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病理诊断

鸡的病理诊断
鸡的病理诊断

鸡的病理诊断

病理剖检作为疾病诊断的基本手段,是我们做出正确临床诊断的基础,其诊断迅速,宜于操作,在生产中被广泛采用。在鸡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发病初期数量少,死亡率低,往往未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而随意处理掉病死鸡,结果贻误病情,耽误治疗时间,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笔者认为养鸡户只有掌握一定的剖检技术,才能做到对鸡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疫情扩张。但生产实践中鸡病种类繁多,不同疾病常出现类似病变,因此,正确的鉴别对准确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就生产中鸡的剖检部位和常见病变的鉴别作以下阐述,以供参考。

1剖检前的外观检查

在剖检前首先观察病死鸡的膘情,若膘情好且有份量,则怀疑为急性传染病或瘁死症;若膘情不好份量轻,则怀疑为慢性病,如呼吸道病、寄生虫病、大肠杆菌病、营养不良等;然后用手触摸嗉囊,如果囊中充气或倒提有酸性黏液流出怀疑为新城疫等;再就是观察病鸡的异常姿态和现象如死前角弓反张、劈叉、腹部朝上,则怀疑为鸡新城疫、脑脊髓炎等;若肛门周围羽毛污秽则说明消化道有问题;若鸡冠、肉髯发紫则怀疑为霍乱;若鼻腔有分泌物,眼分泌物增多,眼睑肿胀则怀疑为禽流感。

2体腔的解剖检查

将鸡体用水浸湿,仰面向上,用手术剪剪开大腿与腹壁连接的皮肤,用力将大腿向鸡体两侧压迫至股骨外露,然后,用手术钳将腹部皮肤提起横切,向头颈部掀开皮肤,仔细观看皮下、肌肉的异常变化,若腿部、胸部肌肉有条纹状出血现象,则疑为法氏囊炎;若胸部肌肉有溃疡则疑为葡萄菌病;胸腿肌肉有点状或斑状出血常见于禽霍乱、葡萄球菌病;最后,在腹部与龙骨末端之间横向切开,打开腹腔,再沿切口两侧分别向前切断肋骨,用力向前将胸部掀开,使胸腔充分暴露,仔细观察,若胸腔、腹腔有积液则怀疑为腹水症;若胸腔充满血液则怀疑为瘁死症;若腹腔有大量黄色渗出物则怀疑为大肠杆菌;另外,维生素K缺乏症、磺胺类药物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包涵体肝炎,有时也表现胸腿肌肉出血。

3器官解剖检查

在腺胃与食管间剪断食管,将腺胃、肌胃、肝、脾、肠等取出,进行进一步器官检查。

3.1肝脏肝是鸡的最大消化腺,具有分解功能,对病理刺激反应敏感。因此,一般疾病在肝脏多多少少都表现异常变化。导致肝脏出现坏死点或坏死灶的疾病主要有禽霍乱、鸡白痢、伤寒、急性大肠杆菌病、绿脓杆菌病、螺旋体病、喹乙醇中毒、痢菌净中毒等;导致肝脏有灰白结节的疾病有马立克氏病、禽结核、鸡白痢、白血病、慢性黄曲霉毒素中毒、住白细胞虫病。

特征性的病变如:肝肿大且肝内有稍突出肝表大小不一的白色结节则怀疑为肝结核;肝肿大、质脆且表面有点状坏死物,横切面有针尖大小的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点则怀疑为霍乱;肝表面有点状出血或米粒大小的坏死点,则怀疑为新城疫或副伤寒;只有点状坏死处则怀疑为鸡白痢;心、肝肿大且有白色渗出物覆盖甚至形成一层假膜则怀疑为大肠杆菌。

3.2胃胃是暂时贮存食物、分泌胃液、进行食物初步消化的器官,鸡的胃分为明显的两部分:腺胃和肌胃。导致胃黏膜出血的疾病主要有新城疫、法氏囊炎、流感;另外还有药物中毒、饲料搭配不合理等。

特征性的病变如:腺胃黏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则怀疑为新城疫、法氏囊炎或流感;肌胃内容物呈深绿色,则怀疑为药物或微量元素中毒;角质层表面溃疡时,则可能是饲料中铜元素偏高;角质层萎缩且不易剥落,则多为慢性呼吸道病或缺乏粗纤维;角质层下有出血点则怀疑为新城疫; 肌胃与腺胃交界处黏膜出血则怀疑为螺旋体病;喹乙醇中毒、痢菌净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禽流感、包涵体肝炎也可导致胃黏膜出血。

3.3肠肠是进行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器官。肠道出血及病变是许多疾病急性期共有的症状,如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禽霍乱、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坏死性肠炎、绿脓杆菌病、球虫病、禽流感、中毒等疾病。

肠壁增厚且有白色斑点或瘀血斑则怀疑为球虫病;肠浆膜层有肉芽肿,则怀疑为大肠杆菌病;小肠黏膜出血或有出血斑,则怀疑为新城疫、禽流感或禽霍乱;小肠有卡他性炎症时,则怀疑为大肠杆菌病或伤寒;雏鸡盲肠溃疡或有干酪样物时,则为白痢恢复期;盲肠肿大如香肠样则怀疑为滴虫病;直肠黏膜出血或坏死则怀疑为新城疫;盲肠病变主要表现为盲肠内有干酪样物堵塞,这种病变所提示疾病有盲肠球虫病、组织滴虫病、副伤寒、鸡白痢。

3.4心脏是机体循环系统中的动力。发生疾病时往往表现出血、纤维素渗出和异物等异常现象:比如心包炎、心内外膜炎、心肌出血则怀疑为新城疫、霍乱、流感等急性传染病;心包黏膜纤维蛋白沉积、增厚且心腔内有渗出物则怀疑为白痢或大肠杆菌病;心冠脂肪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则怀疑为新城疫、霍乱、流感或中毒;心肌有出血点则为新城疫,有肿瘤则为马立克氏病。心肌结节这种病变主要见于大肠杆菌肉芽肿、马立克氏病、鸡白痢、伤寒、磺胺类药物中毒。

3.5脾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中心,其对疾病的刺激也比较敏感,其主要病变表现为:脾脏肿大明显,且有发亮的大结节则怀疑为马立克氏病;脾表面有细小白点,则怀疑为白痢、大肝病;包膜增厚且有纤维蛋白沉积,则怀疑为肠炎、腹膜炎、大肠杆菌病等。

3.6肾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排除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维持机体水和酸碱平衡。其主要病变表现为:肾肿大且有尿酸盐沉积,则怀疑为大肠杆菌或肾传支;肾明显肿大且凸出,色泽灰暗则怀疑为大肝病或马立克氏病;肾表面有石灰样絮状物的尿酸盐沉积则怀疑为痛风。另外导致肾脏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可引起输尿管尿酸盐沉积,如痛风、传染性法氏囊病、维生素A缺乏症、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白痢、螺旋体病和长期过量使用药物。

3.7肺肺脏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如果肺有明显充血潮红则怀疑为霍乱;若其灰红且有纤维素沉积则怀疑为大肠杆菌病;若其表面有黄白色结节则怀疑为霉菌性肺炎。

3.8卵巢卵巢有炎症、退化或变形则怀疑为新城疫、传支、传喉等;卵巢肿大变形则怀疑为马立克氏病或大肝病。

3.9输卵管输卵管萎缩则怀疑为传支或减蛋综合征;其充血发红则可能与新城疫、霍乱、肠道病有关;其内有恶臭的渗出物则为大肠杆菌等。

4头颈部解剖检查

用剪刀伸入口角,剪开口腔,并取出气管、食管与嗉囊并分别剪开。

4.1口腔其内有酸液,并有气泡者怀疑为新城疫;其内有血丝或血块则为传喉;其黏膜溃疡且隆起则为鸡痘。

4.2咽喉其黏膜出血且有黏性分泌物则怀疑为新城疫、传支、霍乱、传喉或支原体病;若咽喉部肿大则与传喉、鸡痘有关。喉头、气管黏膜弥漫性出血,内有带血黏液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变。

4.3气管黏液有干酪样渗出物可能与传支、传喉、新城疫有关;其壁增厚、管内有血丝或瘀血块则疑为传喉;气管轮环黏膜有出血点为新城疫的病变。黏膜充血、气管有渗出物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变。败血性霉形体、传染性鼻炎也可见到呼吸道有黏液渗出物等病变。

4.4嗉囊其壁上若有散在的小结节则疑为维生素缺乏症;其内有大量气体或积食则疑为新城疫、法氏囊炎、流感;若有肿瘤则为马立克氏病。

5开头颅,检查脑髓

若脑髓有出血点或软化则与传染性脑炎、VB1缺乏症有关。

上述只是临床中的一些常见病变。由于疾病性质、疫苗或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疾病在不同条件下其症状和解剖病变也有不同,而且有的鸡群还可能存在并发或继发疾病的复杂情况,所以临床上鸡群疾病诊断比较复杂,须根据疾病性质进行分析研究,依据整体剖检情况,抓住重点病变,结合鸡群饲养管理、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正确的诊断。若有疑问,应采取病变器官或血液样本,作好记录和标记,送化验室做病理组织学、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为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避免贻误病情,防止疫情扩散。

一、外部检查

(一)营养状况

肥胖(胸肌丰厚)----最急性传染病,急性中毒病,中暑。

消瘦(胸肌菲薄,龙骨明显可见)----慢性传染病,慢性寄生虫病,慢性中毒病,蛋白质缺乏症,跛行,失明。

(二)头部

冠暗紫色---鸡新城疫,禽出败,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黑头病。

冠苍白---卡氏白细胞虫病,球虫病,蛔虫病,绦虫病,马立克氏病,啄伤或切嘴流血不止,肝破裂,蛋白质缺乏症。

肉髯水肿---传染性鼻炎,慢性禽出败,禽流感,绿脓杆菌病。

面水肿---传染性鼻炎,禽流感。

眼炎(包括结膜炎,角膜炎和全眼球炎)(早期结膜充血,流眼水,眼角有泡沫,眼皮肿胀,严重者眼内有脓性分泌物或豆渣样物,角膜混浊,前房蓄脓)---霉形体,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感冒,曲霉菌病,大肠杆菌病,氨气刺激,眼型鸡痘,维生素A缺乏症。

灰眼(虹膜色素消失变成灰色)---眼型马立克氏病。

鼻炎(鼻孔可挤出稀薄或浓稠鼻液)---传染性鼻炎,霉形体病,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感冒。

眶下窦炎(窦肿,早期有粘液,后期有豆渣样物)---传染性鼻炎,霉形体病,禽流感。

痘疹(冠、肉垂、眼皮、嘴角出现结节状痘疹,后期形成暗褐色痂)——鸡痘。

(三)皮肤及皮下

腹部皮下出血水肿(腹部皮肤呈紫色,皮下水肿,剪开时流出稍粘稠的蓝色液体)---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

皮炎(局部皮肤呈紫红色,羽毛易脱落,皮肤表面光滑肿胀,皮下有血水样渗出物)---葡萄球菌病。

寄生虫感染(翅膀和腿内侧,胸肌两侧皮肤出现绿豆大半球形痘疹病灶,周围隆起,中间凹陷,中央有一小红点即幼虫)---新勋恙螨。

肿瘤(颈、躯干和腿部毛囊肿大、形成大小不一的较硬结节,切面呈灰白色)---皮肤型马立克氏病。

外伤(背部,尾部、翅膀、脚趾等处出现伤口)---啄癖。

(四)关节

关节炎(关节肿胀,切开有较多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或豆渣样坏死物,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葡萄球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滑液霉形体病,鸡白痢病。

腱鞘炎(跗关节上下肿胀,出现半球状突起病灶,切开肿胀部位有淡白色粘液,腱和腱鞘水肿,有时腱断裂,局部出血)--病毒性关节炎。

趾瘤(足底及足趾间形成较大的脓肿)---葡萄球菌病。

足趾向内蜷曲---维生素B2缺乏症。

二,解剖检查

(一)剪开腹部皮肤,剪断肋骨,暴露内脏及胸腹腔

胸肌及腿肌出血(点状、条索状或斑块状暗红色)---传染性法氏囊病、卡氏白细胞虫病、维生素K缺乏症、黄曲霉毒素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

肌营养不良(胸肌和腿肌有灰色条纹)---维生素E和含硫氨基酸缺乏症。

肌肉有帽针头大灰白色囊泡状结节---卡氏白细胞虫病。

(二)气囊、腹腔

气囊炎(囊膜混浊增厚、囊腔有黄白色粘液或豆渣样物)---霉形体病、大肠杆菌病。

气囊膜结节和霉菌斑(囊膜上有针头大至绿豆大圆碟状中央凹陷的黄色小结节和灰绿色霉菌斑)曲霉菌病)、腹腔积水(腹水呈淡黄色,透明,内有大小不等的半透明胶冻状物)---慢性缺氧、食盐中毒、黄曲霉毒素慢性中毒、呋喃唑酮慢性中毒、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

(三)剪断食道与腺胃交界处,将胃、肠、脾等取出体腔

心脏

心冠脂肪及外膜出血---禽出败,卡氏白细胞虫病,鸡新城疫、禽流感、中毒病、偶见急宰健康鸡。

心肌内有米粒大至绿豆大黄白色结节,隆起于心肌表面,较大结节使心脏变形---鸡白痢病。

心肌有单个或多个较大的灰白色肿瘤结节,较大结节使心脏变形、颜色变淡---马立克氏病。

心外膜有帽针头大、半透明灰白色囊泡状小结节---卡氏白细胞虫病。

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膜增厚,心外膜附有黄白色纤维性渗出物)--大肠杆菌病。

心包积水(心包腔有多量淡黄色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同腹腔积水,还见于禽出败、绿脓杆菌病,氨气中毒。

腹膜、腹腔脂肪

广泛点状出血---禽出败。

肾脏明显肿大、色淡、外观呈花斑状、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尿酸盐---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传染性法氏囊炎、维生素A缺乏症,缺水,鸡白痢病,饲料中蛋白质和钙含量过多,磺胺类药物中毒。

肾包膜下出血(肾表面有大片的血凝块,以至肾脏整个或大部分被血凝块覆盖)---卡氏白细胞虫病。

肾肿瘤(肾肿大,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切面平整,呈油脂状)---马立克氏病。

法氏囊

法氏囊炎(肿大质硬,外表水肿,有胶冻状物,色变黄或暗红,囊内有混浊粘液或豆渣样物,皱壁呈灰黄色或暗红色)---传染性法氏囊病。

弥漫性增大或萎缩---马立克氏病。

粘膜出血坏死---鸡新城疫。

粘膜小点出血---卡氏白细胞虫病。

粘膜充血出血,囊腔中有黄色胶冻样物---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病变型。

(四)、剪开口角的颈部皮肤

口腔、食道和嗉囊

口腔有带血粘液或鲜血---传染性支气管炎,卡氏白细胞虫病。

腭裂有多量粘液或豆渣样物---传染性鼻炎。

痘疹(口腔和咽喉粘膜有灰白色小斑点或伪膜,伪膜剥离后见粘膜出血溃疡)---白喉型鸡痘。

口腔、食道和嗉囊粘膜有白色小脓疱或伪膜,伪膜剥离后粘膜完整--维生素A缺乏症。

嗉囊胀大而坚实---硬嗉病。

囊胀大而柔软---软嗉病。

喉头气管

喉头气管粘膜充血出血粗糙,内有带血粘膜或盖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假膜---传染性喉气管炎。

气管粘膜充血,内有稀薄或浓稠粘液或豆渣样物---气管炎。

支气管内有粘膜或豆渣样物---传染性支气管炎。

肺瘀血水肿(肺呈暗紫红色,体积膨大,质地比正常肺硬,切面可挤出大量混有泡沫的淡红色液体)---心脏衰弱、禽出败、氨气中毒)。

肺出血(肺呈深紫红色,重量增加,质较硬,切面可挤出多量血液,小块肺组织沉于水底)---卡氏白细胞虫病。

支气管肺炎(部分肺组织质地变硬,表面及切面均呈暗红色,小块病变组织沉于水底)---继发于感冒及其它呼吸道传染病。

出血性肺炎及肺坏死(肺肿大、暗红色、质变硬、肺组织中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结节)---鸡白痢。

结节性肺炎(肺组织出现多个帽针头大至绿豆大黄白色颗粒状小结节突出于肺表面,切面呈均质干酪样)曲霉菌病。

肺肿瘤(肺脏明显肿大,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实变病灶,严重时大部分肺组织由增生组织所代替,切面致密,小块组织沉于水底)---马立克氏病。

肋骨

肋骨串珠(肋骨与脊椎接合部局限性肿大,形成白色突起的珠状结节)---缺钙、维生素D缺乏症。

(五)撕开肠系膜,拉直肠道

肝小点坏死(肝肿大,表面散布针尖大至针头大灰白色坏死点)禽出败、鸡白痢、伤寒病、大肠杆菌病、绿脓杆菌病。

肝出血(肝表面散布大小不等的深红色出血斑点)---卡氏白细胞虫病、黄曲霉素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

肝瘀血(肝肿大,色暗红,切面流出多量血液)---急性伤寒,肉鸡腹水症(早期)、克球粉中毒、喹乙醇中毒。

肝硬化(肝体积缩小,韧度增加,颜色变淡)---黄曲霉毒素慢性中毒、肉鸡腹水症(晚期)

肝肿瘤(肝脏肿大、质脆、色灰淡而深浅不匀,可见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增生病灶,切面平整,呈油脂状)---马立克氏病。

肝周炎(肝肿大,表面被复一层灰黄、灰白色的纤维素性膜,肝呈暗绿色)---大肠杆菌病。

实质性肝炎(肝肿大,呈古铜色或暗黄绿色,表面常有灰白色坏死点)---亚急性或慢性伤寒。

肝坏死溃疡(肝体积增大,表面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稍下陷的坏死点区,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边缘稍隆起)---组织滴虫病。

脂肪肝(肝脏肿大、细腻,呈黄褐色,表面有出血斑点)---脂肪病。

急性脾炎(脾脏肿大几倍、暗红色、质地较柔软,切开流出血样液体)---急性伤寒。

脾肿大,色淡、有针头大出血点和帽针头大灰白色结节---卡氏白细胞病。

脾肿瘤(脾明显肿大、浅紫色,质脆、有大小不等灰白色结节)---马立克氏病。

腺胃、肌胃

腺胃粘膜出血---鸡新城疫,卡氏白细胞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呋喃唑酮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食盐中毒,喹乙醇中毒。

肌胃角膜下出血---鸡新城疫、磺胺类药物中毒、喹乙醇中毒。

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灰黑色环状出血糜烂斑---喹乙醇中毒。

腺胃肿瘤(腺胃体积增大、质变硬、胃壁明显增厚、粘膜上可见出血和局部溃疡病灶)---马立克氏病。

肌胃表面有绿豆大至西瓜子大黄白色、光滑、稍隆起的坏死结节---鸡白痢病。

肌胃糜烂(肌胃内容物呈暗红色褐色,角质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性糜烂区及龟裂样糜烂,肌胃与腺胃交接处粘膜出现带状的出血性溃疡)---饲料中鱼粉含量过高或鱼粉变质。

小肠、肓肠

小肠粘膜出血---中毒病、球虫病。

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为稀薄或浓稠的粘液,或混有血液)---饲料粗劣,或食入异物、毒物、霉变饲料及饮水不洁,亦见于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

小肠局灶性出血坏死溃疡(外观肠浆膜,集合淋巴部位呈酱红色枣核样肿大,剖开可见突出于肠粘膜的坏死灶,坏死组织下为凹陷的溃疡面)---鸡新城疫。

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肠浆膜有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小斑点,肠内有大量带血粘液或混有血液的豆渣样物,肠壁增厚、粘膜出血坏死)---急性小肠球虫。

出血性肓肠炎(肓肠胀大,可见小出血点,肠内容物有大量带血液或血凝块,粘膜点状出血)---急性肓肠球虫病。

坏死性肓肠炎(肓肠胀大,内容物干燥坚实似香肠,横切面呈同心层状,中心是黑红色的血凝块,外面是灰白色坏死物)---组织滴虫病。

肓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鸡新城疫。

(六)剪去大腿内侧的内收肌,检查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肿瘤(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增粗几倍,水肿而失去光泽,呈灰白色或灰黄色,横纹消失、神经粗细不匀,可见小结节)---神经型马立克氏病'。

坐骨神经显著肿大变软,失去弹性---维生素B2缺乏症。

(七)剥去头皮、剪开颅腔、检查大脑小脑

脑软化症(小脑肿胀、柔软、脑膜水肿、脑回展平,表面有散在的小出血点,切面有灰白色或黄绿色的坏死区)---维生素E缺乏症。

大脑脑膜充血、出血---中暑。

病理剖检变化是诊断鸡病的主要依据,掌握正确的剖检方法和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剖检的方法因人而异,但基本要求是,尽可能保持病变的原貌;减少剖检过程中对其他组织的污染,在做病原分离时更应该防止污染;要做到全面系统的检查,防止遗漏。常用病理剖检程序如下:

1、检查羽毛:观察羽毛发育程度、完整性及有无脱落。

相关疾病:锌中毒、生物素或泛酸缺乏、体外寄生虫病、严重营养不良、重度传染病、啄羽僻等。

2、检查皮肤:观察皮肤有否肿瘤、脓肿、水肿、痘疹,面部、鸡冠、垂肉有无肿胀、痘疹、坏死,肛周有无粪便污染。

相关疾病:皮肤型马立克氏病,葡萄球菌病、鸡痘、禽流感、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肾脏疾病、肠道疾病。

3、检查营养状态:观察鸡的肌肉丰满程度,常见消瘦。

相关疾病: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禽伤寒、腺胃型支气管炎、肾传支、营养失调等。3、将尸体用消毒液(水)浸湿,不可将水灌入气管。

避免羽毛和尘土飞扬,污染环境和内脏,尤其在实验室内。

4、口腔与食管检查:沿喙角剪开。观察有无结节、假膜

相关疾病:V A缺乏症、粘膜型禽痘、念珠菌病等。

5、检查鼻腔和眶下窦:沿上颌横切。观察有无粘液、干酪样物。

相关疾病: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

6、检查喉气管:沿喉头剪开喉气管。喉气管的病变对许多疾病有诊断意义,应首先剖检,避免在解剖时造成气管污染,妨碍检查。另外,在给鸡放血时,最好不要破坏气管,以便观察起病理变化。

主要观察有无出血、血凝块、纤维素块、粘液及黄白色的隆起等。

相关疾病: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禽痘等。

7、打开腹部的皮肤:用剪刀在腹部剪口,徒手将皮肤撕开,暴露胸部、腿部及嗉囊等。

注意观察肌肉有无出血、苍白、肿瘤、囊肿,皮下有无水肿,嗉囊大小、完整性等。

相关疾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住白细胞原虫病、马立克氏病、胸部囊肿、白肌病,脐带炎、渗出性素质,素囊卡他、新城疫、嗉囊扩张、嗉囊穿孔等。

8、将两腿向后扭转,并仰卧保定。

9、检查坐骨神经:注意观察有无肿胀、出血。

相关疾病:神经型马立克氏病、VB2缺乏症。

10、打开腹腔:在胸骨的末端剪口,分别沿左右两侧肋骨剪至脊柱,注意保护胸部气囊完整性。观察气囊有无混浊、纤维素,肺脏颜色(苍白、发绀)、纤维素、黄色结节等,有无腹水及其他渗出物等,腺胃穿孔。

相关疾病: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肺炎(病毒、细菌、霉菌等)、腹水症、卵黄腹膜炎、鱼粉中毒、夏季腺胃穿孔等。

11、在腺胃前端剪断食道,取出消化器官。

12、检查心包、心脏:注意观察心包液的数量、混浊度,有无纤维素渗出物,心脏出血、肿瘤、坏死、心扩张等。

相关疾病:腹水症、鸡白痢、大肠杆菌病、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细菌性肉芽肿、白肌病、心力衰竭、败血症(新城疫、鸡瘟、禽霍乱、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等。

13、肾脏和输尿管的检查:注意观察肾脏大小、色泽(出血、尿酸盐充满)、肿瘤;输尿管有无结石、尿酸盐等。

相关疾病:肾型传支、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禽流感、霉菌毒素中毒、V A缺乏、痛风、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

14、检查法氏囊:注意观察法氏囊的大小(肿胀、萎缩)、色泽(黄色、红色)、囊内渗出物、肿瘤等。

相关疾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淋巴白血病。

15、检查卵巢:注意观察卵巢发育程度、硬度、形态、完整性、肿瘤及色泽等。

相关疾病:禽伤寒、大肠杆菌病、新城疫、禽流感、喹乙醇中毒及其他造成产蛋下降的疾病、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

16、检查输卵管:观察输卵管的粗细、有无腐败性、脓性分泌物或煮熟卵黄、蛋白样物质,苗勒氏管囊肿等。

相关疾病:传支、减蛋综合症、禽流感、遗传性异常。

17、检查肝脏:注意观察大小、硬度、形状、色泽、完整性、坏死点及肿瘤。

相关疾病:肉鸡猝死症、蛋鸡脂肪肝综合征、腹水症、弧菌性肝炎、禽霍乱、沙门氏菌感染、亚利桑那氏菌病、包涵体肝炎、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

18、检查胆囊:注意观察大小、胆汁色泽(无色或淡黄色)。

相关疾病:肉鸡猝死症、肠炎。

19、检查脾脏:观察脾脏大小、有无坏死点、肿瘤等。

相关疾病: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住白细胞原虫病等。

20、检查直肠和泄殖腔:观察有无出血、损伤。

相关疾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传染病,喹乙醇、磺胺药物等中毒病,啄肛。

21、检查盲肠和盲肠扁桃体:注意有无出血、肠内容物的色泽、形状等。

相关疾病:新城疫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盲肠球虫、组织滴虫病(黑头病)。

22、检查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肿胀、枣核样出血、坏死、肠内容物色泽、形状等。

相关疾病:新城疫、小肠球虫、坏死性肠炎。

23、检查卵黄:注意大小、色泽等。

相关疾病:脐带炎

24、检查肌胃:注意观察有无溃疡和出血。

相关疾病:鱼粉中毒、饥饿、新城疫、腺胃型传支。

25、检查腺胃: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肿瘤、溃疡或穿孔、胃内容物色泽(绿色、褐色)等。相关疾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腺胃型传支、马立克氏病、鱼粉中毒、腺胃溃疡。26、嗉囊的检查:注意观察大小、嗉囊壁完整性、内容物性状(粘液、褐色)、嗉囊壁有无结节。

相关疾病:新城疫、嗉囊卡他、鱼粉中毒、念珠菌病(也可引起阻塞性扩张)等。

27、脑膜及脑的检查:用剪刀象开铁罐头盖一样剪掉头盖骨。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水肿、坏死和色泽异常等。

相关疾病:脑脊髓炎、细菌性脑炎、VE缺乏症、食盐中毒、棉酚中毒等。

28、检查骨骼:观察骨胳的硬度、形状。

相关疾病:VD 缺乏、钙磷缺乏或比例不当、慢性氟中毒、锰缺乏、胆碱缺乏。

30、检查跟腱(腓肠肌腱):观察有无肿胀、断裂、移位等。

相关疾病:病毒性关节炎、锰缺乏、胆碱缺乏、生物素缺乏、锌缺乏等。

31、检查关节:观察是否肿大、有波动感、内容物性状等。

相关疾病:滑膜霉形体病、沙门氏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病毒性关节炎等。

炎症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针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防御反应,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统一过程。在病理学中,炎症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本节内容为炎症的病理过程,在涉及到医学基础知识的考题,都会涉及到相关的考点,因此掌握好此知识点非常必要。针对这个问题,中公贵州卫生人才网为大家做出如下总结: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一、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二、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1.血流动力学改变。 2.血管通透性增加。其中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原因主要为: (1)内皮细胞收缩。 (2)内皮细胞损伤。 (3)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 3.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1)白细胞凝集。 (2)白细胞粘着。 (3)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4)白细胞的局部作用:吞噬作用、免疫作用、 组织损伤作用。 4.渗出液的的作用: (1)局部炎症性水肿有稀释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作用。 (2)为局部浸润的白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 (3)渗出物中所含的抗体和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

(4)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所形成的纤维蛋白交织成网,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炎症后期,纤维网架可成为修复支架,并利于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 (5)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带到局部淋巴结,有利于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渗出液过多有压迫和阻塞作用,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如吸收不良可发生机化。 三、增生:在致炎因子和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细胞增殖、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如鼻粘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在炎症早期,增生的改变常较轻微,而在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时,增生的改变则较明显。少数炎症在早期即有明显增生现象,如伤寒时大量巨噬细胞增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明显增生等。 【例题】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A.变性、坏死、增生 B.变质、渗出、增生 C.炎症介质的释放 D.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参考答案】B。中公解析: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以上就是中公贵州医疗卫生人才网为大家总结的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希望大家在阅读之后,能够掌握在心,将这一难点攻克!

鸡病理解剖步骤

鸡病理解剖 鸡的病理解剖步骤 1 病禽外观检查 先观察群体病禽的营养状况;羽毛是否蓬乱、污秽及有无脱毛等现象;皮肤有无瘀血、出血、肿胀、结痂等;再检查天然孔有无分泌物流出,分泌物的颜色、性状如何,数量多少等;还要个别检查可视黏膜的色泽,是否有充血、瘀血、出血、贫血等病变;观察泄殖腔周围的羽毛有无粪便污染,粪便颜色、气味如何;关节、腿、爪(蹼)有无肿胀、扭曲、粗大、变形或其它异常。 2 禽尸剖检方法 将病死禽或处死禽浸于常水或消毒水中使羽毛浸湿,洗去尘垢、污物,先将腹壁和大腿内侧的皮肤切开,用力将大腿按下,使髋关节脱臼,将两大腿向外展开,从而固定尸体。再于胸骨末端后方将皮肤横切,与两侧大腿的竖切口连接,然后将胸骨末端后方的皮肤拉起,向前用力剥离到头部,使整个胸腹及颈部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充分暴露,以便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是否存在病变(如水肿、出血、结节、变性、坏死等)。然后在胸骨后腹部横切穿透腹壁,从腹壁两侧沿肋骨头关节处向前方剪断肋骨和胸肌,然后握住胸骨用力向上向前翻拉,去掉胸骨露出体腔,观察内部情况(如位置、颜色、腹水性状、有无肿胀、充血、出血、坏死等)。术者用手指伸到肌胃下,向上勾起,从腺胃前端剪断,在靠近泄殖腔处把肠剪断,将整个消化道连同脾脏取出。小心切断肝脏韧带并连同心脏一起取出。如果是公禽注意保留睾丸的完整;如果是母禽可把卵巢和输卵管取出,使肾脏和法氏囊显现出来。用小镊子将陷于肋间的肺脏完整取出,从嘴角一侧剪开至食管和嗉囊,把气管剪开。从鼻孔上方切断鸡喙,露出鼻腔,用手挤压,检查分泌物的性状和鼻腔及眶下窦有无病变。剪开眶下窦,剥离头部皮肤,用弯尖剪剪开颅腔露出大脑、小脑。在大腿内侧剪去内收肌,暴露出坐骨神经。此外,脊柱两侧、肾脏后部有腰荐神经,肩胛和脊椎之间有臂神经,在颈椎两侧、食管两旁可找到迷走神经,若需要时,可分别重点检查。 3 病变与疾病剖检术 应由表及里先实质器官,后腔性器官进行检查。剖检时,要仔细检查各组织器官的病变,并逐一做好记录,以便归类分析,做出正确的病理学诊断。 3.1 体表检查肥而丰满的病死禽,多死于急性病(如成禽发生急性传染病、雏禽过食、嗉囊扩张等);瘦而衰弱的病死禽,往往死于慢性病(寄生虫病、消耗性病、营养不良性病等)。皮肤上有结节,可见于皮肤型马立克氏病;皮肤大面积青紫,可见于新城疫、鸭瘟、巴氏杆菌病等;个别死禽皮肤呈片状出血、瘀血,多见于外伤;皮肤上有水肿、出血、脱毛等可见于葡萄球菌病等。鸡冠、肉髯发绀,多见于新城疫、禽霍乱、禽流感等。可视黏膜、冠髯苍白或发绀、羽毛逆立蓬乱、泄殖腔周围有粪血污染,多为球虫病。头部有多发性丘疹样结节或结痂,往往是鸡痘。肉髯肿胀多见于慢性巴氏杆菌病及支原体病。头面部皮下水肿,无色或淡黄色渗出物增多,多为肿头综合征、禽流感等。眼睑肿胀,多见于慢性呼吸道病或传染性鼻炎、禽流感等。虹膜褪色、瞳孔缩小或形状不规则,多见

第二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2012-1-30zlj

第二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期痴呆的最常见类型,约占老年期痴呆的50%。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的改变等。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5%患有AD。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至85岁,每3~4位老年人中就有1名罹患AD。 【流行病学】 张明园等曾报道上海地区痴呆与AD的发病率:55岁以上为0.71%和0.42%,60岁以上为0.91%和0.56%,65岁以上为1.31%和0.89%。我国“九五”期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群的AD患病率在北方地区为4.2%,南方地区为2.8%。AD在老年期痴呆的比例北方和南方地区分别为49.6%和71.9%。截至2006年,全球痴呆患者约为2430万(我国500万),每年新发病例460万(我国30万),且每20年翻一番,各国调查趋势汇总显示,痴呆患病率在2%~7%之间,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 AD可分为家族性AD和散发性AD。家族性A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于65岁前起病,现已发现位于21号染色体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的早老素1(presenilin 1,PS1)基因及位于1号染色体的早老素2(presenilin 2,PS2)基因突变是家族性AD的病因。对于90%以上的散发性AD,尽管候选基因众多,目前肯定有关的仅有载脂蛋白E(apollipoprotein E,APOE)基因,APOEε4携带者是散发性AD的高危人群。 有关AD的确切病因有多种假说,其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瀑布假说(the 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认为,Aβ的生成与清除失衡是导致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起始事件。家族性AD的三种基因突变均可导致Aβ的过度生成,是该假说的有力佐证。而Down综合征患者因体内多了一个APP基因,在早年就出现Aβ沉积斑块,也从侧面证明了该假说。另一重要的假说为Tau蛋白假说,认为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影响了神经元骨架微管蛋白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进而破坏了神经元及突触的正常功能。近年来,神经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基本信息 别????称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老年前期痴呆 英文名称Alzheimerdisease,AD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多发群体70岁以上 常见症状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人格、行为改变等 传染性无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 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 1.家族史 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St.George-Hyslop等(1989)复习了该病家系研究资料,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危险,父母为14.4%;同胞为3.8%~13.9%。用寿命统计分析,FAD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而对照组仅10%,这些资料支持部分发病早的FAD,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有一篇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见可排除X-连锁遗传,而多数散发病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AD有关的遗传学位点,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个:早发型AD基因座分别位于2l、14、1号染色体。相应的可能致病基因为APP、S182和STM-2基因。迟发型AD基因座位于19号染色体,可能致病基因为载脂蛋白E(APOE)基因。 2.一些躯体疾病

李玉林主编的《病理学》章节题库(寄生虫病)【圣才出品】

第17章寄生虫病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在血吸虫病中,给病人造成最大危害的因素是()。 A.虫卵 B.童虫 C.成虫 D.尾蚴 【答案】A 【解析】尾蚴、童虫、成虫以及虫卵等均可对宿主造成损害,但以虫卵引起的病变最严重,对机体的危害也最大。血吸虫虫卵对人体造成主要病损,基本病理变化为虫卵结节,表现为虫卵在肝、肠、肺组织内的沉集,后期导致组织弥漫性纤维化。 2.血吸虫病的急性虫卵结节中浸润的细胞主要为()。 A.嗜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上皮样细胞 【答案】D 【解析】急性虫卵结节表面有时可见附有放射状嗜酸性的棒状体,是虫卵内毛蚴释放的

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B淋巴细胞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形成的抗原-抗体复物。其周围是一片无结构的颗粒状坏死物质及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状似脓肿,故又称嗜酸性脓肿。 3.诊断假结核结节最主要的根据是()。 A.上皮样细胞 B.郎罕氏巨细胞 C.干酪样坏死 D.结核结节加干酪样坏死。 E.虫卵 【答案】E 4.日本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为()。 A.胆汁性肝硬化 B.门脉性肝硬化 C.坏死后性肝硬化 D.干线型肝硬化 E.淤血性肝硬化 【答案】D 5.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下列何者所致?() A.虫卵

B.毛蚴 C.尾蚴 D.童虫 E.成虫 【答案】A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阿米巴病的肠道病变特点有()。 A.主要累及回肠末端 B.形成烧瓶状溃疡 C.大量纤维素渗出 D.溃疡周围可见滋养体 【答案】BD 【解析】A项,肠阿米巴病变主要位于盲肠、升结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和直肠,严重病例整个结肠和小肠下段均可受累。B项,阿米巴病基本病变为组织溶解液化为主的变质性炎,以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为特点。C项,阿米巴病的基本病变为变质性炎,无大量纤维素渗出,大量纤维素渗出为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的特点。D项,阿米巴病病变组织镜下在溃疡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及肠壁的小静脉腔内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三、名词解释 1.异嗜症 答:异嗜症是指有些钩虫患者喜食非食品,如煤渣、泥土、纸片等的一种病症,其发生

(整理)病理学知识点

第五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重要知识点 1.出血的概念、病因、病理变化 2.充血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3.病理性充血的类型 4.淤血的概念、病因、病理变化、后果 5.心衰细胞的概念 6.肺褐色硬化的概念 7.淤血性肝硬化的概念 8.血栓形成及血栓的概念 9.血栓形成的三个条件 10.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的概念 11.血栓的结局 12.血栓对机体的有利及不利方面 13.栓塞及栓子的概念 14.栓子运行的途径 15.栓塞的类型 16.梗死的概念、原因、条件 17.梗死的形态特征 18.出血性梗死形成条件 重要名词解释 1.充血 2.淤血 3.血栓形成 4.血栓 5.栓塞 6.梗死 7.出血性梗死 8.贫血性梗死 9.出血重要问答题 1.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2.简述慢性肺淤血的镜下病变特点 3.列出血栓形成的条件,简述血栓的类型及构成 4.血栓的结局有哪些,血栓形成对机体有那些影响 5.简述栓子的运行途径 6.简述栓子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7.类出梗死的原因 8.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第十三章消化系统疾病 重要知识点 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2.胃溃疡的病理变化、结局、并发症 3.病毒性肝炎的概念及类型 4.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5.急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6.三种慢性肝炎病变比较 7.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的镜下特点 8.肝硬化的概念 9...门脉性肝硬化的概念、最常见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

10.食管癌的类型及扩散 11.胃溃疡及溃疡型胃癌的肉眼形态鉴别 12.Krukenberg瘤的概念 13.原发性肝癌的概念 重要名词解释 1. 2.胃炎2.慢性浅表性胃炎 3.慢性萎缩性胃炎 4.病毒性肝炎 5.肝硬化 6.食道癌 7.胃癌 8.原发性肝癌9.大肠癌 重要问答题 1. 2.列出胃溃疡的合并症 3.简述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基本病变 4. 5.列出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理变化 6.列出我国肝硬化得分型 7. 8.列出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肉眼及镜下病变特点 9. 10.门脉性肝硬化形成的假小叶有何特点 11.试分析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的原因 12.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3. 14.简述肝硬化时主要的侧枝循环和合并症 15. 16.简述早期食管癌病变特点 17.列出中晚期食管癌的肉眼分型 18.简述早期胃癌病变特点并列出分型 19. 20.简述晚期胃癌病变特点并列出分型 21.简述胃溃疡及溃疡型胃癌的肉眼形态区别 22. 23.列出原发性肝癌的肉眼及镜下分型 24.列出大肠癌的肉眼分型 25.简述胃癌的扩散途径 26.

鸡的解剖检查手册

皖西学院 鸡 的 解 剖 检 查 手 册

鸡的解剖步骤 1按鸡的身体部位的解剖步骤: 解剖前先详细观察鸡只的外表症状 头部、颈部的解剖胸腔、腹腔内的解剖 2按鸡的内脏各个系统的解剖步骤: 呼吸系统的解剖消化系统的解剖秘尿系统的解剖生殖系统的解剖循环系统的解剖 3解剖前先详细观察 鸡只的外表症状鸡只的外表症状: 皮肤上的病变:出血、肿瘤和羽毛脱落; 鸡爪上的病变:干燥、出血和变色; 鸡喙部的病变:干燥和变色; 4头部、颈部的解剖 解剖步骤: 先从鸡嘴角处剪开口腔---再延食道把颈部剪开---再延食道把气管分离出去---剥离颈部皮肤分离淋巴扁桃体---从鼻孔上方以鼻腔横截面剪开。在胸口处取下大胸,从胸口处剪开,把气管和支气管剪开5头部、颈部的解剖 头部的解剖与疾病: 头部的解剖重点:是口腔内和鼻腔内病理变化。 头部的疾病:鼻腔炎症、传染性喉气管炎、口腔炎症和鸡痘等疾病。

口腔炎症:曲霉菌毒素中毒、维生素缺乏、鸡痘等疾病。 6颈部的解剖 颈部的解剖与疾病: 颈部的解剖重点:是食道、气管和淋巴扁桃体的病理变化。 颈部的病理变化:食道出血;气管内出血、充血及有不同程度的粘液;扁桃体大小不同。 7胸腔、腹腔内的解剖 解剖办法:从胸软骨与腹部交界处把腹腔剪开,并向关延脊梁骨与肋骨交界处剪开并去掉大胸。 去掉大胸后---先摘取出肝脏和脾脏---把腺胃和肌胃及肠道拉出---最后取出支气管和肺。 8胸腔内的解剖 胸腔内的器官有部分支气管、心、肺、肝、脾和腺胃等。 心、肺、肝、脾为胸腔内实质性器官病变多表现在充血、出血和坏死,另处或表现有肿大、缩小、边缘变薄与实质性变性。但每个器官又有其特征性病变。 腹腔内的器官有消化系统全套器官、肾、卵巢和睾丸及法氏囊等。肾、卵巢和睾丸及法氏囊为腹腔内实质性器官病变多也表现在充血、出血和坏死,另外或表现有肿大、缩小、边缘变薄与实质性变性。但每个器官又有其特征性病变。 9呼吸系统的解剖

坏死的概念、病理变化及类型

(一)坏死的概念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二)坏死的病理变化和类型坏死的基本病变: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细胞质呈嗜酸性。 1.坏死的病理变化(1)细胞核的改变:这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表现为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2)细胞质的改变:由于胞质发生凝固或溶解,HE染色呈深红色颗粒状,如肝细胞坏死出现的嗜酸性小体。(3)间质的改变:由于各种溶解酶的作用,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断裂或液化,与坏死的细胞融合成一片,呈红染的颗粒状无结构物质。 2.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因为失水变于、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黄色比较干燥结实的凝固体,故称为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肾、脾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梗死)。肉眼形态:开始阶段,坏死组织`出现明显肿胀,色泽灰暗,组织纹理模糊。以后坏死灶逐渐变硬,呈土黄色,坏死灶周围常出现一出血带,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光镜:可见坏死组织的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及胞质呈嗜酸性染色,但组织结构的轮廓依然存在。(2)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少,或坏死细胞自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大量水解酶,或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则细胞组织易发生溶解液化,称为液化`性坏死。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在含蛋白少脂质多(如脑)或产生蛋白酶多(如胰腺)的组织。凝固性坏死的组织发生细菌感染时内含大量中性粒细胞,因其破坏释放出大量水解酶,溶解组织,也能引起液化性坏死。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①干酪样坏死:主要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因含脂质成分较多,质地松软,状如奶酪。称干酪样坏死;如:肺干酪性结核。②坏疽:组织坏死后,因伴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从而使坏死组织呈现黑褐色的特殊形态改变。干性坏疽:由于动脉受阻而静脉仍通畅,使坏死组织水分少,加之空气蒸发,使病变组织干燥,细菌不易繁殖,病变发展慢,多见于四肢末端,原因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湿性坏疽:常发生于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脏器(肠、子宫、肺)。因动脉闭塞而静脉回流受阻,坏死组织水分多,适合腐败菌生长,局部肿胀,呈污黑色。引起恶臭。气性坏疽:因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厌氧菌感染,细胞分解坏死组织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内因含气泡呈蜂窝状,按之有捻发音。

鸡病理剖检顺序及常见病变说明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鸡病理剖检顺序及常见病变说明螄 一、外部检查膂 (一)营养状况膀 肥胖(胸肌丰厚)----最急性传染病,急性中毒病,中暑。艿 消瘦(胸肌菲薄,龙骨明显可见)----慢性传染病,慢性寄生虫病,慢性中薃毒病,蛋白质缺乏症,跛行,失明。 (二)头部节 冠暗紫色---鸡新城疫,禽出败,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黑头病。薁 冠苍白---卡氏白细胞虫病,球虫病,蛔虫病,绦虫病,马立克氏病,啄伤或蚇切嘴流血不止,肝破裂,蛋白质缺乏症。 肉髯水肿---传染性鼻炎,慢性禽出败,禽流感,绿脓杆菌病。薆 面水肿---传染性鼻炎,禽流感。莂 眼炎(包括结膜炎,角膜炎和全眼球炎)(早期结膜充血,流眼水,眼角有蚈泡沫,眼皮肿胀,严重者眼内有脓性分泌物或豆渣样物,角膜混浊,前房蓄脓)---霉形体,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感冒,曲霉菌病,大肠杆菌病,氨气刺激,眼型鸡痘,维生素A缺乏症。 灰眼(虹膜色素消失变成灰色)---眼型马立克氏病。荿 鼻炎(鼻孔可挤出稀薄或浓稠鼻液)---传染性鼻炎,霉形体病,传染性喉气莅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感冒。. 眶下窦炎(窦肿,早期有粘液,后期有豆渣样物)---传染性鼻炎,霉形体病,蒂禽流感。 痘疹(冠、肉垂、眼皮、嘴角出现结节状痘疹,后期形成暗褐色痂)——鸡聿痘。 哈氏腺出血----病毒性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袆 (三)皮肤及皮下膃 腹部皮下出血水肿(腹部皮肤呈紫色,皮下水肿,剪开时流出稍粘稠的蓝色薂液体)---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

咽部疾病的病理变化

咽部疾病的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镜下见肿瘤呈双向生长:①一方面向表面呈乳头状增生,表面被覆一至两层立 方和柱状上皮或呼吸上皮。②一方面向间质内呈腺瘤性生长,形成乳头状或乳头状囊腺瘤结构。腺瘤上皮和被覆上皮间有移行。 1.2 颅咽管瘤 病理变化 1.2.1 肉眼肿瘤为囊性、实性,囊内有黄色或暗褐色的液体,有胆固醇结晶。肿瘤常侵犯周 围组织,不易切除干净。 1.2.2 镜下①牙釉瘤型:肿瘤上皮呈梁索状和巢状,似牙釉质瘤结构,被覆柱状上皮。②乳 头状型。 1.3 特殊检查免疫组化:cK、碱性磷酸酶阳性。 2恶性上皮性肿瘤 2.1 鼻咽癌 鼻咽癌包括鼻咽部所有的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鼻咽顶部为最常见原发部位,肿瘤可为单个 结节、菜花状或乳头状,可形成溃疡或于黏膜下呈浸润性生长,早期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肿大为部分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2.2 角化性鳞状细胞癌 2.2.1 临床要点患者表现为鼻出血、鼻塞及偏头痛、颈部肿块等症状,放射治疗不敏感。 2.2.2 病理变化根据组织分化程度,可分为分化好的角化性鳞癌和分化差的角化性鳞癌。 分化好及中等分化的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大量角化珠,明显的细胞间桥以及癌巢内的肿瘤细胞层次分明(类似基底细胞、棘细胞和角化细胞)。 分化差的角化性鳞癌癌巢内细胞排列不规则,层次不清,角化珠或角化细胞少,但可见细胞 间桥。 2.3 非角化性癌 2.3.1 临床要点黏膜上皮发生与EB病毒(EBv)、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对放疗敏感。 2.3.2 病理变化 分化型非角化性癌①癌细胞呈团块状或条索状不规则排列。②细胞形态、大小多不一致, 主要为圆形、卵圆形;细胞界限清楚,不呈合体状。③核大,染色质深染,偶见泡状核细胞。 ④若肿瘤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时,亦可称为梭形细胞癌。⑤若肿瘤细胞核形态大小差异大,出现畸形的瘤巨细胞时。则称为多形细胞癌。 鼻咽型未分化癌又称淋巴上皮瘤样癌,曾称泡状核细胞癌。镜下:①瘤细胞大小较一致, 细胞界限不清。②核呈卵圆形空泡状,有较显著的嗜酸性核仁。③可见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可分为两型。 (1)Regaud亚型:肿瘤细胞聚集成巢,被炎性细胞所分隔,界限清楚。

鸡的解剖实验报告

鸡的解剖实验报告 专业:动物医学年级:2015 姓名:王涛学号:86150233 一、实验日期:2016年12月12日 小组成员:张建刚、冯洋、李金霞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对鸡的骨骼和肌肉的观察,认识禽类动物的基本生活习性和主要特征。 2、通过对鸡的内部结构解剖和观察,认识鸟类的各个基本器官以及系统的基本结 构,并发现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3、通过对鸡的解剖操作,掌握解剖鸟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 1、观察鸡的外形结构,了解鸡的基本生活习性。 2、打开胸腔和腹腔,观察各个器官,并能准确找出器官所在的位置。 四、实验器材 手术盘、剪刀、一只已经处死并脱毛的健康鸡五、实验步骤和观察内容 (一)、观察外形结构: 背面腹面

脱毛后的外形特征: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容易区分,尾部明显退化,皮肤薄 且松,皮肤腺体不发达。前肢特化为翼,后肢具有四趾,趾间无蹼。 (二)、外形基本观察结束后,用剪刀沿着鸡的大腿内侧剪开,如图所示;把鸡腿给打开后沿着腹侧的肛门正上方无骨处 剪开,打开腹腔,观察其内部结构; 在打开腹腔之后,大概观察了各个器官的具 体位置和形态,然后在进一步观察其结构; 1、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 心脏 泄殖腔 气囊 空回肠 剪开位置

2、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 十二指肠 胰腺 盲肠 十二指肠 空肠 结直肠 输卵管 回肠 泄殖腔 肛门

3、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 4、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 5、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 6、输卵管: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 观察完肠管之后,开始观察内脏各个器官的形态特征,然后从咽喉部剪开,找出气管和食管,观察软骨等结构; 7、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 8、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

病理学 第十六章 寄生虫病 课程复习

第十六章寄生虫病 知识框架 重点内容 第一节 血吸虫病 掌握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的基本病理变化;肝吸血虫病及肠吸血虫病。 熟悉 尾蚴、童虫和成虫引起的病变;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 了解 病因及感染途径;血吸虫卵异位寄生引起的病变。 1.病因及感染途径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常见的血吸虫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在我国只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流行。 2.病理变化

2.1虫卵引起的损害为本病最主要病变。 2.1.1虫卵沉着部位主要沉积于乙状结肠壁、直肠壁、肝。异位沉积于脑、肺等处。 2.1.3病变特点 (1)急性虫卵结节——嗜酸性脓肿:中央为1~2个成熟虫卵,表面有放射状嗜酸性均质棒状体(Hoppli现象),周围为无结构凝固性坏死区和大量嗜酸粒细胞聚集,可见Charcot-Leyden结晶。 肉眼:灰黄色、粟粒至绿豆大的小结节。 (2)晚期急性虫卵结节:在嗜酸性脓肿的周围出现肉芽组织层,其间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3)慢性虫卵结节——假结核结节:急性虫卵结节形成10天后,虫卵内毛蚴死亡,坏死物质被清除吸收;虫卵崩解,破裂;单核巨噬细胞变为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形成与结核肉芽肿类似的病变。 (4)纤维化结节:假结核结节纤维化,玻璃样变,死亡虫卵钙化。 2.2尾蚴引起的损害 尾蚴性皮炎。 2.3童虫引起的损害 一过性肺炎;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 2.4成虫引起的损害 血栓性静脉炎伴血栓形成,血管周围炎、晚期纤维组织增生,死亡成虫周围可形成嗜酸性脓肿。 3.主要器官的病变及其后果 3.1肝脏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变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变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并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该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自身抗原性质改变,交叉免疫反应,T细胞对自身免疫反应,B细胞的调节异常等,导致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丢失,引起组织损伤,导致疾病的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正常人体免疫系统对非已抗原发生免疫排斥,而对自身抗原呈免疫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涉及免疫、遗传、感染等诸多方面,机制复杂,可能抗原因素,免疫调节因素,微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为特点的,以广泛的细小动脉炎为基本病变的多系统受累的经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有发热,皮损(如面部蝶形红斑)、肾脏、心脏、肝脏、关节、浆膜等脏器损害,全身细胞减少等。 病理变化 1.狼疮小体:是抗核抗体与受损的粒细胞或其他细胞暴露的细胞核结合,并发生反应,使细胞核染色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均质一片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HE染色呈兰色。 2.急性坏死性小动脉,细静脉炎是本病的基础病变,可累及全身任何组织,以皮肤,肌肉最多见。 3.20%可出现肝脏损害,称狼疮性肝炎。 4.皮损以面部蝶形红斑最为典型。 5.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肾脏损害,出现狼疮性肾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侵犯全身各处关节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血浆中有类风湿因子及其免疫复合物存在。 病理变化 本病主要累及结缔组织,在关节、心、肺、皮肤、血管壁内发生纤维素样变性或坏死,并可形成类风湿肉芽肿,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周围放射状排列的类上皮细胞,最外周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具有一定特征性。 关节病最常见,呈现多发性,对称性,手足小关节最常受累,最后可导致关节强直,畸形。 组织学检查,滑膜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鸡病理解剖心得体会1

临床病理学解剖实验心得体会 班级动医1402 姓名石苓竹 学号20140201702

尸体剖检是运用兽医病理学知识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来诊断和研究疾病的一种方法。病理解剖学的研究主要依靠这种方法,在临床时间上则经常应用这种方法对病畜进行死后诊断。学会动物的尸体剖检方法和程序。 为了全面而系统地检查尸体所呈现的病理变化,尸体剖检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对于家禽的解剖,就是通过家禽的身体进行剖解。眼观家禽的各个器官,通过观察各个器官的形态、颜色、大小、状态等来判断家禽是否患病。将家禽放血致死。放入含有消毒液的桶内,对家禽进行腿毛。完毕后进行解剖,观察。最后进行总结。 病禽外观检查:观察群体病禽的营养状况,羽毛是否蓬乱、污秽及有无脱毛等现象;皮肤有无淤血、出血、肿胀节假等;在检查天然空有无分泌物流出,分泌物的颜色、性状如何,数量多少等;还要个别检查可视粘膜的色泽,是否有充血、淤血、出血、贫血等病变;观察泄殖腔周围的有无粪便污染,粪便颜色、气味如何;关节、腿、爪有无肿胀、扭曲、粗大、变形或其他异常。 处死与剖解:将鸡的羽毛浸湿后用颈动脉放血法或断颈法将其处死然后用力将大腿按下,使髋关节脱臼,将两大腿向外展开,从而固定尸体。再于胸骨末端后方将皮肤横切,与两侧大腿的竖切口连接,然后将胸骨末端后方的皮肤拉起,向前用力剥离到头部,使整个胸腹及颈部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充分暴露,以便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是否存在病变,如水肿、出血、结节、变性、坏死

等。然后在胸骨后腹部横切穿透腹壁,从腹壁两侧沿肋骨头关节处向前方剪断肋骨和胸肌,然后握住胸骨用力向上向前翻拉,去掉胸骨露出体腔,观察内部情况(如位置、颜色、腹水性状、有无肿胀、充血、出血、坏死等)。 用手指伸到肌胃下,向上勾起,从腺胃前端剪断,在靠近泄殖腔处把肠剪断,将整个消化道连同脾脏取出。小心切断肝脏韧带并连同心脏一起取出。把卵巢和输卵管取出,使肾脏和法氏囊显现出来。用小镊子将陷于肋间的肺脏完整取出,从嘴角一侧剪开至食管和嗉囊,把气管剪开。从鼻孔上方切断鸡喙,露出鼻腔,用手挤压,检查分泌物的性状和鼻腔及眶下窦有无病变。剪开眶下窦,剥离头部皮肤,用弯尖剪剪开颅腔露出大脑、小脑。在大腿内侧剪去内收肌,暴露出坐骨神经。 检查内容:1、胸、腹腔检查。胸、腹腔内有出血点、出血斑,可见于传染病型败血症;胸、腹腔内有积血或血凝块,多是腔积血;腹腔内有大量清亮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常见于肝硬化、腹水症等;若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并致使各脏器粘连在一起,多见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腹膜炎或陈旧性卵黄脱落症;雏鸡腹腔内有大量黄绿色渗出液,常见于硒VE 缺乏症,这一病变多与上述皮下肌间的病变相一致。 2、呼吸道检查。鼻腔内渗出物增多或充满粘稠脓性液体,多见于传染性鼻炎、禽霍乱、禽流感、支原体肺炎和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肿头综合征等。气管内有覆膜,可见于黏膜性鸡痘;气

病鸡的解剖实验报告doc

病鸡的解剖实验报告 篇一:鸡解剖实验报告.doc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鸡的解剖 二、试验时间:XX年12月12日 三、实验地点:动医楼 四、使用器械:镊子(不带齿)、手术刀、手术剪 五、解剖程序:首先把鸡处死,方法是:在鸡的颈部靠近头处开口 放血致死;然后解剖 六、观察内容 1. 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 2. 腺胃:纺锤形,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 3. 肌胃:紧接与腺胃,近圆形,呈暗红色 4.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 5. 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 6. 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 7. 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 8. 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

9. 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 10. 法氏囊:位于鸡的泄殖腔的背侧,是泄殖腔的一个盲囊 11. 气管:较长而粗,半透明管状,位于皮下,偏右,进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 12. 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分外鸣膜和内鸣膜,禽类的发 声器官 13. 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 14. 心脏: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体形 15. 肾:位于综荐股两旁和髂骨内面,红褐色 16. 卵巢:位于左肾前部肾上腺的腹侧,上有发育着的大小不一的黄色卵泡 17. 输卵管: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壶腹部:受精部位 壶腹部:产生蛋清的部位 峡部:形成蛋壳膜 子宫:形成蛋壳及其色素 阴道:在蛋壳外面形成少量灰质 18. 髂腓肌:相当于臀股二头肌,位于髂骨脊,以圆腱止于腓骨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多选题A型题 1.病理生理学是 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 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科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 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 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答案]D [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 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流行病学调查 D.推理判断 B.动物实验研究 E.临床实验研究 C.临床观察病人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A.病理状态 D.病理障碍 B.病理过程E.病理表现 C.病理反应 [答案]B [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 A.器官病理学 D.疾病病理学 B.细胞病理学 E.医学生理学

C.实验病理学 [答案]C [题解]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 Bernard倡导以研究活体疾病为对象的实验病理学,复制动物模型是病理生理学的前身。 6.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 A.19世纪前叶 D.20世纪前叶 B.19世纪中叶 E.20世纪中叶 C.19世纪后叶 [答案]C [题解]1879年俄国的喀山大学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独立学科和教研室,讲授病理生理学。 7.我国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于 A.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E.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答案]D [题解]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东北有些院校最先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1954年卫生部聘请苏联专家举办讲习班,1956年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均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8.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国家是 A.中国 D.美国 B.德国 E.俄国 C.东欧 [答案]E [题解]同第6题题解。 9.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诊断疾病 D.研究疾病的归转 B.研究疾病的表现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 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答案]C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 10.病理生理学专业工作者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D.美国 B.德国 E.日本 C.俄罗斯

实用鸡的病理解剖步骤

鸡的解剖步骤 禽病,直接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目前,人们虽然采取种种预防措施,尽力减少或控制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但一些亚临床型、非典型性疫病和新病不断发生,给养禽业造成很大损失,也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多麻烦。病理剖检是诊断禽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许多禽病,通过尸体剖检能观察到特征性病理变化,再结合发病情况、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一般可予以确诊。在实际工作中,若能带着问题对某些器官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检查,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病禽外观检查 先观察群体病禽的营养状况;羽毛是否蓬乱、污秽及有无脱毛等现象;皮肤有无瘀血、出血、肿胀、结痂等;再检查天然孔有无分泌物流出,分泌物的颜色、性状如何,数量多少等;还要个别检查可视黏膜的色泽,是否有充血、瘀血、出血、贫血等病变;观察泄殖腔周围的羽毛有无粪便污染,粪便颜色、气味如何;关节、腿、爪(蹼)有无肿胀、扭曲、粗大、变形或其它异常。 2 禽尸剖检方法 将病死禽或处死禽浸于常水或消毒水中使羽毛浸湿,洗去尘垢、污物,先将腹壁和大腿内侧的皮肤切开,用力将大腿按下,使髋关节脱臼,将两大腿向外展开,从而固定尸体。再于胸骨末端后方将皮肤横切,与两侧大腿的竖切口连接,然后将胸骨末端后方的皮肤拉起,向前用力剥离到头部,使整个胸腹及颈部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充分暴露,以便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是否存在病变(如水肿、出血、结节、变性、坏死等)。然后在胸骨后腹部横切穿透腹壁,从腹壁两侧沿肋骨头关节处向前方剪断肋骨和胸肌,然后握住胸骨用力向上向前翻拉,去掉胸骨露出体腔,观察内部情况(如位置、颜色、腹水性状、有无肿胀、充血、出血、坏死等)。术者用手指伸到肌胃下,向上勾起,从腺胃前端剪断,在靠近泄殖腔处把肠剪断,将整个消化道连同脾脏取出。小心切断肝脏韧带并连同心脏一起取出。如果是公禽注意保留睾丸的完整;如果是母禽可把卵巢和输卵管取出,使肾脏和法氏囊显现出来。用小镊子将陷于肋间的肺脏完整取出,从嘴角一侧剪开至食管和嗉囊,把气管剪开。从鼻孔上方切断鸡喙,露出鼻腔,用手挤压,检查分泌物的性状和鼻腔及眶下窦有无病变。剪开眶下窦,剥离头部皮肤,用弯尖剪剪开颅腔露出大脑、小脑。在大腿内侧剪去内收肌,暴露出坐骨神经。此外,脊柱两侧、肾脏后部有腰荐神经,肩胛和脊椎之间有臂神经,在颈椎两侧、食管两旁可找到迷走神经,若需要时,可分别重点检查。 3 病变与疾病剖检术 应由表及里先实质器官,后腔性器官进行检查。剖检时,要仔细检查各组织器官的病变,并逐一做好记录,以便归类分析,做出正确的病理学诊断。 3.1 体表检查肥而丰满的病死禽,多死于急性病(如成禽发生急性传染病、雏禽过食、嗉囊扩张等);瘦而衰弱的病死禽,往往死于慢性病(寄生虫病、消耗性病、营养不良性病等)。皮肤上有结节,可见于皮肤型马立克氏病;皮肤大面积青紫,可见于新城疫、鸭瘟、巴氏杆菌病等;个别死禽皮肤呈片状出血、瘀血,多见于外伤;皮肤上有水肿、出血、脱毛等可见于葡萄球菌病等。鸡冠、肉髯发

第三章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测考试题.doc

第三章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测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在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哪种细胞( )A.朗格汉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朗格汉斯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异物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D.上皮样细 胞和异物巨细胞 E.朗格汉斯巨细胞和巨细胞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关于浸润型肺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B.属于非活动性肺结核 C.肺门淋巴结结核 D.病人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E.痰中结核菌常为阴性 本题答案:A 本题解lC.液化性坏死 D.纤维样坏死 E.凝固性坏死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6、单项选择题 人体消灭结核杆菌主要依靠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浆细胞 D.B淋巴细胞 E.巨噬细胞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关于淋病的特点,错误的叙述是()A.易侵袭黏膜 B.以性传播为主 C.病原体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D.感染最早期表现为阴道炎 E.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患儿4岁,头痛、发热,神志不清,抽搐不止,体检:颈软,四肢及躯干见大片淤斑。尸检:脾肿大,刀刮有脾泥,肾上腺大片出血,脑膜充血、混浊,在脑膜血管周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应诊断为()A.结核性脑膜炎 B.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出血热 D.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化脓性脑膜脑炎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成为重要传染源的肺结核病是()A.结核球 B.局灶型肺结核 C.支气管内结核 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鸡病诊断与防治图谱

病毒性疾病 一、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它是又副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中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病毒不易变异,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停毒株间致病力不同。主要特征,呼吸困难,下痢,有神经症状,产蛋急剧下降,浆膜黏膜出血,传播快,死亡率高。 临床诊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离群呆立,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呼吸困难,张口伸颈,是有喘鸣音和咯咯声,有吞咽动作,鸡冠肉鬓呈青紫色。嘴角流延,常有甩头动作。倒提鸡时从口内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黏性液体。下痢,粪便呈黄色或白色水样。部分病鸡出现脚、翼麻痹、瘫痪,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这种症状多发雏鸡和育成鸡群。 解剖诊断: 1口咽部蓄积粘液,嗉囊内充满酸臭、浑浊的液体。胸腺肿大,有暗红色点状出血。喉头和气管粘膜充血、出血,有粘液。 2腺胃乳头出血、溃疡,腺胃交界处黏膜有条状出血和(或)溃疡。 3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出血和溃疡,在不同的肠段形成岛状或枣核状坏死溃疡灶,溃疡灶表面有黄色或灰绿纤维素膜覆盖,剥离后露出粗糙红色的溃疡面。溃疡灶主要发生淋巴滤泡处;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和溃疡,直肠和泄殖腔出血。 4腹部脂肪出现细小的出血点。

5肠蛋鸡出现卵泡变形、血肿和破裂。 6非典型新城疫病理变化不典型,主要表现为肠道和泄殖腔充血、出血。 二、禽流感 本病易与大肠杆菌等细菌病混合感染。 临床诊断:1病鸡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呼吸道症状。鸡冠发紫,脚鳞呈蓝紫色。 2病鸡肿头,流泪留涕,眼睑周围浮肿,肉冠和肉垂肿胀,出血甚至坏死。 3出现头颈抽搐或震颤等神经症状。 4产蛋率下降,蛋壳粗糙,软皮蛋、褪色蛋增多。 解剖诊断:1机体脱水发绀。2气管充血,有粘性分泌物。内脏浆膜黏膜、冠状脂肪、腹部脂肪有点状出血。 3腺胃乳头溃疡出血,粘膜上有脓性分泌物。肌胃内膜易剥离,皱褶处有出血斑。 4肠道广泛性出血和溃疡,充满脓性分泌物。 5产蛋鸡腹腔内有新破裂的卵黄,卵泡变形、充血,严重者卵泡变黑。 6输卵管内有白色粘稠分泌物。 防治措施: 1对发病鸡群迅速做出诊断,封闭发病鸡场,销毁发病鸡群。 2常与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对发病鸡群用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