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教程 第十六课 串操作应用举例

数据结构教程 第十六课 串操作应用举例
数据结构教程 第十六课 串操作应用举例

数据结构教程第十六课串操作应用举例

教学目的:掌握文本编辑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教学重点:简单文本编辑

教学难点:串的存储管理

授课内容:

一、复习串的堆分配存储表示

堆分配存储表示

二、文本编辑基本原理

图一

文本编辑可以用于源程序的输入和修改(如图一),也可用于报刊和书籍的编辑排版以及办公室的公文书信的起草和润色(如图二)。

图二

可用于文本编辑的程序很多,功能强弱差别很大,但基本操作是一致的:都包括串的查找,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对用户来讲,一个文本(文件)可以包括若干页,每页包括若干行,每行包括若干文字。

对文本编辑程序来讲,可把整个文本看成一个长字符串,称文本串,页是文本串的子串,行又是页的子串。为简化程序复杂程度,可简单地把文本分成若干行。

例:下面的一段源程序可以看成一个文本串,

main(){

float a,b,max;

scanf("%f,%f",&a,&b);

if (a>b) max=a;

else max=b;

};

这个文本串在内存中的存储映像可为:

在编辑时,为指示当前编辑位置,程序中要设立页指针、行指针、字符指针,分别指示当前页,当前行,当前字符。因此程序中要设立页表、行表便于查找。

数据结构实验二_栈的基本操作

青岛理工大学课程实验报告

s->top=s->base; s->stacksize=stack_init_size; return 1; } int Push(sqstack *s,int e) { if(s->top-s->base>=s->stacksize) { s->base=(int *)realloc(s->bas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izeof(int)); if(!s->base) return 0; s->top=s->base+s->stacksize; s->stacksize+=stackincrement; } *(s->top++)=e; return e; } int Pop(sqstack *s,int e) { if(s->top==s->base) return 0; e=*--s->top; return e; } int stackempty(sqstack *s) { if(s->top==s->base) { return 1; } else Push(s,n%flag); n=n/flag; } while(!stackempty(s)) { e=Pop(s,e); switch(e) { case 10: printf("A"); break; case 11: printf("B"); break; case 12: printf("C"); break; case 13: printf("D"); break; case 14: printf("E"); break; case 15: printf("F"); break; default: printf("%d",e); } } printf("\n"); return 0; } int main() { sqstack s; StackInit(&s); conversion(&s); return 0; }

数据结构与算法复习题10(C语言版)

习 9解答 判断题: 1.用向量和单链表表示的有序表均可使用折半查找方法来提高查找速度。 答:FALSE (错。链表表示的有序表不能用折半查找法。) 2.有n 个数据放在一维数组A[1..n]中,在进行顺序查找时,这n 个数的排列有序或无序其平均查找长度不同。 答:FALSE (错。因顺序查找既适合于有序表也适合于无序表;对这两种表,若对于每个元素的查找概率相等,则顺序查找的ASL 相同,并且都是(n+1)/2;对于查找概率不同的情况,则按查找概率由大到小排序的无序表其ASL 要比有序表的ASL 小。) 3.折半查找是先确定待查有序表记录的范围,然后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找到或找不到该记录为止。( ) 答:TRUE 4.哈希表的查找效率主要取决于哈希表哈希表造表时选取的哈希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 答:TRUE 5.查找表是由同一类型的数据元素(或记录)构成的集合。 答:TRUE 单选题: 6.对于18个元素的有序表采用二分(折半)查找,则查找A[3]的比较序列的下标为( )。 A. 1、2、3 B. 9、5、2、3 C. 9、5、3 D.9、4、2、3 答:D (第一次??2/)181(+ = 9,第二次??2/)81(+ = 4,第三次??2/)31(+ = 2, (第四次??2/)33(+ = 3,故选D. 7. 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____________的线性表。 A.散列存储 B.顺序存储或链式存储 C.压缩存储 D.索引存储 答:B 8.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 )。 A .以顺序方式存储 B. 以链接方式存储 C .以顺序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序 D. 以链接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序 答:C 9.设哈希表长m=14,哈希函数为H(k) = k MOD 11。表中已有4个记录(如下图

C语言数据结构串的基本操作

实验九串的基本操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char Status; int strlen(char *p) { int i=0; while(*p++)i++; return i; } typedef struct { char *ch; // 若是非空串,则按串长分配存储区,否则ch为NULL int length; // 串长度 }HString; // 初始化(产生空串)字符串T void InitString(HString *T) { (*T).length=0; (*T).ch=NULL; } // 生成一个其值等于串常量chars的串T Status StrAssign(HString *T, char *chars) { int i,j; if((*T).ch) free((*T).ch); // 释放T原有空间 i = strlen(chars); // 求chars 的长度i if(!i) { // chars的长度为0 (*T).ch = NULL; (*T).length = 0; } else { // chars的长度不为0 (*T).ch = (char*)malloc(i*sizeof(char)); // 分配串空间 if(!(*T).ch) // 分配串空间失败 exit(0); for(j = 0; j < i; j++) // 拷贝串 (*T).ch[j] = chars[j]; (*T).length = i; } return 1; } // 由串S复制得串T int StrCopy(HString *T,HString S) { int i; if((*T).ch) free((*T).ch); // 释放T原有空间 (*T).ch=(char*)malloc(S.lengt h*sizeof(char)); // 分配串空间if(!(*T).ch) // 分配串空间失 败 exit(0); for(i=0;i

数据结构作业系统第七章答案

7.22③试基于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策略写一算法,判别以邻接表方式存储的有向图中是否存在由顶点vi到顶点vj的路径(i≠j)。注意:算法中涉及的图的基本操作必须在此存储结构上实现。 实现下列函数: Status DfsReachable(ALGraph g, int i, int j); /* Judge if it exists a path from vertex 'i' to */ /* vertex 'j' in digraph 'g'. */ /* Array 'visited[]' has been initialed to 'false'.*/ 图的邻接表以及相关类型和辅助变量定义如下:Status visited[MAX_VERTEX_NUM]; typedef char VertexType; typedef struct ArcNode { int adjvex; struct ArcNode *nextarc; } ArcNode; typedef struct VNode { V ertexType data; ArcNode *firstarc; } VNode, AdjList[MAX_VERTEX_NUM]; typedef struct { AdjList vertices; int vexnum, arcnum; } ALGraph; Status DfsReachable(ALGraph g, int i, int j) /* Judge if it exists a path from vertex 'i' to */ /* vertex 'j' in digraph 'g'. */ /* Array 'visited[]' has been initialed to 'false'.*/ { int k; ArcNode *p; visited[i]=1; for(p=g.vertices[i].firstarc;p;p=p->nextarc) { if(p) { k=p->adjvex; if(k==j)return 1; if(visited[k]!=1)

顺序栈的基本操作讲解

遼穿紳範大學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 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 范)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题目:顺序栈的基本操作 班级序号:师范1班 学号:201421012731 学生姓名:邓雪 指导教师:杨红颖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25号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掌握栈的定义、结构及性质; 2. 能够实现创建一个顺序栈,熟练实现入栈、出栈等栈的基本操作; 3?了解和掌握栈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 Microsoft Visual C++ 6.0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逻辑结构和线性表相同,只是其运算规则有更多的限制,故又称为受限的线性表。 建立顺序栈,实现如下功能: 1. 建立一个顺序栈 2. 输出栈 3. 进栈 4. 退栈 5. 取栈顶元素 6. 清空栈 7. 判断栈是否为空 进行栈的基本操作时要注意栈”后进先出”的特性。 四、概要设计: 1、通过循环,由键盘输入一串数据。创建并初始化一个顺序栈。 2、编写实现相关功能函数,完成子函数模块如下。 3、调用子函数,实现菜单调用功能,完成顺序表的相关操作

五、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64 typedef int datatype; //定义结构体typedef struct { datatype data[maxsize]; int top; }seqstack; //建立顺序栈seqstack *SET(seqstack *s) { int i; s=(seqstack*)malloc(sizeof(seqstack)); s->top=-1; printf(" 请输入顺序栈元素(整型,以scanf("%d",&i); do{ s->top++; s->data[s->top]=i; scanf("%d",&i); 0 结束):"); }while(i!=0); printf(" 顺序栈建立成功\n"); return s; } //清空栈void SETNULL(seqstack *s) { s->top=-1;} //判断栈空 int EMPTY(seqstack *s) { if(s->top>=0) return 0; else return 1;} //进栈 seqstack *PUSH(seqstack *s) { int x; printf(" 你想要插入的数字:"); scanf("%d",&x); if(s->top==maxsize-1) { printf("overflow"); return NULL; } else {

数据结构-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数据结构-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原文转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055743.html,/zjf280441589/article/details/38387103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一. 排序的基本概念 排序(Sorting)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其功能是对一个数据元素集合或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数据元素 某个项值有序的序列。 有n 个记录的序列{R1,R2,…,Rn},其相应关键字的序列是{K1,K2,…,Kn},相应的下标序列为1,2,…,n。通过排序,要求找出当前下标序列1,2,…,n 的一种排列p1,p2,…,pn,使得相应关键字满足如下的非递减(或非递增)关系,即:Kp1≤Kp2≤…≤Kpn,这样就得到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记录序列{Rp1,Rp2,…,Rpn}。 作为排序依据的数据项称为“排序码”,也即数据元素的关键码。若关键码是主关键码,则对于任意待排序序列,经排序后得到的结果是唯一的;若关键码是次关键码,排序结果可

能不唯一。实现排序的基本操作有两个: (1)“比较”序列中两个关键字的大小; (2)“移动”记录。 若对任意的数据元素序列,使用某个排序方法,对它按关键码进行排序:若相同关键码元素间的位置关系,排序前与排序后保持一致,称此排序方法是稳定的;而不能保持一致的排序方法则称为不稳定的。 二.插入类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是最简单的插入类排序。仅有一个记录的表总是有序的,因此,对n 个记录的表,可从第二个记录开始直到第n 个记录,逐个向有序表中进行插入操作,从而得到n个记录按关键码有序的表。它是利用顺序查找实现“在R[1..i-1]中查找R[i]的插入位置”的插入排序。

数据结构作业电子版

1数据结构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2一个完整的算法应该具有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五个特性 3数据的逻辑结构可分为_____ ______两大类 4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而存储结构是指 5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是存储结构的特点之一 6为了实现随机访问线性结构应该采用存储结构 7链式存储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8算法分析主要从和这两个方面对算法进行分析 (1)数据 (2)数据元素 (3)数据类型 (4)数据结构 (5)逻辑结构 (6)存储结构 (7)线性结构 (8)非线性结构 第二章作业 一、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的括号中打√,否则打X)。 1.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 2.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可以按序号随机存取。 3.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代价,因为每次操作平均只有近一半的元素需要移动。 4.线性表中的元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同一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是属于同一数据对象。 5.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并不一定紧邻。 6.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7.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优于顺序存储结构。 8.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插入和删除时,移动元素的个数与该元素的位置有关。 9.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储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10.在单链表中,要取得某个元素,只要知道该元素的指针即可,因此,单链表是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二、单项选择题。 1.线性表是( ) 。 (A) 一个有限序列,可以为空; (B) 一个有限序列,不能为空; (C) 一个无限序列,可以为空; (D) 一个无序序列,不能为空。 2.对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设其长度为n,在任何位置上插入或删除操作都是等概率的。插入一个元素时平均要移动表中的()个元素。 (A) n/2 (B) n+1/2 (C) n -1/2 (D) n 3.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时,其地址( ) 。

数据结构栈的定义及基本操作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ZHUHAI CAMPAU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班级软件工程3班学号 150202102309姓名郭荣栋 指导教师余俊杰成绩 实验题目栈的实现与应用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意义 (1)理解栈的特点,掌握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2)掌握进栈、出栈、清空栈运算的实现方法。 (3)熟练掌握顺序栈的操作及应用。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定义顺序栈,完成栈的基本操作:建空栈、入栈、出栈、取栈顶元素(参见教材45页)。 2. 调用栈的基本操作,将输入的十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3. 调用栈的基本操作,实现表达式求值,如输入3*(7-2)#,得到结果15。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所输入的数据及相应的运行结果,运行结果要有提示信息,运行结果采用截图方式给出。)

四、程序清单(包含注释) 1、2.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define MAXSIZE 100 #define INCREASEMENT 10 #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0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typedef int SElemType;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struct{ SElemType *base; SElemType *top; int stacksize; }Sqstack; void StackTraverse(Sqstack S) { while (S.top != S.base) { cout << *(S.top-1) << endl; S.top--; } } 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 S.base=(SElemType *)malloc(STACK_INIT_SIZE*sizeof(SElemType)); if(!S.base){ exit(OVERFLOW); }

数据结构 图的基本操作实现

实验五图的遍历及其应用实现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图常用的存储结构。 2.掌握在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结构上实现图的两种遍历方法实现。 3.会用图的遍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 [题目一] :从键盘上输入图的顶点和边的信息,建立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然后以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该图,并输出起对应的遍历序列. 试设计程序实现上述图的类型定义和基本操作,完成上述功能。该程序包括图类型以及每一种操作的具体的函数定义和主函数。 提示: 输入示例 上图的顶点和边的信息输入数据为: 5 7 DG A B C D E AB AE BC CD DA DB EC [题目二]:在图G中求一条从顶点 i 到顶点 s 的简单路径 [题目三]:寻求最佳旅游线路(ACM训练题) 在一个旅游交通网中,判断图中从某个城市A到B是否存在旅游费用在s1-s2元的旅游线路,为节省费用,不重游故地。若存在这样的旅游线路则并指出该旅游线路及其费用。 输入: 第一行:n //n-旅游城市个数 第2行:A B s1 s2 //s1,s2-金额数 第3行---第e+2行 ( 1≤e≤n(n-1)/2 ) 表示城市x,y之间的旅行费用,输入0 0 0 表示结束。

输出: 第一行表示 A到B的旅游线路景点序列 第二行表示沿此线路,从A到B的旅游费用 设计要求: 1、上机前,认真学习教材,熟练掌握图的构造和遍历算法,图的存储结 构也可使用邻接矩阵等其他结构. 2、上机前,认真独立地写出本次程序清单,流程图。图的构造和遍历算法 分别参阅讲义和参考教材事例 图的存储结构定义参考教材 相关函数声明: 1、/* 输入图的顶点和边的信息,建立图*/ void CreateGraph(MGraph &G) 2、/* 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图*/ void DFSTraverse(Graph G, int v) 3、/*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图 */ void BFSTraverse(Graph G, int v)4、 4、/* 其他相关函数 */…… 三、实验步骤 ㈠、数据结构与核心算法的设计描述 ㈡、函数调用及主函数设计 (可用函数的调用关系图说明) ㈢程序调试及运行结果分析 ㈣实验总结 四、主要算法流程图及程序清单 1、主要算法流程图: 2、程序清单 (程序过长,可附主要部分)

数据结构栈的基本操作,进栈,出栈

第五次实验报告—— 顺序栈、链栈的插入和删除一需求分析 1、在演示程序中,出现的元素以数字出现定义为int型, 2、演示程序在计算机终端上,用户在键盘上输入演示程序中规定的运算命令,相应的输入数据和运算结果显示在终端上 3、顺序栈的程序执行的命令包括如下: (1)定义结构体 (2)顺序栈的初始化及创建 (3)元素的插入 (4)元素的删除 (5)顺序栈的打印结果 3、链栈的程序执行的命令包括如下: (1)定义结构体 (2)链栈的初始化及创建 (3)元素的插入 (4)元素的删除 (5)链栈的打印结果 二概要设计 1、顺序栈可能需要用到有序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List{ 数据对象:D={ai|ai∈ElemL, i=1,2,...,n, n≥0} 数据关系:R1={|ai-1,ai ∈D, i=2,...,n } 基本操作: InitStack(SqStack &S)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栈 Push(L,e) 操作结果:插入元素e为新的栈顶元素

Status Pop(SqStack &S) 操作结果:删除栈顶元素 }ADT List; 2、链栈可能需要用到有序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List{ 数据对象:D={ai|ai∈ElemL, i=1,2,...,n, n≥0} 数据关系:R1={|ai-1,ai ∈D, i=2,...,n } 基本操作: LinkStack(SqStack &S)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栈 Status Push(L,e) 操作结果:插入元素e为新的栈顶元素 Status Pop(SqStack &S) 操作结果:删除栈顶元素 }ADT List; 3、顺序栈程序包含的主要模块: (1) 已给定的函数库: (2)顺序栈结构体: (3)顺序栈初始化及创建: (4)元素插入 (5)元素删除

数据结构算法大全有代码

排序算法有:插入排序,合并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计数排序,基数排序,桶排序(没有实现) 。比较一下学习后的心得。我不是很清楚他们的时间复杂度,也真的不知道他们到底谁快谁慢,因为书上的推导我确实只是小小了解,并没有消化。也没有完全理解他们的精髓,所以又什么错误的还需要高手指点。呵呵。 1. 普及一下排序稳定,所谓排序稳定就是指:如果两个数相同,对他们进行的排序结果为他们的相对顺序不变。例如A={1,2,1,2,1}这里排序之后是 A = {1,1,1,2,2}稳定就是排序后第一个 1 就是排序前的第一个1,第二个1 就是排序前第二个1,第三个1 就是排序前的第三个1。同理 2 也是一样。这里用颜色标明了。不稳定呢就是他们的顺序不应和开始顺序一致。也就是可能会是A={1,1,1,2,2}这样的结果。 2. 普及一下原地排序:原地排序就是指不申请多余的空间来进行的排序,就是在原来的排序数据中比较和交换的排序。例如快速排序,堆排序等都是原地排序,合并排序,计数排序等不是原地排序。 3. 感觉谁最好,在我的印象中快速排序是最好的,时间复杂度:n*log(n) ,不稳定排序。原 地排序。他的名字很棒,快速嘛。当然快了。我觉得他的思想很不错,分治,而且还是原地排序,省去和很多的空间浪费。速度也是很快的,n*log(n) 。但是有一个软肋就是如果已经是排好的情况下时间复杂度就是n*n, 不过在加入随机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也得以好转,而且他可以做任意的比较,只要你能给出两个元素的大小关系就可以了。适用范围广,速度快。 4. 插入排序:n*n 的时间复杂度,稳定排序,原地排序。插入排序是我学的第一个排序,速 度还是很快的,特别是在数组已排好了之后,用它的思想来插入一个数据,效率是很高的。因为不用全部排。他的数据交换也很少,只是数据后移,然后放入要插入的数据。(这里不 是指调用插入排序,而是用它的思想) 。我觉得,在数据大部分都排好了,用插入排序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方便。数据的移动和交换都很少。 插入排序主要思想是:把要排序的数字插入到已经排好的数据中。(我自己理 解的哈)。例如12356 是已经排好的序,我们将4插入到他们中,时插入之后也是排好序的。这里显而易见是插入到 3 的后面。变为123456. 实现思路:插入排序就是先是一个有序的数据,然后把要插入的数据插到指定的位置,而排序首先给的就是无序的,我们怎么确定先得到一个有序的数据呢?答案就是:如果只有一个,当然是有序的咯。我们先拿一个出来,他是有序的,然后把数据一个一个插入到其中,那么插入之后是有序的,所以直到最后都是有序的。。哈哈。结果就出来了! 当然在写的时候还是有一个技巧的,不需要开额外的数组,下标从第二个元素开始遍历直到最后一个,然后插入到前面已经有序的数据中。这样就不会浪费空间了。插入排序用处还是 很多的,特别是链表中,因为链表是指针存放的,没有数组那么好准确的用下标表示,插入是简单有效的方法。嘻嘻。。废话少说, 源代码奉上: 1 #include 2 #include 3 4 // 插入排序从小到大,nData 为要排序的数据,nNum 为数据的个数,该排序是稳定的排序 5 bool InsertionSort(int nData[], int nNum) 6 { 7 for (int i = 1; i < nNum; ++i) // 遍历数组,进行插入排序 8 { 9 int nTemp = nData[i];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四章 串

第四章串 重点难点 理解"串"类型定义中各基本操作的特点,并能正确利用它们进行串的其它操作;掌握串类型的各种存储表示方法;理解串的两种匹配算法。 典型例题 1、简述下列每对术语的区别: 空串和空白串;串常量和串变量;主串和子串;静态分配的顺序串和动态分配的顺序串;【解】 (1)空串是指不包含任何字符的串,它的长度为零。 空白串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空格的串,空格也是字符。 (2)串常量是指在程序中只可引用但不可改变其值的串。 串变量是可以在运行中改变其值的。 (3)主串和子串是相对的,一个串中任意个连续字符组成的串就是这个串的子串,而包含子串的串就称为主串。 (4)静态分配的顺序串是指串的存储空间是确定的,即串值空间的大小是静态的,在编译时刻就被确定。 动态分配的顺序串是在编译时不分配串值空间,在运行过程中用malloc和free等函数根据需要动态地分配和释放字符数组的空间(这个空间长度由分配时确定,也是顺序存储空间)。 2、以HString为存储表示,写一个求子串的算法。 【解】HString 是指以动态分配顺序串为存储表示,其定义为: typedef struct { char *ch; int length; }HString; void *substr( HString *sub,HString *s,int pos,int len) {//用sub返回串s的第pos个字符起长度为len的子串。sub初始时为一空串 //pos的合法位置为0<=pos<=s->length-1 int i; if (pos<0||pos>s->length-1||len<=0) Error("parameter error!");//参数不合法,子串为空串 if (s->lengthlen=s->length-pos;//设置子串的串长 else sub->length=len; //设置子串的串长 sub->ch=(char *)malloc(len*sizeof(char));//为sub->ch申请结点空间 for(i=0;ilength;i++)//将s串中pos位置开始的共sub->length个字符复制到sub串中

数据结构——顺序栈的基本操作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 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0 #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typedef struct { int * base; int * top; int stacksize;//当前栈可使用的最大容量 } SqStack; void InitStack(SqStack &S)//构造一个空栈 { S.base=(int *)malloc(STACK_INIT_SIZE*sizeof(int)); if(!S.base) {cout<<"存储分配失败!!!"<=S.stacksize) { S.base=(int *)realloc(S.bas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izeof(int)); if(!S.base) cout<<"存储分配失败!!!"<

【精选资料】北京交通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题(A卷)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出题教师:张勇 (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六道大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3)试卷不得带出考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在顺序表中访问任意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均为,因此顺序表也称为 的数据结构。 2.三维数组a[4][3][2](下标从0开始),假设a[0][0][0]的地址为50,数据以行序优先方式存储,每个元素的长度为2字节,则a[2][1][1]的地址是。 3. 直接插入排序用监视哨的作用是。 4. 已知广义表Ls=(a, (b, c), (d, e)), 运用head和tail函数取出Ls中的原子d的运算 是。 5.对有14个元素的有序表A[1..14]进行折半查找,当比较到A[4]时算法结束。被比较元素除A[4]外,还有。 6. 在AOV网中,顶点表示,边表示。 7. 有向图G可进行拓扑排序的判别条件是。 8. 若串S1=‘ABCDEFGHIJK’,S2=‘451223’,S3=‘####’,则执行 Substring(S1,Strlength(S3),Index(S2,‘12’,1))的结果是。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下列存储形式中,哪一个不是树的存储形式?() A.双亲表示法B.孩子链表表示法 C.孩子兄弟表示法D.顺序存储表示法 2.查找n个元素的有序表时,最有效的查找方法是()。 A.顺序查找B.分块查找 C.折半查找D.二叉查找 3.将所示的s所指结点加到p所指结点之后,其语句应为()。

p (A) s->next=p+1 ; p->next=s; (B) (*p).next=s; (*s).next=(*p).next; (C) s->next=p->next ; p->next=s->next; (D) s->next=p->next ; p->next=s; 4. 在有向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中,顶点v 在链表中出现的次数是( )。 A. 顶点v 的度 B. 顶点v 的出度 C. 顶点v 的入度 D. 依附于顶点v 的边数 5.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nlog 2n )、空间复杂度为O(1)的排序算法是( )。 A. 堆排序 B. 快速排序 C. 归并排序 D.直接选择 6. 设矩阵A 是一个对称矩阵,为了节省存储,将其下三角部分(如右图所示)按行序存放在一维数组B[ 1, n(n-1)/2 ]中,对下三角部分中任一元素ai,j(i ≤j), 在一维数组B 中下标k 的值是( ): A.i(i-1)/2+j-1 B.i(i-1)/2+j C.i(i+1)/2+j-1 D.i(i+1)/2+j 7. 由一个长度为11的有序表,按二分查找法对该表进行查找,在表内各元素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 A .29/11 B. 31/11 C. 33/11 D.35/11 8. AVL 树是一种平衡的二叉排序树,树中任一结点的( )。 A. 左、右子树的高度均相同 B. 左、右子树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C. 左子树的高度均大于右子树的高度 D. 左子树的高度均小于右子树的高度 9. 下列四种排序方法中,不稳定的方法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冒泡排序 C. 归并排序 D. 堆排序 10. 设树的度为4,其中度为1,2,3,4的结点个数分别为4, 2, ,1, 1, 则T 中的叶子数为( )。 A .5 B .6 C .7 D .8 三、 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 1. 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删除运算效率高。( ) 2. 数组不适合作任何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 ????? ?????????=n n n n a a a a a a A ,2,1,2,21,21,1

数据结构串基本操作代码

实验三串 //串的基本操作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MAXSTRLEN 255 typedef unsigned char SString[MAXSTRLEN+1]; void strlength(SString S)//求字串并放到 S[0] 中 { int m; for(m=1;S[m]!='\0';m++); S[0]=m-1; } void insert(SString S,int n,char a)//是插入的位置 a 是插入的字符{ strlength(S); int i; for(i=S[0];i>=n;i--) S[i+1]=S[i]; S[n]=a; S[S[0]+2]='\0'; } int compare(SString S,SString T) { strlength(S); strlength(T); int i; for(i=1;i<=S[0]&&i<=T[0];i++) { if(S[i]>T[i]) return 1; if(S[i]T[0]) return 1;

else if(S[0]S[0]||len<0||len>S[0]-pos+1) { printf("Error!position or length is out of range\n"); return 0; } for(i=1;i<=len;i++)

数据结构实验图的基本操作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十三/十四图的基本操作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日期2014/06/09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图的主要存储结构。 2、学会对几种常见的图的存储结构进行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图的邻接矩阵定义及实现: 建立头文件test13_AdjM.h,在该文件中定义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并编写图的初始化、建立图、输出图、输出图的每个顶点的度等基本操作实现函数。同时建立一个验证操作实现的主函数文件test13.cpp(以下图为例),编译并调试程序,直到正确运行。 2、图的邻接表的定义及实现: 建立头文件test13_AdjL.h,在该文件中定义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并编写图的初始化、建立图、输出图、输出图的每个顶点的度等基本操作实现函数。同时在主函数文件test13.cpp中调用这些函数进行验证(以下图为例)。

3、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文件取名为report13.doc。 4、上传实验报告文件report13.doc到BB。 注: 下载p256_GraphMatrix.cpp(邻接矩阵)和 p258_GraphAdjoin.cpp(邻接表)源程序,读懂程序完成空缺部分代码。 三. 函数的功能说明及算法思路 (包括每个函数的功能说明,及一些重要函数的算法实现思路) 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 (包括运行结果截图、结果分析等)

五.心得体会

程序比较难写,但是可以通过之前的一些程序来找到一些规律 (记录实验感受、上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遗留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等。) 【附录----源程序】 256: //p-255 图的存储结构以数组邻接矩阵表示, 构造图的算法。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char VertexType; //顶点的名称为字符 const int MaxVertexNum=10; //图的最大顶点数 const int MaxEdgeNum=100; //边数的最大值 typedef int WeightType; //权值的类型 const WeightType MaxValue=32767; //权值的无穷大表示 typedef VertexType Vexlist[MaxVertexNum]; //顶点信息,定点名称 typedef WeightType AdjMatrix[MaxVertexNum][MaxVertexNum]; //邻接矩阵typedef enum{DG,DN,AG,AN} GraphKind; //有向图,有向网,无向图,无向网typedef struct{ Vexlist vexs; // 顶点数据元素 AdjMatrix arcs; // 二维数组作邻接矩阵 int vexnum, arcnum; // 图的当前顶点数和弧数 GraphKind kind; // 图的种类标志 } MGraph; void CreateGraph(MGraph &G, GraphKind kd)// 采用数组邻接矩阵表示法,构造图G {//构造有向网G int i,j,k,q; char v, w; G.kind=kd; //图的种类 printf("输入要构造的图的顶点数和弧数:\n"); scanf("%d,%d",&G.vexnum,&G.arcnum); getchar();//过滤回车 printf("依次输入图的顶点名称ABCD...等等:\n"); for (i=0; i

(完整word版)顺序栈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三 课程数据结构实验名称顺序栈基本操作第页 专业班级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年月日评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能实现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2.了解和掌握栈的应用。 二、实验要求 1.进行栈的基本操作时要注意栈"后进先出"的特性。 2.编写完整程序完成下面的实验内容并上机运行。 3.整理并上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任意输入栈长度和栈中的元素值,构造一个顺序栈,对其进行清空、销毁、入栈、出栈以及取栈顶元素操作。 2.编写程序实现表达式求值,即验证某算术表达式的正确性,若正确,则计算该算术表达式的值。 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1)从键盘上输入表达式。 (2)分析该表达式是否合法: ?a) 是数字,则判断该数字的合法性。若合法,则压入数据到堆栈中。 ?b) 是规定的运算符,则根据规则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将计算该表达式的值。 ?c) 若是其它字符,则返回错误信息。 (3)若上述处理过程中没有发现错误,则认为该表达式合法,并打印处理结果。 程序中应主要包含下面几个功能函数: ?l void initstack():初始化堆栈 ?l int Make_str():语法检查并计算

?l int push_operate(int operate):将操作码压入堆栈 ?l int push_num(double num):将操作数压入堆栈 ?l int procede(int operate):处理操作码 ?l int change_opnd(int operate):将字符型操作码转换成优先级 ?l int push_opnd(int operate):将操作码压入堆栈 ?l int pop_opnd():将操作码弹出堆栈 ?l int caculate(int cur_opnd):简单计算+,-,*,/ ?l double pop_num():弹出操作数 四、实验步骤 (描述实验步骤及中间的结果或现象。在实验中做了什么事情,怎么做的,发生的现象和中间结果) 第一题: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0 //存储空间初始分配量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存储空间分配增量 #define OVERFLOW -1 #define OK 1 #define NO -1 #define NULL 0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char SElemType; typedef struct { SElemType *base; //在栈构造之前和销毁之后,base的值为NULL SElemType *top; //栈顶指针 int stacksize; //当前已分配的存储空间,以元素为单位 } SqStack; 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构造一个空栈S { S.base=(SElemType *)malloc(STACK_INIT_SIZE*sizeof(SElemType)); if(!S.base) exit(OVERFLOW); S.top=S.base; S.stacksize= STACK_INIT_SIZE; return OK; }//InitStack Status StackEmpty(SqStack &S) { if(S.base==S.to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