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我班的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我班的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我班的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

我班的环境创设

我园共有15个班,每班的布置都不同。老师们都追求形式多样化,不千篇一律,突出自己的特色。就拿我班(大恐龙班)来说吧,活动室里到处都充满了老师和孩子们别出心裁的布置。我们根据自然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室内环境的内容——春、夏、秋、冬,以此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与此同时,教师还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有各色皱纹纸、报纸、蜡光纸、手工纸、图画纸、生字卡、橡皮泥等,组织孩子们搓、捏、折、涂、画、剪、贴,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操作并注意材料的变化。通过师幼共同操作,既培养孩子们参加活动的兴趣,又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孩子们懂得了任何材料的运用和表现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为孩子们打开一个千变万化创造美的窗口,使他们真正地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我们还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活动角并不断补充新的活动内容。如观察角、图书角、美工角、语言区、表演区、益智区、探索区,各个区都有它的特点,都是为孩子们服务的。在观察角,孩子们在家带来了盆花,种植了白菜根、大蒜、豆子,养了金鱼。孩子们给植物浇水,看老师给鱼换水、喂食,他们仔细观察着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着鱼的变化。观察角的创设既美化了活动室,又使孩子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还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净化、绿化、美化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积极操作的愿望,挖掘了他们内在的潜力。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可以愉悦身心,并培养他们欣赏美、爱护美、追求美的情感%。①

分析:上述材料记录的是幼儿园老师对自己创设并利用幼儿园物质环境经验的回顾。案例中强调,环境创设拒绝千篇一律,要体现老师个性,要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给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要丰富,特别是在区角材料的提供方面,要及时更新;环境创设要注重师幼互动,通过师幼共同参与的环境创设,为幼儿成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从学前儿童的发展来说,环境是影响他们成长的重要因

素,幼儿园能否创设良好的环境,关系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纲要》明确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幼儿园知识与能力。本章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论述。

学习目标

了解:幼儿园环境的含义、意义。

理解:幼儿园环境的类型及创设的原则。

应用:幼儿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及精神环境的创设策略。

第一节幼儿园环境概述

一、幼儿园环境的含义及类型

(一)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幼儿园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支持与影响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幼儿园内部环境和幼儿园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如宏观政策、社区、家庭、自然环境等;狭义的幼儿园环境仅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即幼儿本身以外的、影响幼儿发展或者受幼儿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一切外部条件和事件。①本章主要介绍狭义的幼儿园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的类型

幼儿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三种存在形式。这三个层次的环境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物质环境是环境的表层,制度环境介于表层和深层之间,精神环境是幼儿园的深层环境。精神环境是制度环境的内化产物,反过来指导、支配、制约人类行为,物质环境是精神环境的外化产物,反过来又要求制度环境与其相适应。

1.幼儿园物质环境

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①主要由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活动材料、空间布局、环境布置、绿化美化等有形的要素构成,是幼儿园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层次结构,从环境的范围来看可分为: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宏观环境),整个活动室的环境(中观环境),各类区角活动的环境(微观环境);从三维空间来看可分为:地面环境、墙面环境、空中环境;从性质上来看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②其中,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就成了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根据教育目标、幼儿发展水平以及区角的类型,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

2.幼儿园制度环境

幼儿园制度环境主要指那些保证幼儿园得以正常运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与管理机制等。这些制度一般以书面或口头正式宣布的方式明确规定下来。主要包括面向成人的制度环境和直接指向幼儿的制度环境。

面向成人的制度环境由规范幼儿园内成人行为的各种规范构成,包括五类:第一,各岗位职责,包括园长、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事务、财务、门卫、厨房、清洁工等各个工种岗位的具体职责要求。第二,行政管理制度,包括学习、会议、办公、考核、考勤、值班、交接班、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家园联系、幼儿接送等制度。第三,安全工作制度,包括安全防范、大型玩具、消防安全、安全会议、门卫巡逻等制度。第四,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包括教研活动、备课听课、业务学习、培训等制度。第五,卫生保健制度,包括卫生保健登记、儿童健康体检、晨检、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与管理制度、幼儿作息制度、卫生消毒、膳食管理等制度等。

面向幼儿的制度环境由规范幼儿的生活和活动的各类规范构成。主要是两类:第一,生活制度。即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的时间与顺序的安排和规定。如对幼儿入园、如厕、进餐、盥洗、户外活动、睡眠、离园的安排规定。第二,常规。即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幼儿园编定一些幼儿在活动中的常规要求,并让幼儿明确这些要求,能使幼儿知道在

集体中如何活动,如何与人相处等。从幼儿园常规涉及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游戏和区角活动常规、教学活动常规等。本章主要分析指向幼儿的制度环境。

3.幼儿园精神环境

幼儿园精神环境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心理环境。①幼儿园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它由幼儿园的制度和物质环境、幼儿园教师观念和行为方式、与幼儿有关的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幼儿园精神环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情感、交往行为和个性发展,且具有广泛性、潜移默化性、持久性的特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幼儿来说,精神环境的影响更是潜在而深刻的。所以,幼儿园应重视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二、幼儿园环境的作用

幼儿由于年龄小,活动和思维的独立性还很弱,还不能自己主动地、自觉地选择周围环境,因此受特定环境的影响更大。作为与幼儿接触较多的教师,理应努力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具体看,幼儿园环境的基本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陶冶和启迪作用

幼儿园环境经过筛选和控制,具有美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的特征,能陶冶幼儿的情感、态度、个性等,产生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也有利于启发幼儿的心智,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参与活动、主动探索。在幼儿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以下情境:有的幼儿在家里玩了玩具后不习惯于将玩具归位,在幼儿园,虽然老师没有刻意要求他将玩具归位,但幼儿常常会自觉的将玩后的玩具归位。原因很简单,他觉得其他幼儿都将玩后的玩具归位了,他也应该这么做。可以这么说,上述幼儿的良好行为,来源于对环境的“共鸣”,得益于环境的“陶冶”作用。又如,动物饲养区来了好多蚕宝宝,许多幼儿受自身好奇心的驱使,常常会进入这样的环境,观察动物的生长和变化,并提出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体现了环境对幼儿认知方面良好的“启迪”作用。当然,环境的陶冶和启迪作用可以体现在幼儿知、情、意、行各个方面,比起教师单纯的说教,它们的作用更是潜移默

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二)限制和导向的作用

幼儿园的某些环境或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对幼儿的行为、情感等诸多方面有明确的限制和导向作用。例如,某班的孩子们在平时的盥洗或喝水时,常常发生这样的情景,大家明明知道要谦让的道理,教师也开展了一些有关“前面有人等一等,后面有人快一点”的教育和引导,但在洗手或倒水时,往往会因为拥挤而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状况。一天,银行取款时的“一米线”,让老师有了灵感,何不在生活区域也划分一个“一米线”呢?于是,老师设计了有关“一米线”,让幼儿熟悉站在“一米线”后的游戏规则。游戏结束后,又将这条游戏规则延伸到平时的盥洗和洗手等生活环节,由于有了游戏的规则意识,孩子们在生活活动时,能够有意识地站在“一米线”,有效地“限制”了盥洗和洗手时同伴之间拥挤的矛盾,起到了限制和导向的作用

当然,“限制”不是目的,而是利用环境的功能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当环境的设计目的和教育目标一致时,即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例如,天气越来越冷了,老师发现孩子们在擦完脸后,红红的脸蛋会变得粗糙起来。该是引导幼儿涂“香香”的时候了,于是,老师结合“娃娃家”中可爱的梳妆台,收集了一个精巧的废旧盒子,放上几把女孩子梳头的木梳,收集了几种不同品牌的“孩儿面”,供幼儿选择,旁边还放上可抽取的纸巾,墙面贴上小朋友涂护面霜的图示,还写上“面油香香,让我变得香香的”之类的文字提示,营造了一种宽松、温馨的氛围。几天后,老师惊奇地发现,不仅是女孩子爱不释手,连男孩子们也象模象样地抹起来,当天,教室里满是那股香香的奶油味。接着,老师结合生活教育的内容,引导幼儿了解涂抹“面油”要适量,还要涂均匀。

(三)平衡和补偿作用

有时候,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并不直接指向目标,而是指向幼儿的需要。幼儿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当现实条件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时,会导致幼儿心态的失衡,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利用环境的平衡和补偿作用来帮助幼儿缓解内心的失衡。例如,幼儿时常有参与成人社会活动的需要,刚刚组织的去超市实地购物的活动也深受幼儿的喜欢,但现实环境难以满足幼儿集体去超市购物的需要。此时,教师若能及时创设对应的区域活动环境,如宝贝超市,能帮助幼儿满足这一需要,达到心态的平衡,增长生活经验。又如,离异家庭的幼儿

由于家庭破裂,感到强大的压力或挫折,自己无法合理宣泄,这种不平衡状态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调适,持续时间过长会超出幼儿的承受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幼儿真诚的关注,根据具体问题设计灵活有效的教育活动,为这些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爱和关心的环境,帮助他们找回失落的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多样的作用并不是固有的,需要教师不段去创造、去发现。

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发幼儿符合教育目的与要求的行为,使幼儿在原有发展的水平和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遵循适宜环境创设的原则来创设环境,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一)安全性原则

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也是贯彻“保教并重”原则的必要措施。幼儿园环境的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的安全。如幼儿园建筑及其附属设备(电线、开关、插座、餐具等)的卫生标准和安全;幼儿园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和活动材料的卫生和安全等等,物质环境的安全是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基础。二是精神环境的安全,它是保证幼儿获得心理安全的重要条件。幼儿的心理安全感来自于舒适的物质环境,但主要来源于教师良好的素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及合理的生活制度和常规要求。因此,教师遵循幼儿园环境的安全性原则,不仅要创设安全的物质环境,更要创设安全的精神环境。②

(二)目标导向原则

幼儿园是特殊的教育环境,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必须明确环境的创设目标应该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并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那么,在环境创设时就应兼顾幼儿体、智、德、美四育,若教师在创设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环境时,只提供幼儿社会认知的环境,而对幼儿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的环境考虑很少等,

都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制订学期、月、周、日及每一个活动计划时,当教育目标确定后,应考虑: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有怎样的环境与之配合?现有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有用的,可以利用,哪些环境因素是要创设的等等,应将这些列入教育计划并积极实施。

(三)师幼共创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首先是幼儿的环境,只有幼儿自己参与创设的环境,才是幼儿最认同、最关心,也是最喜欢的环境。遵循师幼共创的原则,一是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让幼儿不同程度的参与协商、确定主题、材料和分工,二是幼儿的参与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教师应该是一名很好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共同完成有利于幼儿发展的、适宜的、富有童趣的环境。

(四)有利操作原则

有利于幼儿操作的环境,不应只是幼儿园中的摆设,应有利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如墙面布置与孩子的视线应该是适宜的,基本上在1米高左右,孩子平视即可看到,其实这一小小的差异正体现出是否把幼儿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来看待的问题。可惜不少幼儿园墙面布置的高度都是以教师为标准的,孩子伸手都够不到,更无法使墙面与幼儿互动。又如,存放幼儿玩具的环境,应高低适宜有利于幼儿取放;活动室中相互容易干扰的活动区域的划分,应相互间隔,有利于幼儿活动;户外活动区中,玩沙区经常需要用水,因此,玩沙玩水区的设置,应在邻近,有利于幼儿玩耍等等。

(五)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在保证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如:可用一次性纸杯、果冻盒做花篮、风铃等装饰节日环境;农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杆、麦秸杆等装饰环境。

二、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

(一)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误区

1.对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理解偏差

对幼儿园物质环境含义的理解偏差主要有二:一是理解失之过宽,将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二是理解失之过窄,将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班级环境的创设;将班级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墙饰;将墙饰主要理解为主(大)墙饰。这种理解带来的偏差,从有的幼儿园制定的导向性检查标准的中可看到、从教师们把主要精力花在某一个方面上也可看到。

2.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实践偏差

一是物质环境的“现代化”、奢侈化。现在许多幼儿园越建越豪华,而且攀比之风气愈演愈烈。社会上“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口号,在某种意义上有一定道理,但仔细想想,过度重视物质的优越,忽视教育的实质内容,是不是容易滋生社会浮夸之风?豪华的幼儿园园舍建设设备,与并不富裕的实际生活,与当地社区文化背景是不是不相适宜?这样的引导,会不会使家庭条件一般的幼儿产生对人、对社会价值观的消极倾向。反观经济发达的美国,幼儿园环境的“不卡通、不豪华、不现代、不崭新、不气派”的朴素现象。①片面追求“现代化”,反而让幼儿园远离自然、远离真实的客观世界,违背了幼儿天性。

二是物质环境创设形式化。很多幼儿园花钱请专业人土设计和布置环境,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美观和表面的花俏热闹,使环境只具有观赏性,而缺乏教育性。例如,有的幼儿园有巨幅的壁画、雍容华贵,但孩子们对其不感兴趣;匠心独具的幼儿园布置,是为了迎接领导的检查,而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生活实际,只能是摆设等等。

三是物质环境创设成人化。很多幼儿园老师布置环境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主要考虑我想怎么样设计,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不仅没有让孩子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来,有些老师还禁止幼儿对装饰材料乱动,触摸,使得幼儿和环境处于分离的状态,处于被动地位,忽略了幼儿发现环境、享受环境和在环境中学习成长的重要性。

四是物质环境创设复杂化。有的幼儿园老师片面追求物质环境创设的满、多、闹,使得幼儿周围的环境过于花花绿绿、热热闹闹。这样的环境不仅不能对幼儿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而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有些过于复杂、美观的布置,还会引起幼儿烦躁、不安的情绪以及其他不良行为。

(二)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

1.幼儿园室内物质环境创设

(1)室内环境的规划

幼儿园室内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活动室的规划即活动室的空间规划、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的墙饰、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等。②精心规划、创设的室内物质环境,能潜移默化地进入幼儿的学习视野,与幼儿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规划呢?

第一,规划要合理。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对室内活动空间进行小型分隔,可划分出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区域。在活动室里划分不同的活动区角开展区角活动,是目前幼儿园的普遍做法。根据教育目标、活动主题、幼儿年龄特点等要求,可以设图书阅览区、美工区、建构区静息区、表演区、植物角等等,活动区角的创设“应按由喧闹到安静的顺序连续地安排活动区域,避免将喧闹的活动区与需要安静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①幼儿园空间紧张的,可将区域活动室与可移动的睡眠室合二为一,利用走廊开设种植区域、动物养殖区域等。

第二,规划要科学。要充分考虑色彩、光线、声音、通风等要素。色彩可以是鲜亮的也可以是柔和的,研究表明明亮的红色调能产生兴奋感,深紫色和绿色让人觉得稳定和柔和,黄色也可产生宁静感,它是被婴儿感知到的第一种颜色。

②光线对幼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强和过暗的光线都会使幼儿视力产生疲劳,影响视力,近而影响幼儿活动的心情。安静的环境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乐音可以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学习活动的兴趣和效率。室内通风设备直接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和空气清新度等,这些因素无时无刻在影响着幼儿。

第三,规划要有“趣”。幼儿园活动室内地面、墙面与空间饰物相映成“趣”,既要有趣味,又要符合幼儿兴趣,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如果对墙面的教育性功能认识不足,仅仅强调以装饰功能为主,追求环境唯美至上、视觉效果的,就会忽视“趣”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2)室内环境的布置

在上述室内环境规划的基础上,教师要着手对室内环境的布置,良好的室内环境的布置一般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目的性和动态性。无论室内环境布置的内容、材料的投放,都应围绕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要结合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及时补充、更换活动材料,保持幼儿对活动区的新鲜感。其中,地面饰物一般更换次数较少,可作为辅助活动的教具,如,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的“小脚丫”,辅助幼儿活动的各色线条、

图案等。而墙面与空间饰物则需要根据年龄、季节、主题活动的不同等适时更换,且要注意动静互补、平面和立体互补,以免幼儿出现审美疲劳现象。①第二,安全性和层次性。环境布置中涉及的所有材料应是无毒、无菌、无污染、无尖角等,体现环境布置的安全性,同时,本着节约原则的废物利用也要尽可能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开展。层次性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同一活动区角投放的材料应体现不同层次,使材料能反映幼儿间的能力差异,也能反映幼儿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材料,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其次,提供的材料要考虑操作难度,循序渐进、有层次的投放。

第三,区角活动环境的材料投放要丰富且适宜。保障室内区角活动展开的物质条件即为区角活动环境,主要是通过材料的投放来布置完成。一是要确保材料的丰富性,根据区角的类别,确保每个区域的活动有足够数量和类型的材料可以利用。二是投放的材料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区角的要求,数量既要够用,又不能太多以至影响幼儿自由探索活动的开展。

(3)室内环境的应用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环境会自发地对人产生影响。做好了环境的规划、布置,还得及时关注环境的应用,确保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一,让室内环境不断地与幼儿进行“对话”。环境是会说话的第三位老师,可以通过幼儿参与室内环境布置,让幼儿在于环境的互动中,探索、体验、发展。但应要注意:墙面应考虑幼儿身高,一米以下以幼儿装饰为主;一米以上师幼共同完成;为方便随时对布置在墙上的材料进行拆除、移动、更换,尽可能使用可变性强的软墙;楼梯要充分合理利用楼梯的墙面和地面,如靠右行走的规则脚印和幼儿作品展览等,同时要保证楼梯的安全扶手及防滑的表面,便于清洁;天花板,可设置便于悬挂玩具的移动装置。

第二,为室内物质环境预留“行动空间”。许多教师认为,把环境布置的满满当当,不留空白,能给幼儿丰富而全面的刺激,可以让幼儿知道得更多。然而,环境是课程资源,更是活动过程的组成部分,有预设,但也会随着活动进程而生成新的内容。预留“行动空间”,便于幼儿参与互动,能给予幼儿更多分享展示、

操作练习与探索发现的机会,从而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幼儿园室外物质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地区在冬季可酌情减少。①这就要求幼儿园有充足的室外物质环境可资利用。幼儿园室外物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所、大型玩具及其他地域器材、园艺区、种植区、动物区等。②室外环境是幼儿户外活动的场所,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幼儿园室外物质环境的创设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合理利用、安排空闲角落与场地。充分利用园内自然物,使幼儿能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田园风光,在考虑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充分体现绿化、美化和自然化。要保证幼儿有足够大的活动场地,一般认为,每位幼儿至少有2平方米的空间,以保证幼儿在户外奔跑追逐、攀登钻爬跳跃,使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力求地质地貌多样化、场地划分区域化、场地设置游戏化。

第二,户外环境的地质地貌多样化。户外的地质要包括沙地、水泥池、石地、塑料池和草地五类,地面要富于变化:有高有低,有凸有凹,有平面平地,有斜面,有阶梯。幼儿在这样的场地上游戏,将获得自然而均衡的发展。

第三,户外场地划分区域化。基本分为器械区、游戏区、沙水石区、休闲区、动物区、植物区、生活学习区和科学观察区。

第四,场地设置游戏化。场地上可以置放各种建筑材料以及废旧的设备和材料,最好有一间简易小屋储存各种工具。在这种场地上一般有教育者带幼儿开展各种自然活动,如建造小屋子、垒城堡、种植、挖洞、挖水沟,饲养小动物等。

三、幼儿园制度环境的创设

(一)生活制度的建立

生活制度的建立无论对幼儿还是教师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就教师而言,有利于新教师很快熟悉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环节,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就幼儿而言,生活制度的建立,使得幼儿园一日生活趋于规律性,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和活动习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老师制定和执行生活制度是应注

意以下两点:

1.生活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育特点,体现针对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身心需求,生活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的到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保证每日游戏、户外活动、体锻等时间;保证幼儿有足够的午睡、午餐、休息的时间。幼儿一日作息的安排要注重动静交替、室内外交替、集体个别交替、正规与非正规交替的原则。

2.生活制度的管理可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宜的调整,体现灵活性

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季节特点,灵活安排科学合理的幼儿生活作息制度,秋冬两季各不相同,及时变换,一切以幼儿为本,有利于幼儿的活动和休息。如可根据春、夏、秋、冬季节以及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适当延长或缩短休息时间;如根据天气及气候变化进行室内外的调整;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活动时间。

(二)常规的建立

1.建立常规的意义

所谓幼儿园常规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包括生活常规、区角活动常规、教学活动常规等。《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①常规的建立对于班级和幼儿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幼儿从小建立规则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长大后做个遵纪守法的文明人。

第二,是顺利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保证。它是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保证的润滑剂,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更是有效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育实践工作中,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教育还是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重头戏。

2.建立常规的注意事项

第一,约束、限制不是制定常规的主要目的。常规作为幼儿行为的准则,必然具有一点的限制性、约束性亩的。但约束和限制不是常规的主要目的,有效提

高幼儿的规则意识、主人翁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才是常规教育的主要目的。然而,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老师会认为常规教育主要目的是约束幼儿,常常对幼儿限制得过严过死,以保证幼儿的安全问题、活动中的纪律。其实,过多的干预、过多的限制和过分的保护,使孩子们变成了老师眼中的“乖乖儿”,看似良好的常规表象背后牺牲了许多幼儿宝贵的自主活动、自由发展、自我管理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第二,制定常规时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常规内容和要求要明确易行,所选定的规则必须是在幼儿现有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幼儿生活经验有限,行为约束力也不强,所以所选规则不应超越至少不能过多超越幼儿的现有水平;同时,规则一次制定时应注意项目不要太多,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幼儿应接不暇或无所适从。

第三,可让幼儿参与制定常规。规则的内容不应一人包办,对于大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有些规则可以让他们共同参与制定,幼儿参与制定的规则,幼儿容易理解其重要性、必要性及操作要领。

3.应用常规管理的策略

第一,常规管理不可一刀切。作为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级常规抓好,但是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千万不可以“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规管理必须有一个“序”,有一个统盘的考虑。即什么常规在什么时候实施才适当,深入到什么程度适宜,遇到问题如何去调整等。

第二,寓常规管理于日常各项活动中。常规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了生活常规、教学常规等,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对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等等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借助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情境,开展常规管理。

第三,常规管理以正面引导为主。幼儿模仿性强,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孩子们的表率,给予幼儿正面引导。同时,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向孩子学习,孩子教孩子。

第四,常规管理要抓重点、持之以恒。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持久熏陶、训练,并不断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第五,常规管理要家园配合。常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要和幼儿园的老师一齐努力,形成合力,这是幼儿常规养成的关键。教师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等载体,对家长进行教育。例如,在中班学期结束前,教师将大班幼儿要建立的常规进行小范围的宣传与实施,初步了解幼儿可能产生的反应。也可在大班开学初组织家长会,告知本学期幼儿要建立的常规有哪些,与家长一同协商培养的措施,并让家长配合指导。

四、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良好的精神环境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和谐成长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精神环境呢?

(一)幼儿园教师要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幼儿园教师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对幼儿有真挚的爱心,因为爱是保证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最佳教育模式。对事业有爱心,才能有动力去爱孩子;对孩子有了爱,才具备创设良好精神环境的前提。作为一个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去关爱全体幼儿,这种爱是原则的、公正的、有理智的和有分寸的,而不只是爱几个孩子,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原则。对那些在身心发展方面异于常态幼儿的孩子,尤其应给以关爱、接纳。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人际关系之一,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是预防幼儿产生心理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条件,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教师对幼儿持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要善于理解幼儿的各种情趣、情感的需要,不对不招自己喜欢的幼儿产生偏见,善于对幼儿做出积极的行为反应。

第二,教师对待幼儿应善于疏导而不是压制。幼儿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拥有与成人平等的权利,教师要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第三,教师对幼儿要尽量使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例如微笑、点头、蹲下、注视、肯定性手势、抚摸、轻拍脑袋、肩膀等。应尽量采用这类“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表示自己对幼儿的关心、接纳、爱抚、鼓励或者不满意、希

望停止当前行为等。

(三)建立幼儿园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友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心理。在幼儿园,与幼儿接触的有多位教师,这些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对待幼儿的情感态度方式上肯定存在一些差别。这就需要教师与教师之间经常进行沟通交流、讨论和研究,取长补短,采取合作的态度,切不可各施其法,我行我素。如果教师们在教育观念、思想、方式、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分歧,而又没有合作精神,幼儿就会觉得无所适从,甚至两种不同的教育效果发生抵消而出现负面效果,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建立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是创设有益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幼儿园精神环境很重要的一个方面。①(四)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幼儿之间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种人际关系。与良好的师幼关系一样,友好合作的同伴关系既能预防幼儿心理问题的产生,也能对幼儿的某些心理问题起到治疗的作用。由于幼儿缺乏经济交往经验,缺乏适当的交往技巧,再加上独生子女家庭的成长环境不利与同伴交往经验的获得,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第一,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使他们在交往实践中体会交往的乐趣,从而乐于交流、交往,并学习初步的交往、合作的经验与技能。第二,交给孩子初步的交往、合作的经验、技能。如,培养孩子倾听同伴讲话的习惯、尊重同伴意见的习惯,学会使用“谢谢”等礼貌用语,愿意主动和小朋友分享玩具等。第三,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特别是引导幼儿对那些有身心困境的小朋友给以尊重、帮助。

本章内容小结

●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支持与影响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幼儿园内部环境和幼儿园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如宏观政策、社区、家庭、自然环境等;狭义的幼儿园环境仅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即幼儿本身以外的、影响幼儿发展或者受幼儿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一切外部条件

和事件。

●幼儿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是幼儿园环境的三种存在形式。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幼儿园制度环境主要指那些保证幼儿园得以正常运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与管理机制等。幼儿园精神环境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心理环境。①幼儿园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

●幼儿园环境的作用:陶冶和启迪作用,限制和导向的作用,平衡和补偿作用。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安全性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师幼共创原则、有利操作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室内物质环境创设:室内物质环境的规划要合理、科学、有趣;布置时要注意目的性和动态性、安全性与层次性、区角活动环境的材料投放要丰富且适宜;应用是要注意让室内环境不断地与幼儿进行“对话”、为室内物质环境预留“行动空间”。

●幼儿园室外物质环境的创设:合理利用、安排空闲角落与场地;户外环境的地质地貌多样化;户外场地划分区域化、场地设置游戏化。

●幼儿园制度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生活制度是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的时间与顺序的安排和规定。幼儿园常规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包括生活常规、区角活动常规、教学活动常规等。

●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教师要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建立幼儿园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幼儿园制度环境、幼

儿园精神环境、幼儿园生活制度、常规、区角活动环境。

2.简述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3.简述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的误区。

4.简述室内物质环境的规划、布置与应用。

5.简述常规的意义以及建立常规应注意的事项。

6.简述应用常规管理时的注意事项。

7.结合实际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8.结合实际谈谈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9.结合实际分析幼儿园常规管理。

10.观察并分析一个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摘要:幼儿是独立、发展着的个体,他们是活动的主人,他们更是幼儿园环境的主人,是他们赋予了环境以生命。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促进儿童在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的最佳发展。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让孩子积累了经验,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问题提出 现代教育观中对教育内容的界定决不仅仅指知识,态度、情感、能力方面的内容是更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以自身发展为本,培养“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最新观念。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儿童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幼儿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体,世界学前教育发达国家都倡导要重视使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以丰富、加深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认识。 环境的创设中要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生活化、游戏化,又要与主题活动结合,内容的选择很重要。在主题活动中创设主题墙面环境,虽然能激发孩子们对主题活动的兴趣,但老师对指导孩子自主参与、情感分享、方法的把握有些困惑。单一的内容让孩子们缺乏机会积累经验。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小组活动时间多,活动参与者单一,老师的观察、指导全面性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在组织、实施主题活动中尝试将我园的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结合起来,使主题活动动更加情景化、生活化、情感表达化、社会和谐化。可见,幼儿教育与社会资源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需要将主题背景下的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一、创设“会说话”的主题环境墙面。 幼儿是在自身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感性经验为主,幼儿的生长发展基于生活,幼儿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尤其是直接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能力,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以实际经验为主,只有实际化、感性化的经验,才能真正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意义。 在主题活动进行中,墙面的环境就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活动中的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使墙饰与幼儿产生互动。幼儿在进行“春天的色彩”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春天的各种现象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去公园“寻找春天”,孩子们认识到春天带来的变化。于是,我们把“公园”“搬进”了教室,在教室的一角,孩子们种植了各种花草,蔬菜。让孩子们在每天观察、照料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丽。我们还结合我园的园本课程—科学探索,在越剪越长的探索中剪出了柳树的枝条、在粘贴立体纸中开出了迎春花,在颜料和胶水的配比中绘出了浮雕画。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探索的这些活动中,他们不仅找到了“春天的色彩”,而且在这种互动中,主动学习,我们的科技教育也得以体现。 主题背景下的环境是立体的,它是墙面、教学和游戏等环境的相互渗透融合。我们注重创设“会说话,能互动”的主题环境。以主题活动“幼儿园朋友多”为例,我们创设了可互动的环境。以往,墙面布置多是老师的事情,墙面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装饰美化教室,孩子很少参与墙面装饰,他们与墙面很少产生互动。现在,我们的墙面布置是在主题背景下进行创设的,是老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以幼儿参与为主,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例如:在“在动物园”主题活动的墙面布置中,我们出示了几张动物的身体一部分“尾巴”的照片。让幼儿猜猜它们是哪种动物,说一说它们在哪些环境下生活?结合认识自己的生肖活动,把幼儿绘画好的的家人生肖、自己生肖的图画粘贴墙面进行展示。师生、家长共同收集丰富的主题信息,进行多样的表现创造,使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深入。 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区角环境创设也发生着不断地变化,并不断丰富起来。在活动中我们会不断引发幼儿们的问题和兴趣,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随之创设相应的区角活动环境。在主题活动开展中,我们布置了活动区,让幼儿通过设计、制作、绘画、欣赏等一系列活动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充分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并形成相应的效果和展示。 二、充分发挥教师启发、鼓励和引导的作用。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的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们应抓住院内外环境中的有效资源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注重室外环境的多样化,幼儿德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在看看、摸摸、说说、做做中受教育。幼儿就是在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环境对幼儿德行为和发展之所以具有价值。不仅是因为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思想因素,而且是因为儿童在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了应付环境变化的方式和能力,并对环境起到了影响甚至改造的作用。 1、充分利用环境,发挥区域环境的教育娱乐作用。 园内的每一部分环境我们都要合理利用,让幼儿通过同伴或教师的帮助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教与学的功能,使之应景而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如幼儿在我的带领下,在各自的种植园地里种植芹菜、白菜、萝卜、番茄、丝瓜等孩子们通过播种,浇水、施肥,收货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体验耕作的辛劳与收货的喜悦而且还可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土地、青草、绿树。鲜花,翠竹为主创设自然风景活动区,让孩子幼儿充分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增设攀援区,转桥,晃板等设施的身体锻炼活动区,不仅使幼儿游戏富有挑战性,而且能锻炼幼儿德身体写作和幼儿互助能力。 2、幼儿园墙面的布置应合理并富儿童情趣,对幼儿发展有教育

意义 园内墙面的一些标语,礼貌用语,让幼儿尝试认一认,读一读,久而久之,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带抓住环境中的有效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充分利用活动室的环境,活动室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 如何发挥这一环境的教育功能?首先对墙面进行精心布置,墙饰布置要讲究艺术性,这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墙饰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应具有教育价值。 1、墙饰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每个年龄的幼儿由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状况不同,他们的理解能力,观赏能力接受能力动手制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进行活动室墙饰设计时,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发挥墙饰的作用。如小班在活动室布置了“我喜欢的秋天的水果”的墙饰,孩子们进行区角活动时,就会经常进行区分颜色内容不仅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还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2、墙饰内容与本班当前的重点教育目标相结合。 如中班的主题教育目标是“认识秋天”为完成目标,我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植物,天气变化,对孩子讲秋天的故事,同时,我在活动室墙上布置孩子们嬉戏庆祝秋天的丰收等情景的画面。这样布置墙饰不仅对幼儿有吸引力,还使幼儿受到美的教育和感染。 3、把墙面装饰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武鸣县仙湖镇佳宁幼儿园潘雅玲在我做幼儿园教师7年以来,走过不少幼儿园,学到了不少关于幼儿园各方面的知识。很多的幼儿园都很重视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创设,老师和孩子们各发奇想,每个班都创设有符合幼儿年龄段的区角布置,内容丰富多样,孩子们在各个区角里,自主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玩得不亦乐乎,有些幼儿还在相互总结经验。可见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都有着及为重要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精神条件,是幼儿、家长、老师共同完成的。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缺少的部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对幼儿有着重要的经验影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在我们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中,我们有主题环境的墙面创设与游戏区域环境创设。我们的老师结合幼儿各年龄段发展、及教学目标,为幼儿创设各种能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区域。也相应的迎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

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在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以上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环境对幼儿发展重要性。 一、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 我们要引导幼儿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旧问题的解决产生出新问题,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的总结,从而得到经验。因此不断的创设和完善环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拓展、延伸课程;如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民族村》这一主题中,我们在班级的墙面上画了穿着各种民族服饰的小朋友,拿着不同的民族道具在跳舞。在画的下方布置了一个区角,《民族特色小吃》。然后有些幼儿就会问:“老师,我们国家有很多个民族吗?”“她们的民族衣服都好漂亮啊”。她们还在区角中认识了好多民族的特色小吃”等等。又如,幼儿和教师一起制作“小水滴旅行图”,他们画的小水滴形象可人,他们被主题内容深深吸引,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知道了水的三态变化,而且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并且孩子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孩子们想象着水滴成云的情景,并相互抱在一起形象地模拟着水滴成云的现象,还提出了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幼儿园环境创设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环境创设培训心得体会 特别荣幸地参加了这次国培活动,有幸见到了专家老师。我认真地听了专家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从概述到具体地阐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方面面。虽然时间短暂,但我珍惜每个学习时间,了解了很多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经验。 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地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同时强调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观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因此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健康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们要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功能。 我们的幼儿教师虽然经多次培训和指导,但在布置环境和准备投放材料时,没有真正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发展考虑问题,而是或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或生硬模仿外出参观的模子,或盲目照搬教师用书中的内容,同时,在进行环境创设时,缺乏与孩子的互动,孩子参与度不够,有时导向性检查标准也造成了环境创设单纯追求唯美,或者应付上级检查让环境创设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我们的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必须明确每一个墙饰的教育功能。墙饰设计制作过程中,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幼儿就会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再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教育引向深入,并与幼儿的

日常行为联系起来。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收集、整理材料,丰富墙饰内容。 三,孩子与环境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对话的。 1.孩子是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创设良好的主题环境,引导孩子与环境自由对话 2.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 我们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3.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 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可以激励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促进幼儿与区角和墙饰的互动学习。 4.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在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是正确的,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这时我们不应简单化地批评指责幼儿,而应设法搞清楚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要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和知识水平,为进一步的指导提供了依据。 四、课程是班级环境创设的源泉,适时提供物质材料,调整环境设置

4第四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练习题

第四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活动形式来分,幼儿园环境应当包括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 C ) A.精神环境 B. 保育环境 C. 游戏环境 D. 教育环境 2.从幼儿的生活、安全、活动和交往的需求来分,幼儿园环境应当包括( B )、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A.物质环境 B.生存环境 C.精神环境 D.游戏环境 【知识点】第四章幼儿园环境第一节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定义、特点及分类 【出题机率】3【题目难度】2(5为非常高,或非常难) 【分析】本题的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幼儿园环境分类的熟悉程度,特别考察从活动形式来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分类的熟悉程度。从活动形式来分,幼儿园环境应当包括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游戏环境;从幼儿园强调保教结合,保教并重这一特点来分,幼儿园环境又可分为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从幼儿的生活、安全、活动和交往的需求来分,幼儿园环境应当包括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从幼儿园潜课程的结构及特征来分,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空间环境、组织制度环境和文化心理环境;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来分,幼儿园环境可分为生活活动环境、游戏活动环境和学习活动环境。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3.活动区的材料投放具有操作性、启发性、引导性、( A )和针对性。 A.丰富性 B.教育性 C.开放性 D.一致性 【知识点】第四章幼儿园环境第二节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活动区域材料选择及投放要点 【出题机率】4 【题目难度】2 (5为非常高,或非常难) 【分析】本题的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考察对活动区域材料选择的理解程度。选择活动区材料时要关注材料的品质和数量,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以及活动的内容进行投放,使材料的投放具有操作性、启发性、引导性、丰富性和针对性。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幼儿园活动区创设原则有:教育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 B ) A.共生性原则 B.共同发展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审美性原则 【知识点】第四章幼儿园环境第二节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活动区创设的原则 【出题机率】4 【题目难度】3 (5为非常高,或非常难) 【分析】本题的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幼儿园活动区创设原则的熟悉程度。我们为幼儿创设的活动区,既然不能作为孩子闲暇时的一个休闲场所,它要成为教育目标和培养孩子发展的一个教育途径,那么我们在创设活动区时,我们就要考虑,要为幼儿所需要的,而且还要切合幼儿园实际。必须要遵循教育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共同发展性原则等教育原则。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二、简答题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有哪些 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幼儿参与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二)简述目前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室内环境布置的目标偏离 2.室内环境布置的内容不系统 3.教师环境创设的观念存在偏差 (三)简述家园合作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1.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2.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3.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三、论述题 (一)请结合幼儿园的实际说说创设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有效策略 1.把环境创设的权力还给孩子,“解放”孩子并为自己“松绑” 2.为儿童提供自主选择、创设与分享的环境空间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设开放、共享的教育环境 4.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分析教师在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营造原则 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稳定的心理素质、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不断发展的专业能力,才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宽

如何创设幼儿园环境.docx

如何培创设幼儿园环境 一、我们的环境创设理念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对幼儿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 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 。这样一种理念指导着我们进行环境创设。让我们得以合理地创设幼儿园环境,让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直观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 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二、我们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个原则1、经济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就地取材。在保 证清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 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如:可用瓦楞纸、废旧挂历纸等代替吹塑纸、纸绒纸;可用一次性纸杯、果冻盒做花篮、风铃等装饰节日环境;农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杆、竹片、 麦秸杆等装饰环境。用玉米心制作的体育器械举例。 2 、幼儿参与性原则幼儿园是老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的参与体现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方面。在参与创设 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 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 。如布置教室墙面时,可让幼儿参与进来,布置“美丽 的春天”,让孩子门自己搓柳条、剪柳叶,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小燕子贴在天空,河里的小 动物也是孩子们的折纸作品,红太阳可以用孩子们的小手印等。因为自己参与了环境创设, 他们对春天的色彩、自然界的变化、人们的活动情况有了深刻的记忆,用语言、作品与环境对话,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3、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的生活环境 和学习环境,因此必须反映幼儿身心的水平和特点,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其中获益,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发展。如“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小班教室环境可布置一列火车,引导幼儿学习扣扣子,每节车厢学一种系扣子技能;中班可提供“穿线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穿出不同形象;大班让幼儿学习“辫辫子”等。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 4、审美性原则幼儿时时刻刻生活在周边环境中,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环境创 设首先应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构图、色彩、造型上要符合审美情趣。如室内、室外墙饰画面 的人物或动植物要形象逼真,色彩搭配协调,布局合理,富有儿童情趣,以培养幼儿的审美 能力。 A 楼三楼的油纸伞吊饰挂好了,我们班的孩子从那里经过,仰起小脸惊呼“哇,好漂 亮的伞啊!”就因为看到美丽的伞吊饰,激发起了孩子们对伞的兴趣,我们还编了一个小伞 舞来跳呢。 5、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在非常重要作用。如楼 梯间有两根塑料管,自下而上,如果老师巧妙布置会别有一番风味,用绿色约纹纸缠住做树干,太阳花自下而上环绕上去。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 便贴显得杂乱,若把幼儿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其它东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6、因地制宜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要根据各个幼儿园具体的场地情况来进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幼儿园面积比较大,户外的空间很多,我们就绘制了抽象风格的艺术墙。但是如果是农村幼儿园,一共就两间教室,就不可能这样。对于园舍和基本设 施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更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建立"" 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 "的观念,照样能创设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例如:木棍、 石头是建构材料;麦杆是编制材料;田野、山头、果园、饲养场是教育空间等。画架举例。

分析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条件下,环境的教育价值显得更为突出。良好的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思考,而且能引导规范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幼儿园班级环境是班级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班级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有效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社会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将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意义 (一)"环境"的教育价值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所重视。在新课程条件下,环境的教育价值显得更为突出。良好的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思考,而且能引导规范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儿童心理学及脑科学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开放自主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空间(环境),一种平等、尊重、宽容和谐的师幼关系,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价值非同寻常。 (二)如何创设并有效利用环境 从"促进幼儿发展"着眼,积极创设环境。这是班级创设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从事幼教工作多年,通过调查、观察发现:很多幼儿园环境布置表面看来整齐、美观,有的甚至花里唿哨,很具有观赏性,但实用价值不高。原因在于这种环境布置单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很少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及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布置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1.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墙面装饰中体现幼儿认知特点,色彩上以艳丽的纯色为主;造型以稚拙、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内容应以幼儿熟悉的东西为主。环境布置还应注重幼儿的年龄差异。小班幼儿活动室墙上布置多种不同情态的拟人化的动物比布置山水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喜爱程度;中大班墙面以"我长大了""升班了"为主题布置,配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等画面,可以激发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而仅仅由教师单方面策划、忙碌、布置好了之后,对幼儿说声"请进"的做法,只会在无形中扼杀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精神。教师在创设境的过程中,如果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能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支持、启发、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 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发现的欲望,探究的兴趣,实现幼儿的主动发展,因此,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产生与环境互动的效应上。无论是师生共同准备和创设的环境材料,还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提供的环境材料,都应积极支持、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 三、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我来说,对环境有很多的困惑,就班级环境布置而言,主要存在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 孟连县幼儿园刘静 内容提要:1、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与教育资源相结合 2、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有助于幼儿和谐发展 3、教师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应充当怎样的角色 关键词:班级环境创设 意大利教育学家瑞吉欧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新《纲要》对环境创设也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优质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班级环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与班级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更是每个一线教师都应该关心的话题。 目前,班级环境创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布置相对静态、单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装饰的多,实用的少;教师仍是环境创设的主角,环境的设计、制作以教师为主,缺少幼儿的参与;环境创设的有意性、教育性不强,不能与当下活动、幼儿需要紧密结合;活动区材料的丰富性、实用性、适宜性不足,更多体现成人意志,很难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忽视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要寻找教师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点,如何用环境来达到相互交流的欲望,寻找家园共育的支点,这也是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应该体现的方面。 本文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与教育资源相结”、“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有助于幼儿和谐发展”、“教师在班级环境创设中,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之我见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之我见 谈到幼儿园环境创设,大家一定会想起幼儿园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幼儿园的环境布置等等。这里所指的环境创设包含室内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周边环境的合理利用等等。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下,作为幼儿园农村的我们,也在努力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具体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一、让环境“说话”,彰显农村特色。 常有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地处农村,当然有着农村的地方特色,在环境创设上,我们也力求用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实现废物利用与环境创设的有机整合。 农村有取之不尽的地方资源。有最具四季特征的美丽自然风景,怎样将孩子们喜欢的风景搬进教室?只要稍作收集,就能办到。我们发动孩子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带到幼儿园参与环境创设。例如,春季是放风筝的季节,我们收集了一些彩色画布和一些芦苇小棒、彩色线头,经过美工创设,包、捆、贴、扎等加工处理,一只只小风筝便制作好了,悬挂在墙上,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这样的墙饰即简单美观,又不要花费经济费用,真是俩全齐美。再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孩子们秋游参观之后,我们就收藏了许多蛋糕泡沫底盘,经过清洗之后,再上面绘画、涂色、镶上边缘花瓣,做成向日葵,放在墙饰中,给大家带来了美的视觉感受。四周边角,如果再收集一些高粱、棉花等实物加以点缀,效果绝对是充满收获的喜悦。一些废旧物品,经过我们的创设创意,的确让墙饰丰满了许多。所以说,利用农村资源,并整合运用于环境创设,的确是明智之举。我们从中体验到了“经济美观”实用又环保的办班理念。 二、让环境与幼儿互动,体现孩子是环境的主人。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新课程将环境创设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强调环境创设是师幼互动的产物,是幼儿活动过程的生动展示。所以,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引导他们参与环境创设,并和环境进行互动。例如,小班主题活动“感官总动员”和大班主题活动“我看到的秋天”等活动中,我们充分调动幼儿参与主题墙设计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动手设计,经过孩子的装设和添画涂抹,一张张新鲜的图片展现在大家面前,如果老师稍加整理,就会变成一幅完美的作品。在这些图片的对应位置,匹配上相应的谜语串联起来,这样一个会与幼儿互动的主题墙应运而生了。欣赏图片和猜谜活动合二为一,即益智又有童趣。每当孩子们聚在墙饰旁,总会说说谜语,猜猜谜语,俨然自己就是这面墙饰的主人。再如,开展中班社会“我去过的地方”时,我们在教室内开设了一块小型的主题墙,鼓励幼儿收集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照片,带到幼儿园来展示于主题墙中,好多小朋友曾有过外出旅游经历,并有照片,经过发动与收集。主题墙非常丰富,在开展活动时,孩子们兴趣地举手,又大方的上前介绍自己的照片,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这样一节看上去不太好操作的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从孩子们介绍照片时表现出来的喜悦、自信,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启示——把环境让给孩子,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也与《幼儿园综合课程》内容相互融合。 三、环境的“活”与幼儿的“乐”。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在与环境的相处作用中成长、变化,所以教师不仅应对儿童环境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而且应该具有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也就是说,光有教室内部美的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内涵——要充分的支持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的统一体,所以环境不仅是物质的、精神的、而且还是活动的。怎样让环境“活”起来,并与幼儿相互作用呢?我们发现,幼儿在园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是一体的,大多数幼儿都是这样。一日活动中除做操、户外活动外,其余活动均在同一间活动室完成,也就是在同样的环境中开展一日活动,时间长、活动室对他们来说,就没有了新鲜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尝试了一些有趣的做法,让环境“活”起来,并带动幼儿“乐”起来了。 做法1、变换活动环境的方位,给孩子们新的观察视角。 一般教室前后、左右基本不变,桌椅摆放都有各自的布局。我们尝试看变换活动环境的方位,让每个孩子都有亲近老师的机会。当老师移动黑板,调整活动方位时,孩子会惊奇不已。“咦,今天我们朝这边上课,真有意思”。定期、不定期的变换方位,给了孩子们全新的观察视角,让他们快乐无比。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应是来源于幼儿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幼儿发展的过程,其成效应反映在促进幼儿发展的结果上。根据幼儿园物质环境向度的全方位考虑,我们再来细致地探讨一下如何更好地创设和利用幼儿园室内外物质环境。 (一)幼儿园室内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1.室内活动空间的合理规划 可根据各种活动的不同性质和功能进行区城划分,活动室需要有便于幼儿移动、建造、分类、创造、摊放物品、制作、实验、装扮、与其他幼儿一起活动、存放物品、展现作品以及便于个别幼儿、小组和集体活动的空间。 改造睡眠室为区域活动室,原活动室与可移动的睡眠室合二为一;利用走廊开设种植区域、动物养殖区域;将区域活动集中设置或分散设置,资源共享。.室内其他空间的创设与利用 墙面:应创造富有童趣化、艺术化,鲜艳明快的色彩墙面,最好有可操作空间,会给幼儿以亲切、喜悦、参与的感觉。所有的东西是根据幼儿的身高来设计的,这样便于幼儿观察和选择。一米以下,以幼儿装饰为主;一米以上,师幼共同完成。尽可能使用可变性强的软墙,可以随时对布置在软墙上的材料进行拆除、移动、更换等。 楼梯:要充分合理利用楼梯的墙面和地面,如靠右行走的规则脚印和幼儿作品展览等,同时要保证楼梯的安全扶手及防滑的表面,便于清洁。 天花板:可设置便于悬挂玩具的移动装置。 走廊:走廊的光线充足,可适当种植植物和摆放盆盆罐罐,并安放在能及时被观察的处所。 (二)幼儿园室外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幼儿园室外物质环境的创设要合理安排空闲角落与场地,充分利用园内自然物,场地设置要富有变化,有平地、缓坡、土坑、阶梯、木屋、帐篷、迷宫、树丛等,幼儿在这样的场地上游戏,将获得自然而均衡的发展。另外,还可以提供轮胎、木桩、板条、水管等各种废旧材料和自然物,供幼儿创造组合,以引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和多元化经验,满足他们身心健康、认知建构、交往合作等方面的需要。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之班级环境创设策略1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之----在墙面环境中学习有人说:当你走进一所幼儿园,不用介绍,也无须交谈,只要留意整个环境,你就能了解这所幼儿园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环境不仅是一所幼儿园的外部装饰,同时也是彰显幼儿园教育信息和课程理念以及价值取向的重要窗口。今天,我们将就班级墙面环境创设这个话题来进行交流和探讨,希望大家从中有所收获,并能将这种感受和启示带到以后的工作中,用实践来体验,最终成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接下来的这一个多小时,希望老师们能积极参与到一些内容的交流中,和我一起互动。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话题中。 第一部分:解读“班级墙面环境” 一、班级墙面环境的作用 展示作用:成为展示幼儿成功的作品、主题学习的过程、发现的记录、对生活关注的天地。 材料作用:成为幼儿学习的操作材料、表达表现的背景。 资料作用:成为幼儿学习的内容和资料库,如图片展览、示意图、步骤图、行为规范图等。 对话作用:成为幼儿互动的舞台。根据墙面环境信息,幼儿亦步亦趋地进行着表达和交流。 二、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发展阶段 班级环境创设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墙面装饰---墙饰---墙面布置—墙面环境创设,概念的发展将直接导致内涵的发展。 随针对环境创设的重视,环境创设的过程也经历了逐步发展的过程,应该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全包全揽,完全独立操作,整个过程和幼儿完全不沾边,墙饰环境的创设随教师主观想法而来。 第二阶段:提出应师生共同创设环境之后,许多老师不理解为什么,就在设计好内容后的展板上让幼儿按照老师的意图做,表面看好像是在师生共同创设,可一问孩子,孩子会告诉你:“是老师让我这样做的。”可见,整个过程幼儿是被动的参与。

幼儿园环境创设心得

篇一:幼儿园环境创设观摩的心得体会 环境创设的心得体会 麻店 幼儿园丁秀平 幼儿 园的环境布置对于我这个非幼儿园专业的教师来说,真是隔行如隔山,在出去之前,我特意研 究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握里面的理念,同时在参观学习的时候,重点获取创设的理 念,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 追随主题,为幼儿创设自主表现的空间 《幼 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 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教育就是 通过创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环境,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生活,从而促 进幼儿全面发展。”参观的几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是以幼儿为主体,每一处幼儿园甚至每一 层教学楼、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设计主题,设计的内容都能与幼儿互动“对话”,能极大地 提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安全愉快、整洁优美、丰富多彩、动 手动脑、益智健体、富有儿童情趣的教育环境,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使他们喜不自禁、乐此不 疲地在环境中活动,在环境中探索发现、想象创造,在环境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培养和巩固了幼儿的情感、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个性等。 在幼儿教育中,环境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二、 提供机会,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参观 的这几处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都展示了孩子们的动手作品,这说明幼儿园以及老师们充分发 挥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幼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创设活动中来,使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及个性品质得以充分发展, 有效地发挥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教育影响作用。所以,我觉得,在环境创设中,要为幼儿 提供机会,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 利用废旧材料创设特色环境

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教学内容

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精神环境;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幼儿教师 在幼儿园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开发幼儿智力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从其组成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幼儿园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它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是由幼儿园内部很多无形的社会、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 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

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 从以往的幼儿教育实践过程来看,许多幼儿园对物质环境的创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对精神环境的创设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认识,而精神环境恰恰又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二、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精神环境的重要性 (一)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精神环境,是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 由于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单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现象。所以幼儿教师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暖、信任的环境,使幼儿能够经常体验积极的情绪,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这是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 (二)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精神环境,是实现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必要条件 轻松愉悦的精神氛围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使其各种表现达到最佳状态;同时也有助于幼儿活泼、开朗、信任、自信等性格特征的形成。现代保育观认为: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已不再仅仅是对幼儿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和养育以及生长发育目标的达成,保育工作更应该关注如何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概念和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概念和原则 环境建设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重视幼儿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巨大潜力是当今幼儿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高度重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总则”部分的第四条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组织和实施”部分的第七条,又提出了三条具体的要求。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环境,是我们所有幼教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环境创设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有形的物质,精神条件主要包括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集体氛围、活动气氛、师风园风等可归于文化环境,师生关系、教师的教风和人格特征可归为心理环境。 幼儿园环境既有保育的性质,又具有教育的性质。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作用的活动场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 二、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们的检查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上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的来说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重观赏,轻教育。幼儿园环境固然要体现孩子的特点,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教育意义。很多幼儿园只图表面上的漂亮、花哨,而忽视了环境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环境创设千篇一律,没有明确具体的目的。甚至有些环境设计由于色彩和内容的不适,引起孩子烦躁不安的情绪。 (二)重教师,轻幼儿。环境创设教师动手多,孩子动手少。从成人角度出发多,从孩子角度出发少。往往是教师费了很大功夫,也费了不少钱,但对孩子的影响却不大。 (三)重购置,轻创造。很多幼儿园,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幼儿园,过分追求与城市园的一致,墙饰材料、教具玩具、室内设施外面买的多,自己做的少,成品材料多,半成品材料少,高档次材料多,废旧材料少。 (四)重静态,轻动态。环境设计静止不动的多,活动的、可更换的设计少。往往是墙饰一劳永逸,孩子作品一贴多年。 (五)重物质,轻精神。只看重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了人际关系的建设,忽视了师德师风的培养,忽视了园风班风的形成。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没有经验,又缺乏幼教理论的指导,外出学习机会不多。简单想到了一些办法,或者学到了一些皮毛,但对于幼儿园环境的作用没有深入的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多学习、多参观、多研讨,以提高自己创设环境的能力。二是懒得动手动脑,只想一劳永逸。有些幼儿教师不大热心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不够,只满足于照本宣科,缺乏创新进取意识。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进取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任务和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一)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使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环境创设时要目标明确,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相一致。幼儿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有效性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有效性 班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但调查表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有感于此,笔者认为: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幼儿园的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班级环境创设尤其在幼儿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不仅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了互动效应。要做到环境创设的有效性,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问题:一、以幼儿的眼光和

需要来评判环境创设教师必须要改变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把区域和墙面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教师的角色要从原来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本学期,我们班的主题活动有“我上幼儿园啦”在主题环境创设的时候我们每时每刻都关注班上的孩子,观察孩子们的兴趣点和需求,激发他们创设墙饰的积极性,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然后,要将收集布置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可以结合主题课程活动的不断推进,我们创设了“我的全家福”、“快乐的一天”“小手真能干”、“我行我秀” 等主题环境,孩子在环境潜移默化下,更加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了。 在整个创设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以自己的审美观或标准去衡量幼儿的作品,不应对幼儿的作品看不上眼,更不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或让少数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参与布置。但是可以与幼儿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如:边框修饰、背景衬托、创意组合等,引导幼儿的审美观。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班级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心得体会

有关环境创设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教育就是通过创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环境,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为幼儿的生长、发展所提供的场所和各种条件的总和,即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它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安全愉快、整洁优美、丰富多彩、动手动脑、益智健体、富有儿童情趣的教育环境,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使他们喜不自禁、乐此不疲地在环境中活动,在环境中探索发现、想象创造,在环境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培养和巩固了幼儿的情感、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个性等。在幼儿教育中,环境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就应努力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最佳的环境,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我,谈谈对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几点体会: (一)追随主题,为幼儿创设自主表现的空间 幼儿园的环境是一项重要教育资源,以幼儿为主体,能与幼儿互动“对话”的环境创设,能极大地提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供机会,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在环境创设中,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创设活动中来,使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及个性品质得以充分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教育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