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

【精品】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
【精品】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

09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

一、设计圈目

设计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

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版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版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

如图2.48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滚筒与嵌有铅版的版台之间进行的。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

图2.48 平台印刷机工作原理图2.49 版台工作行程三区段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如图2.49所示)。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未画出)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本题目所要设计的主传动机构就是指版台的传动机构Ⅰ及滚筒的传动机构Ⅱ。

二、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或间歇转动;

(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

(3)为保证整个印刷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

(4)不同类型的平台印刷机所要求实现的生产率(即每小时印刷张数)、版台往复运动的

(5)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三、设计方案及讨论

根据前述设计要求,版台应作往复移动,行程较大,且尽可能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匀速运动(压印区段),并有急回特性;滚筒作间歇(滚停式)或连续(有匀速段)转动,这些运动要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但一定要保证版台和滚筒在压印段内保持纯滚动关系,即滚筒表面点的线进度和版台速度相同,这可在运动链中加入运动补偿机构,使两者达到良好的配合。由此出发构思方案。

1.版台传动机构方案

(1)六杆机构图2.50所示六杆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加工制造比较容易;作往复移动的构件5(即版台)的速度是变比的,有急回特性,有扩大行程的作用;但由于构件数较多,故机构刚性差,不宜用于高速;此外,此机构的分析计算比较复杂。

图2.50 六杆机构图2.51 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组合

(2)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的组合图2.51所示机构由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串联组合而成。其中下齿条为固定齿条,上齿条与版台固连在一起。此组合机构最重要的特点是版台行程比铰链中心点C的行程大一倍。此外,由于齿轮中心C(相当于滑块的铰链中心)的轨迹对于点A偏置,所以上齿条的往复运动有急回待性。

(3)双曲柄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的串联组合图2.52所示组合机构的下齿条也是可移动的齿条,故可由下齿条输入另一运动,以得到所需的合成运动;当不考虑下齿条的移动时,上齿条(即版台)运动的行程也是转动副中心点C的行程的两倍。这里用两个连杆机构串联主要是考虑到用曲柄滑块机构满足版台的行程要求,而用双曲柄机构满足版台在压印区中近似匀速的要求和回程时的急回特性要求。

图2.52双曲柄机构和差动齿条组合机构图2.53 齿轮齿条机构

(4)齿轮可作轴向移动的齿轮齿条机构图2.53所示齿轮齿条机构的上、下齿条均为可移动的齿条,且都与版台固接在一起。当采用凸轮机构(图中未示出)拨动齿轮沿其轴向滑动动时,可使齿轮时而和上齿条啮合,时而和下齿条啮合,从而实现版台的往复移动;若齿轮作匀速转动,则版台作匀速往复移动。这将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使整个印刷幅面的印痕浓

淡一致。但由于齿轮的拨动机构较复杂,故只在印刷幅面较大(如2×2m2),对印痕浓淡均匀性要求较高时采用。

2.滚筒传动机构方案

(1)齿轮齿条机构(转停式滚筒的传动机构) 图2.54所示的滚筒是由版台上的齿条带动滚筒上的齿轮转动的,因而可保证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在压印区段完全相等的要求。

图2.54 滚筒的齿轮齿条机构图2.55 滚筒的定位装置

此种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保证速度同步的要求。但当版台空回时,滚筒应停止转动,因而应设置滚筒与版台运动的脱离装置(如滚筒与齿轮间装单向离合器等单向运动装置)及

滚筒的定位装置(如图2.55)。由于滚筒时转时停,惯性力矩较大,不宜用于高速。

(2)齿轮机构图2.56所示的滚筒是由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及齿轮减速后,由齿轮机构直接

带动的,因而其运动速度是常量。当与其配合的版台由非匀速机构(如前述版台传动机构方案(1)、(2)、(3))带动时,很难满足速度同步的要求,因而此种机构方案一般只和版台传动机构方案(4)(图2.53)配合使用。

图2.56 滚筒的齿轮传动机构图2.57 滚筒的双曲柄传动机构

(3)双曲柄机构图2.57所示为双曲柄机构与齿轮机构串联组成的滚筒传动机构。此传动机构为非匀速运动机构,但当设计合适时,可使滚筒在压印区段的转速变化平缓,这样既可保证印刷质量,又可减小滚筒直径。因为这种机构的滚筒作连续转动,所以其动态性能比转停式滚筒好。

3. 版台传动机构与滚筒传动机构方案的配合

根据上述各机构方案特点可将版台传动机构与滚筒传动机构方案按下述方式配备形成

滚筒定位机构;2)在按主传动机构方案Ⅳ设计时,为了保证该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往复运动速度在压印区段完全一致,一般应加设运动补偿机构,如图2.58所示凸轮补偿机构。

图2.58 版台运动补偿机构

其余方案可由设计者构思。

四、设计步骤

1.设计和选择方案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可根据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并充分考虑各种方案的特点进行。此外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求的生产率;

(2)印刷纸张幅面大小(幅面大,版台运动的匀速要求较高);

(3)机构的结构实现的可能性;

(4)传力特性。

2.确定设计路线

以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方案Ⅳ为例,来说明设计路线。

首先根据生产率及压印区的速度变化较小的要求,设计滚筒的双曲柄机构;然后根据版台的往复运动行程并考虑有急回特性的要求,设计实现版台运动的曲柄滑块机构;再根据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运动速度在压印区尽可能接近的原则,设计串接在曲柄滑块机构前的双曲柄机构;最后,对已设计出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根据压印区接近匀速的要求,确定该区间位置,再求出在该区间内运动时滚筒表面上的点转过的弧长及版台上与之相接触的一点的位移之间的差值,从而可得出凸轮机构从动件(图2.58的下齿条)的位移曲线并据此设计出该凸轮轮廓曲线。

由于此方案比较复杂,建议只要学生设计版台的传动机构(即包括版台传动机构中的双曲柄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用于运动补偿的凸轮机构)。

3.设计曲柄滑块机构

根据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求得滑块铰链点的行程;选定连杆长L与曲柄长R之比λ=L/R (一般可在2.8~4之间选取)、偏距e与曲柄长R之比δ=e/R(一般在0.3~0.4之间);据此,可求出R、L、e。

4.设计版台的双曲柄机构

根据已知的滚筒速度曲线(由教师给出或给出滚筒双曲柄机构尺寸,由学生作运动分析得到),初定压印区段后,即可着手设计版台的双曲柄机构。

(1)首先根据压印区段的滚筒表面点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的要求(或纯滚动的要 求),确定版台的双曲柄机构中两连架杆若干对应位置关系(用插值法或图解法以取3~4对位置为宜;用优化方法则以取6~10个对应位置为宜);

(2)用图解法、插值法或函数平方逼近法或其它优化方法设计出该机构

5.用于运动补偿的凸轮机构设计

(1)在假设版台传动机构系统未安装运动补偿的凸轮机构,且下齿条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对主传动系统进行运动分析,求出版台及滚筒表面点的位移曲线及速度曲线;

(2)根据上述曲线,调整压印区。压印区的始点一般应为同速点(即版台运动速度与滚筒表面点的速度相同的位置);压印区段的速度变化相对较小且两条速度曲线相当按近;

(3)将压印区分成n 段,得到1+n 个分点,并依次求出滚筒表面点转过的弧长与版台位移之间的各个差值)(i s ?),,2,1(n i =,画出以曲柄(或凸轮)转角为横坐标的s ?曲线即为凸轮机构从动件在压印区的位移曲线;

(4)确定凸轮机构从动件位移曲线中的过渡曲线段,并求出凸轮的理论轮廓;

(5)检验压力角和最小曲率半径,确定滚子直径,求出凸轮实际廓线。

6.整理设计说明书

五、建议完成工作量

建议对版台主传动机构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凸轮轮廓可用图解以亦可用解析法求出。此外,应完成3号图纸两张(主传动机构系统运动简图一张,凸轮位移曲线及凸轮廓线图一张)和说明书一份。

完成上述任务需2周。

目 录

一、工作原理 (6)

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7)

(一)设计基本要求 (7)

(二)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7)

(三)方案比较及组合 (10)

三、机构系统的尺寸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曲柄滑块运动尺寸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凸轮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机构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数据验证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机器运动简图 (10)

六、运动循环图 (11)

七、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总结与感想 (12)

九、参考文献 (12)

一、工作原理

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板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板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如图6-9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卷筒与嵌有铅板的版台之间进行的。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 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中,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一)设计基本要求

(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间歇转动

(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

(3)为保证整个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

(4)平台印刷机分为低速型和高速型两种类型,两种类型任选一种进行设计。低速型所要求实现的成产率1920~2000张/小时、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为730mm,压印区段长度为440mm,滚筒直径为232mm,电动机功率为1.5KW,转速为940r/min。高速型所要求实现的成产率4000~4500张/小时、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为795mm,压印区段长度为415mm,滚筒直径为350mm,电动机功率为3.0KW,转速为1450r/min。

(5)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二)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根据前述设计要求,我们选用低速型,版台应作往复移动,行程较大,且尽可能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匀速运动(压印区段),并有急回特性;滚筒作间歇(滚停式)或连续(有匀速段)转动。这些运动要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但一定要保证版台和滚筒在压印段内保持纯滚动关系,即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相等,这可在运动链中加入运动补偿机构,使两者运动达到良好的配合。由此出发构思方案。

1、版台传动机构方案

方案一:六杆机构。图3-9所示六杆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加工制造比较容易;作住复移动的构件5(即版台)的速度是变化的,有急回特性。有扩大行程的作用;但由于构件数较多,故机构刚性差,不宜用于高速;此外,此机构的分析计算比较复杂。

图 3-9 图 3-10 方案二: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的组合。图3-10所示机构由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串联组合而成。其中下齿条为固定齿条,上齿条与版台固连在一起。此组合机构最重要的特点是版台行程比铰链中心点C 的行程大一些。此外,由于齿轮中心C (相当于滑块的铰链中心)的轨迹对于点A 偏置。所以上齿条的往复运动有急回运动。

方案三:双曲柄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的串联组合 图3-11所示组合机构的下齿条也是可移动的齿条。故可由下齿条输入另一运动,以得到所需的合成运动;当不考虑下齿条的移动时,上齿条(即版台)运动的行程也是转动副中心点C 的行程的2倍。这里用两个连杆机构串联主要是考虑到用曲柄滑块机构满足版台的行程要求,而用双曲柄机构满足版台在压印区中近似匀速的要求和回程时的急回特性要求。

图 3-11 图 3-12 方案四:齿轮可作轴向移动的齿轮齿条机构。图3-12所示齿轮齿条机构的上、下齿条均为可移动的齿条.且都与版台固接在一起。当采用凸轮机构(图中未示出)拨动齿轮沿其轴向滑动时,可使齿轮时而和上齿条啮合.时而和下齿条啮合,从而实现版台的往复移动。若齿轮作匀速转动,则版台作匀速往复移动。这将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使整个印刷幅面的印痕浓淡一致。但由于齿轮的拨动机构较复杂,故只在印刷幅面较大(如2

22m ),对印痕浓

淡均匀性要求较高时采用。

2、滚筒传动机构方案

图 3-13 图 3-14 方案一:齿轮齿条机构(转停式滚筒的传动机构)。图3-13所示的滚筒是由版台上的齿条带动滚筒上的齿轮转动的,因而可保证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在压印区段完全等的要求.

此种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保证速度同步的要求。但当版台空回时,滚筒应停止转动,因而应设置滚筒与版台运动的脱离装置(如滚筒与齿轮间装单向离合器等单向运动装置)及滚筒的定位装置(如图3-14)。由于滚筒时转时停,惯性力矩校大,不宜用于高速。

方案二:齿轮机构。图3-15所示的滚筒是由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及齿轮减速后,由齿轮机构直接带动的。因而其运动速度是常量。当与其配合的版台由非匀速机构(如前述版台传动机构方案1、2、3带动时,很难满足速度同步的要求,因而此种机构方案一般只和版台传动机构方案4(图3-12)配合使用。

图 3-15 图 3-16 方案三:双曲柄机构。图3-16所示为双曲柄机构与齿轮机构串联组成的滚筒传动机构。此传动机构为非匀速运动机构,但当设计合适时,可使滚筒在压印区段的转速变化平缓,这样既可保证印刷质量,又可减小滚筒直径。因为这种机构的滚筒作连续转动,所以其动态性

能比转停式性能简好。

值得指出的是:(1)印刷机主传动机构方案Ⅰ、Ⅱ中应加设滚筒与版台的运动脱离机构及滚筒定位机构;(2)在按主传动机构方案IV设计时,为了保证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往复运动速度在压印区段完全一致,一般应加设运动补偿机构。如图3-17所示凸轮补偿机构。其它设计方案可由学生自行构思。

图 3-17

(三)方案比较及组合

我们设计的是低速型,各版台传动机构和滚筒传动机构的优缺点在阐述方案时已详细说明,这不再重复,综合比较我们选用版台传动机构选方案二,滚筒传动机构选方案一的组合。

五、机器运动简图

六、运动循环图

曲柄:从0o—187o是版台前进,187o—360o版台返回

滚筒:323o—37o回落,37o—150o压印,150o—224o抬起,224°-323°抬起后停止

八、总结与感想

五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最终还是完成了,在这期间感受颇深,感触最深的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当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首先,增加了不少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学会如何将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平时上课时间紧,所学内容很多是用于考试,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知识学过,但一用到实践就感觉到很不熟悉,于是就不断查课本,上网查资料。熟悉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

其次,作为组长的我更加学会了如何去安排时间,安排工作。更加学会了如何去协调,团结合作,增强了自己的团队精神。

最后,大大提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接手这个课程设计题目,到分析,提出自己的方案都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在实行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遇到问题,可以找老师,找同学,上网查资料,我觉得大家一起讨论更是一种好方法。

九、参考文献

[1]西北工业大学孙桓等主编的《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七版

[2]上海机械专科学校马永林主编的《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3月第三版

[3]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编委会委员隋明阳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 2002年第一版

[4]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郭红星和张超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 2006年第一版

设计平台印刷机的版台的传动机构Ⅰ及滚筒的传动机构Ⅱ.

目录

一、工作原理 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板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板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卷筒与嵌有铅板的版台之间进行的。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中,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图1-1 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一)设计基本要求 (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间歇转动 (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 (3)为保证整个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 (4)平台印刷机分为低速型和高速型两种类型,两种类型任选一种进行设计。低速型所要求实现的成产率1920~2000张/小时、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为730mm,压印区段长度为440mm,滚筒直径为232mm,电动机功率为1.5KW,转速为940r/min。高速型所要求实现的成产率4000~4500张/小时、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为795mm,压印区段长度为415mm,滚筒直径为350mm,电动机功率为3.0KW,转速为1450r/min。 (5)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二)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根据前述设计要求,我们选用低速型,版台应作往复移动,行程较大,且尽可能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匀速运动(压印区段),并有急回特性;滚筒作间歇(滚停

[平压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2 第二章机构系统方案的拟定。。。。。。。。。。。。。。。。。。。。。3 第三章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11 第四章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12 第五章机构运动总体方案。。。。。。。。。。。。。。。。。。。。。。。13 第六章所设计的机构尺寸计算。。。。。。。。。。。。。。。。。。。15 第七章执行机构动作分解图。。。。。。。。。。。。。。。。。。。。。18 第八章主方案动力传递分析。。。。。。。。。。。。。。。。。。。。。19 第九章工作循环图。。。。。。。。。。。。。。。。。。。。。。。。。。。。。21 第十章自编的主程序和子程序。。。。。。。。。。。。。。。。。。。22 第十一章计算机画出的主要曲线图。。。。。。。。。。。。。。。。。28第十二章课程设计小结。。。。。。。。。。。。。。。。。。。。。。。。。。。30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平压印刷机运动方案和主要机构设计。 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平压印刷机是一种简易印刷机,适用于印刷八开以下的印刷品。它的工作原理:将油墨刷在固定的平面铅字版上,然后将装了白纸的平面印头紧密接触而完成一次印刷。其工作过程犹如盖图章,平压印刷机中的“图章”是不动的,纸张贴近时完成印刷。 平压印刷机需要实现三个动作:装有白纸的平面印头往复摆动,油辊在固定铅字版上上下滚动,油盘转动使油辊上油墨均匀。 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实现印头、油辊、油盘运动的机构由一个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系统使其具1600-1800次/h印刷能力。 2)电动机功率N=0.75kW、转速n电=910r/min,电动机可放在机架的左侧或底部。 3)印头摆角为700,印头返回行程和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K=1.118。 4)油辊摆动自垂直位置运动到铅字版下端的摆角为1100。 5)油盘直径为400mm,油辊起始位置就在油盘边缘。 6)要求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 7) 4 设计任务 a)确定总功能,并进行功能分解。 b)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c)进行印头、油辊、油盘机构及其相互连接传动的选型。 d)按选定的电动机及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 e)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A) f)对执行机构进行尺寸综合。 g)*对往复摆动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A) h)编写设计说明书。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概述 1.1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机械变速机构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机床设计的基本方法; (2)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设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通过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拟订机床主传动机构、机床的构造设计、各种方案的设计、零件的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设计思想的表达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基本训练; (3)熟悉有关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的运用,以培养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计算的能力。 1.2设计参数 普通车床传动系统设计的设计参数: (a)主轴转速级数Z=12; (b)主轴转速范围r/min; (c)公比φ=1.41; (d)电机功率为7.5KW; (e)电机转速为1440r/min。 第二章参数的拟定 2.1 确定极限转速 由 因为=1.41 ∴得=44.64 取=45 ∴ r/min 取标准转速1440r/min 2.2 主电机选择 已知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有3000 、1500 、1000、750,已知是4KW,根据《车床设计手册》附录表2选Y132S-4,额定功率5.5,满载转速1440,。

第三章传动设计 3.1 主传动方案拟定 可能的方案有很多,优化的方案也因条件而异。此次设计中,我们采用集中传动型式的主轴变速箱。 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结构式、结构网对于分析和选择简单的串联式的传动不失为有用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复杂的传动并想由此导出实际的方案,就并非十分有效。 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级数为Z的传动系统由若干个顺序的传动组组成,各传动组分别有、、……个传动副。即 传动副中由于结构的限制以2或3为合适,即变速级数Z应为2和3的因子:,可以有3种方案: 12=3×2×2;12=2×3×2;12=2×2×3 3.2.2 传动式的拟定 12级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组,选择传动组安排方式时,考虑到机床主轴变速箱的具体结构、装置和性能。 主轴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很大,最后一个传动组的传动副常选用2。 综上所述,传动式为12=3×2×2。 3.2.3 结构式的拟定 对于12=2×3×2传动式,有6种结构式和对应的结构网。分别为: 根据主变速传动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设计名称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622班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2010-7-7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1、设计条件与要求 (3) 2、原理图 (3) 二、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 (3) 1、平台印刷机主要机构及功能 (3) 2、实现功能的方案 (4) 3、设计方案的拟定和比较及设计思路概述 (4) 4、平台印刷机设计数据 (5) 三、对选定机构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5) 1、曲柄滑块机构综合分析 (5) (1)机构的运动几何关系 (5) (2) 参数选择 (6) 2、双曲柄机构的运动分析 (7) (1)曲柄滑块位移计算Ψ (7) (2)由Ψ1求Ψ3 (8) 3、曲柄滑块机构的位置分析 (8) 4、凸轮机构的设计 (9) (1)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确定 (9) (2)绘制补偿凸轮轮廓 (10) 四、程序设计 (10) 1、所调用的子程序及功能 (10) 2、所编程序的框图 (11) 3、主程序如下 (13) 4、主程序子程序中主要参数说明 (16) 5、程序运行结果 (17) 6、版台位移,速度以及滚筒位移,速度曲线 (17) 五、总结 (17) 六、参考文献 (18)

一、设计题目 1、设计条件与要求 工作原理:平台印刷机的工作过程由输纸,着墨,压印和收纸四部分组成,主运动是压印,由卷有空白纸张的滚筒与镶着铅字的版台之间纯滚动来完成。滚筒与版台表面之间的滑动会造成字迹模糊,是不允许的。因此,对运动的主要要求是:其一,版台的移动速度严格等于滚筒表面的圆周速度;其二,为了提高生产率,要求版台的运动有急回特性。有一台电动机驱动。需设计满足上述两个要求的传动机构。执行件的运动为滚筒连续转动和版台往返移动。 2、原理图 图1 二、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 1、平台印刷机主要机构及功能 主要机构: 1) 传动机构I——从电动机到版台的运动链;

卧式印刷机设计

卧式印刷机设计 一、卧式印刷机简介(现有设备:TA401-A型平台印刷机) 卧式印刷机用于铅活版、铜锌版、简单套色等印刷项目,曾普遍用于小型印刷厂。其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主要工序为:输纸、涂墨、压印、收纸等,如图13-1所示。印版装在活动版台上,纸张由压印滚筒携带,依靠压印滚筒在印版上作纯滚动并施以压力来完成印刷作业。滚筒连续或间歇转动。压印从纸张的咬口开始到纸张的末尾渐次进行。压印过程持续整个工作行程的一段时间,印张在压印过程的每一瞬间只有一个狭长的条形面积与印版接触。为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为保证印刷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低速压印且速度波动尽可能小,回程尽可能快以提高工作效率。 图13-1 如图13-2,电动机D经减速系统J减速后,动力分别由传动机构Ⅰ、Ⅱ、Ⅲ、Ⅳ、Ⅴ输出。传动系统Ⅰ驱动滚筒作回转运动,Ⅱ驱动版台作往复直线运动,Ⅲ驱动翻纸机构作翻纸运动,Ⅳ驱动钢滚单向转动完成排墨,Ⅴ驱动BC摆动(BC上摆,胶滚与钢滚接触吸收油墨;BC下摆,胶滚B与版台接触完成涂墨)。

图13-2 工作顺序如图13-3。版台工作行程H 分为三段:1H 输纸(图中未画出)、涂墨同时进行,2H 压印,3H 收纸(图中未画出)。4H 为回程。 图13-3 在收纸滚完成收纸后,翻纸杆OP 从1OP 顺时针转动到2OP ,对应整个回程4H 完成翻纸工作;翻纸后停留在2OP 位置对应1H 时间段;OP 从1OP 逆时针转回到1OP 为恢复段,对应5H 时间段;然后在1OP 位置停留直到整个工作行程完毕,对应6H 时间段等待收纸完成后再次翻纸。排墨对应回程的7H 时间段,排墨转角为 ,其余时间排墨钢滚静止。涂墨胶滚与版台接触完成涂墨对应行程的1H 时间段,其余时间胶滚与钢滚接触。 二、设计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实习,请全面分析实验室现有设备:机器动力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如生产率、电动机型号、电动机转速、电动机功率、适应参数范围等);包含哪些执行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多轴箱是组合机床的重要专用部件。它是根据加工示意图所确定的工件加工孔的数量和位置、切削用量和主轴类型设计的传递各主轴运动的动力部件。其动力来自通用的动力箱,与动力箱一起安装于进给滑台,可完成钻扩铰镗孔等加工工序。 通用主轴箱采用标准主轴,借助导向套引导刀具来保证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 5.1大型主轴箱的组成 大型通用主轴箱由通用零件如箱体、主轴、传动轴、齿轮和附加机构等 组成。有箱体、前盖、后盖、上盖、侧盖等为箱体类零件;主轴、传动 轴、手柄轴、传动齿轮、动力箱或电动机齿轮等为传动类零件;叶片泵、 分油器、注油标、排油塞、油盘和防油套等为润滑及防油元件。 5.2多轴箱通用零件 1.通用箱体类零件箱体材料为HT200,前、后、侧盖等材料为HT150。 多轴箱的标准厚度为180mm,前盖厚度为55mm,后盖厚度为90mm。 2.通用主轴 1)滚锥轴承主轴 2)滚针轴承主轴 3)滚珠轴承主轴:前支承为推力球轴承、后支承为向心球轴承或圆锥滚子 轴承。因推力球轴承设置在前端,能承受单方向的轴向力,适用于钻孔 主轴。 3.通用传动轴 通用传动轴一般用45#钢,调质T235;滚针轴承传动轴用20Cr钢, 热处理S0.5~C59。 4.通用齿轮和套 多轴箱用通用齿轮有:传动齿轮、动力箱齿轮和电机齿轮。 5.3通用多轴箱设计 1.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

1) 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 图5-1.原始依据图 2) 主轴外伸及切削用量 表5-1.主轴参数表 3) 被加工零件:箱体类零件,材料及硬度,HT200,HB20~400 2. 主轴、齿轮的确定及动力的计算 1) 主轴型式和直径、齿轮模数的确定 主轴的型式和直径,主要取决于工艺方法、刀具主轴联结结构、刀具的进给抗力和切削转矩。钻孔采用滚珠轴承主轴。主轴直径按加工示意图所示主轴类型及外伸尺寸可初步确定。传动轴的直径也可参考主轴直径大小初步选定。 齿轮模数m (单位为mm )按下列公式估算: (30~m ≥=≈1.9(《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p62)

设计平台印刷机的版台的传动机构说明书.

目录 一、工作原理 (3) 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3) (一)设计基本要求 (3) (二)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4) (三)方案比较及组合 (6) 三、机构系统的尺寸设计 (7) (一)曲柄滑块运动尺寸设计 (7) (二)凸轮的设计 (7) (三)机构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分析 (8) 四、数据验证分析 (15) 五、机器运动简图 (17) 六、运动循环图 (18) 七、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18) 八、总结与感想 (19) 九、参考文献 (20)

一、工作原理 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板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板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如图6-9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卷筒与嵌有铅板的版台之间进行的。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中,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一)设计基本要求 (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间歇转动 (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 (3)为保证整个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

平压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方向塑料模具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题目名称平压印刷机 设计时间 2011年09-11月 2011年 11 月 21 日 目录 一、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1) 二、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与任务 (1) 三、功能分解 (2) 四、绘制机械循环图 (3) 五、机构选型及传动方案设计 (3) 六、传动系统及计算 (7) 七、运动分析 (10)

八、课程设计的感受 (11) 九、参考资料 (12)

一、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平压印刷机是一种简易印刷机,适用于印刷八开以下的印刷品。它的工作原理:平压印刷机工作时平面铅字版固定在垂直位置,平板印头绕其固定轴心摆动,当摆动到垂直位置时,与版面接触进行压印,等压印头倾斜位置时,取出印纸并放入待印的纸张,同时,铅字版在着墨。平压印 刷机需要实现三个动作:装有白纸的平面印头往复摆动,油辊在固定铅字版上上下滚动,油盘转动使油辊上油墨均匀。 二、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与任务 1、设计数据与要求 1、实现印头、油辊、油盘运动的机构由一个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 系统使其具1600-1800次/h 印刷能力。 2、 电动机功率N=0.75kW 、转速n 电=910r/min ,电动机可放在机架的左侧或底部。 3、 印头摆角为700,印头返回行程和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K=1.118。 4、 油盘直径为400mm ,油辊起始位置就在油盘边缘。 图 1

5、要求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 2、设计任务 1、确定总功能,并进行功能分解。 2、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3、进行印头、油辊、油盘机构及其相互连接传动的选型。 4、按选定的电动机及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对执行机构进行尺寸综合。 7、对往复摆动执行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绘制从动件位移、速度、 加速度线图。 8、编写设计说明书。(用A4纸张,封面用标准格式) 三、功能分解 功能分解,即将整个工艺动作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执行构件的运动(称分功能或功能元),它们按一定的动作顺序来完成印刷。图1是平压印刷机主要部件的工作情况示意图,其工艺动作过程要求如下: 1、印头:往复摆动,具有急回特性。 2、油辊:在油盘处粘墨,给铅字刷墨(直线轨迹)。 3、油盘:给油辊均匀粘墨。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2010年7月7日

一、设计题目:平台印刷机的主传动机构的运动简图的设计 设计条件:平台印刷机的工作过程有输纸、着墨、压印和收纸四部分组成,主运动是压印卷有空白纸张的滚筒与嵌有铅字的版台之间纯滚动来完成。设计的条件是版台的移动速度严格等于滚筒表面的圆周速度,再次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要求版台的运动有急回运动特性。 二、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与论证 由电动机到版台之间的运动是将转动转化成平面的运动。这种转换运动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有摩擦传动、齿轮齿条传动、螺旋机构传动、凸轮机构传动、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此设计课题的要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要求版台的运动具有急回特性,因此我们要在凸轮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组合机构中选取最佳方案。 由此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可以实现较好机械运动条件的组合运动的方案。在组合运动机构之中,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和双曲柄机构以及凸轮机构等进行组合。在传动链的终端要求滚筒和版台的瞬时速度必须相等,这样才不会出现字迹模糊。当主传动机构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设计补偿机构来调节。补偿机构可以采用凸轮传动机构来实现,凸轮传动机构具有传递精度高的优点。可以实现对机构误差的微细调节。 传动机构Ⅰ的参考方案可由双曲柄机构 AABB和曲柄滑块机构BCD串联组成,将曲柄AA的转动转变为D点往复运动。当齿条固定不动的时候,中心为D 的行星齿轮将带动齿条移动,并且将齿条固定在印刷版台的下部,以期实现齿条与版台的联动。下部的齿条与有凸轮组成的补偿机构相连实现补偿。其中凸轮与从动曲柄BB为同一构件,主动曲柄AA的转动与滚筒的转动同步。当上部与版台固结的齿条的工作移动速度偏离要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凸轮的轮廓曲线进行调节,控制下部齿条补偿移动来补偿误差。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说明

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XXXXXXXXXXX 姓名 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 课题普通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 XXXXXXXXXX 年月日

普通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一、 设计题目:设计一台普通车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参数: (选择第三组参数作为设计数据) 二、运动设计 (1)传动方案设计(选择集中传动方案) (2)转速调速围2000 max 44.4445 min n Rn n == = (3)根据《机械制造装备设计》78P 公式(3-2)因为已知 1 -=z n R ? ∴ Z=?lg lg n R +1 ∴?=)1(-Z n R =114.44=1.411 根据《机械制造装备设计》77P 表3-5 标准公比?。这里我们取标准公比系列 ?=1.41,因为?=1.41=1.066,根据《机械制造装备设计》77P 表3-6标准数列。首先找到最小极限转速25,再每跳过5个数(1.26~1.066)取一个转速,即可得到公比为1.41的数列:45、63、90、125、180、250、355、500、710、1000、1400、 2000。 (4)结构式采用:13612322=??

1)确定系数' 0x ' 0ln 1111210ln n R x Z ? = -+=-+= 2)确定结构网和结构式: 确定基本组传动副数,一般取 02 P =,在这里取 03 P = 3)基型传动系统的结构式应为:12612232=g g 4)变型传动系统的结构式,应在原结构式的基础上,将元基本组基比指数 加上' x 而成,应为' 0x 为0,故不发生改变。 根据“前多后少”,“前密后疏”的原则,取13612322=?? 5)验算原基本组变形后的变速围 () 2213(21)32 1.41 1.41 2.88x P R ? -?-====< 6)验算最末变速的组变速围 () 3316(21)63 1.41 1.417.8588x P R ? -?-====< 根据中间变速轴变速围小的原则选择结构网。从而确定结构网如下: 传动系的结构网

平台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胡基才 201年月日

一、设计题目:平台印刷机的主传动机构的运动简图的设计 设计条件:平台印刷机的工作过程有输纸、着墨、压印和收纸四部分组成,主运动是压印卷有空白纸张的滚筒与嵌有铅字的版台之间纯滚动来完成。设计的条件是版台的移动速度严格等于滚筒表面的圆周速度,再次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要求版台的运动有急回运动特性。 二、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与论证 由电动机到版台之间的运动是将转动转化成平面的运动。这种转换运动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有摩擦传动、齿轮齿条传动、螺旋机构传动、凸轮机构传动、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此设计课题的要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要求版台的运动具有急回特性,因此我们要在凸轮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组合机构中选取最佳方案。 由此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可以实现较好机械运动条件的组合运动的方案。在组合运动机构之中,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和双曲柄机构以及凸轮机构等进行组合。在传动链的终端要求滚筒和版台的瞬时速度必须相等,这样才不会出现字迹模糊。当主传动机构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设计补偿机构来调节。补偿机构可以采用凸轮传动机构来实现,凸轮传动机构具有传递精度高的优点。可以实现对机构误差的微细调节。 传动机构Ⅰ的参考方案可由双曲柄机构 AABB和曲柄滑块机构BCD串联组成,将曲柄AA的转动转变为D点往复运动。当齿条固定不动的时候,中心为D 的行星齿轮将带动齿条移动,并且将齿条固定在印刷版台的下部,以期实现齿条与版台的联动。下部的齿条与有凸轮组成的补偿机构相连实现补偿。其中凸轮与从动曲柄BB为同一构件,主动曲柄AA的转动与滚筒的转动同步。当上部与版台固结的齿条的工作移动速度偏离要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凸轮的轮廓曲线进行调节,控制下部齿条补偿移动来补偿误差。

平台印刷机的设计

目录 一、工作原理 (2) 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3) (一)设计数据 (3) (二)设计基本要求 (3) (三)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3) (四)方案比较及组合 (8) (五)运动循环图 (9) 三、平台打印机机构系统——凸轮从动件的设计 (10) 四、机器运动简图 (12) 五、机械设计总结与感想 ...................................................... 一、工作原理 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板上凸出的痕迹借 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 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板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如图 6-9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卷筒与嵌有铅板的 版台之间进行的。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运 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 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当版台 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 区段。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

第二区段中,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 行收纸作业。 图--1 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一)设计数据 (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间歇转动 (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3)为保证整个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 (4)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 (三)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根据前述设计要求,我们选用低速型,版台应作往复移动,行程较大,且尽可能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匀速运动(压印区段),并有急回特性;滚筒作间歇(滚停式)或连续(有匀速段)转动。这些运动要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但一定要保证版台和滚筒在压印段内保持纯滚动关系,即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相等,这可在运动链中加 入运动补偿机构,使两者运动达到良好的配合。由此出发构思方案。 (1)版台传动机构方案

自动机械 课程设计平台印刷机机构设计

自动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平台印刷机机构设计 学院: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目录 1、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3) 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的分析 (3) 1.2、设计要求与技术条件 (3) 2、设计思想 (3) 2.1.执行系统: (3) 2.2.传动系统 (3) 3、参考设计方案 (4) 1.3.1. 版台运动执行机构选型 (4)

1.3.2. 滚筒回转机构选型 (5) 4、平台印刷机(高速型)的设计方案 (6) 1.4.1. 版台运动执行部分设计方案 (6) 5、执行部分机构选择及具体的尺寸计算: (7) 5.1.曲柄滑块: (7) 5.2.双面齿条 (8) 5.3.齿条上侧的齿轮 (8) 1、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的分析 通过几天的讨论并在仔细分析了任务书之后发现,即使是低速型的印刷机印一张纸的时间也仅仅是1.8-1.875秒,这需要一个极其高级精密的送纸、着墨、收纸机构的支持,并且这两个过程都是很短暂的,在此暂且不谈,本题目主要考虑版台的传动机构Ⅰ及滚筒的传动机构Ⅱ(如图下所示)。设计时应该体现出压印时的匀速、版台返回时的急回。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连续回转运动。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 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第一与第三区段是极其短暂的。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

新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09-11(1)班设计(论文)题目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 接受任务日期2012年2月29日完成任务日期2012年4月9日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单位机械工程系 设 计(论文)内容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地系统地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具体题目的分析和设计,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设计(论文)要求 1.论文格式要正确。 2.题目要求:设计题目尽可能选择与生产、实验室建设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完成一个真实的小型课题或大课题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 3.设计要求学生整个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4.学生在写论文期间至少要和指导老师见面5次以上并且和指导教师随时联系,以便掌握最新论文的书写情况。 论文指导记录 2012年3月1号早上9:30-12:00在教室和XX老师确定题目。2012年3月6日早上10:00-12:00在教室确定论文大纲与大纲审核。2012年3月13日早上10:00-12:00在教室确定论文格式。 2012年3月20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对论文一次修改。 2012年3月27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对论文二次修改。 2012年4月6日早上9:30-12:30在教室对论文三次修改。 2012年4月9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老师对论文进行总评。 参考资料[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轴承[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3]李晓沛张琳娜赵凤霞. 简明公差标准应用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 [4]文怀兴夏田.数控机床设计实践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 [5][日]刚野修一(著). 杨晓辉白彦华(译) .机械公式应用手册[M].科学出版社 2004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第一章 概述 1.1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机械变速机构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机床设计的基本方法; (2)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设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通过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拟订机床主传动机构、机床的构造设计、各种方案的设计、零件的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设计思想的表达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基本训练; (3)熟悉有关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的运用,以培养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计算的能力。 1.2设计参数 普通车床传动系统设计的设计参数: (a )主轴转速级数Z=12; (b )主轴转速范围min =31.5n r/min ; (c )公比φ=1.41; (d )电机功率为7.5KW ; (e )电机转速为1440r/min 。 第二章 参数的拟定 2.1 确定极限转速 由 n R n n =min max 1-=z n R ? 因为?=1.41 ∴得n R =44.64 取n R =45 ∴ max min 1386n n n R ==r/min 取标准转速1440r/min

2.2 主电机选择 已知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有3000 /min r 、1500/min r 、1000/min r 、750 /min r ,已知额P 是4KW ,根据《车床设计手册》附录表2选Y132S-4,额定功率5.5kw ,满载转速1440 min r ,87.0=η。 第三章 传动设计 3.1 主传动方案拟定 可能的方案有很多,优化的方案也因条件而异。此次设计中,我们采用集中传动型式的主轴变速箱。 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结构式、结构网对于分析和选择简单的串联式的传动不失为有用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复杂的传动并想由此导出实际的方案,就并非十分有效。 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级数为Z 的传动系统由若干个顺序的传动组组成,各传动组分别有1Z 、 2Z 、……个传动副。即ΛΛ321Z Z Z Z = 传动副中由于结构的限制以2或3为合适,即变速级数Z 应为2和3的因子: b a Z 3?2= ,可以有3种方案: 12=3×2×2;12=2×3×2;12=2×2×3 3.2.2 传动式的拟定 12级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组,选择传动组安排方式时,考虑到机床主轴变速箱的具体结构、装置和性能。 主轴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很大,最后一个传动组的传动副常选用2。 综上所述,传动式为12=3×2×2。 3.2.3 结构式的拟定 对于12=2×3×2传动式,有6种结构式和对应的结构网。分别为: 62123212??= 61323212??= 14223212??= 24123212??= 31623212??= 12623212??= 根据主变速传动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13612322=??

【平压印刷机】课程设计

平压印刷机 目录 1.设计题目 (2) 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3) 3.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3) 4.执行机构选型 (4) 5.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 (5) 6.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 (6) 7.机构运动简图 (6) 8. 油辊机构的尺度设计 (6) 9.参考资料 (9) 10.设计总结 (10)

一.设计题目:平压印刷机设计 1.功能: 平压印刷机是一种简易印刷机,适用于印刷八开以下的印刷品。它的 工作原理:将油墨刷在固定的平面铅字版上,然后将装了白纸的平面印头 紧密接触而完成一次印刷。其工作过程犹如盖图章,平压印刷机中的“图章”是不动的,纸张贴近时完成印刷。 平压印刷机需要实现三个动作:装有白纸的平面印头往复摆动,油辊 在固定铅字版上上下滚动,油盘转动使油辊上油墨均匀。如图1-1。 2.设计要求与原始数据: 1)实现印头、油辊、油盘运动的机构由一个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系统使其具1600-1800次/h印刷能力。 2)电动机功率N=0.75kW、转速n电=910r/min,电动机可放在机架的左侧或底部。 3)印头摆角为700,印头返回行程和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K=1.118。 4)油辊摆动自垂直位置运动到铅字版下端的摆角为1100。 5)油盘直径为400mm,油辊起始位置就在油盘边缘。 6)要求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 图1-1 平压印刷机的机构运动示意图 在图中所示的平压印刷机中,首先由油辊机构把油墨刷在铅字上,完成印

字动作。当印头退回时,操作工人就取出印好的纸片。这两个执行机构的动作先后顺序不能搞乱,即当油辊还在铅字板上刷油墨时,印头不能压下去,否则印头会压在油辊上,两机构动作相互干涉,严重的还会损坏机器。 二.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根据工艺过程,机构应具有一个凸轮形状的铅字版和三个执行构件(一个印头,一个油辊和一个油盘)。根据平压印刷机工作原理及主要动作,可参考图1-2虚线内框图将其工艺动作进行分解: 图1-2 平压印刷机的功能、工艺动作及执行机构框图 三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为: (1)装有白纸的印头往复摆动,印头摆角为700,且印头返回行程与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18。若机构主动作一转完成一个运动循环,则印头角位移线图的形状大致如图1所示。 图1 (2)油辊在固定的铅字版上上下下往复滚动,且油辊摆杆自垂直位置运动至铅字版下端的摆角1100。若机构主动作一转完成一个运动循环,其角位移线图大致如图2所示: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目录 前言 0 1.设计任务和目的 (1) 2.运动设计 (1) 1)运动参数的确定 (1) 2)拟定结构式 (3) 3)确定是否需要增加降速的定比传动副 (4) 4)分配个变速组的最小传动比,拟定转速图 (4) 5)齿数的确定 (4) 6)选择最佳转速 (5) 7)皮带轮直径的确定 (5) 3.动力计算 (7) 1)计算各轴的功率和扭矩 (7) 2)确定个传动件的计算转速 (7) 3)主轴及各轴直径的估算 (8) 4)齿轮模数估算和几何尺寸计算 (8) 5)主轴及各传动组件的结构分析与选择 (9) 4.主轴组件的设计计算 (10) 5.参考资料…………………………………… 5.结束语……………………………………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摘要:本课题为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经过全面的分析比较确定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案使该系统能完成18级变速,基本满足通用型普通车床的加工要求和技术要求。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分析比较,逆推等方法来完成了各种不同方案的优化选择,从而确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方案。 关键词:优化设计、逆推法、公比、基本组、扩大组 1.设计任务和目的: 该机床主传动系统可提供各种车削工作所需转速,使车床完成各种公制、英制、模数螺纹的车削任务。 主轴三支撑均采用滚动轴承;该系统具有刚性好、功率大、操作方便等特点。2.运动设计: 1)运动参数的确定: 已知:主轴的最高转速Nmax=1440rpm,最低转速:Nmin=30rpm,求主轴的转速级数Z及公比Ф。 a.公比Ф的确定: 依据资料要求,对于中型通用机床,万能性较大,因而要求转速级数Z要多一些,但结构又不能过于复杂。因此,公比Ф常推荐优先选择1.25或1.41。 b.转速级数Z的确定及分析比较: 由R n =N max /N min =1400/30=46.667,Z=1+ L g R n /L g Ф 当Ф=1.26时,经计算Z=1+L g 46.667/L g 1.26≈18级; 当Ф=1.41时,经计算Z=1+ L g 46.667/L g 1.41≈12级。 分析比较: 当Ф=1.26时,计算得Z=18级转速,级数较大,机床主传动系统结构较复杂,所需传动件相对较多,但适用范围更广,有利于机床主传动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在选择车削速度时,更有利于优化选择,与同类级数较少的机床相比较,更能发挥其性能。同时速度损失相对较小; 当Ф=1.41时,计算得Z=12级转速,级数较小,机床主传动系统结构相对简单,但通用性不强。 综上所述: 本系统选择Ф=1.26,Z=18级转速方案。 按标准转速数列为:30、37.5、47.5、60、75、95、118、150、190、235、300 、375、475、600、750、950、1180、1500(rpm)。 2)拟定结构式: a.确定变速组的数目和各变速组中的传动副的数目。 该主传动系统的变速范围较大,级数较多,需经过较长的传动链才能将其速度降到主轴的所需转速,通常采用P=2或3,18=33332,共需三个变速组。 b.确定不同传动副数的各变速组的排列次序:

设计平台印刷机的版台的传动机构Ⅰ及滚筒的传动机构Ⅱ完整版

设计平台印刷机的版台的传动机构Ⅰ及滚筒的 传动机构Ⅱ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目录 一、工作原理 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板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板上)、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如图6-9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卷筒与嵌有铅板的版台之间进行的。整部机器中

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i后分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Ⅰ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Ⅱ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当版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在第一区段中,送纸、着墨机构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中,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 二、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一)设计基本要求 (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间歇转动 (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 (3)为保证整个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 (4)不同类型的平台印刷机的要求实现的生产率(即每小时印刷张数),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长度及其他设计参数 (二)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根据前述设计要求,版台应作往复移动,行程较大,且尽可能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匀速运动(压印区段),并有急回特性;滚筒作间歇(滚停式)或连续(有匀速段)转动。这些运动要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但一定要保证版台和滚筒在压印段内保持纯滚动关系,即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相等,这可在运动链中加入运动补偿机构,使两者运动达到良好的配合。由此出发构思方案。 1、版台传动机构方案 方案一:六杆机构。图3-9所示六杆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加工制造比较容易;作住复移动的构件5(即版台)的速度是变化的,有急回特性。有扩大行程的作用;但由于构件数较多,故机构刚性差,不宜用于高速;此外,此机构的分析计算比较复杂。 图 3-9 图 3-10

简式机床主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简式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7年6月30日

目录 设计目的 (3) 设计步骤 (4) 1.确定传动公比及其转速值 (4) 1.1确定传动公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选定主轴各级转速 (4) 2.选择主传动方案 (5) 2.1 变速方式 (5) 2.2开停、制动 (5) 3.拟定结构式、结构网、转速图 (5) 3.1拟定结构式 (5) 3.2画结构网 (6) 3.3拟定转速图 (7) 3.3.1确定定比传动 (8) 3.3.2确定各轴转速 (8) 3.3.3确定齿轮齿数 (9) 3.3.4校核主轴转速误差 (11) 4.确定各传动件计算转速 (12) 4.1各轴计算转速: (12) 4.2各个齿轮计算转速 (13) 5.传动系统图 (14)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7)

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实践,掌握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机械制图,金属切削技术,机械设计技术,及结构工艺相关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培养使用手册图册,有关资料及设计标准规范的能力,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为毕业设计积累经验,做准备。

设计步骤 根据设计题目给定的机床种类、规格、主轴极限转速(n min 、n max )、转速级数Z ,确定其他有关运动参数,选定主轴各级转速值: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传动方案;拟定结构式和结构网,拟定转速图;确定齿数及带轮直径;绘制传动系统图 1.确定传动公比及其转速值 1.1确定传动公比 根据给定的主轴极限转速Rn=37.5~1700r/min 和转数级数Z=12,求得传动公比 33.455 .371700 min max == = n n Rn 1 -=Z Rn ?=1.41 1.2选定主轴各级转速 查参考文献【1】可知标准公比为1.06,1.12,1.26,1.41,1.58,1.72,2 因为=1.41=1.066 查参考文献【1】表7-1标注数列表 首先找到最小极限转速37.5r/min 再每跳过5个数取一个转数,即可得到公比为1.41的数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