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真题

深圳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真题
深圳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真题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广东深圳说明文阅读 8 篇( 2003—2018 )

含笑

①八九百年前,宋高宗赵构为了躲避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逃至江南。随着朝廷的

南迁,一些专供宫廷赏玩的植物,也从民间被收罗起来,移植到了南宋的都城杭州。其中有一种树姿优美、花香沁人的含笑花,特别受人青睐,能文能武的南宋抗金名臣李纲,就曾为这种花木专门作赋盛赞:“南方花木之美者,莫若含笑…… ”多么诗

情画意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朵朵含笑凭栏凝采吐芳华的动人景象。

②含笑是多年生常绿灌木或乔木,品种很多,植株的大小因此也相差甚远,从株

高仅两三米的灌木到二三十米的乔木都有。当然,所有含笑属的植物,不论高大的乔木还是矮小的灌木,都具有一些共同的植物形态特征,如树皮的颜色都是灰褐色的;叶片均为革质,呈狭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叶面绿色有光泽,叶背灰绿毛糙;都具有叶柄和托叶痕;花均单生于叶腋,花色纯白或淡黄,花瓣直立合抱,花期为 3 ~ 5 月。

③光从名字上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含笑是一种多么含蓄而羞怯的花卉了。的确,即便是在浓香四溢的时候,含笑的花朵也常常半开半合,绽而不放,显得特别矜持。正如宋代诗人舒岳祥所描写的那样:“半面羞藏袂,回头懒向人。清凉生夜气,冷

淡见天真。此物悭开口,他花怯效颦。莫嫌容易落,笑罢总成尘。”

④含笑开花时这种似笑非笑、别具韵味的神态,特别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

含蓄、内敛、端庄、雅洁等品格,因而含笑不仅赢得了这样一个雅致而又形象的芳名,还被赋予了“含蓄”和“矜持”的花语,成为高雅气质的一种象征。

⑤外表上看,含笑花并没有张扬的花型和艳丽的色彩,但其内涵并不平淡乏味,

相反,它还拥有香蕉般的袭人浓香,因此常被民间俗称为“香蕉花”。每逢春暖花开

时节,面对争奇斗艳的百花,含笑会把直沁心脾的芬芳毫不吝啬地吐露给大家。

⑥浑圆的树冠、葱茏的绿叶,还有苞润如玉、浓香扑鼻的花朵,使含笑成为庭院

观赏、园林绿化和美化环境的理想树种。因其种类丰富,株型大小不一、高矮多态,花叶俱美、芳香扑鼻,可根据园林绿化的不同需要进行多种选择应用,比如,作为绿地中的观赏乔灌木,可成片群植于景观边界;也可将其间植于疏林中,与落叶大乔木搭配造景;还可以盆栽,摆放于城市广场和休闲绿地中,起到绿化效果;或用于景观小品点缀,配植于假山后,或栽于休憩亭旁,或用于行道树绿化,不但能耐一定程度的低温,还能吸附大量的粉尘。

⑦擅长撰写植物散文的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曾在一篇题为《百年含笑》的文章

中这样写道:“在乡间的庭院,一个老人带我去看一棵百年的含笑花,说那是他的

父亲亲手栽植的。那百年含笑的高大使我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平常看到的含笑花只有几尺高,百年的含笑花竟有两三丈高。更令人惊奇的是,那棵高大的含笑,花朵

开得密密麻麻,香气之盛有如一座香水工厂,方圆几尺的地上都被洁白的含笑花瓣铺满了……”

⑧没错,我们平常在城市的公园里、绿地中见到的,大多是灌木型的含笑品种;

但是在农村乡间,你会发现,其实含笑品种更多的是植株高大的乔木,如峨眉含笑、乐昌含笑、香子含笑、深山含笑,等等,植株的高度均可长到 20 米以上。不过,

林清玄笔下的这株洁白的花瓣铺满了一地的“百年含笑”,应该是深山含笑或者白花

含笑,而非峨眉含笑,因为大部分含笑的花色是白的或者淡黄色的,峨眉含笑的花却是黄灿灿的。

⑨除了花色比较特殊之外,峨眉含笑的花瓣也要比其他品种的含笑多。大部分品

种的含笑花瓣都有 9 片,最少的只有 6 片花瓣,而峨眉含笑的花瓣通常有 12 片。

因此,峨眉含笑的花瓣形状,相对来说也就比较狭长。

⑩含笑本就是一种优质的园林花卉树种,峨眉含笑高大优美的树冠、青翠茂密的

枝叶、金黄鲜艳的花色和令人陶醉的芳香,使其观赏价值更胜一筹,成为城乡绿化的名贵树种。每当盛花时节,峨眉含笑催芳吐翠,绿叶黄花相映成趣,独特的景致令人印象深刻。

(11) 当然,峨眉含笑的与众不同并不仅仅体现在花型、花色上,最让人对其刮目

相看的,是其种质资源的稀缺。峨眉含笑为我国特有种,其分布范围狭窄,仅限于四川盆地边缘岷江上游的灌县、什邡,青衣江流域的荥经、雅安、峨眉、洪雅,大渡河下游的峨边、沐川,以及东南部的古蔺、南川和湖北西部利川等地海拔在

700 ~ 1600 米的森林之中,且呈零星散生。因此,要想见识到荣枝参天的峨眉含笑,必须得去巴蜀大地。

(12) 峨眉含笑,别称威氏黄心树、峨眉白兰、黄木兰,属残遗树种,对于研究木

兰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植物区系等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13) 作为观赏性极高的名贵树种,这种珍稀美木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价值已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不仅在江浙、上海一带已广泛引用到城市绿化上,而且还在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过园林植物铜奖。

(14) 除了可供研究和观赏之外,峨眉含笑还有许多实实在在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值得人们去推广与开发。其木材纹理平直,结构细密,木质好,易加工,是制造车船、家具、板料、乐器、图版、雕刻等的上佳材料。峨眉含笑的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容易繁殖,是一种速生的常绿阔叶用材树种。其花、叶和种子都富含芳香油脂,花、叶可提取浸膏,种子可榨取工业用油。

(15) 峨眉含笑的药用价值也非常高,其树皮和花均可入药。据《本草纲目》等医

书记载,峨眉含笑的性味辛、温,性平归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清热解毒,行气化浊,止咳止痛之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含笑花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以及天然植物精华,既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人体的衰老过程;又能松弛紧张的神经,具有安神解郁作用,有助于镇静身心,去除紧张、烦躁的情绪,恢

复身心的平衡;还能凉血解毒,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提高新陈代谢,从而振奋精神,激发活力,消除疲劳,护肤养颜。

(16) 正因峨眉含笑有这么多的经济价值,结果便成为滥伐对象,致使本就非常狭窄的分布区内的植株越来越少;加上峨眉含笑的自然结实率也不高,更新困难,极易被其他阔叶树种更替,因而陷入灭绝的危险境地,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品种。

10. 阅读全文,请概括含笑具有哪些特点。(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章开篇所写的故事,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请选取一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自然界很多花草树木有独特的寓意,如牡丹有雍容华贵的寓意,请你再举一例并说明其寓意。(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 ①研究和观赏价值高;②经济和药用价值大。

11.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说明对象含笑。

内容上:通过讲述宋高宗南迁使原本专供宫廷赏玩的植物被民间收罗移植的故事,引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含笑,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读者注意力。

12. 【答案一】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峨眉含笑与其他品种的含笑的花瓣数量进行比较,体现出峨眉含笑与其他品种的含笑的不同之处。

【答案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出其他品种的含笑与峨眉含笑的花瓣数量的具体数据,简洁明了地说明了峨眉含笑的不同与特殊。

13. 玫瑰代表着爱情。康乃馨:寓意爱和关怀。百合:寓意纯洁。

( 2017 广东深圳)

神奇的量子通信

时至今日 , 究竟有没有一种绝对不可破译的保密方式 , 能让传送的信息绝对安全可

靠 ? 量子通信 , 就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理论上 , 量

子通信可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链路数据传输 , 被认为是保障未来通信安全最重要的技

术手段。

量子是微观物理世界中的基本单位 , 一个最最小的单元。量子理论主要包括量子测

不准原理和量子纠缠。

早在 1927 年 ,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就提出了量子测不准原理。在现代科学认知中 ,

几乎任何已知事物都是可测的 , 但量子是个例外。以制造硬币为例 , 制造硬币的基

本前提是测定模板、再行复制。但在量子世界 , 这枚“ 硬币” 是不确定的 , 你根本没法测量它 , 量子一旦被测量 , 还来不及被复制 , 它就不是原来那个量子了。

如果将这一原理应用在通信技术上 , 就是天然的保密通信手段。

在通信中, 对方的话通过座机、手机等有线、无线终端, 远距离传送到你的耳朵里。如果他人要窃听你们的对话 , 必须完成这个对话的复制过程。如果这段通话被加密 , 那么必须先复制到密码 , 再解密为正常通话。

可以说 , 一旦通信中的信息和密码用量子来承载 , 就是不可复制的。

我们把想要保密传输的信息加载到一个个不可能被准确观测和复制的量子上,如果有人打算在途中窃听信息,一“碰”,它的状态就改变了,窃听者拿到的只会是一堆

毫无用处的信息。

量子通信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隐形传输,是利用光子等基本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来实现保密通信的。在量子力学里,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暂时间的彼此耦合之后,单独搅扰其中任意一个粒子,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的性质,尽管两个粒子之间可能相隔很长一段距离。这种关联现象被称为量子纠缠。

在量子通信系统中,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共享两个存在纠缠关联的光子。当发

送方将信息赋予一个光子时,接收方的纠缠光子就会几乎同时发生一致的变化,

瞬间完成信息的传输,从根本上杜绝了被窃听、被截获的可能。

(《百科知识》 2014 年 9B 期)

1 1 、概括量子通信的两个神奇之处。

1 2 、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 3 、结合文段,并合理想象,举例说明量子通信技术会在哪些方面为我们的生活

提供安全服务?

【参考答案】

10 .是最天然的保密通信手段;具有隐形传输的功能。

11 .举例子、作比较。运用这两种说明手法,具体说明了量子测不准、信息无法

复制这一原理。

12 .可以用在银行存款、电话信息保密等方面,还可以用在各种信息的发送与传输、各种精细软件的制作等方面。

( 2015 广东深圳)

千万别小瞧了猫

①和别的生物不一样,猫看起来不像大白鲨那样凶残致命,也不像大褐熊那样强

壮有力,更不像食肉恐龙那样饥饿贪吃。可是,千万别小瞧了“猫”这个群体,它们

可是长着一双无辜大眼的超级杀手。

②据统计,美国有 8400 万只家猫、 3000 万只野猫,被这些猫杀死的鸟类数量高

达 14 亿,甚至有可能达到 37 亿。除了鸟类,每年被猫捕杀的还有至少 69 亿只哺

乳动物,这个数字甚至有可能达到 207 亿。鼹鼠、家兔、欧黄鼠、灰鼠均未能逃

脱厄运。猫捕杀的对象一般是活动的、比自己身形小的生物,就连毒蛇、蝎子也不惧怕。

③英国的研究人员同样也在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势担忧——自 1965 年开始,在

英国,猫的数量已经翻了两番,而与此同时,白头翁和麻雀的数量正逐渐减少。在英国的居民区,每平方公里就有上千只猫。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即便是在被

誉为动物天堂的非洲塞伦盖蒂生物保护区,也没有任何一种野兽能够达到如此密度。这些野兽捕捉猎物是为了生存,而猫却不一样,它们捕杀只是出于一种天性,它们吃着主人们提供的猫粮,猎物只是它们打发时间的玩具。

④研究人员还指出,猫的威胁远比表面上看上去严重得多。除了捕杀猎物,光是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英国南约克郡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安德鲁·贝克曼等人发现,在一处多猫的地区,充斥着一股“生物恐慌”。鸟类长时间处

于生存压力之下,雄鸟和雌鸟的注意力不在小鸟的身上,而是时时关注着猫的一举一动,完全无法集中精力抚育下一代。在极端的时候,当地鸟类的总数下降了

5 %。

⑤其实,在很早以前,猫就被列入世界最危险和具侵略性的 100 个物种。它们的

祖先来自中东地区,作为捕鼠能手深得主人们的喜爱。在人类的保护下,猫已遍布世界所有角落。尤其是在海岛上,猫和老鼠一样,都成为了威胁生物链的元凶。无论是瓜达卢佩的卡拉卡拉鹰还是夏威夷秧鸡,都不是猫的对手。据统计,猫已成

为导致 22 种海岛动物灭绝的元凶之一。

⑥面对猫带来的严峻问题,新西兰的经济学家兼慈善家贾雷特·摩根给出的解决方法十分简单:“如果您有猫,请一定将它关在屋子里。如果它去世了,请不要再继续养猫!”

( 选自《海外文摘》 2013 年第 6 期,有删改,作者:马克·伊佛斯,译者:郑莉 ) 10. 通读全文,请你概括猫对其他生物有哪些威胁。 (2 分 )

11. 第⑤段加点词语“据统计”能否删去?为什么? (3 分 )

12. 第④段划线句子除了列数字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 分 )

【参考答案】

10. 直接杀死其他动物 ; 对其他动物产生心理威胁,影响它们的生存。

11. 不能删除。这个插说成分在此表明数据来源和准确性,说明猫造成的海岛动物灭绝程度,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2. 举例说明。举出鸟类的例子。具体确切地说明了猫造成的生物恐慌导致的危害。

( 2013 广东深圳)

DNA 证据也可以伪造

( 1 )在调查刑事犯罪时, DNA 证据都被视为“如山铁证”,被普遍用于证明嫌疑犯是否涉嫌犯罪以及释放被错误定罪的无辜者。可是,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包含DNA 的血液和唾液样本,都可以伪造, DNA 证据并不完全可靠。

( 2 )科学家表示,如果犯罪分子进入 DNA 数据库,他们就可以不通过提取个人身上的任何组织而“制造”出与数据库内一个人的 DNA 相符的 DNA 样本。弗兰肯博士是该研究的领导者,他在《国际法庭科学杂志:遗传学》网络版上发表的论文中写道:“通过伪造 DNA 证据,任何一个生物系大学生都能伪造一个犯罪现场。”论文指出,当下 DNA 分析检测技术已经成了司法的重要一环,但是 DNA 证据被伪造的可能性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

( 3 )研究人员指出,伪造 DNA 检测结果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首先需要获取一个微小但真实的 DNA 样本,然后通过“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将微小的样本放

入大量的 DNA 里。虽然通过一根头发或附有伪造 DNA 的饮料杯就可以在犯罪现场“嫁祸于人”,但是通过这种扩增技术伪造出来的血液或者唾液样本会更为可信。

( 4 )第二种方法则依赖于 DNA 分型,通常该分型被安置在一个法定的数据库里。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盗取 DNA 分型数据来伪造 DNA 样本。一般的数据库都是储存DNA 中的 13 个片段来分辨信息来自哪一个人。而科学家通过复制每个片段上的一

小段 DNA 信息,就可以另外组成一个庞大的 DNA 数据库,只需把各段 DNA 信息

加以组合,就可以伪造出任意一人的 DNA 。据悉,只要收集 425 个不同的 DNA 片段,就足以组合成随便一个人的 DNA 信息。

( 5 ) DNA 证据可以伪造,只是弗兰肯众多发现中的一个。美国法律分析家科恩

对此表示,对于通过 DNA 检测来收集信息的警方和军方人员来说,这项研究成果

是个“可怕的消息”。

(作者:鹏致,选自《海外文摘》 2009 年第 12 期,有删节)

10 .犯罪分子如果想逃避惩罚,有哪些方法来伪造 DNA 数据?( 2 分)

11 .文章第( 1 )段“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包含 DNA 的血液和唾液样本,都可伪造, DNA 证据并不完全可靠”中加点词语“完全”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12 .第( 4 )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对说明有何作用?( 2 分)

( 2011 广东深圳)

地球首个生态城市

( 1 )数据表明 , 目前城市居民正在消耗全球可获取资源的近 80% 。此外 , 由于城

市人口急剧增长 ,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 不少国家的生态建筑学家开始设计建造

节能减排、几乎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物质 ( 包括二氧化碳 ) 的生态城市。

( 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计划 2018 年在距离首都阿布扎比不远的荒漠上建造一个

名叫马思达尔的小型生态城市。城市面积约 7 平方公里 ,9 万人将在那里工作 , 包括

5 万常驻人口。马思达尔市被称为“ 世界上第一个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城市” 。负责

这个生态城市建筑设计的是英国设计师诺曼 ·弗斯特。

( 3 )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是 : 汽车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不需要的 , 所有汽车

都必须停放在市外停车场 , 市内交通一律用电瓶车 , 每 150 至 200 米设一个站点。

环境保护专家认为,这种设计理念重在大量减少汽车排放的尾气。

( 4 )弗斯特认为,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总共才占全球面积3% 的城市却消耗了地球绝大部分的资源。根据联合国有关专家分析,到2025 年,全世界 60% 的人将生活在城市, 500 万和 500 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将占多数,

这种发展趋势迫使大城市尤其要重视生态问题。

( 5 )《经济周刊》认为,对生态问题的理解首先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在这方面,美国纽约市计划到 2012 年, 1.3 万辆出租车将使用混合动力

平;同时改造使用天然气和重油的过时电站;普遍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甚至还可以考虑对安装太阳能设备的房主减少使用税的征收。

( 6 )参与马思达尔生态城市设计的斯蒂芬 ·贝林格认为,没有二氧化碳的城市标

准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达到零指标。设计生态城市一定不能考虑汽车交通,这是基本理念,甚至像德国杜伊斯堡这样的工业中心也可以考虑这样做,建筑物的设计要紧凑,应增加对绿地的投资,搞好市中心周边的交通,主要使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采取这些措施几乎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一半。

(作者:奥利加·鲍姆格特涅尔李荣 / 译选自《海外文摘》 2009 年第 9 期,有

删改)

9 、阅读第( 1 )段,说说“生态城市”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 2 分)

10 、第( 3 )段写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第( 4 )段写城市生态环境具有

重要意义。请先概括第( 5 )段内容,然后说说这三个文段之间是什么说明顺序。( 2 分)

11 、第( 5 段)加点的“减少”一词的词性是什么?结合文段内容说说“ 减少使用税的征收”的意义。( 3 分)

12 、为了深圳未来的发展,请你另外提出两条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2 分)

【参考答案】

9 、( 2 分)节能减排、几乎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碳)( 2 分)

10 、( 2 分)第( 5 )段写纽约市的减排计划(或减排措施)。

( 1 分)逻辑说明顺序。( 1 分)

11 、( 3 分)“减少”的词性是动词。( 1 分)意义:鼓励市民积极安装太阳能设备,( 1 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1 分)(答案接近酌情给分)

12 、( 2 分)示例:( 1 )使用节能灯( 2 )减少公共场所照明时间( 3 )限时

限温使用空调( 4 )安装生活用水循环使用的设施。(合理即可)

( 2010 广东深圳)

运动的新发现

⑴最近,瑞典大脑研究者在纽约向专业人士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进行了大量调查之后,他们发现运动与智力之间存在关联。研究者说:“运动尽管不能保证提

高智力,但它可以改善大脑机能。”

⑵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证明,运动可促使小白鼠的海马区生成神经细胞。大脑皮层的这片区域主要负责形成记忆。

⑶多年来,医生和大脑研究者都认为,人出生后便不能再生成新的神经细胞。1998 年,科学家首次在人脑中发现了新生的神经细胞。这表明人脑的海马区始终有能力生成新神经细胞。两年后,又有科学家在试验中证实,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生成神经细胞。他们发现,人体干细胞与各种发育因子接触后都会生成神经细胞,而且这种反应在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接触后尤为明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由身体运动激活。

⑷研究小组称,与“老年”神经细胞相比,新生的神经细胞不仅特别活跃,而且适应能力强,因而也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这种灵活性使脑细胞可以通过神经键彼此更有效地交流信息。研究者在实验中观察到,经常运动的老鼠比懒散的同类更“灵巧活泼”。研究者说:“运动可使发育因子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促使神经新生。”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人的记忆力与认知能力。有朝一日,这些研究成果还可用于治疗痴呆或帕金森病等由神经衰退引发的疾病。

(选自《柏林晨邮报》有改动)

9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运动为什么能改善大脑机能。( 3 分)

10 .作比较是一种说明方法,文中多处使用这种方法,请找出一处,并说说其作用。( 3 分)

11 .用第⑷段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不得用原文的句子改写)( 3 分)“……不仅……而且……因而……”

12 .今年深圳市中考恢复体育测试,有的同学认为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影响了学习,请根据

文中的信息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此加以反驳。( 3 分)

【参考答案】

9 、因为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生成新的神经细胞。(意思相近即可)

10 ⑴“研究小组称,与“老年”神经细胞相比,新生的神经细胞不仅特

别活跃,而且适应能力强,因而也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这里通过

作比较,突出了新的神经细胞活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⑵“研究者在实验中观察到,经常运动的老鼠比懒散的同类更‘灵巧活泼’。”这里通过作比较,说明了运动促进生成的新的神经细胞具有灵活性更强的特点。(以上两处答出一处即可,找到句子 1 分,说明作用 2 分)

11 答案略

12 答案具有一定开放性。能根据文中信息反驳 1 分,联系实际 1 分,能清楚表述1 分

示例:我认为体育锻炼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可以促进学习。理由是:(一)体育运动可以促使大脑神经新生,改善记忆力与认知能力。(二)运动可以强健体魄,使我们更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 2006 年广东深圳中考试题)

建立精确有致的预警系统

① 去年的飓风“ 珍妮” 导致了多达 3000 名海地人的丧生,但同一场风暴袭击相邻的多米尼加共和国时,却没有造成大大伤亡。

② 多米尼加人之所以相对顺利地挺过了这场风暴,要归功于他们对山林的保护。相比之下,海地人大肆砍伐山林,从而导致洪水奔涌而下,洪水和泥石流冲垮了山下的房屋。

③ 由此,人类应该深刻反省环境破坏与灾害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与受到良好保护的生态系统相比,遭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就要弱得多。

④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损严重,特别是一些国家的珊瑚礁和防护林遭到了严重破坏。人类不仅需要一个生存的空间,而且需要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这样才能抵御灾害的影响,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因此,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保护森林,红树林和珊瑚礁等“ 环境资本” ,它们不仅是宝贵的资源,也是重要的保护屏障。

⑤ 为了减轻灾害的毁灭性影响,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始终处于有效实践的最前沿,为其他面临类似灾害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减轻或控制灾害的宝贵经验。他们之所以能避免大面积的环境破坏,是因为有了全社会的周密规划和防范工作,其中包括教育项目和信息数据管理。

⑥ 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建立针对如台风,飓风、化学事故和石油泄漏等多种风险的预警系统,把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的因素也一同纳入到预警系统中去,使预警系统更加精确有致,减少上述悲剧的产生。 ( 选自《参考消息》有删改 )

9 .阅读全文,从中筛选信息,说说新的精确有致的预警系统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3 分 )

10 .阅读①②③ 段,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上恰当的内容。 (2 分 )

由此,人类应该深刻反省环境破坏与灾害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

11 .阅读第④ 段中画线的句子,并用文中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3 分 )

“不仅…… 而且…… 才……”

12 .“ 珍妮” 飓风让我们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要有所作为,该防御就防御,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请你结合本文内容,拟出几条防御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措施。 ( 答出两条即可 )(4 分 )

【参考答案】

9 .新的精确有致的预警系统的内容包含台风、飓风、化学事故和石油泄漏等多种

风险以及自然环境状况 ( 也可以用原文回答、 ( 只答“ 台风、飓风、化学事故、石

油泄漏等多种风险” 的得 1 分。只答“ 自然环境状况” 的得 2 分,答完整得 3 分 )

10 .环境破坏与灾害之间 ( 填写“ 它们” 也可以给分 )(2 分 )

11 .答案略

12 .此题答案可多元化,学生言之有理,每答对一点得 2 分。例如: 1 .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2 .保护水底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3 .不乱捕滥杀野

生动物,保持生态平衡。 4 .增强全社会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建立科学的预警

系统。

( 2005 年广东深圳中考试题)

河流为什么都是弯曲的

① 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是弯曲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 复杂的地形使得河流绝对不可能沿着直线方向向前流动,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但就是在宽阔的平原地区,河流也总是弯弯由曲的。因为江河两岸的土壤结构不可能完全一样,土壤内部所含的盐碱等化学成分及其数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当它们完全落于水后,就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两岸土壤承受水流冲击的能力。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也会改变河流的直线方向,它会使北半球的河流冲洗右岸比左岸厉害些,而南半球的河流则刚好相反。

③ 由于水流是在依照曲线流动,而当水流在某个地方偏移一些以后,它在离心力

的作用下,要压向凹入的一岸;同时,河床也要脱离开凸出的一岸。这样,河流不但没有机会恢复它的直线方向,反而使偏移越来越大,成了一条弯曲的曲线了,而且曲率越来越大。由于离心力也不断加大,与此同时河流又不可能顺河床一边流;而总是从一边折向另一边,即从凹入的一边折向最近的凸出的一边。于是,河流便呈现出了弯弯曲曲的流向。

④ 这样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无数的重复和循环,再加上由于凹出的一岸水流速度

偏慢,泥沙的沉淀越来越多,蜿蜒曲折的河流便形成了。

8 .使河流弯曲的原因有哪些呢?请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3 分)

A .复杂的地形使得河流不能沿着直线方向流动。

B .地球的自转也会改变河流的直线方向。

C .水流的离心力使河流不但没有机会恢复它的直线方向,反而使偏移越来越大,

成了一条弯曲的曲线。

D .两岸土壤承受水流冲击的能力相同。

9 .请仔细阅读第③ 段中画线的句子,并用文中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3 分)“ 不但…… 反而…… 而且……”

10 .第② 段中画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 ( 2 分)

11 .请你说说第① 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12 .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的某些地段,由于泥沙沉淀越来越多,使得河床高出

两岸,经常出现决口,造成洪涝灾害。你认为应该在沿河两岸的什么地方加固防守?请运用本文中的知识作简要回答。(关键词提示:地球自转离心力)

【参考答案】

8 .( 3 分)。 D 。

9 .( 3 分)。参考例句:美英联军不但没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和平,反而使得伊

拉克

社会更加动荡,而且针对美英联军和伊临时当局的恐怖袭击越来越多。(三个关联词语必须都用上,没有语病,没有错别字即可给满分。)

10 .( 2 分)。作比较。

11 .( 2 分)。总领全文(“ 总起全文”“ 统领全文” 都可)

12 .( 4 分)。可以在两处防守:( 1 )在右岸加固防守。( 2 )水流在离心力

的作用下,要压向凹入的一岸,所以要在凹入的一岸加固防守。(答对一个要点得2 分。)

( 2004 年广东深圳中考试题)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漫话对联 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②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③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联。 ④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⑤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⑥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⑦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⑧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⑨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喜庆联/自勉联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_初中_中考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术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选文有改动) 1、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文章第②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3、文章第②段中划线的词“这样”指的是什么?

2016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带答案)(一)

2016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一) 【2016·A卷】(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笑,不苦口的良药梁姗姗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 8 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①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 20 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 19 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 100 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 10 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②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 ...吗? 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注释】①肱:gōng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②颧:huán 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骨头。 18. 为什么说“笑”是“不苦口的良药”?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3分) 19.请概括第②段对心脏病患者的测试过程,并指出所采用的说明顺序。(4分) 测试过程: 说明顺序: 20.第③段划线句除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4分) 21.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分) (1)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 (2)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 ...吗?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 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①器官移植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但是器官供体严重短缺是全球性难题。以中国为例,2018年完成器官移植有2万余例,但是每年约30万器官衰竭患者需要器官移植,因此器官供体形势可谓杯水车薪。 ②3D生物打印技术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该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参考真实器官的结构,通过3D生物打印设备,像喷墨打印机打印纸张一样,将可降解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非生物材料批量制作成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细胞脚手架,然后让某些细胞在脚手架上生长并融合成组织或器官,再将细胞脚手架的非生物材料冲洗或生物降解,留下的就是与真实器官结构和功能相似的3D打印组织或器官。 ③自21世纪初以来,3D生物打印技术在骨骼、软骨甚至心脏瓣膜等人体组织上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有些开始进入临床应用。但是,制作可供移植的3D打印器官则是3D生物打印技术的国际难题,特别是肺、心和肝等实体器官。因为这些实体器官结构复杂,内部还布满细微的毛细血管。3D打印时不仅需要模拟器官框架结构,更关健的是必须形成复杂的毛细血管网络,最终将氧气和营养成分运送到器官各处,并将器官产生的废气和废料运送出来,这样才能让3D打印器官具备应有的生理功能。 ④近日,美国赖斯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成功制作出3D打印肺脏模型,成为近年来如火如荼的3D生物打印研究领域最令人吸目的进展。 ⑤为了制备这种3D打印肺脏模型,研究人员首先需要筛选细胞脚手架的材料。由水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组成的水凝胶,是已知最常用的打印基础材料之一。它可以从液态变成固态,在光线的作用下逐层固化,从而实现组织或器官模型的立体化。为了刻印血管网络,需要在水凝胶中添加光吸收材料,但有些化学材料存在生物毒性,不能用于生物打印。于是,研究人员筛选了一些广泛应用的食品染色剂,最后确认柠檬黄效果比较好,能显著提高立体光刻的效率和精确性。之所以选择食品染色剂作为光吸收材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食品染色剂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染色剂易于冲洗或降解,便于后续操作。 ⑥该模型并非整个肺脏,只是模拟一个肺泡结构,大小跟一枚五角硬币相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中有很多相互缠绕的微细中空管道,包括“血管”和“气管”,最细的管道直径可达1毫米。这一模型就像一个红色网袋包裹着一个中空气囊,红色网袋模拟血管系统,气囊相当于气管,可以允许氧气进出并渗入周边的“血管”,以使红细胞结合氧. ⑦为了脸证该3D肺泡能否发挥基本的生理功能,研究人员将脱氧的人体红细胞注入这些微细管道,同时在气囊管道中注入气态氧,结果发现,入口处血红细胞颜色由深红色变成出口处的鲜红色,即富氧红细胞,说明3D打印肺泡能实现氧气的交换;该模型还可像真实肺泡呼吸时一样进行扩展和收缩,流经这个3D打印肺泡模型的血管之后,红细胞可以将3D打印肺泡气道中的氧气运送出去,即实现了肺脏的“呼吸”功能。 (1)下列哪个选项,最适合当本文标题?() A.3D生物打印技术是全球难题 B.3D生物打印技术的原理

最新-2018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题集锦 精品

2018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题集锦 安徽省歙县二中程鸣 一、(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 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 ①一提起生物进化,映入人们脑海的多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唯有战胜对手的幸运儿才能赢得大自然的青睐,拿到参加下一场物种角力的入场券。然而,大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的路线前行,“合则双赢,争则俱败”,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 ②从表面上看,共生关系只是存在于残酷竞争中的权宜之计,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偶合而已。然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却发现,这种生存战略同样是大自然的选择,是另一条进化道路——共生进化的产物。它提供了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了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 ③共生的形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它存在于各层次、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海葵虾,顾名思义,对美丽的海葵(腔肠动物)情有独钟,它总是夹着海葵浪迹于海底世界。一遇危险,自有长着含毒触角的海葵出面摆平。这样一来,海葵虾可以放心觅食,不必为安全多费心机;而生性慵懒、喜静不喜动的海葵只要从共生伙伴的食物中分一杯羹就足以果腹。 ④动物之间的共生的现象是这样,植物与动物共生的现象也不少见。生活在墨西哥的一种蚂蚁把巢筑在刺槐中空的树干中,享用刺槐叶柄部位分泌的富含糖分的汁液。作为回报,蚂蚁则负责植物的安全工作,一旦刺槐的敌人——食叶昆虫及其幼虫、草食动物——靠近时,盛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出,与入侵者做殊死搏斗,直到把它们赶走。除此之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造成威胁的寄生植物。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就会毫不客气地上前啃掉它们的藤条和嫩芽。 ⑤高等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早已为人类所熟知。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的菌丝体长在植物的根部,吸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植物则可以从真菌的分解物中吸取养料。 ⑥其实,在生物界发展的初期,不确定和不平衡因素充斥于物种之间,它们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对抗性。对抗越激烈,对自身乃至生物界造成的破坏就越大。这不仅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而且对生态发展造成灾害。要保持生态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带来的正面作用。 ⑦同样,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 (选自2005年6月号《世界博览》,有删改) 7.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什么是“生物共生”。(3分) 8.生物共生存在于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本文列举了、和三种类型的生物共生现象。(3分) 9.第①段中加点的“或许”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0.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介绍了生物的共生现象。 B.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不乏生动形象。 C.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D.本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1.文章最后精悍到“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读了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2.(2011·浙江宁波市)“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根据《百科知识》等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 11.从文章内容看,“浅层地温能”有哪几方面的优点?请简要列举。(3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13.文中第④段介绍“热泵”时为什么要从“水泵”说起?(2分)

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20xx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原文(一)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

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xx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精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1、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只举行孝行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在传说戏剧舞台上,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 (有删改) 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初中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1.说明文阅读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同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热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④“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⑤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⑥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⑦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⑧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古人用圭和表测量土地的长度,从而推算出二十四节气的长短。 B.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 C.春分和秋分,其实就是把春季和秋季平分的那几天。 D.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 (2)下科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②段说明了中国节气文化的特征。 B.第④段通过下定义和举例子来说明节气。 C.第⑦段“各历时15天左右”中的“各”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改变。

部编中考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 ①说到食品添加剂,估计很多人会敬而远之,一些人对食品添加剂还存有根深蒂固的误解。那么,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必须退避三舍吗? ②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只是众多添加剂中的一种。添加剂还包括: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油墨添加剂、汽油添加剂等。三聚氰胺是添加剂,但它是水泥添加剂,在水泥里面作为高效减水剂;也是塑料添加剂,在塑料里面作为阻燃剂;还可以作为涂料添加剂,在涂料里面作为甲醛吸收剂。但是,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吊白块在食品中都是非法添加物。所以,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对维护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③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何一定要使用食品添加剂呢?其实,对于现代生活来说,食品添加剂不但重要而且必要。因为,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反倒会更加危险。 ④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因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疾病,是食品安全头号问题,所以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和保鲜剂等食品添加剂的话,肉制品、烘烤食品、方便食品、水果,甚至酱油和醋等食物或调味品就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而那些号称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事实上更容易在开封后受到污染和变质,且无污染和无添加往往是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而造出的噱头而已。 ⑤有些人不喜欢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往往是带有一种传统的情结。但食品添加剂并非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而是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的悠久。如油、盐、酱、醋以及点豆腐用的卤水,炸油条用的明矾和小苏打,都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早就已经成为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⑥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大量的方便食品供应,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⑦我国古代的哲人就告诉过我们“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如果拿食品添加剂当饭吃,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所有的食品安全都涉及量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严格限定的原因。 ⑧那么,也许有的人会说,每种食品添加剂虽然都在标准内,但是一天吃那么多食物,加在一起摄入的量还安全吗?答案是安全的,《GB2760—2014》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在各种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其目的是确保一天吃多种食品时,其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不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而这个ADI值是经过国家卫生部门评估而来的,也就是在确保不产生健康风险的情况下,以体重为基础的人体每日可能摄入的食品添加剂量。所以即使一天吃很多种食品,也不会造成摄入的食品添加剂过量。 ⑨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会对特殊人群造成不利影响的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阿斯巴甜,在《GB2760—2014》中规定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应标明:“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此外,像二氧化硫、硫磺、亚硫酸盐等含硫食物在婴幼儿食品中禁止使用,在可以添加的食品中也有严格的最大使用量和残留量的规定,以避免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含解析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 ①说到食品添加剂,估计很多人会敬而远之,一些人对食品添加剂还存有根深蒂固的误解。那么,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必须退避三舍吗? ②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只是众多添加剂中的一种。添加剂还包括: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油墨添加剂、汽油添加剂等。三聚氰胺是添加剂,但它是水泥添加剂,在水泥里面作为高效减水剂;也是塑料添加剂,在塑料里面作为阻燃剂;还可以作为涂料添加剂,在涂料里面作为甲醛吸收剂。但是,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吊白块在食品中都是非法添加物。所以,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对维护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③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何一定要使用食品添加剂呢?其实,对于现代生活来说,食品添加剂不但重要而且必要。因为,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反倒会更加危险。 ④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因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疾病,是食品安全头号问题,所以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和保鲜剂等食品添加剂的话,肉制品、烘烤食品、方便食品、水果,甚至酱油和醋等食物或调味品就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而那些号称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事实上更容易在开封后受到污染和变质,且无污染和无添加往往是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而造出的噱头而已。 ⑤有些人不喜欢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往往是带有一种传统的情结。但食品添加剂并非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而是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的悠久。如油、盐、酱、醋以及点豆腐用的卤水,炸油条用的明矾和小苏打,都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早就已经成为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⑥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大量的方便食品供应,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⑦我国古代的哲人就告诉过我们“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如果拿食品添加剂当饭吃,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所有的食品安全都涉及量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严格限定的原因。 ⑧那么,也许有的人会说,每种食品添加剂虽然都在标准内,但是一天吃那么多食物,加在一起摄入的量还安全吗?答案是安全的,《GB2760—2014》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在各种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其目的是确保一天吃多种食品时,其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不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而这个ADI值是经过国家卫生部门评估而来的,也就是在确保不产生健康风险的情况下,以体重为基础的人体每日可能摄入的食品添加剂量。所以即使一天吃很多种食品,也不会造成摄入的食品添加剂过量。 ⑨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会对特殊人群造成不利影响的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阿斯巴甜,在《GB2760—2014》中规定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应标明:“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此外,像二氧化硫、硫磺、亚硫酸盐等含硫食物在婴幼儿食品中禁止使用,在可以添加的食品中也有严格的最大使用量和残留量的规定,以避免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精选10篇

说明文阅读专题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 京剧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 ①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它是由徽调(安徽的地方曲调)、汉调(武汉一带的曲调)为主融合昆曲、秦腔(陕西的地方曲调)和其他民间曲调特点发展而成的,。京剧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京剧过去也称为“皮黄”。 ②京剧的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西皮有导板(倒板)、慢板、原板、快三眼、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板式;二黄除上述板式外,还有反西皮、反二黄、南梆子、四平调、吹腔等。这些板式分别表现了不同的感情。一般来说,西皮适宜表现活泼昂扬的情感,二黄适宜表现苍凉深沉的情感,反西皮用于深切悲痛时,四平调、吹腔用于轻松愉快时,南梆子则多半用来表现少女的柔情。 ③京剧伴奏的乐器很多,主要有胡琴、二胡、南弦子、月琴、笛子、唢呐、管弦乐和打击乐器。京剧表演歌舞并重,融合了大量武术技巧,多用虚拟动作,节奏感强,技术要求高,念白也具有音乐性,俗称“韵白”。京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戏曲“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独特的艺术表演体系,对各地方剧种影响很大。 第 1 页共51 页

④京剧脚色(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 丑四大行当。京剧中的“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 可细分为“老生”(又称须生,一般为较年长的男子,例如京剧《伍 子胥》中的伍子胥)、“小生”(青年男子,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 仙)和 “武生”(男性武将,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旦又分“正旦” (又叫青衣,一般为大家闺秀,如《武家坡》中的王宝钏)、“花旦” (一般为小家碧玉,如《红娘》中的红娘)、“老旦”(老年妇女,如 《龙凤呈祥》中的吴国太)、“武旦”(有武功的妇女,如《穆桂 英》中的杨排风)、“彩旦”(诙谐或邪恶的妇女,如媒婆之类);净 指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又分为“武净”“文净”两大类,武净如 张飞、李逵、黄盖等,文净如包公、曹操等;丑角(又称小花脸)是 诙谐或邪恶的男子,也有文丑、武丑之别,文丑如《蒋干盗书》中的 蒋干,武丑如《三岔口》中的刘利华等。 ⑤京剧的传统剧目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也有三百个以上,《将 相和》、《空城计》、《借东风》、《贵妃醉酒》等剧目流行极广,深受观 众欢迎。新中国成立后新编的《杨门女将》、《海瑞罢官》以及《智取 威虎山》、《红灯记》等现代戏,影响很大。 第 2 页共51 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字曾经历过多少“生死劫难” 黄德宽 ①同龄或者更年长的古文字一个个消亡,汉字为什么独活到今天?从甲骨文迄今3000 多年的历史中,汉字经历过多少“生死劫难”?今天汉字是否依然存在危机? 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字曾经历了三次重大困境和危机.。 ③第一次是构形困境、造字困境。按照甲骨文来看,早期的汉字是以形表意,客观上有一个物象,把这个物象描写下来造一个符号,就是所谓的象形字。有很多符号实在没有办法画出来,例如“思考”怎么画?画不出来。古人讲话有“之乎者也” ,这些虚词也画不出来。 ④如果找不到办法,文字系统就不完善,这个符号系统就要走向灭绝。古人很聪明,想到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假借。思想的“想”造不出来,就用同音符号替代。第二个方法,就是用一个符号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再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把意义和声音合在一起就是形声造字法。形声字一出现,汉字造新字就突破了原来的困境。到了战国时代,新造的字有99%用的是形声造字法。这样一来,汉字就突破了“无形可象”的困境,走上了方便造字的康庄大道,任何新字都可以用形声造字法,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个方法造字。 ⑤造字困境突破以后,并不是万事大吉,很快遇到了第二个困境,就是书写困境。早期的文字,形象性很强,按照形象弯弯曲曲去写。随着文字使用面越来越广,书写效率低下,和现实用字要求快捷方便形成了矛盾。 ⑥汉字又开始了它与时俱进的转型,小篆、隶书逐步出现,隶书又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定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战国开始酝酿、试验,经过了秦汉之际,然后到晋唐,楷书才最终确定。 ⑦18 世纪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开始了现代化历程,日本明治维新后也开始学习西方。1902 年吴汝纶到日本考察,回来以后建议要像日本人那样重视教育,改革语言文字,统一国语,向西方学习使用拼音文字。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曾经提出“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说汉字“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20 世纪之新时代”。 ⑧汉字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面临存亡危机。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精英人物都支持拼音文字,废除太难学的汉字。同时,共产党人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在苏联创造了一个拉丁化的字母方案。拉丁化新文字在解放区、国统区都进行了推广,印了很多材料和读物,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方案。后来,因为战争的原因,文字问题被搁置。新中国成立,继续推动文字改革,提出了简化汉字、推行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3000多年来,汉字就这样突破了重重危机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典文字,成为中华文明的智慧象征。 ⑨有人说,21 世纪了,信息化时代不需要写字了,汉字还有什么用?我相信,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一定会有自己的发展之道,一定会沿着它的历史轨迹向前走。 (选自2019年第6 期《今日文摘》,有删改)1.文章第①段连续使用多个问句,有什么作用?(3分)

新部编中考 语文 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烽火台的诉说 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静享;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竞争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蒋来接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故事片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zhōng)。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这些年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昏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此终结。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据《汉书》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 ⑧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考说明文阅读典型题

说明文阅读 【基本概念】 1.说明对象(事物、事理)、说明对象特征 2.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方位顺序、立足点)、逻辑顺序(概括—具体、整体—局部、主—次、表—里【现象—本质】、因—果、一般—特殊等)3. 说明方法(10种) (1)注意作诠释和下定义、举例子和分类别的区别,打比方和比喻、摹状貌和描写的不同,作比较与记叙文中对比类比的关系等。 (2)每种说明方法的基本作用要帮学生明确熟记。 (3)引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引用科学论着:增强说服力 引用传说故事:增强生动性、趣味性 引用文学作品:增强生动性、文化色彩 引用新闻报道:增强说服力、真实性、时效性、实用性 4. 说明语言 (1)准确 + 平实:考核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性常见考点:“大约”等词能否删去?“主要”等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准确 + 生动:考核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生动性举例范围:摹状貌,打比方,引用有趣的传说故事、文学作品,举有趣的例子,拟人修辞等 5. 科学精神 (1)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类 (2)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类 (3)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类 【题型示例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3分) 说“茶” 李国文 ①我们中国老百姓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虽然排在末尾,却是一门最有讲究、最有情趣、最有文化、最给人启迪的学问。 ②饮茶的要义,就是通过有一定温度的白水,将茶叶中的精华析解出来。

这个过程,今人曰冲,古人曰煎,做法不同,道理是相似的。宋代苏轼有一首题为《试.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院煎茶》的诗:”这首诗写出了茶与水、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火与水的关系。据传唐宰相李德裕,曾托去江南的朋友舀回长江之水,供他煎茶,此人疏忽了,船已渡江,方想起汲水事,只好临时于江边舀了两罐捎回长安。李德可见唐代文人饮茶,便说,你取的非中段中流之水吧?不要瞒我。裕煎出茶来一品,对水的要求是很高的。,才能真正煎出好茶。水加热时释放出③为什么呢?因为好水还要配以“活火”气泡,温度愈高,气泡愈大,最初像蟹眼大小,慢慢地便像鱼眼大小。古人认为,”了,用沏茶的水若是滚过了头,也就是水中的氧气因不断沸腾而逸出,水便“老.。东坡这样的水,煎出来的茶,在口味上就要差一点了。所以需特别讲究“火候”,就是要不停地用扇子扇,使炭火得到充分“活火”“贵从活火发新泉”中的诗燃烧,使水沸腾出“鱼目”则止,这样煎出的茶,才让人饮后神情气爽。④茶不仅有清心明目的功效,还给世人增添了许多情趣。据说宋代上自宫廷, 茶肆、南宋的杭州,里记载,北宋的开封,据下到民间,饮茶成为时尚。《梦粱录》茶楼、茶坊、茶担,遍布全市,饮之外,有吃,吃之外,有乐,是广大民众的消闲来试人间第二泉”“独携天上小团月,《惠山烹小龙团》诗中的去处。而苏东坡题为《归属于极品的贵族饮料了。欧阳修则是专供宫廷饮用的龙团茶饼,的“小团月”,“茶之品莫贵于龙凤团,凡二十余饼重一斤,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田录》有云:”龙团茶分大小,小者贵重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原文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原文(一)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题目(一)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 、______ 、______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2分)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答案(一) 1、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 2、本文的说明中心是“只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资源,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与之无关的内容就不必加以说明了。 3、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4、一是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二是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三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