的全部种类。精为实物属阳,气为虚物属阴,阴阳合一成为有生命力的新的精体。

精就是实物。易学是以精体所产生之气的阴阳五行性能对精体进行分类的。在易学里把精分为阴阳两仪和三才(天才、地才、人才合称为三才。八卦和万物)两类,相应于现在的量子和离子(有阴阳二类量子、正负离子)和组子(原子、分子、细胞、物体)物质。组子由阴阳两类粒子(量子、原子、分子、离子。天才、地才两仪)和电磁场物质(人才)组成。

精的起源。易学指出:“有生于无。无生有,有归无。无形之道生有形之器。万物生于无有。气聚为象,气凝为人。气聚成形,散则成风、化气、无影。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这些理论现在被证实是正确的科学理论。爱因斯坦说:“质量是能量的凝聚态”,质量物质就是“有”物质,能量物质就是“无”物质。无生有的过程,一方面是神物质凝聚成精物质,另一方面是具有波动性的气物质变成粒子性的精物质。

精气神

精气神学说 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发展 精气神,作为人类生命的要素,其观点很早就出现在先秦著作中。《老子》、《庄子》、《管子》、《孟子》、《黄帝内经》等,皆论及精气神,并阐述了“养气”、“存精”、“守神”等养生之道。汉魏以来,精气神学说在医家和道家的著作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中医学从生理、病理及形神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而道学则从炼养角度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精及其简介 精,是构成生命之体的始基,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有“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之说。从广义而讲,精、血、津液皆为之精,分布于人体各个部分;但狭义之精,则专指藏于肾中之精。 精具有多种功能:1.促进生长发育:精是构成形体各组织器官的主要物质基础,并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2.滋养作用: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及其他组织器官起着滋养作用,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3.生殖作用: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以繁衍后代的作用。

精原于先天而充养于后天,先天之精又称“元精”,藏之于肾;后天之精则主要指由脾胃所化生之水谷之精,敷布贮藏于五脏六腑。《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故后天之精可涵养肾中之无精。但道家认为,元精并非肾所藏之生殖之精,故强调“炼精者,炼元精,非淫交感之精。” 古人云:“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说.人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的关键,即《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得谷者昌,失谷亡”;古人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赖饮食以自气血”。故注意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才是保证后天养先天的重要手段。《干金方》就说过:“饮食当令节俭,若贪昧伤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享短气”,这样反不利于健康。怎样才算“饮食有方”呢?归纳前人经验,不外乎定时、定量.不偏、不嗜而已。只有在饮食得宜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药物滋补的问题。服用补益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不然也可能会适得其反。总之,合理的食补和药补对于身体的保养是很重要的。 气及其作用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充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活动。当气的运动失衡时,就会引发疾病。因此中医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恢复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充养人体的一种无形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

夏季养生基本方法

夏季养生基本方法 酷暑难耐,夏季的高温经常会使人觉得不适、身心疲惫。如果我们掌握夏季养生的基本方法,做好日常保健措施,就能轻松应对炎夏。 1、夏季应该注重健脾除湿,夏天湿气重,炎热的天气也会使人的脾胃功能下降,降低食欲,容易出现腹泻的症状,所以夏天应该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去除湿气。 2、天气炎热,会使人的心情变得烦躁,而心情也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所以夏天养生液应该注意心理的调节。在空闲之余可以多参加一些活动,如晨练或者室内体育娱乐活动,要注意避暑,保持身心愉悦。 3、好的睡眠质量对人的健康也非常重要,在夏天要注意保持床上用品的整洁,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睡眠环境。晚上睡觉室温最好保持在20-23℃,太冷或太热都会使人难以入睡。 4、夏天容易中暑,影响健康,所以在夏天出门活动时应该注意防暑避暑,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长时间活动,外出最好避开午后高温时段,要穿浅色衣服、戴遮阳帽遮阳伞来避暑,最好多喝水,随身携带防暑药品。 夏季养生适合做什么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很多人喜欢在夏天进行运动,适当出汗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在夏天进行,那么夏季养生适合做什么运动呢? 1、很多人会选择在夏天早上进行晨跑,在夏天慢跑,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脑血液供应,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能力消耗,有健美燃脂的作用。但慢跑时要注意切勿空腹慢跑,以免给肝脏带来负担。 2、夏天游泳既能消暑又能健身,游泳可以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加强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可谓好处多多。而且游泳是消耗能量最多的运动之一,也是减肥运动的首选。 3、近年来,瑜伽成为一项热门的健身养生运动,在炎热的夏天,瑜伽舒缓的节奏能够有效的缓解焦虑,长时间锻炼瑜伽也可以调整呼吸,预防疾病。 4、骑自行车可以自行调整节奏,适合不喜欢快节奏运动的人,而且能锻炼全身肌肉,器材简便,没有太多局限。 夏季养生应该吃什么

夏季养生保健的小知识

夏季养生保健的小知识 1、夏季失水多,应多喝水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明,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器官、肌肉、血液、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 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另外矿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饮料。 2、应时起居 夏季则宜晚睡早起,中午尽可能午睡。切记不能在楼道、屋檐下或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更不宜久用电风扇,因夏令 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开,易受风寒侵袭,吹的时间过久可 能会引起头痛、腰肌劳损、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3、保健要“养阳” 炎热夏季,很多人会患空调病,人们白天夜里都开着空调,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十几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饮,肯定会伤阳气。 因此,要注意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不要过多吃冰冻及凉食,夜 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阴冷 的地方过夜。 4、饮食清补,多吃“苦” 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苦味 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 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 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苦瓜:取其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凉拌又能肉炒、烧鱼,清嫩爽口,别具风味。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此外,苦菜、茶叶、咖啡等苦味食

品亦可酌情选用。应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过量,否则可能 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5、补充盐分、钾和维生素 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 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 的钾,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葱、 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钾。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 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人体夏季大量排汗,氯化钠损失比较多,故应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可饮用一些盐开水,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 透压相对稳定。 营养学家还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能补充维生素B1、维 生素B2各2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人体健康。故在夏日应多吃一些富含上述营养成分的食物, 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虾皮等,亦可饮 用一些水果汁。 6、尽量穿浅色衣服 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习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别是黑色。 7、皮肤瘙痒注意事项 夏季出游,因日晒而导致皮肤瘙痒、干疼时,可涂少量肤轻松等软膏,不要用热水烫洗,也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清洗,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症状。 8、做些养心运动 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过于剧烈,应以运动后少许出汗为宜,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心阴。对于夏季依然坚持锻炼身体的 人可以选择练太极拳、太极拳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开合适度,起

看中医“精气神”学说如何解释人体之“神”

看中医“精气神”学说如何解释人体之“神”? 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神的物质基础是精。神在生命之初就生成了,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所以只有水谷精气充足,五脏和调,神的生机才能旺盛。人的神与形体是不能分离的,因此人的身体状况必定会反映在神。当身患疾病时,神受到侵害,就会出现种种异常状况,如目无光彩、语言失常、昏不知人等。所以临床观察病人的神,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安危。 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神及其作用 精气神 “神者,生之制也。”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 神也有先天、后天之别,先天之神称为“元神”。与生俱来,为人之先天元性;后天之神则于出生后感受外景事

物而逐渐形成发展,又称为“识神”。元神不受精神意识支配而主宰人的生命活动:识神则主要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两者对立统一、相互为用,共同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气功锻炼就是通过收敛识神而解放元神,以发挥元神的潜在作用,故说:“炼神者,炼元神,非思虑欲念之神。” 神在生命之初就生成了,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所以只有水谷精气充足,五脏和调,神的生机才能旺盛。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 人体没了“神”有何害处? 神是气血充盈的一种外在表现。《麻衣神相》上说:“气壮则神全”。饱满的精神源于气血的充盈,充盈的气血靠饱满的肾精来产生。所以根源还是在肾精。 中国古人非常有智慧,汉字其实蕴含着很深的智慧,它牵扯很多的知识面,正如精气神一词,正与中医理论贯通,而不仅仅是一个表达的词汇。

老年人养生长寿歌谣全集

老年人养生长寿歌谣全集 养生歌谣和箴言,是广大群众尤其养家们在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言简意赅,富含哲理,是人们寻求健康长寿的宝贵财富。 一、饮食起居歌谣 1.十叟长寿歌: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 一叟拈须日,我勿嗜烟酒。二叟莞尔笑,饭后百步走。 三叟颔首频,淡泊甘蔬糗。四叟柱木杖,安步当车久。 五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六叟运阴阳,太极日月走。 七叟摩巨鼻,空气通窗牖。八叟抚赤额,沐浴令颜黝。 九叟抚短鬓,早起亦早休。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 善哉十叟辞,妙诀一一剖,若能遵以行,定能益人寿。 2.饮食十为:节食为优,暴食为害。素食为主,晕食为辅。粗食为常,淡食为宜。杂食为好,野食为妙。慢食为佳,狂食为忌。 3.节食:若要身体安、常带三分饥和寒。晚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早饭自己吃,中饭朋友分,晚饭送敌人。少吃多滋味,多食坏肠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已饥方食,未饱先止。食恒不饱满,令人无病,此养生之要术也。不饱斯为长寿法,心安才是却病方。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人要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4.食粥:世人皆想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眼前,我学宛丘平易法,且将食粥致神仙。每平旦食少许淡米粥,甚益人,足津液。 5.食果:饭后一个果,老来似小伙。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萝卜上市,药店关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朝食3片姜,犹如人参汤。一日3枣,永不衰老。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多吃葱姜蒜,疾病减一半。 6.习惯:饭前喝汤、苗条健康。读书要深思多研,吃饭要细嚼慢咽。早饭吃饱、中饭吃好、晚饭吃少,过午不食。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鱼生火来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 7.起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睡前洗足,胜吃补药。若要长生,尿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滓。清晨三宜,一宜腹吸,二宜远眺,三宜净便。春不减衣,秋不加帽。洗头洗脚,胜吃补药。春捂秋冻。 8.睡眠: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睡能还精养气,健脾胃,坚骨强筋。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行如风。先睡心,后睡眼。独宿为延年之妙法。晚上开窗,睡眠更香。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二、心理保健 1.乐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口常开,青春常在。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遇事不恼,长生不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常说常笑,阎王不要。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人生最难得的是快乐,而笑是一切快乐的源泉。百岁笑昧昧,九十多来西,八十不稀奇,七十还是小弟弟,人生六十才开始。 2.宽容:默默默,无限神仙从此得;饶饶饶,千灾万祸一齐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隐。忍得一时之气,省得百日之忧。比大地更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进一步波涛汹涌,退一步海阔天宽。 3.知足: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养生莫若寡欲,寡欲莫若无我。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形神俱养,不仙也寿。养生以寡欲为本,心中无事即长生。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里食少,脑中欲少,体内渣少,有此五少,神仙可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人想到死去一物无有,万念自然撇脱。 4.清闲: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粗衣淡饭随缘过,一日清闲一日仙。举世皆从忙里老,几人肯向死前休。人生在世,竟忙了一生,闹了一生,苦恼了一生,干弄了一生,又空过了一生,临了落得些甚么,殊觉可笑。 5.好德:仁者寿,生理实也,默者寿,元气实也,拙者寿,元气固也。宗教以解脱为教义,以因果为权威,去小我之见,而进入大我之境。吃亏是福,忍让为智。事事培元气,其人必寿,念念存良心,其后必昌。明德之后,必有达人。善恶到头终有根,只争来早与来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6.节房事:精者身之本也,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上士异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树有根即荣,根绝则枯,;人有精则活,保之则寿,损之则夭。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刮骨钢刀。人之好色谓之可乐也,不知可乐者在一时,可哭者在一世。谨游于房,积精为宝。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早死。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若要身体好,结婚莫要早。想活九十九,山妻长得丑。若要不老,还精补脑。王孙莫作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三、运动养生 1.动以养形: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抗衰延年。百练不如一去,百走不如一抖。一日抖三抖,活到九十九。运动能代替药物,而所有药物却不能代替运动。运动一小时,增寿六十分,常动常寿,懒动常病。适度运动是健康之母。活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

关于夏季养生的句子

关于夏季养生的句子 ★夏日饮食注意多,按我贴士准没错,祛暑化湿为原则,清补健脾方法多,鲫鱼瘦肉多选择,增进食欲很不错,解毒药粥喝一喝,清热解毒又去火,祝你夏季多快乐。 ★夏季来临,饮食养生宜多吃“苦”:苦味蔬菜,清热去毒;莴笋芹菜,解热祛暑;苦瓜菜肴,调脾除疲;苦味饮料,醒脑提神;苦荬菜肴,避暑开胃。 ★夏至来临酷热不远,一杯清茶滋润心间,早睡早起充足睡眠,平和心态适度锻炼,日常饮食注意清淡,发条短信送上祝愿,祝你快乐度过夏天。 ★夏季养生宜吃苦,最佳饮食是苦瓜。苦瓜饮食有禁忌,生食性寒要注意。脾虚胃寒者少吃,苦瓜生吃要避免。可与辣椒搭配用,孕妇苦瓜要慎食。 ★炎炎夏日饮食,不妨多吃点醋,提高胃酸浓度,促进消化力度,帮助细菌超度,醒脑提神解暑,消除疲劳舒服,与你同甘共苦,保持愉悦大度。 ★夏日炎炎,温度攀高,健康养生提醒你:火气消散心要静,养心保肝有绝招,寝食有律勤锻炼,饮食节制别贪多,卫生清洁要注意,保肝保健为健康。 ★暖暖夏日健康养生提醒您:少忧虑、忌动怒,坚持淡饮食、多礼让、莫惰懒,以养元气、心气、肝气、胃气、和气和志气。愿你

健康不动气,天天好福气。 ★夏日已至,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养生莫忘记:重养神,慎起居,调饮食,重降温。短信到,清凉到,愿你幸福长相伴,夏至快乐多美好。 ★养生五难:追名逐利为一难,喜怒无常为二难,饮食挑剔为三难,焦虑担忧为四难,浮想联翩为五难。五难不除害身心,身体健康除五难,五难一除寿自延。 ★清肠胃,益延年,讲饮食,可多食:温开水永远是首选,瓜瓜不忘苦冬丝黄,蜂蜜果仁配茶叶,大蒜杀菌不可少,萝卜芹菜和海带,清肠排毒有妙招。 ★老年人养生饮食要注意,晚餐谨记六不过:不过咸、不过甜、不过饱、不过粘、不过荤、不过晚。做好以上六大点,延年益寿安享晚年。 ★夏季饮食宜清淡,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西瓜、绿豆汤、乌梅汤等冷食不宜多吃,以免寒伤脾胃。 ★夏至到,清凉短信不可少。闷热夏季爱牢骚,心平气和不吵闹;炎炎酷暑少外跑,多多歇息最为妙;饮食合理调整好,身心健康皆重要。 ★盛夏炎炎,最易伤津耗气,且脾主长夏暑必挟湿,宜消暑化湿,益气滋阴;饮食调养宜选新鲜爽口、不温不火、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各类食品

夏季养生小常识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因此,夏季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同时适当的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15~30分钟,由于坐着睡和趴着睡都不利于消除疲劳,因此午睡应以卧姿为宜。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为宜),临睡前也不宜饮用酒、咖啡、浓茶等。 随着最近天气的渐渐炎热,夏天悄然而至.夏季往往是令人情绪烦躁的季节,许多人会在夏季产生一些厌食失眠等小症状,因此我们在夏季要格外注意身体.在此,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夏季的生活小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是饮食方面,夏季是许多人饮食最不规律的季节,要么厌食,要么就暴饮暴食,而且很容易多吃生冷的食物,这些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其实每到炎热季节,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现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症状,有的发生胃肠道疾患。因此,炎热季节必须讲究饮食调节,采取相应的对策。 1.加一些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2.补充盐分和维生素。营养学家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补充维生素B1、B2各2毫克,维生素C50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

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健康。也可多吃一些富含上述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虾皮等,亦可饮用一些果汁。 3.不可过食冷饮和饮料。气候炎热时适当吃一些冷饮或饮料,能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温作用。雪糕、冰砖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制成的,不可食之过多,过食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则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疾患。饮料品种较多,大都营养价值不高,还是少饮为好,多饮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甚至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4.勿忘补钾。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酌情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水果;蔬菜中的青菜、大葱、芹菜、毛豆等含钾也丰富。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5.讲究饮食卫生。膳食最好现做现吃,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在做凉拌菜时,应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而且增进食欲。饮食不可过度贪凉,以防病原微生物趁虚而入。 6.暑天宜清补。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诸如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薏米等等。此外,亦可进食一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 夏季养生小常识除了饮食方面,还有一些事项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养生词语大全

朝夕吟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晋〕阮籍:《一日复一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为于未有,治于未乱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64章养寿为先,却病为急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经曰:“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9《延年却病笺上》养生者保护为先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欲得其生,须重其生。欲重其生,切莫轻生。〔明〕张君宝:《张三丰先生全集?训体文类?养生篇》勿以小益而不修,勿以小损而不防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不损乃延年之术,

有补乃卫生之经养生以不损为延命之术,不损以有补为卫生之经。居安虑危,防未萌也。不以小恶为无害而不去,不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起卧有四时之早晚,行止有至和之常制。调和筋脉有偃仰之方;养正除邪有吐纳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予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气以全阳气。以清虚去其狂虑,以安闲养其真性。淡然无欲,了然无为。处乎寂寞之境,自得希夷之趣。〔元〕陈元靓:《事林广记?防患补益》救疗于后,不若摄养于先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处其厚不处其薄口目乱心,圣人所以闭之;名利败身,圣人所以去之。〔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12《养性禁忌》无题闲居慎勿说无妨,才说无妨便有妨。争先捷路机关恶,退后语言滋味长。爽口物多须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宋〕邵雍:《击壤集》养生总要少私寡欲者,可以养心;绝念忘机者,可以养神;饮食有节者,可以养形;劳逸有度者,可以养神;入清出浊者,可以养气;绝淫戒色者,可以养精。〔唐〕施肩吾撰,李竦编:《西山群仙会真记》修养妙法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息自定。闲心以养气,息机以养神。久视伤心损血,久坐伤脾损肉,久立伤肾损骨,久卧伤肺损气。心有所爱,不可深爱;心有所憎,不可深憎。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大小便宜紧闭口齿,目上视使气不泄。凡欲养体,先须养胃;凡欲养胃,先须养心;凡欲养心,先须养神;凡欲养神,先须养气;凡欲养气,先须养精;凡欲养精,先须养性;凡欲养性,

四季养生之夏季养生方法

四季养生之夏季养生方法 四季养生之夏季养生的方法我们建议大家应该都有一点了解,因为夏季失水比较多的季节,我们在生活中最好是要多喝水,而且不要喝太冷的水,并且你们不要懒床以及要注意性生活等,饮食要注意饮食,少吃热气的食物多吃清苦的食物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四季养生之夏季养生的方法。 1.夏季失水多,应多喝水 喝多点水,而且是温水比较好,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身体要随时保持水分和补充水分,水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明,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另外矿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饮料。 2、应时起居 夏季则宜晚睡早起,中午尽可能午睡。切记不能在楼道、屋檐下或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更不宜久用电风扇,

因夏令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开,易受风寒侵袭,吹的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头痛、腰肌劳损、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3.保健要“养阳” 炎热夏季,很多人会患空调病,人们白天夜里都开着空调,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十几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饮,肯定会伤阳气。因此,要注意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不要过多吃冰冻及凉食,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 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 4.饮食清补,多吃“苦” 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 甘凉清润的食物:小麦、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马铃薯、白菜、莴苣、龙须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养胃、滋阴补气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红柿、胡萝卜、鸡蛋、苹果、牛奶、葡萄、莲子、桑椹、蛤蜊,鹅肉、青鱼、鲫鱼、鲢鱼、大麦粉等。

精气神——中国人的灵魂

精气神—中国人的灵魂 养精是基础,养气是关键,养神是统领。养生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境界。 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老话:“人生三宝精气神”。我们平常也常提到精、气、神。精气神是维持人生命的三大要素。这种说法开始是道家的,后来医家也这么说,最终成为中国人对生命要素的最典型说法。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所有的养生活动,都是在养精、养气、养神。 中国人认为,精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能量,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活力的体现。这三者密不可分,精足了气就旺,气旺了神也就旺了,他们相互影响,相互滋生。 精是生命的基础 什么是精?我们先看这个字。它是“米”字旁加一个“青”字,“青”代表读音,“米”就代表了意思,表明“精”代表了一种米。什么米呢?它最早的意思是指一种精细的米,对应的词是“粗”。 那么在人体上,这个“精”指什么呢?就是指非常精微的、维持人生命活力的一种基本物质。它不仅包括血液和精液这样的东西,还包括我们吃进去的粮食。有一个词语叫做“水谷精微”,就是说我们吃的粮食和喝的水里面都有一种营养成分,者也可以叫做“精”。所以这个“精”是广义的。 狭义的“精”,是指维持人的最基本活力的一种物质,主管生殖生育和人的生长发育,我们把它叫做“肾精”,就是中医讲的五脏中肾脏所藏的这个精。我们重点来看这个狭义的精。 中医以及道家,都认为精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件法宝。人一生下来精就开始旺盛了。就像前面讲到的,婴儿阶段是精气最足的阶段。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

精气也开始生长了。到了女子14岁、男子16岁的时候,精气非常充盈之后就带来一个东西,叫“天癸”,有了这个物质就可以生育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女子49岁、男子64岁时,天癸基本就尽了。中医还说,一般人到了50岁左右的时候,肾气开始衰了,五脏之气也就跟着衰了,衰退的最大表现就是肾精的衰少。 所以,古人特别重视养精,可以说养精是养生的基础。 气是生命的能量 气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看它甲骨文的写法。它实际上就像三横,代表的是空中的云气、雾气、露气,就是外在的那些气体。后来这个字的下面又写着个“火”字,再后来又写个“米”字。“气”字下面带个“米”,说明气和精一样,也是一种物质。可是,还有一点区别,精基本上偏向于液体的,而气呢,当然就是气体。 气在人身上是非常重要的。《黄帝内经》中这个气字就出现了三千多次,而中国人说话几乎都离不开一个气字。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一个人高兴了叫喜气洋洋,发怒了叫怒气冲天,很健康叫神气十足,如果死了呢,那叫断气了。庄子就说过,“通天下一气耳”,就是天地之间包括万事万物,当然也包括人,就是一个气字,除了气没别的了。 气,是生命的一种能量,也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种功能。所以有人说,气是物质、信息、能量的三位一体。当然,更偏向能量。在精气神里,气实际上起到中介的作用。就是说,练了精可以化成气,练了气可以化成神,气就是一个桥梁,精里面有气,神里面也有气。 中医认为气有五大作用:第一是推动,也就是说,人的血液、精液这些东西是由气来推动的,没有气,生命活动就会静止。第二是温煦,有了气,人体就温暖了。第三是防御,气可以抵御外在邪气。第四是乳养,也就是营养,有一种气叫营气,在血管里面,可以营养血液。第五是气化,气可以变化,精变成气,气变成神,血跟气之间也是可以变化的,叫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血的统帅,血又是气的载体,像母亲一样。 中医讲的气主要有六大类。 第一类叫元气。这是生命的一种原动力,主要藏于肾,它是先天之气,所以又叫真气,是父母的精气相合而成的,来源于遗传。这种气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也是一种能量。 第二类叫宗气。由后天之气相合而成。后天之气包括呼吸之气和水谷之气,也就是我们呼吸自然界的这种清气,再加上吃进去的那些营养成分。宗气主要聚居在两乳中间,因为这个地方是藏气的,所以又叫气海。 第三类叫营气。主要流动在血管中,起到营养的作用。 第四类叫卫气。流动在血管以外,抵御外邪,保卫人的肌体,相当于站岗放哨的。

《夏季养生之道》word版

夏季养生之道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属火,而夏季的 一个特殊阶段称之为“长夏”,又单 属土。夏季养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 面: 1、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 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当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动辄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3、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4、夏季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随出汗而外泄,使卫气不足,抵抗力减低,若此时感受外风,同样可引起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种类型:风寒感冒,发热不甚而明显恶寒,同时鼻流清涕,喷嚏连连,此时应立即服感冒清热冲剂2袋,一定热服,或喝葱白姜片红糖水,每2-3小时再饮一次,大多症状会明显缓解。若体温迅速升高,伴恶寒、咽喉不适等,多为风热感冒,早期可以服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维C银翘片等。若发热伴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腹泻等,多为暑湿感冒,类似西医胃肠型感冒,此时应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剂量,每日3-4次,同时控制饮食,煮些荷叶绿豆粥食用。

中医养生长寿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

中医养生长寿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 生命有三个要素,那就是精气神;养生有三大法宝,那就是养精、养气、养神。几千年来,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生长寿经验,归纳为这三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是健康长寿的基础;而我们中国人的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是对长寿之路更高深的总结。在实行四大基石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向三大法宝迈进。 一、日常保精方法 1 什么叫精 “精”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先天的遗传物质,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另一个是食物化生的营养物质,属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需要营养物质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此外,还有呼吸大自然的精气,与营养物质共同组成了后天之精。 2 养精的方法 养精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节欲保精,切记“色字头上一把刀” 养精首先要节欲,这是最关键的一种做法。因为太多泄精,会泄掉人的精气。按《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叫“积精全神”,认为追求长寿一定要把肾精蓄积在那里,作为生命的基石,就像水库有水才能源源不断地滋养农田一样。这个精藏在肾里,肾有“生髓主骨”的作用,主管养育大脑、骨骼,肾精丧失了,骨头、大脑也就受到损伤。所以人如果房事无节制,那就像一把斧子一样,是在砍伐我们自己的身体。有人做了统计,中国历代皇帝加起来有402位,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的嫔妃太多了。 第二、进行经络按摩,促进精的生养 中医认为,保精养精要经常按摩下丹田。下丹田的准确位置是肚脐下1.5寸,肚脐下面3寸(4横指)有一个穴位叫关元穴,在关元穴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下丹田。我们可以两手交叠,用手掌心的劳宫穴按揉下腹,按揉下丹田的位置,顺时针按摩60次,逆时针按摩60次,一般按120次,就会感到下丹田温暖、发热。 同时,还要按揉命门穴。命门穴和肚脐相对应,在人体的后背上与肚脐相对的正后方,方法同按揉丹田一样。命门就是生命的大门,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门给它守住了。 第三、均衡营养,注意补精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立夏已过,炎热的夏季来了。夏季是充满生气的季节,但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养生保健。我们该如何保持在炎热的夏季保持身体健康,从而享受这个夏季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几个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吧。 1.夏季养生保健之多喝温水 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身体要随时保持水分和补充水分,水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明,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另外矿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饮料。 2.夏季养生保健之补钾 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葱、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钾。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3.夏季养生保健之尽量穿浅色衣服 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习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别是黑色。

4.夏季养生保健之福自“苦”中来 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苦瓜:取其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凉拌又能肉炒、烧鱼,清嫩爽口,别具风味。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此外,苦菜、茶叶、咖啡等苦味食品亦可酌情选用。应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过量,否则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5.夏季养生保健之皮肤瘙痒注意事项 夏季出游,因日晒而导致皮肤瘙痒、干疼时,可涂少量肤轻松等软膏,不要用热水烫洗,也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清洗,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症状。 记者张琴

天有三光日月星 ,人有三宝精气神

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行动等一切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它主要通过眼神、面色、表情、动态、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中医学家认为,精、气、神为养生“三宝”。故民间有“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之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得神表现为精神饱满、神采奕奕、面色红润、语言清晰、两目灵活、精力充沛、目光有神、反应敏捷、活动自如、呼吸平稳、头发黑亮、肌肉丰满、四肢有力、腰腿灵活、胖瘦适中、思维敏捷、记忆清晰。相反,如果精气不足,血脉虚弱或正气不足,病情深重,则表现为失神,即无神。无神者表现为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语言无力、双目无光、瞳仁呆滞、表情冷漠、反应迟钝、呼吸异常、身体瘦弱、记忆减退、头发萎软、步履艰难、四肢无力、过度肥胖、思维迟缓。养生学认为,德靠自修,神靠自养。养神以得神,得神能延年。但是,养神并非易事。因为人常受七情六欲侵扰而导致伤神。伤神后则气机紊乱,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正气减弱,易生疾病。而人得神后,则恰恰相反,正气旺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看到那些心胸宽阔、精神愉快、无忧无虑的人,大多数都具有得神者的特征。而那些贪婪、嫉妒、忧虑、猜疑、争名夺利及经常生气、发怒、畏惧的人,则多

数为失神染疾者。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经常发怒或情绪不佳的人,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正常人高。为了防治疾病,保证健康,人们应该积极养神。养神的关键是要避免七情的刺激,因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甚都会伤神。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行动等一切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它主要通过眼神、面色、表情、动态、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中医学家认为,精、气、神为养生“三宝”。故民间有“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之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得神表现为精神饱满、神采奕奕、面色红润、语言清晰、两目灵活、精力充沛、目光有神、反应敏捷、活动自如、呼吸平稳、头发黑亮、肌肉丰满、四肢有力、腰腿灵活、胖瘦适中、思维敏捷、记忆清晰。相反,如果精气不足,血脉虚弱或正气不足,病情深重,则表现为失神,即无神。无神者表现为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语言无力、双目无光、瞳仁呆滞、表情冷漠、反应迟钝、呼吸异常、身体瘦弱、记忆减退、头发萎软、步履艰难、四肢无力、过度肥胖、思维迟缓。养生学认为,德靠自修,神靠自养。养神以得神,得神能延年。但是,养神并非易事。因为人常受七情六欲侵扰而导致伤神。伤神后则气机紊乱,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正气减弱,易生疾病。而人得神后,则恰恰相反,正气旺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

二十四节气之夏季养生篇

二十四节气之夏季养生篇 我国古时历法中根据地球环绕太阳运动的空间位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即二十四节气。其中《二十四节气歌》中提到: ……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 我国祖先根据节气指导农事,而我们在保养身体,注重健康的同时应顺应季节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理,得养生之道以“颐养天年”。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可从食物重在精神调摄,情绪保持安稳,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夏季始至,调阳养心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小满:每年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夏熟饱满,养阴护心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

人身有三宝精气神

人身有三宝精气神 国医在线2016-01-16 08:58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主要靠精气神,称为人生三宝。自然界中,天地人各有三宝。所谓天有三宝,日月星:星辰宇宙天体,转移岁月,替交寒暑,能化育生生不息之机。所谓地有三宝,水火风,地三宝是乘天气而生万物。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机相和,由水火风来产生万物,没有天气下降来左右它也不行。天属阳,地属阴,阴阳不能相合,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样光靠地本身不行,必须有天气下降。人身三宝,精气神;依靠精气神转来维持我们的生命。精气神的转化,必须法天法地,即依靠天地自然法则的作用,才能转化生身,光依靠本身精气神,不能生存。大家对这句话会感到奇怪,认为人有精气神三宝,为什么不能够生存,不可理解。没有宇宙的自然法则,没有动静关系,人就无法生存。所以说我们的生命要依靠大自然的帮助,互相起作用,才能够转化自身,才能够生存下去。譬如宇宙间没有空气,没有氧气,人就无法生存。所以说必须法天则地,依靠自然法则人才能够生存。

一、精为气之母,气为精用,神为气之形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古人对精气神的调摄极为重视。精气神三者各有性能,说起来分为三个,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体。精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气是物质活动的一种功能,也就是人体生命的动力。 神是功能活动的一个具体表现。 三者关系是:精为气之母,元精化生元气;气为精之用,精是体气是用;神为气之形,辟如一个人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神气十足,一见面就看出身体很好。神是外在表现,是精气神集中的功能表现。精气神相互关系,精伤则神无所守。如病的时间长了,说话语无伦次,动作也无标准,神经不听指挥,这就是精气虚亏,神无所守。还有年纪大的人,说话语无伦次,物体在西边他说在东边,我们说这个人老糊涂了,也是神不守

夏季养生九大要点

夏季养生九大要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夏季养生九大要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夏日是一年四季中最酷热的一个时节,酷热的气候让人很容易烦躁,并且食欲不振,吃不下饭。因此,夏日养生变得尤为的主要,下面就让我告诉你,欢迎参阅1、健脾除湿湿邪是夏... 夏日是一年四季中最酷热的一个时节,酷热的气候让人很容易烦躁,并且食欲不振,吃不下饭。因此,夏日养生变得尤为的主要,下面就让我告诉你,欢迎参阅 1、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2、清热消暑 夏天气温高,特别是三伏的时候,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3、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4、冬病夏治

什么叫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5、根据体质选水果 我们夏天多吃些水果是好的,但是也有根据我们每个人的体质来选择水果,比如,肠胃不好的人,要吃一些温和的水果,不要太甜也不要过酸。然而,虚寒体质以及有胃寒、胃溃疡的人,这个时候不要多吃西瓜之类的寒凉性的食物。 6、烦躁常与心有关 中医认为,心对应夏,夏季心阳最为旺盛,人们极易出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等症状。所以,夏季要特别注重对心脏的养护,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保持心情舒畅。 7、补充营养勿忘钾 平时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如西红柿、青椒、冬瓜、杨梅、甜瓜、李子等新鲜果蔬;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要注意钾的补充,如豆类及其制品、香菇等;多吃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黄瓜等;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等。 8、冰箱内取出食物别急吃 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易导致生理功能失调。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8℃,最好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