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建筑设计原理复习

(整理)建筑设计原理复习
(整理)建筑设计原理复习

1民用建筑一般由使用空间(房间)、交通联系空间及半公共空间三大部空间组成。

2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是人体基本尺度和人体基本活动尺度

3水平交通联系空间是指过道、廊子等,垂直交通空间常用的有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等。

4环境心理学一词是由美国人普洛尚斯基和伊特尔森提出的。

5目前,民用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有墙体承重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包括悬索结构、薄壳结构、空间网架结构)。

6要使一座建筑显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动,在构图中应采用对比的手法有: 1、轴线对比、2、体量对比、3、方向对比、4、虚实对比、5、色彩对比

7为了使建筑空间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a、加大建筑物进深b、增加层数c、降低层高d、利用建筑物近端布置大空间,缩短过道长度

8西方古典建筑高度与开间的比例,愈高大愈狭长,愈低矮愈宽阔。

9欲使过高的天花板感觉低矮一些,我们可以选用明色和暖色的天花板。

10人们观赏建筑的最佳近视点是垂直方向27度,水平视角54度的要求。

11.人眼在度时,眩光感觉最烈。

12.美的比例必须正确的体现材料的力学性能。

13一般一条车道的宽度,小汽车为3到3.2米,双车道的车行道宽为6.5到7米。道路的转弯半径小汽车为6米。

14.太阳能采暖建筑一般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被动式太阳能建筑(passive solar building)指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构造的恰当选择,使其在冬季能采集、保持、贮存和分配太阳能,从而解决建筑物的采暖问题。同时,在夏季又能遮蔽太阳能辐射,散逸室内热量,从而使建筑物降温,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

15有效面积的体积系数= 建筑体积÷有效面积。

16影响房间平面形状的因素有:使用要求、结构形式、经济条件、美观等。矩形平面被广泛采用的原因:1、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和设备安装,使用上能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有较大的灵活性;2、矩形平面布置简单,便于施工;3、矩形平面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组合。

17我国现阶段基本建设的指导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18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19建筑中的节奏韵律变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a、构件排列上间距的变化b、构建自身的变化。

20庭院式的组合手法,是我国建筑空间组合的传统手法。

21色相(色调、波长)、明度(灰度、光度)、彩度(纯度、饱和度、色度)是色彩的三要素;物体的三元色为红、黄、蓝;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26.内部空间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功能)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

30.巴西国会大厦在体型组合中采用了对比与协调的手法。

31.建筑面积是指各层使用面积、交通面积、结构面积的水平面积之和,其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32.建筑艺术形式美的创作规律中,其创作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

33.楼梯段部位净高不小于2200.楼梯平台之间净高不小于2000 ,厨房、卫生间、厕所,贮藏室的净高分别不应低于2200,2000。

35.城市景观是城市形态特征对人们视觉的感受

37.美国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的展厅空间布置采取的是串联式形式.

1.功能对单一空间具体有规定性,下列那一条不应列入其中?()

A 功能对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

B 功能对空间形状的规定性

C 功能对空间性质的规定性

D 功能对空间结构形式的规定性

2.公共建筑的厅堂室内设计,下列那一条做法不能获得丰富的室内效果?()

A 取消一面墙,改做成落地窗,以沟通室内外空间

B 变化顶棚或地面的高低层次

C 在墙面或顶棚的重点部位增加装饰物

D 功能对空间结构形式的规定性

3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时,最常用下列哪种手段来分析和确定空间关系?()Ⅰ人流分析图Ⅱ平面网格图Ⅲ功能关系图Ⅳ结构布置图

A ⅠⅣ BⅡⅢ CⅡⅣ DⅠⅢ

4.黄金比例是()

A 1:1.414

B 1:1.618

C 1:1.732

D 1:1.236

5.建筑构图原理中,下列那一项属于尺度概念?()

A 建筑整体长、宽、高——方向的度量关系

B 建筑各组成部分三方向的度量关系

C 建筑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协调制约关系

D 建筑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和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6..“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时间集中”,“可以考虑分区入场,分区疏散”,“出入口可以考虑合用”,“应采用平面的与立体的两种方式组成疏散”,以上有关人流疏散的描述是针对以下建筑的。()

A.影剧院 B.会堂 C.体育场 D.火车站

7.下列哪一表述是建筑大师赖特的观点?()

A 建筑就是建筑,它有权利按其本身存在,并与自然共存

B 把房子做成和它所在地段的一部分

C住房是居住的机器 D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9.设置空气调节的会堂建筑,其围护结构设计的下述做法从节能角度看,错误的是。()

Ⅰ.建筑外表面用浅色调;Ⅱ.围护结构内侧选用重质材料;Ⅲ.外窗面积尽量大;Ⅳ.向阳的窗户设遮阳措施

A.Ⅰ、Ⅳ B.Ⅱ、Ⅳ C.Ⅱ、Ⅲ D.Ⅰ、Ⅲ

10.建筑窗户的遮阳在北向宜用()

A 水平式遮阳板

B 垂直式遮阳板

C 综合式遮阳板 D挡板式遮阳板

11.中小型医院急诊室设计中,以下哪一项可以不予考虑?()

A 位于底层,独立出入口,急救车停靠方便

B 应与住院处,医技科室(X光、检验等)有便捷的联系

C 应设独立的药房(或取药口),挂号处(或挂号口)

D 与相对应的门诊科室有方便的联系

12.家庭人口结构中“主干户”是指。

A.一对夫妻和其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B.一对夫妻和一个子所组成的家庭

C.一对夫妻和其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D.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13. 建筑物中公共的厕所、盥洗室、浴室和餐厅、厨房、食品库房、变配电间等房间的布置关系上,是正确的。

A.二者不应贴邻布置 B.前者不应布置在后者的直接上层

C.前者不应布置在后者的直接下层 D.二者关系没有限制性的规定

15. 美国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名言是:()

A 先形式而后功能 B形式由功能而来 C功能形式相互作用 D功能和形式合二为一

16. 无特殊要求房间窗台高度常取()。

A、900

B、1200

C、500

D、1800

17.电影院错位排列,其视线升高值为()。

A、60mm

B、120mm

C、240mm

D、150mm

18. 影剧院观众厅的顶棚应尽量避免采用(),以免产生声音的聚焦。

A、平面

B、斜面

C、凹曲面

D、凸面

19. 一般情况下,室内最小净高应使人举手不接触到顶棚为宜,为此,房间净高应不低于()。

A、 2.6m

B、2.4m

C、2.2m

D、2.0m

20.设计视点的高低与地面起坡大小的关系是()。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不会改变

D、毫无关系

21.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剖面形式是()。

A、矩形

B、圆形

C、三角形

D、梯形

22.为满足采光要求,一般单侧采光房间深度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倍,双侧采光房间深度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倍。

A、1/2、1/4

B、 1/2、1/3

C、 2、4

D、3、4

23.室外台阶的踏步高一般在()左右。

A、150mm

B、180mm

C、120mm

D、100~150mm

24. 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韵律

B、对比

C、统一

D、均衡

25. ()是住宅建筑采用的组合方式。

A、单一体型

B、单元组合体型

C、复杂体型

D、对称体型

26. 建筑立面中的()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通过与它相比较,可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A、台阶

B、窗

C、雨篷

D、窗间墙

27. 亲切的尺度是指建筑物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其真实大小。

A、等于

B、小于

C、小于或等于

D、大于

28.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的立面适合采用以虚为主的处理手法。

A、电影院

B、体育馆

C、博物馆

D、纪念馆

29.纪念性建筑常采用()的尺度。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30.住宅建筑常采用()的尺度。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31.庭院建筑常采用()的尺度。

A、自然

B、夸张

C、亲切

D、相似

32.复杂体型体量连接常有()等方式。①直接连接②咬接③以走廊或连接体连接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①②③

33.建筑立面常采用()反映建筑物真实大小。①门窗②细部③轮廓④质感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34.建筑色彩必须与建筑物()相一致。

A、底色

B、建筑物的性质

C、前景色

D、虚实关系

35.______是国际上第一套实际应用于市场和管理的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A、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

B、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

C、加拿大绿色建筑挑战(GBC 2000)

D、澳大利亚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价工具(NABERS)

36.住宅中卧室、厨房、阳台的门宽一般取为()。

A、1000、900、800

B、 900、800、700

C、 900、800、800

D、900、900、900

37.耐火等级为一级的一般民用建筑,其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距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

A、 22M

B、 23M

C、24M

D、25M

38.建筑平面的组合形式有()。

A、走道式组合,大小空间组合,单元式组合,主次空间组合

B、套间式组合,走道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

C、大厅式组合,主次空间组合,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

D、单元式组合,套间式组合,主次空间组合,走道式组合39.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如影剧院的观众厅,门的数量和总宽度应按每100人()mm宽计算,且每扇门宽度不宜小于()mm。

A、 600、1200

B、 500、1200

C、 600、1400

D、500、1400

40.房间内部的使用面积根据它的使用特点,可分为()。

A、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使用活动面积,结构所占面积

B、使用活动面积,交通面积,管道井所占面积

C、交通面积,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使用活动面积

D、结构所占面积,管道井所占面积,使用活动面积

41.建筑物的使用部分是指()。

A、主要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

B、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C、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

D、房间和楼梯、电梯等

42.单股人流为(),建筑规范对楼梯梯段宽度的限定是住宅(),公共建筑()。

A、 600mm~700mm,≥1200mm,≥3000mm

B、500mm~600mm,≥1100mm,≥1300mm

C、 600mm~700mm,≥1200mm,≥1500mm

D、500mm~650mm, ≥1100mm, ≥1300mm

43.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距黑板过远,后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

A、 8m

B、8.5m

C、9m

D、 9.5m

44.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有()。

A、房间内部活动特点, 结构布置形式, 家具设备的数量, 使用人数的多少

B、使用人数的多少, 结构布置形式, 家具设备的数量, 家具的布置方式

C、家具设备的数量, 房间内部活动特点, 使用人数的多少, 家具的布置方式

D、家具的布置方式, 结构布置形式,房间内部活动特点, 使用人数的多少

45.柱网的选择实际上是确定()

A、柱距

B、跨度

C、定位轴线

D、柱距和跨度

46. 一般公共建筑中楼梯的数量不少于()个。

A、1

B、2

C、3

D、4

47.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

A、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用途

B、建筑功能建筑形象建筑用途

C、建筑功能建筑规模建筑形象

D、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48.判断建筑构件是否达到耐火极限的具体条件有()。

①构件是否失去支持能力②构件是否被破坏③构件是否失去完整性④构件是否失去隔火作用⑤构件是否燃烧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49.建筑是指()的总称。

A、建筑物

B、构筑物

C、建筑物,构筑物

D、建造物,构造物

50._______属于建筑物。

A、住宅、堤坝等

B、学校、电塔等

C、工厂、展览馆等

D、烟囱、办公楼等

51. 耐火等级为二级时楼板和吊顶的耐火极限应满足_______。

A、1.50h ,0.25h

B、1.00h ,0.25h

C、1.50h ,0.15h

D、1.00h , 0.15h

52.民用建筑按照层数可分为()。①单层建筑②低层建筑③高层建筑④多层建筑⑤超高层建筑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53.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①工业建筑②公共建筑③民用建筑④农业建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54.空间结构有()。

A、悬索结构, 薄壳结构, 网架结构

B、网架结构, 预应力结构, 悬索结构

C、预应力结构, 悬索结构, 梁板结构

D、薄壳结构, 网架结构, 预应力结构

55.分模数的基数为()。① M /10 ②M /5 ③M /4 ④M /3 ⑤M /2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56.耐火等级为三级的一般民用建筑的层数不应超过()。

A、八层

B、七层

C、六层

D、五层

57.公共建筑高度超过()米是即为高层建筑。

A、24m

B、20m

C、18m

D、30m

58.建筑构成三要素中,()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建筑技术条件

B、建筑功能

C、建筑形象

D、建筑经济

59.“珽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是中国哪位古人所言?()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60.在公共建筑中,尽管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概括为。

A.辅助使用部分、主要使用部分、设备空间部分 B.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C.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设备空间部分 D.过渡空间部分、主要空间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61.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是采用下列那种空间组合形式。()

A 走道式组合

B 单元式组合 C串连组合 D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

63.在功能分区和功能组织中,可以用“近”、“净”、“静”、“境”四个字素,表达其要求的是下述中建筑。()

A.剧场 B.旅馆 C.医院 D.学校

65.美国景观建筑师奥姆思特1858年创造了“景观建筑师”一词,开创了景观建筑学,他把传统园林学扩大到。

A.城市景观设计和大地景观规划 B.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和国家公园规划

C.城市公园系统设计和区域范围景观规划 D.城市景观设计和区域范围景观规划

66.在推敲立面造型时,下面哪一种情况要考虑透视变形()

A 体量大的建筑

B 体形简单的建筑 C竖向高的建筑 D 超长的建筑

67.颜色的三属性是。

A.色相、明度、彩度 B.冷色、暖色、中性色 C.亮度、纯度、对比度 D.对比、调和、渐变

68.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体系发展源远流长,但其成为一种艺术是在哪一时代形成的?()

A 秦汉

B 魏晋、南北朝

C 隋唐

D 宋

69.住宅空间的合理分室包括()Ⅰ.功能分室;Ⅱ.生理分室;Ⅲ.行为分室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Ⅰ,Ⅱ,Ⅲ

70.在计算建筑面积中,下列哪一项不计入建筑面积?()

A层高在2.2米以内的技术层、夹层 B层高超过2.2米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地下指挥部等

C单层建筑物 D突出墙外的门斗

71.进行单体设计室外总体布局时,下列哪一条原则是错误的?()

A 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紧凑,节约用地

B 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

C 适当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

D 要注意做到在周围建筑中突出单体的形象

72.第20次国际建筑师协会大会通过了。()

A.《北京宪章》 B.《里约宣言》 C.《雅典宪章》 D.《巴塞隆那宣言》

▲1.开间: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

2.进深: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壁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

3.封闭式楼梯间:就是采用弹簧门或防火门,与其它部位彻底分隔的楼梯间,这样的楼梯间能有效的防止火灾烟气窜入楼梯间而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它必须能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否则,就应采用正压送风或设置防烟前室而设为防烟楼梯到另一个空间串通的人流路线的布局

4.走道式组合:当组成建筑物的各个房间在功能上要求独立设置时,各使用空间之间需采用走廊取得相互联系而组成一幢完整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称为走道式。

5.套间式组合:各使用空进之间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功能上要求有明确简捷的流程,布局时使空间连通而形成由一个空间

6.日照间距P135:保证卫生条件应满足房内有一定的日照时间,这久要求建筑物之间必须有合理的日照间距,使之互不遮挡。

7.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什么是尺度?P197 尺度是指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对某一物件(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相对的比例关系。

▲什么是组合体型P202 组合体型分为单元组合体型和复杂组合体型

1.单元组合体型:单元组合体型是单一性形体的进一步发展,以便满足更大规模空间需要,把整体建筑分解成相同若干单元,有很多的优点。便于分段施工和发展需要时任意拼装,而不影响整体造型和风格,因此在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

2.复杂组合体型:这类体型的特点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上述两种体型方式(单一性体型,单元组合体型)处理而使整个建筑是由不同大小数量和形状的体量所组成的较为复杂的体型,因此在不同体量之间就存在着彼此相互关系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问题是这类体型构图的重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如一盘散沙,成为杂乱无章的堆积物。一般来说首先应从整体出发,做好分析综合工作,将不同体量的数目减少至最低限度,然后将不同的体量分为主题部分和附体部分,或称为主要部分和从属部分,使之成为有重点,有中心,有规律的完整的统一体。在处理主副体关系上一般应考虑对比关心,联系呼应协调关系,均衡稳定关系等构图原则。

▲1.层高: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2.房间净高:从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至吊顶或楼盖、屋盖底面之间的有效使用空间的垂直距离

▲1. 耐火极限: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2. 建筑模数: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3. 模数数列(来自豆瓣):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模数数列在各类型简述的应用中,起尺寸的统一与协调应减少尺寸的范围,但又应使尺寸的叠加和分割有较大的灵活性。

模数数列的幅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M——20M。

(2)、属相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M——36M。

(3)、水平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3M为3M——75M;6M为6M——96M;12M为12M——120M;15M为15——120M;30M为30M——360M;60M

为60M——360M,必要时幅度不限。

(4)、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

(5)、分模数数列的幅度:M/10为M/10——2M;M/5为M/5——4M;M/2为M/2——10M。

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如下:

(1)、水平基本模数数列:主要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2)、竖向基本模数数列: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等尺寸。

(3)、水平扩大模数数列: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

(4)、竖向扩大模数数列: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高层、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5)、分模数数列:主要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4.耐火等级: 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5.耐久等级: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三级耐久年限为40-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四级耐久年限为15-40年。五级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建筑。

6.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由制成构件的材料的燃烧性能而定,根据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可分为:(1)、不燃烧体:用不燃材料制成的构件,在空气中遇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砖墙体、钢混楼板等。注:钢结构通常在450~650℃温度中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很大的形变,导致钢柱、钢梁弯曲,结果因过大的形变而不能继续使用,一般不加保护的钢结构的耐火极限为15分钟左右。

(2)、难燃烧体:用难燃性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性材料做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在空气中遇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经过阻燃处理的木质防火门、水泥刨花板等。

(3)、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在空气中遇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柱、木楼板等。

▲建筑体型组合中各体量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 各有什么特点 ?P207

▲建筑立面设计的处理手法主要有哪些 ?P212

▲房间设计一般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P15

基本家具及设备尺度和活动尺度(1)人体基本尺度 (2)人体基本活动尺度

人流路线和交通疏散要求

技术要求:自然采光要求、热工和通风要求、视线和音响的要求、材料,结构经济性与合理性的要求

艺术要求

▲建筑造型设计中常采用的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P187)

数量上的对比:太和殿——中间的口比两边的开间大。

形状对比:古罗马大斗兽场——每一个开间都采用了直线与弧线的对比。

方向对比:流水别墅——体型上的方向带来受光面和阴影面的对比。

虚实对比:开敞与封闭对比:上海博物馆——入口处采用富有装饰性的大片实墙,虚实对比使入口非常突出。

简繁疏密对比:东方明珠——正面集中成片装饰性雨棚与简洁的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

集中与分散对比,断续对比:哈尔滨铁路局——通过窗子的集中和分散对比以突出入口部分

光影明暗对比: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外立面处理成锯齿形遮阳立面,产生光影对比。

色彩与材料质感对比:马赛公寓——凹廊两侧大胆涂上色泽鲜明纯度很高的色彩,避免单调。

强弱刚柔对比:朗香教堂——富有动感的黑色大屋顶和垂直硬朗的白色墙边。

人工与自然对比:柱子做成树干形状,楼梯踏步变成山石形状。

▲法国勒.柯布西耶分析现代建筑的五个要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可简图示意。 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如:萨伏伊别墅。

▲建筑中的节奏韵律变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构件排列上间距的变化,构件自身的变化。

▲一般地形坡度在多少度以下基本是平地,坡地建筑布置结合等高线有哪些? 3%以下基本上是平地。坡地建筑有平行于等高线和垂直等高线两种布置方式。

▲地下室的建筑面积按什么的水平面积计算?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影响房间剖面形状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主要有使用要求的影响、结构、材料和施工的影响、采光通风的影响。

▲如何确定房间的高度 ? 房间高度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尺寸。2、采光、通风。3、结构高度。4,、经济效果。5、室内空间比例。

▲不同高度的房间在空间组合中应如何处理 ? 1、高度相同(或相近)且联系密切的房间,可组合在同一层,采用统一的层高。2、高度相差稍大且有联系的房间,需要组合在同一层时,可采用不同的层高,但应解决好高差问题。3、高度相差较大的房间,宜布置在不同的楼层,各层采用不同的层高4、高度较大的房间数量少时,可附设于主体建筑的端部,或单独设置用廊子与主体建筑连接

▲建筑空间利用有哪些处理手法 ? 房间内空间的利用、楼梯间及走道空间的利用。

▲房间尺寸指的是什么?确定房间尺寸应考虑哪些因素?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2、满足视听要求;3、有良好的自然采光;4、有合适的比例;5、结构布置经济合理;6、符合建筑模数系协调统一标准。

▲建筑构图包括哪些方面? 平面构图,形体构图,立面构图,室内空间构图,细部装饰构图,空间网架构图等方面。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应大于120 米。

▲民用建筑空间组合的基本形式有:

(1)走廊式:当建筑物的各个房间在功能上要求独立设置时,各房间之间需采用走廊取得相互联系而成为一幢完整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称为“走廊式”建筑布局。

特点:被组合的房间面积不太大,使用性质相同的房间数量较多,这种布局能保证房间有比较安静的环境。适用于:学校建筑、行政办公建筑、医疗建筑、居住建筑等建筑类型。

形式:内廊式和外廊式、内外廊组合式

内廊式:是指在走廊两侧布置房间

外廊式:是指走廊位于一侧,单面布置房间。

内廊式的主要优点:走廊所占面积较少,建筑进深较大,平面紧凑、外墙长度较短、保温性能较好,在寒冷地区对冬季保温较为有利。内廊式的缺点:有较多房间的朝向不好。

注意:在设计时尽可能将次要的辅助房间和楼梯等布置在朝向较差的一侧,此外还需考虑内廊的采光设计。

外廊式的主要优点:可使全部房间获得较好的朝向,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在炎热的南方较常使用)

外廊式的缺点:会造成走道过长,交通面积较大,建筑的进深过小。

(2)穿套式:

建筑物各房间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功能上要求有明确、简捷的流程、布局时,从而使空间连通形成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串通的人流路线。

穿套式的布局方式有:串联式、放射式、大小空间式和混合式等。

1、串联式:展览建筑中常见的布局方式。

串联式的特点:人流路线紧凑、方向单一、简捷明确、参观者流程不逆行、不重复、不交叉。

串联式的缺点:活动路线不够灵活,人多时易产生拥挤现象,不利于陈列厅的独立使用。(该形式较适用于中小型建筑)

2、放射式:

将主要使用空间围绕交通枢纽呈放射状布置。

放射式的优点:路线简单紧凑,使用灵活,各个空间相对独立。

放射式的缺点:路线不够明确,容易造成交叉干扰。

3、大空间式:

在一个较大的空间中,用灵活隔断分割陈列空间和人流空间。

大空间式的优点:使用灵活,空间利用紧凑,流动方向自然等。

大空间式的缺点:需要具备较高的人工环境(如人工采光、通风换气等)。

4、混合式:

混合式即为将前述的多个布局方式结合于一体,使建筑物的功能分区明确,互不干扰,管理使用方便。

(3)单元式:

在建筑设计中将性质相同,关系紧密的空间组成相对独立的一个整体,称之为单元。

单元式布局的优点:功能明确、布局整齐、外形既有规律又富有变化。

(4)大厅式

大厅式布局的特点:以一个大量人流活动的大厅为中心,周围布置辅助空间。

其空间布局的类型有:

1、供观众视、听之用(其内部要求必须毫无阻挡,空间体量较大,常常采用大跨度空间结构,形成独特的建筑形象,如体育馆、剧院、电影院等);

2、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空间(此类空间在基本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在大空间中设立柱子)。

(5)庭院式

以庭院为中心,周围布置大小使用空间的组合方法。

庭院可作为多种功能用,又可调节小气候,亦可结合空间组合的需要进行变化处理。

(6)综合式

在建筑设计中为满足多方面的功能需要,在空间组合上采用多种空间组合形式,综合地加以解决。

▲采用自然通风的厨房,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 0.6㎡,其与该房间地板面积之比不小于 1:7

▲厨房的平面尺寸,在单排布置设备时,净宽应不小于 1.8 米

▲在住宅套型的空间划分设计中,首先必须满足人的生理需要

▲建筑群外部空间组合的设计内容有哪些?

1.规划修建地段上,确定各建筑物的位置及其形状;

2.布置道路网;

3.绿化美化环境;

4.竖向设计;

5.保证建筑群的环境质量

▲民用建筑空间组合原则?功能分区合理、流线组织明确、空间布局紧凑、结构选型合理、设备布置恰当、体型简洁、构图完整。

▲自然通风是指全开门窗组织的通风。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 15m*15m 。

▲我国明代造园专著《园冶》的作者是计成

▲观众厅的视线设计包括视距、视觉控制和地坪坡度的设计。

▲广义“节能”的含义包括节约一切能源、有效用能两个方面

▲住宅空间的合理分室包括哪两方面?生理分室,功能分室。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

答案一:1、熟悉建设环境,确定出入口位置及平面形状;

2、分析功能关系和流线组织,安排建筑各部分的相对位置;

3、确定建筑各部分的尺寸。

答案二:包括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

▲影响房间平面形状的因素有哪些 ? 为什么矩形平面被广泛采用 ?

影响房间平面形状的因素有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和施工等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美观等因素。矩形平面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矩形平面简单。墙身平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使用上能充分利用面积并有较大的灵活性,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开间或进深易于统一有利于组合。

▲平面组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民用建筑中常用的平面组合形式有哪几种 ? 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

建筑空间组合是综合考虑建筑设计中建筑内外多方面因素,反复推敲所得的结果。建筑功能分析、功能分区和交通路线的组织,是形成各种平面组合方式的主要依据。

▲如何确定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

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日中午正南方向太阳能照到建筑底层的窗台高度为依据。寒冷地区可考虑太阳能照到建筑物的墙角,以达到室内外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并用简图和公式表示。

▲房间的尺寸指的是什么?

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面宽常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开间组成。

(房间尺寸:对房间内部测量所得到的尺寸,是房间轴线尺寸减去墙体厚度和抹面厚度的尺寸,不能作为面积中的尺寸。也即是,根据这个尺寸算出的面积并非是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按轴线尺寸除去结构厚度尺寸的房间内部尺寸计算的。)

▲确定尺寸应考虑的因素:

①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的要求;②满足视听要求;③良好的天然采光;

④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⑤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定楼梯的数量、宽度和选择楼梯的形式?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走道),交通枢纽空间等。

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建筑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建筑物和构筑物?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

建筑物是人造的、相对于地面固定的、有一定存在时间的、且是人们要么为了其形象、要么为了其空间使用的物体。也叫“建筑”。

构筑物主要是指除了一般有明确定义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农业建筑等之外的,对主体建筑有辅助作用的,有一定功能性的结构建筑的统称。一般是不适合人员直接居住的。

▲什么叫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低层、多层、高层建筑按什么界限进行划分?

1.大量性建筑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等。这些建筑在大中小城市和农村都是不可缺少的,修建的数量很大,故称为大量性建筑。

2.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大型火车站和航空港、大型展览馆等,这些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面貌影响也大。

3.低层房屋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一般是1-3层建筑物

4.多层房屋指高于10米、低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多层房屋一般为4 -8层,一般采用砖混结构,少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5.高层房屋是指高于24米的建筑。8层以上(可含8层)的建筑体,一般可分为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建筑物的耐久性等级又如何划分?

1.。按照耐火等级划分,共分为四级:从一级到四级,建筑物的耐火能力逐步降低。

2.。按照耐久等级划分,共分为四级: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二级,耐久年限50~102。年;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为什么要制订《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什么是模数?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统一建筑模数,建筑部件尺寸规格化,有利于工业化的生产

1.建筑物及其构配件(或组合件)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并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称为建筑模数单位。

2.在建筑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均以此为基本模数。

3.基本模数的整数值称为扩大模数。

4.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称为分模数。

▲在建筑模数协调中规定了哪几种尺寸?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何?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制的规定。

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

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实有尺寸。

▲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两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是什么?

一、规划审批文件;二、业主的设计委托要求;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四、规范标准的要求;五、其它方面:如现场的实际情况、当地的材料价格、目前与设计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及其应用情况等等。

▲建筑群外部空间组合的设计内容有哪些?

1.在规划修建地段上,确定各建筑物的位置及其形状

2.布置道路网 3。绿化美化环境 4。竖向设计 5。保证建筑群的环境质量

▲在总平面布置时,要满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要点。哪些要求是必须满足的?

①用地红线范围的建筑高度限制;②退让距离;③建筑密度;④容积率;⑤绿地率。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 P201

▲人们视觉上的轻重感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各有什么关系 ? P199

▲我国男女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172 158

▲在建筑设计中稳定的设计要素是什么?p200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 85cm 的扶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和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 7、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8、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9、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建筑设计原理要点整理

精心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第一讲 ?建筑的本体逻辑是对建造的关注: –支撑、维护、分隔; –尺度、材料、色彩; 空间序列 建筑设计研究的主要问题 ?基地与建筑的关系 ?人与空间的关系 ? ? ? ? ? ? ? ? ? ? ? ? 2012 二、公共建筑的特征性质 建筑具有艺术审美特性 (与其它艺术品异同: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建筑能跨越时代,沉淀出某个时代的艺术特色,因此有人把建筑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历史教科书”。 1.真实的:现实存在的,历时性,局限性。 2.形象(图象)的:同时性,完整性(信息量大、多、 自身形态、局部与整体、周围环境等) 3.意向的:语言、文字 三者+使用者的理想、公共的态度和价值综合规则、自然、社会、文化以及人类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中各种有意义的事件=较为完整意义的建筑来源。

小结与问题: 建筑是什么? (一)各种观点: 经济、适用、美观 工程技术十人文艺术 工程技术十真善美(罗小末) 足迹、空间、雕塑(菲力普·约翰逊) 功能、结构、象征(丹下健三) (二)、以人的需求为主线 空间为主角(生活、源泉) 形式为语言 ? ? ? ? ? ? ? ? ? ? ? ? ?以 ? ? ? ? ? ?功能的高度概括化化、哲理化 ?四、功能要素: ?基本间、辅助部分、交通部分 ?(一)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二)良好朝向 ?(三)利用率高;(四)开间、进深和层高 ?第三节空间的涵义 ?1.?“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均质空间/非均质空间 ?物理空间(均质空间) ???????特点:尺寸、形状、体积、材质、颜色…… ?心理空间(非均质空间)

(完整版)建筑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

建筑设计原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共20分) 1.方案阶段的建筑剖面,可包括以下内容() A.建筑的剖切与投影部分、设计绝对标高、环境和配景、电梯井剖面; B.建筑轴线、设计标高、高度尺寸、室外地坪; C.设计标高、环境和配景、楼梯剖面、文字标注; D.绘图比例、高度尺寸、建筑轴线、建筑阴影。 2.在面积定额指标中.所谓户均使用面积是指() A.有效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B.建筑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C.居住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D.使用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3.建筑艺术区别于其它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刻等)的重要标志在于 ( ) A、建筑艺术作品一般比较大 B、建筑有使用功能的要求 C、造价较高 D、有内部空间 4.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 寓 D. 疗养院 5. 平面利用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其中使用面积是指除结构面积之外的() A. 所有使用房间净面积之和 B. 所有使用房间与辅助房间净面积之和 C. 所有房间面积与交通面积之和 6.考虑建筑的防火及安全疏散,可采用的楼电梯类型有() A.双跑梯剪刀梯、螺旋楼梯、自动扶梯; B.悬臂梯、双跑梯、弧形楼梯、剪刀梯; C.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消防电梯、螺旋梯; D.剪刀梯、弧形楼梯、双跑梯、封闭楼梯。 7.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对比 B.均衡 C. 统一 D.韵律

8. 民用建筑的主要楼梯一般布置在() A、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 B、主要入口附近位置明显的部位 C、一定要在房屋的中间部位 D、一定要在房屋的端部 9. 通常房间内最小净高不宜低于( ) A.2.0m B.2.2m C.2.4m D.2.6m 10.建筑施工平面图上,建筑物外部尺寸的标注一般是() A.一道 B.二道 C.三道 D.四道 11. 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剧院、电影院、体育馆B.火车站、浴室 C.医院、中小学、办公楼 D.百货商店 12.以下门的类型组可用于建筑的安全疏散口。() A.旋转门、平开门、自动感应门、卷帘门; B.平开门、弹簧门、滑拉门、防火门; C.铝合金地弹门、平开门、防火门、隔音门; D. 铁拉门、防火门、平开门、弹簧门。 13. 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 建筑功能 B.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 C. 建筑形象 D. 建筑的经济性 14.施工图的建筑立面包含以下内容() A.建筑轴线、设计标高、周边环境及绿化、风玫瑰; B.高度尺寸、建筑轴线、设计标高、门窗立面; C. 建筑阴影、门窗立面、室外踏步、高度尺寸; D.文字标注、设计标高、绘图比例、门前雕塑。 15.方案设计文件的内容应包括:() A.封面、设计说明、效果图、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大样图。 B.封面、目录、设计说明、效果图、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 概算。

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考试资料

1.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1)基本概念 所谓广义建筑学,即与传统意义或狭义相对照,其研究领域和内涵有所扩大,其研究方法从注重个体或微观发展到更注重宏观和整体,把相关的学科融入其中(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强调“整体观”和“辩证统一观”。 (2)基本内涵 其内涵为: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把城市与建筑、建筑与地景、建筑与生态融为一体。 2. 建筑的双重功能性 一是使用功能,二是精神满足,二者缺一则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 3. 建筑有两种主要的需求:一是具有使用者的要求,二是社会、城市的要求。 4. 建筑的基本特征: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审美性 5.建筑的空间性问题 空间是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生命。建筑物内部或周围的所有区域都是具有空间定义的容量。建筑空间有两种类型:一是内部空间——由建筑物本身所形成。 二是外部空间——即城市空间,是由建筑物和他周围的环境所构成。建筑空间有六种构成方式:(会理解和判断某种建筑用了那些空间构成方式) (1)围合 ①形成:用墙体(实墙、花墙)、栏杆、列柜、篱笆及其它的物质形式围合成的一定的空间,被围部分与其外部就有了区分。 ②特点: 这种空间的区分随隔围物体的形式可以产生各种不同围的方式或强化或弱化或随意或是有一种隔而不断的感觉。 ③应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各种半室外空间等. (2)覆盖 ①形成:在空间的上部设置一个面积性的物体,那么其下部便形成一个空间。这种空间垂直方向的限定性很强,水平方向的限定性很弱。如亭子、雨伞、凉棚等。 ②特点:是行为的自由,并有某种关怀、保护、庇护等作用(因为人们往往对来自上方的袭击是很担心的)。覆盖物的大小和高度是覆盖强度的两个要素。 ③应用:如雨棚、亭子、阳台、室外走廊等 (3)凹凸 ①形成 凸起一个平台也是一种空间的限定方式。这种限定会随着凸起物的增高而增强,同理,“凹入”地面也是一种空间的限定方式。 ②特点: 凸起的性质是“显露”的,显示地位或权势的高大,可增强或烘托建筑的气势。 凹入则与凸起刚好相反,它是“隐藏性”的有安全感,两者刚好是一露一藏。 ③应用: 凸起多用于纪念性建筑当中,如纪念碑前的台子……和大型公共建筑前的平台; 凹入多用于地下通道、城市人防工程、下沉式广场等。 (4)设立 ①形成:这种空间形式是意象性的,而且空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设立和围着好是相反的情形,如果一种叫做正空间(positive),则另一种叫负空间(negative)。 ②特点:与围对应,围是物体包围或限定空间,而设立则是空间包围着限定物,而且空间的边界模糊,

最新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包含课堂笔记上课讲义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 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 <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 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 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 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1.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 2.美国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名言'形式由功能而来' 3.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4.美国纽约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厅空间布置采用形式是串联式 5.赖特的古根汗姆美术馆和贝律铭的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运用几何形构图 6.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7.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 8.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 9.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 10.欲使过高的天花板感觉低矮一点,该天花板宜选用明色和暖色。 11.若想柱子看起来比较粗,其饰面材料应采用浅颜色和暖色。 12.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 13.医院手术室内装饰宜选用灰绿色。 14.色相、明度、彩度是色彩的三要素;物体的三元色为红、黄、蓝;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15.光源与人眼处于0~30°时眩光最强烈。 16.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的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的关系 17.美的比例,必然正确的体现材料的力学特征

18.人民大会堂顶棚采用层层退晕的划分,加上满天星的灯光效果,主要为了解决顶棚下坠问题。利用采光与灯光的不同效果,可以调整空间的尺度感。 19.不同文化形成独特的比例形式 20.西方古典建筑高度与开间的比例,愈高大愈狭长,愈低矮愈宽阔 21.'稳定'所涉及的要素是上与下之间的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 22.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 23.要使一座建筑显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动,在构图中应采用对比的手法 对比的手法有轴线对比、体量对比、方向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 24.要使柱子看起来显得细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 25.巴西国会大厦在体型组合中采用了对比与协调的手法 26.展览建筑应使用穿套式的空间组合形式 27.影剧院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是观众厅、舞台、休息厅、门厅之间的关系 28.博物馆设计一般要解决好三线问题--流线、视线、光线。 29.公共建筑对称的门厅,常采用轴线的方法表示空间的方向感。 30.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31.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的布局中,强调了各种空间之间的对比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绪论 1. 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填空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和。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周围环境C.地段状况 D.城市规划 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B.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 D.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素。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经济C.美观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

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 A.卢浮宫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 D.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试卷A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 1、考试试卷共 7 页 2、考试形式:开卷 3、考试时间: 120 分钟 4、适用专业:建筑学 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 5 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 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户人口规模:指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 3.动静分区:通常把住宅中使用时间主要在白天和部分晚上活动频繁的 区域划分为动区。如会客室、起居室、餐厅、厨房等。把使用时间集 中在晚上或要求安静不受干扰的区域划分为静区。如卧室、书房等。 4.跃层住宅: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 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坡顶住 宅中,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 5.支撑体住宅:指将住宅的骨架作为支撑体,并预留洞口。其间容纳面 宽和面积各不相同的套型单元,将可拆装的轻质隔墙、设备、装修、 按模数设计的通用构件和部件作为填充体(可分体)。从而具有更多灵 活可变性的住宅类型。 6.住宅单元:为了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 统一结构、构造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一般就 将这种标准段叫做单元 7.安全疏散间距: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最大距离。 8.防火分区:为防止火灾广泛蔓延,将建筑分隔成若干一定面积的区域, 每个区域均设有两个安全疏散口,这种区域划分称作防火分区 9.塔式住宅:指平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寸比较接近,而高度又远远超过平 面尺寸,以一组垂直交通枢纽为中心,各户围绕布置,不与其他单元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要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总论 如何理解建筑?在文明社会建筑不仅是人们遮风避雨、抵御寒暑、防止虫兽侵害而建造的赖以栖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载体 建筑的三要素:功能、艺术、技术;建筑的本质:空间 第二章民用建筑概述 一、建筑的分类 ㈠按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㈡建筑根据高度和层数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⑴住宅建筑:1~3层为低层;4~6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为高层 ⑵公共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⑶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⑷工业建筑(厂房):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㈢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材料分 ⑴钢筋混凝土建筑⑵块材砌筑结构⑶钢结构⑷木结构⑸其它结构建筑 ㈣按建筑的结构体系分 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 二、建筑分级 ㈠建筑物的耐久年限等级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 Ⅰ类 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Ⅱ类 50年,普通建筑; Ⅲ类 25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Ⅳ类 15年临时性建筑;

㈡建筑物的耐火分级 耐火极限:按照规定的火灾升温曲线,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三、中国基本建设程序 ⒈提出项目建议书 ⒉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⒊进行项目评估 ⒋编制设计文件 ⒌施工前准备工作 ⒍组织施工 ⒎交付使用 四、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㈠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设计任务书,搜集设计基础资料,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㈡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主要方向的立面图、主要部位的剖面图、透视图或模型;工程概算书 ㈢技术设计阶段(扩初) ㈣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各个方向上的立面图、剖面图、构造节点详图、工程预算书、计 算书 五、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㈠建筑设计的要求: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经济要求、造型与空间要求、规划与环境要求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住宅: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房屋。 3.日照间距: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4.住宅组团:在城市居住区规划和居住小区设计中,将若干栋住宅集中紧凑地布置在一起,在建筑上形成整体的、在生活上有密切联系的住宅组织形式。 5.套型: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6.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7.复式住宅:所谓复式住宅,即在住宅层高3.3-3.5m的情况下,在内部空间中巧妙地布置夹层,形成空间重复利用。 8.点式住宅:此种住宅在进深、面阔、方向、尺寸大体相当,在住区规划图上好似一个点,故称点式住宅 9.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四、简答 1.低层住宅特点: 答:优:1居住行为方面:使住户较接近自然,为老人儿童残疾人生活提供方便,一次性上楼高度小或不用上楼,使住户在住宅附近活动频率加大,加强住户之间相互交往。 2居住心理方面:小体量易形成亲切的尺度,符合人类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造型灵活,有“前院后庭”的;理想家园模式,使对住宅及居住环境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强:因体量小,使其与地形、地貌、绿化、水体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6.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① 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所④服务性院落 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 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 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 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① 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 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② 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 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③ 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 间环境效果。 本章其他重点: ① 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图及其各种对比效果分析 ② 塘沽火车站总体布局分析 ③ 和平宾馆总体布局分析 ④ 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图及其艺术处理上的三大高潮 ⑤ 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的总体布局分析 ⑥ 巴西巴西利亚三权广场市政中心总体布局分析 1. 公共建筑的类型: 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 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延伸,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 内在因素:建筑本 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 环境、地段状况等 4.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①群体建筑②广场道路③绿化设施④雕塑壁画 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 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 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⑤建筑小品⑥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建筑设计原理复习 第一版出版说明 公共建筑包括的类型比较多的,常见的有: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建筑中功能要求、技术条件与艺术形象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适用、经济、美观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工作者与其说是运用构思创意与设计技巧创造美好的建筑,不如说是给人们创造美好 的环境 2?反映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最鲜明的文明标志 3?公共建筑的环境艺术,总是把“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联系起来总结:公共就爱你住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基本上属于内在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方面的要求,则常是外在的因素 1.1.1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 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的构成,主要是一句建筑或建筑全体的组合,而其他注入道路、广场、 绿化、雕塑及建筑小品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1?在具体布局中主题建筑常形成室外空间构图的中心,其附属建筑是室外空间组合的一部 分,应与主题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2?通过组合所形成的室外环境空间,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例如天安门广场,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3?公共建筑所形成的总体空间环境氛围,同样是满足人们行为心理上的需求,也是单体公共建筑创作构思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1.1.2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1?开场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2?活动场地 3?停车场所 1.1.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绿地 图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总体布局 1.2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概括起来有三方面: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与创造环境1.2.1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了解1.2.2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 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其不利因素,根据需要改造环境,甚至创造黄静,以满足设 计创意的需求,使室外空间环境更加完美。 赖特与环境融为一体,强调建筑是自然的 迈耶白色派与自然的对话,强调建筑是人工的,不应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独立开来,形成对话1.3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些类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地形特点、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因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二是以公共建筑群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 公共建筑群体的空间环境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中心,在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可以概括出如下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设计原理考试课件

一幢好的公共建筑,其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使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我们在创造室外空间时,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方面的要求。 一)室外环境的建筑群体 建筑群体,主要是指如何把若干幢单体建筑组织成为完整统一的建筑群。 若干幢建筑摆在一起,只有摆脱偶然性而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和必然时,才能真正地称为“群体”。 这种有机联系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1、必须正确反映各建筑物之间的功能关系。 2、必须和特定的地形条件相结合。 因此,一组完整的建筑群体组合应做到如下几点: 1、各建筑物的形体之间彼此呼应、相互制约。 2、各外部空间既完整统一又相互联系。从而构成完整的体系。 3、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相互交织穿插、和谐共处于一体。 (二)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场地及道路) 由于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所要求的室外场地的空间也不同,通常可划分为三类: a.集散广场 b.活动场地

c.停车场地 在对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倾向性: 第一种观点认为: 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种观点认为: 建筑是人工产品,不应当模仿有机体,而应与自然构成一种对比的关系。 在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上,以上是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它们是不是可以并存?我们认为是可以并存的。 第一种观点主张建筑与自然协调一致,其最终目的,无非是使建筑与环境相统一。第二种观点虽然强调建筑是人工产品,但并不是说它可以脱离自然而孤立地存在,“建筑就是建筑,它有权力按其本身存在,并与自然共存。我并不把它看成是孤立的组合,而是和自然互相联系的,它们构成一种对比的组合” 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他们所强调的侧重有所不同,但都不否定建筑应当与环境共存,并互相联系,这实质上就是建筑与环境相统一。所不同的是,一个是通过调和而达到统一,另一个则是通过对比而达到统一。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如果将其平面化,可以看作是“形和底”的关系。 我们的视野通常是由形形色色的要素、不同形状、尺寸及色彩的题材组成。为了更好的理解一个景观的结构,我们通常把要素组织在正、负两个对立的组别里:我们把图形当成正的要素,称之为“形”,把图形的背底当成负的要素,称之为“底”。 任何建筑,只有当它和环境融合在一起,并和周围的建筑共同组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时,才能充分地显示出它的价值和表现力。如果脱离了环境、群体而孤立地存在,即使本身尽善尽美,也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失去了烘托而大为减色。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简单论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二) 基本概念辨析 一、建筑学的一般概念: 1、名称的来源: Architecture、Architektur、L’architetura、Apxutektypa。(均来自古希腊)本身具有艺术的含义,故又称建筑艺术 2、建筑学的含义: 建筑学是设计与建造房屋的科学与艺术,即通过建筑的群体组合、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结构、装饰、色彩等多方面的处理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同时,建筑的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3、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最大区别: 艺术性和历史感是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最大区别。 基本概念辨析 3、广义建筑学和狭义建筑学 围绕建筑学的中心议题是“人” 杨·盖尔的话,“如果能通过对城市及住宅区进行明智的规划设计,为户外生活创造适宜的条件,就不必为了使建筑物更加迷人和丰富而去刻意追求那些耗资巨大而又生硬、牵强的戏剧性建筑效果。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户外生活要比任何形形色色扭捏作态的建筑形式组合更加切合实际,也更引人入胜。 广义建筑学的本质是无所不包的环境,大到区域和城市规划,小到室内和家具设计,贯穿宏观和微观世界。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环环相扣,有小到大紧密配合的层次关系。 4、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终极目的: 我们的建筑师应该以最优的设计服务于社会大众为目标,并不拘泥于形式上的结果,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只要符合这个目的,那管它洋、中、传统抑或是现代 基本概念辨析 4、建筑学的特点: (1)建筑学反映时代精神。(社会性、艺术性) (2)建筑学反映地域性的风土人文(全球化中的地域文化 概念) (3)建筑学反映社会现象(大众参与设计,增加对建筑环 景社区或者公共空间的认同感) 5、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是把想象的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重合过程,涉及到技术 经济、美观等多方面综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 不同的建筑观念中,地位和所占比例是不同的。 基本概念辨析 6、建筑师的职责(建筑学和其他专业的结合问题、建筑设计类课 程的重要性) 建筑师主要和真正的职责,是把各种不同因素都表现出来,并且协调各种专业,共同建成现代化的建筑。为了能够进行这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能在各种专业人员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必要的调节,建筑师不必对一切细节都具有专业知识,但他对建筑工业的的每一部门都应该具有清晰的一般概念,这正如同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指挥一样,他必须懂得每一乐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建筑设计原理习题(详细答案)

课堂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建筑得基本属性得就是( A ) A 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与地域性、社会性 B 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 C 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与地域性、社会性 D 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 2、古代拉丁美洲建筑主要就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 D ) A 木构架体系建筑 B 伊斯兰教建筑 C 陵墓建筑 D 高台建筑 3、古代印度建筑主要就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 A ) A 佛教建筑 B 筑陵墓建筑 C 伊斯兰教建 D 木构架体系建筑 4、下列不就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得一项就是( D ) A 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得基本类型,包括宫殿建筑、礼制建筑(宗庙、 明堂、辟雍)、居住建筑(宅第、坞壁)、园林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 B 木构架得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与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在建 筑上开始广泛使用,建筑组群日趋庞大,群体组织有了一定得发展。 C 多层楼阁兴起与盛行,战国时期得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独立 得、大型多层得木楼阁 所取代 D 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经历了里坊制到街巷制得变革,城 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得改变。 5、下列不就是清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得一项就是( D )

A 园林建筑进入极盛期;藏传佛教建筑兴盛,住宅建筑百花齐放 B 单体建筑在明代定性化基础上以规范得形式固定下来,建筑高度程式化 C 建筑结构与建筑装饰分离,单体得建筑装饰精细、华丽,甚至由于 装饰过分而产生繁缛与堆砌感 D 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经历了里坊制到街巷制得变革,城 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得改变 6、希腊建筑长期得推敲改进主要集中在这些构件得形式、比例及其相互组合上,这套做法固定后形成了三种主要得柱式:( A ) A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B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塔斯干 C 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复合柱式 D 爱奥尼克柱式塔斯干复合柱式 7、自然环境构思法主要就是指( C ) A 通过建筑形态、语言、符号等表达其内在得某种哲学或思想内涵, 从而使观者产生联想、共鸣或启示 B 建筑通过形象(含总平面、平面、立面及内外装饰)表达或蕴涵某 一主题思想,从而增加建筑文化含量 C 新建筑根据所处环境原有得道路、景观及建筑布局、形态、形式、 风格、材料、色彩以及特点、个性等进行构思,从而达到新旧环境与建筑得谐调平衡。 D 运用象征或隐喻得方法来表达经构思而确定 8、基本构思法得设计操作过程包括( A ) A 方案设计依据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形态设计方案设计深化 B 方案设计依据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形态设计 C 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形态设计方案设计深化 D 以上都不就是 9、居住环境心理要求设计包括( D ) ①安全感与心理健康②私密性与开放性③自主性与灵活性④ 意境与趣味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话题1:总体设计的概念

话题1 完整设计的概念 面对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完整设计的概念。这个完整设计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设计的内容和设计的过程。 一、设计的过程 1、建设程序 中国基本建设程序: 提出项目建议书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进行项目评估 编制设计文件 施工前准备工作 组织施工 交付使用 美国常规建设程序: 设计前期工作 场地分析 方案设计 设计发展 施工文件 招标或谈判 施工合同管理 工程后期工作 英国常规建设程序: 立项 可行性研究 设计大纲或草图规划 方案设计 详细设计或施工图 生产信息 工程总表 指标 合同:项目计划、施工、竣工验收及工程反馈 2、建筑营造方式 迄今为止,国外比较通行的仍是以业主、建筑师、承包商等三边关系为基础的常规建设程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出现了一些非常规的建设程序,如“快轨建造法”及“设计-营造法”等。

3、设计前期工作 设计前期工作阶段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 确定课题 第一步就是确定课题。弄清这个课题意味着作一整套决定:为谁造就场所?意象如何?谁来决定将是什么形式?什么物力、财力可供使用?期待什么形式的解决方法?建造在什么位置? 一般情况下,开发的意图取决于开发商,但设计师如果有机会,就有责任阐明既定目标、提出潜在的目标供讨论,揭示新的可能性和开发商未预计到的情况,甚至还要为未来的使用者讲话。 然而,课题常常在设计师请来之前就由业主决定了。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至少要负责查看课题是否提得详尽、所提课题的各部分之间是否一致(充足的物力、财力、解决方法符合意向、足够大的基地等等)。 与确定课题相对应的建设程序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它是建设项目发展周期中的最初阶段,提出一个轮廓设想,从宏观上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其主要作用是国家选择建设项目的依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超级详细的资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 相互补充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素: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 4.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满足人们的生 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6.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 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10.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 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本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知识点

1、空间大小:量空间形状:形空间要求:质 2、解决交通联系问题,人流疏散集中的地方,以利于安全快速疏散的要求。坡 度一般为8%~15%,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要平缓一些,常为6%~12%,坡道设计还应考虑防滑措施。坡道所占的面积通常为楼梯的四倍。 3、梯段不得小于3步,不得大于18步。直跑楼梯的特点:方向性强,指向单 一贯通空间,可不置在人流较大的大厅中表达比较严肃。双跑楼梯:可节省交通空间,紧爽简洁,使用性强,三跑楼梯:装饰性强可增加空间的活泼轻松气氛,有趣味性。 4、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器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 网络系统、自动喷淋以及煤气管网等。 5、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 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对比) 6、公建的功能问题中的核心问题:⑴功能分区⑵人流疏散⑶空间组成⑷与 室外环境的联系公建的功能问题中的次要问题: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 7、北京工人体育馆:辐射悬索结构(上索稳定索,下索承重索,内环,边梁构 件) 8、法国巴黎工业展览馆:218m/218m/218m的三角形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薄 壳:预制好的双曲板,在现场浇制成整体结构系统 9、空间网架结构(上海体育馆、南京五台山体育馆、首都体育馆)多采用金属 管材制造,能承受较大的纵向弯曲力,与一般钢结构比,可节约大量钢材和降低施工费用,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h=L/12~16 10、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出入口合并设置,出入口分开设置 11、天安门、午门及太和殿是明清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进 入大清门首先是千步廊,经过这个狭长的空间后,出现于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强烈,形成第一处高潮。进入天安门后,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空间,顿为收敛。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的午门,有萧杀威猛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又变成横向广庭,舒展开阔。经太和门进入太和广场,是巍峨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 1、公共建筑的艺术造型问题:①多样统一。②形式美。③传统与创新。 统一与变化、对比和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视差、节奏和韵律 构图原理: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称为建筑构图原理。2、低层建筑(1~3层)多层建筑(4~7层)高层建筑(24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150米以上) 3、电梯设计要求:⑴按防火规定要求,配置辅助性质的安全疏散楼梯,供电梯 发生故障时使用。⑵每层电梯出入口前,应考虑有停留等候空间。需设置一定的交通面积,以免造成拥挤和阻塞。(留前室,深度>1.5m)·⑶在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几乎起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可将电梯和楼梯靠近布置,或安排在同一个楼梯间内,相互调节,有利于集散人流。⑷在超过8 层的高层公建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因电梯部数,可成组地排列与电梯厅内,一般每组电梯不超八部为(一侧不超四部,两侧不超八部),并应于电梯厅的空间处理相适应。⑸因电梯本身不需要天然条光,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