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与调整分析

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与调整分析
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与调整分析

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与调整分析

摘要:在各种类型的城市交通中,轨道交通占据了其中很关键的地位。地铁交

通整体上具有环保性、安全性以及便捷性的独特优势,因而近些年来正在成为越

来越多城市居民通行的首选。针对非正常的地铁通车有必要予以适当调整,避免

突然陷入故障状态。目前的情况下,与地铁行车指挥和行车调度有关的各项技术

措施正在逐步获得改进,然而整体上仍然有待加以完善。未来在实践中,地铁行

车的调度指挥人员还需不断摸索经验,服务于地铁的顺利行车并且消除潜在的事

故隐患。

关键词:地铁;非正常情况;行车调度;指挥调整

1地铁行车调度的重要性

调度是城市地铁轨道系统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地铁运营管理的核心

工作。所谓地铁行车调度是指调度员在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列车自动

监控系统、与车站及司机等人员通话,综合视觉及听觉等外界信息做出分析判断,最后通过调度设备人机操作和调度命令完成反应动作。地铁行车调度系统是一个

复杂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调度员是调度系统的指挥者,凡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

部门、各工种都必须在行车调度员的指挥下统一进行活动,特别在地铁出现故障

和突发事件时,调度员要准确、及时的进行判断,科学的制定调度调整策略,来

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随着地铁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地铁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可靠性水平越来越高,大大降低了由行车调度员失误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但同时,由于人员拥挤、信号故障、火灾爆炸等不可预见因素所引发的突发事件依然屡见

不鲜,如果调度员处理不及时、判断不合理,将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例如在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84人受伤,其中20人重伤。经事故调查发现,事件起因是由于工程施工造成停电,地铁现

地控制设备瘫痪,采用了电话闭塞法行车,调度员在没有明确故障内列车位置的

前提下,就盲目下达继续行驶的命令,直接导致两车追尾碰撞的恶劣结果。再例

如在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中央路站发生人为纵火引发的火灾,火

灾发生之后地铁调度员指挥不当,没有给予对面驶入的列车任何指令,导致另一

辆列车进入火灾现场,两列列车全部被烧毁,造成198人遇难,147人受伤。据

统计,在地铁轨道交通运营发生的事故中,人为原因引发的事故比率高达70%,

由此可见,即使在地铁调度高度智能化的今天,行车调度员的角色依然十分重要。 2地铁行车调度应急处理的原则

其一,先通后复原则。在地铁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出现突发事件时,地铁行车

调度部门可以按照此项原则进行应急处理,加强与其他交通部门之前的有效联系,利用公交车辆来接纳滞留乘客。同时,如果应急事件危及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则需

要坚持先救人或者救人与事件处理同步的原则。

其二,分工合作原则。一方面,分工原则,相关人员要根据故障所在位置、

区域的不同采用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方案,按照所在节点的故障由专门的人员进

行有效控制,而全线故障则需要保证每个节点都能够有相应的负责人,从而实现

整体控制流程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合作原则,要加强各区域之间的有效联系,

如果出现情况紧急的现象则可以请求对方的支援。

其三,主动控制原则。在地铁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相关人员能够在目的、

行车调度指挥管理系统

第九章行车调度指挥管理系统 铁路运输效率的提高不仅需要良好的车站、列车控制设备,还需要良好的调度指挥组织与管理,要实现高效的调度指挥,调度员需要实时掌握所辖区段的列车运行状况、信号设备状态等信息,最好能够直接指挥行车。1927年,美国铁路首先采用了调度集中(CTC)控制装置,使调度中心(调度员)能够实时掌握管辖区段范围内的列车动态并能够对信号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列车运行直接指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经历了调度监督、传统CTC技术的发展阶段,现在调度指挥系统已经集成了计算机、通讯、自动控制等先进信息技术,成为铁路现代化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的核心系统。 第一节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TDCS)结构与功能 我国铁路的现行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以行车调度为核心,站、段为基础,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1996年开始建设以铁道部调度大楼为核心的铁道部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DMIS)。以后为了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系统效能,进行了TMIS(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和DMIS的结合,并改名为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通过近年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与推广,大大提升了铁路的综合竞争实力,加快了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铁路运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TDCS)工程,是铁路信号“九五”发展规划的龙头。它是为适应铁道运输发展需求而实施的,是面向21世纪的综合型现代化系统工程。它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铁路调度方式,建立起融信号、通信、计算机、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开放、集中、透明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以提高行车指挥水平。TDCS工程的实施将带动整个铁路信号系统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铁路信号在调度指挥手段、行车控制技术和信号基础设备的落后面貌。 TDCS为调度人员和有关领导及时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和决策依据,为调度人员提供先进的调度指挥和处理手段,提高其应变和处理能力,减少调度人员通话和手工制表,充分发挥现有铁路运输设备的能力,改善调度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并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结构 一)、系统结构 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是以行车为核心,站、段为基础,实行路局和铁道部两级调度管理的体制。考虑到将来铁路机构的改革,铁道部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TDCS)设计为3级网络体系结构、其总体结构如图9-1所示。

铁路行车公寓管理规则

铁路行车公寓管理规则 铁运[1999]111号 发布日期:1999-9-1 执行日期:1999-9-1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三章接待范围 第四章设施设备 第五章管理工作 第六章工作质量 第七章住寓管理 第八章共管共建 第九章附则 现公布《铁路行车公寓管理规则》,请认真组织落实。原《铁路乘务员公寓管理办法》(铁劳〔1995〕28号)同时废止。 铁路行车公寓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行车公寓的管理和建设,更好地为铁路运输服务,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铁路行车公寓(以下简称公寓)是专为执行铁路运输任务的行车乘务人员提供食宿等服务的生产性设施,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公寓要始终坚持为运输安全生产、为乘务人员服务的宗旨,不断完善设施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为乘务人员创造和提供安静、舒适、清洁、方便的食宿条件,使乘务人员精力充沛地投入运输安全生产中。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四条铁路局对公寓实行专业化管理,制定公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实施监督、协调、检查、指导。 第五条跨局公寓的设立和撤销由铁道部批准;局管内公寓的设立和撤销由铁路局批准,并报部备案。 第六条各级领导要把公寓工作作为行车安全和运输 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经常深入公寓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接待范围 第七条按图定交路执行运输任务的机车乘务员(含指导司机)、客运乘务员(含乘警、检车员)、运转车长等行车乘务人员。 第八条在满足图定交路的行车乘务人员食宿的情况下,可接待机械保温车乘务员、出入厂架修过路的机车乘务员以及其它执行行车任务的有关人员。

第四章设施设备 第九条公寓应具备完善、配套的设施设备,满足运输生产和乘务人员食、宿、浴、娱的需要,实现公寓标准化(铁路行车公寓设备备品配置标准详见附件)。 第十条要根据运输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公寓的配置和规模,以满足运输需要。新建、扩建公寓用房和建筑的设计标准要严格执行《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10011-98),并根据地区需要安装空调和采暖设施,采暖与空调的设置应符合《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标准》(TB10056-98)的规定。公寓主管部门要参与新建、扩建公寓的设计审查。 第十一条加强空调、锅炉、洗涤、炊事等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正常运作,保养状态良好。 第十二条公寓环境要绿化、美化,实现庭院化。 第五章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搞好公寓职工技术、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第十四条建立健全公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标准、管理办法,做到管理有规定,作业有程序,工作有标准,质量有考核,实行标准化管理。继续开展标准化公寓创建活动。 第十五条推行现代化管理,运用方针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科学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公寓现代化管理水平。

浅谈我国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郝洋

浅谈我国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郝洋 发表时间:2019-04-25T10:49:20.1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郝洋 [导读] 摘要: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具有运输能力大、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等优点。 天津南环铁路有限公司运输分公司天津 300381 摘要: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具有运输能力大、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等优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总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无论是在客运还是货运方面,对铁路运输都呈现出了更高的需求。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作为铁路运输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铁路客运和货运服务质量的好坏。因此,研究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铁路行车;调度指挥;运输生产 1铁路行车调度的基本内涵 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相比,运行的列车数量相对有限,机动灵活性较低,因此为了实现铁路运输生产的高质高效,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既需要对既有铁路运输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又需要通过行车调度指挥掌握车流情况,处理运输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消除影响运输生产的安全隐患,进而更好地提升铁路运输质量。铁路运输调度工作实行分级管理,集中统一指挥,构建成为三级调度指挥机构,从上到下分别为总公司调度、铁路局调度以及技术站调度,其中以铁路局行车调度为核心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是对列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调度,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生产质量的好坏。铁路运输行车调度系统的产生是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在19世纪末期铁路运输刚刚进入市场时,由于运输需求有限,铁路线路较少,对行车调度的概念还相对模糊。截至第二次工业革命末期,随着铁路运输的价值被不断挖掘,西方主要国家纷纷开始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早提出了一种调度集中系统,集中收集铁路系统上正在运行的列车信息并通过信号机等简易电子设备对铁路运输进行管理,这就是现代铁路调度系统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已经彻底成为了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中流砥柱,而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使信息化技术开始逐渐渗透到行车调度系统管理中。进入21世纪后,由于西方国家重点发展航空运输,其铁路运输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我国则在这一时期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完成了弯道超车,成为世界上铁路系统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计算机管理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其与铁路运输的不断融合也为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向。 2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业务技能方面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行业蓬勃发展,行车设备设施变革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的应用突飞猛进。调度员作为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核心,对行车设备设施的了解、作业技术方法的掌握直接关系到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由于调度员工作实行倒班制,工作强度较高,工作压力较大,致使调度员在了解行车设备设施、掌握作业技术方法等基本业务素养的培养上分配精力较少,加之调度员个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互不相同,导致部分调度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滞后于行车设备设施的变革和技术方法的创新,进而对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 2.2生产组织方面 调度员主要通过编制下达阶段计划来指挥行车,组织生产。实际工作当中,受车流调整、重车积压、交口任务等因素影响,调度员需要非常灵活地编制阶段计划。如果发生铁路运输事故等突发状况,或者在“天窗”日施工、维修项目较多,就会造成行车调度台工作量激增,调度员异常忙碌,致使阶段计划编制不准确以及下达不及时,进而导致重车不能及时到站对卸,交口任务无法完成,计划兑现率降低,甚至直接干扰到后续的生产组织,使得阶段计划编制不准确以及下达不及时的影响不断扩大。 2.3安全意识方面 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调度员应急指挥的水平,而应急指挥则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关键环节,对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调度员由于从事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时间较长,安全意识单薄,思想麻痹松懈,责任心不强,在遇到事关行车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重视程度不高,应急处置不够果断及时,对现场状况了解不够充分,造成调度命令发布不当,事故信息错报漏报,事故处理盲目指挥,事故后果持续扩大,甚至发展成更高程度的行车事故,使运输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3应对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提升调度员的基本业务素养 业务技能的掌握是调度员完成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前提和根本,针对部分调度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滞后于行车设备设施变革和技术方法创新的情况,可以通过倒班、替班等方式为调度员创造充裕时间,组织调度员深入现场了解学习行车设备设施状况,建立学习笔记,并在现场学习结束后组织召开学习交流会,就各自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做到举一反三,互补互助,使调度队伍整体业务素养得到提高;就作业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并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给予成绩突出者相应的奖励,让其分享自身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进而充分调动调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培训的效果更加显著。 3.2加强对运输生产组织的增援及考核 遇到事关行车安全的紧急情况,值班主任必须亲自上台进行盯控、指导和协调,并对调度命令的填写下达和应急指挥的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在将紧急情况对调度员组织运输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同时,确保行车安全;遇有大型施工及集中修施工,应由施工办公室派专人到行车调度台帮台,减轻行车台的工作量,同时实现对施工组织及调度命令编写下达的双重把控,进而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强化日常对阶段计划的抽查及考核,对调度员计划兑现率实行定标制度,未能达标要在交班会上分析原因,从而整理归纳出提高计划兑现率的方法,进而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 3.3完善调度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保证铁路运输生产有序进行的前提就是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规范化和合理化,这首先就需要完善调度安全管理制度,调度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对调度员安全责任意识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调度员安全责任意识的提高也是对完善调度安全管理制度的一种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向调度员普及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其应急指挥能力,组织开展应急指挥和事故救援模拟演练,进而保证在真正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对事故进行处理,将事故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应以行车调度台为核心,建立健全安

行车调度指挥(ATS)仿真系统简介

概述篇: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技术系统。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的发展,出现了以保证行车安全、缩短列车运行时间、提高列车运行质量为代表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为复杂环境下列车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仿真培训系统(ATS仿真培训系统)是面向教学及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车站行车值班员、停车场信号楼调度员而设计的行车调度操作技能和专业能力培训的软件。该系统提供了逼真的行车调度培训环境,可以用于我院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也可以对外进行合作,作为行车调度人员岗前培训,岗后业务能力的提升的培训应用,从根本上提高受训学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对于我院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实作技能的训练具有极大地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我院与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的合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仿真培训系统最大的优势,它从根本上区别于“师徒帮带”式的传统培训方式,大大缩短了培训时间、提高了培训效率,同时能够支持受训人员反复训练而避免或减少在正常运营结束后安排实地培训,一方面保护了实用设备,另一方面多次的训练使得培训效果也更为扎实。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能够营造和模拟非正常情况和突发事件的特殊运行环境,对受训人员应急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我院行车调度指挥仿真系统,能够仿真上海地铁3、4号线信号系统这属于过渡系统,我们还定制了仿真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德国西门子CBTC信号系统(将在XXX时间内投入我们师生使用),实现其信号控制及相关操作仿真,并具备灵活的教学特色功能,更好适应各地地铁公司对学生的就职要求。 功能篇: 一、行车调度指挥仿真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1.控制中心ATS仿真 在控制中心ATS下主要实现在线控制的运行模式,即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列车运行,主要包括, (1)时刻表管理,能够对于计划时刻表和实际时刻表实现编辑和修改。 (2)列车描述,根据相关列车描述的规范,能够实现设置、修改列车的车次号、司机号和车辆号等相关信息标识,并且具备列车车次、车组等信息的自动追踪功能。 (3)列车运行控制,能够实现中心车站控制权限的转换,并对信号、进路、折返等模式完成设置。具有设置进路排列方式功能,实现列车进路的自动排列、追踪排列和人工排列。 (4)列车运行调整,包括列车驾驶模式调整和列车运行措施的调整两方面。列车

调度集中和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调度集中和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课程设计 专业:铁道通信信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TDCS系统介绍 一、摘要:TDCS(Train Operatio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em)是覆盖全路的调度指挥管理系统,能及时、准确地为全路各级调度指挥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手段和平台。TDCS 以现代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本技术手段,实现对列车在车站和区间运行的实时监视,动态调整、自动生成列车运行三小时阶段计划,实现列车调度命令的自动下达和实迹运行图的自动描绘;实现分界口交接列车数、列车运行正点率、行车密度、早晚点原因、重点列车跟踪等实时宏观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统计报表;为各级调度人员提供列车的动态运行情况,便于机车合理调配,提高运输能力和安全程度;显示铁路路网、沿线线路、车站、重要列车和救援列车分布等主要信息,为铁路事故救援、灾害抢险、防洪等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字:调度指挥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程度 二、系统结构 中心局域网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组成双100M 高速以太网,所有设备通过双网卡连接到双局域网上,确保各节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车站局域网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组成双100M 高速以太网,所有车站设备通过双网卡连接到双局域网上,确保各节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调度中心子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为通过双冗余局域网实现的以太网网络接口,接口为RJ45 接口规范、网络介质为 5 类双绞线,速率为100M。 调度中心子系统的局域网底层网络协议均符合IEEE802.3 标准。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高层协议采用国际通用的互联网TCP/IP 协议。 调度中心与车站之间的网络子系统为双环路广域网连接方式,中心到车站以及车站之间通过高性能的路由器组成双环路的广域网,接口转为V.35 / G.703 ,速率为2M。 调度中心与车站之间的网络子系统的广域网协议为国际互联网协议族中的OSPF协议。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高层协议采用国际通用的互联网TCP/IP 协议。

地铁行车的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地铁行车的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地铁是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城市轻轨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城市各地区的联通,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便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持。但在地铁行车运行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或影响乘客行车计划的情况,这就需要调度员及时进行行车调度指挥。文章主要对地铁行车的调度指挥安全工作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借鉴。 标签:地铁;行车调度;调度指挥;安全 Abstract:Subwa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recent years,the cause of urban light rail in China has flourished,and the connection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ty has been realized. In order to promote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acilitate the travel of urban residents to provide a good basis for support. 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subway operation,there may be security incidents or impact on the passenger traffic plan,which requires dispatchers to conduct traffic scheduling command in a timely manner.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ispatching and commanding safety of subway operation,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subway;train dispatching;dispatching command;safety 隨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地铁轨道交通事业不断发展,具体体现在地铁线网规模日益扩大、地铁运营里程也在迅速增加。但近年来地铁行车安全事故频频出现,其中,由于调度指挥不到位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实现地铁轨道交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确保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 1 地铁行车调度 地铁行车调度是调度部门的一项核心工作,在行车调度工作中,行车调度员承担着完成地铁行车运营计划、列车安全运行、贯彻安全知识的重要任务。目前,地铁行车调度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空间划分制、时间划分制,前者是指必须要使规定的列车前方具有充分的空闲路线,以确保地铁行车安全,司机按照相关证件将列车驶入规定好的地点;后者指的是司机根据行车时刻表,在规定车站、规定铁路区域中运行,通过合理分割时间,来确保行车安全。 2 影响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的因素 2.1 行车调度体系不规范 相比较于其他交通工具,地铁具有快捷便利、客流量大、运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的优势特点,因此广受认可与青睐。但由于我国地铁轨道交通事业的起步较

铁路行车规章制度

铁路行车规章制度 【篇一:铁路行车规章制度】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铁路是国家重要的()设施,国民经济的()。 2、由国家专 门立法机关为铁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3、国务院为铁 路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保护条例。” 4、铁路行车规章是铁路运输企业()正点,()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约束经营行为的()和()。 5、铁路行车规章必须做到()制定,贯彻()、()管理落实到位。6、“技规”是()的简称。()简称调标。 7、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过程的()部分,也是行车组织工作的()。 8、调车工作 是一项多工种()行动的()工作。 9、调车工作必须实行()领 导和()指挥。 10、牵出线调车属于()调车在全总调幅车作业中占有()大的比重。 11、平面调车中,溜放调车法按其作业方法不同分为()溜放,()溜放,() 溜放和()溜放调车法。 12、我国人力制动机有()闸和()式闸及()闸。 13、在调 车作业中,人力制动机制动对选闸原则是选大不选(),选重不选(),选()不选低,选双不选()。 14、列车指编成的()并挂有机车及()的列车标志。 15、旅客列车由()组()快()速及()旅客列车组成。 16、列车运行原则上以开往()上行。 17、列车的重量是列车()与()重量的总和。 18、推进连挂车辆时要现示()距离信号。 19、拧闸的方法有()、()。 20、车辆的溜行动力,牵出线调车时主要依靠(),驼峰调车主要依 靠() 二、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20分) 1.一批作业(指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变更计划不超过( )钩时,可用 口头方式布置(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除外),有关人员必须复诵。(a)二 (b)三 (c)四 (d)五 2.调动乘坐旅客的车辆时,调车速度不得超过( )km/h。 (a)10 (b)15(c)20 (d)25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维护管理办法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 (CTC)维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以下简称TDCS)和调度集中系统(以下简称CTC)是全路各级调度指挥的基础装备,是重要的行车设备。为规范TDCS/CTC系统的维护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TDCS/CTC系统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铁路局、车站三级构成,综合了铁路信号、计算机、网络通信和现代控制技术,具有点多线长、布局成网、分散维护和集中管理的特点。 第三条 TDCS/CTC系统直接涉及行车安全,必须自成体系,单独成网,独立运行,严禁与其它系统直接联网。对外提供信息和增加标准用户外终端时,应经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批准。 第四条 TDCS/CTC系统应采用网络安全技术,在与其它系统交换信息时,应采用安全可靠的网络隔离设备和措施,确保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速铁路TDCS/CTC、高速铁路CTC系统的维护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六条 TDCS/CTC系统维护管理实行总公司、铁路局、电务段三级管理。 第七条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是全路TDCS/CTC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电务部电务试验室负责总公司TDCS/CTC中心系统的维护管理,并指导全路TDCS/CTC系统维护工作。 第八条铁路局电务处是铁路局TDCS/CTC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 第九条铁路局TDCS/CTC中心机房所在地应设立TDCS/CTC维护机构,维护机构一般设置在电务段,也可设置在铁路局。 第十条电务段是TDCS/CTC系统的维护单位,应设置专业技术主管人员。 第二节工作职责 第十一条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负责制定TDCS/CTC系统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及规章制度,负责全路TDCS/CTC系统网络的规划。 第十二条总公司电务部电务试验室职责: (一)负责总公司TDCS/CTC中心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二)指导和协调铁路局TDCS/CTC系统维护工作。 (三)审核铁路局对总公司及相邻局间通道变更、扩大

铁路行车调度安全指挥的基础工作(加强调度计划)

铁路行车调度安全指挥的基础工作 (加强调度计划) 调度基础工作主要是指调度指挥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以及基本指挥技术。努力加强调度基础工作是实现安全指挥的可靠保证。行车调度的安全指挥,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从基础建设上消除威胁行车安全的隐患,为提高调度指挥水平,为调度指挥和行车工作的安全创造良好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行车工作是多部门、多工种的协同作业,涉及面广,包含因素多,而且又时刻处在运动和发展之中,情况复杂,变化多。每一个阶段工作都不是前一阶段工作的简单重复,而是各具有不同的复杂的特点。为了把许多部门的行车工作统一地科学地组织起来,把诸多因素尽可能纳入人的能动控制之中;为加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协调性,就必须加强铁路运输生产经营计划工作。铁路运输工作生产经营计划包括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年度旅客、货物运输计划,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等)、月度计划(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技术计划、运输方案)、日常计划(旬计划、日班计划)等。严格按运输工作计划组织行车是防止发生工作漏洞、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行车调度是行车工作的指挥者,是运输工作整体的

重要组成部分。行车调度必须严格遵循整体运输工作计划的规定,把本部门工作纳入整体计划范围,加强调度计划工作。在计划的统一协调下,组织行车各部门、各工种进行配合密切、r紧凑均衡的有秩序的工作,保证行车工作安全,共同 实现计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严格按列车运行图行车、按编组计划编车、按运输方案组织运输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是组织行车有关各部门工作的综合计划;列车编组计划是全路的车流组织计划,它统一安排全路各站编解作业任务和编组货物列车的方法;运输方案是根据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技术计划、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全面组织一个月中的运输工作,保证完成月度运输工作任务的综合部署。正确地执行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和运输方案,对于统一协调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科学组织货流和车流,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和运输设备,组织均衡生产,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保证良好的运输秩序,保证行车安全和文明生产,完成和超额完成铁路运输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许多不安全因素都是在违反这些原则的情况下产生的。如:客运列车由正线变更为到发线接车、相对方向不能同时接车、变更信号等,大多是在运行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发生的,很容

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铁路运输是国家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资料运输的主要承担对象。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是提升运输管理水平、保障国家各项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铁路行车的安全性是铁路行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铁路调度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经济建设事业中各项生产资料的有效运输,以及在旅客运输中保障铁路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要高度重视铁路调度岗位上调度员的思想管理工作。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和个人素质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依据。 1 行车调度的重要性分析 铁路是我国运输系统中最重要的运输部门,承担着货物资料和人员运输的主要任务,铁路运输具有安全、快捷、经济等运输优势,是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组成部分。行车调度工作关系着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运输,是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铁路部门的行车调度工作是在特定的铁路行车范围内进行的行车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我国铁路行车与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的重要基础。调度员在具体的行车指挥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调度管理规范,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保障铁路行车的有效调度和铁路行车安全。同时,铁路行车人员在行使中要严格遵守调度员的管理工作,配合行车,提高整个铁路系统的行车效率和速度,确保行车安全。因此,铁路行车调度工作是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度工作的有效进行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 2 透视行车调度的安全风险 2.1 安全意识层面 行车调度员自身认识不到安全指挥行车的重要性,因此常常出现班中离岗、工作工程中精神不振、违章操作等行为。对已经出现疲劳

铁路行车安全知识问答(调度指挥)1

铁路行车安全知识问答(调度指挥) 1.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应遵守哪些规定? 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应遵守下列规定: (1)指挥列车运行的命令和口头指示,只能由列车调度员发布。 (2)在发布命令之前,应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并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 (3)调度命令应先拟后发,命令内容、受令单位,必须正确、完整、清晰,发布时要复诵核对。 (4)分局列车调度员发布行车命令,要一事一令,不得填写其他内容。遇有不正确的文字不准涂改,应圈掉后重新书写。 (5)调度命令号码应按规定编制,铁路分局的调度命令按日循环,铁道部、铁路局的调度命令按月循环。 (6)调度命令日期的划分,以零时为界。日循环及月循环命令号码的起讫时间,均以18时区分。 (7)对跨局(分局)的列车,接车分局列车调度员可委托发车分局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更换机车或变更限速条件时,应由有关分局列车调度员重新发给机车所担当全区段的调度命令,途中乘务人员换班时,应将调度命令交接清楚。 (8)向司机、运转车长发布调度命令时,当乘务人员未 离段(所)前,应发给有关站、段,由机务段、列车段或乘务室负责转达。当乘务人员已出乘时,应由列车始发站或进入关系区间前的停车站交付;如来不及而必须在关系区间的两端站交付时,通过列车应停车交付。 (9)双线反方向行车时,应向两端站确认区间空闲后,方可发布命令。客运列车反方向行车时,经铁路分局调度所主任(副主任)批准后方可发布调度命令。2.列车调度员在行车指挥工作中不准发出哪些有碍安全的指示? (1)对有计划的施工,要按计划给点,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准擅自发令停止或

变更施工计划。 (2)双线反方向行车时,未确认区间空闲不准发布命令。客运列车反方向行车时经铁路分局调度所主任(副主任)准许,不准未经在命令簿上签字就向现场发布。 (3)超限货物车辆的运行,必须严格按《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规定的运行条件办理,未纳入班计划和没有挂运通知单的超限货物车辆,不准擅自放行或交接。 (4)当接到关于列车、线路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时,应及时停车,指示有关人员采取措施,查明情况妥善处理,不准臆测、盲目放行列车。 (5)遇天气不良时,除按上级指示转发通报外,列车调度员当接到因降雾、暴风雨、雪而辨认信号困难的报告后, 以命令及时通知有关站段转告列车乘务员,并加强列车运行的掌握,不准随意变列车接发计划。 (6)列车运行途中,不准变更车次、接车车场、线路。如特殊情况必须变更接车场或线路时,应以命令,预告等方式通知有关人员。 (7)在不足《站细》规定的信号开放时间内,不准指示车站变更接发车进路或信号。 (8)车站在接发列车时,不准指示抢钩作业。 (9)不准发布违章命令和指示。 3.列车调度员如需更改命令内容时应注意什么? 遇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调度命令内容时,必须取消前发命令,重新按规定程序发布调度命令,在修改的命令执行过程中,列车调度员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和监督执行。 4.列车调度员在发布使用故障按钮命令前应注意哪些事项? 列车调度员在接到车站值班员关于使用故障按钮的请求后,应问明使用原因并

地铁车辆行车调度的风险及防范

地铁车辆行车调度的风险及防范 发表时间:2018-09-30T14:56:32.9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作者:黄瑞祥[导读] 我国各大城市地铁交通里程已经超过1900公里,预计在2020年达到6000公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黄瑞祥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摘要:我国各大城市地铁交通里程已经超过1900公里,预计在2020年达到6000公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地铁空间狭小封闭,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很难进行迅速有效的人员疏散,非常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也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行车指挥作为安全的核心部分,行车调度人员肩负着行车安全重任。当前我国大部分地铁运行安全事故的发生,人为因素占绝大部。本文主要对行车调度安全的风险及防范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人为因素 一、地铁行车调度的重要性 地铁行车调度是通过观察列车的动向及排班,综合视觉及听觉等外界信息做出分析判断,通过调度设备人机操作和调度命令完成反应动作。地铁行车调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调度员是调度系统的指挥者,凡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部门、各工种都必须在行车调度员的指挥下统一进行活动,特别在地铁出现故障和突发事件时,调度员要准确、及时的进行判断,科学的制定调度调整策略,来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随着地铁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地铁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可靠性水平越来越高,大大降低了由行车调度员失误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但同时,由于人员拥挤、信号故障、火灾爆炸等不可预见因素所引发的突发事件依然屡见不鲜,如果调度员处理不及时、判断不合理,将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例如在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84人受伤,其中20人重伤。经事故调查发现,事件起因是由于工程施工造成停电,地铁现地控制设备瘫痪,采用了电话闭塞法行车,调度员在没有明确故障内列车位置的前提下,就盲目下达继续行驶的命令,直接导致两车追尾碰撞的恶劣结果。再例如在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中央路站发生人为纵火引发的火灾,火灾发生之后地铁调度员指挥不当,没有给予对面驶入的列车任何指令,导致另一辆列车进入火灾现场,两列列车全部被烧毁,造成198人遇难,147人受伤。据统计,在地铁轨道交通运营发生的事故中,人为原因引发的事故比率高达70%,由此可见,即使在地铁调度高度智能化的今天,行车调度员的角色依然十分重要。 二、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分析 地铁行车调度员主要指挥和协调行车各岗位的运作,组织实施各种行车工作计划,确保行车工作的正常进行。从国内外发生的地铁安全事故调查中发现,调度员最容易犯的错误包括以下几点:调度命令漏报、误报、错报;传达命令不清楚;业务的程序不熟悉、处置不当;扣车、办进路时违规发布命令;操作流程的顺序或紧凑度不够;临场反应能力不足;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常犯的错误既有业务能力方面的欠缺,也有个人思想和心理方面的不足,还有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从个体因素来看。调度员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有的调度员工作态度不认真,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的调度员业务能力欠缺,应变能力不足,不胜任调度员的岗位需要;有的调度员心理素质存在一定问题,对职业环境不适应,不能满足作业岗位的需要。其次,从管理因素来看,地铁公司的制度不规范,对调度员的监督约束不足,教育培训缺位等都会引发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 最后,从环境因素来看,作为独立的个体,调度员容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当温度过高、空气质量差、突发意外等都会影响调度员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三、地铁行车调度风险人为因素的防范措施 为了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地铁安全事故,地铁公司往往在事故发生之后组织学习,来提高调度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此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但这种应对措施属于“情景一应对”型,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地铁运行是个复杂的系统,地铁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复杂性的特征,需要行车调度员根据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而地铁公司制定的应急预案只是基本的处理流程,无法涵盖所有的情形。这就需要我们从调度员选拔、技能培训建立岗位操作标准等环节入手,全方位的降低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 (一)做好人员选拔与岗位调配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集土建、车辆、信号、供电、线路等专业的多专业复杂系统,对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把好人员选拔环节是控制人为风险的第一步。具体执行时,地铁公司要根据调度员的岗位工作需要,明确人员选拔的标准,严格执行人员选拔的程序,除了考核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之外,还要重点关注员工生理、心理和性格方面的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具备较强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的调度员才能适应紧急状况下的事件处理。 (二)强化安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城市地铁轨道信息系统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是未来必然趋势,这就要求行车调度员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为此地铁公司必须组织各种培训,一方面加强调度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降低不安全的人为因素。另一方面,加强技能培训,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和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在反复的实际操作训练和应急演练过程中,提高调度员的应变能力和操作水平。 (三)提升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水平 员工帮助计划(EAP)是改善员工关系的最佳途径,该方法涉及员工职业规划、心理辅导、感情问题、家庭问题等。依照EAP,可以根据不同调种、不同任职时间等特点为调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心态辅导。比如,任职2年到3年的调度员心态急剧变化,压力迅速上升,离职意向较强。需要对这种“三年之痒”密切关注,通过谈心、职业规划、家庭成员参与等手段帮助调度员顺利渡过第三年的心理关,减少关键岗位人员流失。针对调度岗位操作要求严格、工作压力大的特点,引导员工树立“阳光心态”,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激发员工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掌握调节工作压力的技巧,引导员工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工作责任心,把自身的发展和地铁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

铁路行车安全论文

心理与铁路行车安全 摘要:该文简要说明心理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心理与铁路行车安全的关系;讨论了心理学在铁路安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对铁路安全管理实践的分析,说明了运用心理学进行铁路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行车安全;安全心理;疲劳;侥幸心理 法国电力公司在2000年提出的安全分析最终研究报告中指出,在70~80%的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析西安铁路局略阳车务段1990—1999年十年间所发生的事故和严重违章违纪案件,在记录的51起案例中,全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可见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均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然而,由于受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人的行为状态和技能的发挥会有较大的起伏,仅靠严格的作业过程管理、严格的干部绩效考核、严格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即便所有人员均达到培训要求,也不能有效解决行车安全问题,事故和严重违章违纪案件的当事人并不是不知道严格的规章制度,铁路人身伤亡的受害者也不是不知道人身安全的规定,可见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铁路日常管理中很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问题——铁路行车安全心理。 1.铁路改革对职工心理的影响目前铁路正在体制改革,随着运输管理体制、运输组织方式、利益格局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从而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站段的合并、人员的流动和职工的下岗是难以避免的,一部分职工将被迫在眼前或暂时的利益上做出某种牺牲,然而一些职工却不能理解这是新设备新技术更新和信息化社会的大势所趋,心态极不平衡,大部分职工对铁路改革的期望值很高但又缺乏信心,部分员工面对合并重组及裁员普遍有危机感,有的心理压力还很重,担心自己被挤或裁下来。对于那些家中供养人口多、配偶无工作、家人身体状况不好的职工来讲,待岗、分流或离开家庭工作都无疑是当头一棒,有的职工视分流或被送铁路局劳动力调剂中心为领导跟他过不去,而产生过激、抵触、报复、紧张、烦躁、消沉等不良心理。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竞争上岗已成为优化干部队伍的必然途径,干部优胜劣汰势不可挡,少数干部面对“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心理很不适应,面子观念、自尊心上承受不住,而产生羞愤、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 2.企业文化对职工心理的影响企业文化在铁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铁路大部分站段还不太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意义,或者认识到了但不懂如何去实践人文管理、企业精神的培养、企业形象的塑造等一些重要工程,使得铁路内部文化建设还比较落后或不成熟,也给职工心理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比如有的铁路站段不进行科学的制度建设,管理粗糙、过分集权、官僚成风、裙带关系严重,窒息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心理不平衡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职工与领导之间、职工之间也缺乏凝聚力,人际关系紧张。有的站段内部环境较差,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简陋,几乎不开展集体性的文化娱乐活动,职工就容易产生“不受重视,得不到关心”的心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能充分发挥。职工对企业没有产生亲切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班后没有良好的休闲场所和方式,职工们就会靠搓麻将、泡歌舞厅来打发时间、调节情绪。有的站段只抓生产,而忽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忽视对职工进行主人翁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忽视职工的思想感情,工作中没有一点人情味,只管上班下班严格考勤,新的规章制度下来只管职工背熟掌握,出了问题严厉批评和处罚,很少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忽视职工的感情、思想,要的是职工尽主人翁的义务,而不让职工享受主人翁权利,把职工当“没有感觉的机器人”,严重伤害了职工的感情和自尊,工作效果也不理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首先把职工当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让职工得到了尊重和关心,将铁路行车安全工作“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这是一个值得站段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有的站段出了事故或严重违章案件后,不是分析造成事故或严重违章职工的思想深层原因,而是简单的总结为违反了《技规》、《行规》哪一条,然后进行严格处罚,在职工心理上形成了违

浅谈行车调度指挥中的安全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b2456805.html, 浅谈行车调度指挥中的安全工作 作者:刘洋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06期 摘要:安全,是铁路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战略要求最突出的体现和最根本 的任务,而调度作为运输生产的“龙头”,是铁路安全生产链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做好调度安全工作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分析了铁路行车调度指挥中安全工作内容,然后对调度指挥安全的现存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实践经验对加强行车调度指挥中安全工作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 关键词: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引言 近几年来,铁路安全事故频发,例如2008年胶济铁路重大事故、2011年的7.23铁路特大事故以及去年9.27上海地铁追尾事故,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铁路安全问题倍感担忧,这 就让“铁路行车调度员”这一角色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根据调查结果得知这三起悲剧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行车调度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的。因此,目前国内铁路行车调度人员的工作现状及管理制度亟待改善。 1 铁路行车工作中调度安全指挥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国内,铁路行车管理人员的调度指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负责自己管辖段的指挥调配工作,协助实现列车运行路线、计划,以及确保铁路养护施工安全。(2)依照负责全线路整体计划调度员统一指挥,及时落实组织计划内容、及时编制下达最近时间的线路调配工作。(3)认真贯彻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保证按计划行车,以及保证施工及维修的作业时间,提升列车正点到达的比率。(4)熟知各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的使用状态,掌控列车在站时段以及到发运行情况,确保对突发事件的控制。(5)保障特殊列车(专、军、特及其他特殊专用列车)的正常运行,准确下达各列车运行的调度命令和口头指示,确保行车安全。(6)对新技术、新设备及时熟练掌握其操作流程,安全联控制度的实施,确保重要运输信息的及时汇报。(7)组织协调管辖区段的各类资源以及合理使用机车车辆,确保行车安全,以实现运输的经济型及高效性。(8)合理安排跟车人员的班表,控制每个机车乘务员固定时段内的总劳动时间,防止乘务员疲劳行车。 2 调度安全指挥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2.1 调度员安全意识淡漠 在我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的发展的同时,存在某些调度员对工作任务的重要性观念意识淡薄,前瞻意识差,甚至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分散注意力、粗枝大叶、甚至会有违章违纪的现象发生,最终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例如:随意变更列车工作计划及组织会让;组织会让安排的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