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家乡文化大搜索

保定家乡文化大搜索
保定家乡文化大搜索

家乡文化大搜索

保定历史故事

保定历史悠久,自古至今流传着许许多多名人轶事。在古代,才子文人是这样形容保定的华美和壮丽。

古有荆轲一壮士,今生白塔五棵松,易水萧萧流千古,燕地处处涌豪情。

凉城风秀柳林绿,三坡雪霁梅花红,老区烽烟今已渺,物华天宝建奇功。

自清朝始,在保定设立直隶总督。又称直隶总督部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是中国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

原建筑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1730年(清雍正八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具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古莲花池,地处河北保定市莲池区,是保定八景之一,称“涟漪夏艳”。古莲花池,初名雪香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而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

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保定市地域文化特征

保定市地域文化特征 科学的植物配置所形成的景观,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它记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的是这个城市的信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结合地域文化特性,在古城、新城和郊区进行不同风格的绿化,使人们在感受城市环境变迁的同时,更多地品味出了特定的文化底蕴。 保定古城素有“槐城”之称。城内的一些街道和产品,如“四棵槐”、“槐树胡同”、“槐茂酱菜”等均以槐树命名。国槐在保定的栽种历史悠久,保定古城,即现在由护城河围合而成的旧城区,现有百年以上的古槐树数十株。因此,保定市把槐树定为市树。在古城区改造中,保定市竭尽所能保存现有槐树。施工中确实无法避开的,则全部进行移植。2002年,在保定火车站北侧的开发项目施工,遇到了三棵百年以上的古槐。尽管困难较大,但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全部都成功移植。据介绍,仅去年一年,保定市旧城区移栽的老槐树就达230多棵。 目前,保定市古城区的裕华路、永华路、建华南路等主干道绿化基本上以槐树为支撑,许多次干道绿化在树种选择上也多为楸树、柏树、泡桐等树种。再辅之以街头游园绿地、雕塑小品,墙体、屋顶、阳台垂直绿化,使整个古城区的绿化格调既充满灵动,又不失传统文化底蕴。

保定市新城区多为现代建筑景观。这里的植物配置给人的突出印象就是空间疏朗,富于变化,充满现代气息。树种选择上,多为千头椿、银杏、杜仲、五角枫、黄连木等现代城市绿化树种,品种较古城区更为丰富。绿化规划上,在保证有足够的树阴供人停留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特点布置草坪、花卉,突出空间的疏密变化。在铁路两侧和连接高速公路的七一路,以较少树种为基调,绿化尺度较大,体现了绿化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使人在快速通过时能够感受其特色空间。在护城河环城绿带、各公园及花园林阴道,科学配置乔木、灌木和花草,让人充分体会到了植物的层次变化和细节特征。 保定市郊区在绿化上则凸显了田园风光特色。外环路全长57公里,道路两侧各为100米绿带,植物以乔木、亚乔木、常绿针叶树为主,整体风格疏密结合、参差错落;防护大堤外侧为乔木防护林,内侧为果树等经济林,堤坡以花灌木及紫穗槐为主,总体构成了一条优美的环城风景林带。同时,郊区在规划上还保持了原有的村庄规模,保留了基本农田和原有果园,从而使整个郊区形成了有林、有果、有田、有村庄,人与自然相契合的自然风光。(园林宣、林凤斌)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1951771.html,/item.htm?id=135********&prt=1332318987553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1951771.html,/item.htm?spm=110-WgE-3qBo2.4GCs-9uhD.3-4MzwEM &id=5453608537&prt=1331193242753&prc=1

主题活动我的家乡方案设计

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我的家乡》 一、主题的由来 我的家乡—五河美丽而富饶,我的家乡—五河土特产丰富,我们家乡——五河文化底蕴深厚,我的家乡——五河环境优美,我的家乡——五河有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藏,但是家乡的美、家乡的资源、家乡的特点、家乡的人文环境,幼儿能了解多少呢? 要想让幼儿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应该从让幼儿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美化家乡的活动开始。现在正是建设文明五河、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时代,培养幼儿的“五爱”情感应从娃娃抓起,所以我班开展了这次主题探究活动—我的家乡。 二、主题活动《我的家乡》网络图 家乡名字的由来 家乡的画:棉絮画《美丽的我的家乡家乡的歌家乡的桥《如今农村新事多》 家乡的社区 活动一家乡名字的由来 活动目标:1、知道家乡的名称,初步了解名称的由来。 2、重点知道家乡的几条较有名的河和河里的水产资源。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之情 活动准备:关于五河五条河的图片 活动形式:集体、小组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老师:小朋友,我们家乡好不好?美不美?你们爱这个地方吗?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我爱我的家,爱我周围的人。2、提问:我们的家乡是个县城,它叫什么县?(为了真实的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让孩子和他人顺着说,我就采用了让孩子到我耳边悄悄的告诉我的方式来进行)。 3、我们的五河县名称的由来,让幼儿说出五河县有哪五条河(主要了解县城周围的淮河,浍河、沱河)。 4、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请幼儿说出每条河的不同特征及不同的水产资源。 5、了解家乡河里的水产资源。 活动小结:我们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家乡,它有丰富的水资源,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它的名字叫五河,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我们县周围有五条河环绕,即:淮河、浍河、崇河、潼河、沱河。这五条河中,淮河、沱河、浍河最有名。这五条河中有丰富的水资源,供我们五河人民享用,其中沱湖的螃蟹,龙虾等非常有名,给五河人民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收入,以后老师还会带小朋友们去参观淮河、沱湖,更多的了解五河的水产养殖业。 活动二家乡的画:棉絮画《美丽的画》 活动目标:1、能随意取放棉花,探索学习用撕、捏、团、搓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2、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保定及徐水历史文化介绍与汇总汇编

目录 1. 保定简介: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辖3区、4市、18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作为近临北京、天津的主要城市,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选择。保定市文物荟萃,名胜众多。大慈阁、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腰山王氏庄园、白洋淀、满城陵山汉墓、易县清西陵、涞水野三坡、涞源凉城白石山、涿州影视城等观光景点独特、景色怡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1) 1.1地理位置 (1) 1.2历史发展进程 (1) 1.3土特名产 (4) 1.4保定旅游资源系列分类 (5) 1.4.1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系列 (5) 1.4.2水体形胜、自然风光系列 (5) 1.4.3专业购物市场系列 (6) 1.4.4民风民俗、社会风情系列 (6) 1.4.5人文景观、休闲度假系列 (7) 1.4.6“上谷八景” (7) 1.4.6.1“上谷八景”保存现状 (7) 1.4.6.2市阁凌霄 (8) 1.4.6.3奎楼应宿 (8) 1.4.6.4横翠朝晖 (9)

1.4.6.5涟漪夏艳 (9) 1.4.6.6东皋春雨 (9) 1.4.6.7西刹秋涛 (9) 1.4.6.8鸡水环清 (10) 1.4.6.9狼峰竞秀 (10) 1.5保定历史名人及典故 (10) 2. 徐水简介 (11) 2.1历史发展进程 (11) 2.2土特名产 (12) 2.2.1驴肉火烧 (12) 2.2.2刘伶醉酒 (12) 2.2.3红星二锅头白酒 (13) 2.2.4草编工艺 (13) 2.2.5漕河驴肉 (13) 2.3徐水古迹 (13) 2.3.1尚存: (13) 2.3.2圮: (15) 2.3.3无可考: (15) 2.3.4废: (15) 2.3.5传: (15) 2.3.6遗址 (16) 2.3.7徐水八景 (16)

保定历史文化

概述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辖3区、4市、18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作为近临北京、天津的主要城市,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选择。保定市文物荟萃,名胜众多。大慈阁、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腰山王氏庄园、白洋淀、满城陵山汉墓、易县清西陵、涞水野三坡、涞源凉城白石山、涿州影视城等观光景点独特、景色怡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地理位置 保定市位于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直接可达首都机场、正定机场及天津、秦皇岛、黄骅等海港。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使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由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保定周边互通连接,形成高速外环。 自然气候 气候条件 保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自然资源 保定市自然资源丰富,县域经济特色明显。全市正建成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个果品基地和8个牧渔基地,去年产粮食526万吨、果品60万吨、肉类46万吨。大慈阁香油、大慈阁酱菜、雄县红小豆、满城草莓、易县磨盘柿、阜平大枣、顺平红富士苹果、曲阳鸭梨、唐县小尾寒羊、涞源虹鳟鱼等产品远近驰名。望都辣椒、安国中药材、留史皮毛、皮革及毛纺、顺平肠衣、白沟箱包、安新羽绒、高阳纺织、容城服装、曲阳石雕、王铁匠铁球等,已形成一批企业和优势产业。全市农产品商品率已达63%,农业产业化比率达31%,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扩大对外经贸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旅游景区 保定是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的地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国家AAAAA级景区2处(白洋淀,野三坡)、国家AAAA级景区8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境内群山西峙,沃野东坦,植被繁茂,山明水秀。既有避暑的凉城,又有泛舟的湖泊。野三坡世外桃源,神奇俊美;白洋淀苇绿荷红,胜似江南;白石山、大茂山巍峨耸立,云蒸霞蔚;天桥瀑布、龙门天关飞流直下,气象万千;西胜沟峡谷龙潭、峰回路转,北岳庙历览千年,风采依然;万倾桃园“乱花渐欲迷人眼”,空中草原“浅草才能没马蹄”;紫荆关畿南第一天下险,古栈道地下长城世间奇! 市阁凌霄(大慈阁) 大慈阁位于保定市裕华路,西与古莲花池紧邻,是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古建筑代表作和古城保定的象征,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大慈阁建于公元1227年,由元代蔡国公张柔创建,为保定八景之首,史称“市阁凌霄”,是近千年的古寺,大慈阁雄伟壮观可称“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遥望层阁丹碧若霞”。昔人登临大慈阁留下“辽海依依见,尧山隐隐横”、“通衢谁建凌虚阁,留与居人作伟观”、“燕市珠楼树梢看,祗园金阁碧云端”等赞美诗句。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阁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阁后有全国罕见坐南朝北的关帝庙。大慈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 莲漪夏艳(古莲花池)

家乡文化大搜索总结

临城县第二小学 “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共青团临城县委、临城教育局关于《临城县家乡文化大搜索的活动方案》,推进我县文化搜索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和少年儿童,广泛深入挖掘家乡的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积极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青少年更加深入的了解临城的文化。我校按照团委和教育局的要求,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家乡文化搜索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11年3月开始,持续开展。 二、组织安排学校少先队大队部 三、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家乡文化搜索 1、内容搜索: (1)历史文化:搜寻家乡历史名人、历史故事等。感受家乡劳动者的创业艰辛和成就。 (2)民间艺术:搜寻起源于本地的地方曲艺、民间歌舞、乡村古乐、特色工艺等民间艺术,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挖掘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3)民俗文化:搜寻本地有特色的民众风俗,如衣、食、住、行习俗,民众传承的社会生活文化,如节日习俗,婚丧礼仪习俗等。汲取民俗传统文化中的有机营养,体会淳朴、淳厚的民风民俗,弘扬传统的民俗文化。 (4)名人轶事:了解包括家乡有关(祖籍本地或在本地居住过)的古今名人大家及其轶事。 (5)美文名篇:包括与家乡有关联的名人撰写的或反映本地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 (6)现代经济文化:搜索我县旅游景点的文化及特色,我县十大农作物特产等。

(7)了解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设后的农村发展远景和目标。 2、活动形式: (1)个人搜寻:号召全校少先队员通过读书、上网、访问有关专家、老红军、老干部、本地名人、企业家等多种途径广泛查阅和搜集资料。(2)互动交流:定期将个人搜寻到的资料以班队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达到人人参与,人人了解。 (3)实地参观:组织部分青少年代表实地参观文化活动场所、特色工艺制作等,让青少年直接感受家乡发展的文化氛围。 第二阶段家乡文化进校园 1、辅导员老师在各中队进行引导教育。编好教育真实,内容详细,并且很好地结合实际和人文地理,融入经济、文化、典故、道德的教案,做到了与课本接轨,与青少年思想动态接轨。 2、学校在五年级每周二和周五开设家乡文化课。学校有自己成型的家乡文化课校本教材、有专任教师、有教案、有固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结合自己当地特色和搜集到的内容编写了校本教材,突出时效性,突出特色。 第三阶段:整理和创作。 对搜索结果进行认真整理、思考和归纳,以多种形式进行创作,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家乡文化的传播和宣传。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1、组织家乡文化故事会。以收集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民间故事为内容,动员学生了解身边的故事,宣讲身边的故事。 2、开展“可爱的家乡文化”作文比赛。以学生的切身感受,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迁,介绍家乡的特色文化。 3、开展电脑作品展示活动。以“可爱的家乡文化”为主题,动员学生把家乡的文化、家乡的变迁,通过幻灯片、动画等电脑作品展示出来。通过DV、摄影等形式,反映家乡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并积极提供DV短片、数码照片。 4、开展红领巾与城市共成长“三小九个一”活动。以小记者、小

保定

河北省保定市拥有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中国电谷。是中国内地首个官方宣布加入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关灯活动的城市,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两个试点城市之一;是中国8个低碳试点城市之一;十佳创建低碳城市之一,并位居第二位。也曾长期是河北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保定市是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市位于冀中平原西部。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保定是京师门户,曾“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清代八督之首,为“冀北干城,都南屏翰”。现为大北京经济圈中的两翼之一,北京主要卫星城,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管辖四市(定州市、涿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18县(易县、徐水县、涞源县、定兴县、顺平县、唐县、望都县、涞水县、清苑县、满城县、高阳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曲阳县、阜平县、博野县、蠡县),其中徐水、满城、清苑、安新四县按区管理;4区(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年新设白沟·白洋淀温泉城开发区,2010年设白沟新城。保定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设区市,保定地区共1100万人口,市区人口近120万,市区建成区面积312平方公里。 “十一五”期间,保定市规划建设了保沧、廊涿、张石、大广、保阜、荣乌、张涿7条高速公路,里程801公里,总投资500多亿元,投资规模占全省四分之一, 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此后一直是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秦上谷郡上谷,是古郡名。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把河北中北部改为上谷郡,保定位于其中。后来保定成了河北的都会,人们就把保定称为上谷。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步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 保定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其中保定铁球(健身球)为传统产品。特产还有酱菜、酸枣、核桃等。除此以外,还有满城草莓,白沟箱包,蠡县皮革,望都辣椒,小吃还包括驴肉火烧,骨渣丸子、高碑店豆腐丝等。 文化 保定市地处河北省中部,是一座有23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元明以来,历为京南重镇,。保定是1986年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多少年来,这片土地滋养出大批的文学家、诗人、创作家、表演艺术家、书画家和多种文化工艺人才,曾获得“戏剧之乡”、“中国民间音乐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雕刻之乡”等多种称号。这里曾是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发源地。这里还是新时期双拥共建模范城的诞生地。这里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涿州皮影、白沟泥人俗称白沟泥娃娃,已有300多年历史。白沟泥塑以其独特艺术风格,多次出国展出,并做为国家馈赠、陈列佳品。多年来,“白沟泥人”与“杨柳青年画”齐名、曲阳定瓷其中“小口刻花瓶”被中国工艺美术界称为“华夏一绝”。易县易水砚,为中国制砚之鼻祖,历代宫廷之贡品。安新苇编画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 历史名人 保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壮士荆轲,燕大夫郭隗,汉昭烈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地理学家郦道元,数学家祖冲之,戏剧家关汉卿、著名谏臣杨继盛、京剧艺术家盖叫天,东晋名将祖逖等名人志士辈出。保定教育渊源,人文灿烂,宋有州学,明有府学,清有莲池书院,北洋军阀冯国璋、清末状元刘春霖等一大批清代官员和教育家曾毕业于此。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曾以此培养了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李富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畅、向警予等一大批中国早期革命家。保定是将军的摇篮,我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就建在保定市东郊,保定军校曾培养出吴佩孙、孙传芳、蒋介石、李济深、叶挺、张治中、傅作义、陈诚、白崇禧、李刚等1800多名将军。清末保定称为学生城。这座具有光荣革命

家乡特产调查报告

家乡特产气候适应性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确定葡萄、苹果、苹果梨、西瓜适宜生长的生态气候指标,为发展名优瓜果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名优瓜果生态气候指标作物生理生态特性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主要特产有苹果、葡萄、苹果梨、西瓜等。 甘肃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具有经纬度跨度大,海拔高度相差悬殊的特点。气候类型多样,气候资源丰富,为发展优质瓜果生产提供了适宜的生态气候环境,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西瓜、苹果、葡萄等是几种可以利用甘肃省气候资源优势,是意在沛和种植的几种瓜果。对此,对上述几种瓜果的生态气候特性和气候适宜区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以了解和掌握甘肃省瓜果优质气候资源和区域。 1.葡萄 葡萄,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掌叶状,3~5缺裂,复总状花序,通常呈圆锥形,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色泽随品种而异。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栽培这种果树,几乎占全世界水果产量的四分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粒大、皮厚、汁少、优质、皮肉难分离、耐贮运的欧亚种葡萄又称为提子。 1.1作物属性及生理生态特性 葡萄是多年生喜温植物, 生长在干热的暖温带条件下, 品种较多,喜高温、喜干燥、喜光,需要日照充足的生态环境。葡萄耐寒性较差,越冬条件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 1.2生态气候指标 葡萄不同生长期对温度有不同要求:萌芽期要求平均气温为10~ 12℃; 开花时所需平均气温应在15℃以上,如低于14℃则影响葡萄的正常开花; 浆果成熟期间的温度对葡萄品质影响极大, 气温高于20℃时果实迅速成熟, 最适宜的气温为28~ 32℃,低于16℃果实成熟不佳, 品质差; 植株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5~ 30℃, 低于10~ 12℃则不能正常生长。冬季休眠时, 芽眼一般能忍受- 20~ - 22℃的低温, 而根系抗寒能力较差,在- 5~- 6℃时欧亚种葡萄根系就要受冻。 葡萄较耐旱, 全年需水量少于瓜类, 多于苹果,少雨干旱的灌溉区最适合发展鲜食良种葡萄。葡萄生长期( 4~ 6 月) 每月降水量100mm以下, 浆果成熟期( 7~ 9 月) 每月降水量75mm 以下的地区所产浆果品质良好,按此标准,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都不存在降水过多的问题。 葡萄对水分的需要根据物候期而不同, 春季芽眼萌发,新梢生长,植株生育旺盛,需要充足的水分;开花期如多雨潮湿阻碍正常的开花授精, 而过分干燥则柱头容易变干, 影响花粉发芽, 引起子房脱落;浆果生长期要求较多的水分,成熟前10~ 15d对水分需求少。葡萄是喜光植物, 对光照特别敏感。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株叶片厚而色浓, 生长健壮,花芽分化良好, 果实色泽好, 含糖量高, 浆果风味好, 产量高。 2.苹果 苹果,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花白色带有红晕。果实圆形,味甜或略酸,品种繁多,是常见水果,具有丰富营养成分,有食疗、辅助治疗功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2.1作物属性及生理生态特性 苹果是落叶果树,原产于欧洲中部、东南部及中亚等温带气候区。性喜温凉、喜湿润、喜光。由于苹果的适应性强, 目前已是世界五大洲栽培的主要果树之一。

我的家乡主题活动方案

《我的家乡》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主题的由来 我的家乡叫五河,地处淮河北岸,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特产丰富,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但是家乡的美、家乡的资源、家乡的特点、家乡的环境,幼儿却了解甚少。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旨在让幼儿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美化家乡,从而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主题活动《我的家乡》网络图 《我的家乡》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一家乡名字的由来 活动目标:1、知道家乡的名称,初步了解名称的由来。 2、重点知道家乡的几条较有名的河和河里的水产资源。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之情 活动准备:关于五河五条河的图片 活动形式:集体、小组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老师:小朋友,我们家乡好不好?美不美?你们爱这个地方吗?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我爱我的家,爱我周围的人。

2、提问:我们的家乡是个县城,它叫什么县?(为了真实的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让孩子和他人顺着说,我就采用了让孩子到我耳边悄悄的告诉我的方式来进行)。 3、我们的五河县名称的由来,让幼儿说出五河县有哪五条河(主要了解县城周围的淮河,浍河、沱河)。 4、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请幼儿说出每条河的不同特征及不同的水产资源。 5、了解家乡河里的水产资源。 活动小结:我们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家乡,它有丰富的水资源,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它的名字叫五河,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我们县周围有五条河环绕,即:淮河、浍河、崇河、潼河、沱河。这五条河中,淮河、沱河、浍河最有名。这五条河中有丰富的水资源,供我们五河人民享用,其中沱湖的螃蟹,龙虾等非常有名,给五河人民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收入,以后老师还会带小朋友们去参观淮河、沱湖,更多的了解五河的水产养殖业。 活动二家乡的花:棉絮花 活动目标: 1、能随意取放棉花,探索学习用撕、捏、团、搓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2、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3、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范画一幅,背景图四幅; 3、彩色棉花若干,固体胶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 1、师:宝宝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师:春天来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开了,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些花儿的图片,请小朋友欣赏……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欣赏。) 3、教师小结:花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不同形状的花瓣,有的开放了,一朵一朵的,有的没开放,是包在一起的。 二、出示范画,激发幼儿兴趣 1、师:老师还带来一幅花儿的画,请你们欣赏。提问:花儿是用什么材料作出来的? 2、请幼儿探索棉絮花儿的制作方法。 三、教师讲解示范 1、先取出棉花,作出花的造型。 2、按花的形状在纸上抹一点固体胶,把花粘到纸上。 3、搓出花茎,撕出叶子做成一朵完整的花。

家乡风俗文化调查报告

思政部 基础课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家乡风俗调查报告 班别:17网络1班 姓名:梁华梁 学号:22 指导老师:王泉利 关于家乡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茂名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2018年1月14日到1月27日 地点:茂名市信宜 调查对象:亲朋、邻里 调查方式: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 调查范围:关于信宜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信宜,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

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信宜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信宜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

保定饮食文化

1 保定饮食文化的渊源 保定文化底蕴丰厚, 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徐水南庄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饲养禽兽、谷物加工工具及煮熟食的陶器, 表明保定的烹饪已有万余年的历史。保定饮食文化有长期的文化积淀。满城要庄出土的商代伴随着菜肴产生的斝、爵等青铜器, 定州一带古中山国羊羹的记载等都证明了这一点。保定菜肴具有包容性,是冀菜的主要起源地和重要组成部分。保定饮食文化的丰富首先得益于地理物产。保定地处广阔富饶的冀中平原, 西有太行山脉, 东有白洋淀水乡, 既有平原品种繁多的农牧等土特产, 又有山珍, 也有水产; 还有那一亩泉的甘甜清水都为保定的饮食文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还有就是保定所处的政治地位。自金元明清以来, 保定一直地处京畿, 京菜和宫廷菜对保定的饮食有很大影响。南方各地和山(西) 陕(西) 的官员和商贾进京必经保定。北京城里那些富有的徽商和晋商为扩大他们的经营及今天我们所说的广告效应, 在举办各种活动时, 常约请家乡特有的戏班进京演出, 这些戏班进出北京也多在保定逗留公演。来往京城的官员、商贾和戏曲途经保定的同时也传入了他们当地的饮食文化。另外, 保定长期为直隶总督署和 河北省省会所在地, 不仅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融汇, 各地来往的达官贵人及来保谋生人的饮食习俗也自然融入。 再就是保定的人文丰厚。保定是燕文化发祥地, 尚义任侠, 民风淳 朴, 热情好客。保定所辖的易县是燕下都、定州曾为中山国、保定又是宋辽时的交界处等, 可谓名人辈出。仅说近代, 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均在直隶总督署任职, 民国年间督军曹锟驻保多年, 曾一度左右北京政府, 各地军阀云集。还有明未大名人孙承宗、明清三大儒之一的孙奇逢、“颜李学派”的创始人颜元等都为保定的饮食文化发展推波助澜。 另外, 清代和民国时保定的外地同乡会馆颇多, 如湖广(湖南、湖 北) 、两江( 安徽、江苏、江西) 、浙绍( 浙江) 、三晋( 山西) 、四川、云贵、山东、河南等同乡会馆经常举办各种大型活动聚餐宴 请, 他们各自家乡的饮食文化自然融入保定的饮食文化。还有, 大约在元代移居保定的回族、清代迁移保定的满族和清西陵一带的满人饮食的融入, 也为保定的饮食文化而增光添色。 保定文化餐饮开启冀菜时代 “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河北菜,但这次河北的展览非常引人注目”。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国餐饮博览会上,牙买加驻华大使韦恩·麦库克这样对记者说。不仅是这位对中国餐饮颇感兴

浅谈保定文化

保定文化 为弘扬古城文化而辛勤笔耕 ——读郑新芳《月旦名流》及其他 一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不仅要有较为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较丰富的文化遗存,而且要有与此相关的文化名人、历史典故、故事传说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就保定而言,它作为被国务院命名的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文化遗存中,书院、学堂、学校多,如莲池书院、育德中学、河北省二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等。从中走出的文化名人多。尤其是近现代,从保定走出或与保定有关的文化名人不仅数量多,而且知名度高,影响大,他们不仅以自己的文化业绩丰富和发展了保定的文化精神,而且还以他们的名气和贡献扩大了保定文化的影响,为保定赢得了声誉,使保定在全国文化界有了名气,成了文化名城。 鲁迅在谈到名人与名文的关系时曾说过:“人以文传(ZHUAN),文以人传(CHUAN)”。是说名人的业绩要靠名文记载下来,而名文的流传要凭借名人的影响才能长久。今天我们在谈名人与名城的关系上,也不妨套用一下鲁迅的这句话,那就是:“人以城传(ZHUAN),城以人传(CHUAN)”。就是说,人一生的成败得失常常与某个城市(地方)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某些城市得以名扬四海又常常与某些名人的活动、作为密切相关。例如,张学良一生的功过得失与西安这座古城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岳阳楼名扬天下则与范仲淹和他的文章有密切的关系。孙犁的文学成就与白洋淀这一独特的地域融为一个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而保定浓郁的文化气息又是与孙犁、梁斌、李英儒、徐光耀等文化名人在保定的学习、生活、工作及其著述密切相关。正是历代一大批出现于保定的文化名人使保定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郑新芳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是我的师兄,早我两届。他先后在天津和保定教书、担任名校校长,诗文著作早已闻名京津冀,可谓北方的文化人之一。他深知,一个城市够不够称得上文化名城,关键不仅在于历史的长短和古迹的多少,还在于与之相关的文化名人及其影响的大小。作为一个原籍在唐山的文化人,他离乡千里投奔保定,就是仰慕保定历代的那些文化名人,向往保定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到保定后三十多

家乡特产综合实践活动

《家乡特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准备阶段 (一) 家乡特产大搜查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与什么叫特产。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物产才算就是特产,同学之间了解各个地方的特产有那些。 教具:视频、录象。 教学过程: 1、内容导入:放映一些特产的录象(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提问: (1)您喜欢哪那些特产,为什么?(个别提问) 部分学生讲完后,试问学生:您知道它们的产地在那里不?(提问) 师讲: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产。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广西北海的珍珠,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的人参,福建武夷山的铁,观音茶,浙江金华的火腿等,都就是我国各地著名的特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自己家乡的特产。 (2)老师提问:像很多地方都生产大米,为什么说我们家乡的海鲜就是特产呢?(激发学生)

3、您想调查家乡的什么特产? 根据意愿学生自由分组并选出组长。 4、组长组织围绕本组要研究的特产确定本组要研究的子课题。 5、各小组汇报要研究的子课题,集体讨论。 6、根据子课题,组长进行合理分工、布置调查任务。 7、引导学生搜索家乡特产。 8、课堂小结。 二、实施阶段 (二)了解家乡的特产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乡的特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者经济发展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特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者经济发展的直接联系。 教学过程: 1、同学们,我们在大连生活学习这么多年,您知道我们家乡的特产就是什么不? 2、现在哪位同学能够把您所了解的情况说给大家同学听呢?

3、同学自由发言。 4、家乡特产资料收集、汇总与整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5、老师总结:其实,特产出产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经济发展就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 6、布置实践要求: (1)要求学生参观特产生产场地,或访问专业人士,了解家乡特产的生产与制作过程。并向大家介绍家乡特产的生产与制作流程,以及技巧。 (2)讲一段关于“大连”的由来。 (3)提问学生:同学们,您家乡的特产就是不就是也有这样动人的故事呢?搜索有关的故事传说与诗歌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三、展示与总结阶段 (三)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教学内容: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怎样宣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同学们,您们在调查中,您发现家乡的特产就是不就是有需要改进(改良)的地方? 2、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准备展示。

家乡特产教案

五年级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第一单元 一、家乡特产 选题背景: 提到“特产”农村孩子还比较陌生,即使了解一些,思维也会局限在物产方面,甚至认为特产就是好吃的物品,但事实上“特产”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物产、民族工艺、非物质特产等等。广东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许多传统特色农产品,已在国内享有盛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家乡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课《家乡的特产》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感情。 第一课时:家乡特产大搜查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和什么叫特产。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同学之间了解各个地方的特产有那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 教学过程: 1、内容导入:放映一些特产的录像(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提问:一:你喜欢那些特产,为什么(个别提问) 部分学生讲完后,试问学生: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在那里吗(提问) 师讲: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产。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广西北海的珍珠,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的人参,福建武夷山的铁,观音茶,浙江金华的火腿等,都是我国各地着名的特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自己家乡的特产。 二:小组之间相互说说自己家乡的特产; 三:老师设问:像很多地方都生产大米,为什么说你家乡的大米是特产呢(激发学生) 四:小组之间讨论,总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呢) 老师举例说明: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区别在那里 五: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家乡特产的认识。 六:引导学生搜索家乡特产。 七:组织学生建立一个调查小组搞一个调查活动。 八:作业,小组完成特产调查活动 教学反思:

保定历史简介

保定历史简介 保定有着悠久的发展史, 有灿烂的历史文明和丰厚的历史文 化积淀。从已发掘的一系列古文化遗址看, 保定区域具有发达的史前文明。如涞水县出土的智人化石可证实, 在2.8 万年前, 这里即是黄种人( 蒙古人种) 的祖先一一智人的繁衍生息地。众多的从石器时期到商、周文化遗址和有关唐尧及有易氏的历史记载和大量的传说, 可证实这里是唐尧的故里。在四五千年前, 这里已经是人烟辐揍、居落密布, 原始农业经济相当发达的区域, 有易氏已在易水流域放牛牧马、植桑种谷了。由涞水张家洼出土的北伯青铜器, 有关专家推断, 这里就是古燕国的始封地。春秋战国时期, 保定区域先为燕、中山( 鲜虞) 侯国之地, 到战国中期, 赵灭中山, 保定南属赵、北属燕, 始有" 燕南赵北" 之说, 成为燕文化的腹地。燕国曾在今容城东筑都城, 燕昭王在今易县筑下都。燕昭王复国中兴、荆柯刺秦王等传之千古的事件都导源于这里。秦汉时期, 保定区域始设众多的郡( 国) 、县, 筑关建城, 成为北部防御要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阶段, 河北的世 家大族纷纷南下江淮, 而北方游牧民族则南下中原接受汉文化, 建立国家。保定区域正处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过渡带, 受影响是最大的。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 保定区域先后属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冉魏、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 其中后燕定都中山( 今定州)。多年的战乱使保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由于大批士族南迁, 使当地文化受到冲击。但同时

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的活动, 又给这里的文化注入了多元成分, 使这里的民风质朴而悍劲, 文化上也富有特色。《隋书·地理志》说:" 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 然涿郡自前代以来多文雅之士。" 隋唐五代时期, 保定区域经历了隋初和盛唐的稳定发展阶段, 也经历了隋末的动荡、唐代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五代的纷纷战乱。在隋初和盛唐, 保定的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 唐代保定区域属河北道。唐天宝年间, 河北道正仓积粟182 万石, 义仓积粟1754 万石, 居全国第一, 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所以唐代在定州设大总管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名人。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保定是农民起义非常活跃的地方; 安史之乱, 这里又首当其冲; 藩镇割据, 数这里的藩镇势力最强, 足以 和唐朝廷相抗衡。难怪有些在唐朝不得志的读书人来到这里寻找出路。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的董邵南即是其中之一。五代时, 保定先后或分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辽( 契丹) 等, 各统治者之间争战杀伐不己。保定虽不是政治、军事斗争的焦点, 却也时时处在战争的旋涡中。重要战事有后唐与契丹的曲阳之战、辽兵南侵、周世宗北伐等。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 辽), 保定北部的涿州等入辽。连年战争, 民无宁日, 经济遭到很大破坏。 宋辽金元时期, 保定先是处于宋辽边界, 宋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而且主战场多是在保定一带, 著名的有杨家将抗辽、满城战役、瓦桥关战役、歧沟关战役等。宋辽战争多以宋王朝失败而告终, 辽军得胜后即劫掠而去。直至宋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 年1 月),

关于家乡特产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特产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家乡土特产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我家乡苍山县如今是国内有名的金针菇之乡,在大蒜之乡之后金针菇的种植也逐渐成了规模,现在,家乡里金针菇基地就有十几个,种植面积也已经占总面积二成以上。而我家也是金针菇种植户,家里有大棚五个,可种植八万斤金针菇。我趁寒假里有时间,决定进行一次社会实践调查,到第一线去详细了解金针菇的生产及其他情况。下面先介绍一下金针菇的种植价值:首先,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构菌、朴菇、冬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它含有较全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尤其丰富,也含有丰富的锌,对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有良好的作用,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达%,经常 食用可防治溃疡病。最近研究又表明,它还含有一种朴菇素,可增强对癌细胞的抗御能力,常食金针菇还可抑制血糖升高,降低胆固醇。菌类食品本来就有纯绿色标识,在越来越关注健康饮食、营养饮食的今天,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金针菇,同时网络、养生节目也推荐金针菇。目前,不只是我国,全

世界的需求量激增,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加工的 金针菇有很大比例销往国外,外销加内供,市场十分紧俏,各地方供不应求,金针菇前景十分广阔。我还了解到有关金针菇的市场信息:金针菇是一种稳赚不赔的行业,目前金针菇的平均价格在每斤元左右,每亩一次投入原料3万斤,每年可采摘三到四次,第一茬的产量在万斤左右,仅第一茬就会产生净利润1万余元,以后的产量折算成利润保守计算也有3万元,经济利益很高,其养殖周期为当年8月份至次年3月份,半年多的时间,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由于种种优点,金针菇的种植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可以想见家乡的金针菇基地还会继续扩增,事业会依然红火。我先从事的劳动就是整理大棚,这是个比较繁琐的工作,需要搭建,铺地,消毒等等环节。然后就是装包了,所谓装包呢,就是将菌丝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装在一个小塑料袋里,这是最忙碌的最耗力的工作,因为常常一次需要将8000多斤的料装在每一个小包里,通常我们都会请乡亲们来帮忙,然后付给他们工钱,也正是因为劳动的繁杂忙碌,经常是几户人家合伙经营,共同完成装包这项程序。装包结束后,就要对这一个个小包进行消毒,需要将它们垒成一个大长方体,然后用大型的锅炉进行高温灭菌。一锅料大约需要烧48个小时,耗费1500斤木炭。之后就是至关重要的接种环节。就是将菌种接在已经消过毒的小包里,这环节对无菌要求很严格,

家乡文化寻访活动实施方案

家乡文化寻访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寻访家乡文化传统”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沙溪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积淀深厚,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就从寻访我们家乡的文化传统开始。 二、课题研究目的 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节奏的变化,道德观念的转变,在新思想新思潮的冲击下,一些传统的东西会渐渐淡出生活,甚而有可能逐渐的消亡。本着对传统的忧思,对家乡的热爱,在这里我们一起去寻找家乡的文化传统,力争能深入我们的头脑,从我们开始并进而能从影响周边的人群开始,把我们家乡的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去腐存精,成为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本次活动从实践入手,让学生亲自去寻访探究家乡隐存着的文化传统,从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牢记家乡的文化传统,并由此更热爱自己的家乡,将家乡的文化传统自发的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在实践过程中,将发现课本之外的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 小组成员一起讨论生成课题名称、小组名称、分组规划(成立了8个小组)、选出组长,并对课题的可行性作进一步论证。 各小组分组讨论关于本课题将要进行的活动内容,并按照周次排出具体的时间表。 第1----3周课题生成,召集小组成员,制定小组研究方案和计划 第4----6周活动课题论证并初步实施

第7---10周制定小组第一次外出探访计划及问卷实地调查并交流初步感受撰写初期小结 第11---13周根据第一次外出调查以及资料搜集情况,查漏补缺,调整活动方案准备第二次实地调查资料及问卷 第14---16周整理资料分小组讨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交流各组的经验以及不足,相互答辩,从他人身上发现优点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学会聆听与合作,并撰写进一步的总结(指导教师审核后定稿)。初期成果展示。 第17----18周各组交流此次活动感受,谈谈收获和不足。 指导教师参与谈论和交流。 阶段二:分组设计调查问卷 分成两个大组同步进行(其一,沙溪古桥探访;其二,传统节日(清明节和端午节)风俗调查) 每组分工,一部分同学设计问卷,另一部分同学上网、上阅览室查询搜集相关资料 阶段三:实地调查探访 由于成员较多,每组选派代表,去沙溪老镇区进行实地的调查访问,完成调查问卷。其余同学,继续搜集相关资料。 (这是第一批前去老镇区调查访问的10个同学,站在沙溪古桥上的留影。) 阶段四:交流总结 不同分工的同学,交流感受,了解活动需要不同的分工来共同完成。 阶段五:成果展示 整理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图片和撰写论文的方式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案例及评析 任玲 一、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

关于家乡文化大搜索主题队会的设计与组织问题

关于“家乡文化大搜索”主题队会的设计与组织问题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家乡文化大搜索”主题队会的设计与组织问题》。由团省委倡导的“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在我省开展5年多了,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谓“家乡文化”是指青少年居住地县域内的地方文化,包括区域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社会等诸多文化品种。通过这些文化品种的大搜索活动,让我省青少年了解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文化,特别是家乡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培育了我省青少年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河北、热爱祖国,立志为家乡、为祖国做出贡献。 在家乡文化大搜索中,全省172个县(市、区)都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了少先队组织、少先队文化、特别是少先队主题队会的作用,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每个少先队大队都有自己的主题队会。从去年各地推荐的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精品队会来看,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提高了少先队活动质量,丰富了少先队活动内容,逐渐形成了我省少先队工作的又一大品牌。为了进一步搞好以“家乡文化大搜索”为主题的少先队队会的设计与组织,作为全省少先队总辅导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提炼好“家乡文化大搜索”少先队队会的主题 主题的确立关系到少先队队会的方向、目标效果和成效。我建议“家乡文化大搜索”主题队会的主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确立主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中央提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

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认为“家乡文化大搜索”正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青少年爱家乡、爱祖国思潮的有效途径。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 (1)首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家乡文化,我们才能看清家乡文化的本质精髓;才能对家乡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明确家乡文化的搜索方向。在这一点上,我们丝毫不能含糊。 (2)其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从队歌、呼号等少先队文化中都已知道了要“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要“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昭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我省,李大钊率先提出“试看未来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董存瑞曾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我省涌现了大量为理想勇敢前进、勇敢献身的英雄,我们可以请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贡献的人讲贡献,通过家乡文化大搜索教育活动,让青少年确立远大理想。 (3)第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河北人民具有重义然诺、坚韧顽强的燕赵风骨,具有敢闯敢干、勇于实践的优秀胆识,这些家乡文化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