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揭秘

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揭秘
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揭秘

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揭秘

作者:刘超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4年第1期

“肃静”“回避”牌分竖两边,十八般兵器排列有序,衙役分立两边,摆着文房四宝的公

案庄严肃穆,官老爷惊堂木一拍:“还不从实招来!”这是我们在影视及文学作品里经常看到

的情景。在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就是府衙,通常衙门的很多装饰都有着一定讲究,例如公堂

上悬挂的“明镜高悬”,比喻官吏能明察秋毫,光明正大;公案后悬挂的“海水朝日图”象征

着官员“清似海水,明如日月”。这样的办公“标配”,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了约定俗成

的官场制式,乃至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符号。

一、衙署的设置规制严格

不同级别的府衙,内部设施有不同的等级约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基于

“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观念,对衙署的设置都十分重视,且有一定的规制。古建筑学家刘敦桢在《大壮室笔记》中曾指出:“古者军旅出征,依帐幕为官署,故将军所治

曰幕府。若廷尉、内史、京兆尹、郡守所居,亦皆称府,县治则称寺。然汉官寺自九卿郡守,

迄于县治邮亭传舍,外为听事,内置官舍,一如古前堂后寝之状,体制或有繁简,区布之法固

无异也。”

明代规定:一、二品官员衙署的梁栋才可装饰成土黄色。明永乐间迁都北京并营建故宫后,这种规制显得更加严格、规范。各级官员府第的建筑结构和规模、以及油漆彩饰等都有严格的

规制。明代规定:一、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瓦兽,梁栋檐角青碧绘饰,梁栋饰以土黄。明代官式体制的建筑法则,源自于明初凤阳、南京的宫殿衙署,从建筑的总体格局看:庭

院宽阔,比例方正;有独立的东西配房;有钻山耳房加前廊;园林布局疏朗而规整。

清代对官员办公场所的规模及规格均分级。在总体规模上,除了花园、箭亭等游憩宴乐部

分外,衙署的必备建筑,即官廨府邸部分,也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清代就规定:京师部级衙

门(一、二品官衙)规模为 1.82 公顷—2 公顷(27 亩—30亩);寺、监、院级衙门(三、四品官衙)规模为 0.6公顷—1 公顷(9亩—15 亩);以上规定均不带官眷住所。据《顺天府志》记载,顺天府为三品官衙,带官眷住所,全部衙署面积占地 19亩。

在建筑规格上,不同级别的官府也有不同的等级约束。《大清律例》将一、二品官厅堂由

明代的五间九架青碧绘饰,提高为七间九架可以彩绘,“三品至五品官,厅堂五间九架,正门

三间五架。”只是尺度的变化,等级制度更趋严格。

二、一砖一木皆有讲究

古代衙门遵循“前衙后邸”(迎合皇宫的前朝后寑)的建筑风格。衙署的大堂、二堂为行

使权利的治事之堂,二堂之后则为长官办公起居及家人居住之所。古代衙门的装饰和史册对清

官的标榜都彰显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一种政治文化心理——“清官情结”,上至帝王将相,

下至贩夫走卒,这种情结概莫能外。封建社会,统治者和老百姓历来都是对立的,但是在“清官”这个问题上却达成了出奇的一致。

贴楹联标明官德官风等为官之道。从宋代开始,为官者便在官署衙门撰贴对联,俗称“官联”,官员们以此表明自己的官德、官风、官声、官政等为官之道。

官联的内容,有的告诫自己不贪不贿,比如清代赵慎珍任桂林知府时,为了自勉为官清正,在衙门前贴上一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