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分解法

时间序列分解法
时间序列分解法

什么是时间序列分解法

时间序列分解法是数年来一直非常有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谱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傅立叶级数分析等。

时间序列分解模型

时间序列y可以表示为以上四个因素的函数,即:

Y t = f(T t,S t,C t,I t)

时间序列分解的方法有很多,较常用的模型有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加法模型为:Y t = T t + S t + C t + I t

乘法模型为:

时间序列的分解方法

(1)运用移动平均法剔除长期趋势和周期变化,得到序列TC。然后再用按月(季)平均法求出季节指数S。

(2)做散点图,选择适合的曲线模型拟合序列的长期趋势,得到长期趋势T。

(3)计算周期因素C。用序列TC除以T即可得到周期变动因素C。

(4)将时间序列的T、S、C分解出来后,剩余的即为不规则变动,即:

时间序列的模式

时间序列一般包括四类因素,长期趋势因素、季节变动因素、循环变动因素和不规则变动因素。四种因素的组合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类, 其中记Xt为时间序列的全变动;Tt为长期趋势;St为季节变动;Ct为循环变动;It为不规则变动,它总是存在着的。

1)乘法模式,其中,

a) X t与T t有相同的量纲,S t为季节指数,C t为循环指数,两者皆为比例数;

b)

c) I t是独立随机变量序列,服从正态分布。

2)加法模式X t = T t + S t + C t + I t

这种形式要求满足条件:

a) X t,T t,S t,C t,I t均有相同的量纲;

b) ,k为季节性周期长度;

c) I t是独立随机变量序列,服从正态分布。

3) 混合模式

a) X t与T t,C t,I t有相同的量纲,St是季节指数,为比例数;

b)

c) I t是独立随机变量序列,服从正态分布。

时间序列分解法试图从时间序列中区分出这四种潜在的因素,特别是长期趋势因素(T)、季节变动因素(S)和循环变动因素(C)。显然,并非每一个预测对象中都存在着T、S、C这三种趋势,可能是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一个具体的时间序列究竟由哪几类变动组合,采取哪种组合形式,应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时间序列及研究目的来确定。

时间序列分解法各因素的确定

分解法的基础是容易理解而且直观的。不过最重要的是它为预测和检验提供了独特和非常有用的资料。我们用一个例题来说明各个因素分解的步骤。

设有某产品十二年(91年-02年)的季度销售额数据。见表4.3中的第二列,共有48个数据。如果将这些数据画在图上(图.1),可以看出有明显的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利用分解法,假设这48个数据可表示为

。这里X t是这些原始数据,通过分析原始数据X来确定T、C、S(剩下的为I)。

1.移动平均数

把最初的四个数据(表示91年4个季度的值)相加求平均值得到(X1 + X2 + X3 + X4) / 4 = 2741.334。这个数是没有季节性的,而且随机性因素也很小甚至没有。因为随机性围绕中间值波动,将四个数相加,正负波动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了,所以可认为其中已无随机性。同样将第二个至第五个数据相加平均,也不包含季节性,而且其随机性因素也很小。如此我们可得到45个数据。它们不包含季节性,而且随机性因素很小甚至没有。也就是说它们只包括长期趋势和循环变动两部分(T×C)。这45个数据组成的序列我们称之为移动平均数序列,用MA来表示,MA=T×C。

2.季节性

由于(1)

因此将观察值除以移动平均数得到的比率值就只包含季节性和随机性,从而这些比率包括了确定季节性因素所需要的信息。如果某个比率的值>100,意味着实际值X比移动平均数(T×C)要大。由于X中包含季节性和随机性,因而当比率值大于100时,就意味着这个季度的季节性和随机性高于平均数。反之,如果比率小于100,则表示季节性和随机性低于平均数。

表.2 某产品48个季度的销售数据及数据分解

时间序列完整教程(R)

时间序列完整教程(R) 简介 在商业应用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提升成功率。然而绝大多数公司很难跟上时间的脚步。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有效的方法,能够让我们预测未来。不要担心,本文并不会讨论时间机器,讨论的都是很实用的东西。? 本文将要讨论关于预测的方法。有一种预测是跟时间相关的,而这种处理与时间相关数据的方法叫做时间序列模型。这个模型能够在与时间相关的数据中,找到一些隐藏的信息来辅助决策。? 当我们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时候,时间序列模型是非常有用的模型。大多数公司都是基于时间序列数据来分析第二年的销售量,网站流量,竞争地位和更多的东西。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时间序列分析这个领域。? 所以,如果你不了解时间序列模型。这篇文章将会向你介绍时间序列模型的处理步骤以及它的相关技术。? 本文包含的内容如下所示:? 目录? * 1、时间序列模型介绍? * 2、使用R语言来探索时间序列数据? * 3、介绍ARMA时间序列模型? * 4、ARIMA时间序列模型的框架与应用 1、时间序列模型介绍 本节包括平稳序列,随机游走,Rho系数,Dickey Fuller检验平稳性。如果这些知识你都不知道,不用担心-接下来这些概念本节都会进行详细的介绍,我敢打赌你很喜欢我的介绍的。 平稳序列 判断一个序列是不是平稳序列有三个评判标准:? 1. 均值,是与时间t 无关的常数。下图(左)满足平稳序列的条件,下图(右)很明显具有时间依赖。?

1. 方差,是与时间t 无关的常数。这个特性叫做方差齐性。下图显示了什么是方差对齐,什么不是方差对齐。(注意右图的不同分布。)? 2. 3. 协方差,只与时期间隔k有关,与时间t 无关的常数。如下图(右),可以注意到随着时间的增加,曲线变得越来越近。因此红色序列的协方差并不是恒定的。?

时间序列分析——最经典的

【时间简“识”】 说明:本文摘自于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作者:胖胖小龟宝。原版请到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查看。 1.带你看看时间序列的简史 现在前面的话—— 时间序列作为一门统计学,经济学相结合的学科,在我们论坛,特别是五区计量经济学中是热门讨论话题。本月楼主推出新的系列专题——时间简“识”,旨在对时间序列方面进行知识扫盲(扫盲,仅仅扫盲而已……),同时也想借此吸引一些专业人士能够协助讨论和帮助大家解疑答惑。 在统计学的必修课里,时间序列估计是遭吐槽的重点科目了,其理论性强,虽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令人发指”的问题。所以本帖就从基础开始,为大家絮叨絮叨那些关于“时间”的故事! Long long ago,有多long估计大概7000年前吧,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涨落的情况逐天记录下来,这一记录也就被我们称作所谓的时间序列。记录这个河流涨落有什么意义当时的人们并不是随手一记,而是对这个时间序列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结果,他们发现尼罗河的涨落非常有规律。掌握了尼罗河泛滥的规律,这帮助了古埃及对农耕和居所有了规划,使农业迅速发展,从而创建了埃及灿烂的史前文明。

好~~从上面那个故事我们看到了 1、时间序列的定义——按照时间的顺序把随机事件变化发展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构成了一个时间序列。 2、时间序列分析的定义——对时间序列进行观察、研究,找寻它变化发展的规律,预测它将来的走势就是时间序列分析。 既然有了序列,那怎么拿来分析呢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为描述性时序分析和统计时序分析。 1、描述性时序分析——通过直观的数据比较或绘图观测,寻找序列中蕴含的发展规律,这种分析方法就称为描述性时序分析 描述性时序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直观有效的特点,它通常是人们进行统计时序分析的第一步。 2、统计时序分析 (1)频域分析方法 原理:假设任何一种无趋势的时间序列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不同频率的周期波动 发展过程: 1)早期的频域分析方法借助富里埃分析从频率的角度揭示时间序列的规律 2)后来借助了傅里叶变换,用正弦、余弦项之和来逼近某个函数 3)20世纪60年代,引入最大熵谱估计理论,进入现代谱分析阶段 特点:非常有用的动态数据分析方法,但是由于分析方法复杂,结果抽象,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2)时域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的谱分析

利用Excel 进行时间序列的谱分析(I ) 在频域分析中,功率谱是揭示时间序列周期特性的最为有力的工具之一。下面列举几个例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识别时间序列的周期。 1 时间序列的周期图 【例1】某水文观测站测得一条河流从1979年6月到1980年5月共计12月份的断面平均流量。试判断该河流的径流量变化是否具有周期性,周期长度大约为多少? 分析:假定将时间序列x t 展开为Fourier 级数,则可表示为 ∑=++=k i t i i i i t t f b t f a x 1 )2sin 2cos (εππ (1) 式中f i 为频率,t 为时间序号,k 为周期分量的个数即主周期(基波)及其谐波的个数,εt 为标准误差(白噪声序列)。当频率f i 给定时,式(1)可以视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证明,待定系数a i 、b i 的最小二乘估计为 ∑∑====N t i t i N t i t i t f x N b t f x N a 1 12sin 2?2cos 2?ππ (2) 这里N 为观测值的个数。定义时间序列的周期图为 )(2 )(22 i i i b a N f I += ,k i ,,2,1 = (3) 式中I (f i )为频率f i 处的强度。以f i 为横轴,以I (f i )为纵轴,绘制时间序列的周期图,可以在最大值处找到时间序列的周期。对于本例,N =12,t =1,2,…,N ,f i =i /N ,下面借助Excel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有关参数并分析时间序列的周期特性。 第一步,录入数据,并将数据标准化或中心化(图1)。 图1 录入的数据及其中心化结果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章谱分析

第六章 谱分析 Spectral Analysis 到目前为止,t 时刻变量t Y 的数值一般都表示成为一系列随机扰动的函数形式,一般的模型形式为: 我们研究的重点在于,这个结构对不同时点t 和τ上的变量t Y 和τY 的协方差具有什么样的启示。这种方法被称为在时间域(time domain)上分析时间序列+∞ ∞-}{t Y 的性质。 假设+∞ ∞-}{t Y 是一个具有均值μ的协方差平稳过程,第j 个自协方差为: 假设这些自协方差函数是绝对可加的,则自协方差生成函数为: 这里z 表示复变量。将上述函数除以π2,并将复数z 表示成为指数虚数形式)ex p(ωi z -=,1-=i ,则得到的结果(表达式)称为变量Y 的母体谱:

注意到谱是ω的函数:给定任何特定的ω值和自协方差j γ的序列+∞ ∞-}{j γ,原则上都可 以计算)(ωY s 的数值。 利用De Moivre 定理,我们可以将j i e ω-表示成为: 因此,谱函数可以等价地表示成为: 注意到对于协方差平稳过程而言,有:j j -=γγ,因此上述谱函数化简为: ω的下面我们考虑)1(MA 过程, 此时:z z θψ+=1)(,则母体谱为: 可以化简成为: 显然,当0>θ时,谱函数)(ωY s 在],0[π内是ω的单调递减函数;当0<θ时,谱函数)(ωY s 在],0[π内是ω的单调递增函数。

对)1(AR 过程而言,有: 这时只要1||<φ,则有:)1/(1)(z z φψ-=,因此谱函数为: 该谱函数的性质为:当0>φ时,谱函数)(ωY s 在],0[π内是ω的单调递增函数;当0<φ时,谱函数)(ωY s 在],0[π内是ω的单调递减函数。 一般地,对),(q p ARMA 过程而言: ) (ωY s 利用上述谱公式,可以实现谱函数与自协方差函数之间的转换。 解释母体谱函数 假设0=k ,则利用命题6.1可以得到时间序列的方差,即0γ,计算公式为: 根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上式说明母体谱函数在区间],[ππ-内的面积就是0γ,也就是过程的方差。

spss教程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 由于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大多数数据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的,所以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指标随时间变化的统计规律性的统计方法。.为了研究事物在不同时间的发展状况,就要分析其随时间的推移的发展趋势,预测事物在未来时间的数量变化。因此学习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本章主要内容: 1. 时间序列的线图,自相关图和偏自关系图; 2. SPSS 软件的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季节变动分析。 §4.1 实验准备工作 §4.1.1 根据时间数据定义时间序列 对于一组示定义时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通过数据窗口的Date菜单操作,得到相应时间的时间序列。定义时间序列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将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然后单击Date Define Dates打开Define Dates对话框,如图4.1所示。从左框中选择合适的时间表示方法,并且在右边时间框内定义起始点后点击OK,可以在数据库中增加时间数列。 图4.1 产生时间序列对话框 §4.1.2 绘制时间序列线图和自相关图 一、线图 线图用来反映时间序列随时间的推移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下面通过例题说明线图的制作。 例题4.1:表4.1中显示的是某地1979至1982年度的汗衫背心的零售量数据。

试根据这些的数据对汗衫背心零售量进行季节分析。(参考文献[2]) 表4.1 某地背心汗衫零售量一览表单位:万件 1979 1980 1981 1982 1 23 30 18 22 2 3 3 37 20 32 3 69 59 92 102 4 91 120 139 155 5 192 311 324 372 6 348 334 343 324 7 254 270 271 290 8 122 122 193 153 9 95 70 62 77 10 34 33 27 17 11 19 23 17 37 12 27 16 13 46 解:根据表4.1的数据,建立数据文件SY-11(零售量),并对数据定义相应的时间值,使数据成为时间序列。为了分析时间序列,需要先绘制线图直观地反映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具体操作如下: 1. 在数据编辑窗口单击Graphs Line,打开Line Charts对话框如图4. 2.。从中选择Simple单线图,从Date in Chart Are 栏中选择Values of individual cases,即输出的线图中横坐标显示变量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个体序列号,纵坐标显示时间序列的变量数据。 图4.2 Line Charts对话框 2. 单击Define,打开对话框如图4.4所示。选择分析变量进入Line Represents,,在Category Labels 类别标签(横坐标)中选择Case number数据个数(或变量年 度 月 份

eviews教程第25章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

eviews教程第25章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 (3) 对转换后变量使用OLS (X 包括常数项和回归 量x ) (25.12) 其中。 EViews在输出中给 出了由(3)得到的的参数估计。使用协方差矩阵的标准估计量计算 标准差。 EViews给出了随机影响的估计值。计算公式为: (25.13) 得到的是的最优线性无偏预测值。最后, EViews 给出了加权和不加权的概括统计量。加权统计量来自(3)中的 GLS 估计方程。未加权统计量来自普通模型的残差,普通模型中包括 (3)中的参数和估计随机影响: (25.14) 三、截面加权当残差具有截面异方差性和 同步不相关时最好进行截面加权回归: (25.15) EViews进行FGLS ,并且从一阶段Pool 最小 二乘回归得出。估计方差计算公式为: (25.16) 其中是OLS 的拟合值。估计系数值和协方差矩阵 由标准GLS 估计量给出。四、SUR 加权当残差具有截 面异方差性和同步相关性时,SUR 加权最小二乘是可行的GLS 估计量: (25.17) 其中是同步相关的对称阵: (25.18) 一般项,在所有的t 时为常 数。 EViews估计SUR 模型时使用的是由一阶段Pool 最小二乘回归得到: (25.19) 分母中的最大值函数是为了解决向下加权协方差项产 生的不平衡数据情况。如果缺失值的数目可渐进忽略,这种方法生成 可逆的的一致估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参数协方差矩阵计 算使用标准的GLS 公式。五、怀特(White )协方差估计在Pool 估计中可计算怀特的异方差性一致协方差估计(除了SUR 和 随机影响估计)。EViews 使用堆积模型计算怀特协方差矩阵: (25.20) 其中K 是估计参数总数。这种方差估计量足以解释各截面 成员产生的异方差性,但不能解释截面成员间同步相关的可能。 * * 第二十五章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 中,所利用的数据(样本观测值)的一个特征是,或者只利用时间序

【经济预测与决策】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

经济预测与决策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是将预测目标的历史数据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成为时间序列,然后分析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外推预测目标的未来值。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掌握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本章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移动平均法;难点是指数平滑法。本章内容提示第一节时间序列第二节移动平均法第三节指数平滑法第一节时间序列一、时间序列二、时间序列的影响因素三、时间序列因素的组合形式四、时间序列预测的步骤一、时间序列时间序列是指某种经济统计指标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列。时间序列是时间t 的函数,若用Y 表示,则有:Y=Y(t )。时间序列时间序列按其指标不同,可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三种。 绝对数时间序列是基本序列。可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两种。时期序列是指由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指标所构成的序列。如各个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时点序列是指由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发展状况的指标所构成的序列。如各个年末的人口总数。 二、时间序列的影响因素一个时间序列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四种:1. 长期趋势变动2. 季节变动3. 循环变动4. 不规则变动1. 长期趋势变动长期趋势变动又称倾向变动,它是指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持续时间内,单方向的上升、下降或水平变动的因素。它反映了经济现象的主要 变动趋势。长期趋势变动是时间t 的函数,它反映了不可逆转的倾向的变动。长期趋势变动通常用T表示,T=T( t )。2.循环变动循环变动是围绕于

时间序列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时间序列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目标变量随决策变量随时间序列变化系统 一、认识时间序列变动特征 认识时间序列所具有的变动特征, 以便在系统预测时选择采用不同的方法 1》随机性:均匀分布、无规则分布,可能符合某统计分布(用因变量的散点图和直方图及其包含的正态分布检验随机性, 大多服从正态分布 2》平稳性:样本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在某一固定水平线附近摆动, 即方差和数学期望稳定为常数 识别序列特征可利用函数 ACF :其中是的 k 阶自 协方差,且 平稳过程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都会以某种方式衰减趋于 0, 前者测度当前序列与先前序列之间简单和常规的相关程度, 后者是在控制其它先前序列的影响后,测度当前序列与某一先前序列之间的相关程度。实际上, 预测模型大都难以满足这些条件, 现实的经济、金融、商业等序列都是非稳定的,但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变换为平稳的。 二、选择模型形式和参数检验 1》自回归 AR(p模型

模型意义仅通过时间序列变量的自身历史观测值来反映有关因素对预测目标的影响和作用,不受模型变量互相独立的假设条件约束,所构成的模型可以消除普通回归预测方法中由于自变量选择、多重共线性的比你更造成的困难用 PACF 函数判别 (从 p 阶开始的所有偏自相关系数均为 0 2》移动平均 MA(q模型 识别条件

平稳时间序列的偏相关系数和自相关系数均不截尾,但较快收敛到 0, 则该时间序列可能是 ARMA(p,q模型。实际问题中,多数要用此模型。因此建模解模的主要工作时求解 p,q 和φ、θ的值,检验和的值。 模型阶数 实际应用中 p,q 一般不超过 2. 3》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 ARIMA(p,d,q模型 模型含义 模型形式类似 ARMA(p,q模型, 但数据必须经过特殊处理。特别当线性时间序列非平稳时,不能直接利用 ARMA(p,q模型,但可以利用有限阶差分使非平稳时间序列平稳化,实际应用中 d (差分次数一般不超过 2. 模型识别 平稳时间序列的偏相关系数和自相关系数均不截尾,且缓慢衰减收敛,则该时间序列可能是 ARIMA(p,d,q模型。若时间序列存在周期性波动, 则可按时间周期进

(整理)Excel时间序列预测操作.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EXCEL操作 一、长期趋势(T)的测定预测方法 线性趋势→:: 用回归法 非线性趋势中的“指数曲线”:用指数函数LOGEST、增长函数GROWTH(针对指数曲线) 多阶曲线(多项式):用回归法 (一)回归模型法-------长期趋势(线性或非线性)模型法: 具体操作过程:在EXCEL中点击“工具”→“数据分析”→“回归”→分别在“Y值输入区域”和“X值输入区域”输人数据和列序号的单元格区域一选择需要的输出项目,如“线性拟合图”。回归分析工具的输出解释: 计算结果共分为三个模块: 1)回归统计表: Multiple R(复相关系数R):R2的平方根,又称为相关系数,它用来衡量变量xy之间相关程度的大小。R Square(复测定系数R2 ):用来说明用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差的程度,以测量同因变量y的拟合效果。Adjusted R Square (调整复测定系数R2):仅用于多元回归才有意义,它用于衡量加入独立变量后模型的拟合程度。当有新的独立变量加入后,即使这一变量同因变量之间不相关,未经修正的R2也要增大,修正的R2仅用于比较含有同一个因变量的各种模型。 标准误差:又称为标准回归误差或叫估计标准误差,它用来衡量拟合程度的大小,也用于计算与回归有

关的其他统计量,此值越小,说明拟合程度越好。 2)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F检验来判断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 3)回归参数:回归参数表是表中最后一个部分: ?Intercept:截距a ?第二、三行:a (截距) 和b (斜率)的各项指标。 ?第二列:回归系数a (截距)和b (斜率)的值。 ?第三列: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 ?第四列:根据原假设Ho:a=b=0计算的样本统计量t的值。 第五列:各个回归系数的p值(双侧) 第六列:a和b 95%的置信区间的上下限。 (二)使用指数函数LOGEST和增长函数GROWTH进行非线性预测 在Excel中,有一个专用于指数曲线回归分析的LOGEST函数,其线性化的全部计算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如果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且增加的幅度逐渐加大;或者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且减少的幅度逐渐缩小,就可以断定其为指数曲线类型。 具体操作过程: 1.使用LOGEST函数计算回归统计量 ①打开“第3章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xls”工作簿,选择“增长曲线”工作表如下图所示。 ②选择E2:F6区域,单击工具栏中的“粘贴函数”快捷键,弹出“粘贴函数”对话框,在“函数分类”中选择 “统计”,在“函数名”中选择“LOGEST”函数,则打开LOGEST对话框,如下图11.20所示。

(时间管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章谱分析

(时间管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章谱分析

第六章谱分析SpectralAnalysis 到目前为止,时刻变量的数值壹般均表示成为壹系列随机扰动的函数形式,壹般的模型形式为: 我们研究的重点于于,这个结构对不同时点和上的变量和的协方差具有什么样的启示。这种方法被称为于时间域(timedomain)上分析时间序列的性质。 于本章中,我们讨论如何利用型如和的周期函数的加权组合来描述时间序列数值的方法, 这里表示特定的频率,表示形式为: 上述分析的目的于于判断不同频率的周期于解释时间序列性质时所发挥的重要程度如何。如此方法被称为频域分析(frequencydomainanalysis)或者谱分析(spectralanalysis)。 我们将要见到,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任何协方差平稳过程既有时域表示,也有频域表示,由壹种表示能够描述的任何数据性质,均能够利用另壹种表示来加以体现。对某些性质来说,时域表示可能简单壹些;而对另外壹些性质,可能频域表示更为简单。 §6.1 母体谱 我们首先介绍母体谱,然后讨论它的性质。 6.1.1 母体谱及性质 假设是壹个具有均值的协方差平稳过程,第个自协方差为: 假设这些自协方差函数是绝对可加的,则自协方差生成函数为: 这里表示复变量。将上述函数除以,且将复数表示成为指数虚数形式,,则得到的结果(表达式)称为变量的母体谱: 注意到谱是的函数:给定任何特定的值和自协方差的序列,原则上均能够计算的数值。 利用DeMoivre 定理,我们能够将表示成为: 因此,谱函数能够等价地表示成为: 注意到对于协方差平稳过程而言,有:,因此上述谱函数化简为: 利用三角函数的奇偶性,能够得到: 假设自协方差序列是绝对可加的,则能够证明上述谱函数存于,且且是的实值、对称、连续函数。由于对任意,有:,因此是周期函数,如果我们知道了内的所有的值,我们能够获得任意时的值。 §6.2 不同过程下母体谱的计算 假设随机过程服从过程: 这里: , 根据前面关于过程自协方差生成函数的推导: 因此得到过程的母体谱为: 例如,对白噪声过程而言,,这时它的母体谱函数是常数:下面 我们考虑过程, 此时:,则母体谱为: 能够化简成为: 显然,当时,谱函数于内是的单调递减函数;当时,谱函数于内是的单调递增函数。对过程而言,有: 这时只要,则有:,因此谱函数为: 该谱函数的性质为:当时,谱函数于内是的单调递增函数;当时,谱函数于内是的单调递减函数。 壹般地,对过程而言: 则母体谱函数为:

什么是时间序列预测法

什么是时间序列预测法? 一种历史资料延伸预测,也称历史引伸预测法。是以所能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性,进行引伸外推,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 时间序列,也叫时间数列、历史复数或。它是将某种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到所形成的数列。时间序列预测法就是通过编制和分析时间序列,根据时间序列所反映出来的发展过程、方向和趋势,进行类推或延伸,借以预测下一段时间或以后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水平。其内容包括:收集与整理某种社会现象的历史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检查鉴别,排成数列;分析时间数列,从中寻找该社会现象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得出一定的模式;以此模式去预测该社会现象将来的情况。 时间序列预测法的步骤 第一步收集历史资料,加以整理,编成时间序列,并根据时间序列绘成。时间序列分析通常是把各种可能发生作用的因素进行分类,传统的分类方法是按各种因素的特点或影响效果分为四大类:(1)长期趋势;(2)季节变动;(3);(4)不规则变动。 第二步分析时间序列。时间序列中的每一时期的数值都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的因素同时发生作用后的综合结果。 第三步求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和不规则变动(I)的值,并选定近似的数学模式来代表它们。对于数学模式中的诸未知参数,使用合适的技术方法求出其值。 第四步利用时间序列资料求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数学模型后,就可以利用它来预测未来的值T和季节变动值s,在可能的情况下预测不规则变动值I。然后用以下模式计算出未来的时间序列的预测值Y: 加法模式T+S+I=Y 乘法模式T×S×I=Y 如果不规则变动的预测值难以求得,就只求和季节变动的预测值,以两者相乘之积或相加之和为时间序列的预测值。如果经济现象本身没有季节变动或不需预测分季分月的资料,则长期趋势的预测值就是时间序列的预测值,即T=Y。但要注意这个预测值只反映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即使很准确的在按时间顺序的观察方面所起的作用,本质上也只是一个的作用,实际值将围绕着它上下波动。 []

典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实验1 典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三种典型的时间序列模型:AR 模型,MA 模型与ARMA 模型,学会运用Matlab 工具对对上述三种模型进行统计特性分析,通过对2 阶模型的仿真分析,探讨几种模型的适用范围,并且通过实验分析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 2、实验原理 AR 模型分析: 设有 AR(2)模型, X(n)=-0.3X(n-1)-0.5X(n-2)+W(n) 其中:W(n)是零均值正态白噪声,方差为4。 (1)用MA TLAB 模拟产生X(n)的500 观测点的样本函数,并绘出波形 (2)用产生的500 个观测点估计X(n)的均值和方差 (3)画出理论的功率谱 (4)估计X(n)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 【分析】给定二阶的AR 过程,可以用递推公式得出最终的输出序列。或者按照一个白噪声 通过线性系统的方式得到,这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 2 1 ()10.30.5H z z z --= ++ 这是一个全极点的滤波器,具有无限长的冲激响应。 对于功率谱,可以这样得到, ()() 2 2 12 12exp 11x w z jw P w a z a z σ--==++ 可以看出, () x P w 完全由两个极点位置决定。 对于 AR 模型的自相关函数,有下面的公式: 这称为 Yule-Walker 方程,当相关长度大于p 时,由递推式求出: 这样,就可以求出理论的 AR 模型的自相关序列。

1.产生样本函数,并画出波形 2.题目中的AR 过程相当于一个零均值正态白噪声通过线性系统后的输出,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描述。 clear all; b=[1]; a=[1 0.3 0.5]; % 由描述的差分方程,得到系统传递函数 h=impz(b,a,20); % 得到系统的单位冲激函数,在20 点处已经可以认为值是0 randn('state',0); w=normrnd(0,2,1,500); % 产生题设的白噪声随机序列,标准差为2 x=filter(b,a,w); % 通过线形系统,得到输出就是题目中要求的2 阶AR 过程 plot(x,'r'); ylabel('x(n)'); title('邹先雄——产生的AR 随机序列'); grid on; 得到的输出序列波形为: 2.估计均值和方差 可以首先计算出理论输出的均值和方差,得到 x m ,对于方差可以先求出理论自相 关输出,然后取零点的值。

(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17.某城市过去63年中每年降雪量数据(单位:mm)如表3—20所示(行数据)。表3—20 126.4 82.4 78.1 51.1 90.9 76.2 104.5 87.4 110.5 25 69.3 53.5 39.8 63.6 46.7 72.9 79.6 83.6 80.7 60.3 79 74.4 49.6 54.7 71.8 49.1 103.9 51.6 82.4 83.6 77.8 79.3 89.6 85.5 58 120.7 110.5 65.4 39.9 40.1 88.7 71.4 83 55.9 89.9 84.8 105.2 113.7 124.7 114.5 115.6 102.4 101.4 89.8 71.5 70.9 98.3 55.5 66.1 78.4 120.5 97 110 (1)判断该序列的平稳性与纯随机性。 (2)如果序列平稳且非白噪声,选择适当模型拟合该序列的发展。 (3)利用拟合模型,预测该城市未来5年的降雪量。 答:

(1)由a-time时序图(左上角),该图平稳 由ACF自相关系数图(右上角),该图非纯随机性 (2)因为该序列是平稳且非白噪声序列,由图可知ACF图拖尾, PACF图一阶截尾,故该序列可拟合为AR(1)模型

图1 (3)由图1和xt-time时序图(右下角)可知,该城市未来5年的降雪量预测为:89.01662, 82.43668, 80.37336, 79.72634, 79.52345 该题的程序: 18.某地区连续74年的谷物产量(单位:千吨)如表3—21所示(行数据)。表3—21 0.97 0.45 1.61 1.26 1.37 1.43 1.32 1.23 0.84 0.89 1.18 1.33 1.21 0.98 0.91 0.61 1.23 0.97 1.10 0.74 0.80 0.81 0.80 0.60 0.59 0.63 0.87 0.36 0.81 0.91 0.77 0.96 0.93 0.95 0.65 0.98 0.70 0.86 1.32 0.88 0.68 0.78 1.25

时间序列分析教程

3.3时间序列分析 3.3.1时间序列概述 1.基本概念 (1)一般概念:系统中某一变量的观测值按时间顺序(时间间隔相同)排列成一 个数值序列,展示研究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过程,从中寻找 和分析事物的变化特征、发展趋势和规律。它是系统中某一变量 受其它各种因素影响的总结果。 (2)研究实质:通过处理预测目标本身的时间序列数据,获得事物随时间过程的 演变特性与规律,进而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它不研究事物之间 相互依存的因果关系。 (3)假设基础:惯性原则。即在一定条件下,被预测事物的过去变化趋势会延续 到未来。暗示着历史数据存在着某些信息,利用它们可以解释与 预测时间序列的现在和未来。 近大远小原理(时间越近的数据影响力越大)和无季节性、无趋 势性、线性、常数方差等。 (4)研究意义:许多经济、金融、商业等方面的数据都是时间序列数据。 时间序列的预测和评估技术相对完善,其预测情景相对明确。 尤其关注预测目标可用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即时间序列的长度和 预测的频率。 2.变动特点 (1)趋势性:某个变量随着时间进展或自变量变化,呈现一种比较缓慢而长期的 持续上升、下降、停留的同性质变动趋向,但变动幅度可能不等。 (2)周期性:某因素由于外部影响随着自然季节的交替出现高峰与低谷的规律。 (3)随机性:个别为随机变动,整体呈统计规律。 (4)综合性:实际变化情况一般是几种变动的叠加或组合。预测时一般设法过滤 除去不规则变动,突出反映趋势性和周期性变动。 3.特征识别 认识时间序列所具有的变动特征,以便在系统预测时选择采用不同的方法。(1)随机性:均匀分布、无规则分布,可能符合某统计分布。(用因变量的散点图 和直方图及其包含的正态分布检验随机性,大多数服从正态分布。) (2)平稳性:样本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在某一固定水平线附近摆动,即方差和数学 期望稳定为常数。 样本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只是时间间隔的函数,与时间起点无关。其 具有对称性,能反映平稳序列的周期性变化。 特征识别利用自相关函数ACF:ρ k =γ k /γ 其中γ k 是y t 的k阶自协方差,且ρ =1、-1<ρ k <1。 平稳过程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都会以某种方式衰减趋 近于0,前者测度当前序列与先前序列之间简单和常规的相关程度,后者是在控制其它先前序列的影响后,测度当前序列与某一先前序列之间的相关程度。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章预测

第四章 预 测 在本章当中我们讨论预测的一般概念和方法,然后分析利用),(q p ARMA 模型进行预测的问题。 §4.1 预期原理 利用各种条件对某个变量下一个时点或者时间阶段内取值的判断是预测的重要情形。为此,需要了解如何确定预测值和度量预测的精度。 4.1.1 基于条件预期的预测 假设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组随机变量t X 的样本值,然后利用这些数据预测随机变量1+t Y 的值。特别地,一个最为简单的情形就是利用t Y 的前m 个样本值预测1+t Y ,此时t X 可以描述为: 假设*|1t t Y +表示根据t X 对于1+t Y 做出的预测。那么如何度量预测效果呢?通常情况下,我们利用损失函数来度量预测效果的优劣。假设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离作为损失,则简单的二次损失函数可以表示为(该度量也称为预测的均方误差): 定理4.1 使得预测均方误差达到最小的预测是给定t X 时,对1 +t Y 的条件数学期望,即: 证明:假设基于t X 对1+t Y 的任意预测值为: 则此预测的均方误差为: 对上式均方误差进行分解,可以得到: 其中交叉项的数学期望为(利用数学期望的叠代法则): 因此均方误差为: 为了使得均方误差达到最小,则有: 此时最优预测的均方误差为: 211*|1)]|([)(t t t t t X Y E Y E Y MSE +++-= End 我们以后经常使用条件数学期望作为随机变量的预测值。 4.1.2 基于线性投影的预测 由于上述条件数学期望比较难以确定,因此将预测函数的范围限制在线性函数当中,我们考虑下述线性预测: 如此预测的选取是所有预测变量的线性组合,预测的优劣则体现在系数向量的选择上。 定义4.1 如果我们可以求出一个系数向量值α,使得预测误差)(1t t X Y α'-+与t X 不相关: 则称预测t X α'为1+t Y 基于t X 的线性投影。 定理4.2 在所有线性预测当中,线性投影预测具有最小的均方误差。

时间序列分析论文

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 摘要 本文以我国1997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每月的烟酒及用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原始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判断该序列为平稳序列且为非白噪声序列,通过对数据一系列的处理,建立AR(1)模型拟合时间序列,由于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历史数据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的烟酒及用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短期预测,阐述该价格指数所表现的变化规律。 关键字:烟酒及用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时间序列,AR模型,预测 引言 一、理论准备 时间序列分析是按照时间顺序的一组数字序列。时间序列分析就是利用这组数列,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处理,以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 时间序列分析是定量预测方法之一。 基本原理: 1.承认事物发展的延续性。应用过去数据,就能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2.考虑到事物发展的随机性。任何事物发展都可能受偶然因素影响,为此要利用统计分析中加权平均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 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掌握,但准确性差,一般只适用于短期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是根据系统观测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和参数估计来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二、基本思想 1. 拿到一个观测值序列之后,首先判断它的平稳性,通过平稳性检验,判断序列是平稳序列还是非平稳序列。 2.若为非平稳序列,则利用差分变换成平稳序列。 3.对平稳序列,计算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确定模型。 4.估计模型参数,并检验其显著性及模型本身的合理性。

5.检验模型拟合的准确性。 6.根据过去行为对将来的发展做出预测。 三、背景知识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一般来说,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消费价格统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计算和公布每月经过季节调整的消费价格指数,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经济学家用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经济分析和利用时间序列构建经济模型。 总所周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好坏的必不可少的统计指标之一,是世界各国判断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标尺,是反映市场经济景气状态必不可少的经济晴雨表。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惯例,用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判断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尺。 由于CPI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指标,对其定量分析必须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因此CPI的预测趋势还要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我国市场的供求关系相结合。如果消费价格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基于以上种种,CPI指数的预测对我国各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烟酒及用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其时间序列,并进行了相关预测。 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的选择: 选取2007年4月—2014年4月的各个月份的烟酒及用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如表1所示: 表1 烟酒及用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时间指数时间指数时间指数时间指数2007.4 99.4 2009.2 103.2 2010.12 101.5 2012.1 103.4 2007.5 99.3 2009.3 103.3 2011.1 101.6 2012.11 103.4 2007.6 99.3 2009.4 103.4 2011.2 101.7 2012.12 103.3 2007.7 99.3 2009.5 103.6 2011.3 101.7 2013.1 103.1

R语言时间序列中文教程(可编辑)

R语言时间序列中文教程(可编辑)R语言时间序列中文教程 R语言时间序列中文教程李智在乔治梅森 2012特别声明:R语言是免费语言,其代码不带任何质量保证,使用R语言所产生的后果由使用者负全责。前言R语言是一种数据分析语言,它是科学的免费的数据分析语言,是凝聚了众多研究人员心血的成熟的使用范围广泛全面的语言,也是学习者能较快受益的语言。在R语言出现之前,数据分析的编程语言是SAS。当时SAS的功能比较有限。在贝尔实验室里,有一群科学家讨论提到,他们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数据分析软件。SAS的局限也限制了他们的研究。于是他们想,我们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历史要比SAS长好几倍,技术力量也比SAS强好几倍,且贝尔实验室里并不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编程人员,那么,我们贝尔实验室为什么不自己编写数据分析语言,来满足我们应用中所需要的特殊要求呢,于是,贝尔实验室研究出了S-PLUS语言。后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两位教授非常青睐S-PLUS的广泛性能。他们决定重新编写与S-PLUS相似的语言,并且使之免费,提供给全世界所有相关研究人员使用。于是,在这两位教授努力下,一种叫做R的语言在奥克兰大学诞生了。R基本上是S-PLUS的翻版,但R 是免费的语言,所有编程研究人员都可以对R语言做出贡献,且他们已经将大量研究成果写成了R命令或脚本,因而R语言的功能比较强大,比较全面。研究人员可免费使用R语言,可通过阅读R语言脚本源代码,学习其他人的研究成果。笔者曾有幸在奥克兰大学受过几年熏陶,曾经向一位统计系的老师提请教过一个数据模拟方面的问题。那位老师只用一行R语句就解答了。R语言的强大功能非常令人惊讶。为 了进一步推广R语言,为了方便更多研究人员学习使用R语言,我们收集了R 语言时间序列分析实例,以供大家了解和学习使用。当然,这是非常简单的模仿练

(完整版)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习题答案 2.1 (1)非平稳 (2)0.0173 0.700 0.412 0.148 -0.079 -0.258 -0.376 (3)典型的具有单调趋势的时间序列样本自相关图 2.2 (1)非平稳,时序图如下 (2)-(3)样本自相关系数及自相关图如下:典型的同时具有周期和趋势序列的样本自相关图

2.3 (1)自相关系数为:0.2023 0.013 0.042 -0.043 -0.179 -0.251 -0.094 0.0248 -0.068 -0.072 0.014 0.109 0.217 0.316 0.0070 -0.025 0.075 -0.141 -0.204 -0.245 0.066 0.0062 -0.139 -0.034 0.206 -0.010 0.080 0.118 (2)平稳序列 (3)白噪声序列 2.4 ,序列 LB=4.83,LB统计量对应的分位点为0.9634,P值为0.0363。显著性水平=0.05 不能视为纯随机序列。 2.5 (1)时序图与样本自相关图如下

(2) 非平稳 (3)非纯随机 2.6 (1)平稳,非纯随机序列(拟合模型参考:ARMA(1,2)) (2)差分序列平稳,非纯随机 第三章习题答案 3.1 解:1()0.7()()t t t E x E x E ε-=?+ 0)()7.01(=-t x E 0)(=t x E t t x ε=-)B 7.01( t t t B B B x εε)7.07.01()7.01(221Λ+++=-=- 229608.149 .011 )(εεσσ=-= t x Var 49.00212==ρφρ 022=φ 3.2 解:对于AR (2)模型: ?? ?=+=+==+=+=-3.05 .02110211212112011φρφρφρφρρφφρφρφρ 解得:???==15/115 /72 1φφ 3.3 解:根据该AR(2)模型的形式,易得:0)(=t x E 原模型可变为:t t t t x x x ε+-=--2115.08.0 2212122 ) 1)(1)(1(1)(σφφφφφφ-+--+-= t x Var 2) 15.08.01)(15.08.01)(15.01() 15.01(σ+++--+= =1.98232σ ?????=+==+==-=2209.04066.06957.0)1/(122130 2112211ρφρφρρφρφρφφρ ?? ???=-====015.06957.033222111φφφρφ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章谱分析完整版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章 谱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六章 谱分析 Spectral Analysis 到目前为止,t 时刻变量t Y 的数值一般都表示成为一系列随机扰动的函数形式,一般的模型形式为: 我们研究的重点在于,这个结构对不同时点t 和τ上的变量t Y 和τ Y 的协方差具有什么样的启示。这种方法被称为在时间域(time domain)上分析时间序列+∞∞-}{t Y 的性质。 在本章中,我们讨论如何利用型如)cos(t ω和)sin(t ω的周期函数的加权组合来描述时间序列t Y 数值的方法,这里ω表示特定的频率,表示形式为: 上述分析的目的在于判断不同频率的周期在解释时间序列+∞∞ -}{t Y 性质时所发挥的重要程度如何。如此方法被称为频域分析(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或者谱分析(spectral analysis)。我们将要看到,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任何协方差平稳过程既有时域表示,也有频域表示,由一种表示可以描述的任何数据性质,都可以利用另一种表示来加以体现。对某些性质来说,时域表示可能简单一些;而对另外一些性质,可能频域表示更为简单。 § 母体谱 我们首先介绍母体谱,然后讨论它的性质。 6.1.1 母体谱及性质 假设+∞∞-}{t Y 是一个具有均值μ的协方差平稳过程,第j 个自协方差为: 假设这些自协方差函数是绝对可加的,则自协方差生成函数为: 这里z 表示复变量。将上述函数除以π2,并将复数z 表示成为指数虚数形式)ex p(ωi z -=,1-=i ,则得到的结果(表达式)称为变量Y 的母体谱: 注意到谱是ω的函数:给定任何特定的ω值和自协方差j γ的序列+∞∞-}{j γ,原则上都可以计算)(ωY s 的数值。 利用De Moivre 定理,我们可以将j i e ω-表示成为: 因此,谱函数可以等价地表示成为: 注意到对于协方差平稳过程而言,有:j j -=γγ,因此上述谱函数化简为: 利用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可以得到: 假设自协方差序列+∞∞-}{j γ是绝对可加的,则可以证明上述谱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