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张最全最易懂安全距离图

36张最全最易懂安全距离图
36张最全最易懂安全距离图

36张最全最易懂安全距离图(附依据)

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距离。距离是安全最有效的保障。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主要依据:

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4.1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3.2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9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气瓶与燃具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8.7.2

软管与家用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得有接口。《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0.2.8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它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1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5.1

6、消防器材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 50M ;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0. 08M 。灭火器箱不得上锁。《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一2005)5.1.3

防火卷帘门两侧各0.5m范围内不得堆放物品,并应用黄色标识线划定范围。《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7

室外消火栓不应埋压、圈占;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0m范围内不得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7.6.2.3

7、高坠半径

主要依据: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的规定R根据hi规定如下:

a)当2m≤hb≤5m时,R为3m;

b)当5m<hb≤15m时,R为4m;

c)当15m<hb≤30m时,R为5m;

d)hb>30m时,R为6m.

《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

8、工厂车间布置

主要依据:

机床与划线或检验平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1300 mm 平板与墙壁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0 mm。《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JB 7741 1995)4.5.3

车间横向主要通道根据需要设置其宽度不应小于2000 mm。《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JB 7741 1995)4.6.3

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 1000 mm。《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JB 7741 1995)4.6.4

主要通道两边堆码的物品高度不应超过1200 mm 且高与底面宽度之比不应大于 3,堆垛间距不应小于500 mm。《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JB 7741 1995)4.6.6

机床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0.7米;机床至墙壁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0.7米。《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JB7741-1995)4.5.2

9、一级石油库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甲B、乙类液体:地上罐组;甲B,乙类覆土立式油罐;无油气回收设施的甲B、乙A类液体装卸码头(一级库):

距离居民区和公共建筑物100米,距离工矿企业60米,距离国家铁路线60米,距离工业企业铁路线35米,距离道路25米。

10、石油库外墙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油库四周应设高度不低于2. 5m的实体围墙。《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5.3.3

油库的围墙与爆破作业场地(如采石场)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00m。《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4.0.12

石油库用的库外埋地电缆与石油库围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4.0.13

11、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一)

主要依据:

《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 838—2009)

7.5 储存库距露天爆破作业点边缘的距离应按GB6722 的要求核定,且最低不应小于300m。

8.4 储存库区四周应设密实围墙,围墙到最近储存库墙脚的距离不宜小于5m,围墙高度不应低于2m,墙顶应有防攀越的措施。

8.6 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黑火药地面储存库之间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20m,上述储存库与雷管储存库之间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12m。

8.6 值班室距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黑火药库房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表4 要求,距雷管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20m。

10.1 储存库门口8m 范围内不应有枯草等易燃物,储存库区内以及围墙外15m 范围内不应有针叶树和竹林等易燃油性植物。

12、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二)

主要依据:

《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 838—2009)

9.1.4 储存库内任一点到门口的距离不应大于15m,门的宽度不宜小于1.5m,高度不宜小于2.0m。

10.1 储存库门口8m 范围内不应有枯草等易燃物,储存库区内以及围墙外15m 范围内不应有针叶树和竹林等易燃油性植物。

16.2.3 堆垛之间应留有检查、清点民用爆炸物品的通道,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6m,堆垛边缘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2m,宜在地面画定置线。

16.2.4 各种民用爆炸物品整箱堆放高度,工业雷管、黑火药不应超过1.6m,炸药、索类不应超过1.8m,宜在墙面画定高线。

16.4.5 民用爆炸物品的装卸作业宜在白天进行,押运员应在现场监装,无关人员和车辆禁止靠近,运输车辆离库门不应小于2.5m。

13、临时架空线距离

主要依据:

临时线路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导线,其截面应能满足用电负荷和机械强度的需要。应用电杆或沿墙用合格瓷瓶固定架设,导线距地面的高度室内应不低于2.5米,室外不低于4.5米,与道路交叉跨越时不低于6米。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机械工业部[86]机生字76号)第二十条第1项

14、可燃、助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

主要依据: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厂外铁路中心线、厂内铁路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主要道路路边和厂内次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20、15、10和5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3.6

15、甲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主要依据:

甲、乙类液体储罐与厂外铁路中心线、厂内铁路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主要道路路边和厂内次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25、20、15和10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2.9

16、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主要依据:

丙类液体储罐与厂外铁路中心线、厂内铁路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主要道路路边和厂内次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20、15、10和5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2.9

17、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筑的防火间距(6

18、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筑的防火间距(10

19、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筑的防火间距(3

20、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筑的防火间距(1

7图-10图的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4.5的规定。

21、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的防火间距:

主要依据: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厂外铁路中心线、厂内铁路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主要道路路边和厂内次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20、15、10和5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4.3

22、甲乙类液体储罐间距:

主要依据: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组内储罐的布置不应超过两排,甲乙类液体立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8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2.3

2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其泵房、铁路及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

主要依据:

甲乙拱顶罐与其泵房、铁路及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为15米和20米;甲乙浮顶罐与其泵房、铁路及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为12米和15米;丙类液体储罐与其泵房、铁路及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为10米和12米。泵房和装卸鹤管与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2.7

24、露天、半露天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主要依据:

露天、半露天可燃材料堆场与厂外铁路中心线、厂内铁路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主要道路路边和厂内次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20、15、10和5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5.3

25、高层建筑疏散:

主要依据:

高层医疗建筑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和首层疏散外门的宽度为1.3米,单排布房的走道宽1.4米,双排布房的走道宽1.5米,疏散楼梯宽1.3米。

其它高层建筑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和首层疏散外门的宽度为1.2米,单排布房的走道宽1.3米,双排布房的走道宽1.4米,疏散楼梯宽1.2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

26、车间安全通道宽度:

主要依据:

通行汽车,宽度>3 m;通行电瓶车,宽度>1.8 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宽度>1.5 m;一般人行通道,宽度>1 m。

未查到相关标准,但在注安考试教材中有明确说明。27、厂内道路宽度:

主要依据:

厂内道路路面宽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主干道,宽度不宜小于4.5米;

2、次干道,宽度不宜小于3.5米;

3、支道,3.0米—4.5米。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第2.3.3条专供电瓶车行驶的道路宽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单车道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0米;

2、双车道路面宽度,不宜小于3.5米;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第2.3.10条专供内燃叉车行驶的道路宽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A、≤3t叉车:

1、单车道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米;

2、双车道路面宽度,不宜小于4.0米;

B、5t叉车:

1、单车道路面宽度,不宜小于3.5米;

2、双车道路面宽度,不宜小于6.0米;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第2.3.10条

沿主干道设置的人行道宽度,可采用1.5m;其它的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0.75。当人行道宽度超过1.5m时,宜按0.5m的倍数递增。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第2.3.11条第二款

28、焊接作业距离:

主要依据:

气瓶在储存时必须与可燃物、易燃液体隔离,并且远离容易引燃的材料(诸如木材、纸张、包装材料、油脂等)至少6 m 以上。《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10.5.3

气瓶必须距离实际焊接或切割作业点足够远(一般为5 m 以上),以免接触火花、热渣或火焰,否则必须提供耐火屏障。《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10.5.4

乙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64条

29、钢平台距离要求:

主要依据:

防护栏杆各构件的布置应确保中间栏杆与上下构件之间的空隙间距不大于500MM。《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5.1.2

当距基准面高度大于2米小于20米的平台、通道、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0MM。《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5.2.2

中间栏杆与上下方构件的空隙间距不应大于500MM。《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5.4.2

防护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立柱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5.5.1

平台地面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000MM。《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6.2.1

斜梯内侧净宽度应不小于450MM,不宜大于1100MM。《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体》(GB4053.2-2009)5.2.2

踢脚板顶部在平台地面以上高度不小于100MM,其底部距地面不小于10MM。《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5.6.1

30、易燃易爆商品储存条件: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西夏墅中学薛菊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实际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2、理解并掌握比例线段。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发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快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对图形世界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观察下列几组图,你有何发现? 第一组: 第二组:

过渡句:这两组图片,虽然大小不同,但形状是一模一样的。 探索活动一: 你能从第一组的两幅图中,选取相应的两朵花,并分别最出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求出图上距离之比吗?这两个比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或 你能分别从第二组的两幅地图中量出茶山与永红、白家村与湖溏镇之间的图上距离吗?在这两幅地图中,茶山与永红、白家村与湖溏镇之间的图上距离比是多少?这两个比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量出的数据,及图上距离的比值) 过渡句:研究相似图形与研究全等图形一样,是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需要。我们研究形 状相同的图形时,首先从研究比例线段入手。 归纳:我们把第一幅图中茶山与永红之间的图上距离分别记为a 、b ,它们的比为a :b 或b a ,白家村与湖溏镇之间的图上距离分别记为c 、d ,它们的比为c :d 或d c ,于是a :b = c :d 或)0,0(≠≠=d b d c b a 在4条线段中,如果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那么称这4条线段成比例。 探索活动二: 你见过a :b = c :d 这样的式子吗?(小学里已学过)由这个式子,你想起了些什么?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 :b = c :d ,那么ad = bc ;反过来,如果ad = bc )0,0(≠≠d b ,那么a :b = c :d 过渡句:一个比例可以写成8种不同的形式,当“a 、b 、c 、d 四条线段成比例”时,a 、b 、

安全距离规范汇总

安全距离规汇总

目录 1、仓库的安全距离 (3)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4)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5)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6)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7) 6、消防器材安全距离 (7) 7、高坠半径 (8) 8、工厂车间布置 (9) 9、一级石油库安全距离 (10) 10、石油库外墙安全距离 (11) 11、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一) (11) 12、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二) (13) 13、临时架空线距离 (14) 14、可燃、助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 (15) 15、甲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15) 16、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16) 17、防火间距(一) (16) 18、防火间距(二) (17) 19、防火间距(三) (17) 20、防火间距(四) (18) 21、防火间距(五) (19) 22、甲乙类液体储罐间距 (20) 23、防火间距 (20) 24、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21) 25、高层建筑疏散 (22) 26、车间安全通道宽度 (23) 27、厂道路宽度 (24) 28、焊接作业距离 (25) 29、钢平台距离要求 (26) 30、易燃易爆商品储存条件 (27) 31、电线管线距离 (28) 32、电线敷设高度 (29) 33、配电箱距离 (30) 34、电灯和风扇距离 (31) 35、开关插座距离 (31) 仓库为什么要划出清晰的“五距”标线 (33) 生产车间为什么要划出清晰的“疏散通道”标线? (38)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距离汇总

消防防火相关规定距离 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第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 第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电所应布置在厂区边缘。第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

第罐区泡沫站应布置在罐组防火堤外的非防爆区,与可燃液体罐的 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0m。 第石油化工厂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制定原则和依据:防止或减 少火灾的发生及发生火灾时工艺装置或设施间的相互影响,参考国 外有关火灾爆炸危险范围的规定,将可燃液体敞口设备的危险范围 定为,密闭设备定为15m。 消防站作为消防的重要设施必须考虑自身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消防站内24h有人值班,与一些重大危险区域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故规定与甲类装置的防火间距不小于50m。 装置或联合装置、液化烃罐组、总容积大于或等于120000m3的 可燃液体罐组、总容积大于或等于120000m3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燃 液体罐组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可燃液体的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装卸区及化学危险品仓库区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也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 小于6m,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2m,路面上净空高度不应低 于5m。 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罐区内,任何储罐的中心距至 少两条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120m;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任 何储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且最近消 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9m。 第装置内消防道路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1、装置内应设贯通式道路,道路应有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且两个出入口宜位于不同方位。当装 置外两侧消防道路间距不大于120m时,装置内可不设贯通式道路;

各种安全距离汇总

HSE 健康安全环境 各种安全距离汇总

各种安全距离汇总 部分安全生产场景下的安全距离 1 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与供

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 2 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主要依据: 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4.1 3

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3.2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9 4 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气瓶与燃具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8.7.2 软管与家用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得有接口。《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0.2.8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详解】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分为哪三类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距离。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 4254.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防止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防护。 2 引用标准 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 3 术语 3.1 危险部位 机械设备(含附属装置)的静止或运动部分,可能使人致伤的部位。 3.2 人体可及范围 在无外界因素作用时,足跟着地,仅靠人体自身肢体的上伸、下伸、向前、越过、旋转及伸入等动作所及的空间,其中最大包络面为最大可及范围,Rm表示。如图1所示。

图1 可及范围 3.3 安全距离 防止人身触及机械危险部位的间隔。其值等于最大可及范围Rm(或身体尺寸L)与附加量KL(KL=K·L,K值见表1)之和,用Sd表示。 Sd=(1+K)Rm (1) Sd=(1+K)L (2) 式中:Sd——安全距离,mm; L——人体尺寸,mm; Rm——最大可及范围,mm;

K——附加量系数。 安全距离分为二类: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和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表1 身体有关部位的附加量系数 3.3.1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Sd等于人员有关肢体或部位的可及范围Rm与附加量KL之和。 该安全距离包括:上伸可及的安全距离,越过可及、下伸可及的安全距离,上肢四个部位的弧形可及安全距离,穿越方形孔隙可及安全距离和穿越条形缝隙可及安全距离。 Sd、Rm及KL之间关系以上伸可及安全距离为例示意如图2。

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教案

同学们,大家见到过形状相同的图形吗?请举出例子来说明.课本 P 中两 = ,其中,线段 AB 、CD 分别 表示成比值 k ,则 =k 或 AB=k·CD. b §10.1 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 教学目标:1、了解线段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掌握比例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02 张图片; 本章我们就要研究相似图形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 .从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 形来看,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边长的长度不同,因此相似图形 与对应线段的长度有关,所以我们首先从线段的比开始学习. 二、新课讲解 1、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 大家先回忆什么叫两个数的比?怎样度量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两线段的 大小?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 AB 、CD 的长度分别是 m 、n ,那么 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 AB∶CD=m∶n,或写成 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 AB m CD n 如果把 m n AB CD 求比时应注意的问题 (1)比如:线段 a 的长度为 3 厘米,线段 b 的长度为 6 米,所以两线段 a,b 的比为 3∶6=1∶2,对吗?(不对,因为 a 、 的长度单位不一致) 因此在量线 段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 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 (2)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3)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 2、实践:见 p102 页的两幅不同比例尺的江苏省地图 (1)分别量出两幅地图中南京市与徐州市、南京市与连云港市之间的地图 上距离; (2)在这两幅地图中,南京市与徐州市的图上距离的比是多少?南京市与 连云港市的图上距离的比是多少?这两个比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3、做一做 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精确到 0.1 cm ),并求出长和宽的比. 如把单位改成 mm 和 m,比值还相同吗?从刚才的单位变换到计算比值,大 家能得到什么吗?

第1课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教案)

第1课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 3、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发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盐城中学北校区南北长为6cm,那么盐城中学北校区南北的实际长为多少m?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线段成比例 设南京与徐州的图上距离分别为a,b,它们的比为a:b;南京与连云港的图上距离分别为c,d,它们的比为c:d,这两个比值相等吗? 结论: 或 . 在四条线段中,如果 ,那么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即称a 、b 、c 、d 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或称a 、b 、c 、d 为成比例线段). 那么a 、b 、c 、d 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 、c 叫做比例内项,线段d 叫做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说明: (1)在同一单位下,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这两条线段的比,因为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正量,所以这两条线段的比值一定是一个正数; (2)两条线段的比值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因此我们今后讨论线段的比值时,一般不指明长度单位。但要注意: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对这两条线段一定要同一个单位长度,如果单位不同,那么必须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 (3)必须四条线段才成比例,四条线段是有顺序的. 活动二、比例中项 在c b b a =中,我们把b 叫做a 和c 的 .由c b b a =可得 ; 试一试: 1、在下图的三个矩形中,哪两个图形的长与宽是成比例线段? 连云港市 比例尺:1∶8000000 比例尺:1∶16000000 南京市 徐州市 南京市 徐州市 连云港市 a b c d 6 9 8 4 6

2014最新施工场地各种安全距离汇总-现场安全工程师必备

施工场地各种安全距离汇总 DON (免责声明:以下内容仅参考,具体要求以相关最新标准规范为准。) 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米,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米。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0.4至0.8Mpa)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0.8至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 5、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 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米,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米,垂直方向都是5米。 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米,并有指示牌。楼主这个1.5米也是安全距离吧。

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9、消防安全通道3.5m,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 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 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 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 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

GB12265-1990 【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标准号】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标题】 【正文】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 4254.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防止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防护。 2 引用标准 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 3 术语 3.1 危险部位 机械设备(含附属装置)的静止或运动部分,可能使人致伤的部位。 3.2 人体可及范围 在无外界因素作用时,足跟着地,仅靠人体自身肢体的上伸、下伸、向前、越过、旋转及伸入等动作所及的空间,其中最大包络面为最大可及范围,Rm表示。如图1所示。

图1 可及范围 3.3 安全距离 防止人身触及机械危险部位的间隔。其值等于最大可及范围Rm(或身体尺寸L)与附加量KL(KL=K·L,K值见表1)之和,用Sd表示。 Sd=(1+K)Rm (1) Sd=(1+K)L (2) 式中:Sd——安全距离,mm; L——人体尺寸,mm; Rm——最大可及范围,mm; K——附加量系数。 安全距离分为二类: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和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表1 身体有关部位的附加量系数

3.3.1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Sd等于人员有关肢体或部位的可及范围Rm与附加量KL 之和。 该安全距离包括:上伸可及的安全距离,越过可及、下伸可及的安全距离,上肢四个部位的弧形可及安全距离,穿越方形孔隙可及安全距离和穿越条形缝隙可及安全距离。 Sd、Rm及KL之间关系以上伸可及安全距离为例示意如图2。

GB50160 安全距离汇总共18页word资料

安全距离篇 本文内容摘自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表4.1.9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 2. 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 3. 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

的安全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4. 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规定减少25%; 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25%; 6. 地面敷设的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防火距离,可按地区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规定增加50%; 7. 当相邻工厂围墙内为非火灾危险性设施时,其与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防火间距最小可为25m; 8. 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 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 表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 2. 表中D为较大罐的直径。当1.5D小于30m时,取30m;当1.5D大于60m时,可取60m;当丙类可燃液体罐相邻布置时,防火间距可取30m; 3. 与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可按与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减少50%,但散发火花地点应布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

4. 辐射热不应影响相邻火炬的检修和运行; 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10m(火炬除外),但不应小于30m; 6. 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内公用的输油(气)管道,可布置在石油化工企业围墙或用地边界线外。 4.2.8 罐区泡沫站应布置在罐组防火堤外的非防爆区,与可燃液体罐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0m。

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比例 第六课时 课题: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内容:课本第49、50页“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3、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一幅地图上扬州到南京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100千米,你能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吗? 2、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练习,找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再写出比例尺。 二、理解明确 实践运用 1、出示例7,明确题意 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 2、分析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 引导分析:比例尺1:8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倍。也可以理解为比例尺1:8000也就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米。 3、尝试列式 根据对1:8000的理解你能尝试列出算式吗? 4、归纳、选择、 教师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选择方法进行解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5、练习 学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学生分析1:8000表示的意义。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后先小组交流算法,再大组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1、5×8000=40000…… 2、5×80=400…… 3、5/X=1/8000……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 学生列式5/X=1/8000并计算。 三、巩固提高 1、做“试一试”。 先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

GB12265-1990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1)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 4254.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防止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防护。 2 引用标准 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 3 术语 3.1 危险部位 机械设备(含附属装置)的静止或运动部分,可能使人致伤的部位。 3.2 人体可及范围 在无外界因素作用时,足跟着地,仅靠人体自身肢体的上伸、下伸、向前、越过、旋转及伸入等动作所及的空间,其中最大包络面为最大可及范围,Rm表示。如图1所示。 图1 可及范围

3.3 安全距离 防止人身触及机械危险部位的间隔。其值等于最大可及范围Rm(或身体尺寸L)与附加量KL(KL=K·L,K值见表1)之和,用Sd表示。 Sd=(1+K)Rm (1) Sd=(1+K)L (2) 式中:Sd——安全距离,mm; L——人体尺寸,mm; Rm——最大可及范围,mm; K——附加量系数。 安全距离分为二类: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和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表1 身体有关部位的附加量系数 3.3.1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Sd等于人员有关肢体或部位的可及范围Rm与附加量KL之和。 该安全距离包括:上伸可及的安全距离,越过可及、下伸可及的安全距离,上肢四个部位的弧形可及安全距离,穿越方形孔隙可及安全距离和穿越条形缝隙可及安全距离。 Sd、Rm及KL之间关系以上伸可及安全距离为例示意如图2。

图2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3.3.2 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Sd等于身体有关部位尺寸L与附加量KL之和。 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包括防止人体七个部位(躯体、头、腿、足、臂、拳、食指)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Sd和KL之间的关系以防止足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为例示间如图3。

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及运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线段的比,能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学生提高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例的性质及运算。 难点:比例的性质、运算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在一幅江苏省的地图上,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3.4cm , 而实际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272km 。根据上述条件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①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答: 。 ②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答: 。 ③你知道比例尺的含义吗?答: 。 ④如果继续测得在这张地图上,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是1.2cm ,你知道徐州与连云港的实际距离吗?答: 。 ⑤如果在另一张地图上测得南京与徐州的距离是1.7cm ,你知道在第二张地图上,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上测量的结果吗?答: 。 ⑥如果在第一张地图上测得的南京与徐州的距离,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分别记为a ,b ;在第二张地图上测得的南京与徐州的距离,徐州与连云港间的距离分别记为c ,d ,请你分别求出a 与b 的比,即 a b (或a :b ),以及c 与d 的比,即 c d (或c :d ),观察a b 与c d 的值, 你发现了什么?答: 。 概念引入:在四条线段中,如果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那么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①:如果a :b=c :d ,那么 = ; 反过来,如果ad=bc (b ≠0,d ≠0),那么 = ,或 = 。 思考:由ad =bc 得到 a b =c d 。还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比例式?

史上最全的安全距离图文【最新版】

史上最全的安全距离图文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GA1131-2014)6.7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主要依据: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 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 2.2m~ 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 4.1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3.2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5.5.19

《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综合习题

《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综合习题 1、填空题。 (1)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4.3厘米所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3)在一幅地图上,用10厘米的线段表示100千米的实际距离,它的数值比例尺是()。(4)希望小学操场长150米,宽90米,在一张平面图纸上用30厘米的线段表示操场的长,这张平面图的数值比例尺是(),在图上宽应该画()厘米。 (5)在比例尺是6:1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12厘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厘米。 2、选择题。 (1)新世纪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选用数值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大;选用数值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A.1:1000 B.1:1500 C.1:500 (2)手表厂技术人员设计新型手表时,想把手表零件放大到原来的50倍,则画图时选用的数值比例尺是()。 A.1:50 B.50:1 C.1:500000

(3)一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1:3000000,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A.3000 B.300 C.30 3、在一幅线段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一列火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列车行驶全程需多长时间? 4、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问题。 (1)小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为()米。 (2)超市在小明家正东方500米处,超市到小明家的图上距离是()厘米。 (3)在图上标出超市的位置。 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求出小文家和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从谁的家上学近?近多少?

6、小刚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郑州到南京的距离是11.25厘米。那么郑州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郑州到南京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7、动物园中,珍禽馆正北方向100米处是猴山,猴山正东方向200米处是熊猫馆,熊猫馆正南方向150米处是大象馆。选择恰当的比例尺,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

最全的安全距离图文解析

最全的安全距离图文解析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

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主要依据: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8.3.4.1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8.3.3.2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9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气瓶与燃具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8.7.2 软管与家用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得有接口。《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10.2.8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它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1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5.1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防止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人体触及机械设备危险部位的防护。 2引用标准 GB 10000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GB 3975人体测量术语 3术语 3. 1危险部位 机械设备(含附属装置)的静止或运动部分,可能使人致伤的部位。 3. 2人体可及范围 在无外界因素作用时,足跟着地,仅靠人体自身肢体的上伸、下伸、向前、越过、旋转及伸入等动作所及的空间,其中最大包络面为最大可及范围,F m表示。如图1所示。 图1可及范围 3. 3安全距离 防止人身触及机械危险部位的间隔。其值等于最大可及范围F m (或身体尺寸L)与附加量K L(K L=K?L, K值见 表1)之和,用S表示。 S d=( 1+K)Fm .......................... ( 1) S d= ( 1+K) L ........................ ( 2) 式中:Sd --- 安全距离,mm L——人体尺寸,mn; R" 最大可及范围,mrp K――附加量系数。 安全距离分为二类: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和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表1身体有关部位的附加量系数 3. 3. 1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S d等于人员有关肢体或部位的可及范围F m与附加量K.之和。 该安全距离包括:上伸可及的安全距离,越过可及、下伸可及的安全距离,上肢四个部位的弧形可及安全距离, 穿越方形孔隙可及安全距离和穿越条形缝隙可及安全距离。 S d、F m及K.之间关系以上伸可及安全距离为例示意如图2。 图2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 3. 3. 2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S d等于身体有关部位尺寸L与附加量K.之和。 防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包括防止人体七个部位(躯体、头、腿、足、臂、拳、食指)受挤压的安全距离 S d和K L之间的关系以防止足面受挤压的安全距离为例示间如图3。

各种安全距离汇总

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米,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米。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 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0.4至0.8Mpa)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0.8至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 5、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 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米,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米,垂直方向都是5米。 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米,并有指示牌。楼主这个1.5米也是安全距离吧。 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9、消防安全通道3.5m,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 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 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 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 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别为60、80、40、35、30米。 15、施工现场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米,距离其它区域不小于25米。 16、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一)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 (二)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三)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四)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 500kV:5m ; 220kV:3m; 110kV:1.5m ; 35kV:1m ; 10kV:0.7m。

殉爆与安全距离

殉爆与安全距离 教学目标 1.了解爆炸的基本现象及其压力分布。 2.理解掌握空气冲击波与目标的作用。 3.了解殉爆的概念、起因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冲击波安全距离和殉爆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空气冲击波与目标的作用 2.殉爆的起因及其影响因素 3.冲击波安全距离和殉爆安全距离的计算 教学难点 冲击波安全距离和殉爆安全距离的计算 教学过程 [直接引入] 一、爆炸的基本现象 当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由于爆炸产物迅速向四周膨胀,膨胀着的爆炸产物就如同一个活塞一样推挤周围的空气,形成空气冲击波。爆炸产物在膨胀的开始阶段压力极高,由于它的推力,空气冲击波不断增大其压缩层的厚度,这时膨胀波向爆炸产物中传播,而冲击波向空气中传播,如图4-9所示。 P 膨胀波 爆炸产物 界 面冲击波 X 图4-9 爆炸产物膨胀开始阶段的压力分布 当冲击波在空气中向前传播时,波阵面的压力、密度等迅速下降。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

个方面:首先,冲击波是呈球形扩展,故随着向外扩展,波阵面的面积不断增大,因此单位面积上的能量不断减小;其次,由于波阵面强度大,传播速度快,而波尾部强度小,传播速度慢,因此冲击波压缩区的宽度不断增加,故冲击波的能量分布于逐渐增大的空气体积中;第三,当冲击波阵面通过时,发生了不可逆的能量损耗,即机械能转变为使空气加热的热能。由于以上因素作用,使得冲击波阵面的压力随着波阵面向外扩展而迅速下降,最后冲击波衰减为音波。 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在离炸点一定距离的某点上测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10所示。 P Pm Po t 图4-10 在某点上测得冲击波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在冲击波未到达前,该点的压力为初始压力Po(一般为1大气压)。冲击波波阵面到达时,该点的压力突然升高到最大压力Pm,然后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当冲击波波面通过一段时间以后,出现低于大气压的压力,称为负压区。负压区的存在,是由于跟随在冲击波后面的爆炸产物的脉动造成的。 当爆炸产物的压力下降到与周围空气介质的压力相等时的体积称为爆炸产物的极限体积。 如果在某一瞬间记录在爆炸点不同距离处的压力,得到如图4-11所示的曲线。 P R 图4-11 冲击波波阵面后压力分布 在爆炸产物停止膨胀后,空气冲击波就与爆炸产物分离,并继续向前传播。对于一般的球形装药两者分离的距离大约在8~15倍装药半径处,平均可取12r,这时冲击波波阵面的压力还相当大,大约10~20公斤/厘米2,波的传播速度约1000~1400米/秒。 将不同瞬间的压力分布画在图上,如图4-12所示。 t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青岛版

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3 教材分析:本信息窗呈现的是足球场平面图,并标出了该图的比例尺。平面图下面介绍了雏鹰少年足球队上半场进攻的方向和进球的位置。拟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如何标出进球位置的问题,引入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足球场地图)这是一个足球比赛场地,谁能对它作以介绍? 学生交流 师总结:足球比赛场地是长方形的,两条较长的边界线是边线,另两条较短的线是底线,比赛场地被中线划分为两个半场。左、右半场是经观众来定位的,左、右边线是以场上进攻队员来定位的。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雏鹰队在足球场上的精彩回放。(出示情境图中的文字介绍)[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习、研究数学方法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吸引学生进入到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提出问题:你能在上图中标出10号队员的起脚位置吗? (二)解决问题 1、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大家先想一想,10号队员起脚的大体位置在哪里?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10号队员起脚的准确位置? 学生小组讨论,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想在图上标出10号队员的起脚位置,就要先算出10号队员距底线10米,右边线25米在图上的距离,然后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10号队员在图上起脚的具体位置 2、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1)学生尝试做 (2)班内交流,交流时,具体向学生讲明: A、求10米、25米的图上距离,要用两个方程,由于这两个方程在同一个问题里,不同的未知数应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可以分别用x、y表示两个图上距离。 B、这里要求的图上距离是厘米数,而已知实际距离是米数,可以设10号队员距底线的图上距离是x厘米;设10号队员距右边线的图上距离是y厘米。列方程时,也要统一成厘米数进行求解。 (3)学生根据交流情况,自行改正、完善 3、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起脚的位置 自行标出——班内交流 结合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知识标注位置后介绍理由。 (三)学生交流:如何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可以用方程解答,也可以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思维特性,激励学生用多种思维方法解答,并在方法运用上不做统一要求,但目标是一致的——让学生学会读图、用图、制图,并让学生共享思维的成果,培养学生思维角度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1、学生自行计算并在图上标出4号队员的起脚位置。 2、自主练习第1题 (1)组内交流思路 (2)自行解答(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处理情况) (3)班内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