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试讲人:

试讲科目:旅游学试讲日期: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首页

教学方法设计

组织教学1min)

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4min)

讲授新课: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30min)

一、旅游的内涵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巩固总结: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析旅游动机(4min)

布置作业(2min)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

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教学反思:

机动时间(2min)

板书设计:

一、旅游的内涵

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1.主体

2.客体

3.介质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1.社会现象

2.文化现象

3.经济活动

4.政治色彩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教学组织:请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

复习旧课

旅游的产生: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分工——商品交换——商业旅行

现代旅游业的开端: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参加这次旅游活动的人数达570人之多,往返全程24英里,目的是参加在该地举行的一次禁酒大会。(第一家旅行社: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讲授新课

一、旅游的内涵(教材41-42页)

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它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将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可以满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4.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旅游活动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活动,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第四和第五层次。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就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而言,其构成要素分为:

1.主体——旅游者

2.客体——旅游活动的对象即旅游资源

3.介体——旅游业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1.社会现象

旅游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表现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交往。2.文化现象

旅游者外出旅游会不可避免接触到东道社会的文化;同时也会影响东道社会的文化和居民。

3.经济活动

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与旅游企业产生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使旅游活动染上了经济活动的色彩。

4.政治色彩

旅游活动素称“民间外交”,可以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缓和紧张局势,有助于推进世界和平。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课堂练习

1.下列哪项为旅游活动()

A.三峡移民

B.海外华侨回大陆定居

C.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D.农民异地打工

2.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旅游资源

B. 旅游者

C.导游

D.旅游业经营者

巩固总结

1、旅游的内涵;

2、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析旅游动机;

3、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

布置作业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

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