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哈)课后习题

机械原理(哈)课后习题
机械原理(哈)课后习题

机械原理习题

第二章习题

2-1 解释下列概念

1. 运动副;

2. 机构自由度;

3. 机构运动简图;

4. 机构结构分析;

5.高副低代。

2-2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方法。

a) b)

题2-2

2-3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a) b)

题 2-3

2-4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其自由度(其中构件1均为机架)。

a)b)

c)d)

e)

题 2-4

2-5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如图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第三章 习题

3-3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

mm l BC 50=,mm l CD 35=,mm l AD 30=,AD 为机架,并且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 为曲柄,求AB l 的最大值;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AB l 的最小值;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AB l 的数值。

题 3-3

3-4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

a )

b )

c )

d )

题 3-4

3-5在图示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中,试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齿轮3的传动比31/ωω。

3-6在图示凸轮机构中,已知mm r 50=,mm l OA 22=,mm l AC 80=,ο?901

=,

凸轮,凸轮1以角速度s rad /101=ω逆时针方向转动。试用瞬心法求从动件2的角速度2ω。

题 3-6

3-7在的四杆机构ABCD 中,mm l AB 60=,mm l CD 90=,mm l l BC AD 120==,

s rad /102=ω,试用瞬心法求:1)当ο?165=时,点C 的速度c v ;2)

当ο?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或其延长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其速度的大小;3)当0=c v 时,?角的值(有两个解)。 3-8在转动导杆机构机构中,已知mm l AC 50=,mm l BC 100=,

s rad /202=ω,求在一个运动循环中,构件3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

速度。

3-11已知mm l AB 150=,mm l BC 600=,mm l CE 120=,mm l CD 500=,

mm l EF 600=,mm x D 400=,mm y D 500=,mm y F 600=,曲柄1作等速转

动,其转速m in /51r n =。求在一个运动循环中活塞5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曲线。

3-20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其摇杆CD 的长度mm l CD 75=,行程速比系数5.1=K ,机架AD 的长度mm l AD 100=,摇杆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

架间的夹角ο?453

=',求曲柄的长度AB l 和连杆的长度BC l 。

ψ

题 3-20

3-21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其摇杆CD的长度mm

l

CD

290

=,摇杆

两极限位置间的夹角ο

ψ32

=,行程速比系数25

.1

=

K,若曲柄的长度mm

l

AB

75

=,求连杆的长度BC l和机架的长度AD l。并校验最小传动角min

γ

是否在允许值范围内。

题 3-21

3-22设计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速比系数5.1

=

K,滑块的冲程mm

l

C

C

50

2

1

=,导路的偏距mm

e20

=,求曲柄长度AB l和连杆长

BC

l。

3-24试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近似实现函数x

y log

=,1)设x的变化区间为2

1≤

≤x,先用解析法求出此机构,再用数值比较法的程序计算,并比较其结果。2)多次改变x的变化区间,用数值比较法求出结果,分析其变化情况。

3-25 如图所示,当连架杆AB处于A1B1、A2B2和A3B3位置,另一连架

CD 上的某一标线DE 对应处于位置DE 1、DE 2和DE 3时,两连架杆所对

应的角位置分别为:?155= ,ψ160= ;?275= ,ψ285= ;?3105= ,ψ3100= 。若给定l AD =300mm ,试设计此铰链四杆机构,并讨论是否还可以再给定其它杆长限制,如再给定L AB =100mm 是否可以设计出该机构。

题 3-25

3-26已知颚式破碎机的行程速比系数2.1=K ,颚板长度mm L CD 350=,其摆角οψ35=,曲柄长度mm L AB 80=,试确定该机构的连杆BC 和机架AD 的长度,并验算其最小传动角min γ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 3-28 用铰链四杆机构作电炉炉门的启闭机构,若已知其两活动铰链中心B 、C 的位置及炉门的两个位置尺寸如图示,试确定固定铰链中心A 、D 位置及AB 、BC 、CD 各杆杆长。

题 3-28

3-33为什么机器人操作机多选用开式链机构的型式,其主要优点是什么?

3-34什么是机器人运动学正问题?试举一个二自由度或三自由度机器人的例子来进行运动学正问题求解练习。

第四章 习题

4-1在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从动件行程角οψ30max =,

οο120=Φ,ο120=Φs ,ο

ο120=Φ',从动件推程、回程分别采用等加速

等减速和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试写出摆动从动件在各行程的位移方程式。

4-3在图示偏置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1的工作轮廓为圆,其圆心和半径分别为C 和R ,凸轮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推动从动件往复移动。已知:,100mm R =mm OC 20=,偏距mm e 10=,滚子半径mm r r 10=,试回答:1)绘出凸轮的理论轮廓;2)凸轮基圆半径

?0=r 从动件行程?=h 3)推程运动角?0=Φ回程运动角?0=Φ'远休止角?=Φs 近休止角?=Φ's 4)从动件推程、回程位移方程式;5)凸轮机构

的最大压力角?max =α最小压力角?min =α又分别在工作轮廓上哪点出现?6)行程速比系数?=K

题 4-3

4-4在图示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1的工作轮廓为圆其圆心和半径分别为C 和R ,凸轮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推动从动件往复摆动。已知:,100mm R =mm OC 30=,摆杆长度mm l 90=,中心距

mm a 125=,滚子半径mm r r 10=,试回答:1)绘出凸轮的理论轮廓;2)

该机构为推摆式

还是拉摆式?3)推程运动角?0=Φ回程运动角?0=Φ'远休止角?=Φs 近休止角?=Φ's 4)凸轮基圆半径?0=r 从动件形成角?max =ψ5)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max =α最小压力角?min =α又分别在工作轮廓上那点出现?6)行程速比系数?=K

题 4-4

4-6设计偏置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已知:凸轮1沿瞬时针方向等速转动,凸轮基圆半径mm r o 40=,偏距mm e 10=,从动件行程

mm h 30=,滚子半径mm r r 10=,ο1500=Φ,ο30=Φs ,ο

1200=Φ',

ο60=Φ's ;从动件在推程、回程皆采用简谐运动规律,试求凸轮理论轮廓和工作轮廓上各点的坐标值,并绘出凸轮的理论轮廓与工作轮廓。

第五章 习题

5-2在图示的渐开线齿阔中,基圆半径mm r b 100=,试求出:1)当

mm r K 135= 时,渐开线的展角K θ,渐开线压力角K α和渐开线在K 点

的曲率半径K ρ。2)οθ20=K 、ο25和ο30,渐开线的压力角K α和向径K r 。

题5-2

5-4今测得一渐开线直齿标准齿轮齿顶圆直径mm d a 110=,齿根圆直径mm d f 5.87=,齿数20=z ,试确定该齿轮的模数m ,齿顶高系数*a h 和顶隙系数*c 。

5-5已知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数201=z ,412=z ,模数mm m 2=,1*=a h ,25.0*=c ,οα20=,求:1)当该对齿轮为标准齿轮时,试计算齿轮的分度圆直径1d 、2d ,基圆直径1b d 、2b d ,齿顶圆直径1a d 、2a d ,齿根圆直径1f d 、2f d ,分度圆上齿距p 、齿厚s 和齿槽宽e 。2)当该对齿轮为标准齿轮且为正确安装时的中心距a ,齿轮1的齿顶压力角1α,齿顶处齿阔的曲率半径1a ρ。

5-6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圆和齿根圆重合时的齿数为多少(考虑正常齿和短齿两种情况)?齿数为多少时基圆大于齿根圆?

5-7已知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传动比4.212=i ,模数mm m 5=,压力角οα20=,1*=a h ,25.0*=c ,中心距mm a 170=,试求该对齿轮的齿数1z ,2z ,分度圆直径1d 、2d ,齿顶圆直径1a d

2a d ,基圆直径1b d 、2b d 。

5-8试指出题5-7的一对齿轮中,哪一个齿轮的基圆齿厚基圆直径b s 大一些?计算出该对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和相应的跨齿数。

5-11设有一对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201=z ,312=z ,模数mm m 5=,压力角οα20=齿顶高系数1*=a h ,试求出其标准中心距a ,当实际中心距mm a 130='时,其啮合角α'为多少?当取啮合角ο25='a 时,试计算出该对齿轮的实际中心距a '。

5-12对5-11中的一对齿轮,当给定中心距mm a 130='和给定啮合角

ο25='a 的两种情况,试选择合适的变位系数1x 、2x 以满足这两种传动

要求。

5-13在回归轮系中,已知151=z ,532=z ,mm m 22,1=;213=z ,324=z ,

mm m 5.24,3=,各齿轮的压力角均为ο20,试问:这两对齿轮能否均用

标准齿轮传动?若用变位齿轮传动,可能有几种传动方案?用哪一种方案比较好?

5-15已知一对外啮合变位齿轮,151=z ,422=z ,若取0.11±=x ,

0.12-=x ,mm m 2=,1*

=a

h ,25.0*=c ,οα20=,试计算该对齿轮传动的中心距a ',啮合角α',齿顶圆直径1a d 、2a d ,齿顶厚1a s 、2a s ,试判断该对齿轮能否正常啮合传动?为什么?

5-16设有一对平行轴外啮合齿轮传动,181=z ,352=z ,mm m 2=,中心距mm a 54=时,若不用变位直齿轮而用斜齿圆柱齿轮来配凑此中心距,其螺旋角β应为多少?

5-17设一对斜齿圆柱齿轮,201=z ,412=z ,mm m 4=,οα20=,若取其螺旋角οβ15=,在求得中心距a 进行圆整后再最后确定螺旋角β值,试计算:1)该对斜齿轮分度圆及齿顶圆直径。2)若齿宽mm B 30=,

试计算其端面重合度

ε、轴向重合度βε和总重合度γε。3)求当量齿

α

1v z 、2v z ,并决定加工时的铣刀号数。

5-19已知一螺杆传动的参数为:螺杆头数11=z ,传动比4012=i ,蜗轮直径mm d 2002=,蜗杆的导程角ογ71.5=,试确定:模数m ,传动中心距a 。

5-21已知一对直齿圆锥齿轮的基本为:151=z ,302=z ,mm m 10=,

1*=a h ,2.0*=c ,ο90=∑,试计算该对圆锥齿轮的基本尺寸,并判断小

齿轮1z 是否会产生根切。

第六章 习题

6-3在图示的蜗杆传动中,试分别在左右两图上标出蜗杆1的旋向和转向。

题 6-3

6-4 图示为一滚齿机工作台的传动机构,工作台与蜗轮5 相固联。已知2011='=z z ,z 2=35,14='z (右旋),z 5 =40,滚刀z 6 =1(左旋),

z 7 =28。若要加工一个645='z 的齿轮,试决定挂轮组各轮的齿数2z '和

z 4。

题 6-4

6-6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 1=60,z 2=15,z 3=18,各轮均为标准齿轮,且模数相同。试决定z 4并计算传动比H i 1的大小及系杆H 的转向。

题 6-6

6-8 在图示的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中,各齿轮的齿数为:z 1=z 6=20,

z 3=z 6=40,z 2=z 5=10,试求:

1)当固定齿轮4时,传动比2

1H i ;

2

16

3

2

1

4

2

5

题 6-8

6-10 在图示的脚踏车里程表的机构中,C 为车轮轴,各轮齿数为

z 1=17,z 3=23,z 4=19,204='z ,z 5=24。设轮胎受压变形后使28英寸

的车轮的有效直径为0.7m ,当车行1km 时,表上的指针刚好回转一周,求齿轮2的齿数z 2。

题 6-10

第七章 习题

7-1 偏心楔块式摩擦棘轮机构的偏心楔块是半径等于50mm 的圆弧,中心距O O 12=100mm ,摩擦轮直径d 1100=mm ,摩擦系数f

=01.。试按

α?=08.的条件确定偏心楔块的几何尺寸(转动中心与圆弧中心间偏

距e ,转动中心到楔紧点距离l )。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1)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一、绪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了机械原理之后的实践项目,通过老师和书本的传授,我们了解了机构的结构,掌握了机构的简化方式与运动规律,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相结合,这便是课程设计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立完成一个简单机构的设计,计算各机构的尺寸,同时还需要编写符合规范的设计说明书,正确绘制相关图纸。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应学会如何收集与分析资料,如何正确阅读与书写说明书,如何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辅助工作。这种真正动手动脑的设计有效的增强我们对该课程的理解与领会,同时培养了我们的创新能力,为以后机械设计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题目 产品包装生产线使用功能描述 图中所示,输送线1上为小包装产品,其尺寸为长?宽?高=600?200?200,小包装产品送至A处达到2包时,被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包装。原动机转速为1430rpm,每分钟向下一工位可以分别输送14,22,30件小包装产品。 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一)功能简图 三、设计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 由设计题目可以看出,推动产品在输送线1上运动的是执行构件1,在A处把产品推到下一工位的是执行构件2,这两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关系如图所示。 ?1?1 执行构件一 执行构件二 ?01?02 运动循环图

图中?1 是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01 是执行构件2的工作周期,?02是执行构件2的动作周期。因此,执行构件1是做连续往复运动,执行构件2是间歇运动,执行构件2的工作周期?01 是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T1的2倍。执行构件2的动作周期?02则只有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T1的二分之一左右。 四、 设计机械系统运动功能系统图 根据分析,驱动执行构件1工作的执行机构应该具有的运动功能如图所示。运动功能单元把一个连续的单向传动转换为连续的往复运动,主动件每转动一周,从动件(执行构件1)往复运动一次,主动件转速分别为14,22,30rpm 14,22,30rpm 执行机构1的运动功能 由于电动机的转速为1430rpm ,为了在执行机构1的主动件上分别得到14、22、30rpm 的转速,则由电动机到执行机构1之间的总传动比i z 有3种,分别为 i z1= 141430 =102.14 i z2=221430=65.00 i z3=30 1430=47.67 总传动比由定传动比i c 和变传动比i v 两部分构成,即 i z1=i c i v1 i z2=i c i v2 i z3=i c i v3 3种总传动比中i z1最大,i z3最小。由于定传动比i c 是常数,因此,3种变传动比中i v1最大,i v3最小。为满足最大传动比不超过4,选择i v1 =4 。 定传动比为 i c = v1 z1i i =4102.14=25.54 变传动比为 i v2= c z2i i =54.2565=2.55 i v3= c z3i i =54 .2547.67=1.87 传动系统的有级变速功能单元如图所示。 i=4,2.55,1.87 有级变速运动功能单元

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习题

1 例2-10 在例2-10图所示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及机构的位置,各转动副处的摩擦圆如图中虚线圆,移动副及凸轮高副处的摩擦角为?,凸轮顺时针转动,作用在构件4上的工作阻力为Q 。试求该图示位置: 1. 各运动副的反力(各构件的重力和惯性力均忽略不计); 2. 需施加于凸轮1上的驱动力矩1M ; 3 . 机构在图示位置的机械效率η。 例2-10 解题要点: 考虑摩擦时进行机构力的分析,关键是确定运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为了确定总反力的方向,应先分析各运动副元素之间的相对运动,并标出它们相对运动的方向;然后再进行各构件的受力分析,先从二力构件开始,在分析三力构件。 解:选取长度比例尺l μ(m/mm)作机构运动简图。 1. 确定各运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如例2-10(a)图,根据机构的运动情况和力的平衡条件,先确定凸轮高副处的总反力12R 的方向,该力方向与接触点B 处的相对速度21B B v 的方向成090?+角。再由51R 应切于运动副A 处的摩擦圆,且对A 之矩的方向与1ω方向相反,同时与12R 组成一力偶与1M 平衡,由此定出51R 的方向;由于连杆3为二力构件,其在D ,E 两转动副受两力23R 及43R 应切于该两处摩擦圆,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共线,可确定出23R 及43R 的作用线,也即已知32R 及34R 的方向线;总反力52R ,应切于运动副C 处的摩擦圆,且对C 之矩的方向应与25ω方向相反,同时构件2受到12R ,52R 及32R 三个力,且应汇交于一点,由此可确定出52R 的方向线;滑块4所受总反力54R 应与45v 的方向成090?+角,同时又受到34R ,54R 及Q 三个力,也应汇交于一点,由此可确定出54R 的方向线。 2. 求各运动副中总反力的大小。 分别取构件2,4为分离体,列出力平衡方程式 构件2 1232520R R R ++= 构件4 34540R R Q ++=

哈工程机械原理回忆版_2012

今天和寝室的兄弟聊起来考研成绩的事情,又突然想起一直想写个回忆版的试题,呵呵。 有点记不清了,大概地写写吧。 Date:2012.1.27 有更早的大家可以自行斟酌。(我写的大都是我记住的一些内容,很少,聊胜于无吧) 今年大纲上说有选择,其实没有,呵呵,被骗到了。题目的分值分布和之前相似 网上有08和08之前的,我是从同学那里拷的,比较好找。之后因为政策改革,专业课真题不外漏,考完就没。(08以及之前许多学校提供真题的,有些学校现在好像也有) 判断: 和往年的差不多,比较简单。(07以及之前的) 比如:斜齿轮的参数的大小的判断等等。 简答: 1 偏执曲柄滑块机构的结构图,尺寸关系,曲柄存在条件。 2 主动轴匀速转动,从动轴单向连续不匀速转动,试举出两种机构。 3 正变位齿轮系数的变化 4 棘轮传动的一些性质(记不清了,好像是) 5凸轮内容或者齿轮标准安装 6. ** 这里应该是有五道或者六道小题。都比较简单。我记住了第一和第二题,是因为这两个题目出的有点意思。3,4是在写后面的时候记起来的,不知道究竟是不是,但3应该是有的。 第一个题目还有一问是行程H和2a的大小关系。听说工大的课本上有,但是郑文伟树上貌似没有,考场上开始的时候空过去了,后来想了一下,感觉就是三角形存在的条件。 第二个题目,怎么说呢,今天问同学,他说K不等于1的双曲柄可以,我当时没想到,呵呵。另外一种我觉得是椭圆齿轮,这个在课本上提了一些。 ** 计算(大纲里说是计算题,综合题。我做完觉得就是计算题) 1 杆组的自由度 自由度,自己选原动件拆杆组,都很基础。 有三角杆件那种,构成一个件。 有复合铰链。 好像没高副低代。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原理题库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Ⅱ级机构的自由度不能大于2;(×) 2、铰链四杆机构中,若存在曲柄,其曲柄一定是最短杆。(×) 3、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机构易出现自锁现象。(√) 4、国产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端面齿顶高等于法面齿顶高;(√) 5、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都是间歇运动机构。(√) 1、机构中与机架相联的每个主动件相对机架可以有两个以上的独立运动。(×) 2、摆动导杆机构中的导杆一定具有急回特性(曲柄为原动件)。(√) 3、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可以用增大基圆半径的方法减小其推程压力角。(√) 4、与标准齿轮相比,负变位齿轮的分度圆变大。(×) 5、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时,只能有1对轮齿啮合。(×) 1、机构是具有确定运动的运动链。(√) 2、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进行合理偏置是为了减小推程压力角和回程压力角。(×) 3、平面四杆机构有无急回特性取决于极位夹角是否大于零。(√) 4、用成形铣刀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时,一定会发生根切现象。(×) 5、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指中间截面的模数;(×)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取( B )杆作为机架,则可得到双摇杆机构。 A .最短杆; B .最短杆的对边; C .最长杆; D .连杆 2、下列为空间齿轮机构的是( A )机构。 A .圆锥齿轮;B .人字齿轮; C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D .直齿圆柱齿轮 3、表征蜗杆传动的参数和几何尺寸关系的平面应为( C )。 A .轴面; B .端面; C .中间平面; D .法面 4、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 B )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大于等于 5、 作连续往复移动的构件,在行程的两端极限位置处,其运动状态必定是( C )。 A .0=v ,0=a ; B .0≠v ,0=a ; C .0=v ,0≠a ; D .0≠v ,0≠a 。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和( A )组成的平面机构。 A .低副; B .高副; C .连杆; D .零件 2、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时,对应原来周转轮系的“转化机构”应该是( B )。 A .行星轮系; B .定轴轮系; C .混合轮系; D .差动轮系; 3、对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 C )运动规律。 A .等速; B .等加速等减速; C .正弦加速度; D .余弦加速度。 4、下面哪项不属于齿轮的参数( D ) A .齿数; B .模数; C .压力角; D .中心距; 5、机构进行高副低代时每个虚拟构件及其运动副的自由度数应为( A )。 A .-1 ; B .0 ; C . +1 ; D .+2 ; 1、平面低副所受的约束数为( B ) 。 A .1 ; B .2 ; C . 3; D .4 2、仅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所绘制的简图称为( B )。 A .机构运动简图 ;B .机构示意图;C .运动线图;D .机构装配图 3、凸轮机构从动件选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主要缺点是会产生( B )。 A .刚性冲击 B .柔性冲击 C .振动 D .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4、轮系运动时,各轮轴线位置都固定不动的称为( D )。 A .周转轮系 ;B .混合轮系 ;C .行星轮系;D .定轴轮系 5、平面连杆机构中, 当传动角较大时,则机构的( A )。 A .传动性能较好;B .传动性能较差;C .自锁性能好; D .效率较低。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2-凸轮机构设计-22题()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 凸轮机构设计 一.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序号 升程(mm) 升程运动角(o) 升程运 动规律 升程许用压力角(o) 回程运动角(o) 回程运 动规律 回程许用压力角(o) 远休止角 (o) 近休止角 (o) 22 120 90 等加等减速 40 80 等减等加速 70 70 120 二. 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推程 0450≤≤? 推程 009045≤≤? 2.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回程 00200160≤≤? 回程 00240200≤≤? 三.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及凸轮s d ds -φ 线图 采用VB 编程,其源程序及图像如下: 1.位移: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Timer1.Enabled = True '开启计时器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Static i As Single Dim s As Single, q As Single 'i 作为静态变量,控制流程;s 代表位移;q 代表角度 Picture1.CurrentX = 0

Picture1.CurrentY = 0 i = i + 0.1 If i <= 45 Then q = i s = 240 * (q / 90) ^ 2 Picture1.PSet Step(q, -s), vbRed ElseIf i >= 45 And i <= 90 Then q = i s = 120 - 240 * ((90 - q) ^ 2) / (90 ^ 2) Picture1.PSet Step(q, -s), vbGreen ElseIf i >= 90 And i <= 150 Then q = i s = 120 Picture1.PSet Step(q, -s), vbBlack ElseIf i >= 150 And i <= 190 Then q = i s = 120 - 240 * (q - 150) ^ 2 / 6400 Picture1.PSet Step(q, -s), vbBlue ElseIf i >= 190 And i <= 230 Then q = i s = 240 * (230 - q) ^ 2 / 6400 Picture1.PSet Step(q, -s), vbRed ElseIf i >= 230 And i <= 360 Then q = i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_凸轮机构设计(第3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设计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1208103 完成者: xxxxxxx 学号: 11208103xx 指导教师:林琳 设计时间: 2014.5.2

工业大学 凸轮设计 一、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其原始参数见表,据此设计该凸轮。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其线图 1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6 50π?≤ ≤) 升程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6 50π =Φ带入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升程段方程式中得: ??? ?? ???? ??-=512sin 215650?ππ?S ;

?? ? ?????? ??-= 512cos 1601ππωv ; ?? ? ??= 512sin 1442 1?π ωa ; 2、凸轮推杆推程远休止角运动方程( π?π ≤≤6 5) mm h s 50==; 0==a v ; 3、凸轮推杆回程运动方程(9 14π ?π≤≤) 回程采用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9 5'0π= Φ,6 s π = Φ带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回程段方程式中得: ?? ? ???-+=)(59cos 125π?s ; ()π?ω--=59 sin 451v ; ()π?ω-=59 cos 81-a 21; 4、凸轮推杆回程近休止角运动方程(π?π 29 14≤≤) 0===a v s ; 5、凸轮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根据以上所列的运动方程,利用matlab 绘制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①位移线图 编程如下: %用t 代替转角 t=0:0.01:5*pi/6; s=50*((6*t)/(5*pi)-1/(2*pi)*sin(12*t/5)); hold on plot(t,s); t=5*pi/6:0.01:pi; s=5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s=25*(1+cos(9*(t-pi)/5));

机械原理试卷自测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算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于()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速度所夹的锐角。A.主动件B.从动件C.机架D.连架杆 2、一个K大于1的铰链四杆机构与K=1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串联组合,该串联组合而成的机构的行程变化系数K()。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等于2 3、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是否与连杆共线。 A.主动件B.从动件C.机架D.摇杆 4、渐开线上某点的压力角是指该点所受压力的方向与该点()方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 A.绝对速度 B.相对速度 C.滑动速度 D.牵连速度 5、渐开线标准齿轮是指m、α、h a*、c*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齿厚()齿槽宽的齿轮。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小于且等于 6、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B.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C.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D.前面的答案都不对 7、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必须相等。 A.直径B.宽度C.齿数D.模数 8、一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与斜齿条传动,法面模数m n=8mm,法面压力角a n=20°,斜齿轮的齿数Z=20,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20°,则斜齿轮上的节圆直径等于()mm。 A.170.27 9、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曲柄为主动件,且作等速转动时,其从动件摇杆作()。 A.往复等速运动B.往复变速运动C.往复变速摆动D.往复等速摆动 10、两个构件在多处接触构成移动副,各接触处两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向()时,将引入虚约束。 A.相同、相平行B.不重叠C.相反D.交叉 11、在一个平面六杆机构中,相对瞬心的数目是() A.15B.10C.5D.1 12、滑块机构通过()演化为偏心轮机构。 A.改变构件相对尺寸B.改变构件形状C.改变运动副尺寸D.运动副元素的逆换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相对地表示。 3、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其上作用有的等效构件。 4、为了减少飞轮的质量和尺寸,应将飞轮安装在轴上。 5、输出功和输入功的比值,通常称为。 6、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凸轮的基圆半径。 7、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8、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中,如出现速度不连续,则机构将产生冲击;如出现加速度不连续,则机构将产生冲击; 9、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周转轮系称为轮系,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周转轮系称为 轮系。 10、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11、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 为,传动效率最大。 12、平面低副具有个约束,个自由度。

哈工大机械原理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 共15分) 1. 按照两连架杆可否作整周回转,平面连杆机构分为 、 和 。 2. 平面连杆机构的 角越大,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好。 3. 运动副按接触形式的不同,分为 和 。 4.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 和 分别相等。 5. 凸轮从动件按其端部的形状可分为 从动件、 从动件和 从动件动件。 6.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 7.通过将铰链四杆机构的转动副之一转化为移动副时,则可得到具有移动副的 机构、 机构、摇块机构和 机构。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要实现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可采用 传动。 A .直齿圆柱齿轮 B .斜齿圆柱齿轮 C .直齿锥齿轮 D .蜗杆蜗轮 2. 我国标准规定,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ha*= 。 A .1 B .0.25 C .0.2 D .0.8 3. 在机械传动中,若要得到大的传动比,则应采用 传动。 A. 圆锥齿轮 B. 圆柱齿轮 C. 蜗杆 D. 螺旋齿轮 4. 当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机构的压力角为 。 A .0° B .90° C .45° D .15° 5. 一般情况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机构。 A .转动副 B .移动副 C .高副 D .空间副 6. 齿轮的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它的 直径。 A .齿顶圆 B .分度圆 C .基圆 D .齿根圆 7. 对于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滚子半径 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 .必须小于 B .必须大于 C .可以等于 D .与构件尺寸无关 8.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中,齿距p ,法向齿距n p ,基圆齿距b p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A.p p p n b <= B.p p p n b << C.p p p n b >> D. p p p n b => 9. 轻工机械中常需从动件作单向间歇运动,下列机构中不能实现该要求的是 。 A.棘轮机构 B.凸轮机构 C.槽轮机构 D.摆动导杆机构 10. 生产工艺要求某机构将输入的匀速单向转动,转变为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移动输出,一种可供选择的机构是 。

哈工程机械原理题库二

机械原理题库二 一、 判断下述各结论对错,对的画“√”号,错的画“×”号。 1、Ⅱ级机构中,最多允许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 2、机构中速度相同的二点,在速度多边形上的影像是同一点。 (√) 3、斜齿圆柱齿轮的端面齿顶高大于法面齿顶高。 (×) 4 两构件构成高副时,其瞬心一定在接触点上。 (×) 5、机构正行程效率为η,反行程效率为η',则二者大小关系是1ηη'=-。 (×) 6斜齿圆柱齿轮的端、法面模数的关系为: /cos n t m m β=。 (×) 7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中,若曲柄为主动件,则滑块的行程速比系数一定等于1。 (√) 8 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是相对系杆的定轴轮系。 (√) 9从减小飞轮的转动惯量出发,飞轮最好是安装在机器的高速轴上。 (√) 10.满足动平衡条件的刚性转子也满足静平衡条件。 (√) 二、填空题。 1.若由k 个构件(含机架)组成的机构,则其总的瞬心数目为k=n(n-1)/2。平面五杆机构共有10个速度瞬心,其中4个是绝对瞬心。 2.构件是独立的运动单元;零件是独立的制造单元。 3.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从动件滑块的行程速比系数K 大于1。 4.当曲柄为主动件时,曲柄摇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总是出现在曲柄与机架成一 条直线时。 5.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为a ,连杆长为b ,则其最小传动角为arccos(a/b)。 6.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从动杆与连杆共线位置。 7.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分度圆与节圆的区别在于分度圆是齿轮上具有标准 摸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d=mz ,大小不变

;而节圆是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在节点处相切的一对圆,其大小随安装中心 距的变化而变化''1/(1)r a i =+。 8.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就是要使惯性力之和为零。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要使惯性 力之和以及惯性力矩之和均为零。 9.作转子静平衡时,至少选一个校正平面(平衡平面);而动平衡时,至少选 两个校正平面(平衡平面)。 10.渐开线直齿外啮合正传动的一对齿轮,可满足的中心条件是' a a >。 11.斜齿轮的端面压力角t α与法面压力角n α相比较应是t n αα<。 12.铰链四杆机构中,有两个构件长度相等且为最短,其余两构件长度不同,若 取一个最短构件做机架,则得到双摇杆机构。 13.在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增大曲柄长度,则滑块行程将增大。 14.一对平行轴斜齿轮传动,其传动比12i 一定等于21/v v z z 。 15. 某锥齿轮齿数为z ,分度圆锥角为ζ ,则当量齿数/cos v z z ζ= 16. 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 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调 速 器调节。 17.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0所以没有急回特性。 18.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等于1 。 19. 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 极限啮合点。 三、解答下列各题。 1、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第十章

10-1 试求出题10-1图中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和最大压力角。 解:(a )、4583.0120 25 30sin max =+=+= BC AB l e l α 所以最大压力角?==28.274583.0arcsin max α 最小传动角?=?-?=-?=72.6228.279090max min αγ (b )、最大压力角?=0max α 最小传动角?=?-?=-?=9009090max min αγ 10-2 标出题10-2图所示机构在图示位置的传动角。 解:(a)对于该机构,在滑块C处有一传动角c γ,如图所示;在滑块D处也有一传动角D γ,如图所示。 (b)从动件4受到的驱动力是由构件3提供的。构件4的速度v 很好确定,而构件3作用于构件4的驱动力的方向的确定应当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①根据构件3上受有三个力、三个力应当汇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出构件4作用在构件3上的力;②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确定出构件3作用在构件4上的力的方向。 max α?=0αB ' 题10-1图 F v D γ ) (a D F D v

图示机构在图示位置的传动角γ分别如图中所示。 10-5 标出题10-5图中各个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凸轮为主动件。 解:图中各个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α如图所示。 ) (b n n n ? =0αααv v v n n n n α 题10-5图

10-6 在题10-6图中,凸轮为主动件,画出凸轮逆时针转过30o时机构的压力角。 解:利用反转法,即将凸轮固定、机架和从动件沿与凸轮转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固定铰链点A 从点A “反转”到点A ’,从动件从AB 运动到A ’B ’,再由点B ’的速度方向和从动件的受力方向确定出凸轮逆时针转过30o时机构的压力角α,如图所示。 原教材6-8 在题6-8图中凸轮为半径为R 的圆盘,凸轮为主动件。 (1) 写出机构的压力角α与凸轮转角之间的关系; (2) 讨论如果][αα≥,应采用什么改进设计的措施? 解:(1)、当凸轮转动任意角δ时,其压力角α如图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有 r r R e e +-= δ αcos sin 所以机构的压力角α与凸轮转角δ之间的关系为 )cos arcsin( r r R e e +-=δ α (2)、如果][αα≥,则应减小偏距e ,增大圆盘半径R 和滚子半径r r 。 10-10 在题10-1图所示的机构中,以构件1为主动件机构是否会出现死点位置?以构件3为主动件,机构是否会出现死点位置?画出机构的死点位置,并标明机构的主动件是哪一个构件。 题6-8图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产品包装线方案9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产品包装线方案9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9)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陈明 设计时间:2013.07.01-2013.07.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目录 一.题目要求 (3) 二.题目解答 1.工艺方法分析 (3) 2.运动功能分析及图示 (4) 3.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 (8) 4.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13) 5.运动方案执行构件的运动时序分析 (19) 6.运动循环图 (21)

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9) 1.题目要求 如图1所示,输送线1上为小包装产品,其尺寸为长*宽*高=500*200*200,采取步进式输送方式,将第一包和第二包产品送至托盘A上(托盘A上平面与输送线1的上平面同高),每送一包产品至托盘A上,托盘A下降200mm。当第三包产品送到托盘A上后,托盘A上升405mm、顺时针旋转90°,把产品推入输送线2。然后,托盘A逆时针回转90°、下降5mm恢复至原始位置。原动机转速为1430rpm,产品输送量分三档可调,每分钟向输送线2分别输送6、12、18件小包装产品。 图1功能简图

2.题目解答 (1)工艺方法分析 由题目和功能简图可以看出,推动产品在输送线1上运动的是执行机构1,在A处使产品上升、转位的是执行构件2,在A处把产品推到下一个工位的是执行构件3,三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关系如图所示。 下图中T1为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T2是执行构件2的工作周期,T3是执行构件3的工作周期,T3’是执行构件3的动作周期。由图2可以看出,执行构件1是作连续往复移动的,而执行构件2则有一个间歇往复运动和一个间歇转动,执行构件3作一个间歇往复运动。三个执行构件的工作周期关系为:3T1= T2= T3。执行构件3的动作周期为其工作周期的1/20。 图2 运动循环图 (2)运动功能分析及运动功能系统图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驱动执行构件1工作的执行机构应该具有运动功能如

机械原理试卷(卷库)

题目部分 1.(2分)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构件和最长构件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构件长度之和时,只能获得机构。 2.(2分)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上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小向径。3.(2分)刚性转子的平衡中,当转子的质量分布不在一个平面内时,应采用方法平衡。其平衡条件为。 4.(2分)h a *, ==? 120 α 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5.(2分)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的廓线;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廓线。 6.(2分)平面机构中传动角 γ和压力角α之和等于。 7.(2分)在认为摩擦力达极限值条件下计算出机构效率 η后,则从这种效率观点考虑,机器发生自锁的条件是。 8.(2分)速度比例尺的定义是,在比例尺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它的绝对值愈大,绘制出的速度多边形图形愈小。 9.(2分)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 10.(2分)对静不平衡的回转构件施以平衡措施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11.(2分)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用表达。 12.(2分)圆锥齿轮用于传递两轴线的运动,蜗杆传动用于传递两轴线的运动。13.(2分)标准直齿轮的基本参数是。 14.(2分)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啮合角的数值与圆上的压力角总是相等。 15.(4分)在移动副摩擦中,总反力是和的合力。16.(4分)写出两种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4分)在用齿条形刀具加工直齿圆柱变位齿轮时,刀具远离轮坯中心的变位方式叫_______________;刀具移近轮坯中心的变位方式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分)在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时,采用尽可能的运动 链。 二、选择题(26小题,共51.0分) 1.(2分)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时,齿轮根切的现象可能发生在的场合。 A、模数较大; B、模数较小; C、齿数较多; D、齿数较少 2.(2分)为了减小机器运转中周期性速度波动的程度,应在机器中安装。 A、调速器; B、飞轮; C、变速装置。 3.(2分)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4.(2分)压力角是在不考虑摩擦情况下作用力和力作用点的方向所夹的锐角。 A、法线; B、速度; C、加速度; D、切线 5.(2分)齿轮渐开线在上的压力角最小。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24题

班级 1013102 学号 101310216机械原理大作业说明书 题目 1、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2、凸轮机构设计 3、齿轮传动设计 学生姓名

1连杆机构运动分析1.设计题目: 一、先建立如下坐标系:

二、划分杆组如下,进行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I级杆组RR(如图1)、II级杆组RPR(如图2、3)和II级杆组RRP(如图4)组成。 (1)(2) (3)(4)

三、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1)同一构件上点的运动分析: 如右图所示的原动件1,已知杆1的角速度=10/rad s ω,杆长1l =170mm,A y =0,A x =110mm 。可求得下图中B 点的位置B x 、B y ,速度xB v 、yB v ,加速度xB a 、yB a 。 θcos 1l xB =,θsin 1l yB = θωυsin 1l xB -=,θωυcos 1l yB =, 222B 2 ==-cos =-B xB i d x a l x dt ω?ω 2222 ==-sin =-B yB i B d y a l y dt ω?ω。 (2)RPRII 级杆组的运动分析: a. 如右图所示是由2个回转副和1个移动副 组成的II 级组。已知两个外运动副C 、B 的位置(B x 、B y 、c x =110mm 、C y =0) 、速度(xB υ,yB υ,xC υ=0,yC υ=0)和加速度(0,0,,==yC xC yB xB a a a a )。可确定下图中D 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确定构件3的角位移1?、角速度1ω、角加速度1α。 1sin 31..??l x dt dx C B -= 1sin 131cos 13.....2????l l x dt x d C B --= 1cos 31..??l y dt dy C B += 1cos 131sin 13.....2????l l y dt y d C B +-= 根据关系:11 11d 122..11. α??ω??====dt d dt , 故可得出: D x =)1cos(4β?++l x C D y =) 1sin(4β?++l y C

哈工程机械原理题库二

机械原理题库二 一、 判断下述各结论对错,对的画“√”号,错的画“×”号。 1、Ⅱ级机构中,最多允许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 2、机构中速度相同的二点,在速度多边形上的影像是同一点。 (√) 3、斜齿圆柱齿轮的端面齿顶高大于法面齿顶高。 (×) 4 两构件构成高副时,其瞬心一定在接触点上。 (×) 5、机构正行程效率为η,反行程效率为η',则二者大小关系是1ηη'=-。 (×) 6斜齿圆柱齿轮的端、法面模数的关系为: /cos n t m m β=。 (×) 7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中,若曲柄为主动件,则滑块的行程速比系数一定等于1。 (√) 8 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是相对系杆的定轴轮系。 (√) 9从减小飞轮的转动惯量出发,飞轮最好是安装在机器的高速轴上。 (√) 10.满足动平衡条件的刚性转子也满足静平衡条件。 (√) 二、填空题。 1.若由k 个构件(含机架)组成的机构,则其总的瞬心数目为k=n(n-1)/2。平面五杆机构共有10个速度瞬心,其中4个是绝对瞬心。 2.构件是独立的运动单元;零件是独立的制造单元。 3.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从动件滑块的行程速比系数K 大于1。 4.当曲柄为主动件时,曲柄摇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总是出现在曲柄与机架成一 条直线时。 5.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为a ,连杆长为b ,则其最小传动角为arccos(a/b)。 6.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从动杆与连杆共线位置。 7.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分度圆与节圆的区别在于分度圆是齿轮上具有标准 摸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d=mz ,大小不变;而节圆是一对齿轮啮合时,两

齿轮在节点处相切的一对圆,其大小随安装中心距的变化而变化 ''1/(1)r a i =+。 8.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就是要使惯性力之和为零。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要使惯性力之和以及惯性力矩之和均为零。 9.作转子静平衡时,至少选一个校正平面(平衡平面);而动平衡时,至少选 两个校正平面(平衡平面)。 10.渐开线直齿外啮合正传动的一对齿轮,可满足的中心条件是' a a >。 11.斜齿轮的端面压力角t α与法面压力角n α相比较应是t n αα<。 12.铰链四杆机构中,有两个构件长度相等且为最短,其余两构件长度不同,若 取一个最短构件做机架,则得到双摇杆机构。 13.在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增大曲柄长度,则滑块行程将增大。 14.一对平行轴斜齿轮传动,其传动比12i 一定等于21/v v z z 。 15. 某锥齿轮齿数为z ,分度圆锥角为ζ ,则当量齿数/cos v z z ζ= 16. 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 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调 速 器调节。 17.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0所以没有急回特性。 18.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等于1 。 19. 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 极限啮合点。 三、解答下列各题。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及答案

《机械原理》试卷参考答案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 计算器、绘图仪器 入场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是非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对者在括号内打“√”,错者打“×”)得分︳ 1、(× ) 当机构的自由度数小于机构的原动件数时,机构将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2、(√ ) 不论刚性转子上有多少个不平衡质量,也不论它们如何分布,只需在任意选定的两个平面内,分别 适当地加一平衡质量,即可达到动平衡。 3、(× )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槽面摩擦较平面摩擦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前者摩擦系数较大。 4、(√ ) 在移动副中,当驱动力作用线在摩擦锥之内,则发生自锁。 5、(√ ) 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械系统,若选定等效构件为移动件时,其等效质量是按等效前后动能相等的条 件进行计算的。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得分︳ 1、飞轮主要用以调节 周期性 速度波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只为了减小飞轮尺寸和重量,应将其安装 在 高速 轴上。 2、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就是要使 惯性力 之和为零;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则要使 惯性力 之和及 惯性力偶矩 之和均为零。 3、三个彼此作平面相对运动的构件共有 3 个瞬心,且必位于 同一直线 上。 4、在机构运动分析的速度多边形中,机架的速度影像是 极点 。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原理只适用 于 同一构件 。 5、当机械的效率0≤η时,机构则发生 自锁 。 三、(共10分)计算图1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的运动确定性,如机构中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在图上示出。得分︳ 图1 虚约束 局部自由度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 b) a)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一12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 作业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2014年6月3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12)题:图1-12所示的六连杆机构中,各构件尺寸分别为:AB l =200mm ,BC l =500mm ,CD l =800mm ,F x =400mm ,D x =350mm , D y =350mm ,1 =100rad/s ,求构件5上的F 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建立直角坐标系 以F 点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Y ,如下图所示。

2.机构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I级杆组RR(原动件AB)、II级杆组RRR(杆2、3)、II级杆组PRP(杆5、滑块4)组成。 3.各基本杆组运动分析 1.I级杆组RR(原动件AB) 已知原动件AB的转角 ?2 π = ~ 原动件AB的角速度 ω = 10 rad/ s

原动件AB 的角加速度 =α 运动副A 的位置 0,400=-=A A y x 运动副A 的速度 0,0==A A v v 运动副A 的加速度 0,0==A A a a 可得: )cos(?AB A B l x x += )sin(?AB A B l y y +=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sin(???-=AB xA xB l w v v ) sin(???+=AB yA yB l w v v )sin()cos(2??AB AB xA xB el l w a a --= )()s i n (2??c o a el l w a a AB AB yA yB +-= 2.II 级杆组RRR (杆2、3) 杆2的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

连杆的运动的分析 一.连杆运动分析题目 图1-13 连杆机构简图 二.机构的结构分析及基本杆组划分 1.。结构分析与自由度计算 机构各构件都在同一平面内活动,活动构件数n=5, PL=7,分布在A、B、C、E、F。没有高副,则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5-2*7-0=1 2.基本杆组划分 图1-13中1为原动件,先移除,之后按拆杆组法进行拆分,即可得到由杆3和滑块2组成的RPR II级杆组,杆4和滑块5组成的RRP II级杆组。机构分解图如下:

图二 图一 图三 三.各基本杆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图一为一级杆组, ? c o s l A B x B =, ? sin lAB y B = 图二为RPR II 杆组, C B C B j j B E j B E y y B x x A A B S l C E y x S l C E x x -=-==-+=-+=0000 )/a r c t a n (s i n )(c o s )(?? ? 由此可求得E 点坐标,进而求得F 点坐标。 图三为RRP II 级杆组, B i i E F i E F y H H A l E F A l E F y y l E F x x --==+=+=111)/a r c s i n (s i n c o s ??? 对其求一阶导数为速度,求二阶导数为加速度。

lAB=108; lCE=620; lEF=300; H1=350; H=635; syms t; fai=(255*pi/30)*t; xB=lAB*cos(fai); yB=lAB*sin(fai); xC=0; yC=-350; A0=xB-xC; B0=yB-yC; S=sqrt(A0.^2+B0.^2); zj=atan(B0/A0); xE=xB+(lCE-S)*cos(zj); yE=yB+(lCE-S)*sin(zj); a=0:0.0001:20/255; Xe=subs(xE,t,a); Ye=subs(yE,t,a); A1=H-H1-yB; zi=asin(A1/lEF); xF=xE+lEF*cos(zi); vF=diff(xF,t); aF=diff(xF,t,2); m=0:0.001:120/255; xF=subs(xF,t,m); vF=subs(vF,t,m); aF=subs(aF,t,m); plot(m,xF) title('位移随时间变化图像') xlabel('t(s)'),ylabel(' x') lAB=108; lCE=620; lEF=300; H1=350; H=635; syms t; fai=(255*pi/30)*t; xB=lAB*cos(fai); yB=lAB*sin(fai); xC=0;

机械原理试卷及答案

机械原理(课程名)期末考试试卷(A 卷) (闭卷) 一、填空选择题(共18分) 1、(2分)对于绕固定轴回转的构件,可以采用 的方法使构件上所有质量的惯性力形成平衡力系,达到回转构件的平衡。 2、(2分)渐开线圆锥齿轮的齿廓曲线是 ,设计时用 上的渐开线来近似地代替它。 3、(2分)斜齿圆柱齿轮的重合度将随着 和 的增大而增大。 4、(4分)在图示a 、b 、c 三根曲轴中,已知44332211r m r m r m r m ===,并作轴向等间隔布置,且都在曲轴的同一含轴平面内,则其中 轴已达静平衡, 轴已达动平衡。 5、(2分)反 行 程 自 锁 的 机 构, 其正 行 程 效 率 , 反 行 程 效 率 。 A) η>;1 B) η=1; C) 01<<;η D) η≤0; 6、 (3分)图 示 轴 颈1 在 驱 动 力 矩d M 作 用 下 等 速 运 转,Q 为 载 荷, 图 中 半 径 为ρ的 细 线 圆 为 摩 擦 圆,则 轴 承2作 用 到 轴 颈1 上 的 全 反 力21R 应 是 图 中 所 示 的 作 用 线。 1) A ; 2) B ; 3) C ; 4) D ; 5) E 7、(3分)下图两对蜗杆传动中,a 图蜗轮的转向为 。b 图蜗杆的螺旋方向为 。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二、(10分)试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进行高副低代和结构分析,并判别机构级别。 三、(10分)图示为一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简图、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要求: (1)根据两个矢量多边形所示的矢量关系,标出多边形各杆所代表的矢量,并列出相应的矢量方程; (2)求出构件2上速度为零的点以及加速度为零的点。 四、(12分)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长度25=AB l mm ,55=BC l mm ,40=CD l mm ,50=AD l mm 。 (1)问该机构是否有曲柄,如有,指明哪个构件是曲柄; (2)该机构是否有摇杆,如有,用作图法求出摇杆的摆角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