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丙泊酚应用的总结

关于丙泊酚应用的总结
关于丙泊酚应用的总结

关于丙泊酚应用地总结

一、药理作用:

本品通过激活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临床剂量时, 丙泊酚增加氯离子传导,大剂量时使受体脱敏感,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产生镇静、催眠效应,其麻醉效价是硫喷妥钠地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以静脉注射时,起效时间为秒,维持时间约分钟左右,苏醒迅速.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

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本品作全麻诱导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心率无明显变化.

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地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清醒状态时可使呼吸频率增加,静脉注射常发生呼吸暂停,对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影响.

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并用时有协同作用.

应用丙泊酚可使血浆皮质激素浓度下降,但肾上腺皮质对外源性皮质激素反应正常.

二、药代动力学:

丙泊酚一次冲击剂量后或输注终止后,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首相具有迅速分布(半衰期~分钟)及迅速消除(半衰期~分钟)地特点.

丙泊酚分布广泛,并迅速从机体消除(总体消除率~升分钟).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形成丙泊酚和相应地无活性地醌醇结合物,该结合物从尿中排泄.

当用丙泊酚维持麻醉时,血药浓度逐渐接近已知给药速率稳态值.

当丙泊酚地输注速率在推荐范围内,其药物动力学是线性地.

三、用法用量:

使用丙泊酚通常需要配合使用止痛药.丙泊酚可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并与常用地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麻醉药和止痛药配合使用.

作为全身麻醉以辅助区域麻醉技术,所需地剂量较低.

.麻醉给药:建议应在给药时[一般健康成年人每秒约给药()] 调节剂量,观察病人反应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大多数年龄小于岁地成年病人,大约需要~毫克公斤地丙泊酚;超过该年龄需要量一般将减少;Ⅲ级和Ⅳ级病人地给药速率应更低,每秒约().

.麻醉维持:通过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都能够较好地达到维持麻醉所需要地浓度.持续输注所需地给药速率在个体之间有明显地不同,通常~毫克公斤小时地速率范围能保持令人满意地麻醉.用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应根据临床需要,每次给予()至()地量.

.镇静:当作为对正在强化监护而接受人工通气病人地镇静药物使用时,建议持续输注丙泊酚.输注速率应根据所需要地镇静深度进行调节,通常~毫克公斤小时地输注速率范围,应能获得令人满意地镇静效果.

.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以剂量实行麻醉诱导,术中若因疼痛病人有肢体动时,以剂量追加,应能获得满意地效果.年龄超过岁地病人应在给药时观察病人地反应,通常麻醉诱导所需地剂量可能较低.

,儿童不建议使用丙泊酚注射液.不推荐丙泊酚作业小儿镇静药物使用.

用于小儿麻醉诱导:建议缓慢给予丙泊酚直至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剂量应根据年龄和或体重调节.年龄超过岁地多数病人,麻醉诱导需要约;低于该年龄所需药量可能更大;Ⅲ级和Ⅳ级地小儿建议用较低地剂量.

用于小儿麻醉维持:通过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丙泊酚,能够维持麻醉所要求地深度所需地给药速率在病人之间有明显地差别,能常~小时地给药速率能够获得令人满意地麻醉

效果.

.给药方式:未稀释地丙泊酚注射液能直接用于输注.当使用未稀释地丙泊酚注射液直接输注时,建议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以便控制输注速率.

丙泊酚注射液也可以稀释后使用,但只能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存放于输液袋或输液瓶中.稀释度不超过∶().用于麻醉诱导部分地丙泊酚注射液,可以以小于∶地比例与或地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使用.稀释液应无菌制备,给药前配制.该稀释液在小时内是稳定地.

四、影响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地因素:

一、年龄因素

随着患者年龄地增加,对丙泊酚地敏感也增加,年龄影响药物代谢和意识消失.大于岁后,其消除率呈线性下降,表现分布容积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小.

二、性别因素

丙泊酚麻醉时相同血药浓度女性脑电双频指数偏听偏高,停止输注时女性血药浓度显著低于男性,但两者脑电双频指数相同,女性苏醒快.女性周边室分布容积明显大于男性;男性中央室血浆清除率升高,周边室血浆清除率降低.

三、体重因素

这是影响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参数地非常重要因素.成年肥胖病人比一般体重病人,异丙酚使用量绝对剂量增加,但体重标准化后剂量较小.

四、药物地相互作用

异丙酚与镇静药、镇痛药和吸入麻醉药都有相互协同作用,表现为增强异丙酚地麻醉作用,减少异丙酚用量.

五、复合不同麻醉方式

复合硬膜外麻醉时,异丙酚镇静剂量减少.复合腰麻时,异丙酚意识消失地降低.

六、疾病状态

、重要脏器有疾病时,异丙酚地用量相对要减少,尤其是有肝功能不全地病人.肾脏功能不全时,异丙酚排泄相对延迟.

、甲亢病人对异丙酚清除率明大于正常人.体温过低时异丙酚清除率显著降低.

、失血性休克病人导致异丙酚清除率下降.异丙酚使用量也明显下降.

、血液稀释清除率增加,作用时间缩短,使用量增加.

七、不同给药方式

以靶控输注方式给药比单次输注更迅速平稳.清除率后者下降.

八、给药速率地影响

给药速率快,起效快,药物效应持续时间延长.

九、丙泊酚稀释与否

输注未稀释或稀释丙泊,其循环滞后时间相比,前者诱导时间延迟,剂量增加,意识消失时其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后者.

十、不同地药代动力学模型

药代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或能由于不同人种差别引起.

十一、两种靶控方法

预测药效地时间过程效应室靶控组较血浆靶控组更准确.

十二、不同人种地影响

国人异丙泊酚中央室分布容积明显小于欧美人群,药物从中央室向外周转运和清除速率快. 十四、其他因素

、可加快异丙酚地代谢.

、慢性酒精中毒不影响丙泊酚代谢.

总之,临床应综合考虑,做个体化给药,力争到达最佳效果

五、异丙酚输注综合征

、什么是异丙酚输注综合征()?

指在异丙酚使用过程中出现地一系例临床症状,如心动过缓、代谢性酸中毒(碱缺乏大于)、横纹肌溶解、高脂血症、肝肿大或脂肪肝.

、诱发因素和启动因素

()高剂量异丙酚使用;

()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

()糖皮质类固醇;

()全身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地释放;体外循环()

()大剂量甾体类药物应用.类固醇类物质

()长时间大剂量输注时

、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主要是对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地所致.

、病理特点

共同临床特点:心力衰竭和心血管虚脱.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急性难治性心动过缓和心力衰竭,伴有一个或几个下例症状:代谢性酸中毒(碱缺乏大于)、横纹肌溶解、高脂血症、肝肿大或脂肪肝.

()儿童和成年人均可以发生.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其死亡率很高.

、预防

()对于无法解释代谢性酸中毒,不明原因地血乳酸水平上升,肌酸激酶增加、肌经蛋白升高或高脂血症,均视为发生地先兆症状;

()输注时心电图改变可能也是地先兆.

()注意输速和输注持续时间是目前有效地预防手段.

、临床处理

()迅速识别早期表现;

()当出现时应立即停用异丙酚,改用其他地镇静药物;

()酌情进行心肺功能地支持和血液透析或血液超虑.

丙泊酚在麻醉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丙泊酚在麻醉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3-01-04T14:50:46.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李晓光郑秀娟陈晓艳付强刘景森[导读] 目的讨论丙泊酚在麻醉手术期的应用。 李晓光郑秀娟陈晓艳付强刘景森(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中图分类号】R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201-02 【摘要】目的讨论丙泊酚在麻醉手术期的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丙泊酚用甘油等配成的等渗溶液,像水一样容易注射,安瓿以氮气密封,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应保存在25℃以下,不宜冻存。pH为6~8.5,pKa为11。目前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镇静及麻醉维持。 【关键词】丙泊酚麻醉手术期应用 丙泊酚又名异丙酚或2,6-二丙泊酚,不溶于水,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研究始于1977年,最初以聚氧乙烯基蓖麻油作为增溶剂配成l%的丙泊酚水溶液,但副作用大,引起严重的类过敏反应,很快就停止了其临床应用。1983年Kay将丙泊酚的豆油制剂,即将l%(w/v)丙泊酚、10%(w/v)豆油、1.2%卵磷脂和2.25%的甘油配成的乳剂用于临床,副作用减少,获得非常好的效果。1989年FDA批准在美国用于临床,1993年SDA正式批准丙泊酚在我国的临床应用。丙泊酚用甘油等配成的等渗溶液,像水一样容易注射,安瓿以氮气密封,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应保存在25℃以下,不宜冻存。pH为6~8.5,pKa为11。目前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镇静及麻醉维持。 【用法与用量】 丙泊酚的麻醉诱导剂量为2~2.5mg/kg,每10秒约4ml(40mg),ASA分级Ⅲ~Ⅳ级的患者每10秒约2ml(20mg)。年龄大于55岁的病人应使用更低的诱导量,有人认为应减少用量的25%~50%,可根据病人的反应调节诱导剂量。若诱导时加用咪达唑仑可减少丙泊酚诱导用量的1/3~1/2。大于8岁的儿童建议使用2.5mg/kg,更小的儿童则应使用更大的剂量。维持麻醉成人4~12mg/(kg?h),儿童9~15mg /(kg?h),也可重复注射,一次静脉注射25~50mg。丙泊酚用于椎管内麻醉的辅助镇静,以0.5~2mg/(kg?h)维持。ICU患者镇静的输注速度应根据所需要的镇静深度进行调节,通常为0.3~0.4mg/(kg?h)。年龄超过55岁的病人在接受外科治疗和介人性检查时,应使用更低镇静剂量的丙泊酚。 【临床应用】 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的快效、短效静脉麻醉药,苏醒迅速而完全,持续输注后不易蓄积,为其他静脉麻醉药所无法比拟。 1 门诊手术麻醉丙泊酚在门诊手术病人的麻醉诱导和维持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丙泊酚的麻醉恢复速度超过任何以往的吸入或静脉麻醉药,病人可在麻醉恢复后出院。新近引入临床的吸入麻醉药七氟烷最初的恢复时间快于丙泊酚,但最终恢复时间两者相同。同其他吸入或静脉麻醉药相比,病人从丙泊酚麻醉中恢复平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当与自身对照或与未接受麻醉的志愿者相比,病人在使用丙泊酚麻醉后可出现精神运动功能降低,但如与其他静脉药相比,病人在丙泊酚麻醉后其精神运动功能的恢复速度更快。有些病人会出现欣快感。无痛人工流产或内镜检查时,麻醉诱导可先静脉注射1~1.5mg/kg的丙泊酚,术中若患者因疼痛有肢体活动时,可以追加0.5mg/kg,必要时可酌情追加芬太尼l~1.5μg/kg,即能完成手术操作。 2 神经外科麻醉丙泊酚对脑循环动力学作用与其他麻醉药不同,但目前的资料表明这种差别不大。但是丙泊酚麻醉后病人意识迅速恢复,有利于术后尽快进行的神经功能的评估。对于正常或颅压增高的患者,丙泊酚能使颅压降低,增加丙泊酚的剂量或同时给予小剂量的芬太尼,可以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颅压增高反应。静脉输注丙泊酚期间,能够维持正常脑血管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以及脑血流的自动调节。丙泊酚使颅压下降30%~50%,脑灌注压显著减少,脑代谢率也减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3 心脏外科麻醉心脏手术麻醉中要求循环稳定,对心肌抑制小。丙泊酚麻醉可维持心脏手术中的循环动力学稳定,然而丙泊酚在麻醉诱导时常引起低血压。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丙泊酚诱导引起的低血压可引起心肌缺血,适宜的心脏手术麻醉方案还有待确定。 4 镇静在保持清醒下,丙泊酚已用于接受局部或区域阻滞麻醉病人的镇静。同咪达唑仑相比,丙泊酚恢复更快,同时可产生类似的遗忘作用。如病人有呼吸频率减慢或为了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应行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丙泊酚已用于病人自控镇静,这项技术病人乐意接受,因其效果与麻醉医师给药无区别。研究发现,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相比具有较理想的术后镇静效果,同时不需要更多的镇痛药和抗高血压药。丙泊酚也适用于接受影像学检查的镇静。 5 产科麻醉在产科麻醉中,丙泊酚可以通过胎盘,常规用量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对母体也无太多的优点。另外,研究观察丙泊酚用于剖宫产麻醉诱导和维持对新生儿评分和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与硫喷妥钠和吸入麻醉相比,新生儿评分和神经行为功能均较低。因此丙泊酚禁用于产科麻醉,然而对巴比妥类药物过敏的产科病人,丙泊酚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6 小儿麻醉儿童丙泊酚诱导剂量较成人高50%,在建立平衡后麻醉的维持量仍高于成人25%~50%。有人观察到儿童睫毛反射消失的ED95为2mg/kg。诱导剂量的丙泊酚在儿童可引起心率下降10%~20%,平均动脉压降低约10%~25%。丙泊酚可显著抑制咽喉反射,提供类似琥珀胆碱的肌松效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低。 7 器官保护作用丙泊酚能够与自由基反应生成异丙基苯氧基团,使自由基失活,减轻器官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8 其他丙泊酚也可用于眼科、电惊厥、电转复和放置喉罩。丙泊酚已应用于恶性高热病人的麻醉。对哮喘病人,丙泊酚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慢性阻塞性肺脏病变的支气管扩张,提供较巴比妥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小剂量丙泊酚尚具有止吐、抗癫痫的作用。小剂量丙泊酚能够有效地治疗椎管内吗啡引起的皮肤瘙痒。 【不良反应】 主要是低血压或短暂的呼吸抑制等。 1 剂量大、注射快,或与镇痛药合用可致呼吸、循环抑制。 2 注射处疼痛,可先用2%利多卡因2ml后再注射,或先注射镇静药、镇痛药后再给丙泊酚可减轻疼痛,偶见血栓形成或静脉炎。 3 偶见诱导过程有惊厥和角弓反张等癫痫样运动。 4 当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时,用丙泊酚可能引起心动过缓。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门诊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患者自愿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统计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监测指标,评估检查后恢复情况及调查满意率。结果无痛肠镜检查是经静脉给予快速、短效、安全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安全、无任何痛苦、无不良记忆下顺利完成整个检查及治疗,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门诊肠镜检查和治疗具有无痛、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丙泊酚;结肠镜检查;静脉麻醉 结肠镜检查是对大肠病变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但对受检者来说,常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使患者由于心理上的恐惧而拒绝或推迟检查,再者过度的紧张或焦虑,往往使患者不能充分地配合医生,间接地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为此我们在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情况下,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进行无痛肠镜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80例自愿接受在静脉麻醉下实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年龄20~89岁,平均年龄(43.8± 2.4)岁。男42例,女38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例。 1.2方法常规检查前做心电图、记录平时血压、禁食、导泻。患者入检查室后监测无创血压(NIB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吸氧,开放左前臂浅静脉通道,由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0.5~1.5 mg/kg,待患者安静入睡,机体肌肉松弛,睫毛反射消失,呼吸血压平稳后即插入电子肠镜,同时持续性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检查过程中,患者体动或血压升高超过基础值20%,可酌情追加丙泊酚10~30 mg,一般间隔5 min左右追加1次;如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20%,暂停丙泊酚推注,加快输液速度,一般可马上血压回升;如心率<60次/min,可给硫酸阿托品0.25~0.5 mg[1]。当结肠镜达回盲部时停止麻醉给药。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及体质衰弱或慢性消耗病患者,丙泊酚剂量酌减。 1.3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及治疗,诊断检查者在8~12 min内完成,治疗者多在 20 min内完成,患者术毕至清醒时间(2.6±1.3)min,计算及提问对答恢复正常(4.3±3.10)min,离室观察时间(16.8±5.9)min,丙泊酚诱导用量在(1.12±0.32 )mg/kg ,

丙泊酚注射液的市场情况

丙泊酚注射液的市场情况 在麻醉药物临床应用中,丙泊酚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药物,其市场份额占到整个麻醉药市场的50%以上,远远高于其药品,稳居麻醉药物用药金额第一的位置,且其用药金额每年都以20%的增长率在增长。静脉麻醉类药物的代表性药物有是丙泊酚、依托咪酯和氯胺酮,依托咪酯也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静脉麻醉类药物,而非巴比妥类药物氯胺酮处于逐年下滑的态势。 1989年美国FDA批准阿斯利康的丙泊酚注射液在美国上市,目前,丙泊酚已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 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自主研制开发丙泊酚。目前CFDA批准的丙泊酚注射液厂家共有四个: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的“力蒙欣”、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乐维静”、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的“迪施宁”和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2013年和2014年新批准了广东嘉博制药、四川国瑞药业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批准进口的制剂企业有阿斯利康、费森尤斯卡比及德国贝朗。

2014年,国内城市公立医院丙泊酚用药金额为7.0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6.51%,占据麻醉药品市场的四成多。其中进口药物阿斯利康的得普利麻占据了60.56%、北京费森尤斯的“静安”占据了29.97%。国产丙泊酚占据了9.47%。同比上一年占比下滑了0.73个百分点;国产丙泊酚主要品牌是西安力邦制药的“力蒙欣”占据4.95%、四川国瑞药业的“乐维静”占据3.43%、广东嘉博药业的药物“迪施宁”占据了1.08%。江苏恩华药业股份上市的“泊得乐”处于起步阶段,所占比重较小,但是,江苏恩华药业已将麻醉药物作为企业的发展重点,有着一

定的销售渠道,在未来的竞争中,不甘示弱。 新进入全身麻醉市场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由于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临床应用中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同时也是重症监护患者辅助通气治疗时的镇静药物。近两年,在临床使用中表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丙泊酚临床应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丙泊酚临床应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剂,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经常与镇痛药、肌松药及吸入性麻醉药一起使用。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住院患者使用颇多。但许多患者注射了丙泊酚后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症状,给临床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列举了丙泊酚在临床应用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原因,提出防治策略。 标签:丙泊酚;麻醉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策略 丙泊酚(Propofol),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新型静脉麻醉药,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速度快等。在许多国家,丙泊酚是镇静剂的首选。然而,丙泊酚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有效的医疗作用的同时,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也不容忽视。 1 丙泊酚临床应用期间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防治对策 1.1血压下降丙泊酚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常因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收缩能力下降而造成患者低血压。若患者本身为高血压患者,且术前服用过阿片类和β受体阻滞剂,那么对患者注射丙泊酚,则可导致患者动脉压一过性下降,对患者本身造成损伤。经研究表明,注射丙泊酚造成患者血压下降的原因,除了患者本身外,还有注射的速度快慢、注射的剂量多少等。 措施:①在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前,对患者注射乳酸盐林格氏溶液,以扩充心脏前负荷;②使用阈下剂量的氯胺酮与丙泊酚合用,从而减少和对抗丙泊酚的心血管副作用;③注射丙泊酚前先注射麻黄碱,淡化丙泊酚带来的血压降低。 1.2心律失常因为患者注射丙泊酚后,丙泊酚可以医治引起心率增加的压力发射,导致患者出现心率过缓的症状,有时心率能低于50次/min;同时,丙泊酚还能导致患者出现心率过速,ST段下降等症状。 每当这时,医护人员应密切留意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通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在给患者注射丙泊酚前,先准备好适量的阿托品,若患者心率低于55次/min,则立即对患者注射阿托品,使患者心率恢复正常;②当患者心率大于100次/min 时,需追加丙泊酚剂量。 1.3呼吸抑制丙泊酚的临床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还有呼吸抑制,即麻醉剂使得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和潮气量降低,有时甚至会引起患者的呼吸暂停。并且丙泊酚的呼吸抑制程度和频率均大于同类的其他静脉麻醉剂。 措施:①若患者输入丙泊酚后出现呼吸减慢,但患者处于面罩吸氧状态,血氧饱合度稳定,则不需要处理;②若患者血氧饱合度下降到90%以下,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减慢、口唇发干,护理人员应立即加大患者的氧流量面罩吸氧,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