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节拍定义

生产线节拍定义
生产线节拍定义

设计生产线时怎么制定生产线节拍

注意:是设计生产线的节拍时间,非生产节拍。所以不要回答单位时间除以客户需求的产品数量,如每天需求产品数量450pcs,有效出勤时间7. 5h,生产节拍为(7.5h/天×3600s/h)/(450台/天)=60s/台,这不是我要的答案。例子:假设某工厂生产A产品,每月市场需求数量300000pcs /月,每月出勤时间25个工作日,每日有效工作时间7.5小时,则每小时需要生产产品数量为:300000/(25×7.5)=1600台/小时,我现在要建生产线,可以有如下几个方案:A:建80条每小时产出为20pcs的生产线,节拍时间为180s/pcs B;建40条每小时产出为40pcs的生产线,节拍时间为90 s/pcs C;建20条每小时产出为80pcs的生产线,节拍时间为45s/台D;建1 0条每小时产出为160pcs的生产线,节拍时间为22.5s/pcs E;建5条每小时产出为320pcs的生产线,节拍时间为11.25s/pcs 等等等…

总之,可以有很多种组合,不同的企业会选用不同的组合方式问题如下:①只生产A产品时,我应该设计哪种节拍的生产线?为什么?②假设该生产线需同事生产B产品,B产品月度需求为100000台,怎么使A/B生产线能使用同一条线生产,非混流。A/B产品在同一生产线生产时节拍怎么设定?是不同的产品在同一的生产线使用不同的节拍,还是使用相同的节拍?为什么?(其中A产品标准工时1500s,B产品标准工时900秒)!情况是这样做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至于建线的节拍,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确认,从正确的方式上来说当然是你前面的那种,根据销售量来定节拍。但是机加企业尤其

是中国的民营企业根据瓶颈工序建线的也有,根据人数建线的也有。这两种情况我都遇到过。定节拍通过改善后节拍也是会改变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建线是销售节拍的0.85~1来进行建线。根据改善20%的空间可以提升。你上面说的定的节拍建多少条线这个不是马上就能确定。我们一般会根据工艺、时间、最少的人数、设备投入、工位时间、包括空间场地、物流长度等方式来进行综合考虑。

关于第二个问题:

A和B产品首先要工艺相近才能考虑在同一条线上生产,你上面的意思就是两个产品都是可以在线上做,至少说明产品是相类似,是产品族,但是你上面的工时相差那么大,又感觉是不能在同一条线上生产。所以你上面本身也存在问题。然后节拍是根据累加计算节拍,所以他们的节拍是一样的,但是根据工时的差别,人数是不一样的。

(你上面的情况一般工时相差那么大,工艺是否很大的区别,实际情况中可能在同一条线上设计,设计本身就不合理)

恩,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你的思路很好,我们在企业推行的时候也是有这样类似的做法。这样灵活性比较好,但是活动的岗位的工艺是否可以穿插,应产品的特性和工艺决定。

选择节拍短,产线少的方案,至于节拍定多少没有公司,自己去实践;

为什么选择节拍短去建线,因为产线不用换型,生产周期短,产线少管理简单。

第二个答案:

1.建议节拍设定不一样,2种产品各制定1套标准作业票,产品切换时作业方式与作业内容页随之切换。作业人员不变,因为节拍一样做B产品时多出来的人怎么办?

2.另外就是B产品产量也这么多,为什么一定要并线生产呢?

第一个问题回答和我的问题有些出入,没有真正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我再说明下,A和B是同一产品族,至于标准工时差异为什么这么大?不同市场定位的产品附加功能不一样,通常附加功能多的高档产品有很多附加作业,这些附加作业附加值也很高。如果要做到在同一生产线相同节拍生产,方法是可以实现的,我能想到的至少2个:①剥离总装线的附加作业,至线边辅组装作业台。②生产工时长的产品时增加2个活动岗位,可移动简易拆装工作站,增加生产线柔性吸收不同产品别之间的标准工时差异

1)你先要对产品的所有工序测量时间进行分析,瓶颈工序在哪里,它是直接影响这条线的最大产能的。生产线的条数或瓶颈工序增加工位取决于产能是否能满足客户要求的节拍。从你的描述可以知道,A产品的节拍时间为3 600/1600=2.2秒,生产线条数为瓶颈工序时间/节拍时间。当然,瓶颈工序可以采用多工位(多台设备)提升产能。复制生产线是最后一项选择,若单班产能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时,可以通过单班延时、两班倒及两班延时,甚至三班倒进行满足,实在不能满足才复制一条生产线。

2)假若A、B产品的工艺相近,并且这一条线的产能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当然放在同一条线进行生产。不同的产品,其TT(顾客要求时间)是有一定差异的,甚至同一产品,在操作员个数不一样时,其生产节拍也是不一样的,

生产时当然采用不同的节拍。这就是柔性化生产,通过调整生产线员工的个数来满足客户需求的波动。

TT(客户需求时间)你可以理解成为“向客户承诺的时间”,其直接关系到班产量,这是产品的标准作业;而客户需求是不断波动的,通过选择不同的标准作业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