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的是《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说教材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本单元通过两个例题使学生掌握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这两方面内容。对于确定位置,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比如一年级时学习了“第几”这个词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二年级时学习了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将“第几排第几个”的描述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也就是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来表示位置,以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好本节课的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2、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能力,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写有数对的便签纸、学案等教具。学生准备:铅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具。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冲突激发需求。

1、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掌声欢迎来班上听课的老师,并引导他们观察发现有的老师坐在教室的后面,有的老师坐在教室走廊的中间,问这描述老师们在教室的什么?请一学生回答。(位置)初步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位置。

2、紧接着请学生描述回答问题的这位同学在教室的位置。

(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同一个同学,为什么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呢?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3、这时,我就会顺势引导学生说出竖排称为列,横排称为行。并结合班级座位图让学生说一说哪是列,哪是行。告诉学生确定列一般是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数,并让学生找一找哪是第一列等,确定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同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列和行的概念,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二)探索新课

下面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环节,前苏联教育家提出:数学不应是数学结论的教学,而应该是数学过程的教学。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在设计本环节时,让学生一直处于积极地思维状态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1、第一层次:你能不能用列和行描述一下张亮的位置?

学生已经有了列、行的概念,他们可以顺利的说出张亮在第3列,第2行,也许有的学生会说在第2行,第3列。这时,我就会强调在数学中一般先说列,再说行。

2、第二层次:情境图抽象为点子图

在学生能用语言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后,让学生观察ppt上图片发生了什么变化:ppt展示由具体的情境图变成了点图,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以观察具体的直观图形为基础提高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找一找此图中的第一列第一行以及张亮等同学的位置,紧接着再让学生说说其他同学的位置。

3、第三层次:数对的含义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我先给学生设置障碍: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跟随老师的速度,记录“点”的位置。老师说的速度越来越快,让学生感觉到力不从心,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方法很不简便,为后面教学数对埋下伏笔。顺势,我提出要求:有没有比这更简便的方法记录位置呢?

学生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表示方法:32;3*2;(3,2);3,2通过全班交流和争论,让学生发现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最科学的记录方法:(3,2)。

然后,以张亮同学位置为例,就可以用数对(3 ,2)来表示,在书写时前面一个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中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用小括号括起来。(板书)像这样用两个数也就是一对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4、接着介绍笛卡尔发明数对的历史,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过程,激发他们观察。

5、第四层次:对数对表示位置的巩固练习

(1)是请学生在便签纸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表示自己在这个教室位置的数对,然后通过老师读同学名字,这个同学说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老师读数对,同学们判断是哪位同学,让他们及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情境中,写一写,说一说,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巩固教学重点。

(2)这时课程已过大半,有部分学生有些懈怠,为吸引回他们的注意力,我设计了一个“找礼物”的小游戏。我给几位同学发写有数对的纸条,如果位置找对了就会发现我事先在藏相应位置的小礼物。(但会有3位同学遇到麻烦,因为他们的数对分别是:(2,)、(,4 )、(,)。)由此告诉学生,一个数是不能准确表示具体的位置的,只有给出数对中的两个数,才能帮助我们确定位置。这个小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能让学生开心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下面是教学难点的突破:

学习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在难点上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以下步骤,引导学生逐步突破难点,并同时渗透数学思想。

1、让学生观察示意图,读懂方格图。确定第一列第一行。

2、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经验应用到例2中来,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

3、让学生表示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4、设置疑点:能不能马上找出小莹的位置(6,x)此步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5、巩固练习

接着我又设计了两个练习,一是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上的点,二是要求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中标出相应的位置。

(三)、回顾总结、拓展视野。

课堂总结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也是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环节,因此我在学生回顾总结后,自然引出地球经纬线的知识,展示神九顺利返回地球的照片,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六、说课堂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为了给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一个直观、完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突出重点,我这样设计我的板书:

用数对确定位置

竖排——列——从左往右

横排——行——从前往后

张亮( 3 , 2 )

列行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如有不当,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让学生说说自学成果。 1.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呢?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将自己自学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能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 (二)自学探究新知。 第一步:学生自学用列、行,以及数对确定位置 1.先让学生根据自学目标 (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2)怎样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3)用数对怎样表示第几列第几行? 在学生小组完成后,请学生自主交流,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对知识进行补充、规范和整理。例如学生讲到列是竖排,行是横排时,教师可以马上出示课件,并请学生上台指一指列在哪,行又在哪儿?在确定第几列第几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要以观察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规范从哪个方向数列与行,并以教师的观察角度,让学生依次按对应的列数或行数站起来。 2.有了列与行的概念后,并在这时强调在数学中一般先说列,再说行。并让学生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他们自己的描述,谈感受。老师再让学生说出小兰、小强的位置,教师进行板书。 3.教学写法。 设计意图:整个第一步主要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式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用数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2014秋)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设计 万载县第一小学潘月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技能目标 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学习用“数对”的形式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建立“数对”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例证法、类比法、迁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间操的时候,你在我们班的什么位置?如果要开家长会,你准备怎样向家长介绍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出示课件)这是一张学生座位表,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小青所在的位置? 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小结:同一位置,观察的角度不同,所描述的话也就不一样了。为了便于大家交流,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某人的准确位置。

(二)导入新课 什么是列?什么是行?竖排为列,横排为行。那小青在第4列第3行,请找出他的准确位置。 学生活动(可找出4个孩子),引出几列几行。第一列在哪儿?第一行在哪儿?通常以观察者的最左边为第一列,以观察者的最前边为第一行(大家都是观察者)。这是第一列,这是……那么这时谁能找出小青的准确位置?你能用更简洁的方法来描述他的位置吗?想一想,写在本子上。师辅导并选几种写在黑板上。4~3 4—3 4;3 有那些相同点?我们规定,把第4列用数字4表示,第3行用数字3表示,为了区分列与行,用逗号作为分隔符,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位置,是一个整体,因此就用小括号括起来,像(4,3)这样的一对数,我们把它叫作数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读作:数对四三。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一)教学例1。 课件出示课本第2页的情境图。 1、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然后老师提出问题:能否像刚才说位置的方法,准确说明这个班某个同学的位置? 2、议一议 让学生议一议,如何既清楚又简便的表示位置,然后组织交流。 3、写一写 让学生用数对写出其他几位同学的位置。 4、比一比 比一比王艳位置(3,4)与赵强的位置(4,3)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5、小结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doc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 数对"确定位置。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一)让学生说说自学成果。1.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呢?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将自己自学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能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二)自学探究新知。第一步:学生自学用列、行,以及数对确定位置1.先让

学生根据自学目标(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2)怎样确定第几列第几行?(3)用数对怎样表示第几列第几行?在学生小组完成后,请学生自主交流,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对知识进行补充、规范和整理。例如学生讲到列是竖排,行是横排时,教师可以马上出示课件,并请学生上台指一指列在哪,行又在哪儿?在确定第几列第几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要以观察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规范从哪个方向数列与行,并以教师的观察角度,让学生依次按对应的列数或行数站起来。2.有了列与行的概念后,并在这时强调在数学中一般先说列,再说行。并让学生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他们自己的描述,谈感受。老师再让学生说出小兰、小强的位置,教师进行板书。3. 教学写法。设计意图:整个第一步主要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的,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他们观察生活,探究数学的热情。第二步:用数对表示我们班同学的位置让他们及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情 境中,说一说,写一写,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是为了巩固教学重点。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位置就不一样,从而再次强调列在前,行在后。(二)联系生活实际。第三个环节是联系生活,灵活应用。本着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设计了两个练习: 1.用数对表示装饰瓷砖的位置(1)谈话: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用到了数对的知识。(出示练习三第2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本堂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效果较好。在教学列和行的含义时,老师导入教学,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用“排”或“组”的概念交流猜想时,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引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在这里,老师通过告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更加有序、有度。在教学数对的含义和写法时,老师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一些符号加以记录,实质是教师又一次创设认知冲突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提取共同的合理成份,说明正确规范的书写方法,“数对”引出自然有序,语言简明清晰。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老师通过活动,先让学生明确有关于列与行的规定,再通过一系列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期间,教师预设充分,在学生易错处引领,促进了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意义的建构。而且,老师还用体验性活动引发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思考,进一步让学生把握数对的实质,培养了学生的符号化思想。在后面的练习中,通过一些生活情境,在学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了运用知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要求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纵观几节课:首先,老师们都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始的激发矛盾,让学生产生学习本节课的需要。其次,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老师提出用一个数对

怎样表示第三列所有同学后,对学生不同的回答,老师能够及时追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及时作出评价,激发了学生了学习兴趣。第三,知识面的拓宽。本节课老师们介绍了数对的产生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地球仪经纬网的确定、居家装修的学问等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该让学生知道数对的知识是怎样产生的,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数学又是服务于生活的,为学生拓展数对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对、用好数对知识。总之这些目标和环节的设计就是想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感悟数学的神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领略数学的魅力。

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

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 稿 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98——100的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是用从生活中的电影院中位置的确定来引入数对的方法。教材呈现的例题是小军在教室的位置的问题情境,“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 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抽象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出发,我理解本课的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时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辅以“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常见的电影院导入新课,借助找位置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形成如何去确定位置,再让他们小组交流,从中巩固新知,学会写数对,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2.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题西林壁》这首诗学过吗?为什么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指出:观察物体角度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告诉我们要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视角观察人、事、物,才能更准确。 (出示电影院的座位图)提问:同学们,你们去看过电影吗?这是电影院一个厅的平面图,竖着的一排叫什么?横着的一排呢?(板书: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老师想要观察这个厅所有的观众,应该站在什么位置?(银幕的位置)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设计

第2课时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示意图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教学中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 注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实现技能上由数对到点的质的飞跃。 2.注重知识的综合性。 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和前面学习的“平移”“方位”知识的素材,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表示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先用数对表示班级学习委员的位置,再说说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揭题。 本节课,我们学习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用数对表示同学的位置,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强化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为学习本课新知做准备。 ⊙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课件,理解图意。 (1)你能看懂这张图吗?(这是动物园的示意图,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它们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 (2)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纵向排列的数字表示从下往上数每条横线代表的行数;横向排列的数字表示从左往右数每条竖线代表的列数。图上的数字表明行和列的起点均为0) 2.自主学习例题。 (1)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独立完成问题1和问题2。 (教师相应地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点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指名板演。 3.课件展示自学结果。 (1)问题1。 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 海洋馆在第6列第4行,用(6,4)表示; 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 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问题2。 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的。如:飞禽馆(1,1)在第1列第1行交点上…… 4.拓展延伸。 (1)分别观察飞禽馆、大象馆以及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图中的位置和表示它们位置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表示同一列中景点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中景点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2)周日,王艳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线如下: (3,0)→(2,2)→(0,3)→(1,4)→(3,5)→(6,4)→(3,0) ①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线。(大门→猴山→猩猩馆→大象馆→熊猫馆→海洋馆→大门) ②请你设计一条路线,并用数对写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路线方案。 a.经过所有的景点。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评析(参考文本)

( 数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评析(参考文本)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 评析(参考文本)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师让生介绍自己是哪个班的学生 生1:五年(6)班 生2:五(6)班 师:这两种介绍相比,有什么好处?就说6班行吗?

师:既简洁、又要准确是数学上很好的思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书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 出示情境图——班级的队列图 师:谁能介绍我们班班长的位置 生1:第2排右边数第2个 生2:第4组第2个 师:你是怎么数的? 生2:我是从左往右、从前往后数的 师:怎样才能准确的说出班长卓玲的位置,数学上有特定的规定 教师介绍列与行,以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是列,从前往后数是行,让生上台试指出各列和各行 师:现在谁能用第几列第几行说说卓玲的位置 生:第4列第2行(教师板书)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张老师这节课总体来看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合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际教学活动,环节之间的过渡巧妙自然。 2、教学中体现了数学贴近生活的思想,每一个练习题都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既渗透了数学知识,又联系了生活实际,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 3、教学准备充分,张老师利用课件教学,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教学效果很好。 4、整节课师生互动很多,提供了充分地交流空间及展示的平台,气氛活跃。 5、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予以肯定、表扬等等,评价性语言很多。 自己的一点建议:从学生回答问题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程度不是很好,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完整的回答问题,尽量少一些提示,避免填空似的回答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知识点不多,内容比较简单,上这节课,关键注意两点:一是如何把看似简单的内容上出深度和厚度,把课堂上的丰富多彩;二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探究的欲望。这两点,在胡伟华老师和夏春红老师的课堂上得以具体的体现,下面我就对比着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处理方式进行简单的评价。 一、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为载体,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两位老师的引入课题部分截然不同,胡老师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位置,介绍班级,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然后引入课题,自学课本,认识行列后再出示主题图,用刚学的知识来描述位置。

而夏老师也是用课前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写自己的位置,学生这个时候的语言是不完整不规范或者是不正确的,然后老师也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自学课本,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位置,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需要才引起学习的动机。 二、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两位老师在新授的过程中,都采用了自学课本的方法,引领学生逐渐抽象,由繁入简,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网格图,逐步深入,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后感受 整体看,两位老师上出了真实扎实的原味课堂,没有作秀的感觉。上这样比较简单的一类课,我认为应该体现两个主线:以自学为主线、以训练为主线、以全体参与为导向。 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做到三点:一读二说三总结。 评:1、在游戏中感知。肖老师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导入,通过“听口令,做动作”这个小游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认知的冲突,体会到应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揭示了课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在活动中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肖老师突破教材,从真实的课堂情境设计问题引入,让学生通过用自已喜欢的方法介绍自己和好朋友在班级所处的位置。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自已的比较和体验以及探究中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最简洁的。从而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的”这一基本理念。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进而产生积极的认识情感。这时肖老师借助第4组第3排,抽象出数对(4,3),并围绕(4,3)进行读法和意义的教学。如数字4和数字3各表示什么意义。 3、在实践中感悟。数学教学应是活动的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的。先是利用现在的座位来理解第几组第几个来介绍自己和认识同学,从而抽象出数对的写法,接着设计了“座位表”让学生用数对来填写自已的位置,强化了新知。让学生在充分的练习中感受到“数对”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简洁性把知识的,技能的,情感的教学目标融为一体。让课堂自然生成,生动饱满。 抽象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正确表示位置是本课的难点,如何进行有效地突破呢肖老师利用本班学生座位,通过课件将座位中的组和行逐渐抽象成直线,学生座位逐渐变成这两条线的交点。然后每组每行都连成线,幻化成方格图,标上列数和行数,形成一个

用数对确定位置 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说课稿 望亭中心小学朱黎锋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98——100的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是用从生活中的电影院中位置的确定来引入数对的方法。教材呈现的例题是小军在教室的位置的问题情境,“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3.教学目标 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抽象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出发,我理解本课的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时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辅以“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常见的电影院导入新课,借助找位置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形成如何去确定位置,再让他们小组交流,从中巩固新知,学会写数对,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2.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题西林壁》这首诗学过吗?为什么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指出:观察物体角度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告诉我们要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视角观察人、事、物,才能更准确。 (出示电影院的座位图)提问:同学们,你们去看过电影吗?这是电影院一个厅的平面图,竖着的一排叫什么?横着的一排呢?(板书: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老师想要观察这个厅所有的观众,应该站在什么位置?(银幕的位置) 指出:会选角度观察,我们今天的课就成功了一半。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数学之旅吧! (二)、认识数对 1、游戏——寻找幸运观众 (1)给出任务:电影院今天搞活动准备在这个电影院里选择三位观众免费观看,已找出两位,剩下的一位,让学生自己寻找。 (2)寻找幸运观众 第一步:漫无目的寻找。 第二步:根据提示寻找。教师给出提示(3,2),学生根据提示指一指幸运观众可能在的位置,教师用投影显示8个可能的位置。 第三步:根据视角寻找。进一步缩小范围,点击鼠标,寻找出幸运观众。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flect on the Teaching of Position Determination by Number Pair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这节课要求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懂情境图,说出小军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和“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确定小军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 2 .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认识行、列的含义与确定行、列的规则,再有意识让学生用行、列的方式描述小军的位置,即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然后根据这一描述的方式引入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就表示“行”数;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练

一练,用行、列描述其它的位置,并尝试着用数对表示出来。课堂上学生合作愉快,讨论积极热烈,因而学生很容易接受并理解了用行列描述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感觉教学效果还好。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不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那么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我的主要思考方向。 学生在一年级已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位置,在二年级时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了小军班级的座位图后,先向学生提出要求:你能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告诉我小军的位置在哪里吗?你是怎么看的呢?学生在描述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第4列第3个”、“第3排第4个”。小军的位置没变,但同学们看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小军位置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已具备了确定列和行的经验,因此,便很顺利地得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小军是在第4列第3行。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优质课)

方向与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2使学生亲身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是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对’,并能用数对准确地表示出方格图中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练习卡、课件。 教学过程: 1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出示课件图片) 师:同学们,这幅图片是某少年军校进行军训时拍摄的照片,在训练过程中大家都表现的非常积极,其中啊小强同学表现的最棒。仔细观察,小强在什么位置?想一想怎样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 (教师巡视,并搜集学生的记录并展示) 师:你们觉得这几位同学描述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评价

师:确实,1号和2号描述的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3号的比较准确,但不够简练,怎样能描述的又准确又简练呢?这就需要统一标准。2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 (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 师:其实像这样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列”与“行”来表示。那什么事列?什么是行? 生:我知道,竖排就是列。横排就是行。 师:说得非常好。确定第几列要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数。现在我们都是观察者,指一指,哪是第一列的同学,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指一指,哪是第一行的同学? (学生上台指,教师演示课件,充分认识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2)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 师:现在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小强的位置吗? 生:他在第3列第2行。 师:对!第3列第2行形成一个交叉点,小强的位置就在这。(让学生说出另两个同学的位置各是第几列第几行。) 师: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你们自己的描述,有什么感受? 生1:非常简练。 生2: 非常准确。 师:的确,这种方法既准确又简练。 3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1)有实物图抽象到点子图,初步认识数对。

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讲课稿

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石河子第十九中学胡丽芳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将分三部分进行阐述。 1.教学背景 首先是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其次是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如:教室的座位、课间操站队、放学路队等。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及读写法,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能力目标: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难点是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点子图、方格图,是本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是设计本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五年级学生与中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能力更强。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对学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2)数形结合法: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使图形更加直观,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认识。 (3)合作学习法: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每位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学生在多元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围绕这3个基本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 On the lesson draft of determining the positio n by number pairs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2、篇章2:《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章1:《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让学生说说自学成果。 1.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呢?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将自己自学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能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 (二)自学探究新知。 第一步:学生自学用列、行,以及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楊耘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写有数对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说一说:用语言描述班长所在的位置。 今天有几位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欢迎吗?老师们都很想认识我们班的同学,那么咱们先来给各位老师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长吧!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在介绍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不能说出班长的名字,也不能用手指出班长在哪儿,只能用语言描述班长所在的位置。看谁能够说清楚? 2、导入课题:刚才大家在描述班长的位置时,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说法,感觉怎样?(有点乱)我们能不能寻找一种既准确又简单的方法来描述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列”和“行” 出示导学案一:初步感知,认识“列行”。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表示物体的位置,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为了在语言上达成一致,在数学上我们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竖排、横排、列、行) 2、明确实际教室中的“列与行”: 1)观察我们的座位:你认为从哪开始是第一列?从哪开始是第一行? 根据人们的习惯,我们通常把观察者最左边的一竖排称为第一列,从左往右数依次是第2列,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将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首先是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2.其次是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如:教室的座位、课间操站队、放学路队等。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2)、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难点是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点子图、方格图,是本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是设计本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五年级学生与中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能力更强。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对学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2)数形结合法: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使图形更加直观,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认识。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教案资料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 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起始课《位置》,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环节及总结反思这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首先,我来谈谈教材的编排和我对本课的理解 二、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首先,教材呈现的是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通过让学生找出张亮的位置,明确了“列”和“行”的含义,以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接着,教材给出了用数对表示张亮同学位置的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确定位置,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并且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基于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落实“四基”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知道确定列与行的规则,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语言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掌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这样的目标设计,使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发展各种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案

教学设计: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50——5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列与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并在书写数对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 3.经历根据实物图(点子图)中物体的位置书写数对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对与物体的位置(点)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4.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的产生过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军营,领略小战士的风采。大家看,他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瞧,这是小强那个方队的

队伍,多整齐!(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能说说小强的位置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认真看图,说说小强的位置 预设:横着数,第2排第3个;竖着数,第3排第2个;从前面数第2排从左边数第3个;小强在从前面数第2排从右边数第4排…… 师生注意倾听每位同学的表述。 师:同样是介绍小强的位置,同学们的描述却不尽相同,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介绍小强的位置时大家都说到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 2、界定“列”和“行”,再说说小强的位置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述小强的位置时,提到了在第几排,而教材中规定,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现在请同学认真思考,用“列”和“行”再说说小强的位置。 三、汇报交流,质疑评价 1.用列和行说说小强的位置 学生说说小强的位置,只要能准确找出小强的位置,就给予肯定。 师:刚才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说出了小强的位置,说得都很好。可是同学们在数第几列第几行时,有的同学从左边数起,还有的同学从右边数起,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有的同学先说列再说行,还有的同学先说行再说列。那么到底怎样准确描述小强的位置呢?

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内容:教材P20例2及练习五第3、4、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生: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复习: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谁来说一说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导入:(出示如下示意图)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可数对的知识,先来看下面的示意图,你们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的位置吗? 熊猫馆 大象馆海洋馆 猴山 大门 引导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所在的位置。 指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么确定它们的位置的。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20页“动物园示意图”。 (1)引导学生观察图,并比较它和刚才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 (2)提出问题: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纵向排列的数字表示行,从下往上数;横向排列的数字表示列,从左往右数。图上的数字表明行和列的起点均为O。 (3)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方格图,问: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 指生回答:大门(3,O)。 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他场馆的位置。 小组互相交流、探讨,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集体订正,并用多媒体出示各场馆的位置: 大象馆(1,4)猴山(2,2) 大门(3,O) 熊猫馆(3,5)海洋馆(6,4) 2.指生到黑板指一指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O,3)、狮虎山(4,3)。 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的。 引导学生回答:飞禽馆(1,1)是在第一列第一行,猩猩馆是(1,3)在最左边一列第3行,狮虎山是(4,3)在第四列第三行。 3.拓展延伸。 (l)引导学生分别观察飞禽馆、大象馆以及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图中的位置和表示它们位置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大象馆和飞禽馆在同一列,它们的数对第一个数相同;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同一行,它们的数对第二个数相同。 师小结: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2)质疑:如果用(x ,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小组交流,并指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只能确定这个场馆在哪一条横线上,但不能确定这个场馆的具体位置,使学生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4.找生活中的数对。 用数对表示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例子吗? 小组讨论交流,如: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十字绣、围棋棋谱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确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