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区总体规划

集镇区总体规划
集镇区总体规划

第四章集镇区总体规划

第一节集镇职能、性质和规模

第?条集镇职能:

以煤矿加工物流产业为支撑的新型资源型产业生产加工基地;链接交通干线的重要枢纽和经济贸易集散区;环京西特色观光农业旅游基地。

第?条集镇性质:

下花园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专业化职能集镇,以现代工业和观光农业为主的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宜居宜业集镇。

第?条集镇规模:

人口规模:近期集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取3000人,远期取5300人。

用地规模:近期集镇区规划用地规模取3000人,远期取5300人。

第二节集镇区用地布局

第?条规划布局原则:

充分考虑集镇区现状,依托老集镇区,利用现有条件,合理规划路网,全面提高集镇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条集镇区发展方向:

针对集镇区现状,集镇区发展方向以向东发展为主,适当向北发展。

第?条规划用地结构:

集镇区规划用地结构为组团状,集镇区发展依据现状形成“一心、三片”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集镇区中南部行政、商业、文化中心。

三片——乡政府西部旧区、东部新建居住区和北部新建居住区三大片区。

第?条集镇区公共设施分两类设置:

1.外向型公共设施:包括行政、金融、信息、商贸、市场、文化等,主要集中于邓九线、半虎线和207国道两侧。

2.内向型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商业等,即主要为本集镇居民服务的基层设施,主要分布在集镇区社区内。

第?条集镇区改建现有卫生院,千人床位拥有量达到6.0床;新增三所卫生站。

第?条集镇区增设托幼两座;改建现有的中学、小学,保证百分之百的儿童入学。

第?条规划公共建筑用地为9.3公顷,占总用地的14.8%。

第?条新建公共汽车始末站站一处。

第?条规划道路广场用地为8.8公顷,占总用地的14%。集镇道路按主干道、次干路、支路三级设置。

第?条在集镇区中心建设村民活动中心,配置适当绿化、休闲娱乐设施,兼作为中心绿地。住宅区内设公共绿地,供居民户外休憩活动。

第?条主干道、次干道两侧、市政设施设外围绿化带。

第?条集镇区规划公共绿化用地4公顷,占总用地的6.4%。

第?条从小处入手,集镇建设不可缺少的各类小品等,均为景观创造的素材。其色彩、造型等设计要精益求精,力求小品形式、内容与周围环境协调并具有独特风格。政府可对集镇建筑、小品、广告牌等风格进行宏观全面控制。

第?条集镇区主要用地规划(1)居住用地规划

集镇区居住用地以乡政府为中心分为三大居住组团,即集镇东居住组团、集镇西居住组团以及集镇北居住组团。居住模式以多层和低层联排式住宅为主,严格控制低层低密度独立式住宅的建设。规划居住用地25公顷,占集镇区建设用地的比例为39.8%。

(2)公共建筑用地

依据集镇区总体规划布局,规划在集镇区中部建设公共中心,包含行政办公、文化教育、体育休闲、医疗保健、集贸市场等功能。

(3)仓储用地

保留集镇区原有粮库,并进行整改,完善现状储备仓库设施,实现现代化管理。

第三节专项规划

第?条道路系统规划

(1)集镇区形成“一连二横三纵”的路网格局,即:

“一连”:G7京新高速连接路;

“二横”:东西向X455县道改造为集镇区主干路,乡政府南部东西向主干路;

“三纵”:南北向一条主干路及两条次干路。

(2)对外交通规划:

集镇区规划范围内对外联系方式主要通过公路。

新设辛庄子乡公共汽车始末站,加强秩序管理,创造良好形象。

新设集镇区停车场二处。

第?条绿地景观规划

(1)公共绿地:规划在集镇区政府北侧新建一处市政绿化广场,在居住区组团内新建三处街头绿地。

沿主要道路、景观河流设置街头绿地和滨河绿化带,沿河绿带宽度不低于5米。

(2)防护绿地:在集镇区南侧保留现状苗圃用地;沿G7京新高速公路两侧设不低于20米宽的防护绿带,规划京包铁路线北侧建设防护绿地。

第?条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

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近期80%,远期达到100%。

居住区每150米半径设密封式垃圾收集站,集镇区主要干道沿路每隔100米设垃圾收集箱,由专人负责清理。

集镇区设一座垃圾转运站,位于集镇区东西侧,用地0.3公顷。

按规范设置集镇区公共厕所,新建和改造公厕应达到三类以上厕所标准。

加强环境噪声管理。

提高绿地率,调节局部小气候,降低噪音,减少扬尘,控制烟尘,美化集镇区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建成生态环境示范集镇。

第?条集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1)防洪规划

根据辛庄子乡集镇区的地理位置,规划辛庄子乡集镇区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

综合运用挡、排、疏等手段,建立和完善集镇区防洪工程体系。在集镇区的建设过程中做好竖向规划,低洼地区需垫高地面。

开发建设时注意保留一定比例的水面。

(2)抗震防灾规划

地震基本烈度按7度设防。避震场所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中学、小学、体育场等用地。

疏散救援通道为集镇区干道,必须保证畅通。对所有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建(构)筑物进行加固。(3)消防工程规划

在集镇区东南部设消防站一处,用地0.2公顷。消防站配备消防车2辆,集镇区主要道路设消防栓,栓间间距不大于120米。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均应留出消防通道,宽度大于3.5米,保证消防车通行。

(4)人防工程规划

在集镇政府等大型公共设施、广场等处,安排人防工事。配备地下储备、地下车库、医疗设施等。集镇区人防工程应满足集镇区30%人口的人防需求。

第?条集镇区电力电讯规划

(1)电力规划:

集镇区东南建有35KV变电站一座,集镇区生产、生活用电来源。

(2)电信规划:

集镇区现有电信缴费站1所,电讯通讯塔1座。规划邮局2所,规划电信装机容量根据市场发展适时增减。到规划期末,建成完善的立体型邮政运输网。

第?条给、排水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用水量:集镇区给水系统总用水量取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150L/人·d,预测村庄日用水量为675吨/日。

·给水方式:辛庄子乡内的河流有洋河,水资源充足。辛庄子乡各村均设有机井并配套,且各村镇居民均以抽取地下水作为主要的给水方式。

·给水管网规划:集镇区给水管网布局,布置成环状管网,规划到干管、支管。

·干管布置:沿集镇区主要道路呈环状布置,环网管径DN200-DN300。在室外给水管道上设置消火栓,消火栓之间距离不得大于120米。给水压力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0.28MPa的要求。(2)污水工程规划

集镇区污水统一送至东部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处理。

·污水管网规划:主要在集镇区主干道敷设污水管道,主干管管径D400-D500,汇集中心行政区、东部居住区、西部居住区与北部居住区的生活污水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3)雨水工程规划

·雨水管网规划:根据河流位置、地形、道路等划分汇水区域,布置雨水管道,分片收集,排入附近河流。

当道路红线宽度在36米以上以及三块板道路时,雨水管道两侧布置,其余都布置在道路中间。(4)水系整治

根据雨水排放及防洪要求,对集镇区的水系进行适当调整、拓宽和疏浚;沟通部分水系,使内河河水变活,达到改善水质,美化环境的目的;保留部分水塘,满足景观和滞洪要求;对零星的断头沟加以填埋,保证规划用地的完整性。

第五章集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第?条集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1)规划期限:近期2012-2015年。

(2)规模:近期人口规模3000人,集镇区建设用地0.628k㎡。

(3)居住用地结合集镇区改造,重点进行集镇东居住组团的开发建设,新建住宅小区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居住模式以多层公寓式住宅为主,条形排列式低层为辅,控制独立式别墅的建设,开发方式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4)近期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是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及文化中心的建设,提高公建规模和水平,调整中、小学建设用地,将中学体育场建设与学校建设同步。

(5)近期迁出集镇区内零散的、效益不好的工业企业,集中安排在集镇区南部工业园区内,采用成片集中布局。

(6)新设辛庄子乡汽车客运站,加强秩序管理,创造良好形象。新设集镇区停车场二处。(7)近期新建集镇区政府前公园,加强行道树的种植,结合河道整治进行滨河绿化,使集镇区的绿化网络基本成型。规划期末人均绿化用地达9.0平方米。

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条规划实施措施

1.该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法律效力,任何单位、部门、个人在规划区内建设,必须符合集镇规划

要求,必须上报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倾斜政策。在资金、政策、材料等方面加以保证,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加以落实。

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发展关系,近期建设要为远期发展创造条件,防止短期行为。

3.在集镇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细规划和有关实施细则。

4.加强知识宣传,加大规划管理力度,确保集镇建设按总体规划实施。

第七章强制性内容

第?条总体规划

1.城市规划建设控制区范围

2.建设用地布局

3.居住用地布局

4.主干道与次干道统一红线宽度。

第?条市政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2.污水排水规划

3.雨水排水规划

4.电力工程规划

5.电信工程规划

第?条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2015年。

第?条附则

1.本规划由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两部分组成,文件主要包括文本、说明书。

2.规划中的各项具体指标及规划实施中的有关细则,详见图纸、说明书。

3.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进行局部调整时,必须经镇政府批准,并报原批准单位备案。

5.村镇各级单位及个人都有遵守村镇规划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告发。附:土地利用现状平衡表

土地利用平衡表

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

(ha)

人均(m2/

人)

比重

(%)

1 居住用地25 47.

2 39.8

2 公共建筑用地9.

3 17.6 14.8

3 道路广场用地8.8 16.6 14

4 绿地 4.8 9.1 10 合

建设用地47.9 90.5 78.6

崇明

崇明岛总体规划-上海 Chongming Island Master Plan – Shanghai 上海城市规划局国际方案征集第一名 1st Place Shanghai Planning Bureau International Scheme Collection 2005年度美国AIA国家荣誉奖 AIA National Honor Award 2005 自然与经济的长期开发策略绿岛的总体可持续性远景规划Strategy for long-term physical & economic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sustainable Vision for a Green Island

崇明岛总体规划“绿岛的远景”–上海 Chongming Island Master Plan “Vision for a Green Island”-Shanghai

绿岛的远景 Vision for a Green Island 八项原则Eight Principles 1. 绿色野生区 1. Green Wilderness 2.自然农场 2. Organic Farming 3.绿色系统 3. Green Systems 4.生态交通运输 4.Ecological Transportation 5.沿海城市 5. Coastal Cities 6.绿色村庄 6. Green Villages 7.生态旅游7. Eco Tourism 8.绿色产业8. Green Industries

Chongming Island’s Green Vision

(完整版)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1 规划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贯彻“科学规划、统一 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统筹泰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修编本规划。 2 规划范围与面积 2.1 风景名胜区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景区、蒿里山-灵应 宫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三大部分。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0.9平方公里。 泰山主景区(含岱庙地区)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南侧以环山路北侧 人行道北缘线为界,包含红门路、通天街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和岱庙 (含遥参亭和双龙池)四周向外扩100米范围。东侧主要以农业观光路, 局部以自然等高线为界;北侧从牛山口村西向北接现有道路,局部以泰山 林场管辖范围为界;西北侧、西侧主要以济南与泰安行政区划为界;西南 侧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规划道路、自然地形和曹家庄水库坝沿自然地形 接环山路为界。 蒿里山-灵应宫景区面积为0.3平方公里,以蒿里山周边道路(西至龙潭路,北至铁路用地南边界,南达灵山大街,东至校场街)和灵应宫文物保 护范围(单体外围10米范围)为界。 灵岩寺景区面积为28.5平方公里,基本遵循1993年国务院批复范围,东、北分别以方山东侧、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南以鸡鸣山至明 孔山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西以鸡鸣山及北侧山体的西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 2.2核心景区 核心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重合,面积53.7平方公里,占风景 名胜区总面积的38.4%。 2.3外围保护地带 规划范围以外设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19.7平方公里。其中泰山 主景区和蒿里山-灵应宫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连成一区,北侧、西北侧、西 侧以风景区范围外第一道山脊线为界,局部以马套村和曹家庄村行政边界 为界,西南侧、南侧、东南侧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环境协调区边界为界,东侧、东北侧以大津口乡行政边界为界,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灵岩 寺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西起104国道(灵岩广场),包括沿灵岩路南北两 侧各300m范围内的区域,东以灵岩寺景区边界为界,面积为1.7平方公里。

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

如何打造全国第一世界一流通用航空产业 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航空产业园也在起步向前发展,终极定位希望打造成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一、国外通用航空产业现状 1. 通用航空的规模 目前大约有32万架飞机和70万名飞行员在全世界从事通用航空活动,年飞行小时约4000万小时。庞大的通用飞机机群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其中国际知名的通用航空制造企业包括主要产品为活塞及涡浆类飞机和公务机两类的美国塞斯纳飞机公司;主要生产SR20、SR22两种飞机并被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并购的美国西锐飞机公司;全球通用飞机行业唯一能够提供两座、四座单发或双发活塞式飞机的制造商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全球第四大通用航空飞机制造商Piper飞机公司;加拿大庞巴迪飞机制造厂是世界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产品含有公务喷气飞机和水陆两栖飞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也生产喷气公务机;美国豪客比奇飞机公司主要生产公务机、涡桨飞机、活塞发动机飞机;还有一些东欧、俄罗斯等等国家的公司也生产通用飞机。 2.通用航空产业大国 北美洲是全世界通用航空最发达的地区,美国是通用航空大国,全世界所

有通用飞机中,不仅75%的机队在北美,同时近90%的通用飞机是美国制造的。美国通用航空市场的发展已基本趋于成熟,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和管理等各项条件完备,美国通用航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代表着世界通用航空发展的方向。2010年,美国在通用航空飞机总数约为22.8万架,持有效飞行驾驶执照人员60多万名,其用航空飞行员约为40万人,接近2万个通用航空机场。通用航空每年飞行2700万小时,通用航空每年创造超过千亿美元的经济收入。2010年通用航空年飞行小时达到2400万,其中2/3的飞行小时属于商务飞行,通用航空年搭载1.66亿人次。通用航空产业为美国经济直接贡献达1500亿美元,为社会提供了近126.5万个就业机会。 除美国以外,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国家的通用航空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也比较高。 扫一扫获取更多通航资料 二、国通用航空产业现状 1.基本概况 截至2010年,中国通用航空产业有专业技术人员8000多人,其中飞行人员3600多人;通用航空企业103家,通用航空机队在册总数为1120

福山区村庄布点规划

福山区村庄布点规划 1、布点规划总体情况 规划总行政村为231个,其中中心村4个、基层村85个,共撤并行政村148个,其中“村改居”82个,并入集镇所在地39个,并入中心村20个,行政撤消的弱小村7个。 规划中心村共4个,其中高疃镇2个,回里镇1个,张格庄镇1个。 规划基层村共85个,其中清洋街道办事处4个,福新街道办事处1个,门楼镇14个,回里镇9个,张格庄镇11个,高疃镇46个。 规划弱小村7个,其中回里镇2个,高疃镇5个。 经集聚发展及老岚水库建设迁移后,最终保留基层村61个,其中福新街道办事处1个、门楼镇14个,回里镇6个,张格庄镇7个,高疃镇33个。 2、布点规划分区情况 (1)中心城区: 依据福山分区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北至同三高速路,南至门楼水库,东至外夹河,西至绕城高速路以东,规划总用地面积65平方公里。包括清洋街道办事处全部,福新街道办事处大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全部,门楼镇、高疃镇部分。现状行政村75个,人口66876人。 根据福山分区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划分,属居住用地内的村庄将按规划整体改造,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保证拟迁移村庄的安置;属工业用地及其他用地内的村庄,

将在保证不降低生活水准的前提下,按规划整体迁移安置,从而一步到位实现“居住楼房化,管理社会化,资产经营股份化和公共服务城市化”,纳入城市管理。 (2)清洋街道办事处: 辖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30个居委会,人口25368人;5个社区居委会,人口46570人。除部分村庄外,全部包容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东黄埠、西黄埠、包家沟、钟家庄四个居委会,因位于中心城区边缘,一步到位,纳入城市管理,实施整体改造。 (3)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区: 辖区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6个居委会,人口10605人,全部包容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按福山分区总体规划用地性质划分,均在居住用地内,按规划实施改造。 (4)福新街道办事处: 辖区总面积21.47平方公里,16个居委会,人口9633人,大部分用地包容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 其中在楮佳疃、山前李家两居委会用地范围内规划福新居住小区,招贤、北十里堡、刘家埠、黄家、邢家山子、黄泥沟五个工业园区居委会和一个钼矿区居委会居民迁移到福新居住小区安置。在臧家、柳行居委会用地范围内规划臧家中心居住区,上庄、垆上、巨盆李家、小河子、大杨家五个工业园区居委会迁移到臧家中心居住区安置。以上居委会一步到位,纳入城市管理。 小杨家居委会因位于绕城高速路以外,作为基层村保留,行政隶属建议划到高疃镇管辖。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崇明岛发展规划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崇明岛发展规划 “科学发展观”是由胡锦涛主席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的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观点,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此,我将从可持续的发展角度,谈谈崇明岛发展规划问题。 一、首先从基础环境的角度分为以下几点: (一)区域概况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崇明岛全岛分两块行政区域,分属江苏南通市(下又分属启东和海门两个县级市)和上海崇明县,崇明县目前辖有13个镇和3个乡。 (二)比较优势 一是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东同江苏省启东隔水相邻,东南濒东海,西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苏省海门市一水之隔。 二是生态系统独具特色。崇明岛处于大气,河流,海洋,陆地交界地带,多种物质交汇,多种动力系统交融,是典型的多重生态界面。发展生态旅游、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等条件得天独厚。 三是低廉的土地资源,便于各类产业分布。 (三)制约因素 一是矿产资源不足,大型工业企业不足以立足。 二是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 三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二、再次从指导思想即远景观望的角度看其规划: (一)发展定位 崇明岛前景目标定位:崇明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坚持三岛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生态休闲岛,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努力把崇明建设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 崇明岛功能定位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森林花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科技研创岛。 (二)指导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三)发展目标 崇明岛发展规划确立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主战略,加快三岛联动发展,努力使崇明岛成为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长远需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区域之一。三、最后从具体实施内容角度看其规划: (一)空间布局 1、主体功能区

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2000—2020) (文本摘录) 一、总则 第1条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统筹泰山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制定《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20)》。 第2条依据(略) 第3条规划适用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面积为156km’,包括泰山主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两大部分。泰山主景区(含蒿里山一灵应宫一岱庙地区)面积为148.6km2。东以泰佛路和泰历路为界,南以环山路为界,西以马套至花坦的道路为界,南端延伸至岱庙、灵应宫和蒿里山;灵岩寺景区面积为7.6km2,规划范围基本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为界。 规划范围以外设缓冲区,主景区周围的缓冲区面积约40km2,西北侧以规划范围以外1000m为界,西南侧以京沪铁路为界,局部扩大至大河水库南岸,南侧基本涵盖泰安旧城,东侧和东北侧边界为环山公路以外lkm,局部扩大至安家林水库和刘家庄水库东岸。灵岩寺景区的缓冲区面积约3.5km2,以规划范围以外100m为界,西南侧局部扩大。 第4条规划期限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期限为2001年至2020年。共分三期: 近期:2001年至2005年; 中期:2006的至2010年; 远期:2011年至2020年。 第5条规划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是本次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原则。即规划要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保护、建设和管理泰山的有力工具。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分区规划,在分区层次上控制人类活动、设施建设和用地性质,从而使管理者依据分区控制规划的内容实施管理;时间上,远期规划和中期规划为目标规划和战略规划,重点明确大的方向性原则,同时为中远期规划实施留有一定弹性;近期规划为实施性规划,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落实目标规划与战略规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崇明概况及文化旅游项目规划

崇明概况及文化旅游项目规划 一、崇明概况 1.面积人口 崇明县辖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崇明岛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美誉,是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中国第三大岛,陆域总面积1267平方公里。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支水道,陆域总面积88平方公里。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陆域总面积56平方公里。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互成犄角之势,组成了现在的上海市崇明县,下辖16个镇和2个乡,县政府所在地城桥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截至2015年底,崇明县户籍总人口67.23万人。 2.历史沿革 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武德年间,崇明岛露出江面,时称东沙和西沙。公元696年(唐万岁通天元年),始有人上岛垦殖居住。五代十国时期,约在公元937年于西沙设立崇明镇,取名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崇明正式建州。1369年(明朝洪武九年),改州为县。民国时期,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解放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起改隶上海市。长兴、横沙原属上海市宝山区,2005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划归崇明县管辖。

3.交通区位 崇明三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是万里长江东流入海的门户,历来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路交通的重要十字路口,古时就有“外捍百岛、内障三吴”之称。2009年10月31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桥隧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建成通车,崇明、长兴两岛与上海陆域实现陆上连通。崇明本岛距离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45公里,浦东国际航空港40公里,车程均在40分钟以内。2011年底,连接崇明和江苏启东的崇启大桥也已贯通。 4.生态环境 崇明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典型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全年的日照数2094.2小时,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229天。崇明环江靠海,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升。全县林地总面积40多万亩,三岛森林覆盖率已近24%。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全县相继建成覆盖城乡的五大污水处理厂,11个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2.9%。崇明大气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的9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80%,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1000-2000个,是大都市的百倍以上,成为都市人流连忘返的天然氧吧。2010年4月,崇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光荣称号。2016年,崇明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县”称号。 5.宝岛荣誉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长寿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

风景区总体规划

风景区总体规划 贵州省盘县石桥镇妥乐村总体规划 姓名:张纪元 学号:20110555176 指导老师:周丽 日期: 2014.6.21 贵州省盘县石桥镇妥乐村总体规划 目录 一、项目背景(一)自然条件(二)人文历史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理念 四、设计说明 五、道路系统规划 六、功能分区 1.民俗观光旅游区 2. 寻古觅踪区 3.自然野趣密林区 4.民俗风情体验区 七、局部景点规划 1.滨河地带 2.古银杏苑 一.项目背景(一).自然条件妥乐古银杏风景区

位于距盘县城关镇35km 之石桥镇妥乐村。妥乐古银杏村位于盘县石桥镇,距盘县新城红果25公里的石桥镇妥乐村 是贵州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这里流水潺潺,古树绵绵, 小桥映虹,奇峰傍寺。全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胸径一 般在50一150cm,最大220cm。一般树龄在300年以上, 最长者为500余年,树干高达几十米。是世界上古银杏生 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主要居住民族有彝、白、汉,村寨总人口1713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34%,人均年 收入3728元。2008年10月,妥乐村被批准为“贵州省摄 影家协会创作基地”。银杏树是繁茂生长在3亿——1.7亿 年前,古生代二迭纪至中生代三迭纪侏椤纪时期,第四纪 冰川期后仅在我国山东、贵州有少量保存。是地球遗留下 来的古植物,人称“活化石”,银杏树的树形、叶片奇特、 精巧,四季分明,春天青翠,秋天金黄,其果实“白果” 可以人药,是不可多得的观赏树种。(二).人文历史据考证,妥乐村600 多年前为彝族聚居地,因明初西南屯军而变为彝汉杂居。随着历史发展,妥乐村居民虽有所演化,但“人树相依”的文化却亘古未变。西南林业大学专家研究认为,这种文化有个性鲜明的特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可以概括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树文化之魅力村寨。目 前该校正在妥乐筹备成立中国第一个树文化研究基地。贵 州旅游“十二五规划”也将妥乐村列为特色村寨,纳入乡

栖霞区规划图

南京市栖霞区总体规划(2010-2030) 前言 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09年底,《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报批稿)正式形成。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和布局,成为引领南京市发展的基本依据。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落实,促进城市规划与栖霞区发展要求的结合,市规划局与栖霞区政府共同组织编制了《南京市栖霞区总体规划(2010-2030)》,旨在明确栖霞区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重大设施安排和近期建设重点等内容,以此作为指导栖霞区长远发展的基本依据。 该规划于2010年5月下旬启动,由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多次论证,规划成果先后向市规划局、栖霞区政府以及相关专业部门等进行了汇报,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并于2010年10月通过了南京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论证。南京市人民政府在2012年12月批复了《南京市栖霞区总体规划 (2010-2030)》。 说明 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使用。 2、本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性文件,不代表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一旦有建设行为,应依据规划实施。 3、城市规划是个不断优化更新的过程,规划内容以南京市规划管理局存档备查的最新版本为准,同一地区同内容深度规划若有更新,南京市规划局将尽量即时在规划局网站上公布,本材料自动作废。 4、本材料版权归南京市规划局所有,未取得版权人的书面授权,谢绝改变、分发、发布或使用本材料图文资料。 5、本材料最终解释权属南京市规划局。

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

上海崇明陈家镇城镇总体规划
区域位置 Location 陈家镇地处上海崇明岛东端,长江入海口。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瞩目的战略空间。2003 年 10 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陈家镇为上海试点建设的一城九镇之一,2004 年 2 月公布为全国重点建设城镇。陈家 镇南距上海市中心城区约 45 公里,距浦东国际航空港约 50 公里。即将开工建设的全国沿海大通道上海长江桥隧工 程,将根本改变陈家镇以及崇明岛与上海市区交通不便的格局,陈家镇将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一个进出长江口和 北上海美丽的生态型海岛花园城镇将屹立在中国东海之滨。
城镇性质与城镇规模 Funetions And Scale 城镇性质 Funetions 地处上海大都市沿海大通道北翼门户,重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生态技术全面应用,以生态居住、知识研 创、休闲运动、清洁生产为主导功能的海岛花园城镇。

城镇规模 Scale 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 12 万人,建设用地 15 平方公里。
陈家镇立足于建设上海生态示范城镇的目标,全面贯彻体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城镇规划理念。
城镇总体布局 Layout Planning 规划采用组团式的生态城镇布局结构,形成“四片穿插,Y 型组合”的城镇与田园相交融、人与自然相贴近的新 型城镇布局格局,四个片区分别为:实验生态社区、森林型商务区、国际高教区、新型农村社区。

森林、湖泊、湿地组成的特色空间序列, 构成了城镇绿色景观的主轴线。
城镇形态的弓箭模式, 寓意陈家镇在中国地理版图的独特区位。
对外交通与市政设施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Facilities 对外交通 上海高速公路 A14 线是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联系北方地区的重要交通走廊,规划预留全国 沿海铁路选线位置,平行于大通道布置。 根据全市轨道交通规划,R4 线向北通入崇明岛,并可以大型主题乐园区为终点。 规划在奚家港或团旺河河口设置游艇码头,开辟东滩经黄浦江与陆家嘴和十六辅间的水上旅游交通线,同时作 为私人游艇的集中式港湾。 在国际高教区与马术公园之间设置崇东直升机停机点。

最新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 发展规划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重要意义和开发条件 第一节重要意义 第二节开发条件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发展定位 第三节基本原则 第四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发展布局 第一节功能分区

第二节区域统筹 第四章基础设施 第一节综合交通 第二节市政工程 第三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第五章产业发展 第一节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节服务业 第三节海洋产业 第四节旅游业 第六章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 第一节社会事业 第二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七章改革开放 第一节创新管理体制

第二节探索建立两岸交流合作新机制 第三节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政策支持 第二节组织实施 前言 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台湾海峡中北部,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具有对台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的精神,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推动平潭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范围包括海坛岛及附属岛屿,陆域面积392.92平方公里,总人口39万人。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重要意义和开发条件 第一节重要意义 当前,两岸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提供了难得机遇。加快平潭开发开放,对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打造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载体。充分发挥平潭独特的区位优势,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在平潭建设两岸合作综合实验区,有利于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台湾同胞“第二生活圈”,构建两岸同胞共同生活、共创未来的特殊区域,促进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二、有利于探索两岸区域合作的新模式。通过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建设,在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社会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有利于探索两岸同胞建设共同家园的新模式和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机制,为推进两岸更紧密合作创造和积累经验。 三、有利于开辟新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路径。通过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先行先试,有利于凝聚两岸同胞的共同智慧,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建立充满生机、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为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WorldArchitecture

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016-2020年)设计任务书 (初稿) 为保障“十三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各项建设任务的及时有效落实,分阶段推进和贯彻城市总体规划意图,我局决定开展烟台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一、规划范围 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烟台市六区范围(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开发区、高新区)和栖霞市桃村镇,总面积约3002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5.《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6.《山东省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技术规定》 7.《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8.《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

纲要》 9. 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定 四、总体要求 1.规划应在《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2016—2020年)》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规划应充分研究上一版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与效果,在规划编制方法、技术手段及编制内容上有所创新。 3.规划应结合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统筹考虑近期城市发展目标与对策,促进新时期烟台社会、经济、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规划应以《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为基础,确定中心城区近期重点发展地区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同时统筹考虑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外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求,使政府公共投资形成合力,确保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政策空间效应的最优。 5. 规划面临烟台新一轮城市建设与发展,要综合考量烟台在产业转型、公共设施、民生改善、有机更新、城市文化振兴等方面内容,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加强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综合调控,提升城市竞争力。

青龙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风景区范围、性质 (4)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5) 第四章规划目标及发展规模 (6) 第五章规划分区、结构、布局 (10)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12) 第七章核心景区规划 (26) 第八章绿化培育规划 (27) 第九章风景游赏规划 (29) 第十章典型景观规划 (33) 第十一章游览设施规划 (34) 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36) 第十三章社会经济规划 (42) 第十四章防灾减灾规划 (48) 第十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54) 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55) 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策略 (58) 第十八章附则 (5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保护青龙湖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的资源和全面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指导合理利用与科学建设、依法管理风景区,特制定《青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及附件(规划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成果中的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必须同时使用,在本规划范围内及有关区域的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适用于风景区内的各类用地保护、利用和建设管理,文本涉及的指标和数据是结合风景区的性质和特色而制定,未涉及到的指标和数据均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法规、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 1、坚持严格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保护山岳地貌和森林生态环境, 加强植被培育; 2、严格保护自然水系,加强水土保持; 3、建立和完善山岳森林生态群落结构,适度调整林相;营造森林生 态群落景观; 4、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重点展示山水、森林群落自然景观和古 寨遗址;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 前言 (1) 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2) 第一节现实基础 (2) 第二节指导思想 (2) 第三节战略定位 (3) 第四节发展目标 (3) 第五节空间布局 (4) 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4) 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4) 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5) 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5) 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5) 第一节航空物流 (6) 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6) 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7) 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7) 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8) 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8) 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8) 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9) 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9) 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9) 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0) 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0) 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0) 第六章保障措施 (11) 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1) 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1) 前言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

划(2012-2020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13-2025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第一节现实基础 区位条件优越。郑州航空港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好,便于接入主要航路航线,适宜衔接东西南北航线,开展联程联运,有利于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 陆空衔接高效。郑州机场是国内大型航空枢纽,规划建设4条跑道,发展空间大;郑州市是全国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重要枢纽,陆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 产业基础良好。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居全国重要机场前列,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运输等企业加快集聚,呈现出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开放活力彰显。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集中布局,航空、铁路、公路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各类园区与航空港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实验区进出口总额达294亿美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航空运输正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航空港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有利于优化航空货运布局,提升我国民航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我国航空港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探索中西部地区全方位扩大开放新途径;有利于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突破口,带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第二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郑州大型航空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着力推进产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

1.总论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目标,到2020年应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目前,上海公路总里程已达811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28公里/百平方公里,七条对外放射型加两环的高速公路骨架路网已初步形成。同时,新建、改建了一批干线公路,构筑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集镇梯度辐射、层次分明、各具特色、功效互补的城镇体系。 目前,在宝山新城顾村组团“四高小区”,轨道交通M7号线建设及顾村生态公园范围,缺乏一条骨干道路把周围现有的陆翔路和沪太路连接起来,从而解决因为交通不便而来的中心城人口出行不便以及无法聚焦新的产业等问题。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进一步完善顾村组团和顾村公园基础设施,加强中心城区和沪太路的沟通,既满足交通的增长需要,又能促进宝山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完善宝山区域骨架路网,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因此急需修建一条连接陆翔路和沪太路之间的骨干交通干线,从而能够很好服务地方交通。镜泊路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上了日程,西接陆翔路东接沪太路,是一条连接宝山顾村四高小区和沪太路的主要东西通道。 上海市宝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宝发改(2009)32号文件对宝嘉公路(宝山段)道路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作了具体批复(详见附件),2009年2月,上海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2月,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委托同济大学承担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在认真研究了工程及有关资料后,在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宝山区环保局、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对拟建公路全线及主要的环境敏感点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调研,并广泛收集资料,按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开展了环评工作,2009年2月编制完成了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09年3月16日由上海市区环保局在宝山区召开了本报告书预审会,并提出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专家意见。根据本报告评审会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现完成了《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稿。 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宝山区政府、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宝山区环保局、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课件(doc 72页)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行唐县牛王寨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该景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范围 本次牛王寨景区的规划范围为:东至寺庄村,西连牛下口、程家庄村,北至王下口村,南与邢家庄村相连。总规划面积为6.20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二)部门规章、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报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发

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F D5-20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机动车辆允许噪音标准GB1495-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UDC613.3GB 5749-85》 ?《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三)相关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河北省旅游条例》(2004)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 ?《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 ?《行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 ?《行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 ?《行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行唐县志》 ?行唐县旅游与文史资料 ?牛王寨旅游开发相关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 四、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为本,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依托本规划区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独特性为卖点,“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本规划区旅游

上海2030年城市规划总体思路-----住各区的各位可以对照着看精编版

上海2030年城市规划总体思路-----住各区的各位可以对照着看 2030年的上海将给人们以惊喜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曾在1986、1999年编制过两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于本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产业、民生等方面的促进是比较大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进入了世博会前后的新历史机遇期,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生息的载体,必然需要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配适新一轮的蓝图。据悉,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市有关方面已经率先启动了针对2012-2030年中长期发展需求的城市规划,预计在世博会后的2010年底将形成综合成果;目前规划的概念性设想和初步成果,已经可以让我们先睹为快了。 全市将形成“一中两翼”、轴线强化的基本布局 目前上海所执行的1999版城市规划的布局理念体现了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即中心城——郊区新城(或中心城副中心)——新市镇(或中心城地区中心)——中心村(或中心城社区中心)所构成的四级配置。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中心城以外环线内的680平方公里为限,没有考虑到行政管辖和上海滨江沿海的地理因素;在编制各个分区和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经常局限于规划等级的能级限制,灵活性不强。在规划理念上,郊区各区县在建设新城和布局区域体系过程中一直放不开手脚,并有“以邻为壑”的倾向,例如,西部的青浦、嘉定区直面经济发达的苏

锡常区域,却一直未能规划出一个辐射长三角、服务这一区域企业商务功能的高能级区域,以往的规划理念限制了在中心城以外区域的建设强度;更兼江苏省在这一方面动作迅猛抢得先机,使得上海西部几个区与昆山、苏州等地的经济发展差距甚大。又比如,闵行区和松江区一直无法很好进行道路体系的对接,使得南新铁路环线成为上海城区向西发展的“暗闸”,产生了严重的衰减效应,以至于松江新城严重空心化。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原有规划过程中“大城市、小郊区”的计划经济思维残余所致。 上海市政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洪宣庆谈到,与上海相比,北京的城市布局体系就根据其东、南郊俯瞰华北平原,与天津和东北紧密联系的特点,规划了“城市产业发展带”;根据其西、北郊为燕山山脉和毗连蒙古高原的地理因素,着重强调了“生态保护带”的相关侧重。上海在2004年正式提出的“1966”城市体系,除了临港新城着重强调了其作为深水港新城的重要性外,其余区域的规划要求过分均质化,没有把上海作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城市的特点考虑充分。 新一轮规划的特点,就是将上海西部区域整合成一个以虹桥枢纽和崧泽大道为支点,以沪宁、沪杭发展轴为骨架的“西部城市发展带”,凸现“大门向西开”,把上海的“大堂”前推到紧靠苏浙边界,并与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际铁路等均能合理快捷衔接的地域,实施三产先导的发展战略;把上海东部滨江沿海区域整合为一个“生态产业带”,以国际空港和深水港为支点,以多种先进制造业为归依,并根据浦东区域的特点严格规定

蓬莱生态市建设的规划分析

1.总论 1.1 规划范围 蓬莱市行政区所辖的全部陆域和近岸海域,包括七个镇,五个街道办事处,即北沟镇、大辛店镇、刘家沟镇、潮水镇、大柳行镇、村里集镇、小门家镇、登州街道办事处、新港街道办事处、紫荆山街道办事处、蓬莱阁街道办事处、南王街道办事处。规划陆域面积1128.60平方公里。 1.2 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2002年 规划时段:近期为2003年—2007年 中期为2008年—2010年 远期为2010年—2015年 1.3 规划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规划与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生态市、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 地方相关规划与计划:《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山东省碧海行动计划》、《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蓬莱市城市总体规划》、《蓬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山东省蓬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蓬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蓬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蓬莱市水利资源发展与保护规划》、《蓬莱市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蓬莱市国土资源规划》、《蓬莱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蓬莱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纲要》、《蓬莱市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