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总结终极版

基因组总结终极版
基因组总结终极版

1、什么是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有哪些特点?

答:基因组学即基因组生物学,是研究生命遗传物质和其生物学规律的学问。基因组学的研究对象是基因组结构特征、变演规律和生物学意义。

特点:(1)Genome sciences are sequence-based

(2)Genome sciences are data-guided (not so hypothesis-driven)

(3)Genome sciences is a systematic approach

2、什么是模式生物?

答: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为模式生物。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包括对五种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大肠杆菌、酵母、线虫、果蝇和小鼠,称之为人类的五种“模式生物”。

3、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哪一年完成的?在科学上有什么意义?

答: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获得人类全部基因序列将有助于人类认识许多遗传疾病以及癌症等疾病的致病机理,为分子诊断、基因治疗等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破译生命密码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助于人们对基因的表达调控有更深入的了解。

4、基因组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近年来比较基因组学和动态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使得基因组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向其他学科、领域逐渐渗透的趋势日趋明显,涵盖了现代农业、生态环境、结构、进化、药物、法医、营养、人类健康等各个方面。随着各种技术水平的进步,基因组学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5、三大公共DNA数据库是什么?

答:GenBank,DDBJ,EMBL

6、什么是一级数据库和二级数据库?

答:一级数据库的数据直接来源于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只经过简单的归类整理和注释,其内容由提交者提供、控制。如GenBank,SNP,GEO。

二级数据库是在一级数据库的基础上衍生而来,是对生物学知识和信息的进一步整理,其内容由第三方(NCBI)整理、控制。如Refseq,TPA,UniGene。

7、什么是NCBI的Refseq?什么是UniGene?UniGene与Refseq的区别与联系?

答:Refseq数据库提供非冗余,高质量,经检验校正的序列信息,并为每个序列提供一个accession number

UniGene数据库基于MegaBlast自动将序列聚类,剔除冗余部分,形成gene clusters,每一个gene cluster提供单一基因的信息,包括基因表达的组织类型和图谱定位信息,已知的基因序列和尚未了解的ESTs。有助于发现新基因及选择图谱绘制试剂。

联系:均为NCBI建立的二级数据库

区别:Refseq提供染色体、基因组、蛋白质、RNA等的序列

UniGene提供的是基因的序列和ESTs信息

8、GEO是什么类型的数据库,主要包含什么类型数据?

答:GEO是基因表达序列数据库

数据类型:expression profiling;

genome variation profiling;

genome binding/occupancy profiling;

methylation profiling;

SNP genotyping;

non-codling RNA profiling

9、大致介绍一下UCSC GENOME BROWSER

答:UCSC Genome Browser是由UCSC创立和维护的,该站点包含有人类、小鼠和大鼠等多个物种的基因组草图,并提供一系列的网页分析工具。站点用户可以通过它可靠和迅速地浏览基因组的任何一部分,并且同时可以得到与该部分有关的基因组注释信息,如已知基因,预测基因,表达序列标签,信使RNA,CpG 岛,克隆组装间隙和重叠,染色体带型,小鼠同源性等。用户也可以因为教育或科研目的加上他们自己的注释信息。UCSC Genome Browser目前应用相当广泛,比如Ensembl 就是使用它的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为基础的。(这题是我百度的,不知道怎么答……)

10、HAV ANA基因是什么类型数据

答:人和脊椎动物的transcript(不确定

11 什么是细菌人工染色体(BAC)?

答: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是指一种以F质粒(F-plasmid)为基础建构而成的细菌染色体克隆载体,长用来克隆150kb左右大小的DNA片段,最多可保存300kb个碱基对。

该质粒主要包括oriS,repE(控制F质粒复制)和parA、parB(控制拷贝数)等成分。以BAC为基础克隆的载体成嵌合体的频率较低,转化效率高,而且以环状结构存在于细菌体内,易于分辨和分离纯化,已被科学界广泛接受。目前主要用于大片段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大的基因簇的相关研究,并在各类生物基因组计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2什么是遗传图谱?用来构建遗传图谱的标记有哪些?

遗传图是应用遗传学分析方法将基因或其他DNA顺序标定在染色体上构建的连锁图,家系分析等。遗传图距单位为厘摩(cM), 每单位厘摩定义为1%交换率。

主要标记有基因标记和DNA标记:

基因标记(性状标记):

DNA标记:以DNA片段为标记,通过DNA片段的电泳使DNA产生多态性,有1) 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2)SSLP (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 SSLP (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即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3)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即单核苷酸

多态性。

13什么是物理图谱?物理图谱和遗传图谱的联系和区别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直接将DNA分子标记、基因或克隆标定在基因组的实际位置。物理图的距离依作图方法而异,如辐射杂种作图的计算单位是Cr,限制性片段作图与克隆作图的图距是DNA的分子长度,即碱基对(bp,kb).

区别:1)遗传图谱通过遗传重组所得到的基因在具体染色体上线性排列图称为遗传连锁图。它是通过计算连锁的遗传标志之间的重组频率,确定他们的相对距离,而物理图谱则是基因或克隆在基因组的实际位置。

2)遗传图谱分辨率有限:分辨率依赖于得到的交换的数目。对于人类和大多数真核生物来说,巨大数量的后代不易获得;遗传图谱覆盖面较低;遗传图谱分子标记的排列有事会出现差错。

联系:二者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因进行定位;且物理作图必须在遗传作图的基础上才可进行,并且进行下一步的基因组测序;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可以整合。

14如何构建其物理图谱?

主要有限制性作图、荧光原位杂交、序列标签位点作图、克隆作图。

限制性作图:将限制性酶切位点标定在DNA分子的相对位置,主要是通过比较一种DNA分子被不同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所产生的片段大小来完成。局限性在于只能应用于相对较小的DNA分子;

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染色体上进行DNA杂交,以便识别荧光标记探针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可用于大基因组,但难于操作,数据积累慢,一次实验定位的标记不超过3-4个。

序列标签位点(STS)作图:STS是指一段短的DNA(100-500bp)易于识别,在待研究的染色体或基因组中仅有1个拷贝。因此当2个片段含有同一STS顺序时,可以确定这两个片段彼此重叠。序列标签位点作图是通过PCR或分子杂交将特定DNA顺序定位在及阴虚染色体区段中。通过放射杂交和克隆文库获得作图对象。

克隆作图:通过克隆的DNA片段之间的重叠顺序构建重叠群(Contig),绘制物理图谱连锁图。

作图所用的载体主要有YAC载体、PAC载体、BAC载体。

15 SANGER测序方法的原理

使用的是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利用一种DNA聚合酶来延伸结合在待定序列模板上的引物。直到掺入一种链终止核苷酸为止。每一次序列测定由一套四个单独的反应构成,每个反应含有所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并混入限量的一种不同的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由于ddNTP缺乏延伸所需要的3-OH基团,使延长的寡聚核苷酸选择性地在G、A、T或C处终止。终止点由反应中相应的双脱氧而定。每一种dNTPs和ddNTPs 的相对浓度可以调整,使反应得到一组长几百至几千碱基的链终止产物。它们具有共同的起始点,但终止在不同的的核苷酸上,可通过高分辨率变性凝胶电泳分离大小不同的片段,凝胶处理后可用X-光胶片放射自显影或非同位素标记进行检测。

详见下图:

16 二代测序原理。

二代测序的基本原理是边合成边测序。在Sanger等测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四种不同的dNTP,当DNA聚合酶合成互补链时,每添加一种dNTP就会释放出不同的荧光,根据捕捉的荧光信号并经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处理,从而获得待测DNA的序列信息。

17 如何构建Mate-pair文库?

首先将基因组DNA随机打断到特定大小;然后经末端修复,生物素标记和环化等

实验步骤后,再把环化后的DNA分子打断成400-600bp的片段并通过带有亲和素的磁

珠把那些带有生物素标记的片段捕获。这些捕获的片段再经末端修饰和加上特定接头后建成大片段文库,不需要克隆到细菌中,直接在Illumina Genome Analyzer上对这些大

片段文库的两端进行测序。这种从较大跨度两端所获得的序列对大基因组或者复杂基因组的组装和基因组结构变异发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适合于新基因组测序项目。

18 2000年公布的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分别由哪两种测序策略指导完成的?

A,逐个克隆法(由上而下):对连续克隆系中排定的BAC逐个进行亚克隆测序,并进行组装;B,全基因组鸟枪法(由下而上):在一定作图信息基础上,绕过大片段连续克隆系的构建而直接将基因组分解成小片段随机测序,并用超级计算机进行组装。

19 什么是reads?什么是Contig?什么是Scaffold?什么是N50?

高通量测序时,在芯片上的每个反应,会读出一条序列,是比较短的,叫read,它们是原始数据;有很多reads通过片段重叠,能够组装成一个更大的片段,称为contig;多个contigs通过片段重叠,组成一个更长的scaffold;N50值是评定基因组拼接好坏的一个标准,如Contig N50 :Reads拼接后会获得一些不同长度的Contigs。将所有的Contig长度相加,能获得一个Contig总长度。然后将所有的Contigs按照从长到短进行排序,如获得Contig 1,Contig 2,Contig 3...………Contig 25。将Contig按照这个顺序依次相加,当相加的长度达到Contig总长度的一半时,最后一个加上的Contig 长度即

为Contig N50。Scaffold N50类似。

20 基因组完成图一般错误率是多少?

单碱基错误率低于十万分之一

21.Phred/Phrap/Consed各软件分别起什么作用?

Phred is a program that performs several tasks: a. Reads trace files– compatible with most file formats: SCF (standard chromatogram format), ABI(373/377/3700), ESD (MegaBACE) andLI-COR. b. Calls bases– attributes a base for each identified peak with a lower error rate than the standard base calling programs. c. Assigns quality values to the bases– a“Phred value” based on an error rate estimation calculated for each individual base.

d. Creates output files– base calls and quality values are written to output files.

Phrap is a program fo assembling shotgun DNA sequence data, https://www.360docs.net/doc/7b7643165.html,es the entire read content(使用全部的read 内容)-no need for trimming,b. user supplied + intermally computed data-better accuracy of assembly in the presence of repeats. C. conting sequence is consitituted by a mosaic of the highest quality of the reads. d. provides extensive information about assembly(提供关于组装的广泛的信息),e handles very large datasets(操作广泛的数据集合), f.generate output files(产生输出文件).

Consed is a program for viewing and editing assemblies produced by Phrap. Key features: a.assembly viewer b.trace file viewer c.Navigation d. Autofinish。(Consed 是一个用来观察和编辑从Phrap中产生的装配的程序)

Phrap(PHRagment assembly program)是目前在小的基因组片段或重复序列含量较低的全基因组组装中应用非常广泛的软件。它常和另几个软件一起组成

Phred-Phrap-Consed软件包。

Phred的基本功能是找到电泳道,识别泳道的空间并对信号进行技术处理;将测序仪上得到不同波长光的强度变化轨迹,转化成对应的的A,T,G,C 4种碱基;并根据信号峰的间距、形状及信噪比等因素,判断碱基的可信度信息。从Phred读出的文件,经过处理,生成序列文件和质量文件,两个文件互相对应。在拼接之前,通常用cross_match软件对反应序列中可能存在的载体序列标记。将去载体后的反应序列和相应质量值提交给Phrap。

Phrap通过比对找出配对的反应,在Phrap阶段,比对时采用的记分标准为:匹配为+1,错配为-9(错配涉及N时不罚分),起始空位罚分为-11,延伸空位罚分为-10,这样对于压缩区域配对时倾向于错配。拼接后的一致序列由最高质量的反应决定,并非由一致序列组成。Phrap给拼接后的一致序列中每个碱基都赋予一个拼接质量值,给序列的完成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Consed是推荐的和Phrap一起使用的序列编辑界面,它的发展和Phrap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了Phrap中产生的丰富的信息。通过Consed编辑,修改后的数据保存为phd类型文件。重新用Phrap拼接一次,修改后的结果则整合在新文件中。

(有些英文不太好翻译,不太确定的我就没翻译了,下面中文是吴老师的一篇中文文献中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22.Phred数值20代表什么?40又代表什么?

Phred效果评估的方程是q = - 10 x log10 (p),q - quality value (质量评价)p - estimated probability error for a base call(产生一个base call误差的概率)q= 20 means p=10-2 (1 error in 100 bases) q= 40 means p=10-4 (1 error in 10,000 bases)

23.基因组组装的两类算法分别是什么?各自代表性软件有哪些?

(第二类算法的代表性软件我没有找到)

24 什么是Lander-Waterman模型?

单独的一个碱基没有被覆盖的几率为P0=e-c, 对于任意一个位置X的碱基至少被一条read覆盖的概率为1- e-c,因此测序覆盖期望也为1- e-c

25.如果根据基因组序列的Kmer分布估计基因组大小,原理是什么?

k-mer指的是将一条read,连续切割,挨个碱基划动得到的一序列长度为K的核苷酸序列在利用基因组序列Kmer分布估计基因组大小的前提基于一个假设,就是我们所挑选的Kmer是从可以覆盖整个基因组序列的,根据Lander waterman 算法,这个算法的公式为G=Knum/Kdepth, G是代表基因组大小,Knum是整个K-mer的数目,Kdepth是预测的K-mer的深度。如果我们能获得K-mer的预测的深度,我们就能计算出基因组的大小。K-mer频次的分布是符合泊松分布的,我们将K-mer分布曲线的peak 当做预期的K-mer深度,从而计算出基因组大小。

26.什么是CpG岛?

基因组中富含GC碱基的DNA区段,满足CpG岛的条件是1.连续500bp的DNA 顺序;2.C+G含量大于55%;3.观测到的CpG双碱基数目比预期的数目大于0.65.

27.真核生物中重复序列主要有哪几类?

主要有5类:1. Interspersed repeats(散置的重复序列) 2. Processed pseudogenes(加工的假基因)3.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简单重复序列)4. Segmental duplications (重复片段)5. Blocks of tandem repeats(串联重复序列)(注:可能英文翻译不准确,尽量记英文比较靠谱)

28.如何注释基因组中的基因?

基因组注释主要包括四个研究方向:重复序列的识别;非编码RNA的预测;基因结构预测和基因功能注释。

基因的注释主要包括密度的变化,长度,基于一些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一些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和证据进行的结构和功能预测,包括预测基因组中的基因位点、开放性阅读框架(ORF)、翻译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内含子和外显子区域、启动子、可变剪切位点

以及蛋白质编码序列等等。

29.有哪几种高通量方法研究基因的表达水平?各自特点是什么?

主要有5种高通量方法研究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是表达序列标签(EST)、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CAGE、基因芯片技术、RNA-seq.

基因芯片技术特点:通过缩微技术,根据分子间特异性地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命科学领域中不连续的分析过程集成于硅芯片或玻璃芯片表面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基因及其它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生物芯片技术与传统的仪器检测方法相比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成本低、防污染等特点。

RNA-seq特点:数字化信号:直接测定每个转录本片段序列,单核苷酸分辨率的精确度,同时不存在传统微阵列杂交的荧光模拟信号带来的交叉反应和背景噪音问题。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到细胞中少至几个拷贝的稀有转录本。全基因组分析:可以对任何物种进行全基因组分析。无需预先设计特异性探针,因此无需了解物种基因信息,能够直接对任何物种进行转录组分析。同时能够检测未知基因,发现新的转录本,并精确地识别可变剪切位点及cSNP,UTR区域。检测范围:高于6个数量级的动态检测范围,能够同时鉴定和定量稀有转录本和正常转录本。

EST测序对每个转录本测定400-500bp的标签序列,每个cDNA文库测定数万个EST刻画所研究的转录组,但是其代表转录本片段短,只有一轮的测序,序列质量低。

SAGE:利用短标签来识别相应的转录本(9-20bp),比起EST测序通量上有很大提高,一个SAGE文库通常能测序几十万个短标签,使转录组抽样深度大大提高。

CAGE:CAGE标签是来自于没有归一化的cDNA文库中的全长的cDNA的最初始的20个核苷酸。能在no cDNA normalization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测序(转录本和promoters的定量)、通过strand information,进行碱基对的分辨、公正的基因组范围内的定位,不同群体RNA能被测序和比较等。

30.SAGE和CAGE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SAGE和CAGE都是用于定量及高通量基因表达分析的实验方法,都是通过短的碱基核苷酸序列标签来确认转录物。且CAGE是基于SAGE方法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方法。

区别:CAGE标签是来自于没有归一化的cDNA文库中的全长的cDNA的最初始的20个核苷酸。能在no cDNA normalization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测序(转录本和promoters 的定量),而SAGE的tag是来自DNA文库中连续的单个标签,特定的序列标签的出现次数就反应了对应基因的表达丰富。

(不是太确定)

31、什么是RPKM?

(理解:RNA-seq是透过次世代定序的技术来侦测基因表现量的方法,在衡量基因表现量时,若是单纯以map到的read数来计算基因的表现量,在统计上是一件相当不合理事,因为在随机抽样的情况下,序列较长的基因被抽到的机率本来就会比序列短的

基因较高,如此一来,序列长的基因永远会被认为表现量较高,而错估基因真正的表现量,所以Ali Mortazavi等人在2008年提出以RPKM在估计基因的表现量。

RPKM是将map到基因的read数除以map到genome的所有read数(以million为单位)与RNA的长度(以KB为单位)。

其公式为:

其中,total exon reads / mapped reads (millions) 可以视为所有read 数中有百分之多少是map 到这个基因,然后再除以基因长度,就可以某基因得到单位长度有百分之多少的total mapped read 有表现。

以下就用一个简化的例子来说明RPKM的运用方式与概念:

假设一基因体只有两个基因,一个9 KB,一个1 KB,如今有一sample,其map 到9 KB 的read 有18 million 个,map 到1 KB 的有2 million 个,如下图所示。

对于9 KB 的基因而言,

Total exon reads=18 million

Mapped reads=18+2=20 million

Exon length=9 KB

RPKM =18/(20*9)=0.1

对于1 KB 的基因而言,

Total exon reads=2 million

Mapped reads=18+2=20 million

Exon length=1 KB

RPKM =2/(20*1)=0.1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两个基因表现量没有差别。

32、介绍一下MicroArray或RNA-seq分析基因表达谱分析流程。

MicroArray:设计实验——RNA和探针的制备——芯片杂交——图像分析——基因芯片的数据分析——Biological confirmation——Microarray databases.

RNA——seq:

总的RNA——去除rRNA的mRNA——片段化——加接头——反转录以及RNaseH

消化——cDNA扩增——PAGE选择大小——高通量测序——测序数据。

33、什么是直系同源,什么是旁系同源?

直系同源(ortholog):两个物种中的同一基因。

旁系同源(paralog):两个基因在同一物种中,通过至少一次基因复制的事件而产生。

34、什么是分子钟。

生物大分子的进化速率(每年的氨基酸替换数)接近恒定,不同分子的进化速率不同。

For every given protein, the rate of molecular evolution is approximately constant in all evolutionary lineages。

35、什么是无根树,什么是有根树?

有根树是具有方向的树,包含唯一的节点,将其作为树中所有物种的最近共同

祖先。无根树只是指明了种属的相互关系,没有确认共同祖先或进化途径。

有根树:反映时间顺序。无根树:反映距离

36、基因树与物种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基因树:由来自各个物种的一个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示基因分离的时间。

物种树:代表一个物种或群体进化历史的系统发育树,表示两个物种分歧的时间。

基因树与物种树存在两方面的区别:

(1)对于某一被研究的基因,可能存在种内多态性,即在物种分化之前,该基因可能已经开始分化。所以两物种间该基因的分化时间可能早于这两个物种的分化的时间。由这一基因计算而来的分支长度(分歧时间)可能偏离.

(2) 基因树的分支情况(拓扑结构)可能不同于物种树。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分支点非常接近的物种间。例如人猩猩和黑猩猩间的关系。通过增加DNA序列的长度并测定多个相互独立的基因片段,一般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联系:

由于物种的进化历史不可能再现,所以不可能重建绝对完整的历史,同样也不可能获取绝对的物种树。但是通过多基因,大量DNA序列的正确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基因树与物种树间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系统树可被接受为物种树。

37、常用建树方法有几种?

A、进化距离构建进化树。常见有:UPGMA法、NJ法/邻接法。

B、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

C、最大似然法(ML)

38、UPGMA法与NJ法建树原理。

由进化距离构建进化树的方法有很多,常见有:UPGMA法和NJ法。

UPGMA法建树原理:首先将距离最小的2个物种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类,分支点位于2个物种间距离的1/2处;然后计算新类与其它物种间的平均距离,再找出距离最小的2个进行聚类;如此反复,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系统发生树。

NJ法建树原理:首先调整距离矩阵,重建时将距离最小的两个叶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分类,在树中增加一个父节点,删除原来两个分类,随后新增加的父节点又视为叶节点,重复上一次循环,直至整个循环只剩一个类为止。

39、如何判断进化树的可靠性?

进化树的可靠性分析: 自展法(Bootstrap Method) 。

? 从排列的多序列中随机有放回的抽取某一列,构成相同长度的新的排列序列

? 重复上面的过程,得到多组新的序列

? 对这些新的序列进行建树,再观察这些树与原始树是否有差异,以此评价建树的可靠性

进化树的可靠性分析>70% is considered significant.

40、目前基因组最大的病毒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mimivirus。

1、基因组1.2Mb,双链的DNA病毒。

2、末端两个900bp反向重复序列。

3、28%GC含量。

4、1262长度的ORF。

5、100个氨基酸。预测911个是蛋白编码的基因。

6、独特的性质,包括预测编码蛋白的基因在蛋白翻译中起作用。不能合成蛋白被认为是病毒原始的特点,和大多数的生命形式相反。

40.目前基因组最大的病毒是什么?有何特点?

答:Mimi病毒(Mimivirus)是目前已知的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病毒,其英文全称

为Mimicking microbe Virus,意即“酷似细菌的病毒”。

特点:(1)基因组大小是:1.2 Mb (1,181,404 base pairs).是双链DNA病毒。

(2)末端有有两个900碱基对的反向重复序列(thusit may circularize)。

(3)72%的AT含量(~28%GC含量);

(4)公认的开放阅读框(ORFs)的长度是1262,超过100个氨基酸。其中911个

被预测为蛋白编码基因。

(5)独特之处包括: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蛋白质翻译的功能(基因编码一些以前在病毒中没有发现的功能,例如DNA修复和将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能力)。而不能合成蛋白质被认为是病毒与大部分生命形式不同的主要特点。

41.病毒基因组进化有哪些机制?

答:(1)Mutation:短的世代(传代)时间;产生大量的后代;高的突变率

(2)Recombination(重组)

(3)Reassortment(重配):

(4)Selection(选择)

两条病毒进化的一般途径:

(1)与宿主共进化:优点:宿主和病毒一起生存繁荣。缺点:病毒和宿主命运相同。典型的是,DNA病毒。

(2)感染多个宿主:优点:一种宿主被连累可以换下一个。缺点:不能是任何一

个情形优化(一种突变可能提高在一个宿主中的复制但可能会减少在另一个宿主中的复制)。典型的是:RNA病毒。

42.移变和漂变:

答:遗传漂变: 在种群中由于复制错误和免疫选择慢的突变积累

遗传移变:由于基因组的重组和重配造成的主要的遗传变化。

43.地球上丰度最高的细菌是什么?

答:人的肠道菌(百度)课件上没找到

44.目前已知具有最小基因组的细菌是什么?其基因组有何特点?

答: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小的基因组:Carsonella ruddii, 160 kb

(1)寄生在以树液为食昆虫中的细菌。

(2)97.3%的DNA(蛋白和功能RNA)只有182182 ORFs,3个rRNA-specifying genes,28个RNA-specifying genes;

(3)90% of ORF 重叠,ORF的平均长度是826bp。超过一半的ORF只有贡献于

两个功能类别:翻译(34,6%)和氨基酸代谢(16.6%)。

(4)缺乏对很多细菌特异过程必要的基因。

45.什么是GC skew?

答:DNA链组成的非对称性:GC分布不对称(GC skew),AT分布不对称(AT skew)GC skew = (nG - nC)/(nG +nC),用来衡量G和C的相对含量,如果G>C则GC skew 的值为真值,G

在大多数细菌基因组中,前导链富含G(A),而滞后链中的C(T)多。打破A=T 和C=G的碱基频率发生的偏移,被称之为“AT(AT-skew)”和“GC(GC-skew)”。由于通常GC偏移比AT偏移发生的更明显,所以习惯上更多地只考虑GC偏移。

用于复制起点和终点的定位:因为GC偏移在前导链中是正值而在滞后链中为负值,所以GC偏移值是前导链起点、终点以及转变成滞后链的信号,反之亦然。这使得GC

偏移成为在环状染色体(circular chromosomes)中标记起点和终点的一个有用的工具

46.什么是侧向基因转移?如何检测?

答:侧向基因转移(LGT)也叫基因水平转移(HGT):一个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直接来源于其他的生物体,但不经过世代。这种转移非单向的(不涉及DNA的互惠交换)。

检测:(1)DNA 序列信息:系统发育树;G+C含量(如果一个区域的GC含量和

基因组大部分区域的GC含量不同,可能是水平转移);密码子偏向性;转移的序列对

于受体基因组是陌生的会被暂时保留,这种供体基因组的特征序列会从祖先DNA中区

别出来。

47.酵母基因组是如何进化的?

答:分析S. cerevisiae(啤酒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发现:很多区域是重复的,有染色体内的和染色体之间的,有遗传的的和遗传的。有些区域反映了根本的基因组进化。基因组重复区域的进化机制有:

(1)tandem repeatslippageduringrecombination(重组过程中的串联重复滑移)

(2)基因转换

(3)片段复制

(4)基因水平转移

(5)多倍性(比如基因组四倍性)

认为复制(重复)基因可能的四个命运[1] Both copies persist (gene dosage effect):

两个复制本都存在(剂量效应);[2] One copy is deleted (a common fate):一个复制本被

删除了(普遍的命运);[3] One copy accumulates mutations and becomesa pseudogene (no functional protein product):一个复制本积累突变成为假基因(没有有功能的蛋白产物);

[4] One copy (or both) diverges functionally. Theorganism can perform a novel function.:一

个(或两个)产生功能分歧,生物体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功能。

重复块存在的两个模型:Two models for the presence of duplication blocks

[1] Whole genome duplication (tetraploidy) followed bygene loss and rearrangements(全基因组复制(四倍性)接着基因丢失和重排):对于55个重复区域的50个区域,整个

块的方向与着丝粒有关,方向不随机。

[2] Successive, independent duplication events(成功地,独立的复制事件)。

48.原生生物副机体纲生物基因组有何特点?(ppt上没总结)

答:双滴虫纲(Diplomadida)与副基体纲(Parabasala)共同特点是都没有线粒体。

49.人类基因组有何特点?

答:(1)GC含量变化大:总的GC含量是41%.有的区域GC富含,有的区域GC 少。

(2)CpG 岛:GC二核苷酸含量低,是预期的五分之一。因为C常被甲基化变成T,甲基化的CpG残基经常分布在管家基因的启动子和外显子区域。甲基化的CpG结合蛋白募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有利于转录。在基因剪切,基因组印记和X染色体失活有作用。

(3)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比较:两种图谱的比较发现:每个核苷酸的重组率。在男性的生殖细胞中的突变率大约是女性的生殖细胞的两倍。大多数的突变可能来自男性。

(4)重复片段:超过50%的重复DNA。五个类型:1.散在重复(来源于转座子);

2.加工的假基因;

3.简单重复序列(微卫星,小卫星);

4.片段重复:在已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的

5.3%的片段重复,典型的是10-50kb. 中心粒包含大量的染色体上的复制DNA;5.串联重复块(比如在着丝粒附近)

(5)基因含量:基因含量:有大约21,000个人类基因,比早期估计的少很多。.

基因预测比较困难平均的外显子平均只有150个核苷酸;外显子和内含子的边界很难确定;内含子的长度在几千碱基的长度;假基因,非编码RNA很难鉴定。

50.什么是单基因疾病和多基因疾病?

答:单基因病是指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或病理性状。由于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而染色体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基因也有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之别,故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其遗传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单基因病中又可分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短指症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等)、x伴性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缺乏病等)、x伴性隐性遗传病(如色盲等)、Y伴性遗传病(如耳廓长毛症等)等几类。

多基因疾病:基因遗传病指某种疾病的发生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控制,它们的基本遗传规律也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但多基因遗传病除了决定于遗传因素之外,还受着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故也称多因子病。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先天畸形(唇腭裂、脊柱裂、无脑儿等)。

多基因遗传要点

⒈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两对以上基因。

⒉这些基因之间没有显,隐性的区别,而是共显性。

⒊每个基因对表型的影响很小,称为微效基因。

⒋微效基因具有累加效应,即一个基因对表型作用很小,但若干个基因共同作用,可对表型产生明显影响。

⒌每对基因的行为都遵循三大定律。

⒍不仅遗传因素起作用,环境因素也具有明显作用。

儿科学重点总结

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 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 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体格生长(重点) (一)体格生长的指标 1.体重: 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 <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 月龄×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 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

2.身高: 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后半年每月增长。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 身长(cm)=年龄×7 + 70 3.头围 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4.胸围 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二)骨骼的发育 1.囟门 前囟:出生时~2cm,12~18个月闭合。 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4个月闭合。 2.脊柱的发育: 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1岁会走腰椎前凸。 4.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 摄左手X线片。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出现;10岁出齐,共10个;2~9岁腕部

宏基因组学概述

宏基因组学概述

————————————————————————————————作者: ————————————————————————————————日期: ?

宏基因组学概述 王莹,马伊鸣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1402班)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以环境中未培养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又叫宏基因组学、元基因组学,英文名Metagenomics)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宏基因组学通过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利用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研究环境样品所包含的全部微生物的遗传组成及其群落功能.在短短几年内,宏基因组学研究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海洋、土壤、热液口、热泉、人体口腔及胃肠道等,并在医药、替代能源、环境修复、生物技术,农业、生物防御及伦理学等各方面显示了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宏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热点内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宏基因组宏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基因文库的构建 Macro summary of Metagenomics WangYing,Ma Yi-Ming (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Key words:Metagenome; Metagenomics;The environmental genomics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又叫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元基因组学。它通过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利用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研究环境样品所包含的全部微生物的遗传组成及其群落功能。它是在微生物基因组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开发新的生理活性物质(或获得新基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其主要含义是:对特定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总DNA(也称宏基因组,metagenomic)进行克隆,并通过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和筛选等手段获得新的生理活性物质;或者根据rDNA数据库设计引物,通过系统学分析获得该环境中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生态学信息。 1.起源 宏基因组学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98年由威斯康辛大学植物病理学部门的Jo Handelsman等提出的,是源于将来自环境中基因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当成一个单个基因组研究分析的想法,而宏的英文是"meta-",具有更高层组织结构和动态变化的含义。后来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Kevin Chen和LiorPachter将宏基因组定义为"应用现代基因组学的技术直接研究自然状态下的微生物的有机群落,而不需要在实验室中分离单一的菌株"的科学。 2 研究对象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是将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遗传信息看作一个整体自上而下地研究微生物与自然环境或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宏基因组学不仅克服了微生物难以培养的困难, 而且还可以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揭示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大大拓展了微生物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为从群落结构水平上全面认识微生物的生态特征和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 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已经成为微生物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水处理工程系统、极端环境、人体肠道、石油污染、生物冶金等领域, 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重要成果。 3 研究方法

呼吸科实习小结

呼吸科实习小结 来xx中心医院实习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第一次接触了临床,第一次穿梭于病房,第一次与病人有了正面的接触,虽然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不适应,但却让我获益良多。 呼吸内科是我实习的第一站,在这里什么都是从头学起,很多时候都让我有点手足无措。在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其他实习同学的悉心帮助下,我学会了开化验单和其它项目的申请单。慢慢地也开始会刊老师开的医嘱了,从简单的到复杂的,对于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查房过程中,带教老师会对某些疾病的要点进行讲解。有新病人时,老师会认真修正我所写的病历,第二天查房时还会讲解一下他们的诊断思路,这让我从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呼吸科碰到的病种较多,有气胸、胸腔积液、copd、哮喘、肺炎等,通过书写病历和体格检查,对这些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我在呼吸科感到比较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提出来去肺功能实验室观看肺功能实验是如何操作的。 从呼吸科出来后去了血液科。在这个科室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做了一次骨穿。虽然在血液科只待了一个礼拜,但通过前几天的观摩,终于在出科前一天亲身实践了一次。看到自己成功完成了,真要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以及支持。骨穿对血液科来说是一项常规检查,所有张慧英主任在我们进科室第一天就给噩梦详细

讲解了整个过程。血液科是我感觉与我们检验专业最有联系的一个科室,看到骨髓报告单让我很有亲切感,它不像b超、ct那样,我们一点都不懂。W骨髓报告单上的每一项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以前的实验课都有练习过。通过在血液科的一周,我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个月内最后去的科室是心内科。由于在校期间没有怎么学心电图,所以跟着老师查房比较累。当老师们对着心电图讨论p 波、u波、st段时,刚开始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几天下来渐渐进入状态了,一些简单的还能看得明白。在心内科的时候,还去导管室看了一次冠脉造影和一次pci,当看着导丝从桡动脉穿刺进入到心脏时,不得不惊叹医学发展之快。对于冠脉狭窄的病人,成功实行pci术,可以感觉到作为医生的自豪。有时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听老师们的讨论,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心内科碰到最多的病人就是冠心病,通过老师与病人的交谈,了解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知道冠脉造影是冠心病的确诊依据,对冠心病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为我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个月,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我喜欢现在这种状况,喜欢每到一个科室给我带来的新鲜感。我会好好利用在内科剩下的一个月,努力学习,相信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成长。 医院呼吸内科工作总结在医院党政领导及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有效指导下,呼吸科通过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完成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1、结构分子生物学; 2、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 3、DNA重组技术及其应用; 4、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 第二章DNA and Chromosome 1、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2、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现象。 3、Tm(熔链温度):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分子时的温度) 4、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 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以Ψ来表示。 6、C值矛盾或C值悖论: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C-Value Paradox)。 7、转座:可移动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现象。 8、转座子: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遗传成分 9、DNA二级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3)DNA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4)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 ≡ C(碱基互补原则);5)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相邻两个碱基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每圈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6)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接近平行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质或RNA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包括编码区两侧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 特点: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哺乳类生物大于2X109bp;2)单顺反子(单顺反子:一个基因单独转录,一个基因一条mRNA,翻译成一条多肽链;)3)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xon);4)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5)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11、Histon(组蛋白)特点:极端保守性、无组织特异性、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修饰作用、富含Lys的H5 12、核小体组成:由组蛋白和200bp DNA组成 13、转座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制,使插入的转座子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 复制型转座:整个转座子被复制,所移动和转位的仅为原转座子的拷贝。 非复制型转座: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被移位。 第三章DNA Replication and repair 1、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儿科学是儿科主治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儿科主治考试中占着比较大的比分,很多考生感觉儿科学的考题很容易出错,为了帮助考生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科学考试需要知道的知识点: 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婴儿期:出生至1岁。幼儿期:1岁至满3岁。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青春期:10~20岁。 2.儿科学知识点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 <6个月:体重=3+月龄×0.7,身高=50+月龄×2.5。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身高=65+(月龄-6)×1.5。 1岁:10kg,75cm。 2~12岁:体重=年龄×2+8,身高=年龄×7+75。 4.儿科学知识点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6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1岁时46cm,以后=头围+年龄-1。 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8周闭合。 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 8.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出全10个。 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月龄-(4~6)。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10.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1、结构分子生物学; 2、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 3、DNA重组技术及其应用; 4、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 第二章DNA and Chromosome 1、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2、 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现象。 3、 Tm(熔链温度): 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分子时的温度) 4、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 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以Ψ来表示。 6、 C值矛盾或C值悖论: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C-Value Paradox)。 7、转座:可移动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现象。 8、转座子: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遗传成分

9、 DNA二级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3)DNA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4)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 ≡ C(碱基互补原则);5)螺旋的螺距为 3、4nm,直径为2nm,相邻两个碱基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每圈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6)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接近平行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质或RNA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包括编码区两侧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特点: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哺乳类生物大于2X109bp;2)单顺反子(单顺反子:一个基因单独转录,一个基因一条mRNA,翻译成一条多肽链;)3)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xon);4)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5)含有大量重复序列1 1、Histon(组蛋白)特点:极端保守性、无组织特异性、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修饰作用、富含Lys的H5 12、核小体组成: 由组蛋白和200bp DNA组成 13、转座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2.生长发育:坐长一般是指小而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测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3.计划免疫:15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措施。 4.一级预防:是指小儿的营养指导、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预防接种等。 5.被动免疫:对易感儿或接触过患儿的体弱儿,进行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注射,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 6.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余水的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表现为一般脱水体征。 8.口服补液盐(ORS):组成成分为氧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氧化钾1.5g,无水葡萄糖20.0g,加水至1000ml,用于轻、中度腹泻病患儿,简便易行,疗效较好。 9.基础代: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 10.人工喂养: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 1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钙磷代失常,导致以骨骼系统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1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本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19.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三百分位数以下。 20.生长缓慢:生长速率<5cm/年。 13.早期新生儿:是指生后一周以的新生儿,属围产儿。因刚从宫生活转变为脱离母体独立生存各脏组织发育尚不够成熟,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特别需要细心护理监护和治 21.正常足月儿: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不足42周,体重大于等于2500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22.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 14.高危儿:指出生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 15.巨大儿: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的新生儿。 6.新生儿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伴心率小于100次/分及发绀。 7.新生儿黄疸:因胆红素在体积聚而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16.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母婴血型(ABO系统或Rh系统)不合,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所引起的溶血病。 17.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各种致病菌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使患儿出现严重感染中毒症状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18.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寒冷、感染、缺氧、摄入不足等原因,引起新生儿皮肤即皮下脂肪变硬伴水肿,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20.低出生体重儿:指初生1小时体重不足2500克,不论是否足月或过期,其多为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21.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90百分位之间的婴儿。 22.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婴儿。 2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24.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受累外,其他系统也受累,且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的肺炎。 25.差异性青紫:早期发生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晚期可发生梗阻性肺动脉高压,此时,右心室增大,而且出现持续性青紫,由于导管处发生右向左分流,下肢青紫比上肢严重,即称之差异性青紫。 26.艾森曼格综合征:右心室压力高过左心室,导致双向分流,乃至右向左分流,出现持续性青紫即艾森曼格综合征。

宏基因组学的一般研究策略

宏基因组学的一般研究策略 摘要: 宏基因组学是目前微生物基因工程的一个重要方向与热点。它把微生物的总群体特性与基因组学实验手段结合了起来,包括从环境样品中提取总DNA、再用可培养的宿主微生物建立文库及筛选目的克隆和基因。该法是研究不可培养微生物、寻找新的基因和开发新活性产物的重要新途径。它避开了微生物分离、纯化和培养的步骤,大大扩展了微生物资源的利用范围。本文旨在介绍宏基因组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并结合我们的实验情况,对这一崭新领域中的最新研究策略进行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不可培养微生物, 文库构建, 文库筛选,研究策略 Strategies for accessing metagenomics for desired applications Abstract: Metagenomics is a new field of microbial genetic engineering.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ecology and the methodology of genomics. Metagenomics includes genomic DNA isolation, 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screening strategies, and can be used in the discovery of new gene and biocatalysts and in the study of uncultured microorganism. Metagenomics can overcome the advantages of isolation and cultivation procedures in traditional microbial method, and thus greatly broaden the space of microbial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reviewed the metagenomic methodology, together with the latest advances and novel strategy in this research field. Keywords:Metagenomics; Uncultured microorganism;Library construction;Library screening Research strategies 大自然中蕴藏着无数具有重要价值的微生物及其活性产物,也是新基因及生物学资源的重要源泉,对其进行研究成为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人们现在能够培养与利用的不到环境中总微生物的1%[1]。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是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总DNA, 避开了分离、纯化和培养微生物的过程来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用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来研究环境样品中的总微生物的组成及其在群落中的功能等。现在,宏基因组学技术方法已在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新基因和新型生物催化剂的开发,新的抗生素的开发及环境生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2]。本文旨在介绍宏基因组学的一般实验方法并结合我们的研究情况,对这一崭新领域中的最新研究策略进行了简要综述。深化了我们对这一学科的认识,促进了该学科的进步。 1 宏基因组学研究策略 1.1宏基因组学概要 宏基因组学是Handelsman等于1998年提出的[3], 可见是一门很新的学科,其随着基因组实验手段,生物信息学和测序技术等的日新月异也迅猛发展了起来,这个新学科是以环境样品的总微生物基因组为实验对象,通过测序分析、文库评价、产活性物质及其基因的克隆的获取和基因功能的鉴别,对微生物种群组成与生物量、生态学关系、生物化学关系与环境关系以及功能活性进行研究[4]。其主要过程包括样品和基因的富集和提取; 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目的基因的筛选; 目的基因活性产物的表达(图1)。 1.2 微生物及其基因的富集 在文库筛选过程中由于目的基因比例较小, 对环境中微生物的富集不但可提高基因总量,有利于基因的提取,还可增加目的基因的比例,如Kouker 等用橄榄油富集产脂肪酶的微生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5 ],橄榄油不仅可作为底物,还可诱导脂肪酶的合成。目前富集技术主要分为细胞水平和基因水平。其中细胞水平主要是用选择培养基来富集某些微生物, 常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

第一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实体及基因组 1、基因定义 基因(遗传因子)就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就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就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就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2、DNA修复 DNA修复(DNA repairing)就是细胞对DNA受损伤后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使DNA结构恢复原样,重新能执行它原来的功能;但有时并非能完全消除DNA的损伤,只就是使细胞能够耐受这DNA的损伤而能继续生存。也许这未能完全修复而存留下来的损伤会在适合的条件下显示出来(如细胞的癌变等),但如果细胞不具备这修复功能,就无法对付经常在发生的DNA 损伤事件,就不能生存。对不同的DNA损伤,细胞可以有不同的修复反应。 3、DNA损伤 DNA损伤就是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并导致遗传特征改变的现象。情况分为:substitutation (替换)deletion (删除)insertion (插入)exon skipping (外显子跳跃)。DNA损伤的改变类型:a、点突变:指DNA上单一碱基的变异。嘌呤替代嘌呤(A与G之间的相互替代)、嘧啶替代嘧啶(C与T之间的替代)称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则称为颠换(transvertion)。b、缺失:指DNA链上一个或一段核苷酸的消失。c、插入:指一个或一段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在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中如缺失及插入的核苷酸数不就是3的整倍数,则发生读框移动(reading frame shift),使其后所译读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混乱,称为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ion)。d、倒位或转位:(transposition) 指DNA链重组使其中一段核苷酸链方向倒置、或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e、双链断裂:对单倍体细胞一个双链断裂就就是致死性事件。 4、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Homologus Recombination)就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 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同源重组需要一系列的蛋白质催化,如原核生物细胞内的RecA、RecBCD、RecF、RecO、RecR等;以及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ad51、Mre11-Rad50等等。同源重组反应通常根据交叉分子或holiday结构(Holiday Juncture Structure) 的形成与拆分分为三个阶段,即前联会体阶段、联会体形成与Holiday 结构的拆分。 a、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geneknockout),就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去除,或用其它顺序相近基因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这与早期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切除部分-观察整体-推测功能的三部曲思想相似。基因敲除除可中止某一基因的表达外,还包括引入新基因及引入定点突变。既可以就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 b、因转移法 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就是将外源基因定位导人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方法,因为在该座位有与导人基因同源的序列,通过单一或双交换,新基因片段可替换有缺陷的基因片段,达到修正缺陷基因的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就是发生在两条DNA链特异位点上的重组,重组的发生需一段同源序列即特异性位点(又称附着点;attachmentsite,att)与位点特异性的蛋白因子即重组酶参与催化。重组酶仅能催化特异性位点间的重组,因而重组具有特异性与高度保守性。 5、碱基错配对修复

儿科补液 知识点总结+例题分析

儿科补液 知识点总结 一、体重: 出生体重未知算3kg 1-6 月体重(kg) =出生体重+(月龄×0.7); 7-12月体重(kg)=6kg+(月龄×0.25); 2-12岁体重(kg)=年龄×2+8 或(年龄-2)×2+12。 二、脱水程度: 1.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三型。 ①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孩子精神好,食欲影响不明显。 ②中型:出现轻度至中度脱水症状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③重型;出现重度脱水或已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明显中毒症状。 2.脱水主要从孩子的前囟门、眼窝、皮肤弹性、眼泪、尿量、口渴程度等方面来判断。 ①轻度脱水:小儿前囟门稍塌,啼哭泪少,皮肤不像平时那样嫩滑,尿量比平时略少。 ②中度脱水:可表现精神不好,爱哭闹但眼泪很少,眼窝和前囟门凹陷明显,皮肤和口唇干燥,尿量明显减少。 ③重度脱水:小儿由于水分的大量丢失,上述症状更明显,精神萎靡,由于口渴,表现为拼命吸吮奶汁或水分,口唇及舌面干焦起刺,6个小时以上未排尿,腹部或大腿内侧的皮肤明显松懈。 三、脱水性质: 等渗性脱水(Na+ 130~150 mmol/L), 低渗性脱水(Na+ <130 mmol/L), 高渗性脱水(Na+>150 mmol/L)。 四、治疗原则 ①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②腹泻病补液治疗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纠酸补钙。 五、静脉补液: 重度脱水患儿或中度脱水,但患儿不能口服ORS液者。 1.第一天的补液: ①确定输液总量:包括1累积损失量2继续丢失量3生理需要量。补

液量:中度脱水120-150ml/kg/d,重度脱水150-180ml/kg/d。 ②确定输液张力:一般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急性腹泻多为等渗;低渗性用2/3张,高渗性用1/3张。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先按照等渗处理。 ③确定输液速度:(1)重度脱水患儿前1小时应用20ml/kg等渗含钠液快速扩容; (2)补完累计损失量:1/2-2/3张液80ml/kg,5~6小时输完; (3)脱水纠正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将剩余液体在18h 内输完;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 (4)纠正酸中毒:因输入的混合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输液后酸中毒即可纠正,也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气测定,另加碱液纠正。 (5)确定钾、钙、镁的补充: ①见尿后补钾:100-300mg/kg,静滴速度不宜过快,钾浓度: 0.15-0.3%; ②出现低血钙症状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1~2ml/kg,最大量小于10ml) 加葡萄糖稀释后静注; ③低血镁用25%硫酸镁按每次0.1mg/kg深部肌内注射,每6小时一次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2.第二天的补液: 主要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 若腹泻仍频繁或口服量不足者,仍需静脉补液。 补液量需根据吐泻和进食情况估算,并供给足够的生理需要量,用1/5张含钠液补充。 继续损失量依据“丢失多少补充多少,随时丢随时补”,用1/2~1/3张含钠液补充。 将两部分加起来于12~24小时内均匀静滴。 儿科补液病案例题 病案1 患儿,女,六个月,腹泻3天,大便每天10余次,水样便。12小时无尿,呼吸深大,前囟、眼窝深凹明显,皮肤弹性很差,四肢冰凉入

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及应用概述

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及应用概述彭昌文 (山东省济宁学院生物学系 273155) 颜 梅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73165)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宏基因组的概念,概述了其原理及应用。 关键词 宏基因组 宏基因组学 环境基因组学 基因文库的构建 迄今,人们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基本都来源于对占细菌总种数不到1%的微生物的单个种群的孤立研究结果。然而微生物是通过其群落而非单一种群来执行在自然界物质与能量循环中的作用的,对微生物群落作为整体的功能认识远远落后于对其个体的认识。这种状况不利于全面认识微生物在自然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为了获得完整的环境微生物基因表达产物,早在1978年许多学者就提出了直接从环境中提取微生物DNA的思路,1998年,AR I A D phar maceutical公司的科学家Handels man等首次提出宏基因组的概念[1]。宏基因组(the genomes of the total m icrobi ota found in nature)是指生境中全部微生物基因的总和[2]。它包含了可培养的和未培养的微生物的基因总和,微生物主要包括环境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而宏基因组学就是一种以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以功能基因筛选和测序分析为研究手段,以微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进化关系、功能活性、相互协作关系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为研究目的的新的微生物研究方法,也称为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元基因组学或生态基因组学。它主要研究从环境样品获得的基因组中所包含的微生物的遗传组成及其群落功能,为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非培养微生物,并从完整的群落水平上认识微生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生物资源,提供了可能,已成为国际生命科学技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1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过程一般包括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克隆DNA到合适的载体,导入宿主菌体,筛选目的转化子等工作,可分为三个步骤。 1.1 宏基因组的提取 在宏基因组筛选过程中,目的基因是整个核苷酸链中的一部分,因此样品前期的富集能够提高筛选命中率。DNA的提取是宏基因文库构建的关键步骤。提取步骤通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既要尽可能提取样品所有微生物的基因,又要保持片段的完整和纯度。目前所开发的DNA提取方法有两种:细胞提取法和直接裂解法。直接裂解法包括物理法(冻融法、超声法、玻璃球珠击打法、液氮碾磨法)、化学法(常用化学试剂有表面活性剂、盐类、有机溶剂等)及酶裂解法。另外,依据提取样品总DNA前是否分离细胞,可以分为原位裂解法和异位裂解法。原位裂解法可以直接破碎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而使DNA 得以释放,由于无需对样品微生物进行复苏,且黏附颗粒上的微生物细胞亦能被裂解,所得DNA能更好地代表样品微生物的多样性。此法操作容易、成本低,DNA 提取率高,但由于机械剪切作用较强,所提取的DNA 片段小(1~50kb),通常适用于构建小片段插入文库(以质粒和λ噬菌体为载体)的DNA提取。异位裂解法则先采用物理方法将微生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然后采用较温和的方法抽提DNA。此法条件温和,可获得大片段DNA(20~500kb),纯度高,但操作繁琐、成本高、得率低,通常适用于构建大片段插入文库(以柯斯质粒或者细菌人工染色体为载体)的DNA提取。1.2 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需适宜的克隆载体。通常用于DNA克隆的载体主要包括质粒、黏粒和细菌人工染色体等。质粒一般用于克隆小于10kb的DNA片段,适用于单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黏粒的插入片段可达40kb左右,细菌人工染色体插入片段可达350kb,可用来制备由多基因簇调控的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完整代谢途径的相关片段文库。1.3 目的基因的筛选 目的基因的筛选方法包括序列分析和功能分析两种。序列分析适用于小片段DNA文库的基因筛选;而功能分析通常适用于大片段DNA文库的筛选。序列分析筛选不依赖于重组基因在外源宿主中的表达,因为所使用的寡聚核苷酸引物是直接通过DNA序列中的保守区域设计的,反映了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可获得未知序列的目的基因。该方法对DNA量的要求不高,筛选到新活性物质的可能性较大。序列分析的另一个手段是对宏基因组克隆测序,无论是全部或随机测序都是发现新基因的有效手段。 对于功能分析而言,首先需获得目的克隆,然后通过序列和生化分析对其进行表征。此法能快速鉴定出全新且有开发价值的活性物质,可用于医药、工农业等行业。由于此法检出率较低,工作量较大,且受检测手段的限制,所以常要借助于高通量筛选。 2 宏基因组学的应用 2.1 在生态学方面的应用 当今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微生物与其所在环境中的代谢过程相联系。应用16s r DNA作为系统发育锚去鉴定属于某种微生物的克隆,然后对基因进行测序,从而获得

儿科学常考数据总结

儿科学常考数据总结 儿科学有很多数据分析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数据又是儿科学考题中很重要的一节,需要考生们灵活掌握,为了帮助考生们能够学会儿科学数据这一块,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 儿科学重点:体格生长: (1)体重:出生时体重约为3Kg,1岁时达到10Kg,1-12岁体重计算公式为:年龄(岁)×2+8; (2)身高:出生时为 50cm,1岁时达到75 cm,2岁时约为87 cm,2-12岁身高的计算公式为:年龄(岁)×7+75; (3)头围:出生时平均为32-34 cm,1岁时约为46 cm,2岁时约为48 cm; (4)胸围;出生时胸围32 cm,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 cm);(5)牙齿:人一生乳牙共20个,恒牙28-32个,出生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一般到2.5岁出齐; (6)小儿运动及语言发育特点: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2.儿科学重点:儿童保健: (1)卡介苗:出生时注射; (2)嵴髓灰质炎叁价混合疫苗:2个月,3个月,4个月;4岁复种第二次; (3)百白破混合制剂:3个月,4个月,5个月;1.5-2岁复种第一次,6岁复种第二次;(4)麻疹减毒疫苗:8个月;6 岁复种; (5)乙肝疫苗:刚出生,1个月,6个月。 3.小儿腹泻病: (1)脱水程度(失水量/体重):轻度<5%,中度5%-10%,重度 10%-12%; (2)补液量(ml/kg):轻度脱水90-120,中度脱水120-150,重度脱水150-180; (3)一些溶液:1:2含钠液张力为1/3,1:4含钠液张力为1/5,2:1含钠液张力为等张,2:3:1含钠液张力为1/2张,4:3:2含钠液张力为2/3张,2:6:1含钠液张力为1/3张。 4.预防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时间:出生即刻、1个月、6个月;

宏基因组学概述

宏基因组学概述 王莹,马伊鸣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1402班)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以环境中未培养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又叫宏基因组学、元基因组学,英文名Metagenomics)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宏基因组学通过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利用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研究环境样品所包含的全部微生物的遗传组成及其群落功能.在短短几年内,宏基因组学研究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海洋、土壤、热液口、热泉、人体口腔及胃肠道等,并在医药、替代能源、环境修复、生物技术,农业、生物防御及伦理学等各方面显示了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宏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热点内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宏基因组宏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基因文库的构建 Macro summary of Metagenomics Wang Ying, Ma Yi-Ming (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Key words: Metagenome; Metagenomics; The environmental genomics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又叫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元基因组学。它通过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利用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研究环境样品所包含的全部微生物的遗传组成及其群落功能。它是在微生物基因组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开发新的生理活性物质(或获得新基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其主要含义是:对特定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总DNA (也称宏基因组,metagenomic)进行克隆,并通过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和筛选等手段获得新的生理活性物质;或者根据rDNA数据库设计引物,通过系统学分析获得该环境中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生态学信息。 1.起源 宏基因组学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98年由威斯康辛大学植物病理学部门的Jo Handelsman等提出的,是源于将来自环境中基因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当成一个单个基因组研究分析的想法,而宏的英文是"met a-",具有更高层组织结构和动态变化的含义。后来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Kevin Chen和Lior Pachter 将宏基因组定义为"应用现代基因组学的技术直接研究自然状态下的微生物的有机群落,而不需要在实验室中分离单一的菌株"的科学。 2 研究对象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是将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遗传信息看作一个整体自上而下地研究微生 物与自然环境或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宏基因组学不仅克服了微生物难以培养的困难, 而且还可以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揭示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大大拓展了微生物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为从群落结构水平上全面认识微生物的生态特征和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 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已经成为微生物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水处理工程系统、极端环境、人体肠道、石油污染、生物冶金等领域, 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重要成果。 3 研究方法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过程一般包括样品和基因(组)的富集;提取特定环境中的基因组 DNA;构建宏基因组 DNA 文库;筛选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活性产物表达(图 1)五个步骤。

冠脉介入-考点总结

经桡动脉6F指引导管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技术策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与经股动脉途径的PCI相比,经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患者即可恢复下床活动,无体位限制,且血管和出血并发症较股动脉途径明显下降,因此越来越被医患双方所接受。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最大不足之处是大号指引导管使用的受限。尽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选用7F,甚至8F的指引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的PCI中是可行的,但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最理想的指引导管为6F,但6F的指引导管在处理冠脉分叉病变,特别是需要置入双支架时会遇到困难。对于分支较大且重要,分支口部或近端显著狭窄,主支和分支考虑均植入支架,一般说来,2枚球囊可以同时放置在同一个较大管腔的6F指引导管中,但不能同时将2枚支架放置在同一个6F指引导管中,因此不能经6F指引导管完成标准的crush,同步对吻支架(simultaneous kissing stents, SKS)或V支架操作,但可以完成T支架术、step crush术、reverse crush术及culottes支架术。由于在6F的大腔指引导管中可以完成支架和球囊的对吻,因此我们对标准的同步对吻支架或V支架术进行了改良,运用先 后2次支架和球囊的对吻最终完成了2个支架的对 吻,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该法我们分别称之为 分步对吻支架(step kissing stents)技术或改良 V支架术。本文主要介绍上述几种常见的经桡动脉途 径6F指引导管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双支架植入术。 1、T 支架技术。其操作方法为:双导丝保护 下首先在分支血管口部植入支架,勿使支架突出至 主支内,撤除分支导丝和球囊后,植入主支支架, 然后再次将导丝和球囊通过主支支架网眼进入分 支,最后行对吻球囊扩张。适合于分支与主支血管 成直角的病变,主要缺点为定位较困难,有可能不 能很好覆盖分支口,易致再狭窄。 2、step crush技术。操作方法与标准crush 技术相近,step crush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 6F导管完成crush技术。具体操作为:1)双导引钢 丝到达主干和分支血管,预扩张;2)主干放置球囊, 分支放置支架,分支支架突出主干2-3mm;3)释放 分支支架将主干球囊压向血管壁;4)退出分支支架 球囊及导引钢丝,扩张主干球囊,将分支支架压向 血管壁;5)送入主干支架并释放;6)导引钢丝经支 架网眼进入分支血管远端,球囊将网眼打开;7)最 后行高压后扩张和对吻球囊扩张。 Step crush术与经典的crush术一样最困难 的步骤是最后的球囊对吻,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 step crush术进行了改良,即球囊挤压第一个支架 后导丝进入边支,先球囊扩张边支,其余步骤同step crush术,这样我们发现最终球囊对吻的成功率几近 100%。这个方法原理与double kissing crush(DK crush)有点相似,但较前者简单,如果操作熟练, 球囊导丝进出指引导管的次数明显减少,更适合经 桡动脉途径的操作。 3、反向挤压技术(reverse crush)。主要用 于计划采用一个支架,但效果欠佳时,分支支架被 球囊压回血管壁。具体操作为:1)主干支架植入后 重过导引钢丝到分支,经对吻后发现分支需要支架; 2)将分支支架突出主干2-3min,并且预埋球囊导管 在主干;3)释放分支支架,将球囊导管压向血管壁; 4)退出支架释放系统及分支导引钢丝,扩张主干球 囊将分支支架压向血管壁;5)重过导引钢丝到分支, 最后行高压后扩张及对吻球囊扩张。 4、Culotte支架技术。其具体操作为:1)双 导引钢丝到达主干和分支血管,预扩张;2)先在角 度较大的分支血管中植入支架;3)将分支血管内导 引钢丝经支架网眼进入较直的主干血管远端,同时 保留原主干内钢丝起到一定的锚定作用,扩张支架 网眼并于主干血管中植入支架;4)再次将导丝和球 囊通过支架网眼进入第一个支架内,最后行高压后 扩张及对吻球囊扩张。优点是能够完全覆盖分支口 部病变,技术相对容易,缺点是导丝需多次穿越支 架网眼,易致再狭窄。 改良culotte支架技术。有别于传统culotte 支架技术,其第一技术要点在于首先在主干血管内 预埋球囊,其目的是避免术中血管急性闭塞、提高 手术的安全性。对于真性分叉病变,首个支架植入 后由于斑块位移、破裂、夹层及血管脊移位,有可 能发生暂时甚至永久性血管闭塞。一旦出现暂时性 血管闭塞并且无法成功再过钢丝或钢丝进入夹层, 可回撤主干预埋球囊至首个支架处进行扩张挤压以 重新开放血管,也可切换到DK crush或step crush 术式。因此,本术式可以在各种双支架术式中自由 切换,灵活性和安全性高,特别适合于闭塞风险高 的病变,或技术经验有限者。但在严重弯曲钙化病 变中,需考虑首个支架释放后,被压的预埋球囊能 否顺利撤出,建议用新球囊预埋以提高成功率和安 全性。 5、分步对吻支架(step kissing stents)技 术或改良V支架术。具体操作为:1)双导引钢丝到 达主干和分支血管,选用与较小分支血管参考直径 相近的球囊分别行预扩张;2)先送入支架至相对角 度较大的分支血管的远端,再送入球囊至另外一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